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游戏活动在幼儿课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同时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如何更好地开展好游戏活动,充分释放幼儿爱游戏的天性呢,日前,阳光幼儿园全体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开展了一次关于“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学习讨论会,邀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俞福华老师来园开设讲座。

讲座内容围绕关于游戏活动的五个方面,包括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及地位、各类自主性游戏的特点及作用、游戏与主题活动的关系、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和游戏内容的交流讨论。

通过生动的照片展示、切实的案例分析,教师们更为深入地渗透到游戏活动开展的各个细微环节。在讲座的互动环节,教师们也将自己在操作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难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俞老师根据教师们提出的疑问耐心地逐一给予解答,梳理了教育观念,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切实建议。

此次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为大家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教师们深切认识到游戏对对幼儿发展的巨大作用,为今后开展各类游戏活动起到了启发、指导的积极作用。有的放矢地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使得游戏活动更能满足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们深切地体会到单单是理论学习是不够的,更需要每位教师在今后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实践,从而更好提高自身在游戏活动的实践能力,作好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分享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及设问者等多方位的角色。

[摘要] 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引导幼儿教育回归本位,丰富幼儿园游戏内容,创造新的游戏形式,提高幼儿园教师指导游戏的策略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幼儿园游戏创新是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命题,它的特质是与时俱进,游戏创新需要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联动。

[关键词] 幼儿教育;游戏精神;游戏创新

一、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则强调游戏是解决儿童日益增长的新需要和儿童本身的有限能力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活动。“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的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

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 「1」「P.73」游戏与儿童这两个概念是紧密相联系的。

中外学者高度评价游戏对幼儿的价值,从卢梭到福禄贝尔和皮亚杰,从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到美国杜威和解释学大师迦尔默尔都非常重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卢梭十分鼓励儿童的自我探索,提出“敢于把时间白白放掉”强调成人要把时间与权利还给孩子。赫伊津哈提出“游戏迷住我们,游戏带着我们可在事物中窥见的最高特质:节律与和谐”,事实上我们观察儿童的游戏看到是就是孩子们忘我的、尽情的、不知疲倦的充盈着生命活力的状态,他们“被抓住了、被震撼了、被弄得神魂颠倒了!”

“对于幼儿而言,生活永远是当下的,它并非为了一个遥远的目的,‘我’因为此时此刻的需要和体验而存在,这里体现了一种纯粹的游戏精神——自成目的性。席勒所论述的游戏的‘自由’,胡伊青加认为的游戏的超功利性、迦尔默尔所认为的游戏的‘无主体’都充分体现了游戏集目的与手段为体的精神实质”[2] 「P.61」

近十年来,一些著名的关于儿童福利的国际立法,如《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已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1990年召开的国际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明确提出“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娱乐与消遣的权利,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幼儿的发展权”。

游戏代表着儿童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同时游戏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游戏能加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游戏比较容易激励幼儿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游戏更是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总则五”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调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成人对儿童需要的满足、儿童天性的呵护、对儿童成长的善待。

但是80年代以来,以婴幼儿的学习潜能为依据,以智力开发为舆论导向的“早期教育热”使家长对教育机构的期待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知识中心的观点占据主要地位,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加剧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合法”游戏的学前儿童逐步失去游戏的欢乐,现实中出现了“在关于游戏价值的研究资料以几何级增长的同时,在幼儿园的教室里游戏却在迅速的减少”令人悲哀的情状,“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游戏已经成为一种在幼儿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游戏困境”。「3」「P.4」“儿童应该游戏”这一应然的命题受到严峻的挑战,幼儿园游戏被迫退到次要的地位上,一些幼儿园把“上课”看成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游戏在计划安排表中若影若现,有验收评比开放等重要活动时才让幼儿玩一把,活动结束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游戏活动变得可有可无。

综观幼儿教育现状,要让“游戏成为基本活动”存在三大障碍:

1、态度障碍:在广大家长的心里,游戏被看作“无所事事”,不具有明确价值的事情,升学压力的下延、筛选性测验的广泛使用使儿童游戏退居次要地位。

2、结构障碍:是指预先设计或者结构好的课程对幼儿园游戏空间、时间与材料上的限制。师生比过大、狭小的活动空间、匮乏的游戏材料都是限制儿童游戏的障碍。

3、功能障碍:主要指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优质教育师资流失严重、缺乏合格的专业幼儿教师引发的种种问题。

现实中的幼儿教育中显见的问题有:(1)采用分科教学方法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保教人员中存在着严重的“轻游戏重教学”的错误观念,游戏时间被挤占,游戏空间被挪用,游戏权利被损害甚至被剥夺,正常的游戏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依然严峻。(2)幼儿园游戏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游戏条件和环境创设不利、指导策略程式化、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和科学评价标准等问题。(3)幼儿游戏与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隔裂现象,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与目标的统整,幼儿课程的游戏化尚处于初级水平。

游戏成为孩子的生存方式,幼儿教育应该具有更开阔、自由的内在精神。呼唤幼儿游戏精神的回归,向社会家长及广大幼教工作者宣传科学现代的育儿理念,改变目前比较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引导幼儿教育回归本位,丰富幼儿园游戏内容,创造新的游戏形式,提高幼儿园教师指导游戏的策略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幼儿园游戏创新是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命题,它的特质是与时俱进。

“幼儿园游戏”通常意义被业内人士认同的是与教学活动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形式,是指在幼儿园内开展的幼儿喜爱的、主动参与的、模拟与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幼儿主动自愿进行的活动,二是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三能给孩子带来愉悦与创造机会。

游戏创新指游戏理念、游戏内容、组织与活动形式、游戏环境与材料、评价方式的变革与创意。

“幼儿园游戏创新的实践与研究”的内涵可粗浅表述为: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对幼儿园原有游戏现状进行变革,澄清教师的游戏理念,充分调动幼儿教师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幼儿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开发培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完整儿童、提升办园质量的一种实践操作与理论探索活动。

(一)幼儿游戏理念的创新。

理论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方向与热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重要是教师游戏理念的澄清与科学理念的确立,正确认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一方面认识到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需要受到教育目的的规范与影响,是一种教育性游戏,另一方面又要改变教师导演游戏的顽固习惯,改变儿童被动游戏的局面,使幼儿园的游戏达到愉悦性与教育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师口头重视而行动轻视游戏的窘迫现状。

(二)幼儿游戏内容的创新。

(1)首先,体现内容的时代性。幼儿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游戏应贴近变化的世界,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如模仿航天员遨游太空的航天城的游戏,可以引导孩子关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与向往,激发孩子们创造的积极性;再如手机商店、汽车城、立交桥、电脑一条街、自助银行、旋转餐厅、科技馆等蕴涵商品社会信息彰显时代特色的游戏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们的想象力进一步丰富,也能使游戏蕴涵更高的立意,发挥积极传递着社会文化、科技技术、艺术信息的作用,更自然的为孩子们搭建了“模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桥梁。

(2)其次,体现内容的地域性。游戏内容的创新还体现在游戏与地域文化的巧妙融合上。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因为其年龄小、阅历浅,更多熟悉的是身边的事与人,所以游戏同样遵循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共性特点,体现在对地方文化的积极吸纳、科学选择上。如生活在海边的如东实验幼儿园幼儿玩的题为“亲亲南黄海”主题游戏,孩子们积累的生活经验有赤脚到海滩踩文蛤、在海边放风筝、参观建设中的“洋口大港”等,在游戏中,孩子们就自然玩起了“海滨一日游”、“海边迪斯科舞蹈”、“贝壳项链制作中心”、“钓鱼馆”等具有海边风情的游戏。花簇锦团的如皋“花木一条街”、红红火火的海门“三星绣品城”、琳琅满目的“文峰大世界”,忙忙碌碌的“吕四海产品加工厂”、建设中的“苏通大桥”无不生动地体现了当地浓郁的地方文

化;通州的“香香乳腐”、海安的“麻虾酱”、南通的“脆饼”,地方美食应有尽有;“游濠河”、“登狼山”、“打腰鼓”、“舞龙灯”“农场拣鸡蛋”等特色旅游活动让孩子乐而忘返;改编、开发的南通民间游戏数量众多,活泼有趣,儿童参与后忍俊不禁,乐在其中...对地域文化的提炼升华和巧妙运用,形成了江苏南通地区特有的幼儿园游戏文化。

(3)第三,体现游戏内容的适切性。第一需要体现与季节的适切性:我们地区有明显的四季特征和气候条件限制,游戏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季节相吻合,如小舞台的模特表演游戏适合在春夏季节,便于小朋友制作服装、换装表演;再如“花木一条街”游戏也适合在春天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材料容易收集;再如“泼水节”、“沙滩雕塑”活动安排在夏秋季节,方便孩子嬉戏与操作,利于材料的处理。第二需要体现与年龄的适切性,游戏内容的安排必须适合不同幼儿年龄的发展要求。如“娃娃家”游戏适合小班等小龄幼儿,“超市”、医院、菜场等难度中等的游戏适合中班幼儿;科技馆、大型新村建设、旅行团等合作要求比较高的游戏适宜安排在大班,虽然不存在绝对的分界,孩子们有自由选择游戏的自由,但难度反映了孩子们成长的速度,按照年龄阶段安排游戏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规律。第三游戏内容应适应不同背景与经验儿童的需要,如农村幼儿的生活中没有“游乐城”没有“自动银行”,但有见过充满趣味的“稻草人”和农民喂蚕养蚕等系列农事活动,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快乐农庄”的游戏就能引发孩子参与的浓厚兴趣,而生活在城里的孩子玩“六桥故事”则非常适宜,因为天天走过其中的某一座小桥,亲切熟悉,能激发他们尝试搭建的强烈兴趣。从教育学的视角看,为不同经验背景下的孩子组织不同内容的游戏就是一种对儿童权利的更高层面的尊重。

(三)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的创新。

理念的实现依赖于具体的实践,游戏组织形式与活动形式是操作层面对新颖游戏理论的再现,在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平行班互动与合作游戏的开发。平行班互动与合作游戏即相同年龄班的幼儿打破班级的空间约束,在平行班活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的方式。这样做一方面小朋友认识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增加了交往的频率与范围,增加了自由度,拓展了游戏空间,培养了自主性和责任心,另一方面对于老师而言,只需要充分准备一到两类游戏材料,而不需要面面俱到,有利于集中精力观察指导游戏及时发现解决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使游戏指导更有针对性。如某幼儿园,从中班开始,每周三下午开展同龄班级游戏共享活动,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的地点,在游戏中尽情地享受空间、材料、时间、人际的开放,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幼儿性格活泼大方,热情、主动交往,探索发现的愿望比较强烈,整体素质明显比较高。

(2)打破年龄界限的交往游戏。这是一种打破年龄束缚与其他各个年龄混合游戏的方式。在平行班游戏的基础上,打破班级界限,使全园所有的空间都成为游戏的场所,全体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由选择游戏的机会。这样做能为孩子构建了更为立体的交往空间,他们能多层面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形成相应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意识。开展这样的游戏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温馨场面:大孩子牵着小弟弟妹妹的手,他们低声说着悄悄话,商量着某些事情,年长的孩子尽量放慢自己的脚步,而年幼的宝宝则急速地加快自己的步伐,期望赶上大孩子的节奏......大带小,小学大,这样的交往模式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交往伙伴的问题,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积极的情感。

(3)以主题领衔的全园集体游戏。这种游戏是在全园混龄游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题更加明确的游戏。游戏中儿童可以保持原有的自由,又可以通过玩同一主题下不同形式的游戏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一方面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激发和保持孩子游戏的强烈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游戏与教学活动的高度融合。

(4)以区角为主与主题结合的游戏:在班级相对固定的区域内放置游戏材料,结合近期开展的一些教学主题活动开展的一种游戏,这种形式一方面能发挥固定区角保持游戏联系性的作

用,又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们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提高能力,获得发展。

(四)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新:

行为主义者认为物质环境的设计有助于管理幼儿的行为。“相互作用”论者则相信为幼儿提供刺激丰富、有吸引力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是解决教育上“相称问题”的关键因素。为孩子创设刺激丰富、能够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想象与思考的游戏环境,提供适宜科学的材料就是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打下了基础。在幼儿游戏创新的过程中,物质环境创设与利用,材料的收集、添置与使用都是重要的内容。游戏环境与材料是两个互相交差的概念,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两个方面来谈:

1、游戏环境的创新:

(1)游戏环境的布局设置要科学合理。

游戏要创新,空间的科学合理设置和利用是基本前提。幼儿园的环境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与室外两个大的区域,室内指各活动室、教室、寝室、公共区域,室外指大型活动场地与器材等。户外游戏环境和活动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活动欲望,是幼儿探索、发现自然界“奥妙”的“课堂”。幼儿参与户外游戏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学会合作、遵守规则、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幼儿园的心理健康、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室内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小天地,孩子与之互动的时间最长,环境的教育作用发挥的也越大。

要做到:①室内与户外交互使用。要根据儿童游戏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游戏场所。如体能、探索类、玩沙玩水类游戏放在户外,小型结构游戏、区角类游戏放在是室内;跨班合作的大型游戏室内与户外轮流或者共同使用。②注意动静结合,分区明显,如娃娃家与医院等安静游戏应与超市、菜场等喧闹的区域隔开,免得互相干扰。③游戏环境还需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开放互动,根据游戏内容选择合适的空间,做到大小适中。④保持适当的个人支配的空间。

(2)游戏环境的设置丰富且富有刺激。

游戏在保证给孩子娱乐时光的同时发展儿童,所以教育的目的一定潜藏在游戏的环境中,环境既是儿童熟悉的又能引起儿童主动积极的探索,环境是变化的、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的。但是丰富并意味着多,多而杂乱是没有价值的复杂,这是徒劳无益的。丰富意味着简单中的变化,蕴涵着发现与创造的可能。如某园为孩子们准备大大小小的硬纸箱,纸箱的多样与变化给孩子们提供了发挥的空间,他们在硬纸箱上画上了五彩图画,构建出童话中的城堡;把硬纸箱变成一条条履带式的坦克,躲在其中做坦克兵;用纸箱架起复杂的高架桥;再如某园配置的水龙头每一个的样式都不同,有按钮式、有手压的,有脚踩式、有红外线式、有感应式,幼儿在玩水中获得关于开关多样性的认识,激发了强烈的探索兴趣。丰富而有刺激的环境是幼儿游戏的创新的直接因素。

(3)游戏环境的设置体现层次性。

不同年龄儿童的经验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异游戏环境的设置应体现年龄的层次性。小班的环境要求简单、相似的主题区域,主要围绕以“家”的经验来展开游戏,多提供数量多、种类少的玩具,玩具逼真度要高;中班要求有比较丰富的区域,玩具要多样、数量要适度;大班要求以幼儿逐步发展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相符合,环境要复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满足儿童在与同伴集体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需求。另外同一游戏主题进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儿童发展的水平提供有挑战性的环境。结构游戏在初期提供少量的单一的结木,在大多数孩子熟悉一到两种材料后投放更多类型的材料,便于幼儿进行新的组合;在孩子有了更多热情和创造的基础上,可以让孩子自己设计图纸、寻找合作伙伴,自己寻找适宜材料布置复杂环境等。

2、游戏材料的创新表现为:

游戏材料是儿童用来玩的玩具和材料,哲人说“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刘炎在《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一书中指出:“玩具的种类、性质、数量搭配关系影响到儿童的游戏”,邱学

清研究发现“玩具的大小也影响儿童的游戏水平”。游戏创新的另一主要内容就是游戏材料的创新:

(1)游戏材料是“安全”材料。游戏材料首先是安全的,大小不会让孩子吞服引起窒息,材料没有尖刺,不至于在游戏争执中刺坏了眼睛,材料是无毒无害的,因为幼儿经常咬吃某些“食品”。材料还应经常消毒,防止霉变虫咬,沾染病菌。

(2)游戏材料是“活”材料。材料不一定非要现成的,更不能固定不变,儿童没法操作摆弄只能成为摆设的东西就失去了材料作为教育资源的价值。材料是活动的,变化的,是可塑造的,是可承载孩子的想象的。玩具的种类成千上万,但材料的可变化可操作性是吸引孩子长久游戏的重要原因。

(3)游戏材料是“巧”材料。价格昂贵的玩具不一定就是好玩具,大自然、大社会的多种资源经过选择后都能成为游戏的材料。沙石水土、花鸟草虫、果叶竹柳、锅碗瓢盆、瓶子盒子箱子纽子...只要适宜的都是好材料,贵在用得巧。

(4)游戏材料追求寓教于乐。作为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另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教育性并且具有趣味性。判断材料对孩子的重要性的标志就是儿童觉得“它”是可亲的,操作摆弄能获得乐趣,想念“它”依恋“它”。

(5)游戏材料追求美观大方。无论是色彩、造型还是设计都应是蕴涵审美意向的,游戏材料本身就是孩子的教材,装饰美观大方富有艺术感的材料能营造艺术的氛围,给孩子美的启迪。

(6)游戏材料应体现多元文化和携带文明信息。玩具材料应体现民主思想、民族尊重,如娃娃不单有蓝眼金发的还应有黑人娃娃,还要有黄种娃娃;玩具应少暴力设计,更多地从减少孩子意外伤害和攻击性出发。

游戏是孩子流连忘返的“乐土”,也是他们的“学校”。环境与材料是重要的支撑与中介,搞好环境与材料的创新,幼儿游戏的创新才能真实落在实处。

(五)游戏评价方式的创新

游戏评价关系到游戏发展的方向以及儿童对游戏的正确认同,关系到游戏精神的是否能够真正的实现。

(1)游戏评价理念需要进一步科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后现代知识观的不断浸润,绝对真理观受到强烈质疑,旧有的知识体系被瓦解,生成观、创生观取代了绝对真理观。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游戏评价更重视幼儿享受游戏乐趣的过程而不再重视游戏的“结果”,重视幼儿创造游戏环境、利用环境资源、丰富游戏情节、沟通游戏伙伴、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历程,重视游戏中儿童的对话意识。教师更多时刻放下教育者的严肃面孔,放弃干预的意图,以平等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天真发现,参与到游戏的互动中,不再生硬地执行游戏计划。游戏在老师的眼中也不再单纯就是“批评”或者是“表扬”,而更尊重幼儿游戏本真的内涵,游戏是享受生命快乐时光的过程。

(2)评价主体逐渐多元:《纲要》中要求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游戏评价遵循同样的原则,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化。教师、家长、幼儿、同伴多参与了游戏的评价过程,把游戏的过程作为沟通、交流互动的过程。

(3)评价方法不断增加:除了过去常用的教师总结法、作品观摩法等,课题组老师还创生了伙伴评价法、故事叙述法、观察指导法。

(三)、幼儿园游戏创新需要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联动。

儿童游戏中的很多内容是对生活的再现与模拟,儿童所生活的社区与家庭是孩子汲取知识、积累素材、发展自己的源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游戏创新需要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的联动。

(1)社区是幼儿游戏取之不竭的资源库。社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建筑、桥梁、广场、公园是儿童结构游戏时的好题材,医院、超市、菜场、餐馆、服装店、秀发馆、游泳场等成为孩子观察模拟角色的好去处,消防队、博物馆、展览中心、是孩子们丰富知识的好教材。固定的场所、变化的人与事、流动的风景、节日的场景等等,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社区都已成为孩子们获得物质与精神资源的重要部分。如江苏通州实验幼儿园组织的主题游戏“通州小鲁班”,孩子们模拟通州全国有名的“铁军建筑队”,用纸箱、积木、轮胎建起了“通州市民广场”,内有鲜花盛开的“四季花坛”、各式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热闹非凡的“购物一条街”,西亭脆饼加工厂,卤腐制作车间像模像样,孩子们在其中穿梭嬉戏,场面动人。通州特有的社区文化被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

(2)家庭是游戏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家长对幼儿游戏态度的认同是幼儿园游戏高水平的重要保证。家长参与游戏主题的拓展,收集制作游戏材料,扮演游戏角色,承担游戏的部分指导任务,记录幼儿游戏中言行进行发展分析、协助进行外围的准备工作等,为游戏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开展的“星湖车城”游戏就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从电脑下载汽车图片和珍藏的“汽车邮票”,有的家长来园讲解车牌的含义,示范加油的步骤、注意事项,讲解交通法规,还有的家长带孩子们参观汽车展览中心等,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汽车模型、玩具,还制作了各类型的“汽车”,“星湖车城”开张了,孩子们不但获得有关汽车的许多知识,还丰富了有关道路安全、汽车养护、加油、节能等方面的知识。

(3)教师是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联动游戏的关键。教师要有发现家庭、社区中资源的智慧眼睛,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教育资源和游戏资源,需要在大量的素材中进行筛选、加工,并合理地剪裁,在不知不觉中被幼儿同化。教师要及时为幼儿游戏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他是协调与整合家庭、社区、幼儿园三者力量的枢纽与核心。

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孩子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让我们给孩子纯净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自由

的游戏吧,同时也让我们自己也变为孩子!

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公开课)

课题——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 教学目标: 1、掌握幼儿游戏组织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幼儿游戏组织的方法 教学难点:模拟幼儿游戏教学活动——《拔萝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游戏设计表、《拔萝卜》的故事和音乐、头饰的制作等 学生准备:完成游戏《拔萝卜》游戏设计表、学习制 作头饰、学会讲故事《拔萝卜》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法、项目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回忆自己童年最喜欢玩的游戏(2分钟) T:小时候我最喜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很喜欢那种自由自在奔跑的感觉。 你们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板书 T: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你们想不想学会组织一个游戏,让他们很久以后也能记忆犹新呢? T: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幼儿游戏组织的方法。 二、幼儿园游戏组织的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13分钟)

T:首先我们就一起走进幼儿园,参与。。。游戏,请大家边看边想:①如果是你来组织这个游戏,你提前会做哪些工作? ②游戏中你会注意些什么?③游戏结束后你会怎么做? 请大家做好记录。 S:学生自由回答——板书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相应的项目——板书 1、游戏前——准备 时间安排:5—20分钟 游戏地点:宽敞、安全、卫生、美观、整洁 游戏材料:丰富、安全 2、游戏中——教师指导 示范、启发、参与游戏 3、游戏后——评价 鼓励为主、具体、让幼儿参与 出示PPT,小结。 三、模拟幼儿园游戏活动组织:《拔萝卜》(实践法)(18分钟) T: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拔萝卜》的游戏活动设计,老师看了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都不错,现在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讨论,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你们的活动设计进行修改。——教师指导各组的修改 T:那我们现在请几个组的同学来模拟上课,看他们做得怎么样。

幼儿园听说游戏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听说游戏指导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 2.通过观摩教学视频,讨论幼儿园教师示范的听说游戏活动,掌握编写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方案编写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准备:PPT、相关资料若干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大班听说游戏《快乐列车》 学生讨论听说游戏的特点、及本节活动的基本环节 二、探究新知 (一)什么是听说游戏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活动的目标是以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地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使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语言活动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它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深受儿童的喜爱,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二)听说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 1、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 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将近阶段根据儿童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听说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中,落实到儿童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2、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可能是竞赛性质的,也可能是非竞赛性质的。当儿童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并在活动中锻炼听说能力。 如小班“商店里的东西”游戏中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是,“顾客”一定要对售货员说清楚买什么商品,售货员才能将商品卖给他。如果发音不清楚,暂时不卖,直到说对了再卖给他。这就要求儿童必须发准“柿(shì)”、“石(shí)”、“车(cheē)”等音,才能顺利地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读后感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读后感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经被教师们所接受,他们知道游戏应该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尤其对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怎样把看似简单的游戏变成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推动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个难题。《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可以为此 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论述了幼儿游戏的概念、价值、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园游戏与非幼儿园游戏的差异,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游戏的本质与内涵,让读者真正了解什么是游戏、游戏具有哪些特征。 第二章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配置与投放问题,也介绍了一些自制游戏材料的方法。恰当地配置、投放游戏材料是教师组织游戏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这一章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等方面的技能。 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在幼儿园中该如何具体组织与指导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以及规则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常见到几类游戏,作者从这几类游戏的含义、特点、构成、价值、分类、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设计、游戏内容、环境创设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

面全面介绍了组织与指导这几类游戏的具体方法,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这几类游戏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工作的能力。 作者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实践有较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最后的第七章,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班额如何开展游戏活动、如何引导家长认识游戏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开展游戏活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出现在很多乡镇或者城市幼儿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这类幼儿园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本书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以及那些在游戏活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 的教师为读者对象,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体来说,表现为如下特点: 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读者理清了游戏的本质与概念 游戏是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一个词汇,游戏活动也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的每一天中。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准确说出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很多教师也分辨不出哪些活动才是真正的游戏,哪些活动实际上并不是游戏。为此,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中详细解析了这个概念。作者从游戏的特征、游戏状态的辨别、游戏的分类、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别等角度,帮助读者多视角地看待游戏,了解游戏的主要特征。作者认为,游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儿童自愿参与;活动中伴有愉快的情绪。 但是,游戏又不能如此简单地被定义。在游戏中,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特征,比如幼儿的假想行为、重复性的动作、需要使用材料、

学习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学习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社会领域学习资料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邹晓燕* 【摘要】要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质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活动目标、形式、内容和材料,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体验、提问、讨论环节的把握,从而使社会教育真正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设计;组织;质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以致影响社会教育的效果。笔者深入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发现一些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思路不清,导致社会教育的效果较差,没有很好地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活动设计方面,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社会教育的特点,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也不太恰当。二是在活动组织方面,对体验、讨论等环节的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社会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探讨教师在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质量。 一、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容易在目标设计和形式、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遇到困难。因此,为了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教师有必要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对目标、形式、内容、方法等进行深入思考和周密设计。

1.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师要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便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真正做到思路清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有机统一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三者有机结合。例如,大班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活动目标应该包括引导幼儿理解残疾人的痛苦,激发幼儿的同情心(社会情感);让幼儿了解不同残疾人遇到的困难及其特殊需要(社会认知);初步掌握为不同残疾人提供帮助的方式并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社会行为)。 (2)目标明确具体 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同伴交往、道德、品质及情绪情感等。要想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落到实处,教师在设定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了解一些社会性领域的基本概念,从而把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具体化,以求有的放矢,提高社会教育质量。例如,在设计面向大班幼儿的关于合作的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首先要对“合作”这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合作是什么合作最本质的特征2个人以上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彼此协助地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与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读后感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读后感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经被教师们所接受,他们知道游戏应该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尤其对没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怎样把看似简单的游戏变成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推动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这是个难题。《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书可以为此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论述了幼儿游戏的概念、价值、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园游戏与非幼儿园游戏的差异,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游戏的本质与内涵,让读者真正了解什么是游戏、游戏具有哪些特征。 第二章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材料的选择、配置与投放问题,也介绍了一些自制游戏材料的方法。恰当地配置、投放游戏材料是教师组织游戏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这一章的探讨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游戏材料的配置与投放等方面的技能。 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介绍了在幼儿园中该如何具体组织与指导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以及规则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常见到几类游戏,作者从这几类游戏的含义、特点、构成、价值、分类、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设计、游戏内容、环境创设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组织与指导这几类游戏的具体方法,

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对这几类游戏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进行工作的能力。 作者对农村幼儿园教育实践有较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最后的第七章,针对农村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班额如何开展游戏活动、如何引导家长认识游戏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农村开展游戏活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出现在很多乡镇或者城市幼儿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这类幼儿园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本书以幼儿园新手教师以及那些在游戏活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的教师为读者对象,内容贴近幼儿园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具体来说,表现为如下特点: 多个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读者理清了游戏的本质与概念 游戏是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一个词汇,游戏活动也发生在教师和孩子们的每一天中。但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准确说出什么是游戏、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很多教师也分辨不出哪些活动才是真正的游戏,哪些活动实际上并不是游戏。为此,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中详细解析了这个概念。作者从游戏的特征、游戏状态的辨别、游戏的分类、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别等角度,帮助读者多视角地看待游戏,了解游戏的主要特征。作者认为,游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儿童自愿参与;活动中伴有愉快的情绪。 但是,游戏又不能如此简单地被定义。在游戏中,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特征,比如幼儿的假想行为、重复性的动作、需要使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的心得 (1)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的心得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活动也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幼儿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在游戏中,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因此幼儿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魅力主要不是“好玩”,而是幼儿主体性的体现与发挥,幼儿的游戏与学习是发生在同一活动过程中,游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所以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幼儿的学习游戏化,培养和提高他们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与好感,使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日有长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增长知识,就好象春风化雨般使草木生机盎然。 一、合理安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游戏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在园,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饭前饭后、离园前及其它环节的零碎时间 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例如:对于年龄小的幼儿,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较短,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游戏活动;相反,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长,相对于他们进行游戏的时间就会缩短,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应保持在两个小时左右。 二、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只有丰富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会动地玩,在玩中学。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游戏是幼儿的第一需要,为幼儿的游戏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给孩子带来快乐。如户外活动、餐前、餐后、离园前后等,此时,幼儿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气氛宽松愉悦,从而能调节幼儿在各项集体规则活动后产生的疲劳,在心理上获得放松,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四、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做游戏活动的旁观者。当孩子们在寻找游戏材料,创造游戏主题时,教师应该沉默,不主动发表建议,要相信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因为,在孩子们心理,教师总是对的,教师的话总是应该听的,教师的发言会打断孩子们的游戏思路,扼杀幼儿的创造灵感。不管孩子们想出来的游戏多么的幼稚或游戏主题的选择多么的盲目,教师就是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去体验快乐、体验失败,教师做幼儿自主游戏的旁观者、支持者。 做游戏活动的合作者。当孩子们分配角色,安排任务时,教师应作为游戏中的一员,服从游戏组织者的分配,教师是作为幼儿的游戏合作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童趣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以合作的身份参与游戏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做游戏活动的引导者。当孩子们在游戏中碰到了他们一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6118013.html,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作者:陈媛崧 来源:《活力》2016年第21期 [关键词]自主游戏;转变观念;组织与指导 “生活花园”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园的一个科研课题,“生活花园”共分为六个馆室:分别是橘子不着色(手工制作)、第一块蛋糕(生活体验)、勇敢的小鸟(艺术表演)、花瓣的露珠(体能训练)、城市的律动(社会体验)、黄沙的秘密(科学探索),每个馆室从环境设计、装饰以及功能都别具特色,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材料,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去学习。 那么,我们的教师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引导者呢?首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角色的定位要准确。其次,作好生活花园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生活花园的教学活动是对大家的一个新的挑战,我们的工作需要一个研究、实施、反思、创新、再研究的过程,应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有一个积淀的过程。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负责生活花园各馆室的老师都是多年从事一线的优秀教师。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们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生活花园的工作对于馆室的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既要把以往教学中好的教育理、教学方法念融进生活花园活动中,又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真正的解放思想,放开幼儿的手脚,充分体现孩子们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切记教师不是导演、孩子不是演员。 学习是改变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专家的讲座、集体的教研、学习新的理念、小组间的互相交流等给大家洗脑,改变思想,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的角色。在活动中,感知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要恰到好处的去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又要潜移默化的去引导。 生活花园活动要区分以往班级的区角活动。班级的区角活动是小范围的、空间小、目标单一,明确。它只是生活花园的活动中的一角。而生活花园是一个更大的空间、通过教育环境、材料的分配、丰富的内容,真正让孩子自己探索、尝试的活动。比如让孩子做点心,馆室的老师每天都要做精心复杂的准备,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出香甜可口的点心,大家都可以看到每一次活动都有一个很好的成品,孩子自然高兴。活动后,我们再想想,体验馆是让孩子在教师引导下自己探索尝试的地方,如果每一次活动只是做一个成品,孩子们在活动中是否失去自主体验的意义。所以说,教师应该抛砖引玉,在做一种点心之后,可以为孩子们准备给位丰富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去创作新的作品。这样既减轻教师每天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使孩子的能力得到锻炼。

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原则

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原则 幼儿园体育工作的“育体”任务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的:一是体育活动(包括早操、体育课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等常规锻炼方式);二是体育游戏。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两者的区别表现为在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如果说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照顾绝大多数幼儿能力水平而进行的锻炼身体大骨骼关节和大肌肉群机能的泛化健体活动,那么体育游戏则是注重个性张扬,允许自由发挥,不求一致发展的侧重锻炼幼儿小肌肉群以及身体局部机能和关节精细动作等幼儿健体活动;如果说幼儿园体育活动没有竞赛属性,因而不具有胜负输赢的特点,不需要经过太大的努力,不必花费太多的气力即可普遍达到健体的目的,那么体育游戏则更多地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也就是说体育活动相对只有锻炼的属性,而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趣味和竞技的属性。从某种层面上看体育游戏更像是能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综合课程。因此,体育游戏有

着不同于体育活动的独特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 首先,体育游戏必须贯彻灵巧性原则 体育游戏应设有发展幼儿灵巧机能的内容和机制。这是针对幼儿机体能力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学前儿童的走、跑、跳、投、爬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形,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即缺乏灵巧性,动作的整体形态还显得较为笨拙。通过设有灵巧训练内容和制约机制的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逐步朝着准确、协调、熟练的方向转化,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动力定型。 灵巧性原则要求体育游戏的设计必须有机动应变的可行性存在。如一般运动类体育游戏那种跑动中的急停、转身,“老鹰抓小鸡”游戏中的躲闪动作等,都属于含有机动、应变制约机制和相关运动能力的训练内容。 灵巧性原则还要求多安排或穿插进行有益于发展幼儿精确能力、协调能力的游戏内容,如用拍皮球进行计时赛,用球拍端乒乓球过独木桥等等。 其次,体育游戏必须体现智慧性原则 体育游戏过程要能够让幼儿有机会闪现出智慧的亮点。体育游戏除了担负“育体”的任务,同时还应包含“育智”的成分,通常在较大型的体育游戏中,都存在一个怎样完成游戏才能做到多、快、好、省以及提高游戏的成功率和取胜率的问题。故意给幼儿留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

浅谈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浅谈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性。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儿童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和生活。[1]幼儿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们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心里专家们经过不断试验,表明游戏是含有许多认知成分的复杂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使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有人形容;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人的各种能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是游戏铸造出来的。维果茨基说;“儿童在游戏中的水平高于其他活动中的水平”充分肯定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既有全身运动,也有局部运动,使得幼儿的动作灵活性、手眼协调、平衡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2]同时,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着机体的正常发育。可见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园游戏组织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来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功能已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并努力在实践中尽可能为幼儿的游戏的开展创造条件,但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过于功利性 有些教师为了实现课程安排或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日教学活动安排中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根据游戏计划和目标层层推进,认为在这样的推动下幼儿就会得到发展,却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以及幼儿是否喜欢自己的游戏安排和方式。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很少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是否对该游戏感兴趣。总是习惯于以成人的水平去衡量游戏的趣味性,是否能达到教育目标、去判断游戏的价值,过多的考虑游戏的教育价值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愉快情感的获得。幼儿教师应认识到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不仅对幼儿有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3]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应以为使幼儿获得愉快情感为宗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各种社会性能力得到锻炼为原则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游戏是幼儿的需要,而幼儿不是教师教育目标的实现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游戏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开展组织幼儿游戏而不应该把过多的关注放在教育大纲安排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上。 2.重上课轻游戏,小学化倾向严重 《纲要》中明确规定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及家长仍然存在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有的教师觉得玩游戏太麻烦费时费力,就很少组织开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正确设计和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制定很关键 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教师在内容与目标选择制定上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所确定的总目标。其次,在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要求的目标、对总目标作必要的调整与分解,努力使每一次小活动的目标,都适合促进本班幼儿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需要。再次,应明确每个分目标的确定都是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活动的内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 1、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为依据,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活动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而服务 2明确探究任务、设想个人计划。

3、活动设计要遵循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幼儿参与。 4、同伴探索交流、形成个性经验。群体交流感受、提升规律认识。 5、拓展认知范围、引发持续发展。 二、注重在活动前教师对所投放材料的实验 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应对所投放的材料亲自尝试,以此来确定材料是否适应活动,是否能直指教育目标。在尝试中教师要排除不适合的材料,及对幼儿经验的形成有所干扰的材料。如在设计“物体的下落”的活动中,我在开始时所想的材料有纸盒和积木,但通过活动前自己对材料的实验,我发现虽然两种物体的重量不同,但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基本相同,这样就对于幼儿形成相对于目标物体的重量影响下落的速度的经验有所干扰,于是我放弃了纸盒这一材料,选择了方形积塑并再次尝试,这次方形积塑与积木的下落速度明显的不同。 三、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导入法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将幼儿科学教育列于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学前期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也易厌倦。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一开始就应注意运用导入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感受科学的奥秘,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愿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认识活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一

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一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 2.通过观摩(周五进行)讨论幼儿园教师示范的听说游戏活动,掌握编写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 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方案编写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组织实施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课后作业: 1.课外选择一个听说游戏,课外在小组中展示,上课抽查。 2.小组合作编写幼儿园听说游戏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总体介绍本节内容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活动的目标是以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地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使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语言活动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它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深受儿童的喜爱,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二、听说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 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将近阶段根据儿童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听说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中,落实到儿童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二)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可能是竞赛性质的,也可能是非竞赛性质的。当儿童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并在活动中锻炼听说能力。 如小班“商店里的东西”游戏中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是,“顾客”一定要对售货员说清楚买什么商品,售货员才能将商品卖给他。如果发音不清楚,暂时不卖,直到说对了再卖给他。这就要求儿童必须发准“柿(shì)”、“石(shí)”、“车(che ē)”等音,才能顺利地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关于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故事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即幼儿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由于表演游戏是通过表演来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所以也是一种创造性游戏。 故事表演游戏允许儿童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通过角色扮演开展游戏活动。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用旁白或串联情节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推动游戏进程,不再要求儿童记忆复述故事,重点集中在理解作品内容,体验角色心理,并用适当的语言、动作、表情再现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因此故事表演游戏突出了游戏和活动的特点,在语言教育的同时,尊重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尊重幼儿喜爱娱乐和活动的特点。 故事表演游戏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 (一)整体表演型 即要求幼儿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连贯完整地表演动作,表演的成分比较多。在表演活动时,儿童一对一地扮演角色,即故事中的人体角色由一名儿童表演,群体角色则不作严格限制,可由若干儿童同时担任。例如《拔萝卜》、《小兔乖乖》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在旁领诵故事,串联情节,扮演角色的儿童则在角色台词需要时参与对话或对白,其余儿童可随教师附诵故事。 组织指导应注意: 1、教师讲1—2遍故事后,帮助幼儿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让幼儿自己讨论如何用动作、语言表现角色的特征,讨论需要什么道具,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充分发挥讨论在表演游戏中的作用)。 3、表演过程中,不严格要求幼儿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串联情节,导引故事。 4、提供的道具要简单,且易于操作,可以虚代实,不要装饰性过强或过实的道具。(为什么?) ①幼儿注意力集中在道具上,忽略了角色动作和情感体验。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的种类 (一)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幼儿以完成一定的智力活动任务为目的的一种规则游戏。它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的感知觉和语言计算的功能。在幼儿园中常玩的智力游戏有:猜谜语、编故事、图片配对、拼几何图形、搭火柴棒、接龙、听声音、尝味道、猜一猜,摸奇妙的口袋、打数学牌,以及各种棋类游戏。一般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指导和孩子的努力。这类游戏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动脑筋的习惯,巩固学到的知识。如中班语言游戏《说相反》,老师说左,幼儿答右,老师说上,幼儿答下;老师说大树高,幼儿答小树矮;老师说我在前面,幼儿答他在后面。这个游戏不仅要求幼儿要集中精力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而且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再如大

班的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请一个幼儿说说本班一个孩子的特点,让其他小朋友根据他说的特点猜猜这个孩子是谁,这个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班的小朋友。 (二)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一边唱一边跳,根据歌曲或乐曲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如音乐游戏《拍拍小手点点头》,幼儿随音乐一边有节奏的拍手一边同伴之间互相点头,幼儿之间有情感的交流,促进了幼儿情感发展。再如大班音乐游戏《找小猫》,老师或一名幼儿扮演猫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猫,当猫妈妈唱到“我的小猫在哪里”,并用手指点数几个幼儿,这几个幼儿站起来,接着猫妈妈问“其他的小猫在哪里”,没有点到的幼儿跳起并齐声喊到“在这里”,游戏继续。这个游戏富有童趣,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性强,游戏热情很高,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培养了同伴合作交往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节奏感。 (三)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是幼儿园游戏中常见的一种游戏,通过玩手指游戏不仅能让幼儿灵活地运用手指,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例如手指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叔,四兄弟,小溜溜来看戏”,儿歌琅琅上口,语言富有情趣,让幼儿觉得小手指好可爱,在不知不觉中既知道了五个小手指的名称、特点,又活动了

幼儿园结构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分析

幼儿园结构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分析

结构游戏组织方法与指导 前言:“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古往今来的孩子都着迷于游戏,游戏代表着孩子的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和潜在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全神贯注、超凡的想象和无法估量的创造性都令无数教育同仁们为之惊叹! 在众多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以它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因为幼儿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积塑、泥沙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搭建(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搭建的需求及愿望,体验自己与同伴共同搭建的快乐感、成功感!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还蕴含着有益于幼儿发展的隐形教育潜能。 现状:在坐的各位都知道,组织和开展建构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我们观察在幼儿园开展建构游戏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园建构游戏流于形式化,没有使建构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时间上安排不够充分,玩具的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幼儿园中都建立了区角,可是真正能让孩子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非常少。相当多的幼儿园在组织活动时,仅仅把建构游戏当作调剂品来使用。如:建构游戏的时间仅安排在家长快来接的时间段。这其中的弊端是相当大的。建构游戏安排在家长接孩子的时间段内,显然是无法发挥其教育意义的,它只会让孩子学会做事半途而废。而且,建构游戏时间不充足,幼儿的创造性就无法真正发挥起来 2、玩具种类和数量不足;许多幼儿园虽然配置了许多种类和数量的玩具,可在选择时却忽视了儿童认知的需要,比如:玩具种类、难度单一,忽视幼儿的年龄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成长的需要,玩具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高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教育作用。一种玩具从小班玩到大班,可想而知,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有多少呢? 3、许多教师指导建构游戏不当,不知道指导游戏应当从何入手。何时指导,以什么方式指导。如:要么就忽视。教师对建构游戏的认识不够,没有充分重视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教育价值,从而错过了良好的教育契机;要么就干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幼儿园体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摘要]幼儿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实施体育游戏时,从目标的设立、内容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把运动、游戏、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最优的体育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应设定明确且可调整的目标,应选择适宜而富有趣味的游戏内容与形式,应善于利用故事、器材、情景布置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应重视正式游戏前的热身环节。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游戏的复杂程度,运用恰当的语言讲解游戏内容与规则,注意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与规则意识,注意根据对幼儿游戏能力与过程的观察及时调整。此外,教师还应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结束游戏,以维持幼儿体育游戏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游戏;幼儿体育;教学组织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幼儿情感、社会性及自我概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幼儿园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对活动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楚;未能很好地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缺乏对幼儿的观察,不能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忽视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1]为此很有必要加强有关幼儿园体育游戏设计

与组织实施方面的研究。 一、应设定明确、可调整的目标 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与水平具有预先设定与规范的作用,也是衡量幼儿园体育成效的评价尺度。[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部分对幼儿体育的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幼儿园教师制定体育游戏的具体目标时必须予以参考的重要依据,但也不能简单照搬,必须在分析本班幼儿具体情况、了解本班幼儿具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如幼儿是否刚入园,幼儿哪些动作已经掌握较好、哪些动作还需加强练习等,再设定具体的游戏目标。同时,在体育游戏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身体机能的适应程度或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以及幼儿自身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及时调整预先设定的游戏目标,以使体育游戏更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与兴趣。 二、应选择适宜、富有趣味的内容与形式 体育游戏的选择、组织不当容易产生运动负荷难以控制,容易产生伤害事故等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幼儿天性好奇、好动、好模仿,如果只是采取简单、呆板的游戏形式,也是难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与热情的。因此,在创编和组织体育游戏时,要遵循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把握好运动量,保证场地和器材的适宜性,同时还要注重体育游戏情节的构思,使游戏情节不仅符合身体锻炼的要求,而且符合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游戏,通过有目的的游戏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幼儿园里的游戏也在千变万化,每天都丰富着孩子们的童年时代。 如何能有效地开展游戏活动呢?首先幼儿游戏的设计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是幼儿时期与同伴交往,了解社会的最佳场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鼓励他们在自主的游戏中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材料准备是教师组织游戏的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与教师期望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展现给幼儿,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游戏的质量,只有在充足的时间才能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踊跃性、自和性与创造性,使幼儿可能极有兴趣地不委屈的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趣与培养能力。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一直进步。从无目的到事先方案好,从由老师带着玩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打扮游戏角色再进一步发展带领别人玩,从摆弄物品、旁观游戏到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再结合、合作游戏。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指导他们游戏的时候才能做到有针对性,贴近幼儿实际情形;才能促进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内容、游戏技能和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组织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发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后果。

我们要根据幼儿游戏的水平发展特点,为幼儿设计游戏,给予适合的指导,让孩子们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