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知国家标志

认知国家标志

认知国家标志
认知国家标志

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

第1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歌也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3.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维护国旗、国歌、国徽的观念,增

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因为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歌、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歌曲《国歌》《红旗飘飘》,视频:《国旗、国歌、国徽》、法博士的法规等。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周一的课间操我们都做什么?(升国旗)

2.为什么我们要升国旗呢?

3.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本课,并对答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第3课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事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认识国旗、国歌

1.屏幕出示五星红旗,提出问题:"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红色的?为什么有五颗星?五颗星象征什么?"

板书:国旗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的周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3.对于五星红旗你还知道什么呢?

学生汇报收集资料。(内容大致包括:五星红旗的来历,关于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尊敬五星红旗的小故事,关于五星红旗的升挂要求……)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收集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多方面的了解国旗,做到自觉尊重国旗。

4.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5.屏幕出示《义勇军进行曲》图片,教师介绍《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它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板书:国歌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增强实效性。

6.提出问题:想一想什么场合应当升国旗、奏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应当注意什么?

7.分组讨论:升国旗、唱国歌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幻灯出示)

8.学生汇报结果,适当予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小结:

(1)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哄亮。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

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的尊敬和无比热爱。

(2)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国旗时,运动员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在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知道从我做起自觉尊敬国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0.看看法博士说了什么?(课件出示)

11.同学们,升国旗唱国歌能够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忠诚,让我们重温这庄严的时刻吧!

12、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认识国徽

1.课件出示国徽。教师介绍国徽的构成,学生说出象征的意义。

板书:国徽

2.让我们看一看法博士是怎样说的?(课件出示法律法规)

3.课件出示交流苑,讨论:有一家公司在自己的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并且以小广告的形式四处散发宣传。这家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4.小结: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上有国徽。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国旗、国歌、国徽,它们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爱护,我们要为生在这个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板书:祖国的象征骄傲自豪

让我们齐唱《红旗飘飘》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五、课外活动:

1.手抄小报比赛。

2.开展唱国歌比赛。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3、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认识国旗

国歌

国旗祖国的象征国徽

骄傲自豪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学生认识了国旗、国歌、国徽,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知道尊重国旗、国歌、国徽就是爱祖国的表现。但是个别学生收集资料不够积极,不能有效的获得新知。今后要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更好获得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做为中国人,我们要尊敬五星红旗;

2、国徽也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确升降国旗不是一种简单仪式,知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2、从小树立尊敬、热爱国旗、国徽的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因为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尊重和爱护它们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树立起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有关国旗、国徽的图片、故事。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旗、国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A、每周一学校都会有升旗仪式;

B、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都会升国旗仪式;

C、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升国旗仪式;

D、在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夺冠时升旗仪式;

2、这四张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学生发现在每张图片中都有我国国旗)

二、认识国旗、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国旗是什么样的吗?(红色旗面、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五角星是黄色的)

屏幕出示五星红旗

教师小结:国旗名叫五星红旗,它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五颗黄色的五星角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2、你在哪里看到过国旗?

学自由说

师补充:在学校的操场上、天安门广场、国家机关、轮船、飞机、火箭、

边防哨所、我国驻外大使馆等,都能看到我国的国旗。每逢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挂起国旗。

3、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生自由说

出示图片,师小结:(1)学校升国旗时,所有人都仰望着徐徐升起的国旗肃立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肃立,声音洪亮。国歌也代表我们国家。这样做表现出我们对国旗、国歌无比尊敬和热爱。

(2)天安门前升国旗时,态度严肃、认真,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国旗升起,即行注目礼。军人行军礼。庄严而神圣。

(3)奥运会领奖台上升起国旗时,运动员要严肃认真,立正行注目礼,有些运动员习惯把右手放在心上,表示心和祖国连在一起,这说明运动员胜利的时刻最先想到的是祖国的荣誉,为祖国争光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4、出示“升国旗”图片

看看下面图中的同学做得怎样。他们好在哪儿?

5、说说自己在升国旗时哪点做得最好。

6、听老师讲一讲五星红旗诞生的故事。

三、认识国徽

1、出示国徽图案:国徽上有什么图案?

五颗星、天安门、齿轮、麦穗、红绸

小结:五颗星,照天空,天安门,在正中。齿轮麦穗红绸绕,国家尊严它象征。

2、出示图片:界碑上的国徽

师: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国徽呢?为什么在那里会有国徽?

生边说师边出示相应图片

小结:同学们,天安门城楼上有国徽、人民在会堂有国徽、运动员比赛服装上有国徽、身份证上有国徽。国徽和国旗一样代表着国家,爱国徽同样是爱祖国的表现。

3、出示书图,想一想,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4、说说自己是怎样尊重和爱护国徽的。

5、听老师讲讲国徽诞生的故事。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国旗、国徽,知道了国旗、国徽、国歌是代表国家的,热爱祖国就要热爱国旗,爱国旗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板书设计:

尊敬国旗和国徽

国旗祖国的象征国徽

骄傲自豪

天气预报符号说明

天气符号是用于表示气象的一中的简易符号,一般常用于晴天,雨,雾等。 下面给大家详细展示天气预报符号图案: 晴:??? 多云:?? 夜晚:?? 雪:???? 天气符号,常见于天气预报之中,是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 天气符号- 气象服务天气符号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晴sunny 天空无云,或有零星云层,天空云量小于天空面积的1/10。 天气符号: 晴 2.2 多云cloudy 天空有4-7成的中、低云或6-10成的高云。 天气符号: 多云 2.3 阴天overcast 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天空虽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总云量8成以上),偶尔从云缝中可见到微弱阳光。 天气符号: 阴天

2.4 小雨light rain 12小时降水量0.1-4.9毫米,24小时降水量0.1-9.9毫米。 注:本规定并不适用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西部各省另有规定。天气符号: 小雨 2.5 中雨moderate rain 12小时降水量5.0-14.9毫米,24小时降水量10.0-24.9毫米。注:本规定并不适用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西部各省另有规定。天气符号: 中雨 2.6 大雨heavy rain 12小时降水量15.0-29.9毫米,24小时降水量25.0-49.9毫米。注:这规定并不适用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西部各省另有规定。天气符号: 大雨 2.7 暴雨torrential rain 12小时降水量30.0-69.9毫米,24小时降水量50.0-99.9毫米。注:本规定并不适用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西部各省另有规定。天气符号: 暴雨 2.8 雷阵雨thunder shower 雷暴并伴有阵雨。 天气符号:

团队角色认知测评

测试E卷团队角色 团队角色自我知觉问卷 一、我认为自己能为团队做出的贡献是: A.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新的机会 B.无论在一般或特别的问题上,我的建议都易于被他人接受 C.我能与不同类型的人融洽地合作做事 D.我总有许多点子 E.我善于发掘对实现团体目标有价值的人 F.我可使别人放心所交托给我完成的任务 G.技术知识和经验通常是我的主要财富 H.为创造有益的结果,我愿意面对寂寞和冷淡的对待 I.通常我能判断某些计划或主意是否适用在某种特定情况 J.我能理由充分而且不带偏见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二、如果我在团队中存在某些缺点,这可能是: A.如果会议安排不合理、缺乏控制并不能顺利进行,我就感到不自在 B.我一向迁就那些观点颇有价值但却得不到足够关注的人 C.除我所熟悉的题目外,我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 D.每当转入新的话题时,我都喜欢大发议论 E.我倾向低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 F.我十分客观,难以主动、热情地与同事配合 G.当处理重要问题时,人们有时认为我武断、专横 H.我发现难以领导他人,这也许因为我太在乎团队气氛了 I.我太注重捕捉头脑中的一闪念,而忽视了眼前的事情 J.对不完整的建议,我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当跟他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计划时: A.我不需要施加压力就能影响别人 B.我善于防止因大意而引起的错误或遗漏,保证计划的成功 C.我会尽力使会议不浪费时间或者偏离主题 D.我善于提出崭新的见解 E.我乐于支持为了大家利益的好建议 F.大家可以相信我的真心实意 G.我能很快洞察新主张中的可能发生的变化 H.我努力维持自己专业的形象 I.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能带来正确的决定 J.别人会信任我用有条理的方法来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我处理团队工作的特点或方式是: A.我会耐心地进一步了解同事们 B.我会先肯定才提出建议 C.我会向不同观点提出质疑,即使处于少数地位也能保留自己的意见 D.我通常能发现争论的线索,以反驳不好的建议 E.当一个计划付诸实施时,我有能力把事情顺利进行 F.我会避开研究浅易的问题,而去求索没被探讨的题目 G.我总想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H.我喜欢为团队或组织跟外界建立联系 I.我喜欢工作中社会交往的方面 J.尽管我有兴趣听取别人的观点,但当作决定时我会当机立断 五、我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是因为: A.我喜欢分析形势,权衡各种可能的选择 B.我喜欢发掘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C.我感到自己能够促进团队的工作关系 D.我对决策权有重大的影响力 E.我有机会接触到持有新见解的人 F.我能使人们在关键问题和目标上达成共识 G.我感到自己有一种能使自己聚精会神地投入工作的素质 H.我能找到展开自己想象力的机会 I.我感到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技能 J.我通常找一份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工作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状况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状况 调查地点:郑州科技学院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状况,特进行这次问卷调查,它将帮助我们很好地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在这里,我们衷心感谢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谢谢。调查采取随机不记名的方式,并且我们对你的回答将予以保密。 1.您觉得实现梦想最重要的是什么?() A.家庭背景 B.学历高低 C.勤奋程度 D.情商高低 E.有希望够勇敢 F.运气 2.您觉得梦想要在什么样的地方更容易实现?() A.繁华的大都市B.中小城市或乡镇C.农村 D.国外E.地域不重要 3.您认为,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B.紧密相连、高度统一 C.一定程度上有联系 4.您觉得在梦想实现过程中,国家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A.保护者B.旁观者C.让人失望的存在D.不知道 5.您知道“中国梦”的含义吗?() A.知道 B.不知道 C.不是很清楚 6.您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A.中国人共同的梦 B.自力更生自己创造的 C.世世代代形成的传统观念 D.听起来很不错,但未必能实现 7.你对中国梦的实现抱有多大的信心和期望() A.完全有信心,认为一定能实现 B.比较有信心,认为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来实现 C.没什么信心,只是很美好的梦想 D.无所谓,和我无关 8.您认为“中国梦”跟你有关系吗?() A.有密切关系 B.有一点关系 C.没关系 9.您认为努力实现“中国梦”是谁的义务?() A. 党和政府 B.企事业单位 C.大学生 D.所有中国人 10.你认为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多选)() A.经济发展与资源不协调 B.环境破坏严重 C.人口压力过大与老龄化加剧 D.社会矛盾凸显 F.西藏、新疆、台湾问题 G.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H.国际社会动荡不安 11.为了实现中国梦,你认为我国必须:(可多选)()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C.保持和平、发展大局 D.致力改善民生 E.致力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爱国热情

如何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如何加强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 第一,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增进民众的政治认同感。 为提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必须重视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国家变得强大,人民过得富足;要完善各项民主制度,不断满足国民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利的诉求;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升人们的精神风貌;要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的安全感不断得到提高;要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们的各项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要创造公平正义的框架,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每个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使人们过上富有尊严的生活。只有使人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人们切实感受到国家之于个人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每个公民现实地感受到国家带来的福祉,才能够使个体自觉自愿地认同国家。 为此,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有效地贯彻到制度设计、政策规划和社会管理中,将价值观念层面的要求转变为现实,创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每个公民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众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上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我们应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儿女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传统节庆作为自己的风俗,将“龙”、“长城”、“黄河”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些共同的认同标的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人”特定的身份。我们需要努力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强化国民的集体记忆,激发其共属一体的想象。 第三,要强调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当代中国,只有实现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而非对特定族群认同)的统一,才能使国家认同获得稳固的基础。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必须注重中华民族共属一体想象的调动。我们需要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一种能为各族人民所认可的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各民族的文化都从中华文化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要构建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概念和符号系统,实施“文化包容”策略,决不能仅把中华文化符号象征系统界定在汉族文化的有限范围内,要强调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形式和多重性内涵,要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更多地纳入到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系统之中。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切实感受到,每个人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每个人也从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步中获得了发展。这一点对于建构出共同的“我们感”,确立不同民族成员的“中国人”身份感至关重要。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组织角色与团队角色doc4(1)

组织角色与团队角色 【本讲重点】 团队角色与组织角色的差异 团队角色与组织角色的互补 团队角色的认知 【自检】 你在你们公司担任什幺职位?你和你的同事关系如何,你们能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团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角色与组织角色的差异 1.产生的方式不同 组织角色是按照指挥链层层任命的。如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员工公司聘用,总经理聘用部门经理的等等。 团队角色是自发的,是自然形成的。 2.地位的问题 在组织机构中,按照指挥链形成了由上到下的指挥系统,从而产生了职位上的高低,也产生了职等与职级。各个职位上的权力是不一样的,都要遵守基本的组织原则。 团队里的各角色是完全平等的,并不因为你是领导,就拥有高于其它成员的特权。 例:某计算机公司有一个软件开发部。这个软件开发部共有九名员工,其中部门经理一名。因为要和公司的各部门打交道,阮经理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在工作中免不了会有些不耐烦,有些人认为他总是摆架子。最近,阮经理开始在部门里倡导团队精神:“我们部门是一个团队,大家扮演着不同的团队角色,我是团队的一员,与大家是平等的,只能充当创新者这一角色,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特征,优势互补,形成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当阮经理慷慨激昂时,有的人就在下边唱起了反调,议论到:“别提什幺团队角色!在公司里总经理就是总经理,部门经理就是部门经理,咱就是干活的老百姓,谁认你是什幺团队角色呀,甭听那一套!” 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会因为自己是个官,经常在团队中摆官架子,不愿意以一种平等的角色参与到团队当中,这样,团队的整个角色系统就打乱了。所以对团队造成破坏的往往是这个团队的领导。他不把自己看成是团队的成员,而是一个官,按照自己作为组织角色的身份来指挥其它成员,当然会遇到挑战。 3.奖惩方式不同 组织中有一定的考核系统,就是事先设定一个绩效目标,如达到标准的有什幺奖励,达不到的有什幺惩戒等。 团队角色之间的奖惩是团队给予个人的。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协作,形成了高绩效的团队,最后获益者是团队的所有成员,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 表39-1 组织角色与团队角色的差别

管理者角色认知

管理者角色认知 课程收获: 1、分析管理者在角色定位上常见的现象和问题 2、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业规范 3、学习和探讨矫正管理者角色错位的思路和方式 学员对象: 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员 课时:每天6小时,1天 第一单元管理不是什么——管理者常见的问题 1、大业务员——只抓业务(技术),不抓管理。 2、民意代表——代表“民意”、代表“群众”,和上司“谈一谈”。 3、老大——“水泼不进,针插不进”,无论什么,他说了才算。 4、吐槽——想对谁抱怨就对谁抱怨,想议论谁就议论准。 5、事必躬亲——亲历亲为,大包大揽、大事小事一起抓。 6、老好人——在下属面前扮演“老好人”,不敢坚持原则,好坏不分,是非不 明。 7、官僚——高高在上,以势压人;遇事官腔,效率低下。 8、个性——“我们的经理象月亮,初一和十五不一样”。 第二单元管理是什么——有效的管理观? 互动小游戏:报数 1、管理者做什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3、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4、管理就是“管事”“理人”; 5、管理不谈对错,只是解决问题; 6、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三单元管理怎么做——如何扮演好组织角色 1、对上级领导 ●看:看清高层没有看清的事情 ●想:想清楚高层的真实意图

●听:听清楚高层下达的内容 ●问:问清楚高层没有说清的事情 ●做:高层想通过你做的事情 2、对属下员工 ●看:看清楚基层的反应 ●想:想清楚基层的困难 ●听:听清楚基层的疑问 ●问:问清楚基层不明白的地方 ●做:推动基层所希望的事情 3、管理者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一:做业务与做管理 ?案例:经理杨某 ?讨论:如何处理业务(技术)与管理的关系 角色转换二:野牛与领头雁 ?案例分析:到底谁是上司 ?经理格言:可以替下属承担责任,但不可以替下属做事角色转换三:管理与领导 ?好领导与糟领导 ?对权力的分析 ?权力与影响力 ?权力的戒律 ?建立影响力 第四单元管理怎么有效——有效管理者的核心技能 1、会时间管理——有效管理者不存在“忙”的概念 工具1:时间管理矩阵 工具2:周计划表、日清表 案例分析: 2、会系统思考——站高一线才能做正确的事 工具1:鱼骨图法寻找关键问题 案例分析: 3、会识人用人——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管理者角色认知》学习心得

《管理者角色认知》学习心得(一) ——赵龙 我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课程,比如《从专业到管理》、《情境领导力》等等,坦白说,都是理论偏多,学习效果有限且持续性一般。但这次"雄鹰项目"的《管理者角色认知》课程,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少量的理论授课基础上,重点引入私董会教学,让学员在关怀式的辩论、交锋中,突破自我瓶颈、参悟管理精髓,让我收获颇丰。 上午的教学中,主要是对各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管理者角色(包括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工作理念等)作了较全面、清晰的阐述,重点是一线经理这个层级。于我而言,感悟最深的有两方面。首先,加深了对部门总监、部门经理这两个不同管理角色的认知,一方面有利于明晰自身角色和定位,一方面也有利于自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及解决工作问题;其次,在部门经理这个层面,知人善任、教练辅导这两块,自己有较多痛点,如何有效甄别团队成员的优劣势,如何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或分配最合适的任务,如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成长阶段予以不同的管理行为,如何带领、辅导团队成员快速成长等等。 下午是本次重头戏,我本人也是期盼良久。选题、提问、澄清、解析、建议、心得,简单六步,却让我们一个个学员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最终抽到的题目和大家阐述的问题、建议,于我而言,都历历在目。一方面,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深度感知及剖析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自己模拟在被提问者的情境下,去体悟自己的应对方式及不足之处。就"如何提高团队积极性"这个问题而言,我觉得作为一线管理者,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首先,尽力做好团队价值观、工作目标及要求的统一,且身为管理者,要做好表率、身体力行,而对价值观明显有分歧且多次教育无果的成员,坚决清理出队伍;其次,根据每个人的意愿、能力、成长阶段等灵活转换自己的管理风格,知人善任、奖罚分明,帮助团队成员找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再次,转换学习理念,抛弃填鸭式、理论化的教育方式,努力营造学习型的组织和氛围,为团队成员制定个性化、持续化的学习与成长方案,帮助团队成员提升在职场的竞争力;最后,做好人文关怀与沟通,对团队成员的好的成绩及时做出肯定和鼓舞,对其负面的情绪、压力等及时进行引导和关怀,让团队成员心稳、心安。 最后,引申出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这群学员,通过这次课程,进一步认知了自己身为管理者的角色和定位,但是知是知,行是行,如果知行不能合一,也许我们的认知也就只是停留在当天的课程而已,所以后续更应该不断的将所学付诸于我们的管理实践中,以不断印证及总结优化,最终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管理风格。 耿总点评 本文不仅谈及对私董会的认识,还结合课程内容对部门存在的问题、管理思路进行透彻分析,在谈及"‘知行合一’问题是培训能否达到效果的关键"这一观点时,见解独到,分析精辟!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 作者:韩震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本网发布时间:2010-8-24 14:26:00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7期特别策划“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认同”文章之一。 当今世界,尽管全球化进程因磕磕碰碰、曲曲折折而时快时慢,但这个进程已经让人类大大拓展了视野。 纵观历史,人类逐渐跨越了“部落”、“城邦”、“王国”、“帝国”(秦汉、亚历山大、罗马)、“天下”(神州、四海)的地平线,眼界不断扩大,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全球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无视国际形势的情况下去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尤其在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加上信息网络化,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这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 另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进程。一方面是全球视野下的格局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参照,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必然造成对民族传统的冲击以致断裂,这给当今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谓认同,就个体指向而言,指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信任什么样的人,以及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共同体指向来说,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实际上,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 自我认同往往是把自己认作属于哪个群体或持有哪种文化价值观的人,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社会认同)则通过不同人的行为选择显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全球化加剧了认同问题的凸显。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造就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冲突的特定场域,从而极易引发国家认同问题。可以说,全球化进程使认同问题成为真正的问题,也使国家认同问题凸现出来。正是因为全球化进程使差异作为差异而出现,从而人们必须思考同一性或认同。 全球化和现代性的发展使社会文化出现多样性展示、流变性呈现和断裂性改变,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产生文化自觉。全球化既凸显了社会文化认同问题,也改变了认同的性质。 首先,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认同已经不再是对国民身份的“绝对同一性”要求,而是国民对自身多重角色和多重选择的身份整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的,因此面临着自身与外在他者的矛盾,同时自身还面临着历史与当下的关系。因此,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既是在“中国—世界”这样的空间坐标中展开的,也是在“当下—历史”这一时间坐标中展开的。

管理者角色认知学习心得

管理者角色认知学习心得 管理者角色认知学习心得1 我以前也参加过类似的课程,比如《从专业到管理》、《情境领导力》等等,坦白说,都是理论偏多,学习效果有限且持续性一般。但这次”雄鹰项目”的《管理者角色认知》课程,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少量的理论授课基础上,重点引入私董会教学,让学员在关怀式的辩论、交锋中,突破自我瓶颈、参悟管理精髓,让我收获颇丰。上午的教学中,主要是对各个职业发展阶段的管理者角色(包括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工作理念等)作了较全面、清晰的阐述,重点是一线经理这个层级。于我而言,感悟最深的有两方面。首先,加深了对部门总监、部门经理这两个不同管理角色的认知,一方面有利于明晰自身角色和定位,一方面也有利于自己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及解决工作问题;其次,在部门经理这个层面,知人善任、教练辅导这两块,自己有较多痛点,如何有效甄别团队成员的优劣势,如何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或分配最合适的任务,如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成长阶段予以不同的管理行为,如何带领、辅导团队成员快速成长等等。下午是本次重头戏,我本人也是期盼良久。选题、提问、澄清、解析、建议、心得,简单六步,却让我们一个个学员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最终抽到的题目和大家阐述的问题、建议,于我而言,都历历在目。一方面,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深度感知及剖析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自己模拟在被提问者的情境下,去体悟自己的应对方式及不足之处。就”如何提高团队积极性”这个问题而言,我觉得作为一线管理者,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首先,尽力做好团队价值观、工作目标及要求的统一,且身为管理者,要做好表率、身体力行,而对价值观明显有分歧且多次教育无果的成员,坚决清理出队伍;其次,根据每个人的意愿、能力、成长阶段等灵活转换自己的管理风格,知人善任、奖罚分明,帮助团队成员找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再次,转换学习理念,抛弃填鸭式、理论化的教育方式,努力营造学习型的组织和氛围,为团队成员制定个性化、持续化的学习与成长方案,帮助团队成员提升在职场的竞争力;最后,做好人文关怀与沟通,对团队成员的好的成绩及时做出肯定和鼓舞,对其负面的情绪、压力等及时进行引导和关怀,让团队成员心稳、心安。最后,引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 王纪芒 【内容摘要】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背景 1.概念的界定。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为在现代的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

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oup);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区分民族的这几层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中国朝鲜族,具备了上述所有关于民族的层层含义: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ethic group),与其他诸多的民族或族群一起,是中华民族这个国家(民族国家,nation)的一员,同时,它与中国境外的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那么,对于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三个层次: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2.问题的提出。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人员的流动及其带来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亦引起学者的关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内部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需要越来越强烈,民族国家日益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让文化、民族上的多元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内部秩序和谐并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复苏的时代,表现在对既有的民族国家的挑战及各地以民族性为基础的认同(重)建构;现今的历史阶段,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想要保持其完整的自主权,还是否认自己国家构成的多元性——都面临崩溃瓦解的命运。”[1] 还有学者宣称,20世纪的后半段,将会成为民族主义高涨及扩散的时代……这种要表达自己的认同且被别人确切地加以认可的急迫感有着越来越强的感染力[2]。著名学者亨廷顿更是指出,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明的或文化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属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3]。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团队成员角色认知

团队成员角色认知问卷 答题说明: 本问卷共有七部分, 每部分有十项陈述。每部分的总分是10分。请将10 分分配给你认为最准确地描述你的行为或感觉的项目上。 你可以自由分配这10分,你认为哪一项越能反映你的行为或感受,就给这 一、我认为自己能为团队做出的贡献是: A 我能很快地发现并把握新的机会 B 无论在一般或特别的问题上,我的建议都易于被他人接受 C 我能与不同类型的人融洽地合作做事 D 我总有许多点子 E 我善于发掘对实现团体目标有价值的人 F 我可使别人放心所交托给我完成的任务 G 技术知识和经验通常是我的主要财富 H 为创造有益的结果,我愿意面对寂寞和冷淡的对待 I 通常我能判断某些计划或主意是否适用在某种特定情况 J 我能理由充分而且不带偏见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 二、如果我在团队中存在某些缺点,这可能是: A 如果会议安排不合理、缺乏控制并不能顺利进行,我就感到不自在

B 我一向迁就那些观点颇有价值但却得不到足够关注的人 C 除我所熟悉的题目外,我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 D 每当转入新话题时,我都喜欢大发议论 E 我倾向低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 F 我十分客观,难以主动、热情地与同事配合 G 当处理重要问题时,人们有时认为我武断、专横 H 我发现难以领导他人,这也许因为我太在乎团队气氛了 I 我太注重捕捉头脑中的一闪念,而忽视了眼前的事情 J 对不完整的建议,我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当跟他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计划时: A 我不需要施加压力就能影响别人 B 我善于防止因大意而引起的错误或遗漏,保证计划的成功 C 我会尽力使会议不浪费时间或偏离主题 D 我善于提出崭新的见解 E 我乐于支持为了大家利益的好建议 F 大家可以相信我的真心实意 G 我能很快洞察新主张中的可能发生的变化 H 我努力维持自己专业形象 I 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能带来正确的决定 J 别人会信任我用有条理的方法来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我处理团队工作的特点或方式是: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联系

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之间的关系 姓名:唐仕波学号:201421000506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不能自我实现,也不是孤立实现,需要内外统筹。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存在,中国梦需要走向世界,寻求与国际的合作。相对于中国梦而言,第一,中国梦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梦,第二,中国梦是促进世界发展的梦。第三,中国梦是加强世界合作的梦。第四,中国梦是倡导世界共赢的梦。中国梦与各国的梦想共同构成了世界梦。本文认为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是相通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会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人民。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世界梦;共赢

目录 1.什么是中国梦 (3) 2.从国际的角度理解中国梦 (3) 2.2 如何实现中国梦 (4) 3.如何看待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 (5) 3.1.从中国梦解读世界梦 (5) 3.2.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的关系 (6) 4.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意义 (7) 5.总结 (8)

1.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①“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②人类和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梦的最本质内涵,同样也构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未来美好梦想的基本元素。因此,外国友人谈到中国梦,虽有很多不同的感悟,却也万变不离其宗。正如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对中国梦的解读:在中国,人民能够享受改革带来的好处,共享美好未来,这就是中国梦。 2.从国际的角度理解中国梦 2.1 中国梦的地位 为什么中国梦非常容易被理解,很容易引起共鸣了?答案很明显:因为这样的梦想不仅是中国人的追求,还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普天之下,虽然有民族差异、肤色差异、国家不同,但是各国人民都有盼望稳定、追求发展,希望过上安宁富裕的好日子的愿望。 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牵引许多国家的火车头”,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局部地区安全形势不稳定的背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都至关重要,“中国梦”的前景怎么样,更是关系着世界的未来发展。可以这样说,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背后,其实是在寻找机遇和信心。 “中国梦”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习近平主席回应了世界的关注。“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说明中国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方向,这将充分壮大和平正义力量。“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说明“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③中国的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在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这是中国的民族复兴与以往大国崛起争霸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