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一组的是()

①敲击能发出声音的钢琴②玉米③鸡④石头⑤珊瑚虫⑥机器人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⑦

2.孙悟同学提出了以下四条理由来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你认为其中哪条理由不成立?()

A.机器人不能生殖

B.机器人没有心脏、脑等器官

C.机器人没有细胞结构

D.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3.“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

A.生长和繁殖B.变异C.营养和呼吸D.以上都不是

4.小明在剧烈运动过后大量出汗,是因为( )

A.小明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小明正在长身体

C.小明具有新陈代谢

D.小明热爱运动

5.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B.蘑菇C.青蛙D.电脑病毒6.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月季、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生物的数量

7.下列是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是()

A.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8.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9.如果让你调查一块草原草的密度,你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一棵一棵的数B.分格计算再累加

C.选点抽样调查D.大体估算

10.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A.上网搜索资料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C.进行人口普查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1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12.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

D.生物圈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基本条件

13.下列对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生物提供阳光、水、空气等生存要素

B.阳光不易透过深层海水,因此,生物圈不包括海洋

C.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叫做生物圈

D.生物圈范围为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

14.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以上三项15.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只能生活在生物圈内()

A.生物圈能为圈内生活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B.它能为生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C.生物圈能提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D.阳光、空气和水及营养物质只存在于生物圈内

16.在“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属于这一实验对照组的是()A.光线的明亮与阴暗 B.土壤的干燥与湿润 C.温度的高与低D.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

17.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在环境中,对此起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是()

A.土壤B.温度C.阳光D.水分

1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9.“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能影响生物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能适应环境

20.在生物圈中,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每年生产的氧气最多()

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21.20世纪,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DDT大量流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你认为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A.浮游植物B.小虾C.鱼D.企鹅

22.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农田

23.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

A.虎→鹿→绿色植物B.虾→小鱼→大鱼

C.绿色植物→蛇→鹰D.绿色植物→兔→狐

2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除了水圈的大部还包括()

A.大气圈、岩石圈的表面B.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

C.大气圈、岩石圈的下部D.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下部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生物影响环境

C.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秋风扫落叶是植物适应环境

26.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

C.生物圈D.森林生态系统

27.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过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调节()

①较大光圈②较小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8.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C.增强透明度D.防止水溢出

29.透明玻片上的“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9B.6C.a D.以上都不是

30.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显微镜是()A.目镜5×,物镜8×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20×,物镜15×

31.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①水②无机盐③核酸④糖类⑤脂质⑥蛋白质⑦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③④⑥⑦D.①③⑤⑦32.把绿叶蔬菜浸在冷水中一段时间,冷水不变色,放入沸水中几分钟,沸水很快变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细胞结构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3.与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

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

34.下列关于细胞知识或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视野中的细胞变大、数目变少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几下后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这样制成的玻片标本叫涂片

35.如果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红细胞,要制作成()

A.装片B.涂片C.切片D.薄片36.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染色用的液体是()A.生理盐水B.自来水C.碘液D.凉开水

37.当植物细胞处于外界溶液浓度大的环境中时,液泡将会出现的变化是A.缩小B.胀大C.消失D.正常38.下列关于细胞生活所需物质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线粒体

B.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无机盐、糖类都是无机物

C.白菜中的水能够散失到空气中,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39.生物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中,能够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蛋白质,脂肪和糖类B.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C.蛋白质,水和无机盐D.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40.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的原因是:()

A.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少,膜不能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

B.细胞的体积太大太厚重了

C.细胞表面相对减少,膜能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

D.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太快

41.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

A.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B.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多C.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D.种子中细胞吸水膨胀所致4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43.从结构和功能上分析,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哪个水平层次的结构()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44.下列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A.花B.叶C.种子D.果实45.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变形虫B.病毒C.真菌D.细菌和放线菌

46.如图是植物体的不同组成层次图,请据图回答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一 B.二 C.三 D.四

47.下列除哪一项外,其余结构在层次上都是一致的?()

A.花 B.种子 C.果实 D.叶肉

48.我们使用的马铃薯属于植物的哪种器官()

A.根B.茎C.果实D.种子49.培养SARS病毒时,应选用()

A.冷却的牛肉汤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C.固体培养基D.活的鸡胚

参考答案

1.D

【解析】②玉米、③鸡、⑤珊瑚虫、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①敲击能发出声音的钢琴、④石头、⑥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可见D正确。2.B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可根据生物的特征来判断,如果不具备以上特征,则机器人就不是生物.

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生长.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如果不具备以上特征,则机器人就不是生物.根据以上生物的共同特征可判断,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机器人不是生物.因为机器人需要电能为它的运动提供能量,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等生物特征.

故选:B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B

【解析】“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

4.C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小明在剧烈运动过后大量出汗,说明小明具有新陈代谢的基本生命特征。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5.D

【解析】

解: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电脑病毒不需要外界的营养,不能生长繁殖后代,不能由小长大.因此不是生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C

【解析】

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松、柏、月季、鼠、苍蝇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该分类方法是按照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行分类的。

7.D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8.B

【解析】

如果只用1条蚯蚓做实验,那么实验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误差大。

9.C

【解析】

试题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时: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等,调查一块草原上草的密度,可以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A.、一棵一棵的数,一块草原数不完,A.错误;B.、分格计算再累加,也是非常的复杂,B.错误;C.、由于草的数量非常多,不可能详细调查,可以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C.正确;D.、大体估算,很不准确,D.错误。故选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调查的基本方法。

10.D

【解析】

【分析】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详解】

A、上网搜索资料属于资料分析法,A错误;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属于测量法,B错误;

C、进行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C错误;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属于观察法,D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观察的概念以及观察法的类别。

11.C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如果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详解:A、生物圈是生物和环境的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只是生物圈的环境部分,A错误;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C正确;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只是生物圈的生物部分,不是生物圈本身,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生物圈的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12.C

【解析】

【分析】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1)大气圈的底部:有多种空气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2)水圈的大部: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生物种类多以水生动植物为主,大

多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详解】

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正确;

B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B正确,C错误;

D、生物圈能为其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故D正确。

【点睛】

理解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B

【解析】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B错。

14.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15.C

【分析】

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据此答题。

【详解】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

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它能为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所以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C是正确的。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6.B

【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线的明亮与黑暗不同外,其它条件如土壤的湿度、温度都相同,A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17.D

【解析】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18.C

【解析】

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A不符合题意;

“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

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

【分析】

(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详解】

“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即“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A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0.D

【解析】

试题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21.D

【分析】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详解】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食物链“浮游植物→小虾→鱼→企鹅”中,企鹅消费级别最高,体内DDT含量最高。故选D。

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明确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是解答的关键。

22.B

【解析】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终年高温多雨,土壤肥沃,丰富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最大。23.D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A错误;虾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B错误;蛇是肉食动物不吃植物,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兔、狐的关系,D正确。

【点睛】

此类题只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

24.B

【分析】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解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的一部分,不能说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错误;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正确;

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是植物对寒冷冬季的适应,D正确。

26.C

【解析】

【分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所以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故选C。

27.C

【分析】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也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详解】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

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亮,应选择②较小光圈和③反光镜的平面。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8.A

【分析】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

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

【详解】

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再缓缓放平,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点睛】

熟练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9.A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即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所以透明玻片上的“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9。

30.B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

【详解】

A的放大倍数是40倍;B的放大倍数是400倍;C的放大倍数是150倍;D的放大倍数是300倍;B选项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细胞最大。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1.B

【分析】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

【详解】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所以①水、②无机盐、⑦氧,都属于无机物;③核酸、④糖类、⑤脂质、⑥蛋白质,都属于有机物。

故选:B。

【点睛】

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有些含碳的化合物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非常类似,一般归为无机物,如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其盐等。

32.B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图: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如图:

其中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其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

细胞膜具有透过性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其透过性又是具有选择性的,它能有选择的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让废物排出,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流出和细胞外废物的进入。把绿叶蔬

菜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色;若把绿叶蔬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变绿。说明沸水破坏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细胞膜的作用及其原理,其透过性是有选择性的。平时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应用。

33.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结构、营养,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结构与叶肉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植物叶肉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液泡和细胞核。因此细菌和叶肉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和叶肉细胞的区别。

34.C

【解析】

试题分析:A.细胞并不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变大了,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变小,视野变暗,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做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正确,符合题意;

D.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如细菌用吸管吸取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

叫涂片,用牙签在口腔内侧壁刮几下后放在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这样制成的玻片标本属于装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玻片标本的类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5.B

【分析】

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详解】

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血液是液体,因此,“如果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红细胞”,要制作成“涂片”。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玻片标本的类型和制作。

36.C

【解析】试题分析:染色是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37.A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

【详解】

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当细胞液内外的液体浓度相等时,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

会吸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植物细胞失水,因此当植物细胞处于周围溶液浓度大的环境中时,植物细胞失水,故液泡将会缩小。【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并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38.C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A、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是线粒体;

B、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不是有机物,蛋白质是有机物;水从细胞内能够散发到空气中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D、细胞中物质有的是通过细胞制造的,如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有的是直接吸收进入细胞的如水等.综上所述,A、B、D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过程;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39.A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各具有不同的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故选A。

【点睛】

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40.A

试题分析: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随着细胞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的增加相对较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细胞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无限长大。

考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1.C

【分析】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详解】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所以,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秘是细胞的体积增大与细胞的数量增多共同作用。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共同结果。

42.C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植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有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可见C正确。

故选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