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磷实验

红磷实验

红磷实验
红磷实验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右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

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好

(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向前稳定在约12 mL的刻度线上

(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最终稳定在约8 mL的刻度线上(4)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物理实验设计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物理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质量守恒定律”是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该实验不够完善。第一在给红磷加热时,细沙有可能把熔化的红磷包裹起来,使实验时间延长;第二由于操作过程的震荡,加热后的玻璃管不一定刚好接触到红磷,增加了引燃红磷的难度;第三没有对生成的有害物质进行彻底的处理。 鉴于此,我多次改进装置。改进后的整个装置不仅操作简单、易于观察,而且更不会危害师生的健康。并且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改进前后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锥形瓶一个注射器铜片凹槽一个烧杯一个气球一个托盘天平玻璃导管 试剂:白磷细沙热水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仪器组装说明:在A装置的铜片凹槽内放入两粒白磷,注射器内注入约10mL 热水,用热水吸收五氧化二磷会生成无毒磷酸。如果用冷水就会生成剧毒偏磷酸,会危害师生的健康。 四、实验操作 1、用滤纸吸干白磷表面的水,向锥形瓶内的铜片凹槽内放入两粒干燥的白磷,塞上橡皮塞。 2、将上述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3、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 4、然后,取下锥形瓶,将锥形瓶置于盛有热水的烧杯,引燃白磷。看到大量的白烟、气球膨胀,取下锥形瓶用抹布擦干。 5、待锥形瓶冷却,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观察指针的偏转。 6、取下锥形瓶、对准凹槽推动注射器,用热水吸收有害物质五氧化二磷。 五、改进的意义

1、此装置为密封体系,实验过程中无需打开,确保了实验的可靠性。 2、改用热水浴引燃白磷,操作方便安全,减少了实验误差,并且缩短了实验时间,给老师上课赢得了时间。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仅为四十摄氏度,而红磷的着火点要达到240摄氏度。教材中采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由于玻璃管的导热能力有限,会使加热的时间延长。如果引燃的是红磷,有可能因为无法点燃红磷最终导致实验失败。 3、在给白磷加热时,细沙有可能把熔化的白磷包裹起来,使实验时间延长。因此将白磷直接放入铜片凹槽,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实验结束后也方便清洗。 4、推动注射器,用热水吸收五氧化二磷,可以消除有害物质对师生健康的危害,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初三上册化学实验汇总

1.红磷燃烧实验(空气组成实验) 符号表达式:P+O2 点燃 P2O5.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 体积。 水倒流原因: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小于外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又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 积的1∕5,所以水进入集气瓶中约1∕5体积。 成功的关键: 1.红磷要足量。(否则结果偏小) 2.导管内事先充满水。(否则结果偏小) 3.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 4.装置不漏气。(否则结果偏小) 5.要先夹住橡皮塞。(否则结果偏大) 注意: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吸热、减压、防止胶塞被弹开。 2.氧气性质实验 1.木炭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气体。 表达式:C+O2 点燃 CO2 2.硫(淡黄色固体)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S O2SO2

注意:集气瓶底部放水原因: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燃烧 现象:空气中:不燃烧,只产生红热现象。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表达式: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O2Fe3O4 集气瓶底部放水的原因: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溅落,炸裂瓶底。 4.镁条燃烧 Mg+O2点燃 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注意: (1)用砂纸打磨的目的: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2)石棉网的作用:承接燃烧产物,防止烫坏桌面。 (3)坩埚钳的作用:夹持镁条,防止烫伤手。 5.石蜡燃烧 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现象:空气中: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6.制取氧气实验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 KClO3 MnO 2 KCl+O3 △ 如图:(用KMnO4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33、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四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4、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5、在集气瓶中混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6、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37、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浓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蓝色 38、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39、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 40、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1、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4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和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5、铜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48、铜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在试管中进行)试管下端产生无生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为红棕色 49、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九年级化学探究实验设计之燃烧条件的探究

探究实验设计之燃烧条件的探究 1. 化学反应原理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 实验仪器:烧杯、导管、铜片、双连球、贮气瓶、塑料洗瓶等 实验药品:白磷、红磷、木炭等 3. 探究方案 方案⑴:在250 mL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注入200 mL的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如图19-1。过一会,铜片上的白磷因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燃烧,热水中的白磷因没有跟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因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能燃烧(白磷的着火点约40℃,红磷的着火点约240℃)。说明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跟氧气接触。如果用双连球向水中白磷周围通入氧气,白磷在热水中也能燃烧。如图19-2。如果将铜片上的红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红磷的温度继续升高,红磷就可以燃烧了。 方案⑵:用沉浮式贮气瓶和木炭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19-3。

不给试管中的木炭加热。通氧气,不燃烧,石灰水无变化——木炭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通氮气,不燃烧,石灰水无变化——木炭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木炭未与氧气接触。 给试管中的木炭加强热。通氮气,不燃烧,石灰水无变化——木炭温度虽已达到着火点,但是木炭未与氧气接触;通氧气,剧烈燃烧,石灰水变混浊——木炭温度已达到着火点,木炭与氧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再通氮气,燃烧立即熄灭——木炭温度虽已达到着火点,但是木炭未与氧气接触。 4. 探究评价 方案①装置简单,但实验效果没有方案②明显,方案②可以反复实验,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更能说明燃烧的条件。 5. 资源开发 ①用“沉浮式贮气瓶”制取大量氮气的方法。 取一套气罩容积为2000mL的“沉浮式贮气瓶”,向容器里加入500 mL 1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容器中心的圆柱平台上放一片薄木板,木板上放一只金属的瓶盖(起隔热作用,防止白磷燃烧时烫坏贮气瓶的容器)。取花生米大小的一块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放入瓶盖里。用烧热的玻璃棒接触白磷,白磷燃烧起来后,立即把“沉浮式贮气瓶”的气罩插入容器,静置大约3~4分钟后,气罩里的氧气被白磷耗尽,至少得到1500 mL的氮气。如图19-4所示。

初中化学第2单元课题一《红磷燃烧实验》导学案

课题2空气—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习目标:1、通过科学分析和研究空气的试验帮助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 2、掌握空气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学习重点:设计实验测量空气的组成,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索导航: 1知识回顾: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2自主阅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 1、拉瓦锡实验 问题1:了解有关空气组成发现的历程---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1)汞是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液态的金属,颜色是。 (2)加热密闭容器生成红色粉末是。 (3)拉瓦锡实验所得到的不成熟结论 。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问题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P27页图2-3所示,你能认识所用的各种仪器吗? 答案:、、、。 (2)反应文字表达式:。 提示:①燃烧匙内红磷需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不能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等燃烧停止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集气瓶中要先加入少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如果广口瓶内上升水位偏小,小于1/5,分析原因是什么? (2)相反广口瓶内上升水位偏大,大于1/5,原因又是什么? 3、空气的成分

问题3: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其他气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氧气____,稀有气体____,二氧化碳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_____。 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自我检测: 1、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汤姆逊 C、普利斯特里 D、舍勒 3、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5、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初三化学燃烧练习题

1.某实验小组进行有关红磷燃烧的系列实验(如下图)。 (1)实验一:如图A所示,将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可看到集气瓶中产生大量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2)实验二:如图B所示,将过量红磷点燃插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进集气瓶内,吸进水的体积大约 占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 5 。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三:如图C所示,将少量红磷放置在一块铁板上,再用细砂完全覆盖,用酒精灯加热铁板一段时间,看不到明显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撤去酒精灯后,立即将砂子拨开露出红磷,看到红磷燃烧,这是因为________。 2.某学生在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先用火柴去点燃镁带,镁带并没有燃烧,后改用酒精灯去点燃镁带,镁带燃烧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 3.在一个干燥的玻璃杯中放一小段燃着的蜡烛,玻璃杯口盖一块平整的玻璃片,以使杯口密封。过一会儿,蜡烛熄灭了,这是什么原因? 4.甲、乙、丙三支试管内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如下页图所示:

①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烧?原因是 ______。 ②问: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原因是 ______。 ③问: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原因是 ______。 5.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下图,坩埚半浸入水槽的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取出坩埚再加热,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槽的水里,火焰又熄灭。造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6.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在用白磷进行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时,发生的不同实验现象是 Ⅰ.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你可推断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现象(单质)烧烧现象

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 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 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 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 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 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 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 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 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 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 (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

初三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答案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 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并把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瓶中原空气的1/5 体积(5)结论:空气是是混合物; O 2 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N 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6)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残余的氧气。 (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P+5O2=====2P2O5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实验2-2】(O 2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生成无色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 【实验2-3】⑵硫燃烧,S + O2点燃SO2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 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⑶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实验5-2】⑷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初中化学常见实验

2楼 1.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名称:红磷燃烧实验 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红磷:黄色火焰白烟放出热量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五分之一处停止 结论: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原理)(1.氧气难溶于水2.氮气不可燃不助燃) 药品的选择: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跟氧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这样使密闭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 从而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药品的替代品:若可燃物用硫或碳代替磷,则烧杯内的水须用NaOH溶液代替,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成功关键:气密性良好否则结果偏小 红磷量要足否则结果偏小 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再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 实验开始前加上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大 ?2010-6-5 10:36 ?回复 ? ?甲苯二异氰酸酯 3楼 2.过滤 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

?32位粉丝 ?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 沙 实验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含铁圈)、滤纸。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见图) 一贴 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1.盛混合物的烧杯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紧靠滤纸三层处。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失败原因 一.滤纸作用失 效 1.滤纸破裂。 造成原因:1.玻璃棒下端紧靠在一 层滤纸处。(滤纸被戳破)2.盛混合物的烧杯没有紧靠玻璃棒。(滤纸被混合物冲破) 2.混合物没有经过滤纸。 造成原因:液面

江苏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试题:专项三_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改进_含答案

专项(三) 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1.图G3-1是某兴趣小组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活动的装置。你认为既能达到目的又有利于环保的最佳装置是() 图G3-1 图G3-2 2.小明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G3-2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上下用力振荡塑料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该实验说明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必须用力振荡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要有可燃物 3.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G3-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图G3-3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的实验现象: 。 (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 ℃热水的作用: 。4.用图G3-4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图G3-4 (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图G3-5 5.利用下列物质和如图G3-5所示装置研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 ℃;一些物质的着火点如表所示。 (1)实验1:研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完成该实验可以选取的两种物质是。 (2)实验2:将红磷置于薄铜片上,用沙土覆盖,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再拨开沙土,红磷燃烧。红磷燃烧的原因是。 6.如图G3-6所示,实验小组用微型实验装置“W”形玻璃管探究燃烧的条件。 图G3-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对比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7.用如图G3-7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图G3-7 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 (1)通入氧气时,左侧木炭未燃烧的原因是。 (2)加热时,右侧木炭通氧气燃烧,改通氮气后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8.用如图G3-8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资料:棉花的着火点为210 ℃。

初中化学素材 实验图解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图解 1、测定空中里氧气的含量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烧杯中的水倒流进入集气瓶, 集气瓶水面上升约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红磷量要足的原因:为了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 注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不变;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预先放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①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②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引燃铁丝 ③盘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铁丝受热面积 4、过氧化氢的分解 二氧化锰的作用: 加快过氧化氢的分

解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4、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现象:烧杯A溶液变红,烧杯溶液不变色 解释: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呈碱性)且具有挥发性 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5、电解水 口诀:正氧负氢 现象:①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②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1∶2, 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质量守恒定律 小气球的作用:使装置封闭,平衡压强,收集气体 现象: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解释:红磷燃烧放热,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瘪。原因:红 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内的氧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现象:天平不平衡

解释: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结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现象:天平不平衡 解释:镁条燃烧时,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结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7、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木炭具有还原性 金属网罩的作用: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8、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 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器材 4. 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 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 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汞、红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课堂练习: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2、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3、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归纳出空气的组成: 提问:(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 课堂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历年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近年来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创新,旨在考查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中考命题的趋势。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空气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4P + 5O22P2O5 装置 步骤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 ③用止水夹夹紧胶管。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⑤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 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 现象①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 ②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 结 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物质应满足的条件: ①此物质能够在空气中中燃烧,不能用铁丝代替,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②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时只能消耗氧气,不能消耗其他气体。不能选用镁代替红磷,因为 镁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和二氧化碳反应。 ③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固体,而不能生成气体,一般不用木炭,硫代替红磷。

? 2.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①装置不漏气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所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外 界空气会进入容器,使测定结果低于1/5。 ②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以消耗容器内全部氧气,否则会使测定结果低于1/5. ③实验完毕,待容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观察进水的体积,避免因温度高,气体 膨胀,使测定结果低于1/5.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1.测定原理: (1)红磷(白磷)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通过测定容器中的水的量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2)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动刻度器上的活塞移动,测出氧气体积。 2.装置 3.实验现象 (1)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a中睡眠上升约占钟罩内空气体积的1/5 b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的1/5 c中活塞移动到4处 d中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 e中试管中液面上升至刻度1处 f中右侧的活塞会左移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燃烧条件的探究一、实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白磷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三、实验现象及分析 1、对于甲装置: (1)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原因:。 (2)现象: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原因:。 (3)现象: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 (4)薄铜片的作用:载体、传热。 (5)热水的作用: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2、对于乙装置: (1)现象:通入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 (2)现象: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原因:。 四、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五、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低可燃烧,红磷的着火点高而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热水中,通过液封而隔绝氧气,其设计意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应所需的温度,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检验是否能够燃烧(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 六、实验装置的评价及改进 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应加以改进,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如图1、图2、图4);将氧气(空气)直接用导管通入热水中的白磷处,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则效果更佳(如图3);图5装置改变温度的来源,用凸透镜对光进行会聚,是白磷燃烧,节省了能源。 甲乙

答案:三、1.(1)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与空气接触;(2)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3没有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1)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四、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例题:(2016·滨州)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 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答案:(1)4P + 5O2 点燃 2P2O5 (2)导热CuO (3)A 专项检测题 1.(2016·江苏盐城)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 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C. 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 2.(2016·云南)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3.(2016?福建漳州)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4.(2015?眉山)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 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铜丝 P 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