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就业矛盾正从数量型转型质量型(下)

中国就业矛盾正从数量型转型质量型(下)

中国就业矛盾正从数量型转型质量型(下)
中国就业矛盾正从数量型转型质量型(下)

中国就业矛盾正从数量型转型质量型(下)

2018-06-08

二战刚结束时,日本尚未进入恢复期,劳动力需求尚不旺盛,但日本政府已预感到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将要重启,它需要大量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技能型的劳动力,它们未雨绸缪,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果断地把义务教育从6年延长到9年,为后来的经济重建储备了人力资本。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讲,日本后来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际上也是一部人力资本投资计划。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韩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标准化制造业,教育体系随之调整,它们重点发展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制造业输送了大量的技工人才;到80年代,制造业升级,它又重点发展高等教育,大量培育工程师;到90年代,新兴产业崛起,它们又重点发展研究型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

这些都是积极就业政策的典范。反面的例子就是香港,当年港英政府不愿在工程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在60—7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中,由于缺乏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支撑,香港没有在制造业领域赢得比较优势。

3、更强调正规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基础作用,要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人力资本中,除了健康资本外,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与技能,其中,知识属于基础层,技能属于应用层。知识影响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如果基本素质高,学习应用型技能就不是一件难事,这就是所谓的学习能力。产业结构的形态越高级,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就越高,相应地,对知识类人力资本的要求就会更高。

在制造业时代,一个小学生只要肯学,也能掌握车床的操作技能,并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但到了高科技时代,恐怕他再努力也很难掌握编程技术。

知识类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靠正规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产业变革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中国应强化正规教育。

在韩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就是通过国家的强力干预不断提高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它几乎以5年为一个周期延长,上个世纪70年代只有5.74年,1975年延至6.62年,1980年为7.61年,1985年为8.58年,1990年为9.54年。

反观中国,2000—2016中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在不断延长,但节奏还比较慢,仅从7.34年延长到9年,刚刚达到9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很难想象,工业化中后期的主导产业发展,仅靠数以亿计的初中毕业生,如何支撑?

今天,中国已经具有足够的财力来延长义务教育,应该学习日本、韩国,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2年,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4、职业培训要克服市场失灵,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的联动机制。

技能类的人力资本主要通过在职培训获得,按理说,应该由企业来主导,但企业担心培训后员工离职,带来无谓的成本,这在通用类技能培训中会更常见。由于部分收益不能内化,就会出现正外部性的问题,结果是企业提供的技能培训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为矫正市场失灵,需要政府介入。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权责边界要划分清楚,政府一般是通过利益引导的方式在宏观层面发挥作用,企业使通过具体的培训内容设计和培训过程把控在微观层面发挥作用,比如德国和日本政府对企业提供培训补贴,按人头数计算,这样即便受训员工离职,企业的损失也有限,甚至能通过培训获利。对于刚步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工人,技能迫需积累,培训补贴的力度就要加大。

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学校—企业的联动机制,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开始就为输出合格的产业工人做准备。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劳动管制政策要立足当下,保护基本就业权益,但不宜操之过急。

打个比喻,积极就业政策就像是中药,是从根子上治病;劳动管制政策就像是西药,从外表治病,但短期内还是能起到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作用的。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管制发端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2004年新的《最低工资规定》以及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丁守海,2011),前者侧重于工资利益的保护,后者侧重于劳动保障。近年来在它们的敦促下,中国就业质量有一定的改进,但仍有较大空间,将来它们既要继续发挥作用,又不能下药过猛。

1、在改善就业质量方面,劳动管制仍有较大的的作用空间。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劳动者工资利益的保护,一般是通过最低工资制度来实现的,最低工资制度对工资利益的保护程度可以通过最低工资标准占社平工资的比重衡量,通常认为,该比重要达到40%才是合理的(韩兆洲,2005)。

在统计中国最低工资标准时,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在2004年之前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名存实亡,远低于应有水平,失去统计意义,只是自2004年新的《最低工资规定》出台后,各地政府才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所以我们只统计2004年之后的相关数据。其次,各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都有若干档,为方便起见,我们取最高档标准,除以当地社平工资,再取各地平均值,就是最低工资标准占社平工资的比重,显然,这个数值比实际值是偏高的。但即便如此,近十多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占社平工资的比重一直是下降的,从2004年的0.37降至目前的0.3,远远低于0.4这一国际公认标准,这还是最高档的最低工资,如果考虑到其他较低档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这一比重肯定不足0.3。

最低工资标准主要是为了保护低端劳动力的工资利益,它综合了物价、生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是为了确保低工资群体能获得足够的收入以维持本人及家人基本的生活需要。最低工资标准过低,就无法阻挡部分劳动者陷入贫困的境地。

而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病频发、工伤事故频发等,更是与劳动监管缺失有关,在这一方面,中国确实需要健全劳动管制政策。

2、但劳动规制又不能脱离企业实际而下药过猛

劳动管制政策要平衡雇主和雇员之间利益,不能过于偏废,过去中国是偏袒雇主方利益而忽视了劳动者利益,现在也不能反过来,为提高劳动者利益而不顾资本方的利益,不顾盈利能力而一味地要求改善员工待遇,企业就不会有利润,就只能垮掉,最后是劳资双输。

早在2004年新的《最低工资规定》出台之际,张五常等人就提出了“最低工资种祸根”的拐点,虽然刺耳,但确实提醒政策制定者,脱离企业承受能力的劳动规制会“欲速而不达”。在企业承受能力范围之内,适当提高劳动者利益,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际上就是兼顾的思想,先把生产率蛋糕做大,分配才好办。

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开工不足,盈利下降,在此背景下,美国各地政府暂停了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历时达十年之久。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通过劳动规制来提高就业质量,不能报以不切实际的期望,归根到底,劳动规制还是一种防御性的就业政策,就业质量提升,根本上,还是要靠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升级来实现,所以积极就业政策才是核心。

(三)消极就业政策要对失业者起到托底作用,并反推就业质量的提升。

按理说,消极就业政策主要是面向失业者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与就业质量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它会对就业质量形成很大的反作用。

为什么资本家如此苛刻地对待工人而工人却不敢反抗?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读就是产业后备军的作用。当存在大量的产业后备军时,工人就可能会失业,如果社会救济不够,出于对失业后窘况的恐惧,工人只能接受低质量就业。

这就是消极就业政策对就业质量反作用的典型例子。

一个社会消极就业政策缺失,就失去了兜底的安全垫,社会隐患是很大的,所以当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各国都会逐步完善消极就业政策,为失业者提供一张安全网,这也反过来会为就业者“撑腰”,倒逼雇主提高劳动者权益。

韩国在1980年全斗焕上台后就着力建设“福利型社会”,“为无力维持正常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构建社会安全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失业救济、养老金和医保制度,到1990年,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提高到3%。

据称,西欧在1931—1950年消极就业政策是非常不健全的,不仅导致当时的英法德等国的就业质量差,而且使它们一度徘徊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边缘。二战后它们吸取之前的教训,大力构建社会安全网,建设高福利国家,但又导致“社会福利养懒汉”的问题。今天欧洲经济乏力,就与这种僵化的制度有很大关系。

这也提醒我们,通过消极就业政策来反推就业质量,要有一个度的把握,过或不及,都是不妥的。反过来说,指望它来提升就业质量,作用也有限。

四、测算表明,即便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5%,也能创造出1100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改善就业质量应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对此我们应保持定力。

(一)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可能逼近1400万,就业创造能力渐趋强大。

城镇新增就业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创造的,而在第二产业内,建筑业和工业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再区分之。下面分别估算三大产业2017年就业人数。

先看建筑业。其就业主要与施工面积相关。2017年前三季度建筑业的施工面积为738065万平方米,而历年来,全年施工面积与前三季度施工面积有非常稳定的比例关系,近五年来基本维持在1.06—1.10之间,取五年平均值,为1.08,得出2017年全年施工面积约为796092万平方米,考虑到2016—2017年施工技术不可能有太大变化,单位施工面积所需人数应基本不变,2016年建筑业的这一数字为68.3人/万平方米,由此可推算2017年约为5439万人,比2016年的5185万人增加约254万人。

再看工业部类。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为201736亿元,而自2012年以来,各年工业GDP与前三季度的比重都非常稳定,就一直在1.37—1.39附近,我们取平均数1.38,可得,2017年全年应为277729亿元,但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每亿元工业GDP所匹配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按五年移动平滑,2017年大约为600人,据此计算,2017年工业就业人数约为16700万人,比上年的17166万人减少了466万人,减幅比上年扩大32万。

最后看服务业。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为313951亿元,自2012年以来,各年服务业GDP与前三季度的比重都一直维持在1.36水平上,由此可得,2017年全年应为427614亿元,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每亿元工业GDP所匹配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按五年移动平滑,2017年大约为827人,据此计算,2017年应为35371万,比上年33757万增加1614万人。

汇总上述三个部门,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大约为1406万人。

(二)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只要达到6.5%,就能创造1100万新增就业。

首先看建筑业。随着2014—2017年连续三年的去库存,房地产库存量应该有较大程度的减少,但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过度炒作房地产,政府又出台了诸多的限制措施,比如限购、限售、提高利率等,综合判断,2018年房地产市场将会维持稳中略升的格局。作为关联行业,建筑业也将稳中略升。在2017年4.8%的基础上,令2018年建筑业增长5%,那么基于2017年建筑业就业5439万的预测数字,2018年建筑业就业人数将会增加272万人,并达到5711万人。

再来看工业部类。经过这几年的去产能,工业库存已大幅削减,这为下一步存货周期进入复苏期做好了准备,但也有一些限制性的因素,比如,环保政策对工业发展的冲击,一些污染性企业仍会被关停。基于此,我们预测2018年工业部类也会维持稳中略升的发展格局。在2017年6.4%(基于前三季度的预测)的基础上,令2018年工业增速为6.5%,则全年工业GDP达到295782亿元,同时根据移动平滑,每亿元GDP所匹配的就业人数将降至550人,据此,工业就业人数将为16268万人,比2017年进一步减少432万人。

最后看服务业。就算2018年服务业增速在2017年的7.8%(基于前三季度预测)的基础上再回落一点至7.5%,服务业增加值也能达到459861亿元,而根据五年移动平滑,2018年每亿元GDP的就业容量可能降为800人,就业人数仍可达36788万,比上年增加1417万人。

将三个部类加总,总的非农就业人数将比2017年增加1257万人,仍能超额完成全年1100万的任务。

在上述假设下,全年经济增长率要达到多少呢?这要结合产业结构来计算。

2016年农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4%、6.7%、33.3%、51.6%,根据五年移动平滑,2018年可能会演变为8.0%、6.7%、30.6%、54.8%,结合上述各产业增长率,经加权平均计算,全年GDP增速为6.5%。

换言之,2018年只要GDP增速达到6.5%,全年就业目标就能实现。正因为经济的就业创造能力已比较强大,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力量来提升就业质量。

(完)

《质量月工作开展情况及总结》

《质量月工作开展情况及总结》为了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活动主题,xx公司将xx年9月定位为公司“工程质量安全月”,xx项目部结合项目工程进展实际情况,实施了以下活动: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了更好开展质量月活动,9月初,xx项目部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进行活动动员,项目经理对开展质量月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宣布质量月活动开始。项目总工对质量月活动的具体实施,对活动安排等问题做了具体的要求。质量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要求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 2.开展各种宣传,提高质量意识 在质量月活动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利用质量宣传栏和质量宣传标语进行宣传质量月活动的主题及活动内容,普及质量知识,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3.加强培训力度 在本“质量月”活动中掀起了学习的高潮,使员工树立了质量观念,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施工技术部对员工和施工队工人进行了各类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质检员对当天的施工和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并定期公示;使工程的质量整体有了一定的改观。加强了职工的图纸识别培训,逐步开展员工图纸识别能力的培训。

4.严格控制生产过程质量 为了有效的实现过程质量控制,施工技术部全体员工人人参与质量检查,并加大了检验的力度和频率;施工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自检。各参与主体以施工图纸和国家规范为检查标准,对各个工序的施工过程严格要求,使工程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5.召开质量月座谈会 9月24日,项目部开展了管理人员的“质量月”座谈会,对于质量月活动,全体管理人员都深有感触,达成共识:质量月使我公司xx项目的的施工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员工的管理,提高了质量意识和员工素质,但必须坚持,常抓不懈。部分管理人发言,也指出了质量月活动中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努力。项目总工最后总结发言,指出质量月的开展,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收到一定效果,并且要坚持;通过质量月活动,工程返工率基本消失,所有工序检查一次性通过。 9月30日,集团公司、监理公司对我公司xx项目进行了安全、质量以及文明施工联合大检查,对我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本月施工的分部分项有土方开挖、钢支撑安装、混凝土垫层浇筑、深井降水、防水卷材粘贴、地连墙堵漏以及底板车站主体钢筋安装等。 9月30日本次质量月活动经过全项目部人员共同努力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质量月活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质

中国海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海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2019中国海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留学归国人员就业现状,2019年3月--7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联合北京海威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了本次调研。调研主要面向回国发展的各类留学归国人员,其学历涵盖从高中、本科以至博士多个层次。研究问题涉及其行业分布、薪酬水平、回国原因以及职业规划等。此次调查共收到820份问卷,其中,被调查者中,女性居多,占到近70%,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受访者学历多为硕士,主修专业以商科占主导。 情感与文化因素影响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因素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出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调查发现,海归人员的父母学历水平相对较高, 44.8%取得了本科学历,17.7%取得了研究生学历,甚至有4.7%取得了博士学位。 海归选择回国就业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占43.7%。随后分别是国内整体经济前景好,政治稳定,国外形势不利于外国学生就业,分别占37.1%,23.4%。此外,国内的社会网络,海归政策,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海归回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重所选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选择目前工作城市的理由排在第一的是经济发展快,超过半数被调查者选择这一

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产业基础好公共资源集中有较好的人脉关系依次占35.9%、31.0%、30.7%、27.3%。比起生活环境是否舒适优美,被调查者更看重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是否完善齐全。此外,选相关人才政策吸引有17.6%,说明政府的人才政策起到一定作用。由于现在一线大城市房价高企,租房和生活成本也令人不堪重负,6.8%被调查者选择了房价等生活成本较低。 相当数量的海归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匹配,需逐渐调整适应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目前是基层员工,而成为高层管理人员的被调查者只占总数4.7%。22.4%为基层管理人员,11,2%为中层管理人员。 在税后月收入方面,被调查者的收入范围集中在500010000元,占46.9%。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11.3%,16.6%能达到1000015000元。而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的匹配程度一般,而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怎么匹配。15.1%认为工作内容与海外所学非匹配。认为完全不匹配的人较少,占7.4%。 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是当前海归就业群体的主要劣势 《2019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经过多年的海外历练,留学人员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网络,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商业模式,富于创新精神、饱含创业热情,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在中国社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

2018中国就业情况分析

2018年我国就业人数统计、人均收入支配及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字体大小:大中小2019-01-12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就业人口,在我国是指在16周岁以上,特殊职业需要18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一、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征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结构优化调整、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稳就业”放在了“六稳”工作之首。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势头。但也应注意到,就业领域存在的一些区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1、就业整体形势延续稳定向好 2009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2018年以来,尽管面临来自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环保要求趋严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内部环境压力,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仍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从就业人数看,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万人,同比均增加3万人。从失业情况看,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1%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5%的年度调控目标;6-9月,全国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维持在4.3%-4.4%的区间小幅波动;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低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2、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占GDP的比重达到53.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贡献。测算表明,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第二产业多20%左右。2017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1978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3、创业创新成为就业增长重要源泉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3季度)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3季度)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5799171.html, 产销协调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2012年3季度,我国烟草制品行业继续落实“控总量、调结构、降库存、稳价格”的调控方针,行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势头。1~9月,我国卷烟产销协调增长,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重点品牌加快发展,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3季度,随着卷烟生产的平稳运行,我国卷烟产量稳中有升。1~9月生产卷烟19702.83亿支,同比增长2.02%,其中3季度生产6959.99亿支,较2季度增加692.84亿支。同时,卷烟销售规模也保持平稳,1~9月全国卷烟总销量3914.9万箱,同比增长2.80%,其中3季度销售1284.93万箱,较2季度增加121.06万箱。 价格方面,前三季度,全国36大中城市烟草零售价格指数震荡下行,自1月的100.4点降至9月的100.17点。具体看,7~9月分别为100.32点、100.24点、100.17点,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呈现逐月小幅回落的趋势。 进口方面,由于3季度我国卷烟供给较充分,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均有所缩减。7~9月,我国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为501万条、1988.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189万条、777.4万美元。出口方面,3季度卷烟出口量、出口额分别2783万条、10233.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406万条、2235.1万美元,出口规模有所下降。 3季度,尽管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烟草制品行业供销旺盛的局面推高行业盈利水平,利润总额持续增长。1~9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99.32亿元,同比增长28.5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66个百分点;其中3季度当季利润292.33亿元,较2季度增加45.32亿元。 展望4季度及2013年,国家烟草总局将继续把“保持市场良好状态”作为主要调控目标,按照卷烟生产“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调控方针做好计划安排,对预算进行理性控制,按照效益支出原则进行合理开支,同时,深入推进专项整顿,建立更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质量部门工作计划

质量部门工作计划1 为了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有计划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推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指标的完成,促进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强顾客满意度。特制定计划,现将我部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为了贯彻“科学管理,诚信守法、争创优质、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我项目部承担的工程质量水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施工质量管理职责,实现“工程合格率100%,让业主满意。”的质量目标。 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及完善 为保证20xx年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达到规范管理和严格验收的目的,并且做到有章可依的工作要求,计划制定和健全以下规章制度: (1)质量保证体系。 (3)质量管理措施。 (4)质量管理奖惩办法。 (5)质量管理工艺策划。 (6)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领导项目部的一切工作,对项目部所承担的施工质量活动全权负责,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在本单位的有效运行。 (2)负责贯彻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负责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并组织实施。 (4)负责配置资源,确保合同顺利实施。 2、工程技术部质量职责。 (1)协助内部质量审核和质量体系正常运行,使质量方针顺利贯彻执行。 (2)对实施合同内容中的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 (3)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负责施工技术措施的审核编制。 (4)负责选用项目适用的标准、规范,组织对设计图纸的审查及技术交底工作,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 (5)对施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查和试验、进场物资和设备、不合格产品的控制、竣工交付、内部验收、质量记录负领导责任。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黄淮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下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院系:动画学院 专业:动画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 6月 1日

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25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 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中国烟草行业年至年分析报告

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变动态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 年开始,烟草行业卷烟产销量、工商税利及其它有关经济指标增长率在连续多年的下降之后出现止跌回升,并在随后两年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如图所示)。在2000-2002 这三年间, 全国卷烟产销量分别以年均1.6%和2.5%的速度保持增长,而行业工商税利年均增长率更高达 14.9% 。到2002年,全国卷烟产销分别为17225 亿支和17493 亿支,完成工商税收和利润分别为1050 亿元和406 亿元。从绝对值来看,除了卷烟产量比1995 年稍低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在2002 年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面对外部多重压力和内部多种矛盾,是什么因素使得烟草行业能够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背后烟草行业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变动趋势?经过2002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烟草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如何?立足于现实并着眼于未来,这是行业上下应该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在第二至四部分逐一进行尝试性回答,在最后部分将提出几点政策性思考。 二、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烟草行业在连续多年的增速减缓之后,会在2000-2002 年这三年中出现快速增长之 势?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经过对行业实践进行冷静而客观的梳理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六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支撑烟草行业保持三年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影响。 1、宏观经济整体趋好,带动了全社会烟草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作为一个生产和经 营消费品的经济部门,烟草行业的增长状况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尤其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1991-2002 年的统计数据测算,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名义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 、0.837 和0.692 ,它们之间基本保持着“同升同降”的同步变动趋势(如图所示);如果再进一步进行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的话,结果表明,GDP 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它们拉动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增长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0.89 、1.24 和1.03 个百分点(由于所有上述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烟草行业的税利增长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分别测算,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烟草经济与各个宏观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绝不能把上述测算结果简单相加)。自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针对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状况,实施了一系列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GDP 在经历了1995-1999 年增速持续减缓之后,从2000 年开始有所回升,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0.9 个百分点。2001 年虽又稍有下降,但2002 年又呈现出加速增长之 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由持续下跌转向略有回升。由于宏

关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计划(最新)

关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计划(最新)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全面提升供给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X〕24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X—X年)的通知》(X政办发〔X〕72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X—X年)的通知》(X政办函〔X〕12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突出质量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深入打好“三强一制造”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和公共服务、质量技术基础、制度等供给,推动质量品牌梯度培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 ——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总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XX制造”区域品牌、重大工程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质量领军企业、优势产业和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与保护机制。培育一批标准先进、品质卓越的“XX制造”品牌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健全,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强,社会满

意度、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高。到X年,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2分,规模以上企业主导产品采标率达到70%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培育XX县政府质量奖企业25家以上,“品”字标“XX制造”认证企业6家以上,省、市级服务业品牌5个以上,XX名牌产品20个以上,XX名牌产品50个以上。争创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1个、“西湖杯”6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地表水市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 ——质量基础更加扎实。标准化和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质量技术基础更加稳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政府对质量工作的要求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工匠精神得到弘扬,质量人才梯队建设更加成熟,全民质量素质不断提升。到X年,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企业50家以上,实现300人次以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创建省、市级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3家以上,新增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项,制定“品”字标“XX制造”标准10个以上。 ——质量供给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质量宏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优化,监管能力、效率和精准度全面提升。社会组织在质量建设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自律功能逐步增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更加科学有效,质量保险等多元救济机制逐步建立。

安全质量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解析

安全质量情况工作总结 本项目在上级有关单位的领导及支持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以实现项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为核心,以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措施为途径,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项目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项目营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施工环境,确保了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现就安全质量工作总结如下: 1、安全质量工作综合开展情况 1.1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 1.1.1安全质量生产组织机构保证 开工以来,项目部就按照“抓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总体负责和分管领导、部室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1.1.2工作保证 安质部代表项目部行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目前项目部有专职安全员1人、质检员2人,各班组设置了兼职安全员及群众安全员负责工序过程的安全监控和管理,从工序过程上加强了安全控制。 1.1.3、制度及措施保证 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安质环保部编制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各项安全质量规章制度及措施(其中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6个,质量管理制度19个),并严格按照制度及措施执行,落实到了现场,

贯彻执行到了工班组。为项目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1.2安全质量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项目部本着“一岗双责,岗岗有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安全总监全面负责安全工作,下属部门安质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的落实。各职能部门、各作业队按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落实情况如下: 1.2.1与项目部5部2室签订了安全质量责任书7份,同项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及岗位人员签定了安全质量承诺书32份,作业人员递交安全质量责任承诺卡30份。 1.2.2项目领导及工程部、安质部、办公室、物机部等相关人员组成了安全责任履职考核领导小组,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对象为项目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坚决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1.3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 1.3.1树立质量管控目标 (1)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工程竣工交验合格率100%; (2)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争创省市级优质工程。 1.3.2、专职质检人员配备齐全 设有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王玉玺、张秀文作为本项目质检员,并取得相应证件。 1.3.3工程质量日常检查开展 为加强过程控制,项目部除每月20日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经理部工程、安质、物机、试验等部门参加联合进

2019年整理中国就业歧视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在审议的《就业促进法(草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主要是对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不够,鉴于此,立法部门已将原案中的几条反就业歧视规定扩充为专门的一章,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对民意的重视。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的这份调查报告,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助于立法机构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为反就业歧视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就业歧视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权和社会公正问题。为了更准确了解当前我国就业歧视的现状,为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推动在我国实行就业机会平等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于XX年5月和10月,就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在全国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发放了3500份问卷,收回了3454份。 现将这次调查所获得的重要信息报告如下。 一、就业歧视相当普遍且严重 1.就业歧视范围相当广。调查表明,我国当前就业歧视的主要领域有民族、宗教、政治面貌、残疾人、户籍、性别、年龄、健康、外貌身高、性取向等十来种。 根据反歧视定义,在同样的情况下实行差别对待构成歧视。当然并

不是所有的差别对待都构成歧视,但差别对待是歧视的重要表现。根据这次问卷调查,我们选择了13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否有差别待遇进行调查。 雇主单位的要求并非都是歧视,但有相当一些是有歧视性的。所以此表能一定程度反映我国就业歧视的范围。如就业中提出学历、工作经验、资格证书的条件大部分可能是合理的,健康有部分可能是合理的;但是,户籍、性别、年龄、外貌身高等要求基本上没有合理性,大部分可认定为歧视;而民族、政治面貌、性取向虽然表中比例不高,但是属于国际标准严格禁止的歧视。还有残疾人和宗教歧视虽然没有列入,却也是法律明确禁止的歧视。所以认为以上十来种歧视为我国的主要歧视领域是合适的,其他学历、工作经验等为非主流歧视,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构成歧视。 2.就业歧视相当严重。在问到“目前就业领域存在就业歧视吗”时,认为存在的被访者,累计占85.5%,认为非常严重和较为严重的占50.8%,认为不存在的只占6.6%。 七成多的人认为在就业中受到歧视。在问到被访者“就业过程中受到过何种歧视”时,有30.8%的人认为曾经在薪酬或福利方面受到过歧视;22.7%的人认为在岗位或工种安排方面曾经受到过歧视;21.3%的人认为在升迁和职称评定方面受到过歧视;17.6%的人认为在应聘时受歧视(以上为多项选择)。在问到受歧视的程度时,有54.9%的人认为受过各种不同程度的歧视,15.6%的人认为受过严重歧视。共有71.1%的人在就业和工作中受到各种歧视。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 析与对策 班级自动化121 学号 121044110 姓名: 范昊泽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 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 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加之当 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 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 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 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高校教育,大 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形势对 策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 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 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 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 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 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 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 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 学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建立专业,如广东省各基层学校需要大量的地理、历史专业教师,但广东省却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地理师范专业;而如其它师范类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2018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一、烟草的含义 烟草属茄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亚、中国。 二、烟草的起源与发展 1492 年 10 月 12 日,哥伦布率探险队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欧洲人第一次跳上美洲大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哥伦布早期的航海日记中,只是简单地提到烟草,但以后在其他探险队员的报告中异乎寻常地报道了烟草。这些报道说他们看见“许多男人和妇女手上拿着‘燃烧的炭’(Glowing-coals),以此使自己得到某种香气”。后来才弄清这种燃烧着的“炭”就是卷着的烟叶。人们将这种烟叶的一头燃烧,一头含在嘴里吸烟,然后从嘴或鼻子里呼出烟雾。美洲土著居民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据考古分析,在 3500 年以前美洲居民就已经有吸烟的习惯。玛雅人曾繁荣一时,那里的古老文化遗迹给历史学家留下了许多谜。在墨西哥南部的奇阿帕斯州(Chiapas)仍保留有玛雅神职人员身着礼服吸着管状烟斗的石刻浮雕,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吸烟图。相传,吸烟同宗教有关。烟草有醉人的香气,具有消除疲乏和提神的作用,甚至能治疗疾病。人们认为烟草得到了“神”的帮助,是一种“神草”。那时,吸烟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由司祭的神职人员执行。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欧美大陆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进了欧洲,并且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后来,人们发现烟草有麻醉作用和其他药用功能,传播日渐广泛。有一位名叫尼古特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一说是驻葡萄牙大使),对美洲的植物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与欧洲的差异很大。他曾听人说烟草可以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治头痛病更有疗效。约在 1560 年,尼古特从别人送的礼物中得到烟草种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己的花园。果然,烟草生长茂盛,收获其叶试吸,感觉很好。人们为了纪念尼古特,把烟草碱称为尼古丁。由于世界各国烟草都是直接或间接来

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工作计划

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工作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169

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工作计划 (一)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一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重点,《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修养为着眼点,与家庭教育、社会活动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努力创建和谐班级. 1.根据《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搞好宣传发动活动,开展“学礼仪、争做礼仪之星”的竞赛活动.并要求学生会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 2.抓好典型示范,教师做表率,学生做示范.强化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并开展“礼仪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队会,强化文明礼仪教育.

3.开展“手拉手”.活动,鼓励学生多发现、多纠正、多沟通,形成一个互相带动的礼仪新风尚,为创建和谐班级做出贡献. 4.评选“文明礼仪标兵”进行表彰,让所有孩子都重视起来,并形成人人学礼仪、个个争标兵的活动氛围. (二)怎样提高教学质量 1.制定好课程进度,认真备课,及时与同年级教师进行沟通,响应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按照进度搞好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会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其掌握过程,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2.坚持过关制度,搞好课课、单元、阶段的过关检测,利用检测及时找出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进行重点训练。允许学困生参加二次考试,帮助提高学习兴趣。 3.抓好学困生和优秀生的辅导。重视优秀生的培养,把书本上传授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并注意能力的培养,为其成为社会精英打好基础。通过帮扶活动迅速提高学困生成绩,建立学困生档案,根据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补救,确保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建立“一

安全质量工作专题会汇报材料

安全质量工作专题会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搭建这个“互学互动、互促互进”的交流平台,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和交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下面我代表沪昆八标四工区针对技术质量、生产与安全线就以往工作的开展情况及2013年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安排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并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工程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重大危险源分析以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第四部分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工程进展情况 2012年工程量完成情况及2013年剩余工程量概况: 1、隧道工程:大屋场隧道设计总长3027m,已全部顺利贯通。剩余工程量为二衬、水沟、电缆槽及无砟轨道工程等。 2、桥梁工程:共计12座,已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前所有工程量。剩余工程为护栏安装、电缆槽防水及无砟轨道工程。 3、路基工程:共计13段,除大屋场隧道洞口2段路基填筑外,已完成所有路基填筑工程。防护工程已全部结束。剩余工程为栅栏安装及无砟轨道工程。

第二部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严格管理,抓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落实 1、加强人、材、机的管理 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机械不仅对工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生产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工区严格劳务人员和施工机械准入制度,并加强对进场材料的管理,坚决将无证、达不到操作要求的人员、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材料清除场外,将质量、安全隐患杜绝在源头。 2、严格施工程序,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工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正常程序进行,确保了施工的质量,避免了不按程序施工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二、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实例说明) 1、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之一:配电箱 存在问题:配电箱存在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电缆线采用花线且线芯裸露;非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原因分析: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教育。 整治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2、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之二:安全帽 存在问题:正在进行吊装作业的2名工人未戴安全帽。 原因分析:无视安全隐患的存在,缺乏安全教育。 整治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3、施工现场常见危险源之三:隧道施工照明不足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备受欢迎,数量更是突飞猛进。而如今,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三个大块进行深入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699万人增加了28万人。而2015届毕业生较2014届不相上下,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全面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就业所需能力的门槛逐渐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体系缺乏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和结构上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再加上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和逐年减少的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入WTO尽管能提高我国各方面的水平,但却也出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的态度居高自傲,对人才的学历盲目求高的现象,出现了"重盗轻能"的思想等问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就业结构矛盾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变化,而由于我国还缺乏科学的人才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有很大盲目性,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需要来培养;而多数的高职生和专科生也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加重了一般就业压力,并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三)岗位有限,用人单位理念不适当 1、毕业生骤然增加,但我国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正在加快进行以机构和人员精简为内容的改革,就业岗位在急剧减少。 2、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不适当。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出现了“人才高消费”。另外,有些用人单位没有长远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为节约员工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168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全区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坚持内涵发展、教学创新的思路不改变,通过教学改革研讨会、教研组建设等工作,全区教育质量增长方式逐步发生转变,学校工作重心转向教学研究、机制创新、特色建设,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果,毕业班工作纳入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保持了持续发展。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科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强化,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待加强等。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贯彻全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本着务实有效的原则,

以主题研究、有效解决、整体推进为主要工作策略,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为主线,以构建自主有效课堂为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工作目标: 1.贯彻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完成学年度工作任务。 2.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4.完善学科指导意见,构建自主有效课堂。 5.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各学校要按照要求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艺体教学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做到教师专任、开足课时。地方课程将纳入教学质量检测范围和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进修学校专人负责地方课程的教研活动,保证地方课程顺利实施。各学校要有效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课程资源。

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

XXX公司“质量提升”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市“质量监管、质量提升”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市、县质监部门的指导下,从七月初开始,公司开展了以提高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质量、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质量提升工作。通过质量体系贯标、标准化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员工的质量意识、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为加强对质量提升工作的领导,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公司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成立了质量提升工作办公室,确定了公司质量提升工作的具体目标,明确了各部室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各部门质量提升计划和具体措施,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安全体系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共达工作目标努力工作的氛围。 二、措施到位,提升有力 1、建设公司质量文化,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公司以全市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为契机,针对公司特点,组织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生产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利用公司展板、宣传标语宣传市、县及公司有关质量提升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贯彻和落实“质量求生存、创新求发展、管理求效益、顾客满意为宗旨”的质量方针,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员工提高对开展质量提升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企业的质量文化。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公司将质量提升工作与ISO9001:2008贯标工作结合起来,对公司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运行评审,找出存在的问题,对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整改和完善。通过企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适应性,将标准化的思想真正贯彻到公司的具体工作中,使标准化成为公司生产经营的运行规则、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保障。在各级质量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公司基本建立健全了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及与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相配套的公司标准化体系。 3、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