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元分析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

《多元分析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

《多元分析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
《多元分析分析》课程实验指导书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教学简介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核心课程,尤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

本实验教学主要采用国际权威统计软件—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收集自各类调查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数据网站、教学参考书的案例等。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要使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能熟练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多维数据,培养学生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及自然现象作定量分析的能力,并受到多元统计分析思想方法的熏陶,以此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素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实验一:多元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综合性实验)(2课时)

实验原理:利用正态检验统计量对给定的多维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

实验目的:(1)掌握单一多元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2)掌握两个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

实验内容 :单一多元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有相等已知协差阵的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有相等未知协差阵的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协差阵不等的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向量的检验。

实验题目:

1、多元总体的单样本检验(协差阵未知)

人的出汗多少与人体内钠和钾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今测20名健康成年女性的出汗多少(X 1)、钠的含量(X 2)和钾的含量(X 3),其数据如下所示:

试检验 0010:(4

5010),:H H '==≠μμμμ

2、多元两样本检验(有共同未知协差)

为了研究日、美两国在华投资企业对中国经营环境的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今从两国在华投资企业中各抽出10家,让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进行打分,其结果如表所示,1~10号为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代号,11~20号为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代号。设两组样本来自正态总体X 和Y ,且两组样本相互独立,协差阵相等但未知。

检验 012112:,:H H =≠μμμμ

H作假设检验(α=0.05),构造检验统计量,并给出检验结基本要求:对原假设

果。

实验步骤:

第一步:建立Spss数据集;

第二步:对原假设构造检验统计量;

第三步:编程计算检验结果;

第四步:依据输出结果对原假设作判断。

实验二:判别分析(设计性实验)(2课时)实验原理: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判别分析是在已知研究对象分成若干类型(或组别)并已取得各种类型的一批已知样品的观测数目,在此基础上根据某些准则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类型的样品进行判别分类。本实验要求学生应用距离判别准则(即,对任给的一次观测,若它与第i类的重心距离最近,就认为它来自第i类),对两总体和多总体情形下分别进行判别分析。实验中需注意协方差矩阵相等时,选取线性判别函数;协方差矩阵不相等时,应选取二次判别函数。

实验目的及要求: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本实验要求学生应用距离判别准则(即,对任给的一次观测,若它与第i类的重心距离最近,就认为它来自第i 类),对两总体和多总体情形下分别进行判别分析。实验中需注意协方差矩阵相等时,选取线性判别函数;协方差矩阵不相等时,应选取二次判别函数。

SPSS中的判别分析

从Analyze中主菜单中选择Classify→Discriminant

1). Select

指定选择变量的取值

2). Statistics

1.Descriptives 描述统计量

(1)Means 均值

(2)Univariate ANOV As 单因子方差分析量

(3)Box’s M Box’s M检验检验类协方差矩阵齐性

2.Function Coefficients函数系数

(1)Fisher’s Fisher’s线性判别函数系数

(2)Unstandardized 非标准化线性判别函数系数

3.Matrices 矩阵

(1)Within-groups correlation 类内相关矩阵

(2)Within-groups covariance 类内协方差矩阵

(3)Separate-groups covariance 类协方差阵

(4)Total Covariance 总协方差矩阵

3). Method 逐步判别方法

(1)Wilk’s lambda维尔克斯统计量最小者入选

(2)Unexplained variance 具有最小非解释方差者入选

(3)Mahalanobis distance 两类间具有最大马氏聚类者入选

(4)Smallest F ratio F比值最小者入选

(5)Rao’s Rao’s统计量V值产生最大增殖的变量入选

4). Classification 分类

1.Prior Probabilities给分类样品提供先验概率值

(1)All groups equal 相等先验概率值

(2)Compute from group sizes 样品频率代替先验概率值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5790854.html,e Covariance Mathix 用协方差矩阵

(1)Within-groups 类内协方差矩阵

(2)Separate-groups 类协方差矩阵

3.Plots 图形

(1)Combined-groups 全部类散点图或直方图

(2)Separate-groups 分类散点图或直方图

(3)Territorial map 区域图

4.Display 显示

(1)Results for each case 每个样品的分类信息

(2)Summary table 分类结果表

实验内容: 为研究舒张期血压和血浆胆固醇对冠心病的作用,某医师测定了50—59岁冠心病人15例和正常人16例的舒张压和胆固醇指标建立数据文件如下:试作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

其中变量X1、X2分别表示舒张压、胆固醇;变量result=1表示冠心病资料;result=2表示正常人资料。

试验步骤:

从Anslyze菜单→Classify→Dicriminant项,弹出Discriminant Analysis对话框。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result,单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进入Grouping Variable框;并点击Define Range钮,在弹出的Discriminant Analysis:Define Range对话框中,定义判别原始数据的类别区间。本例为两类,故在Minimum处输入1、在Maximum处输入2,点击Continue 钮返回Discriminant Analysis对话框。

再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x1、x2,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进入Independeents框,作为判别分析的基础数据变量.系统提供两类判别方式供选择,一类是Enter Independent together,即判别的原始变量全部进入判别方程;另一类是Use stepwise method,即采用逐步的方法选择变量进入方程。本例由于变量数仅为2个,倾向让两个变量均进入方程,故选用Enter Independent together判别方式。

点击Statistics按钮,弹出Discriminant Analysis:Statistics对话框,在Descriptive栏中选Means项,要求对各组的个变量作均数与标准差的描述;在Function Coefficients栏中选Unstandardized项,要求显示判别方程的非标准化系数,之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Discriminant Analysis对话框。

点击Classify按钮,弹出Discriminant Analysis:Classification对话框,在Plot栏选Combined groups项,要求作合并的判别结果分布图;在Display栏中选Casewise Results项,要求对原始资料根据建立的判别方程作逐一回代重判别,同时选Summary table项,要求对这种回代判别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之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Discriminant Analysis对话框。

点击Save按钮,弹出Discriminant Analysis:Save New Variables对话框,选Predicted group membership项要求将回代判别的结果存入原始数据库中。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Discriminant Analysis对话框,之后再点击OK按钮即完成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果分析报告。

实验三:聚类分析(设计性实验)(2课时)实验原理: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将分类对象按一定规则分为若干类,这些类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根据数据的特征确定的。在同一类里的这些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倾向于彼此相似,而在不同的类里的对象倾向于不相似。系统聚类法是聚类分析中用的最多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开始将n个对象各自作为一类,并规定对象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距离;重复进行两个最近类的合并,每次减少一类,直至所有的对象合并为一类。

实验目的与要求: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将分类对象按一定规则分为若干类,这些类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根据数据的特征确定的。在同一类里的这些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倾向于彼此相似,而在不同的类里的对象倾向于不相似。

SPSS中的聚类分析:

1). K-means Cluster 快速聚类

1.Method 方法

(1)Iterate and Classify 迭代且分类

(2)Classify Only 只分类

2.Cluster Centers 聚类中心

3.Iterate 迭代

4.Statistics 统计

(1)Initial Cluster Centers 初始聚类中心

(2)ANOV A Table 方差分析表

(3)Cluster Information For Each Case 每个样品的聚类资料

(4)

2). Hierarchical Cluster 系统聚类

1、聚类类别

(1)样品

(2)变量

2.Statistics 统计

(1)Agglomeration Scheduce 聚类一览表

(2)Distance Matrix 距离矩阵

3.Plot 图

(1)Dendrogram 树型谱系图

(2)Icicle 水平柱谱系图

(3)Orientation

4.Method 方法

(2)Between-groups Linkage 类间平均

(3)Within-groups Linkage 类内平均

(4)Nearest neighbor 最短距离

(5)Furthest neighbor 最长距离

(6)Centroid Clustering 重心法

(7)Median Clustering 中间距离

(8)Ward Method 离差平方和

5.

(1)Interval 区间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 平方欧氏距离

Euclidean distance 欧氏距离

Cosline 夹角余弦

Pearson Correlation 皮尔逊相关

Chebychev 切比雪夫距离

Block 绝对值

Minkowski 明考斯基

Customized

(2)Counts 记数

Chi-square measure

Phi-square measure

(3)Binary 二元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 平方欧氏距离

Euclidrean distance 欧氏距离

Size difference 大小区间

Pattern difference 模式区别

Variance 方差

Shape 形状

Lance an d William’s

实验内容:

1. 快速聚类分析为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分期,调查1253名1个月至7岁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资料。资料作如下整理:先把1个月至7岁划成19个月份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将第1月的各指标平均值与出生时的各指标平均值比较,求出月平均增长率(%),然后第2月起的各月份指标平均值均与前一月比较,也起初月平均增长率(%),如下表;欲将儿童生长发育分为四期,故指定聚类的类别数为4,请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四个儿童生长发育期的起止区间。

建立数据文件,变量month 标示月份;变量X 1、X 2、X 3、X 4分别标示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

试验步骤:

激活Analyze 菜单选Classify 中的K-Means Cluster 项,,弹出K-Means Cluster Analysis 对话框,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x1、x2、x3、x4,点击向右的按钮使之进入Variables 框;在Number of Cluster (聚类分析的类别数)处输入需要聚合的组数,本例为4,在聚类方法上有两种:Iterate and classify 指先定初始类别中心点,而后按K-means 算法作叠代分类;Classify only 指仅按处世类别中心点分类,本例选用前一方法。

为在原始数据库中逐一显示分类结果,点击Save 按钮弹出K-Means Cluster: SaveNew Variables 对话框,选择Cluster membership 项,点击Continue 按钮返回K-Means Cluster Analysis 对话框。

本例还要求对聚类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故点击Options 按钮弹出来K-Means Cluster Optons 对话框,在Statistics 栏中选择ANOV A table 项,点击Continue 按钮返回K-Means Cluster Analysis 对话框,再点击OK 按钮提交运行过程。

分层聚类分析:29名儿童的血红蛋白(g/100ml )与微量元素(g /100ml )测量结果

建立的数据文件如下:由于微量元素的测量成本高、耗时长,故希望通过聚类分析(既R 型指标聚类)筛选代表性指标,以便更经济、快捷地评价儿童的营养状态。

其中变量X1、X2、X3、X4、X5、X6分别标示钙、镁、铁、锰、铜、和血红蛋白。

试验步骤:

从Analyze菜单→Classify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项,弹出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对话框。从对话框左侧的变量中选x1、x2、x3、x4、x5、X6,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之进入Variable(s)框;在Cluster处选择聚类类型,其中Cases表示观察对象聚类,V ariables表示变量聚类,本例选择Variables

点击statistics按钮,弹出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Statistics对话框,选择Proximty

matrix,要求显示欧氏不相识系数平方矩阵,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话框。

本例要求系统输出聚类结果的树状关系图,故点击Plots按钮弹出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Plots对话框,选择Dendrogram项,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话框。

点击Method按钮弹出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Method对话框,系统提供了7种聚类方法共用户选择,本例选择类间平均连锁法(昨天默认方法)对选择距离测量技术时,系统提供了8种形式供用户选择,本例选用Pearson correlation,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话框,再点击OK按钮即完成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果分析报告。

实验四:主成分分析(设计性实验)(2课时)实验原理:主成分分析利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从而达到降维和数据结构简化的目的。这些综合指标反映了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通常表示为原始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且综合指标间不相关。利用矩阵代数的知识可求解主成分。

实验目的及要求:主成分分析利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从而达到降维和数据结构简化的目的。这些综合指标反映了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通常表示为原始指标的某种线性组合,且综合指标间不相关。利用矩阵代数的知识可求解主成分。

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

从Analyze菜单中选取Data Reduction

Factor

从对话框中选取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s 主成分法

实验题目:下表中给出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男子径赛记录:

(数据来源: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IAAF/AFT径赛与田赛统计手册)

试对这八项男子径赛运动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

基本要求:(1)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将这八项径赛运动项目化为少数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并尽可能查阅相关专业知识解释这些综合指标的含义。(2)试用方差累积贡献率确定主成分的个数。(3)计算各国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并排名。

实验步骤:

第一步:建立SAS数据集;

第二步:消除量纲影响;

第三步:调用PRINCOMP过程求主成分;

第四步:由输出结果中的贡献率确定前几个主成分,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给各主成分所蕴藏的信息以恰当的解释;

第五步:计算各国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并排名,并解释排名结果的意义。

实验五:因子分析(研究创新性实验)(2课时)

实验原理: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其目的是用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隐变量,即因子,来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也是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间的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寻找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实验目的及要求: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其目的是用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隐变量,即因子,来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也是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

SPSS中的因子分析:

从Analyze菜单中选取Data Reduction

Factor

1). Descriptive

1、Statistics统计

Univariate Descriptive 有效样品数、均值、标准差

Initial Solution 初始公因子方差估计、特征值、方差百分比

2.Correlation Matrix 相关矩阵

(1)Coefficients 系数

(2)Significance Levels 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矩阵

(3)Determinant 相关阵的行列

(4)Kmo-Bartlett’s相关程度检验值和一致性检验

(5)Inverse 相关阵的逆矩阵

(6)Reproduced 再生相关阵

(7)Anti-image 反象因子协方差

2). Extraction 因子模型阵

1.Method 方法

(1)Principal Conponents 主成分法

(2)Unweighted Least Squares 未加权最小乘

(3)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最小二乘

(4)Maximum Likelihood 最大似然估计

(5)Principal-axis Factoring 主轴因子法

(6)Alpha Factoring α方法

(7)Image Factoring 象因子法

2.Extract 选取因子

(1)Eigenvalues Over 按降序绘出因子特征根散点图

(2)Number of Factors 因子数

3.Display 显示

(1)Unrotated Factor Solution 未旋转因子结果

(2)Scree Plot 散点图

3). Rotation 旋转

1.Varimax 方差极大正交旋转

2.Equamax 等向方差极大正交旋转

3.Quartimax 四次方差极大正交旋转

4.Direct Oblimin 斜交变换旋转

4). Factor Scores 因子得分

Method

Regression 回归

Bartlett

Anderson-Rubin

例: 25名健康人的7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文件如下:,7项生化检验指标依次命名为X1至X7,请对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

操作过程如下;

从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弹出Factor Analyze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择变量X1至X7,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之进入Variables框,

点击Descriptives按钮,弹出Factor Analysis:Descriptives对话框,在Statistics中选Univariatedescriptives项要求输出各变量的均数与标准差,在Correlation Matrix栏内选Coefficients项要求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并KMO and Bartlet’s test of sphericity选项,要求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学检验,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点击Rotation按钮,弹出Factor Analysis:Rotation对话框,系统有5种因子旋转方法可选。旋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简单结构,以帮助我们解释因子。本例选Varimax正交旋转法,之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

点击Extraction按钮,弹出Factor Analysis:Extraction对话框,本例选用Principal components 方法,之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

点击Scores按钮,弹出Factor Analysis:Scores对话框,系统提供3种估计因子得分系数的方法,本例选Regression(回归因子得分),之后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Factor Analysis 对话框,再点击OK按钮机完成分析。

实验步骤:

第一步:建立SAS数据集;

第二步:调用FACTOR过程,利用协方差阵S作因子分析,依据方差贡献率确定公因子个数;

第三步:对公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并根据实际背景对公因子进行命名;

第四步:计算因子得分,并利用第一公因子对国家进行排名;

第五步:调用FACTOR过程,利用协方差阵R作因子分析,重复以上步骤;

第六步: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相同,并分析原因,应选择那种方法分析更合理;

第七步:利用统计方法对公因子进行适当的加权,然后根据加权后的综合因子对国家进行排名;

第八步:调用PRINCOMP过程作主成分分析,比较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异同之处。

实验五典型相关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典型相关的模型和原理,能够对两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

实验要求

根据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分析报告。

第一步,录入原始数据,如下表:X1 X2 X3 X4 X5 分别代表多孩率、综合节育率、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人均国民收入和城镇人口比例。研究人口出生与教育程度、生活水平等的相关。

第二步,调用CANCORR 程序。

1、点击“Files→New→Syntax”打开如下对话框。

2、输入调用命令程序及定义典型相关分析变量组的命令。

输入时要注意“Canonical correlation.sps”程序所在的根目录,注意变量组的

格式和空格。

第三步,执行程序。用光标选择这些命令,使其图黑,再点击运行键,即可得到所有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输出结果1

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原理、基本条件、实现步骤、结果的内涵等问题。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任务和条件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试验内容】 Excel和SPSS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 1、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包括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各种统计图。计算描述统计量,选择适合的描述统计量反映统计数据的集中和离中趋势。 2、SPSS的参数检验,包括单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配对样本的T检验。 3、SPSS的方差分析。 4、相关与回归分析,包括Excel及SPSS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各种检验指标的给出、线性拟合图的制作等问题。 【实验要求】 1、按学校要求的试验报告格式打印。 2、用WORD文档输出,宋体,5号。 实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实验介绍 统计分析工作是以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到数据为起点的,有了统计数据之后,首先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地整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我们如何能知道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它们有哪些特点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

先粗略了解数据的基本特点,考虑到数据的代表值,数据的分散程度以及数据的分布形态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呈现。方法之一就是统计分组,即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所得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编制数据次数分布,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数据分组或分类;通常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即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面对数据可以通过基本的统计量来刻画数值结果,而通过次数分布表或次数分布图来直观地了解这些信息。 1.2 实验目的 分别掌握SPSS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显示,并利用描述统计分析的功能,能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平均数等集中趋势指标和方差等变异指标;并能绘制统计图表。 1.3 实验内容 1) 使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显示及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1) 描述统计 (2) 频次分析 2) 使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 (1) 描述统计 (2) 频次分析 1.4 实验准备 电脑、SPSS 11.0 1数据分析工具。 实验1: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 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该设计的目的就在于: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 (1)编制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 (2)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 (3)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份; (4)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刀具及夹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一般画一张A1图,要求手工绘图。 a. 以有利于反映该工序加工的位置,选取投影视图。用双点划线画出零件轮廓。 b. 在零件定位表面处,画出定位元件或机构。 c. 在夹紧位置处画夹紧机构。 d. 在对刀位置画出对刀元件或刀具导引装置。 e. 画出与机床连接的元件及其它元件。 f. 绘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能用标准件的尽量采用标准件。 g. 为表达清楚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视图、剖面图、局部视图等。 h. 夹具图上应标注夹具的总体轮廓尺寸,对刀尺寸,配合尺寸及配合公差要求,并标明夹具制造,验收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i. 在夹具图右下角绘制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和明细表,表中详细列出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材料,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7)确定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所设计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各一份。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 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编 2010年5月

目录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1) 第一章窑炉制图规格 (2) 第二章窑体图 (9) 第三章尺寸标注 (13) 第四章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9) 第五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22) 图1 隧道窑窑体主图 (26) 图2 隧道窑预热带典型断面图 (30) 图3 辊道窑窑体主图 (31) 图4 辊道窑窑体断面图 (33)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目的是对学生学习《陶瓷工艺学》课程的最后总结,是教学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掌握窑炉设备的设计程序、过程与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应围绕自己的题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查阅资料,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理解窑炉设备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学生对课程设计题目应视作真正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负责地进行设计,每一个计算数据和结构设计应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设计应作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不能抄袭历届学生的设计,也不允许简单照搬现成的资料,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三、课程设计题目、内容 1、设计题目:隧道窑设计 辊道窑设计 2、设计内容 (1)图纸:主体结构图及主要断面图。要求尺寸标注齐全,线条、文字、图例规范; (2)说明书:确定主要尺寸和工作系统,进行燃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要求计算正确,编写完整,格式规范。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Word版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2006-4-29

目录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3实验二、怎样计算 5实验三、最佳分数近似值 6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7实验五、素数 8实验六、概率 9实验七、几何变换 11实验八、天体运动 13实验九、迭代(一)——方程求解 15实验十、寻优 16实验十一、最速降线 18实验十二、迭代(二)——分形 20实验十三、迭代(三)——混沌 21实验十四、密码 22实验十五、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 23附表(实验报告) 24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熟悉Mathematic软件常见函数图形 2、通过作图,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观察函数的性质 3、构造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表,观察函数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 1.1函数及其图象 1.2数e 1.3 积分与自然对数 1.4调和数列 1.5双曲函数 三、实验步骤 1.开启软件平台——Mathematics ,开启Mathematics编辑窗口; 2.根据各种问题编写程序文件 3.保存文件并运行; 4.观察运行结果(数值或图形); 5.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并浅谈学习心得体会 四、实验要求与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具体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问题→数学模型→算法与编程→计算结果→分析、检验和结论→心得体会) 1、1函数及图形 (1)在区间[-0.1,0.1]上作出 y = sin(x)/x 的图象,观察图象在 x = 0 附近的形状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 sin(x) 和它的展开式的前几构成的多项式函数y = x-x^3/3!,y = x-x^3/3!+x^5/5! . . . 的图象,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图象对 y = sin x 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3)分别取n =10,20,画出函数 y = sin(2k-1)x/(2k-1),k=1,2,...,n求和} 在区间[-3PI,3PI]上的图象.当N 趋向无穷时函数趋向什麽函数? (4)别取n = 5,10,15,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f(x) = sin x 与p(x) = x * (1-x^2/PI^2)*(1-x^2/(2^2*PI^2))*...*(1-x^2/n^2*PI^2))在区间[-2PI,2PI]上的图象,观察 p(x) 图象对 y = sin x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1、2数e 观察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a n=(1+1/n)n和A n=(1+1/n)n+1的变化趋势: (1)n=10m,m=1,2,. . . ,7时的值,a n,A n观察变化趋势.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三个函数地图象y=(1+1/10x)10^x , y=(1+1/10x)10^x , y=e观察当 x 增大时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为了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掌握良好、规范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特制定以下实验细则,请同学们严格遵守。 1. 实验前应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相关知识。 2. 严格按照生物化学实验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非本实 验组的同学不准进入实验室。 3.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各位同学进入各白实验小组实验台后, 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不得无故离开本实验台随便走动。 绝对禁止用实验仪器或药物开玩笑。 4. 实验中应保持实验台的整洁,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过的滤纸放入 垃圾桶中,禁止直接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丢。 5. 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与试剂,爱护仪器,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方法, 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白移动实验仪器。否则,因非实验性损坏,由损坏者赔还。 6. 使用水、火、电时,要做到人在使用,人走关水、断电、熄火。 7. 做完实验要清洗仪器、器皿,并放回原位,擦净桌面。 8. 实验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2006年1月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i) 目录 (2) 实验1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 实验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6) 实验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虽- --11实验4 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虽 (16) 实验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0) 实验6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24) 实验7 生物氧化与电子传递 (25) 实验8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27) 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学时) 目的要求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3. 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4. 了解蛋白质两性性质 原理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胶体颗粒,所以蛋白质溶液和其他亲水胶体溶液相类似。但是,蛋白质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失去电荷,脱水,甚至变性,则以固态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沉

统计学实验实习指导书(新版)

10 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10.1 用Excel搜集与整理数据 10.1.1 用Excel搜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基础性环节,方法有多种多样,其中以抽样调查最有代表性。在抽样调查中,为保证抽样的随机性,需要取得随机数字,所以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用Excel生成随机数字并进行抽样的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Excel进行实习前,电脑中的Excel需要完全安装,所以部分同学电脑中的office软件需要重新安装,否则实习无法正常进行。本书中例题全部用Excel2007完成。 使用Excel进行抽样,首先要对各个总体单位进行编号,编号可以按随机原则,也可以按有关标志或无关标志,具体可参见本书有关抽样的章节,编号后,将编号输入工作表。 【例10-1】我们假定统计总体有200个总体单位,总体单位的编号从1到200,输入工作表后如图10-1所示: 图10-1 总体各单位编号表 各总体单位的编号输入完成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2003,单击工具菜单,若无数据分析选项,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加载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工具库,便可出现数据分

析选项;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2007,点击左上角Office标志图标,Excel选项,加载项,在下面的管理下拉列表中选择“Excel加载项”,转到,勾选“分析工具库”,确定。),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中选择抽样。如图10-2所示。 图10-2数据分析对话框 第二步:单击抽样选项,确定后弹出抽样对话框。如图10-3: 图10-3 抽样对话框 第三步: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总体单位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在本例是$A$1:$J$20,系统将从A列开始抽取样本,然后按顺序抽取B列至J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为标志项(横行标题或纵列标题),可单击标志复选框。 第四步:选择“随机模式”,样本数为10。 在抽样方法项下,有周期和随机两种抽样模式。 “周期”模式即所谓的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采用这种抽样方法,需将总体单位数除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的周期间隔。如我们要在2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10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20;如果在2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24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8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课程实验安排及指导书 2009-10-21

实验安排1、推荐必做实验 网络扫描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防火墙实验 入侵检测系统 2、推荐选作实验 VPN配置 证书的申请和使用 windows安全配置实验

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 【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 【实验环境】 1、硬件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 1、端口扫描 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 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 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 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 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 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 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 2、漏洞扫描 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 【实验报告】 1、说明程序设计原理。 2、提交运行测试结果。 【实验背景知识】 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 2、NMAP使用方法 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象Windows 2K/XP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 (half open), ftp proxy (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 (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 mas Tree, SYN sweep, 和Null扫描。你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nmap 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一、安装Nmap Nmap要用到一个称为“Windows包捕获库”的驱动程序WinPcap——如果你经常从网上下载流媒体电影,可能已经熟悉这个驱动程序——某些流媒体电影的地址是加密的,侦测这些电影的真实地址就要用到WinPcap。WinPcap的作用是帮助调用程序(即这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2013

实 验 一 Automation Studio 的使用和基本程序编程及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使用技巧和方法 2、熟悉Automation Studio 的基本命令 3、学会和掌握Automation Studio 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装有Automation Studio编程软件;贝加莱PLC-2003一台; 各PC机与PLC-2003通过RS232电缆连接进行通信。 详见附录一。 三、实验内容 熟悉并练习Automation Studio的使用,用选定的编程语言编制、调试控制程序。Automation Studio是贝加莱公司为其自动化控制设备PLC(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开发的一种可使用多种编程语言的PLC开发环境,如附录二所示。 1.PLC硬件配置: 根据所给实验装置,使用Automation Studio对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配置方法见本指导书附录B。 2.实验程序1: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第一个模拟量旋钮(电位器),来控制模拟量输

出,当旋转该电位器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随之变化,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小值0),要求模拟量输出为0(光柱无显示),当旋钮顺时针旋到底时(模拟量输入为最大值32767),要求模拟量输出为最大值(光柱全显示); 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的状态正好与第一个模拟量输出相反。 3.实验程序2: 使用Automation Basic或其它PLC编程语言,编制一段小控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利用实验装置上的两个开关,来控制模拟量输出,当接通(合上)其中一个开关(另一个应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一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周而复始;当接通(合上)另一个开关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0开始随时间逐渐增大,达到其最大值后,再从0开始…,同时,第二个模拟量输出从其最大值开始随时间逐渐减小,达到0后,再从其最大值开始…,周而复始。 四. 思考题 1.在Automation Studio中为什么要对PLC系统硬件进行配置? 2.为什么要为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命名? 3.为用户程序选择循环周期的原则是什么? 4.Automation Studio为用户提供多种编程语言有什么好处?

统计与统计分析实验指导书

统计与统计分析A2实验指导书 【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原理、基本条件、实现步骤、结果的内涵等问题。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任务和条件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试验内容】 Excel和SPSS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 1、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包括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绘制各种统计图。计算描述统计量,选择适合的描述统计量反映统计数据的集中和离中趋势。 2、SPSS的参数检验,包括单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配对样本的T检验。 3、SPSS的方差分析。 4、相关与回归分析,包括Excel及SPSS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各种检验指标的给出、残差图、线性拟合图的制作等问题。【实验要求】 1、按学校要求的试验报告格式打印。 2、用WORD文档输出,宋体,5号。 实验一SPSS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根据统计调查目的,应用SPSS11.0软件或12.0,生成SPSS文件,并学会运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 二、操作平台:SPSS11.0或12.0 三、统计分析内容: 1、搜集信管091-092班一门课的成绩(每位同学收集的课程尽量不一样),但需包括所有同学,分析两个班成绩的差异,并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可用excel也可以用spss进行分析) 2、振兴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三个附属学院,分别是商贸学院、生物学院和医学院。近期高校管理层为了了解社会对本校学生的满意程度,以此促进本校教学改革,其中进行了一项对本校的毕业生调查,随机抽取了48名毕业生组成样本,要求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对其工作表现、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由0到10,分值越大表明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上机练习之后 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 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 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 设计、计 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2.2 课程设计步骤 1. 设计准备 1) 阅读产品零件图 (1) 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绘图用具、图纸、说明书用纸。 (2) 认真研究任务书及指导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图样、零件的工作条件,明确设 计要求 及内容。 (3) 熟悉各种可采用的模具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2) 冲件图样分析 产品零件图是分析编制冲压方案、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对零件图的分析 主要是从冲 压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冲压件的形状、尺寸 ( 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 外形 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等逐项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图。若有与冲压工艺要求相悖者, 应采 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或与指导教师协商更改。 (1) 工艺分析。 合理的冲压工艺,既能保证冲件的质量,使冲压工艺顺利进行,提高模具寿命,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给模具的设计、制造与修理带来方便。所以必须对指定的冲压 件图样进行充分的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可能的不同工艺方案。 工艺分析主要是分析冲件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分析冲件的工艺性;根据成形规 律,确定所用冲压工艺方法;根据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的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因 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冲件的工艺性质、工序数量、工序的组合和先后顺序。 在几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中,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卡。 (2) 制订冲压工艺。 制订冲压工艺方案时,应做如下工作: ① 备料。确定板料、条料的规格、要求,并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② 确定工序性质、数目、先后顺序、工序的组合形式。 包括: )、

实验技能课实验指导书剖析

实验1-7 毕托管的标定 一、 实验原理 在理想不可压流体中,毕托管测速的理论公式为: 2 02U P P ρ-= 此式表明:知道了流场中的总压(0 P )和静压(P ),其压差即为动压;由动压,可 算出流体速度。 02() P P U ρ -= 毕托管的头部通常为半球形或半椭球形。直径应选用0.035d D ≤(D 为被测流体管道的内径总压孔开在头部的顶端),孔径为0.3d 。静压孔开在距顶端(3~5)d 处,距支柄(8~10)d 的地方,一般为8个均匀分布的0.1d Φ小孔(NPL 为7孔)。总压与静压分别由两个细管引出,再用胶皮管连接到微压计上,即可测出动压,从而可计算出流速。 图1毕托管测速原理图

若要测量流场中某一点的速度,需将毕托管的顶端置于该点,并使总压孔正对来流方 向,通过微压计就能得到该点的动压。在来流是空气的情况下,有 2 02 U P P h ργ=-=,(ρ 是空气的密度,γ是微压计中工作液体的重度,h 是微压计的读数)。但是由于粘性及毕托 管加工等原因, 2 02U P P ρ-= 不是正好满足的,需要进行修正。根据1973年英国标准BS-1042:Part2A1973的定义: 2 01 2P P C U ρ-= C -毕托管系数。所谓毕托管标定,就是要把C 的数值通过实验确定下来。 标定毕托管一般是在风洞中进行的,要求:(1)风洞实验段气流均匀,湍流度小于0.3%;(2)毕托管的堵塞面积小于实验段截面积的1/200;(3)毕托管插入深度h>2nd(n=8,d 为毕托管直径);(4)安装偏斜角小于2o;(5)以d 为特征长度的雷诺数必须大于250;(6) 最大风速不能超过 2000S d μ ρ(μ是空气动力粘度,S d 为静压孔直径)。这几点如能得到满 足,C 就决定于毕托管的结构,此时0 C C =称为毕托管的基本系数。流体力学实验室从英国进口了一支经过标定的NPL 毕托管,C=0.998。 毕托管进行标定时,将待标定的毕托管 与NPL 标准管安装在风洞实验段的适当位置上(总的原则是让两支管处于同一均匀气流区)因为是均匀流,则有 22C U P h ργ=?=标准 标准标准 22C U P h ργ=?=待标 待标待标 上面两式中,ρ、U 、γ均是同一的。两式相除,得 C h C h = 待标待标标准 标准 则 h C C h =待标待标标准 标准 0.9980.998 C h C h =∴ =标准待标待标标准 上式是毕托管标定的基本公式。通常是在10个不同风速下测量其C 待标 取其平均值;也 可以用10种不同风速下的 h 待标 和 h 标准 按最小二乘法求其基本系数。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经济学院编 二○○八年二月

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作图,以发现数据中的一些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思路。 二、实验性质 必修,基础层次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计算机及EXCEL软件 四、实验内容 1.数据的预处理 2.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五、实验学时 2学时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开机; 2.找到“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数据”,打开EXCEL文件; 3.按要求完成上机作业,并把文件用自己学号命名保存供老师检查; 4.完成实验报告,注意要对每个习题的结论与统计学解释写在实验报告上。 七、上机作业 演示题:A、B两个班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数据见“统计学原理实验一”文件的“book3.演示”。 ①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用一个公共的分组体系编制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②绘制复式条形图、环形图、雷达图; ③分析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3.01.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

万元): 152 105 117 97 124 119 108 88 129 114 105 123 116 115 110 115 100 87 107 119 103 103 137 138 92 118 120 112 95 142 136 146 127 135 117 113 104 125 108 126 152 105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与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 曹永胜李慕勤曹丽杰 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通过对典型焊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使学生能针对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条件,制定焊接结构的设计方案及生产工艺方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方案,从而得到一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工具书,参考书的查找与使用方法,在学习前人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创新. 3.了解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设计内容与计划 (一)设计内容 1.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箱型结构设计。 2.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生产工艺指定。 3.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 (二)设计计划 1.接受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和制定设计方案。(2天) 2.主梁结构设计计算;(7天) 3.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1天) 4.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2天) 5.主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2天) 6.总结和考核。(1天) (三)任务完成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交付以下材料: 1 主梁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2 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报告; 3 主梁结构生产用施工图纸; 4 主梁生产工艺规程.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及生产工艺设计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简介 通用桥式起重机是指用吊钩或抓斗(有的也有用电磁盘)吊取货物的一般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它桥架(大车)和起重小车两大部分组成,桥架横跨于厂房或露天货物上空,沿吊车梁上的起重机轨道纵向运行。通用桥式起重机有大车运行机构(装在桥架上),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装在小车上)等三种工作性机构,皆为电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可达500吨,跨度50~60米。 1.1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组成 1.2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起重量Q(tf) 2 跨度L(m) 3大车运行速度(m/min) 4 小车运行速度(m/min) 5 起升高度(m) 6 起升速度(m/min) 7 接电持续率JC JC = 100t i /T % t i —在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该机的总运转时间。 T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T = 360/N h (s) 通用桥式起重机 大车 小车桥架 大车运行机构 主梁 端梁小车架 小车运行机构 起升机构 图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组成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指导书教学内容

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指 导书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1、建筑材料实验的抽样及处理 抽样检验就是通过一个样本来判断总体是否合格。选取试样是建筑材料检验的第一个环节,抽样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检验材料的整体结果,必须制定出一个抽样方案。同时通过检验还要制定出判定其指标的验收标准。这样才能使取样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2、建筑材料实验影响因素,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或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主要因素有仪器的选择,试件尺寸,试件的形状,表面状态,加荷速度,温度,湿度。 3、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及实验报告,在取得了原始的实验数据之后,为了达到所需要的科学结论,常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处理,最基本的方法是数学处理方法。经数据处理后,编写或填写实验报告:从而确定实验结果。但是,当我们对同一物理量进行重复测量时,经常发现他们的数值并不一样,每项实验都有误差,随着科技水平及人们认识水平提高,误差可控制的比较小,但不能完全消除。为了科学的评价数据资料,必须得认识和研究误差,才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少测量误差; (2)正确处理数据,合理计算结果,以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合理设计或选用仪器和操作方法,以便在经济的条件下取得理想的结果。 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材料密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材料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材料内部一般均含有一些孔隙,为了获得绝对密实状态的试样,须将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再用排液置换法求出其绝对密实体积。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 李氏瓶、天平、温度计、玻璃容器、筛子、烘箱、小勺、漏斗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将试样磨成粉末,通过900孔/cm2的筛后,再将粉末放入 105~11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2、将不与试样起反应的液体倒入李氏瓶中,使液面达到0~1mL刻度之间,记下刻度数,将李氏瓶置于水温20℃+2℃的盛水玻璃容器中。 3、用天平称取60-90g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试样送入密度瓶中,直到液面上升到20mL左右。再称剩余的试样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m。 4、轻轻振动密度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前后两次液面读数之差,即为瓶内试样所占的绝对体积V。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按下式计算密度ρ(精确至0.01g/ cm3): ρ=m/V

操作系统_课程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 实验指导书 洪朝群编写 适用专业:计算机(嵌入式)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9 月

实验指导书前言内容要求 前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介绍,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哪些方面的技能,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其中哪几项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各项实验主要了解、掌握的具体知识,训练及培养的技能。 本指导书的特点。 对不同专业选修情况说明。

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界面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并且了解Linux 界面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用vmware workstation安装Ubuntu12.10系统。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无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五、实验条件 无 六、实验步骤 1、下载Ubuntu12.10桌面版安装镜像,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5790854.html,/download/desktop 2、打开vmware,建立虚拟机镜像 3、安装过程参考(“VMWare8.0安装Ubuntu12.04教程.pdf”文件),注意使用虚拟机的时候把镜像文件放在最后一个盘。 4、(可选步骤)如果本机上的wmware版本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下载新版进行安装。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5790854.html,/d/FWACAQQFRTZQ?p=09122 七、思考题 Linux与Windows有何不同?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3学分)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3学分) 实验项目一:问卷数据的预处理 实验目的: 1. 掌握问卷在Excel中的录入方式; 2. 熟悉问卷数据的预处理。 实验要求和步骤: 一、学习问卷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开放题在Excel中的录入方法 1、单选题: 直接输入选择项A、B、C、D…等,或直接用1、2、3、4…数字表示选项,选中哪一项即在相应空格填上相应的字母或数字。 例:您的性别是(): 1 男 2 女 其中:Q1、Q2…表示问卷的问题编号,第一列的1、2、3…表示不同的问卷。 2、多选题: 每个选项占一列,被选中记为1,未被选中记为0,若存在需要填写的文字则在相 应位置填写相应文字。 例:3、您光临本地的目的是() A商务会议单独一列,选中填1,没有选中填0 B学术研讨同上 C团体旅游同上 D婚礼宴席同上 E亲朋好友相聚同上 F其他_______ 单独一列,没有选中填0,选中直接将填写内容录入相应表格 若某人选择了DE,则录入情况如下: Q3A Q3B Q3C Q3D Q3E Q3F 0 0 0 1 1 0 若某人选择了F,并填写内容为“工作调动”,则录入情况如下: Q3A Q3B Q3C Q3D Q3E Q3F 0 0 0 0 0 工作调动

其中:Q3表示问卷的问题编号,A、B…等表示该题的选项,如Q3C则表示“团体旅游” 3、开放题: 例:10、请谈一下您对本地的印象__________ 答案录入:在Q10 下方填写相应答案文字即可。 如:Q10 民风淳朴 二、学习对问卷数据进行检查 1、形式层面:录入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有效性检查以防止问卷回答的非法值的出现例:您的性别是(): 1 男 2 女(Excel性别一列录入的答案只可能为1或2)选中B2单元格,点击数据→数据的有效性,如下图: 在数据有效性的对话框中的“允许”菜单中选择“序列”,“来源”中输入“1,2”(以逗号隔开。 ※“输入信息”选项中可以输入相关信息 ※“出错警告”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选项,“警告”中还可以输入文字提示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4)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4) 六.课程设计内容简介 (4) 七.附录 (6)

前言 课程设计是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焊接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焊接结构的整个设计、装配过程外,更应该注重焊接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焊接结构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者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焊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核能、船舶、电力、海洋钻探、高层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结构是焊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产品的主要形式,也是在许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结构。焊接结构学作为焊接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本周开展了焊接结构学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焊接结构学理论知识的回顾和焊接结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焊接构件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试图,使学生加深绘图要点和培养计算机绘图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查阅技术资料、团队协作和独立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了解焊接结构、工况环境、制造过程的特点,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焊接结构,制定相关的焊接工艺。设计主体可以是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对选择构件进行结构的设计,焊接接头(对接、搭接、T形和角接头)合理性分析,对相关接头的强度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易产生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分析,绘制部分结构的草图,最后绘制一张A1焊接结构图纸,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熟悉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的结构特点,了解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各部分的受力及运行状态、结构特点以及影响制造工艺的因素并能按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卡和工艺卡(具体要求见附录)。 具体要求: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 于实践,勇于创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