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全课时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全课时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全课时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全课时教学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加减法、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脱式计算,对于书写格式掌握的不好,虽然也强调了等号的位置,以及没有计算部分要先写下来,但是有个别优等生还是直接写出了得数,对于这个现象我认为为了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印象,还是要求先让学生分步计算,以便对脱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买文具教学反思

学生听课时注意力还是不集中,总感觉自己会了,但实际解题时还是不会,少数学学生会口头计算出结果,但是不会按要求正确列式解答,还要加强练习。

《过河》教学反思

《过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本课是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比较不满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我局限于学生列式计算,其实应该让孩子先画图,先通过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比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画图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的!

看一看(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观察教学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出想要的答案。本节课的开始,应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方位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为本节课定下来观察的基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判断对应的方位看到的对应物体的形状。最后让学生在不同的方位观察中得到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的结论,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操作和练习中,没有能真正地所有学生理解对应物与对应图形的形状对比。部分学生的方向感不足,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看一看(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如果观察中的物体被遮挡了,某些部分就会看不见了,与前面物体的组合的距离差就会减小,这种教学也为今后学习把三维图形转化为二维图形或平面图形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时,教师由浅入深渐进式地进行教学的。县由单一的物体和三维观察到两个物体的三维观察,再到总结归纳方向,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不足时对学生观察的指导和在活动过程中细节安排得不够细致。课堂秩序有些混乱。今后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加强对课堂流程的把控。

捐书活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连加计算的运算方法上,如果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或直接介绍连加竖式这个新的知识点,学生虽然学会了计算方法,但缺少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所以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这样既可以学会很多种计算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运白菜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枯燥的计算转化为解决生动的生活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积极性。周末陪家长去购物是学生常有的生活经历,也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为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感悟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本课还创设了三个情境:购物、运白菜和到大自然中去,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不停的探究,积极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节余多少钱教学反思

1.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研究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一一

对应和利用倍数关系等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整节课学生讨论、操作、总结、汇报,并及时补充、纠正,教师只从旁点拨并进行积极意义下的评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有效的“数学学习”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核心。本课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存在话语霸权,个别生不积极参与,组长分工不够合理等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除了提高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之外,还要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包括评价的方式、方法、标准,教师的评价语言等。

3.本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小组合作完成集合图之后,进行全班汇报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小组分工方法进行了评议,花费了一定的教学时间,这样势必缩短学生数学思考以及自主探究的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于小组合作能力的培训可以放在课后充分地开展。

里程表(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里程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学会用线段图来辅助理解两个量之间的包含关系和差值关系。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尝试,学生初步学会了把路线图变成线段图来理解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行程问题打下了基础。用线段图等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数学中两个量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手段,但学生总是以自己的习惯,直接看出结果,而不愿去体会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没让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重要性,是这节课的不足,今后教学中需注意改进。

里程表(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计算自己从家到学校的里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里程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学过的用非0刻度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明确测量的距离是由两点来决定的,即起点和终点。而里程数就是终点数据

减去起点数据。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对这种方法进行拓展,开拓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策略是多样的。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需要多少钱》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结合教材创设了“买泳圈”的情境,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再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丰收了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探索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教学时,首先设置一个丰收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并优化选择。让学生在合作中广泛参与,相互启发,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到对自己有用和熟悉的计算方法,扩大计算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控制时间,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另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小组

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

植树教学反思

《植树》是北师大版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第10、11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教学,遵循了课改的新理念,采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意识、教学思路、教学实施都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本节课突出了以下的特点: 1.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本节课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为载体。新课开始又创设了小蚂蚁绕树叶的边缘爬一周的情境,找身边物体的周长等活动,从多角度让学生建立“一周”的空间概念。能够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设计了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尤其是让学生描树叶的周长、量圆的周长让学生在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学方式真正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提问题,指名个别学生回答,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伊始创设各种情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互相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得轻松愉悦,积极主动。 3、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不仅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是课程标准的又一新理念。我在引入“周长”这一概念时,没有过早地给出什么是周长,而是让学生通过眼、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逐步认识“周长”的含义。每个知识点

的学习都是让学生亲自去参与,亲自去体验,亲自去经历,充分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一)注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建立概念。通过学生对学校教室中的黑板报设计花边活动的体验,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的热情,使课堂气势升温,使学生把长方形的这个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二)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长方形的周长概念。让学生亲自量一量黑板报各边的长,学生既经历了一次长方形周长的探究活动,又明白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让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事实上是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为策略的优化做铺垫。

(三)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深化长方形周长的概念,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长方形的基本概念练习。为后进生理清思路,第二层次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为中等生准备的,练中明白长方形的周长概念,熟悉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三个层次是:拓展延伸。旨在提高性练习。保证优等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还是留有遗憾,在测量黑板报花边周长时,应分成几个组测量,这样既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测量活动中,又在竟赛中激发学习积极性,更能帮扶一些后进生,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学会因材施教。增强自信心,投入更多的教学热情带动学生学习数学。

《蚂蚁做操》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理解,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计算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

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采用了口算、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列表、用竖式计算等多种计算方法,在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种方法

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这些方法,说一说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这些方法看起来好像不同,但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这样就沟通了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展示课后,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要求讲清楚后再让学生动手做。2.回答问题时少集体回答多抽生回答。3.自己要少说些让学生多做。4.设计教学环节还要再加强,过渡语要精炼,指向性要明确。

去游乐园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进位的与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相同。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后,应用这一已有知识探索出进位的计算方法对学生而言已不再是难事。我认为在新课的展开时,应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计算的方法。在本节课上,除个别学生外,其他学生都掌握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但是在课堂上,我没有反思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错,一些学生当然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有些学生对于算理还是有些模糊。在全班反馈中我没有抓住学生的错误进一步反问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只是一味地让别的同学来帮助他正确解决。然后在单独辅导过程中也没有进一步询问其错误的原因。

我想,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的同时,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原有的错误为什么是错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错误使全班学生都能关注这种错误,从而真正理解算理。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和发现,同时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

乘火车教学反思

《乘火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的第三课时,是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一次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口算和笔算的

基础,因此教学时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二、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努力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探究——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实现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真正实现“生本教育”课堂。

但这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小组活动不太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0 × 5 =?教学反思

0的乘法计算中,中间有0的算式,0的机动处理水平不同。竖式列式时0的位置还需提醒注意。

买矿泉水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得不很理想.原因主要有两点:1.算术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2.我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而主要的原因在于我的教学方法上.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课堂设计过于传统.本节课的初衷是在运动会的情景中,通过解决运动会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来学习估算和连乘.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走入了传统教学的误区--以做大量练习题为基础,灌输给学生知识.导致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做题的方法,没有到达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并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我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总是怕学生听不懂,想不明白,试图自己帮助学生解决所有问题。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偏离了新课改的要求,一不小心就走如了自己最痛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失败乃成功之母。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距离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型教师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务必使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看日历教学反思

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学生非常感兴趣,我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许多规律。一开始学生认识年、月、日,自主寻找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利用年历,而年历的形成、各月之间的联系、星期的循环等,在教材中体现较少,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很大帮助,于是教师设计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制作年历。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在教学时,学生给 12个月排序时速度很慢,使得“猜生日”的活动并不充分。我发现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下一个月的第一天”之间的联系,但是并不熟悉,导致排序的速度慢了。如果提前布置预习作业,在课前体验“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与下个月的第一天”之间的联系,课上排序的速度快多了,学生也很高兴,因为他们自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本课在设计时,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学习需要及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制作“本班的特色年历”为主线,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这节课在教学时,我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制作年历”、“看年历”、“找节日”、“猜生日”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

一天的时间教学反思

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是在学生认识时、分、秒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宝贵时间的好习惯。

一、生活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普通记时法的记时方法,绝大多数会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

的。

二、观察、比较体会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特征在这一阶段我创设除夕晚上新年钟声的敲响,让学生明白晚上12时就是0时,它是一天的起点,然后结合学生一天的生活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学具拨出每天的时刻,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的全过程,知道了24时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24时就是0时,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学生对24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区别,为了学生便于观察,我用两种颜色,彩条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24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的互换为了让学生感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利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和学生喜欢的节目单,让学生进行转化,抓住典型的错误进行反馈,让学生有了更深的印象,并且自己概括出转化的方法。再通过几道对比练习,上午9时,晚上9时等,帮助学生学会转化。

四、理解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1、在开头,引导学生交流:你见过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记录时间,体会24是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说得很好,没有进行表扬。 2、利用我样的作息时间表和学生喜欢的节目单,进行时间互换 3、当学生对两种记时法有了深入接触后,最后安排学生自制作息时间表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时间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时间表,主要是时间让学生学会看时间表,知道在什么时刻什么事;知道做一件事经过了多长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教学时,首先是从笑笑和古丽两个让你在不同地点上时间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本人的实际情况制作适合自己的时间表,再通过时间安排表中的时刻与现实时刻的对照,明确时间安排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制作时间表。本科的不足在于学生不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知识被动地接受,并解决提出的问题,但不能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也不能自己制订一个适合的学习计划。

文具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支撑下,在青青草原大超市购物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思考与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氛围中顺利进行的,现将本节课在教学时的亮点与不足总结如下:

一、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青青草原大超市为购物背景,有效整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和他们一起学习,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整节课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高。游戏“招聘小小售货员”将本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极高,但在这个环节里我没有组织好那些没当上售货员和客人的孩子们,应当设定明确的活动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干,都有明确的活动内容,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二、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本节课是在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很多知识比如:价签上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写法,有些孩子在课前已经掌握了,那么我就大胆采取同桌讨论的自学方式,让孩子们互帮互学,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这些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没有机会把所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

三、重视外部操作和脑部思维的有效结合。在教学小数意义时,我有意让学生用整元面值的人民币来表示“3.15元”,学生在操作时就发现这样是不可能的,产生疑惑,从而引出小数的意义。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在教学时,我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个别环节花费时间较多,练习题较多,可适当删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努力学习,开拓眼界,不断进步!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历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

体验小数大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课本先安排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让学生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引出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以便学生交流各自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思路。教师要注重各种比较方法或策略的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存零用钱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不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程,课本中用淘气存钱做载体,与学生生活相差较远,因此教师改为用学生手中的课本为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研究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本节课还设计了买书游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着力体现算法多样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好的发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比较算法中发现其中隐含的本质,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算理。

《寄书》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寄书”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习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以已有的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算理和算法的知识、整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为铺垫,自主学习和探索本课的新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的过程,深刻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算法的策略是多样化的。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很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的知识。同时,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教师的适当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在新课开始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再向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但是在第一个问题“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的解决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我的设计构思出现了偏离,大部分学生

并没有估算,而是直接算出结果。从这可以说明,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仍需加强培养。在最后的采购食品的问题中,我注重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能通过吗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喜欢的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来引入课题,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通过创设姚明能否直接走进教室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凭借直观的经验,明白因为门高比姚明的身高矮,所以不能直接走进来。使学生明白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和大小,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后面的探索环节,没有充分体现探索的意义来,教师讲解的成份偏多。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 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 数与代数数的运算 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 进行估算 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 运算 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 常见的量 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 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 二、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与数学(二)》】一、对教材内的处理比较恰当。 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的三个环节用故事串联到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即小红作迎客准备(统筹时间)——与客人喝茶聊天(喝水问题)——讨 论漏水的水龙头(小实验)这三个环节。既使本节课结构更加紧凑,教学过程更 加连贯,也体现了统筹安排时间的思想。 二、在教学设计上力图创新,课上出现了不少亮点。 1、统筹时间这一环节,我深入思考,课前我预料学生能提出的几种可能的答案: 23分,18分,15分和13分,但如何给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可操作的 实物呢?最后我想到了用时间条,我制作了与时间长度一致的长方形KT板,上面 标有要做的事情和所要花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载体,也能通过边摆边 说的形式,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也为今后画线段图解题奠定了基础。 2、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也是新课程的一个比较重视的部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计算一个月,半年和一年喝的水,显然有难度,本节课的意图也不是旨在计算技能的培养。于是我适当引导学生一个月按30天算,半年就按200天算,一 年按360天算,大大节省了本节课计算的时间。 3、在设计小实验环节时,我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教学工具的使用问题。教材中的实验是要求先让学生自己用大头 针给纸杯扎洞,然后再进行实验。这就存在大头针扎洞的大小直接影响水的 滴漏速度的问题。实际教学中有的小组滴漏速度很快,1分就可以漏完一杯,有的 又滴不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事先扎好的纸杯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省去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扎洞的过程,但实验的节奏比较统一,学生比较容易通过实验结论来进行推测和思考。实验意图贯彻较好。我 原来也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扎洞进行实验,尽管尊重了实验程序的完整性,但因为实验节奏参差不齐,导致不能很好地贯彻实验意图,使小实验成了一个形式主义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效果。另外,测量水的重量时,我原本采用了让水漏进以毫升做 单位的量杯,可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过毫升这一体积单位,无法理解它的含义,并且 教材中是采用克做计量单位,所以我大胆地给量杯贴上了新的标签,即以克做单位,并标好刻度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本节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1、应让学生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不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2、在引导学生探究意识方面要多下功夫,学生主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太少,略显学习有点被动,教师要多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四边形的认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1)班有学生48人。学生通过两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班里的学习习惯都较好,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三单元“加与减”。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 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 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 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 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口算(20分) 300×5= 2400÷3= 15×3= 804÷4= 9×500= 40×8= 20×7= 20÷5= 90÷3= 64÷2= 149+111= 700÷7= 40+30= 90×9= 23×3= 400÷4= 50×4= 102×4= 500÷5= 800÷4= 二、列竖式计算。(36分) (1)780÷5= (2)906÷3= (3)104×5= (4)745÷5=(5)497÷7= (6)250×4= (7)612÷3= (8)436÷4= (9)312×2= 1

(10)234×3= (11)301×9= (12)160×4= 三、脱式计算。(44分) (1)200÷2÷5 (2)9×(25 + 55)(3)72÷8×6 = = = = = = (4)6×19×5 (5)949—260×3 (6)2000-106×4 = = = = = = (7)(31+77)×9 (8)(206+103)÷3 (9)80-75÷5 = = = = = = (10)90+84÷4 (11)15×2×5 = = = = 2

240-200= 630÷3= 73×2= 640-340= 210÷7= 390÷3= 302×8= 555÷5= 250+280= 450÷9= 230+760= 900÷9= 90×8= 350÷7= 0÷80= 200×3= 672÷6= 22×4= 5600÷7= 78+22= 360+50= 90÷9= 19×3= 800-600= 305-100= 201×7= 210+430= 180×0= 620-260= 31×7= 490+100= 67×0= 6300-0= 403×8= 560÷2= 5×20= 2400÷2= 88÷8= 9900÷9= 63-55= 710-80= 260-60= 140×5= 700+300= 607×6= 508×9= 61-33= 710-210= 86+78= 58÷2= 700-600= 107×7= 3600-3000= 0+615= 35×4= 130×4= 560+440= 140×2= 2300-300= 216÷3= 360÷4= 230×3= 80÷2= 180+70= 909÷9= 211×7= 69÷3= 350-200= 54+25= 32×4= 500-500= 490+270= 430-30= 810÷9= 630-350= 435÷5= 49+51= 410×3= 430+70= (64-8)÷ 8= (73-13)× 7= 4×600÷2÷3= 5×6×2= 400÷ 6= 8×(13-5)= 720÷ 30× 3= (63+9)÷ 9= 300× 5= 5÷(24+6)× 3= (15+21)÷ 6= 300×5= 40×8= 102×3= 123×2= 102×4= 180×5= 40-8= 8×12=270÷9= 180 2400÷3= 20×7= 82÷2= 41×3= 31×5= 24×3= 72+9= 125×4=273×0= 15×3= 20÷5= 600×4= 200×6= 25×4= 150×3= 14×6=203×3= 3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1 )天的月份叫(大月) ,有( 7 )个大月:包括(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一个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有(4) 个小月:包括(4 月、6 月、9 月、11 月),还有一个特别的 2 月,有28 天或29 天。 2、2 月有28 天的年份叫平年。平年的2 月有28 天,平年一年有365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1天。 2 月有29 天的年份叫闰年。闰年的2 月有29 天,闰年一年有366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2天。 3、2 月29 日只有闰年才有,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4、一年有4 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 月、2 月、3 月,平年共计90天,闰年共计91天;第二季度包括:4 月、5 月、6 月共计:91 天;第三季度包括:7 月、8 月、9 月共计:92 天;第四季度包括:10 月、11 月、12 月共计:92 天; 5、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同,都有184 天。 6、每年的上半年天数有所不同,平年上半年有181 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 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如果年份的个位是单数,那么一定是平年。 判断方法:1)、将年份除以4(4 年一闰)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2)、遇到末尾有2 个0 的整百年份,要将年份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8、1月1日是元旦;2月14日是情人节;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4月1日是愚人节;5月1日是劳动节;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12月25日是圣诞节。 9、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10、一天有24 小时,时针走2 圈。(时针走一圈12 小时,分针走一圈60 分即 1 小时),一天(从凌晨0 点起)11、普通计时法→ 24 时计时法:中午12 点之前:数字不变,只要去掉前面的限定词;中午12 点之后:先去掉前面的限定词,再加上12; 24 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小于12 时:数字不变,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或者中午。大于12 时:数字要减去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或者深夜。 12、“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问题一定要用后面的时间去减前面的时间,而且两个时间的计时方法一定要一样。(都为24时计时法或都为普通计时法)13、搭配问题一定要注意顺序。思考时要有先后顺序(先确定一项,再考虑另一项)。如果第一项有a种,第二项有b种,那么搭配的方案就有(a×b)种。 14、日历中的规律:1)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 2)数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课文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文本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突出。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2.《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描写的一个有趣故事。通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早晚变化地观察,认识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这一维度,教学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3.《爬天都峰》教后反思 今天上课分别在两个班讲了《爬天都峰》这一课。开课时以《黄山奇石》一课为导入,本计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两班学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爬的前后为线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在找自然段时,三班学生先讲学生们说前两段是爬山前,三到七是爬的过程,我当时觉得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很赞同,然后我们就这样进行了练习朗读及指导,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的对话和动作,说明他俩在比,这一点学生体会得较好,边想象了当时的情况边述说,不少学生都觉得这两个人很有意思大笑起来。到第二节在一班讲课时,学生在找时说一到五是爬山前,六七是爬山过程,并也说了理由,我觉得也算对,也赞许了,当时心里很矛盾:两个班讲的不一样,但两种答案我也不知到底哪个最准,觉得似乎都有理,就两种都同意了吧,反正也不影响学生体会文意。学生在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时我让他们作动作并想象,学生读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让他们对比想象爷爷爬时的样子。有的学生就开玩笑似的说,爷爷也很奋力像老猴子一样……惹得我和其余学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几个说一说,但却和学生一样笑得肚子疼,这时候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了,过了一会儿我忍住笑说:“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老爷爷也很努力,所以他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山顶。”然后进行读七八九段,学生就学会了对比。 在一班指导读六七自然段时,有个学生提出来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鼓励说:“她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她真动脑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一下,通过看天都峰的高等,学生知道因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三年级数学组教材解读(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由我代表三年级数学组解读教材。本学期教材内容安排如下:有八个单元。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实践这三个板块。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单元整体介绍、单元编排特点、重点课节介绍。 第一板块: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本单元三节课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都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重点问题一:本单元“混合运算”是如何做到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的?本单元第一节课的问题一体现了一题多解;问题二体现“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问题三着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运算顺序。书上两个练习题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借助试一试中的两个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理解每个算式意义和运算顺序。 重点问题二:教科书为什么重视画图策略,在本单元是如何体现的?本套教科书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并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尽量把概念、运算意义、解决问题的理解过程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本单元中可以把画直观图直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或手段,也可以把画图作为描述数学问题,理解数量关系的工具或手段。课标解读中指出:教学时,能画图时尽量画。在教学中,运用画直观图策略注意以下四点:充足的时间、画图不要求统一、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会画会表达即可。 重点问题三:本单元多次出现了形如:“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目的何在?主要是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本套教材设计了“寻找生活中原型”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算式说现实中的“数学故事”, 不仅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促进数学理解,增强应用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找原型的形式也不断丰富。本单元在前几册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内容,创设了形如:①给出算式,到指定的情境中找原型。②给出两个例子引导学生继续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这样的活动贯穿整个单元的始终,不失时机地重复出现。本单元三个“试一试”中最后一个问题都安排了这个活动,每个练一练也有相应的练习,以此来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根据课程标准,在引导学生寻找生活原型、“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要在认真倾听,切忌用统一的方式评价学生,课标要求评价学生方式多元化,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算式的含义表述的完整清晰就可以。 第三单元:加与减 本单元主要讲解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其应用。重点讲解《里程表》(一)和(二) 重点问题四:《里程表》(一)、(二)中,其数据的计算、数量关系都不是新的知识,为什么用两个课时来学习?针对这一状况,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方式呈现图中数学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理解题意,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该课中有三个重要问题,引领学生在画图中展开探究,掌握方法,发展思维,逐步会读图、会画图、会用图。 第四单元:乘与除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题大全

26+9= 57-38= 1500-700= 42×2= 99÷3= 770÷7= 660÷3= 960÷3= 180÷9=65+15= 660÷6= 800×2= 50÷5= 3×800=420÷7= 3×220= 480÷4= 58+33=420-20= 93÷3= 880÷4= 1200-200= 11×7= 80-46= 70÷7=14×2= 5×900=2×200= 84÷4= 930÷3= 390÷3= 138+22= 83-57= 29+68=68-49=80×7=800÷4=330÷3= 3×23=64÷2=58+26=34×2= 550÷5=800×20= 420÷2=63÷3= 160÷4= 800+700=90÷3= 2×440=48÷2=480÷2=60×5=2×44=840÷4= 440÷4=32×3=48÷4=540÷9= 90÷9= 13×3= 600×7=120×3=480÷2=39÷3=560÷8=990÷3= 3×200= 620÷2= 660÷2=640÷8=880÷4=7500-500= 12×4= 3×31= 120×4= 360÷9= 44×2=960÷3=32×2=2×440=460÷2= 70+500= 3×33=280÷4= 9×400= 3×330= 690÷3= 49+33= 700÷7=23×3= 78-36= 11×4= 230×3= 310×3= 390÷3= 230×3=11×4= 82-55=310×3= 720÷9= 4700-700= 600÷3= 48+28= 640÷8=480÷8= 7×50=800÷8=880÷8= 9×500=80+17=54+28= 42×3= 1700-800= 90÷3= 180÷3=300÷5=930÷3= 800÷4= 60-15=900÷3=450÷9= 360÷6= 37+56= 32×3= 70×7=1200-700= 300÷6= 50×7=53-14=17+27=840÷4= 2×14=140÷2= 60÷6=7×800= 7×700=840÷2=430×2=540÷9= 31×3= 13×3=34+56=96÷3=2×330= 50×6= 680÷2= 620÷2= 6×800= 960÷3= 1500-900= 1800-800= 63÷3=26+57= 800÷8= 33+57= 600×3=37+8= 480÷8= 630÷3= 62-33= 500+500=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句子专项练习图文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 句子专项练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句子专项练习 1、我妈总是为了寻开心,就掉这些不引人注目.... 的小花。(用加点词造句) 2、我便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她脸上。(改为“被”字句) 3、我们在宽阔的教室里学习。(修改病句) 4、给下面句子填上合适的修辞方法。 (1)、蒲公英在草地上尽情地玩耍。( ) (2)、金色的草地像一张毛茸茸的地毯。( ) (3)、在这次地震中,有无数次的哭泣,无数次的悲伤,无数次的感动。但失去的还是失去 了!我们只能在眼泪里慢慢学会坚强!( ) 5、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 美妙!(用加点词造句) 6、麻雀在窗沿唱歌。(请你也写出一个拟人句) 7、每一种声音,都代替了不同的意思。(修改病句) 8、水滴落到盆里。(把句子写具体) ( )水滴( )落到( )盆里。 9、选词填空 指挥 指导 (1)在飞机的( )下,破冰船开除了一条二十多千米长的通道。 (2)在老师的( )下,我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神奇 珍奇 (3)白鲸是( )的动物,人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凿冰抢救白鲸,还给它 们带来好吃的。 (4)这一古代传说被人们渲染上一层( )的色彩。 10、白鲸拼命撞击坚硬的冰层。(缩句)

11、难道白鲸得救不是个奇迹吗(改为陈述句) 12、人们把白鲸引入深海。(改为“被”字句) 13、白鲸游动起来。(扩句) 1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只要……就…… 不仅……而且…… (1)那个铃铛( )用手一碰,( )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 (2)(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 )演奏的时候他就装腔作势。 (3)( )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 15、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改为“把”字句) 16、有个南郭先生到齐宣王那里,请求.. 参加吹竽队。(用加点词造句) 17、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续了王位。(修改病句) 18、南郭先生偷偷地溜走了。(缩句) 19、村民把遇险的白鲸解救了。(改为“被”字句) 20、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缩句) 21、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 了你身边的世界。(用加点词造句) 22、在声音中,你慢慢逐渐成长。(修改病句) 23、选词填空 辽阔 宽阔 (1)同学们在( )的操场上踢足球。 (2)骏马在( )的草地上奔跑。 闪现 闪烁 (3)国徽在阳光下( )着光芒。 (4)往事又( )在我的眼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2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和任务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 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 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 中学会合作。 教学活动与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 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作业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4分) 1.计算6+3×5时,应该先算( )法,后算( )法,最后结果是( );如果想先算加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 ),最后结果是( )。2.7与8的积,比70少多少?列综合算式是( )。 3.二(2)班同学站队做操,每排8人,正好站成5排。已知这个班有26名男生,女生有( )人。 4.有6行梨树,每行7棵,现在又栽了12棵,一共有( )棵梨树。 5.6与12的和再除以3,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是()。 6.在里填上“>”“<”或“=”。 36÷4+5(20+8)÷756÷7-43+5×4 (6+2)×92×9+6 42-36÷448÷(8-2) 7.马小虎在计算4+5×□时,由于先算了加法,得到的结果是7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二、添上“()”,使等式成立。(4分) 42+12÷6=9 12-8÷4=1 54÷9-3=9 8-6×9=18 三、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每题2分,共4分) 1.15+15=30 30÷5=6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40 72-40=32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算一算。(3题18分,5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36分) 1.开火车。 2.采的是哪朵花?请把它涂上颜色。 3.脱式计算。 63÷(36-29) 16+24÷815-6×2 6×(24-17) 29+83-73 72-42÷6 4.根据结果给算式排队。 (40+41)÷921+6×359-5×68×(56-49)

201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动动脑筋,我会填。 1.下午2时30分是()时()分,晚上8时也就是()时。 2.某银行的营业时间是8:00——17:00,这家银行每天营业()时。 3.一年有()个季度,“国庆节”在第()个季度,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 4. 581除以7,商是()位数。812除以4,商的最高位在()位。 5.8吨=()千克()克=3千克 40000kg =()t 3年=()个月 6.在“○”里填上“〈”、“〉”或“=”。 18×4○4×8 180÷3○420÷7 86×2○171 70×5○50×7 69÷3○96÷3 4吨○4千克 7.淘气5分打220个字,笑笑3分打135个字,()打字快一点。 8.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9.找规律,画一画。 10.要配成一套衣服,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二、连一连,我能行。 1.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连线。

一个苹果重200(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2( ) 一桶色拉油重5( ) 一枝铅笔约重6( ) 2.小刚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积木是什么形状。 正面 上面 侧面 3.小熊从下面盒子里分别摸出一颗弹珠,结果是哪个? 三、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 12× 4= 3×600= 84×3= 720 ÷9= 26÷2= 102 ×4= 91×4= 300 ÷5= 840÷4= 186÷6= 0×53= 35+47=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200题)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200题) 1. 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4.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 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 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 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 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8)*60=480 480/(8+2)=48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反思 篇一: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学开始,我用谈话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欲望高涨,这时我就出示了自学提示,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有的拿出笔来圈圈画画,有的拿出了学习工具,有的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小组讨论非常的活跃。经过检查,同学们通过自学已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一节课下来,我比来时少说了一半的话,但学生学习积极性却很高,效果也出奇的好。课后,好些学生在随笔中写了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节课,我思考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课堂中所传授的不应仅仅是学文识字,而应该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在本次课堂上,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篇二: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会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自主的

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通过实验,得到蜜蜂有一个识路的本能。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了完成实验有哪些必要条件后,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法布尔来到陌生地方放飞时,看见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地推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引发了学生的独特思考,这让我既意外又欣喜。 学生了解了实验的结果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有学生说:“蜜蜂了不起,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它居然能飞回蜂窝,真让人佩服。”可是有学生却说:“老师,这个实验是真实的吗?”我不容质疑地说:“那当然”……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三: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第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自读读通课文。然后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查学生生字词和课文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最后我来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的内容要由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师要根据学情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读并且悟出文本,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本次教学我就注重了这一点,首次阅读要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和交流读后感受,期间还要用方法去引导,用思维去开导。第二次阅读是在学

(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应用题全集500题

1.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 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 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 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 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8)*60=480 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 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钱?给小红多少钱? (7+5)/3=4 8/4=2 2*(7-4)=6 8-6=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口算。(20分) 40×5 = 720÷8 = 8×50 = 88÷4 = 120÷3 = 6×90 = 6300÷7 = 9×700 = 84÷2 = 150÷3 = 270÷9 = 93÷3 = 7×600 = 14×6 = 12×8 = 180÷2 = 400÷2 = 48÷4 = 99÷9 = 15×5 = 二、填空。(10分) 1、39÷3读作(),也可以读作(),商是()。 2、16×5读作(),积是()。 3、80里面有()个十,900里面有()个百。 4、5000里面有()个千,也可看作()个百。 5、4乘70再减去28得()。 三、计算。(24分) 14×4+298 400-18×3 2500÷5-170 80+84÷2 16×6-36 100-93÷3 四、在○里填上“﹥”、“﹤”或“=”。(9分)

15××5 96÷÷3 18××18 350÷÷5 90-+0 84÷÷2 24××2 16×÷2 42÷ 24×2 五、解决问题。(37分) 1、小明的爷爷、爸爸的体重各是多少? 2、(1)还剩多少页没看? (2)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一个足球84元,一个皮球4元。 (1)足球的价钱是皮球的几倍?(2)一个足球比一个皮球贵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每瓶汽水1元2角,每瓶矿泉水2元。 (1)买5瓶汽水用多少钱? (2)买8瓶矿泉水用多少钱? (3)一共用多少钱?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一、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对称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