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经济评论 2006年第6期ECONOMIC REVIEW No 6 2006

论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洪 正

摘要:尽管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在实践中非常重要,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甚明晰。我们

认为正是银行业的特殊性使得银行业与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重大区别。银行业的

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高杠杆率、资产组合的不透明性、存款挤兑的可能性以及存在外部安

全网和严格的监管。基于上述行业特性,我们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试图建立银行公司治

理特殊性的分析框架。分析的结论是:股东在银行公司治理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其作用不

宜高估,市场约束与外部监管应保持平衡并相互补充,存款保险制度一定要有审慎的银行

监管作支撑,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则需斟酌使用。

关键词:银行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道德风险 监督激励

一、引言

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对于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及其客户的公司治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思路和对策(陈学彬、张文,2003;阙澄宇、王一江,2005;吴晓灵,2005),但大多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去研究银行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去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对于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理解涉及到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一是对银行公司治理的本质或目标持什么观点;二是银行业的特殊性如何影响其公司治理机制,其中银行业的特殊性是联结两个问题的关键。

关于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本质,目前的文献结论基本上是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理论的直接延伸。就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本质而言,目前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是股东至上论,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它是确保股东得到应有投资回报的各种机制(Fa ma&Jensen,1983);第二类是投资者利益保护论,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得到投资回报的各种方式(Shleifer& Vishny,1997);第三类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销商和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Cochran&Wartick,1988;Blair, 1995)。而Zingales(1998)的准租论则代表这一理论的最新发展,他将公司治理体制定义为影响在一种关系中所产生的准租金事后讨价还价的复杂的约束集合,认为所有权的配置、资本结构、经理激励方案、接管、董事会、机构投资者的压力、产品市场的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组织结构等等都可以被理解为制度,这些制度影响租金被分割的过程,都是公司治理的内容。在涉及到银行公司治理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巴塞尔委员会(1999)的观点,它在有关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文件中采取了利益相关者论,将银行公司治理定义为在经营者、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关系,并认为好的公司治理应该为董事会和经营者提供激励以追求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应该有利于有效监督,从而鼓励公司有效地利用资源。国内的金融当局也持相同的观点(周小川,2004),但部分学者(罗开位、连建辉,2004)则持准租论,他们认为,市场中的商业银行是一个关于组织准租的创造与分配的货币经营型市场契约,银行契约的主要矛盾是储蓄者(以及贷款者)与银行人力资本团队之间的矛盾,而不是银行股东与银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谓银行治理,是指内生于参与银行契约各当事人谈判过程之中,以银行组织准租占有权及其相应的银行控制权的配置为核心的一套规则。

对于银行特殊性对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具体影

125

响,现有文献有较为详尽的论述。Levine(2004)认为,银行资产组合的不透明性和严格的外部监管对银行公司治理有着显著的影响。由于资产质量不易观察, 在获取银行行为的信息和监督银行活动方面的困难阻碍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许多监管措施扭曲了银行经营者的行为,削弱了标准的公司治理程序,特别是在政府拥有控制权的银行,银行监管可能追求金融业的稳定或其他政府目标,这使得经营者难以对银行绩效负责。政府往往会限制所有权的集中并控制谁能拥有银行, 这阻碍了公司控制权竞争。而且在银行业务上的限制以及利率管制,也使得银行竞争不充分,从而限制了外部竞争作为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作用。De watripont和Tirole(1994)根据银行债权人的特殊性提出了代表人假说。非金融企业的债权人通常主要为 职业投资者 ,如银行、风险资本家和消息灵通的私人投资者,而银行的债权人主要是众多的小储蓄者 与其他金融机构。小储蓄者既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能力去搜寻信息或干预银行管理,因此,内部人控制的道德风险在银行中显得特别严重。而且,小储蓄者的反应仅仅限于抽走银行存款,而不是真正干预银行的管理,小储蓄者需要一个监管机构代表他们在银行绩效不佳时实施外部干预。E vanoff和Wall(2002)分析了银行未保险的债权人的市场约束作用。如果银行身处困境,这些债权人将取出存款,防止银行经营继续恶化,从而在事前会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和约束内部人的过度冒险行为。通过次级债市场收益的变化还有助于向监管者传递有关银行风险或资产质量的信号,以便监管者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市场约束提供了不同于小额储蓄者解决银行经营困境的方法,即不是通过挤兑而是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来挽救。这些次级债的持有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监管者,这表明加强私人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的能力和激励比过度依赖政府监管要重要。但Lewellyn和Mayes(2003)认为市场约束的有效性需要一些条件:关于银行状况及时准确的信息、未保险债权人有激励和能力监督银行以及发达的资本市场。Macey和O Hara(2003)分析了银行业的另外两个特性 高杠杆率和期限错配对于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显著特征是自有资本少,严重依赖存款吸收作为其资金来源,通过发行短期负债来持有不流动的资产。高杠杆率使银行股东有过度冒险倾向,而期限错配则使银行经营严重依赖于存款者信心,易受挤兑影响变得脆弱。为解决金融脆弱性而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有助于保证银行业的稳定性,但也会激励风险转移行为,弱化存款者监督银行的激励(Merton,1977)。Sang-Woo Nam(2004)就此认为,银行业的脆弱性意味着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内控制度比其他行业更加重要。考虑到银行的重要性和银行稳定的外部性,公司治理机制只服务于股东利益将是错误的,政府要对银行严格监管。这些文献虽然对银行业的特殊性有所涉及,但都没有对银行业的特殊性进行系统分析并以此建立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理论。

除了上述在实践上研究银行特殊性影响其公司治理机制外,现有的金融中介理论虽然也对银行业的特殊性有所论述,但对银行公司治理却难以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金融中介理论主要是从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发挥的经济功能的角度证明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理由或特征,即金融中介(银行)是一个同时从事吸收(短期)公众存款和发放(长期)贷款的机构。该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主要理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包括搜寻和签约成本、监督成本和核实成本);提供流动性支付手段;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减少参与成本;实现风险跨期平滑。但对于银行内部仍视为黑匣子,将其抽象为一个经济实体。只有为数不多的文献涉及到银行的代理问题、资产特性与资本作用。Diamond(1984)引入了银行的道德风险模型,解决了 谁来监督监督者 的问题。他证明当银行持有完全分散的信贷资产组合后,其风险趋于零,银行能确保存款者获得无风险的收益,由于道德风险几近于零,存款者也就无须监督银行经营者(企业的监督者)。在该模型中,银行资本没有存在的理由。但是该模型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由于有限责任的存在,银行的股东和经营者会故意选择高风险的战略(Jensen&Meckling,1976)。二是无风险资产组合假设不现实,因为分散系统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是不可能的。银行不是作为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其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取决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Diamond和Rajan(2000)从银行能够创造双重流动性的角度说明了最优银行资本结构的确定。他认为银行同时为活期存款者和企业创造流动性,银行资本的作用在于减少存款流动性带来的脆弱性。更多的银行资本虽然会减少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但却有利于银行更好地避免陷入财务困境。最优银行资本结构取决于流动性创造、困境成本和借款人还款可能性之间的权衡。Allen和Gale(2002)从银行作为风

126

险分担者的角度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如果存在总体风险保险的完全市场,银行就可实现一级帕累托最优风险分担,无须银行资本的出现;如果不存在完全市场,但只要资本成本足够高,银行最优资本水平仍是零。由于这些文献都没有深入分析银行内部利益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难以为银行公司治理提供更多的理论洞察力。

本文认为,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与一般企业存在着显著差异,系统全面地归纳银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公司治理的潜在影响是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银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高杠杆性。资本比例低决定了股东的道德风险和过度冒险倾向严重,而银行作为融资中介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求债权人投入绝大部分资金。这表明债权人是银行的主要投资者,保护股东利益不应是第一位的,而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应占有突出的位置。股东至上论对于银行来说是不适用的。银行业是个高度成熟的行业,收益相对稳定,与新经济企业相比,银行业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专有性并不显得特别重要,这表明基于专用性的利益相关者论或准租论是站不住脚的。至于监管者和政府作为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也是似是而非的(见下面第6点)。Tirole(2001)曾指出利益相关者论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存在三个难题:可抵押品的匮乏、决策中的死锁以及管理层缺乏明确的目标。表明利益相关者论即使理论上正确,实践中也很难得到很好的实施。本文采用公司治理的第二类观点,即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保护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利益。(2)银行有两类特殊的债权人。一类是众多的小额存款人(债权人),保护他们的利益成为存款保险和外部监管存在的主要理由; 另一类是大额未保险的债权人,包括次级债、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同业往来的债权人。由于没有存款保险以及优先级别低于小额存款人,这些未保险债权人有可能成为市场监督的重要力量,而安全网的存在使小额存款者没有激励去监督,这与一般企业的债务优先级别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正好相反。(3)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 和透明度都有别于一般企业。银行贷款资产组合虽然是分散的,不像一般企业受个别资产投资风险的影响,但其风险程度仍然取决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水平,因此这二者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应居于重要地位。银行资产组合的价值比一般企业实物资产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严重,不透明性使得信息披露非常必要,因为任何一项良好的激励计划都是建立在业绩信号噪音少的基础上。(4)资产负债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短期存款和长期资产并存。大量随时可支取活期存款的存在使挤兑成为可能。这一特点虽然使银行具有为社会提供流动性的功能,但银行经营和公司治理除了受财务困境的影响外,还要受挤兑的影响。(5)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作为其客户的监督者。监督效率影响着贷款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有效的贷款管理和内控制度是银行良好经营的保证。(6)银行业存在着广泛的安全网和受到严格的外部监管,用来保护小额存款者的利益,并防范出现金融传染引起系统性金融危机。通常认为由于银行业的外部性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里的利益相关者指金融系统中的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客户甚至纳税人的利益(救助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的钱),监管者和政府是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对于银行来说,安全网的存在虽然保护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利益,但它会影响到股东的道德风险,过度严格的外部监管还会影响未保险投资者监督激励,不利于提高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可见过度强调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必然会影响到银行经营目标和经营决策,不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从而在根本上不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我们认为安全网和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总之,对于银行公司治理来说,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应系统考虑银行业上述特殊性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应超越传统的从股东利益出发而只关注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转向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作为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该框架应有助于正确认识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四大基本要素即内控机制、市场约束、审慎性监管和金融安全网各自的作用,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中三大支柱 对于银行公司治理的意义。

本文以下的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基本模型,分析资本比例、风险管理等内部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扩展模型,分析信息披露、金融安全网及金融监管等外部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主要结论。

二、基本模型

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出发,银行内部存在着两类利益冲突:一类是所有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另一类是内部人 (控制性股东和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银行来说,最

127

重要的是第二类冲突,其次才是第一类冲突。Alkerlof和Romer(2001)分析了银行所有者可能利用掠夺策略和高风险策略来掏空金融机构,使之陷入破产的深渊。Johnson、La Porta、Lopez-de-Silanes 和Shleifer(2000)则指出了公司治理中的隧道效应,控制性股东通过转移资产和利润等方式获取私人收益,侵占其他投资者利益。因此,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在于:一是防止内部人的过度冒险行为和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侵占;二是激励内部人努力工作。

(一)模型基本假定

假定一个风险中性的企业家(或内部人)组建一家银行,需对众多的项目融资形成资产组合,融资额标准化为1,企业家的资本只占资产组合的比例 , 0< <1,为了形成该资产组合,他必须向风险中性的外部投资者融入资产组合比例1- 的资金。内部人和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市场保留收益分别为r1和r2。模型分两期(见图1),在0期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签订融资合同,在1期内部人选择努力程度e 和资产组合风险程度等变量。内部人的激励计划 是:w=w0+u(e),u是能反映努力程度的函数,一个良好的激励计划要求u >0。内部人对资产组合的贷款项目进行监督的成本为c。不管经营是否成功,内部人都可获得私人收益B,如转移资产、关联贷款、在职消费等,这些私人利益的存在损害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内部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就存在着潜在的利益冲突。在时期2资产组合产生收益 R,假定收益可证实,外部投资者的清偿顺序在控制性股东之前,剩余收益归内部人。内部人的努力程度、风险倾向和风险管理水平会影响到收益的大小,资产组合收益R=ae+s0+bs,s0表示完全被动的资产组合, s代表风险管理水平,内部人选择的资产组合以概率p出现好的状态,以概率1-p出现差的状态,内部人的风险倾向影响到概率p的大小,冒险倾向越大则p越小。两种状态下分别产生收益R1=ae+s0+bs1、R2=ae+s0-bs2,s1、s2>0,s1和s2在不同的风险管理水平下(高H和低L之间)满足关系:H S1>L S1>0,0t>0

图1 基本模型的时序

(二)将控制性股东与经营者区别对待,考虑第一类利益冲突

为了单独考察控制性股东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暂时将经营者与控制性股东分开对待,这时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状态不好时资产组合的收益小于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否则如果外部投资者的收益总能得到保证,就不存在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不需要公司治理来保护外部人利益了),即:R1> 1- >R2,此时控制性股东的收益将为0。那么控制性股东的目标是最大化效用函数:ma x p[R1-(1- )r2-w]+B-c- r1,即:

max p[(a(1-t)e+(1-t)s0+tbs1-w0)-

(1- )r2]+B-c- r1(1)

命题1:作为控制性股东,有激励要求经营者努力经营(提高e),提高管理水平(降低c),但同时他也有强烈的动机去过度冒险和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追求私人利益B),没有积极性主动增加资本(提高 )。

证明:其他结论显而易见,这里只证明股东对于增加资本的积极性及其风险态度。令H=p[(a(1-t)e+ (1-t)s0+tbs1-w0)-(1- )r2]+B-c- r1,

H

=pr2-r1,由于0

H

<0,即股东增加资本金比例并不能增加其收益。对于银行股东来说,其资本金比例 远低于其他企业,较低的p即满足其参与约束:p[R1-(1- )r2-w]+B-c r1,说明银行股东有较高的冒险倾向。股东没有积极性主动增加资本,却有强烈的动机去冒险和侵占其他投资者利益,这表明在银行业的公司治理中,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必要的,同时也要有严格的外部监督(包括外部投资者的市场约束或监管者监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内部管理和控制上,银行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成立各种委员会来约束和激励经营者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股东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净效应是两者之间的权

128

衡。

(三)将经营者与控制性股东作为内部人,考虑第二类利益冲突

命题2:内部人的努力程度越高(e 越大),风险控制能力越好(s 越大),内部管理水平越有效(c 越小),资本比例越高( 越大),则外部投资者越愿意投入资金,而且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部分替代资本金的作用。

证明:外部投资者的参与约束: R -w -B-c (1- )r 2。即:

a(1-t)e+[(1-t)s 0-w 0]+tb s -B-c (1- )r 2(2)

由(2)式很容易知道各变量对于不等式满足条件的影响,当右边资本比例 不变时,通过变动左边的各公司治理变量,也可满足参与条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一个支柱,资本充足率的规定要求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水平要达到最低标准,从两个方面有助于外部投资者的参与:

一是提高了内部人的资本比例;二是要求加强风险管理水平。

三、扩展的模型

为了研究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和金融安全网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我们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中间状态,将模型的时序扩展到4期(见图2)。当合同是不完全时,应当根据不同的状态采取相应行动。时期2出现的中间状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在正常经营中产生显示最终收益 R 的信号 ;二是在正常经营中出现了挤兑,这是银行所面临的特有问题,其是否发生与经营状况无直接联系;三是经营陷入困境。针对这三种状态现有的银行公司治理分别采取了三种相应的对策:根据新的信号修订原来的激励计划;存款保险;救助或清算,实现清算价值L

。这三种机制对银行公司治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图2 扩展模型的时序

(一)信号显示与激励计划

由于努力程度不可观察,激励计划不能直接建立在其上,而只能建立在反映努力程度的可观察变量上,中期业绩所提供的信号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经营者的努力程度。根据充足统计量定理(Holmstrom,1979;Shavell,1979),对代理人最优激励

合同应该建立在对其努力程度进行推断的充足统计量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成本。因为通过使用包含的信息量,委托人可以排除更多的外生因素对推断的干扰,使代理人承担较小的风险(假定代理人是风险规避的),从而可以节约风险成本,相应的激励计划就应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号基础上。银行的信号显示有两种方式,一是公开信息披露,二是外部监管者监管。Tirole(2001)认为,信号显示通过提高绩效来避免企业家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外部投资者的参与条件。对于银行公司治理来说,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银行资产组合的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而日常的外部监管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代理人行动选择的信息和银行的经营状况,并通过及时采取行动来减少代理成本。

命题3:有助于信号显示的信息披露和银行监管有利于外部投资者投入资金。

证明:假定在中期业绩信号 显示后状态好时的概率变为v,那么反映最终结果的似然比一定是信息占优的,即v-(1-v)v >p-(1-p)

p

,可得v>p 。

从而s v =vs 1+(1-v)(-s 2)>ps 1+(1-p)(-s 2)= s ,此时外部投资者的参与条件:

a(1-t)e+[(1-t)s 0-w 0]+tbs v -B-c (1- )r 2(3) 显然该式更容易满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二

和第三支柱,银行日常监督检查和加强信息披露

都有助于公司治理,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参与。

(二)出现挤兑时的情形

当挤兑发生时,如果没有存款保险,

银行将被迫清算其资产组合,假定清算价值

为L,L R 。银

行存款者有两类,一类是在时期1提款,另一类是要等到时期2提款,银行事前并不知道两类存款人的分布,挤兑发生的概率q 外生给定。当存在完全担保时,挤兑与否对外部投资者没有影响,预期到这一点,一开始就不会发生挤兑行为。

命题4:当清算价值远远不能补偿外部投资者的保留收益时,即L (1- )r 2,挤兑的可能性将迫

使内部人提高事前努力程度,任何完全保险计划都将恶化内部人的道德风险。

证明:存在挤兑可能的情形下,外部投资者的参与约束:

qL+(1-q)[ R -w-B-c] (1- )r 2(4) 令M=[(1-t)s 0-w 0]+tb s -B-c 。对(4)式整

129

理得到银行存在挤兑可能时内部人的努力程度e run [

(1- )r 2-qL

1-q

-M]/a(1-t)。存在完全保险时发

生挤兑与否不影响外部投资者的参与约束,发生挤兑时的参与约束:q(1- )r 2+(1-q)[ R -w-B-c] (1- )r 2,与不发生挤兑时参与约束(2)式结果一样,整理得到存在完全保险时内部人的努力程度:e [(1- )r 2-M]/ (1-t)。由于L (1- )r 2,可知(1- )r 2-qL 1-q

>(1- )r 2,从而e mi n <(e run )min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挤兑的存在提高了内部人的努力程度,存在有效挤兑。完全存款保险虽然有助于防止挤兑,但会损害公司治理的效率。

当存在部分保险时,可得命题5。

命题5:当存款保险只对一部分外部投资者实行全额保险时,未保险的外部投资者将会加强监督,要求内部人提高努力水平。

证明:将外部投资者按是否被保险完全覆盖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额保险的投资者,其保留收益为r 21,资金比例为 ,另一类是未保险的投资者,其保留收益为r 22,资金比例为 ,类型1的外部投资者的

清偿顺序优于类型2的外部投资者, + + =1。

未保险外部投资者的参与条件:

q(L- r 21)+(1-q)[ R -w-B-c- r 21] r 22(5) 整理可得:

e run [

r 22-q(L- r 21)

1-q

+ r 21-M]/a(1-t),要

使e run >e run ,只要 r 22-q(L- r 21)

1-q

+ r 21>

(1- )r 2-qL

1-q

,整理得(1- )r 2< r 22+ r 21,由于r 2

是外部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率,即r 2= r 22+ r 21,不等式显然成立,因此e run >e run 。可见未保险投资者要求内部人的努力程度更高才能满足其参与条件,他们更有积极性去监督内部人行为,关注银行的经营状况。因此,存款保险应实行部分保险制度,银行除吸收全额保险的存款外,还应发行其他部分或完全没有保险的负债,如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借款、金融债券和各种次级债,这些负债债权人的存在将有助于加强银行的市场约束。这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第三个支柱的理由。

(三)出现经营困境时的情形

当银行面临经营困境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某种

方式进行救助。 银行破产的事后处理方式会影响

到内部人的事前激励。命题6:当银行面临经营困境时,任何形式的再融资救助,包括存款者继续存款、同业借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都将形成预算软约束,从而恶化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降低了外部投资者监督的激励。

证明:如果有任何形式的新资金K 注入,都会降低银行被清算的概率z,即z(K)

zL+(1-z)[ R -w-B-c] (1- )r 2(6) 由此可得银行处于经营困境时内部人的努力程度e problem [

(1- )r 2-zL

1-z

-M]/a(1-t),因为L (1- )r 2,所以 (e problem )min z =-L+(1- )r 2

(1-z)2

>0。这表示

随着清算发生概率的降低,内部人的经营努力会下降,外部投资者的参与约束将放松,从而加重了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降低了外部投资者监督的积极性。因此,当银行出现困境时,由于存款保险的存在存款者仍对其融资,或者由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对其进行救助,这些措施都不利于银行公司治理。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初衷是应对银行正常经营中出现的暂时流动性短缺,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区分银行受到的是流动性冲击还是清偿力冲击。如果银行经营状况较好而出现暂时的流动性困境,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取流动性,无须中央银行进行干预。因此除非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单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中央银行再贷款没有必要。而在此情形下,银行监管则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日常监督检查,监管者能及时发现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营状况的严重程度,采取分类监管

,对陷入困境的银行及时采取清算重组,有助于提高银行的清算概率,从而激励内部人事前加强经营管理。

一个推论:同时存在挤兑和银行困境时的情形。考虑银行在中期可能同时遇到经营困境和挤兑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银行发生挤兑和银行陷入困境的概率仍分别为q 和z,假定这两类事件相互独立,银行正常经营到时期4的概率就为1-q-z 。

推论:当同时存在挤兑和银行经营困境时,比单独存在挤兑或银行经营困境时要求内部人的努力程度更高,这表明内部人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更加尽责才能保证正常经营,也说明银行业需要更健全的公司治理才能健康运行。

证明:未保险外部投资者的参与约束为:

130

q(L- r21)+z(L- r21)+(1-q-z)( R-w-B-c- r21) r22(7)

此时要求内部人的努力程度:

e all [ r22-(q+z)(L- r21)

1-q-z

+ r21-M]/a(1-

t)。

由于 (e run) min

q=

r21+ r22-qL

(1-q)2

>0,清算价值

一般不能补偿外部投资者资金,即:L r21+ r22, q+z>q,可得:e all>e run 。将e a ll整理得:e all

[ r22+ r21-(q+z)L

1-q-z

-M]/a(1-t),由于 r22+

r21=(1- )r2,由命题5的证明立即可得e all> e problem。

推论的经济含义非常明显,由于挤兑的存在,银行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要高于其他行业,这就要求银行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结论

银行业的特殊性,即高杠杆率、资产组合的不透明性、存款挤兑的可能性以及存在外部安全网和严格的监管,使得银行业与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重大区别。我们的分析表明:股东在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是有限的,高杠杆率使得银行股东有过度冒险和侵占的倾向,为了吸引外部投资者提供资金,银行股东必须在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小额存款者在完全保险的情况下没有积极性对银行进行监督,而未保险的外部投资者则有激励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并通过资本市场价格机制或干预对内部人形成约束。外部安全网的存在虽然保护了小额存款者的利益,但会显著恶化内部人的道德风险;有效的银行监管可以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日常检查监督揭示银行经营状况,加强信息披露;二是通过分类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置有问题银行,减少内部人的道德风险;三是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防止内部人的过度冒险行为。可见,存款保险制度必须与审慎的监管相结合才能实现最佳的结果,同时要保持市场约束与外部监管的平衡,让他们相互补充。过于严厉的监管会减少外部投资者监督银行的激励,从而弱化市场约束和内部公司治理(APEC,2002)。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需要斟酌使用,因为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中央银行在有效区分银行是处于暂时流动性困难还是经营困境方面并不比市场高明,中央银行提供救助还会增加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只有在资本市场不发达或市场本身存在缺陷时,最后贷款人角色在避免无效率清算方面的积极作用才能实现。

本文的模型侧重于一般性地分析银行公司治理各种机制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可在两方面进行扩展:一是对银行业特殊性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列举了银行业六个方面的特殊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特殊性的其他方面则没有涉及,如银行业是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市场结构对公司治理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对特殊性的更多了解无疑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银行业的公司治理。二是对于具体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如股东结构对于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特别是国家控股下的股权多元化与充分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与绩效上的差异;再比如监管严厉程度和各种具体的监管措施(如资本充足率、市场准入和业务限制)对于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中,作为唯一股东的国家和作为 内部人 的经营者通过各种方式对其他投资者利益的侵占 是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过高,经营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上面这些结论对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启发,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1 改变国家作为唯一股东的格局,促进银行股东多元化。防范国家股东和经营者利益侵占的根本方法是股权多元化,这一方面有助于改变国有产权虚置带来的 内部人 控制问题,有助于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另一方面通过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减少大股东的侵占行为。为此,要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国金融机构成为战略投资者,发展民营企业入股银行,充分发挥股东的正面作用。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过程中,要准确界定财政部和汇金公司的国家股东角色,保持银监会作为监管部门的独立性,防止国家股东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削弱监管部门的审慎监管作用。

2 上市可以改善大型国有银行 内部人 控制和预算软约束的状况。上市后要显著改善公司治理还要依赖于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诸如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等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政府应提高会计和审计标准,强化财务约束和信息披露。

3 要重视债权人的独特治理作用,增加未保险债权人的数量,发展资本市场,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发展包括银行同业、次级债和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助于通过价格信号

131

形成市场约束;使得处于暂时流动性危机的银行能顺利融资,继续正常经营;促进银行之间的兼并重组,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银行业的经营困境,并通过替换经营者施加压力。

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审慎的银行监管。用存款保险制度来代替国家隐性担保更有利于防范内部人的道德风险,使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缺乏合理性。存款保险制度一定要有审慎的银行监管作支撑。审慎的银行监管能准确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并及时处理有问题银行,防止中央银行对出现经营困境的银行进行救助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

注释:

资产组合的不透明性对于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扩大了银行内部人(控制股东和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外部分散的股东和债权人难以监督银行经营者和控制内部人的冒险行为。二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难以设计经营者与银行利益一致的激励合同。由于经营成果难以衡量,经营者很容易操纵利润影响短期绩效来满足激励合同,如通过在短期内给处于困境的借款者贷款并收取较高的利率可操纵短期利润,从而牺牲银行的长期利益。这使得银行业的报酬绩效敏感度指标通常低于制造业和其他行业(阙澄宇、王一江,2005)。银行业CE O平均所持有的股票期权以及股票期权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低于制造业的CEO(Houston&James,1995)。三是不透明性更利于内部人掠夺外部投资者和政府的利益,如给予关联方更优惠的贷款。四是不透明性削弱了竞争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由于银行与其客户之间存在长期客户关系,客户信息对于其他银行来说是不透明的。接管在内部人掌握更多的信息情况下也不太有效,即使在工业化国家,敌意接管在银行业也很少(Prowse,1997)。

尽管集中持股的大股东可减少分散股东无能力实施有效公司控制的问题,但大多数政府都限制银行的所有权集中。Barth,Caprio和Levi ne(2003)通过对世界各国银行监管的分析发现:其中42个国家对单一实体持有银行资本的最高比例限制在50%以下,38个国家这一比例低于25%,而且还对银行股东的资格进行限制,如限制非金融企业在银行的所有权。但是这些限制对家族控制的银行无效,家族往往通过金字塔或其他持股方案来实现所有权控制,监管限制股权购买实际上保护这些家族控制的银行免于接管,从而阻碍了公司治理。

事实上,大公司发行的债券也被广泛地持有。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两点明显的不同:这些证券并不充当支付手段,并且银行的负债率大大高于非金融企业。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为, 考虑到保护存款人这一主要的监管目标,应确保资本充足率指标所认定的资本随时可用来保护存款人。 当存款保险已对小额存款者提供完全保护时,银行监管部门代表众多小存款者的观点(Tirole,1994)就不够准确。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这一提法是不准确的。如果银行资产组合能充分分散,且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制度,单笔贷款的风险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分散化,而交易的风险则可以在衍生市场上转移。这样银行的风险则主要受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一点从银行业收益的稳定性中可以得到证实。人们之所以会形成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的错觉,可能是因为银行业失败所带来的巨大不利影响。而对于一般企业来说,破产倒闭在市场竞争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

公司治理机制可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大类,内部机制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者之间的控制权配置体系,外部机制包括公司控制权市场、债权人的外部监督、产品市场竞争和声誉机制等。本文不关注各种机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而将重点放在各种机制合理性的理论基础上。

Caprio,Laeven和Levine(2003)分析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银行都不是广泛持有的(银行的股权不是由公众投资者广泛持有),而且75%的银行只有单一控制性股东,其投票权超过10%。在控制性股东中,超过一半是家族。这表明对于银行来说,内部人控制是个普通的现象。

由于努力程度不可观察,标准的激励合同不能直接以努力程度为依据。这里的简化只是想表明良好的激励合同应与努力程度正相关,对银行激励计划的详细分析可参见T irole(1994),他具体分析了相对清偿力比率、证券化与市场价值会计法对经营者激励的影响。

在Diamond(1984)的模型中假定s=0,银行资产组合由于充分分散而获得无风险收益,从而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是能代表存款者进行有效监督,而自身却不需要外部投资者监督。本文认为银行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好的管理者能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不好的管理者则只能获得低收益,这与有效市场假说不同,因为银行的贷款产品不是完全可交易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严重,贷款银行往往拥有信息优势。

这里将银行风险按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区分:一是股东的冒险偏好,表现在概率p上;另一个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用 s=s1-s2表示,值越大表示风险管理水平越高。 s= ps1+(1-p)(-s2)综合了两者。这两种风险形成原因往往存在高度相关,较高的冒险水平往往与较低的风险管理水平相联系,这里将两者独立开来,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为,增加资本不应被视为银行解决风险问题的惟一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他措施,如加强风险管理、实行内部限额、提高储备水平和加强内部控制等风险管理手段。增加资本不能替代风险控制中应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对于资本充足率在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我国有学者(张杰,1997;1998;1999)认为其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不重要的。他从国家控制金融资源(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的角度分析表明,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居民存款实际上起着替补国家注资的作用,在国家的有力担保之下,国有银行完全可以把居民储蓄存款的相当一部分视作自有(国有)资本;由国家直接注资与在国家担保下吸收存款,其效用是完全等价的。真正重要的是国家的担保能力和人们对国家的信心,即国家以声誉入股(张杰,2003),而不是国

132

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进一步认为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须着眼于资产结构而暂避资本结构。我们认为张的分析没有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其结论有待商榷。首先,国家的担保只限于众多小债权人的利益,其他大额投资者则没有相应保证,这点无论是在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处置的正式法规还是实践中都得到充分体现,而资本则是对所有支付在普通股之前的外部投资者都提供了保证,因此说国家隐性担保是以声誉入股的提法不准确,其实国家隐性担保更像是隐性存款保险。其次,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无条件支持理由的正当性值得怀疑。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国家以控股股东地位通过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利益输送相当于内部人对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占,因为国家并不对所有外部投资者的资金提供担保,这会损害除存款人之外的其他投资者利益。最后,通过改善银行的财务和资本状况来提高经营效率是可行的。银行业的高杠杆性决定了国家可以对不良资产进行核销和注资等财务重组后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从而实现通过资本改革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对于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过度依赖于国有银行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措施来解决:调整国有资本经营领域,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而银行业则可以通过向民营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来提高盈利空间。张文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市场力量对政府行为的制约作用,忽略了未保险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及其市场约束作用,这些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不一致,从而限制了国家作为股东的剥夺行为。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市场纪律的核心是信息披露,披露要求将便于市场参与者评价银行的资本、风险、风险评估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Diamond和Dybvig(1983)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解决银行挤兑的办法之一。

银行资产的清算价值较小,一是因为贷款项目一般在较长期限内才能产生收益,提前清算会使项目大幅贬值;二是由于贷款银行具有特定信息,金融资产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价值也会降低。

我国目前尽管没有存款保险,但根据有关法规和实际做法,金融机构破产清算过程中自然人的债务一般都是有足够保证的,且被优先支付。中央银行在2001年公布的 金融机构撤销条例 中对投资者的清偿顺序作了规定:第二十三条 清算组可以决定小额储蓄存款人可以不申报债权,被撤销的金融机构清算财产,应当先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合法利息。第二十四条 被撤销的金融机构的清算财产支付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合法利息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清偿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债务。第二十五条 被撤销的金融机构的清算财产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经清算应当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或者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Goodhart和Schoen maber(1993)对1970-1992年之间24个国家104家银行的倒闭处置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分成四类:一组救助方案,通常包括中央银行紧急救助和股东的重新注资;其他银行的接管(在购买和接受制度下);创立一种由政府或存款保险机构管理的特殊制度(这特别适用于银行连锁失败的情形);金融机构的清算。银行破产的事后处理方式会影响到事前内部人的激励。

1991年12月美国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 (FDICIA)获得了通过,在该法案中具体规定了严格、渐进的干预条款。银行的清偿能力被评为1到5个级别:(1)资本非常充足;(2)资本充足;(3)资本不足;(4)资本显著不足;(5)资本严重不足。最高级别允许参与高风险的业务,较低的级别意味着更多的限制,而最低级别则不可避免地要被清算或出售全部资产。

这里的 内部人 含义与前文有所不同(使用引号以示区别,下同),它特指转轨经济中国有企业的经理或职工在企业公司化过程中获得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 内部人 控制并不排除国家以控股股东地位通过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进行利益输送,从而形成对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侵占。

参考文献:

1 陈学彬、张文: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 ,载 国际金融研究 ,2003(3)。

2 阙澄宇、王一江: 银行高层激励:美国20家银行调查 ,载 经济研究 ,2005(3)。

3 张杰: 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谜团 ,载 经济研究 , 2003(1)。

4 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Akerlof and Romer,2001 Looting:the Economic Underworld of Bankruptcy for Profi t. Brooki 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 vity,2,1993

6 Blair,M.M.,1995 Ownership and Control Washington D.

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7 Dewatripont and T irole,1994 The Prudential Regulation of Banks Cambridge,MA:MIT Press.

8 Diamond,1984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1,pp.393-414.

9.Diamond and Rajan,2000 A Theory of Bank Capital 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55(6),pp.2431-2465

10 Evanoff,Douglas D.and Wall,Larry D.,2002. Measures of the Riskiness of Banking Organizations:Subordinated Debt Yields,Risk-based Capital,and Examination Rating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6.

11 Fama,E.and Jensen,M.,1983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26,pp.301-325.

12 Jensen,M. C.and Meckling,W.,1976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u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3,pp 305-360.

13 Johnson;La Porta;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 2000 Tunnel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0,pp.22-27

14 Holmstrom,1979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pp.74-91.

15 Levine,Ross,2004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A Concise Discussi on of Concep ts and Evidenc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3404

16 Tirole,2001 Corporate Governance Econometrica, Vol.69,No.1,pp.1-35

(以下文献省略)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成都 610074)

(责任编辑:N、S)

133

银行业信息安全培训试题

信息安全培训试题 一、单选 1、信息科技风险指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B)、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A 制度落实 B 技术标准 C 人为因素 D 不可抗力 2、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A)。 A 银行的法定代表人 B 信息技术部负责人 C CIO D 其他 3、信息科技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A),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A 信息科技治理 B 信息安全管理

系统持续性管理C. D 突发事件管理 4、所有科技风险事件都可以归于信息系统连续性或(D)出问题的事件。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安全性 5、设立或指派一个特定部门负责信息科技(D)管理工作,该部门为信息科技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小组的成员之一。 A 安全 B 审计 C 合规 D 风险 6、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科技风险审计岗位,负责(A)进行审计。 A 信息科技审计制度和流程的实施,制订和执行信息科技审计计划,对信息科技整个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等 B制订和执行信息科技审计计划,对信息科技整个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等 C 信息科技审计制度和流程的实施,对信息科技整个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等

信息科技审计制度和流程的实施,制订和执行信息科技审计计划D 等 7、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领域(C)。 A信息分级与保护;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信息科技运行和维护;访问控制;物理安全;人员安全 B信息分级与保护;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访问控制;物理安全;人员安全;业务连续性计划与应急处置C信息分级与保护;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信息科技运行和维护;访问控制;物理安全;人员安全;业务连续性计划与应急处置 D 信息分级与保护;信息科技运行和维护;访问控制;物理安全;人员安全;业务连续性计划与应急处置 8、依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定义每个业务级别的控制内容,包括最高权限用户的审查、控制对数据和系统的物理和逻辑访问、访问授权(C)为原则、审批和授权、验证和调节。。 A以“最小授权” B以“必需知道” C以“必需知道”和“最小授权” D以上都不是 9、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应制定明确的(D)等,定期进行更新和公示A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 B 技术标准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目录 一、财务治理的理论概述 (1) (一)财务治理的含义 (1) 1)财务治理的含义 (1) (二)财务治理结构的内容及作用 (1) 1)财务治理结构的内容 (1) 2)财务治理结构的作用 (2) 二、上市公司内外部财务治理结构的划分 1)上市公司内部财务治理 (2) 2)上市公司外部财务治理 (3)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现状与问析 (4) (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发展治理状况 (4)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4) 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5)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举措 (6) (一)引进多元化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7) (二)完善上市公司分层财务和内部财务决策控制机制 (7) (三)完善上市公司业绩的激励及约束评价指标体系 (8)

内容摘要: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与核心,完善公司治理首先应从财务治理人手。本文首先根据前人有关财务治理的分析重新界定了财务治理的概念同时在此概念基础上建立了财务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财务治理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现状,构建科学的财务治理结构,必须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实施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举措,从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对策 财务治理是企业经营治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在公司管理上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可以说财务治理是企业财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发展到公司制这一阶段的产物。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函待解决,本人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财务治理的理论概述 (一)财务治理的 近几年,财务理论界提出了财务治理问题,而对于公司财务治理的理解,国内各学者的观点不一,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伍中信教授认为,“公司财务治理,应该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他同时也提到,

银行员工自我鉴定简短

银行员工自我鉴定简短 导读:很庆幸有这样的一次实习机会,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就过去了要感谢计划财务部的经理和各位师傅的照顾和指导。很多课堂、课本上不能学到东西。让我学到这些东西。实习结业了作鉴定如下: 解了银行里面大概的业务流程。实习期间,因为有了这次实习。经理教会我怎样做银行各部门的业务考核表;教我怎样做头寸表;教 我什么是明晰分类帐;教会我怎样查帐;教怎样装订每日的传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解了银行里各部门之间有怎样的分工与合作,计划财务部在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银行内外有什么样的业 务往来和资金流动。 能用到以前学过的某些知识。比如当我知道银行里面的资金是从帐面上直接划来划去的时候,因为有了这次实习。很兴奋,因为知识遇到实践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即便这是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 但是有这样的感觉:这种经济作业的方式以后能给我工作带来很多灵感。 能接触到可能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觉得我办公室的气氛就很和谐,因为有了这次实习。很融洽。大家会为某个问题去讨论,然后很快的去解决。效率就是谦虚,就是交流,就是妥协和团结。这样体会到 意识到要学会学习。学统计方向专业的而统计本身只是门工具,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不难学会。而以后,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就是说当我不进行统计方面的研究了就要从头开始学。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事实,所以我要学会学习,主动一点,勤奋一点,谦虚一点。 想再次感谢我计划财务部的经理和各位师傅,最后。谢谢你能让我学到这么多的东西,让这两个月星期的实习变得很充实,很有意义。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仍需我努力,努力了就不会后悔,也没有后悔的余地。 银行员工自我鉴定简短二 白驹过隙,两个多月的'试用期即将结束!从6月18号工作至今,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从刚进来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这个过程,**信社的领导以及各位同事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舞,他们的信任与教导使我不断进步。 对于一个非银行业相关专业毕业的求职者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进入农信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诚然,对于一个对银行业务不甚了解的门外汉来说,在银行这样的单位里,在完全陌生的领域中,我必须从头学起。在我刚进农信的几天里,认识这里的同事,以及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对我来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就已经认识了大家,渐渐开始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为了熟悉农信的各种业务和基本知识,我看了不少如柜台、信贷、稽核、会计准则、财务等方面的业务书籍,在接触到一些不太熟悉的术语以及科目时,我就会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解释,如果实在不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doc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先天性的制度缺陷,表现在委托代理关系的严重失衡。在完善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应逐步理顺财务报表审计关系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中的代理关系,强化财务治理,以促使上市公司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治理委托代理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进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按照委托代理关系原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先天性的制度缺陷: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在当前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经理层利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计划经济解体后留下的真空对企业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国有股权虚置;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起到对公司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主发起人的国有企业,且大多同时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对上市公司实施具体的经营管理,又名义上代表股东,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监督权于一身。 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还在财务报表审

计关系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等方面深层次的表现出委托代理关系的严重失衡。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包括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公众是委托人,公司经理层是代理人(受托进行经营管理),与此同时,股东作为委托人,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代理人(受托鉴证公司经理层的经营业绩)。尽管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但实际上上述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被扭曲为经营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二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实际掌握在经理层手中,被审计对象变成了实质上的审计委托人,出现了管理当局自己委托他人审计自己的情况,上市公司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明显的利益捆绑关系,前者成了后者的衣食父母。 无论从公司治理的理论,还是从其实际来讲,在公司法人治理中加强对控股股东和公司高管的监督已经成为了逻辑的必然。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明确规定聘请的独立董事中至少有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已为证券市场所接受,但实施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错位。独立董事作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人,本应由中小股东(委托人)提名选聘,实际上却是由大股东一手包办,致使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隐性关联交易,直接削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为独立董事与上市公

浅谈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

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谈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 姓 名 李XX 学 号 146306041 专 业 会计学 学习形式 函 授 层 次 专 科 站 名 南开大学东莞函授站 (院 系) 完成日期 2016年08月02日 指导教师 陈老师 内容摘要 装 订 线

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若公司的治理结构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要相应变化。本文通过阐述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分析两种公司治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进一步探讨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至上共同治理企业价值最大化 目录

一、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管理目标概述及联系 (1)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1)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 (1)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关系 (1) 二、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1) (一)“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与财务管理目标 (1) (二)“共同治理”的治理逻辑与财务管理目标 (2)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及现状 (3) (一)“股东至上”的治理结构的现状 (3) (二)“共同治理”的治理结构的现状 (3) 四、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4) (一)扬弃“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潮流的共同治理逻辑 (4)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6)

银行业员工自我评价(共8篇)(精简篇)

银行业员工自我评价(共8篇) 银行业员工自我评价(共8篇) 篇一:银行员工自我鉴定肥西石银村镇银行我是安徽肥西石银村镇银行的一名普通营业厅员工。在村镇银行工作的近两年中,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一名合格村镇银行员工的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使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为本行的事业发出一份光,一份热。在两年的工作中我先后担任过现金出纳,业务主办等工作!熟悉前台各项柜面业务。现对两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工作情况重视理论学习,自觉加强相关金融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构筑牢固理论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综合素质。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前台综合业务人员,我深知作为一名业务人员,没有过硬的业务理论支撑,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自觉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的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使自己对本行的业务、规章制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日常柜台上的客户业务咨询也能给予正确的反馈、答复。另外,为了适应新时期金融工作开展的需要,增强整体业务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本着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我多渠道的认真学习各项金融知识,积极参加银行业协会的从业资格考试、人民银行的反假币上岗考试和本行的五级柜员考试。并且注重工作中学以致用,通过日常工作的开展,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综合业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二、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为一名前台综合业务人员,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1、工作上,本人能忠于职守,严于律已,工作勤恳,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遵守本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本行的有关号召,在授权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在许多工作流程的细节上想点子、找方法,在符合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日常工作中本人始终要求自己认真细致的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具体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努力做到用心、诚心、信心、耐心、细心的处理每一笔业务,接待每一位客户。以“客户满意、业务发展” 为目标,潜心钻研业务技能,把各项金融政策及精神灵活的体现在工作中,树立热

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

公司财务治理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财务治理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应当从定性方面、从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支撑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接着阐述财务治理的概念、主体、客体等要素架构的基本理论,最后针对财务治理的机制、模式等重要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关键词: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目前,我国公司的制度安排受经济转轨时期的影响,透过一些问题公司事件,不难发现市场上许多公司的问题往往表现在财务方面,如:财务报表的粉饰造假,募股资金的随意挪用,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单纯从财务技术的角度已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公司形成的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重视公司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转而从定性方面、制度层面来展开对公司财务的研究,即着重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已成共识,财务治理就是规范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确保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一)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和诺斯等开创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它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引入契约、不对称信息、代理成本等基本分析工具来分析企业问题。根据分析工具和侧重点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划分成以下理论分支。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

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利即剩余权利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代理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因此,必须设计某种制度:一是通过财务治理来明确各级委托人和代理人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必然要采取某种方式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激励与监督。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签约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存在逆向选择,它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签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道德风险,它既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也包括隐藏行为的问题。财务治理应该保证财务信息的畅通流动和财务权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执行,使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落到实处。正是高昂的代理成本配合不完全的契约促使人们关注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因此是财务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二)公司治理理论哈特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治理结构确实有很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

银行员工个人自我评价最新版

银行员工个人自我评价最新版 身为一名银行的职员,要怎么写好一篇自我评价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银行员工个人自我评价最新版,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银行员工个人自我评价最新版1 自我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在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见习期间,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及时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我先后参加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人行的反假货币岗位资格考试,并取得了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和反假证书。在平时,我苦练点钞、汉字录入、翻打传票等基本功,虚心学习,勤学好问,并认真做好笔记。 我从一名普通柜员做起,努力学习操作技能,拓展业务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从第一天正式上柜台时的依葫芦画瓢、谨小慎微,再到如今能熟练操作、从容的接待客户,每一天我都努力做到比前一天更好。 作为一名窗口行业的员工,我深知竭诚服务的重要性,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我坚持为每一个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而客户的每一句谢谢,都是我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从普通柜员的岗位学起,现已基本掌握了高级柜员的操作和知识,目前正接手对公复核的岗位工作。我想,这不仅是领导对我这一年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我本身的一种认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磨炼自己,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银行员工个人自我评价最新版2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 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品学兼优,连续三年获得学院奖学金。 曾担任系学生会外联部干部、系团总支组织部副部长、班级生活委员等,在学生工作和外出拉赞助与商家联系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办事和处事能力。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曾连续两年获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学生会优秀干事”等荣誉称号。 在平时学校生活中,做过很多兼职。例如:家教、电话访问员、酒楼服务员、派传单、问卷调查,还到工厂打过暑期工,亲身体会了各种工作的不同运作程序和处事方法,锻炼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尽心尽力。 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使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在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让我在人生事业中走得更高更远。获得了“优秀大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银行员工个人自我评价最新版3 回想这一年,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深思的东西。从最初进海月分理处实习的懵懂无知,到涌口支行第一天正式上柜时候的谨慎小心依葫芦画瓢,再到如今在能熟练操作。一路走来,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一名合格的农商行

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

内容提要: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认识财务管理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参与。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并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财务管理目标。 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被当作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又存在和运行于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公司的治理结构变了,则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要相应变化。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正确认识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提高经营绩效,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和实质 1.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现代企业区别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将财产授予代理人经营,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因素,代理人就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因此,尽管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以产生代理收益(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但委托人为使其效用最大化而通过合约监控代理人的行为,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也是必然发生的。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果这种冲突不可能通过完备的契约得到解决,则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必然在企业中产生。公司治理之所以成为必要,关键在于企业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代理问题,二是不完备合约(契约)。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设置一个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2.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和框架 广义地讲,公司治理结构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外部治理机制,第二层是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也就是法人治理结构。这其中涉及到理论的内容相当广泛和综合。本文集中讨论内部治理结构,也就是狭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治理主体,即谁参与治理,现代治理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治理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二是治理客体或治理对象。治理结构着重解决的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为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每个利益相关者必须有监督、约束对方的权利,必须分享资源配置的决策,这些权利就是控制权。可见,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内容。三是治理手段。对法人治理结构来说,要达到合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必须具备一定的程序和机制,常见的有表决程序、利益分配程序、人事任免程序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机构。 总之,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合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促使他们进行长期合作,以形成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质在于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参与与合作

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管理指引

附件 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管理指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机构)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增强银行机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国家经济金融运行安全,保护金融消费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和人民银行总行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订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在银行机构计算机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使用及废止等过程中,保障计算机数据信息、计算机系统、网络、机房基础设施等安全的一系列活动。 第三条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银行机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协调。各银行机构负责本系统(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完成人民银行交办的信息安全管理任务、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各银行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与金融机构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满足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安全性要求,保证信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效防、控制和化解信息技术风险,增强信息系统安全预警、应急处置和灾难恢复能力,保障数据安全,显著提高金融机构业务持续运行保障水平。 第五条各银行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

跨行业协调机制; (二)加强信息安全队伍建设,落实岗位职责制,不断提高信息安全队伍业务技能; (三)保证信息安全建设资金的投入,将信息安全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和标准规体系建设; (五)加大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加快以密码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六)加强安全运行监控体系建设; (七)大力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等级保护; (八)加快灾难恢复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信息通报机制; (九)广泛、深入开展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第六条本指引适用于在省设立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的总部和分支机构。非银行机构参照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七条各银行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应建立由行领导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专家组成的信息安全领导机构,负责本系统(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决策本系统(单位)信息安全重大事宜。

论述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

论述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问题是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利益追求不同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越来越弱,甚至少数股东的利益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而产生的。近年来,公司治理不仅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公司治理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只是资本家通过委托—代理中的激励约束设计来控制代理人和企业的一种机制。 这表明委托代理理论遵循的是“股东本位”,强调“股东主权”,从而使得企业在治理结构中更关注股东利益的保护,企业管理也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以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企业成为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其经济本质被界定为利益相关者因投资缔结的契约网络。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恰与股东至上的委托—代理理论针锋相对,认为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公司的经营目标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经营者不仅仅是资本家的代理人,更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服务。因此,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保护股东利益,使得股东利益最大化,而且要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的概念定义很多,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作过多种定义及分类,如公司治理的具体形式、制度构成、制度功能以及理论基础等等。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制度构成或功能角度出发进行界定。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我认为,公司治理应是利益相关者不断谈判和再谈判的动态管理过程或活动。 首先,公司是一组契约的联合体,而公司治理则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规范公司各利害相关者的关系,约束他们之间的交易,来实现公司效益。其次,从静态看,公司治理表现为一种结构和关系;从动态看,则表现为一个过程或机制。再次,公司治理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激励与约束,更在于对权利、责任和利益进行有效的配置,达到一种“制衡”状态。最后,现代公司治理不仅要对股东的责权利进行有效配置,还要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力和义务。 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可以这样概括公司治理的涵义: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静态的契约形式或动态的谈判机制来合理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以及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权利、利益关系,并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的相对稳定状态,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统一。 二、财务治理的内涵 从根本上来说,财务治理的产生同样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财务是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导向,并由利益相关者在一种动态的谈判与再谈判的共同参与运作中形成的。这种利益相关者导向的财务治理理论否定“股东单边治理”的财务治理结构,而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论前提下,财务治理的参与者由原来的股东、经理层、员工等扩展到顾客、供应商以及政府等企业内外部各种利益__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内容也随之扩大。

银行职员个人自我评价

银行职员个人自我评价 今年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管是思惟上、学习上仍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成。我对自己今年的自我评价是比较满足的。 思惟上,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法规。 工作上,本人自xxxx年工作以来,先后在某某部分、某某科室、会计科等科室工作过,无论走到哪里,都严格要求自己,耐劳钻研业务,争当行家里手。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已纯熟把握储蓄、会计、计划、信用卡、个贷等业务,成为xx行业务的行家里手。

记得,刚进xx行,为了尽快把握xx 行业务,我天天都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岗,训练点钞、打算盘、储蓄业务,固然那时住处离工作单位要坐车1个多小时,但我天天都风雨无阻,特别是冬天,雪窖冰天,怕挤不上车,我经常要提前两、三个小时上班,就是那时起我养成了早到单位的习惯,现在天天都是第一个到行里,先打扫卫生,再看看业务书或预备预备一天的工作,也是这个习惯,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业务知识,为我几年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工作过的岗位大部门在前台,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客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我给予不同的匡助和服务,记得有一位第一次到我行客户,当我了解到他要贷款买二手房时,因为他不知该怎么办,只是有个想法主意,我便具体地向他先容了个贷的所有手续。除了在服务客户上我尽心尽力,在行里组织的各项流动中我也积极响应,

常常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竞赛,展示自我,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单位的嘉奖。 学习上,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没有抛却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因为我毕业财校属于大专,但我没有知足于现状,刚工作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自修xx大学金融本科,并于xx年毕业,因为学习勤奋耐劳,成绩优良,学习中受到老师充分肯定,目前正在积极预备论文答辩。不但把握和进步了金融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完全达到了本科生所具有的水准。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加钻研业务,把学到的金融知识融会到工作中去,使业务水平不断进步,并于xx年参加全国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顺利通过同时被行里聘为中级师。在多年的业务知识考核当中,每次会计业务资格考试都达到1级水平。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面只是我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这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匡助是分不开的。我始终坚

银行征信信息安全自查汇报

银行征信信息安全自查汇报 银行征信信息安全自查报告1 一、本行相关征信工作人员在使用办理征信业务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业管理条例》执行,遵循合规、审慎、保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对自己的查询帐号严格保密,密码定期修改。 二、在查询过程中,按照审慎和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对每一笔被查询者,由被查询者当面签订查询授权书,按照被查询者的授权的查询原因,进行授权内查询,做到无无权查询和越权查询。 并且对每一笔查询结果,做到保密制度,切实维护被查询者的个人隐私。 三、对每一笔查询者,在查询之前,做好查询登记制度,登记被查询者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号码、查询原因进行详细登记,对每笔查询记录逐笔登记,并按季度对其登记簿进行装订保存。 四、现我行被查询者为借款人,对其符合发放贷款的被查询者,查询报告都做为贷款资料保存,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户,我行对其查询报告进行专夹保管,查询者对其信息绝不对外宣传,保证其查询信息不泄漏,影响个人信誉。五、对其查询的个人与单位征信,本着全面、客观、合理的原则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征信信息仅供参考,不应简单以个人与单位征信系统存在负面数据为由,正确使用征信系统,合规开展征信业务。 六、对个人贷款户进行贷款后管理查询,严格按照主管授权制 度,对每笔需要贷后检查的个人征信查询,按照先登记授权,后查询的原则

办理查询业务。 自查人:xx (二)系统管理情况我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权限管理设置, 加强对X-PAD 系统、CRM系统、个人征信信息系统的管理,系统的使用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并明确了管理责任, 确保个人金融信息在收集、传输、加工、保存、使用等环节不被泄露和盗用。今年以来,我行通过对个人客户经理的风险排查和对基层网点常规业务检查对涉及个人金融信息的保密环节进行了自查和检查,目前尚未发现个人信息泄漏的情况。 (三)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的检查情况2 为强化内部控制,加强个人金融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促进个人金融业务又好又快发展,预防和遏制由于内部监督控制不力、违规操作而导致的重大风险,个金部将重点业务和关键环节的检查均纳入检查计划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认真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检查。 1 、银行卡业务管理 (1)在发卡审核环节,对所有申请进件进行了100%电核,对有疑问的或批量进件由风险人员和直销领队上门核实包括真实性,所有进件均实行了“三亲见”制度,并通过身份联网核查和人行征信系统进行了身份核查和征信调查。 (2)我行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按照各级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正确使用和设置特约商户的结算账户。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在充分了解核实商户相关信息的同时,在人民银行联网核查系统和中国银联的不良信息系统核实商户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授权经办人的个人身份和资信。严格执行商户调

银行员工自我评价500字【五篇】

银行员工自我评价500字【五篇】 【导语】无论应聘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简历,银行更是这样,而每一份完善的简历都少不了自我评价。以下是整理的银行员工自我评价500字,欢迎阅读! 【篇一】银行员工自我评价500字 自从我到xx银行工作以来,截止200x年x月x日营业室储蓄存款达13417万元,比年初新增4702万元,新增代发工资户4653户。尤其是今年1月份储蓄专柜存款突破了亿元大关,新创储蓄专柜历史。现将我本人在200x年一季度的工作情况做如下评价: 1、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 经过200x年的岗位调整,我本人被聘任为“8级执行会计师”,在新的岗位面前,我一再告戒自己尽快找准位置、进入角色,因为营业室不允许有无所事事的人。卸掉了部分管理方面的担子,我把精力集中到抓前台业务和产品营销上,尤其是对储蓄存款及相关新产品的营销,更是紧抓不敢松懈。进入200x年,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我行的一系列职工大会、中层干部会议及我行的第一次“经营分析会议”的

会议精神,新一届领导班子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崭新思路,既激发了营业室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拓宽了我本人的工作思路。“求生存”压力变成了动力。在劳动竞赛中以求生存、促发展为主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站在快速发展的高度上,我和营业室主任客观分析了面对存款增量份额与其它行的差距,在会计主管的指导下详细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方案,切实遵循行党总支确立的“大发展、大市场、大营销”的工作思路,在土地补偿资金归集、职工买断资金代发、收复失去的代发工资阵地、集团企业工资源头上及来兖投资商找突破点,巩固扩大了营业室的客户群体。营业室作为核算主体行,是全行各项工作的枢纽,是全行会计核算的中心。要提高我行的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必须从营业室的会计基础工作抓起。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通过对营业室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种类进行认真分析,重新制定和细化了岗位职责,调整了轮岗制度,严格了操作流程,制定了钱箱现金管理办法、钱箱单证管理办法、证券业务管理办法、凭证整理装订办法、会计差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明确专人对钱箱现金、单证、重点会计科目及帐户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通过制定二次分配办法,将营业室人员的绩效工资与业务量、存款任务完成、核算质量、服务质量、劳动纪律等内容相结合,打破了分配上的“小锅饭”“小平均”,促进了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和服务质量、核算质量的提高。 此外我本人积极投入到吸存增储的热潮中去,班上谈存款、班

樊行健-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进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按照委托代理关系原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先天性的制度缺陷: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在当前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经理层利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计划经济解体后留下的真空对企业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国有股权虚置;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起到对公司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主发起人的国有企业,且大多同时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对上市公司实施具体的经营管理,又名义上代表股东,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监督权于一身。 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还在财务报表审计关系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等方面深层次的表现出委托代理关系的严重失衡。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包括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公众是委托人,公司经理层是代理人(受托进行经营管理),与此同时,股东作为委托人,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代理人(受托鉴证公司经理层的经营业绩)。尽管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但实际上上述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被扭曲为经营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二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实际掌握在经理层手中,被审计对象变成了实质上的审计委托人,出现了管理当局自己委托他人审计自己的情况,上市公司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明显的利益捆绑关系,前者成了后者的“衣食父母”。 无论从公司治理的理论,还是从其实际来讲,在公司法人治理中加强对控股股东和公司高管的监督已经成为了逻辑的必然。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明确规定聘请的独立董事中至少有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已为证券市场所接受,但实施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错位。独立董事作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人,本应由中小股东(委托人)提名选聘,实际上却是由大股东一手包办,致使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隐性关联交易,直接削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为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益关系,就很难向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决策提出异议,所以未能完全尽到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的社会责任。独立董事一方面受制于上市公司和大

银行业简历自我评价

银行业简历自我评价 银行业简历自我评价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去时间审阅我的自荐书,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谦意。 我叫×××,是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2018届的毕业生,主修专业是金融学、并辅修证券投资。通过三年的学习,已打下扎实的经济金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对社会,我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希望能到贵公司继续加深学习和实践。作为一名国际金融的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主要学习国际金融的各方面基础知识,特别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信贷、外汇交易、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和会计等相关知识。对经济

和金融产生浓厚兴趣,并涉猎保险、企业管理、企业兼并等其它书籍,努力做到博览群书 在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本人在注重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金融专业自荐信精选范文默认。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既锻炼了工作能力又拓宽视野,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做到思想端正、诚信待人,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个人凝聚力。本人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同事与老师同学关系良好,校级的“先进班集体”是对我班同学的肯定。 怀着对光明前途的信心和向往;怀着一施所长并深入学习的渴望。在此冒昧自荐,希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与之同甘共苦、竭诚服务、共创未来! 银行业简历自我评价篇2 尊敬的交通银行领导:

一个已经在两所知名高校学习金融知识达七年之久并 相对积累一些实践经验而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首先向全行领导及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是张xx,女,20XX年11 月出生,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安徽xx人。从熟知交行企业文化的那一刻起,注定与交行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是一名世界经济(国际金融方向)专业即将毕业的研 究生,从选择金融本科专业开始,矢志不渝为我热爱的金融事业奋斗终身。 记得20XX年高考后,我以比安徽省本科一本线563分高28分的成绩毅然填报了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xx(211),作为第一志愿院校和第一专业录取。四年本科,我一如既往,如同高考冲刺阶段,如饥似渴汲取着专业知识。先后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取得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同时,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辅修了该校法学第二本科专业,如期取得了金融学和法学双本科毕业和双学士学位。

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概述.doc

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 —一个公司的健康营运之路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看似两两一样的词汇,或许我们很多人会把他们混为一谈。虽然他们主体一致,但是意思却不同,分清他们之间的意思、关系与联系,是很有必要的,这对理解掌握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内在涵义有很大的帮助,也对将来在职场上的公司体制与构成有更深入的了解。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 公司管理是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的企业活动过程”。公司管理就是运营公司,而公司治理则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上。公司治理是董事用来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公司管理则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从终极目的看,公司治理和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只是层次不同而已。公司治理模式主要考察的是构成公司的各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的划分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公司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是企业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财务治理也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财务权力安排、财务行为激励与约束、财务利益分配与协调,通过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内部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 因为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是有区别的,财务治理侧重于财务主体的结构性安排和制度性的层面,是公司财富创造的基础;财务管理侧重于控制,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和具体的财务经营活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或公司的命脉,一个公司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与否,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形象、实力和前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不同权利主体彼此之间权力、责任、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进而解决公司内部不同

银行业员工自我评价(共8篇)(精简篇)

银行业员工自我评价(共8 篇)银行业员工自我评价(共8 篇) 篇一:银行员工自我鉴定肥西石银村镇银行我是安徽肥西石银村镇银行的一名普通营业厅员工。在村镇银行工作的近两年中,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一名合格村镇银行员工的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使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为本行的事业发出一份光,一份热。在两年的工作中我先后担任过现金出纳,业务主办等工作!熟悉前台各项柜面业务。现对两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工作情况重视理论学习,自觉加强相关金融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构筑牢固理论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综合素质。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的前台综合业务人员,我深知作为一名业务人员,没有过硬的业务理论支撑,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自觉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的学习了相关业务知识,使自己对本行的业务、规章制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日常柜台上的客户业务咨询也能给予正确的反馈、答复。另外,为了适应新时期金融工作开展的需要,增强整体业务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本着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我多渠道的认真学习各项金融知识,积极参加银行业协会的从业资格考试、人民银行的反假币上岗考试和本行的五级柜员考试。并且注重工作中学以致用,通过日常工作的开展,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在综合业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二、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为一名前台综合业务人员,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1 、工作上,本人能忠于职守,严于律已,工作勤恳,严格执行国家金融政策,遵守本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响应本行的有关号召,在授权范围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在许多工作流程的细节上想点子、找方法,在符合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日常工作中本人始终要求自己认真细致的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具体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努力做到用心、诚心、信心、耐心、细心的处理每一笔业务,接待每一位客户。以“客户满意、业务发展” 为目标,潜心钻研业务技能,把各项金融政策及精神灵活的体现在工作中,树立热忱服务的良好窗口形象。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坚持做好“微笑服务”,耐心细致的解答客户的问题,两年来从未出现因个人原因而出现的客户投诉或不满意2 、安全经营方面,增强防范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