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_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_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_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_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2002年7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uly,2002 第4期J o urnal of N anjing N or mal U niv er sity(Socia l Science)N o.4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

——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

班 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

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德育的人性化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反映了新世纪德育

的走向。它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德育的本性。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

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放;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

的生活整体融合。

关键词:德育;德育理念;德育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2)04-0073-08

新世纪的德育(本文主要指道德教育)走向如何,与社会转型有关,与我们具有怎样的德育理念,怎样进行德育改革有关。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对德育现代化或现代德育的理念,可能有多种理解,我认为其主要特征,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德性发展,或者说它的根本精神就是以道德主体(儿童)的德性发展为本,走向主体-发展性的德育。这是现代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早在上个世纪初瑞典作家爱伦·凯就发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呼吁。澳大利亚的教育史学家W·F·康纳尔提出教育要转向“人性化”。前苏联教育家哈尔拉莫夫等提出“教育人格化”的要求。从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到80年代末国际社会提出“学会关心”,都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走向,体现了教育关怀人的发展的趋势。教育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优秀的校长们领导的学校德育改革,就体现了现代德育精神,他们以更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这种精神:“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东洲小学许新海,2001)。“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华士小学吴辰,2001)等。而这也正反映了新世纪德育的走向,即德育人性化的走向。本文试从不同的侧面,结合我国学校德育实际来说明其问题。

一、从物化走向人化

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既往的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对待,施行非人的“教育”,其主要表现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实施非人的规训与约束,非人道的体罚和虐待;把人作为工具打造,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肢解人的整体

收稿日期:2002-05-08

作者简介:班华(1935-),男,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性,片面强调对人的某些部分进行测量、量化,(而“只要生命体沦为科学科技准确性的属性,生命体的原始价值就荡然无存了”);[1](pp.55-56)否定人的能动性,把人看作是客观物体的,是没有生命的,是消极被动、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以我国近20年情况来说,关于主体性教育的讨论,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讨,关于学校中自主性德育的研究、个性发展的教育研究,“学会关心”的研究,以及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把爱带入21世纪”的呼吁等等,都表明了德育人性化在理论认识和教育实践方面有很大进展。目前仍在向这着这个人性化方向走去,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追求过程。

德育人性化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教育的。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是完整的生命体,它要自由地发展。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人性化的德育,是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

德育人性化符合德育的本性。道德教育是使人向善的,是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创造人的幸福服务的。德育自身是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这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如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2]

从物化走向人化,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人,就是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能动的、创造性的人。人性化的德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人性化的德育关怀学生这个完整的生命体,看到学生是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人性化的德育相信学生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如布伯所所说的,学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3](p.158)

从物化走向人化,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德性是精神的核心,作为精神关怀者,其根本职责或使命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所谓“教育人格化”就是把学校及其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系统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都转化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因素,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从物化走向人化,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事实上,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权利、关怀学生的成长。当下就应当废止、克服事实上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违反人性、违反教育原则的现象。例如依然普遍存在体罚现象的同时,普遍存在着严重摧残学生心灵的“精神虐待”(心罚)。十年前,我曾对当时形形色色的精神虐待现象作过概括,即:侮辱人格、强迫反省、心理施压、连续唠叨、精神威胁、精神禁闭(使学生孤立)、不公正对待等。今天,惩罚学生的方式丝毫未见减少,甚至发生了某些残酷伤害学生的做法,例如强迫学生用小刀刮脸、在学生脸上刺字、强迫学生吃苍蝇等,虽然这是个别现象。

从物化走向人化的过程中,要求关怀完整的生命体。我们强调对儿童的精神关怀,丝毫不意味可以忽视对身体的关怀。从整体上关心人,包括关心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已经开始的全球性“支持儿童”活动(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我们推进德育人性化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这就是:不忽视任何一个儿童;给予儿童优先;关心每一个儿童;与艾滋病作斗争;停止伤害及剥削儿童;倾听儿童的心声;让每一个儿童都受到教育;保护儿童远离战争;为了孩子要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与贫困作斗争,投资于儿童。[4]

德育走向人性化,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由强制性单向灌输转向双向的平等对话。

二、从灌输走向对话

20世纪开始批判道德灌输。灌输的性质是控制性、奴役性的,教育者的独语是现象,背后依托的是一定社会(阶级)意图;灌输的主要特征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5](p.31)作为国家“驯服工具”培养,作为“美德之袋”进行德目注入;实施居高临下的单向影响,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因此,灌输也是违反了人的本性,违反了德育本性的。

从灌输走向对话,表明了德育从忽视儿童发展向重视人、重视人的发展的转变。杜威、皮亚杰、柯尔伯格在推动这个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杜威首先反对灌输,他指出灌输的本质是强制性的、封闭人的思想的;是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的;教育要“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发展了杜威的“认知-发展性”道德教育理论,为反对灌输提供了科学支撑,进一步确立了儿童在德育中的地位。他们相信儿童是自己道德的建构者,儿童的道德品质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道德能力的发展。马斯洛、罗杰斯为反对灌输提供了心理学理论基础。其他一些教育哲学家、道德教育理论家,例如威尔逊(john Wilson)、哈尔(R.M.Hare)、阿特金森(R.F.Atkinso n.)等分别从内容、意图、方法等方面批判了灌输。20世纪70年代保罗·弗莱蕾在他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指出了灌输的10个特点,系统地批判了灌输式教育。此外,体谅关心德育理论、价值澄清德育理论,都在操作层面上否定了灌输,实践了发展性德育观。在我们国内,人们对灌输已从目的、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来认识这一德育型式。当然,我们反对的是灌输的奴化性质,反对它的强制性,并非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在我国,有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主张、活动德育的研究、生活德育的探讨、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重视自主性道德教育实践的研究,自我教育力的培养,学会关心-知情行统一的研究等,都是试图克服灌输的。以上表明,在人们的认识上、理论上,道德灌输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在价值多元的条件下,灌输也失去了现实的可能;在实践中,人们也正在积极地探寻改革的思路。当然,灌输的影响仍然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存在,其主要表现,例如在日常教育中,往往热衷于道德知识的竞赛活动;对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抱有过高的、不合理的期望;以思政课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用强制的、非理性的手段迫使学生参观德育基地,甚至初中的心理教育课也当作政治概念教学,进行讲解、要求背诵等。表现形式不同,实质上都是没有把德育和智育、道德的学习和知识的学习、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区分开来。

由灌输走向对话,是从奴化的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自主性德育立足于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性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满足其内在道德需要、体现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道德灌输培养人的“奴隶性”、“顺从性”人格。自主性德育培养融自主性、自律性、自由性、责任性于一体的道德主体人格。自主性德育并不否定教育者的指导,教育者在尊重、理解、爱护受教育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而不是代替他们的思考、理解、体验、选择、行动。自主性德育是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自己运动”,是任何“道德权威”都不可能代替的。

由灌输走向对话也是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互动。对话是师生“我-你”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真正的做到心灵沟通,“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师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2](p.11)

“`我’和`你’的相遇只有在目的单纯、会遇本身就是目的的情况下才是纯粹、自由,又有群体感、友谊、爱的会遇。”[1](p.126)所以,从现代观念看来,德育是两代人的相互影响,是我-你“共同参与,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也就是我-你相互理解、相互悦纳、相互勉励、相互启发、相互涌动、相互创生、共同发展、共享快乐的过程。老师与学生是共同生成的。没有老师就没有学生,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如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们栖居在万有相互玉成的浩淼人生中”,“我的学生铸造我,我的业绩抟塑我。”[3](p.31)

“教育者是教育成的(马克思语)”教育者具有教育职能,只是制度教育条件下,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它应当具有、也应当发挥教育的功能,它在学问和道德发展上“应当”比学生高。但这里的“应当”是一种形而上的虚设,在实际上教育者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现实中是不存在这样的“完人”的,实际生活中的教育者都必须学习,包括道德的学习。他之成为教育者,因为他能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更深一层地说,自觉的教育者自觉地向学生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果说古代社会,年长者向年幼者学习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如今三种文化传承方式并存,后喻的传承方式凸现,文化反哺现象已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青少年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的“向孩子学习”课题组,以大量的实证资料证明了年长的一代人需要向年轻的一代学习。今天的德育应当是“师生结伴成长”,“同心、同行、同乐。”(吴辰语)上述情况表明,从灌输走向对话,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关系改变了,由教育与被教育关系转向相互教育关系,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交往;因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也呈现了相互转化的状况。无论哪一方都可能充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保罗·弗雷尔所说的:“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5](p.108)德育中人-人关系,决定了德育方法应采用对话法。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对话法有三重意义:对话法不同于讲述法,讲述法意味着有尊卑之分,而对话法意味着对话双方有平等的关系;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6](p.252)但平等的对话关系,不是某一时刻充当学生,另一个时刻充当教师。教师与学生是共同生成的,双方是同时共在的。我-你的交往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是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是教育中主体之间交互关系的整体。

我与你共同参与,双向影响,共同成长,并不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没有区别,或者说,教育者没有什么作用。教育者具有的权利和教育的职能,是社会赋予的,教育者除了作为受教育者的朋友、伙伴、合作者以外,他还具有组织教育活动的责任,具有价值引导的作用。但“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是“帮助”、“引导”、“指引”学生,“而非塑造他们”。[7](pp.136-137)

三、从限制走向解放

由限制的德育向解放的德育转变,从另一个侧面更充分地表现了由物化到人化、由灌输到对话的变革。传统德育在把人作为工具对待的同时,德育自身也沦为工具。从限制性德育走向解放的德育,包含人的解放和德育自身的解放。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德育理论界提出,德育功能要“由限制性功能向发展性功能转变,……发挥它使个体具有充分自由,获得更多解放的功能”。[8]限制性德育是规训的、是专制的。这样的德育,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其目标和内容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否定个性化;在德育操作、德育方法方面是同步化、划一化的,没有特点,没

有针对性;在德育管理方面是集权化、集中化的,用种种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实行消极的防范、从多方面控制学生。从限制性德育走向解放的德育,也就是从单纯约束的、规训的德育走向发展性的、解放的德育。

解放儿童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全球性“支持儿童”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了这种趋势。解放儿童的涵义,不仅是让儿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摆脱愚昧状态,而且要让已受教育的儿童自由发展。这个转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21世纪依然是“儿童的世纪”,教育依然要承担起解放儿童的任务。解放的德育以先进的德育思想理论为指导;根本宗旨就在发展和解放儿童的德性潜能和创造潜能,促进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成长;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关心、所需要的道德准则以及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德育内容;创造多种多样的新颖的生动活泼的德育形式。解放的德育不是物化的、而是人化的,不是灌输的、而是对话的,不是标准化的、而是多样化的,不是模式化的、而是个性化的。

解放的德育归根结底就是要促进学生道德生命自由成长。因此,它要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土壤、空气和阳光。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为解放儿童的创造性,提出了“六大解放”,遗憾的是至今尚未都做到,当下的素质教育和德育改革,正是应当帮助儿童实现“六大解放”。解放的德育就是帮助人成为自由的人、高尚的人、创造的人、幸福的人。

从限制性德育到解放的德育,也就是从工具论德育到目的论德育。工具论德育把培养德性当手段,把德育当工具,把人当工具。目的论德育关怀人成长,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人是目的。德育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说的: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生活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这里所讲的发展性德育,不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性”德育,而是主体-发展性德育,即完整道德人格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完整的德育过程是我与你共同参与的,教师启发、引导、促进和学生认知、体验、践行融合统一的过程。

从限制性德育到解放的德育,也是从封闭的德育走向开放的德育。开放的德育,从工作层面来说,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目前仍然存在教育疏离社会、疏离生活、疏离自然的情况;没有或极少组织学生劳动,学生被封闭在课堂里,关闭在校园围墙内,甚至连春游、秋游的机会也没有了。开放,主要是思想的开放,也就是让学生冲破狭小的思想空间,在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锻炼思想批判力、道德选择力和创新力。开放的德育是生活的德育,德育应当以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实施,又引领生活,帮助人们过更美好的生活。

德育的解放也表现在德育模式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价值多元化和德育理论与实践自身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德育模式。理查德·哈什著《道德教育模式》(1989)一书提供了6个模式:理论基础建构模式;体谅模式;评价过程以及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国内在德育模式探讨中,也有很大进展,吸取国外的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加以运用。李伯黍著《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1999)概括了5个模式,即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模式;培养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模式;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引导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此外,我认为国内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中的德育模式有:自主性德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情境教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关爱模式、知情行协调发展模式等。

解放的德育不是取消德育管理,而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管理不是为了限制人、控制

人,不是管理主义;管理是为解放人、发展人创造条件的。当下有关多种德育管理的改革,例如“以人为本、民主合作”的管理、“学生分组参与式”的管理、“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管理等,都值得重视。解放也不是要取消必要的规范、约束。制度、规范让学生参与制定。不是搞消极的防范,规定一大套这“不准”、那“不许”,而是要明确“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发展”什么。解放的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具有宽容的、友善的人-人关系,每个人都有“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

只有发展性的德育才是解放的德育,只有发展性的、解放的德育,才可能让儿童的德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地成长。

四、从分离走向融合

人原本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人分为身心两个方面,又把心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在对人的认识上是一大进步,但却潜伏着把一个作为生命整体的人肢解开来的危险。教育原本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教育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是人类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却埋下了教育与生活脱离的种子。德育原本是和整个教育一体的;把德育从教育整体中分离出来是一大进步,但却蕴含着德育和整个教育、教学割裂开的可能。从人是整体、教育是整体、生活是整体的观点看,应当更新我们的德育理念,德育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德育应当回归人的生命整体、回归教育整体,回归人的生活。

德育发展呈现了三种性质不同形态:原始德育——古代德育——现代德育。而德育、教育、生活三者关系演变的趋势是经由“混沌一体——三者分离——辩证融合”。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存的德育是孤立于社会生活、孤立于整体教育,被挤到了狭小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里;因此当下德育改革应是向着融合的方向前进,这是德育、也是整体教育人性化的过程。

德育与人的整体性融合,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服务。人是一个生命整体,也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整体;由此,日本小原国芳提倡“全人教育”,分为“心”和“身”的两方面。人也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学整体”。[9](p.6)王国维将“完全之教育”分成“体育”和“心育”,“心育”中又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但我们决不能忘记,人是生命整体。“只要人的某些部分受到工具式的对待,那么整个人(人的整体)都会受到影响。人的灵性统一人的所有经验:做事的并不是手而是人;看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听的也不是耳朵的事,而是整个的人,思想的也不是人的脑而是人;爱的也不是心,而是整个的人。”[1](p.56)由于人的德性被分成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德育也被分割开来,出现了主知的、主情的、主行的等不同的流派。长期以来,我们学校德育很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认知的教育从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行为的养成分离出来。德育为形成完全的人服务,就要从孤立的、片面的主知、主情、主行的德育转向重行的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

德育本身应当是一个整体,作为整体的德育还应融合到整体教育中去。初始的教育是一体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深入研究的需要,对教育的分类是有意义的,分类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19世纪末康德在其《论教育》中首次将德育从整个教育中分离出来,专设了“道德之陶冶”一章。19世纪中叶英国的斯宾塞很明确地把教育分为智育、德育、体育(1868年)。在我国20世纪初,德育正式地、明确地从整体的教育中划分出来,1902年在《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正式使用“德育”这一术语了:“外国学堂于知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此后德育从整体教育中剥离开来。教育本来就包含有德育。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德育。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道德。布贝尔说:“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10](p.289)德育融合到整体教育中去是很自然的。有的人总为“没有”时间进行德育而苦恼,其实,如真正做到把德育融入各种教育活动当中,德育的时间最多。一切教育行为、一切教育活动,对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都有某种影响,不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就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不是自觉地给予影响,就是不自觉地给予了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包含了德育因素,所有的老师都是德育老师,如彼得斯所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11](p.154)柯尔伯格说:“教师有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从事的这些日常工作,就是教育活动”。[12](p.437)。

德育与整体教育的融合,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与教学的融合。教学是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要通过教学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2](p.1)。这是教育人性化的又一表现。如康纳尔所说“在20世纪课堂内,出现了一个持续而稳定的运动,即教学过程转到教育过程。”“学校从教学过程到教育过程的转变,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重点由教书转至育人。”[13](p.27)平时一种很流行的说法,甚至作为德育经验之谈,就是“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这是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一种说法。学校设“教务处”和“德育处”,这是教学和德育“两张皮”的一种做法。把教学与德育割裂开缘自于陈旧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仅仅是特殊的认识过程,课堂就是知识传授和灌输的空间。由“教书转至育人”的人性化过程,是寻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是关注儿童整个生命投入的教学,从而让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生命活动的精神家园。德育回归生活,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回归其学习生活。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主题。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智慧成长和德性成长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2](p.35)“以正确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其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对整个人的精神教育。”[2](p.149)以为教学的教育性仅限于教学内容的教育因素也是片面的、不完全的。“渗透”的说法,大多指内容的“渗透”。其实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为德性发展提供科学基础知识和智力基础;而人性化的教学活动整体或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育德的功能。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对形成合作、互助的品性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学习活动本身,特别是探究性学习对养成认真、勤奋的学习态度、对培养热爱科学、形成科学精神、探究精神等有促进作用;营造心理自由、鼓励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对形成友爱、平等、民主的品性和勇于创新精神具有陶冶作用;遵守考试纪律,克服学习和应考中的困难,对养成诚实品质、增强耐挫力有锻炼作用;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敬业爱生的精神,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等等。德育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学习就是学生的精神生活、就是学生的生命活动,就是学生精神与德性成长过程。

融合当然不意味着,德育不能有专门的时间、专门的课程;问题是我们要有整体的教育观,要有融合的思想。对一门课程、一次活动我们要实事求地抱有合理的期望。我们更注重通过整体的教育来实施德育,通过教学和学生的全部生活实施道德教育。这样,德育就拥有广阔的空间,拥有充足的时间,并且真的能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当然,走向融合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它有赖于德育思想的转变,有赖于对德育的真正理解。

参考文献:

[1]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4]中国“支持儿童”声音最响[N].中国教育报,2002-04-27(2).

[5]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6]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科学教育出版社,1982.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科学出版社,1996.

[8]刘守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与德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89,(8).

[9][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北大出版社,1999.

[10][德]马丁·布伯.品格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1][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2][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德育[C].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3][澳]W.F.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蒋永华) Moral Education Idea and It's Reform

——The Trend o f Hunanistic Mo ral Educa tion in the New Century

BAN Hua

(Schoo l o f Educatio na l Science Na nj ing,N or mal U niv.Na nj ing,210097,China)

Abstract:The m oral educatio n idea is the g uiding ideolog y of m oral educatio n.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currently the mo ral education idea is underg oing a g rea t chang e,sho wing a ten-dency tow ards humanistic m oral educa tion,tha t is,em phasizing the impo rtance o f the subjec-tiv e initia tive of educational o bjects and pla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 een educatio nal o bjects and educatiors at the fro ntfore.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mo ral education should be w holly in harmo ny with the life o f human beings,only by achieving which the actual effect can be achieved to the g rea test ex tent.

Key words:mo ral educa tion;mo ral educa tion idea;humanistic m oral educa tio n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

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

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结题报告 2006年9月――2009年7月,我校进行了国家级科研课题《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的实践活动。自课题成立以来,在学校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学校的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的和隐性的,这要靠任课教师的挖掘和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在我们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尚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德育因素,以致被白白地浪费掉,错过了进行德育的大好时机;其次,各科教学虽具有德育功效,但都是各行其事,相互间没有协调配合,没有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再次,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以智育代替德育,“重智轻德”的现象还时刻存在。因此, 针对以上这些弊端,我们觉得本课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所有任课教师要树立全员德育全程育人的思想。德育工作并不仅仅是校领导、班主任或思品教师的事,只要是教师都应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都应做到的,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省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省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1、学校学生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 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 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

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三、研究意义 1、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一些教育者的德育教育方式仍然是灌输说服、限制防范、机械训练,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道德观念的自主体验、感悟内化,使得养成教育缺乏实效性。因此,养成教育要有实效,不仅要优化外部环境,更要变革、创新现行的养成教育方式,走进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其把学校提出的行为规范和期望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2、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既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学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

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结题报告 结题负责人: 郭立仁 单位: 朝阳市第十八中学 结题日期 : 2012.12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 一、背景分析及研究思路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它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并且上网的人数也在成倍数的飞速增长。在网络时代,该如何去应对网络给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呢,怎样利用网络来帮助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端正思想呢,这正是摆在我们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延伸,现代化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自信心不足。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激励其自信心的神圣使命。 学校教育方式: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单调、时效性不强,以重视道德教育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模式。虽然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学生拥有一定

的道德意识,但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又显的不知所措,知与行难以统一,不良的网上信息使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抵御,导致我们辛苦施教的道德约束在诱惑中削弱。 社会网络环境: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青少年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难免会受到社会外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因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2、研究思路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在信息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本课题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入手,调研学校网络德育工作对策。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 神,我们必须承担起社会义务和教育责任。强化《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青少年上网守则》文明规范条例的学习和实施。以上法规、条例已成为我们实施网络德育的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根据“德育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相关德育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借鉴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也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目标: 1、研究内容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2018-03-10 题目: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述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在《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新形势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 号文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德育主渠道、德育教化和德育督导评估三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 《课标》也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 什么样的班级就塑造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其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 要培养出赋有创造性的特色学生,必须构建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无条件,无时不刻地进行班级文化熏陶。 在此背景下,有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重点工程。 (二)课题提出的缘由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分,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 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期发展。 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 再者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能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要求培养新型人才,其不仅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人才的潜能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 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同时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在现实中,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创建具有特色的学校班级文化的常规管理和建设,把班级还给学生,让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德育如细雨,润物无声。课堂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與智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任课教师应挖掘和融汇贯通,并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一、以人育人,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进行德育渗透部分学科教材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从培养跨世纪人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大纲中对政治思想教育的要求,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灵活生动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中,

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应该说,我们的新课标、新教材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他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二、以教材为载体,构建教育框架,把握契合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使课堂传递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发挥。比如在物理课堂上,课本上的物理单位和定律有许多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有的学生会对此感到自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方面的卓越贡献,比如指南针、电磁现象等等。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战国时期的《淮南子》一书中曾提到“磁石召铁”。1086年,北宋科学家沈括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详细记载了人工指南针的制造方法,这也是磁偏角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书中出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原子论”、“五行说”、“元气说”等,这说明他们很早就已经探讨了自然界的物质本质。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增强自信心与优越感。但是,学生心中又有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近代物理落后于国外呢?这是由于清朝实行了闭关政策,使中国脱离了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无法与外界进行知识与学术的交流。自我封闭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更扼杀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才导致了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现状。新一代的青少年都热血沸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培养了他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常常给人一种落伍的感觉,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往往跟不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德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句话被印在有关国际互联网络书籍上的封面上,固然有明显的商业广告意味,但是随着“网络”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谁能无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进“网络时代”。今天的教育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我们就不能指望获得什么积极的成果。 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被广大家长和学生广泛并熟悉。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传统信息德育教育的一元化的框架。为此,有必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与传统德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构成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是以网络为背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活动。“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人”是我们课题的观点。

传统的一元化德育活动有其本身的优势和局限,其优势表现在,通过德育活动,进行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直接的接触,尤其是周围的人(包括学生、老师、父母)的以身示范起到教育功能,这是任何先进教育都无法取代的。但这种传统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说教形式呈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难以激活,加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育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 网络的出现,造就了新的教育环境。抛弃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教育缺乏,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铁定是教育的一大败笔。资料显示,已有的网络德育研究在我国凤毛麟角,且大多数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行为,难以诱发儿童入情入境的兴趣。而本课题融入网络的德育活动研究,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教育的最大享用,全方位、新视觉调动了活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活动作为新的德育活动载体,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促进了德育跨越式发展。 2、理论依据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活动的观点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正是由于活动,个体和社会化与个人才属真正实现,而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属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塑造主体为目的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 2、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 ——市级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调整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实施生命教育符合课程改革总体发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由于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一直不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近年来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经常出现的各种自杀事件不断暴露着现代人对生命的漠视……这些都给我们的生命教育带来许多反思。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非常紧迫。学生意识的淡薄与缺乏已成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所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命教育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校是创办14年的新校,地处城区,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的照顾,行为习惯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但在操作中我们感到活动的形式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星、系统性不强,效果难以深化和持续。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之际,结合新理念,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可能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德育课题研讨新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教学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气氛;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地设计任务,结合任务,引导学生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教育界人士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一谈到德育,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政治老师的事或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事,与我们的英语课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学科,特别是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空泛的说教,而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贯穿其内,渗透其中,巧妙结合,有的放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初中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3 This is my sister.本单元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核心是用英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介绍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尊重对方,理解家人。再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该部分学习内容是询问和谈论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守时习惯。 二、创设情景,自然启发。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老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他人沟通,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其教学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教学中可通过寻找主人的游戏和失物招领等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pic ked up others’ things or lost anything?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se things?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来培养学生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 在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时,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实际,如何调整学习方式的问题,在教学中围绕“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这一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及交流各

心育与德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浅析 一直以来,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与德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或看法,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深刻剖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重视德育的教育,儒学作为“为人之学”,特别重视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1978年9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十六大)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最近召开的“(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以辅导学生为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咨询辅导活动。 谈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一般来说分两个方面:区别和联系。关于区别呢,研究者都是从心育和德育在理论基础,工作目标,工作原则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二者不能相互代替。首先在理论基础方面,均认为心育的基础主要是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而德育主要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法学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在工作目标上,研究者均认为两者在具体目标上不同,心育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身发展中的障碍,而德育主要是帮助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格等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但是詹伟鸿提出一个观点:德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詹伟鸿)。在工作原则上,德育工作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非判断旗帜鲜明(李芳,范正和);而心育则强调助人自助的心理学原则。在工作方法上,灌输,模仿,集体教育和规范是其主要手段。而心育主要倡导是会谈,心理测量,鼓励法等方法。提倡人本位为思想。 关于二者的联系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首先,从目的上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它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进一步发挥其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内容上看,传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是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初稿)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草案) -------------2016年5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同志指出“教育要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要求现代的德育必须与时俱进,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洗涤已经不和谐的教育观点和方法。而主题班队会是中学阶段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因为它有着长期性、系统性的优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以活动为平台,以体验为目标,以评价为激励,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和谐的德育新境界。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思想,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体验教育为统领,打算对班会课从容、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强班会课的实效性和时代性增强班会课的育人功效。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 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班队主题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队会活动。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是指工作中能实事,量力而行,所做的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施的方法必须具有显著的效果。班队主题活动的实效性,是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观察、调查,在班队主题活动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归纳,在不同容、不同形式的班队主题活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和体验,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德育活动重要的形式----主题班会课,如何与时俱进,与新课改一同成长,不但重要而且迫切。主题班会课是围绕一定主题举行的班级集体成员的全体会议,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德育的重要阵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的,容集中,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集体活动;也是班主任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很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系列化指主题班会有整体构思,学生接受到的是全面的思想教育,不是零散的教育;有长远规划,学生的思维能延续;具有阶段性,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重点容,导行时间长;有系统设计,主题班会的容和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效果显著。 这种系列化,不是简单的串接、机械的流程,而是遵循德育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有机的联系,是有效的手段。 实践研究:选择适当的班会主题和合适的类型,确定目的,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主题班会,运用大量生动的课例,让班主任了解和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系列化主题班会的组织和策划,发挥主题班会的积极作用。 班队主题活动是一个传统的课型,发展至今,存在着一些问题,使班队活动这一德育载体的有效性得到了抑制。国外的学校也都曾对这一活动展开的研究,有生命主题的研究,有人与自然的主题研究,也有一些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主题班会容的研究,班队主题队会实效性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

【报告写作指导】德育结题报告格式大全

德育结题报告格式大全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常常给人一种落伍的感觉,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往往跟不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德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句话被印在有关国际互联网络书籍上的封面上,固然有明显的商业广告意味,但是随着“网络”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谁能无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进“网络时代”。今天的教育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我们就不能指望获得什么积极的成果。 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被广大家长和学生广泛并熟悉。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传统信息德育教育的一元化的框架。为此,有必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与传统德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构成教育效益的化。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是以网络为背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活动。“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人”是我们课题的观点。 传统的一元化德育活动有其本身的优势和局限,其优势表现在,通过德育活动,进行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直接的接触,尤其是周围的人(包括学生、老师、父母)的以身示范起到教育功能,这是任何先进教育都无法取代的。但这

种传统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说教形式呈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难以激活,加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育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 网络的出现,造就了新的教育环境。抛弃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教育缺乏,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铁定是教育的一大败笔。资料显示,已有的网络德育研究在我国凤毛麟角,且大多数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行为,难以诱发儿童入情入境的兴趣。而本课题融入网络的德育活动研究,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教育的享用,全方位、新视觉调动了活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活动作为新的德育活动载体,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促进了德育跨越式发展。 2、理论依据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活动的观点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正是由于活动,个体和社会化与个人才属真正实现,而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属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塑造主体为目的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 2、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1、坚持贴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感染人、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 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英语教师应学会研究学生的性格牲,关心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做到与学生双向交流,建立和谐

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 发表时间:2018-08-27T17:25:17.60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作者:陈艳华 [导读] 本文将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实现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新场小学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与主旨,在实现德育与心育全面发展的同时,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在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工作中实施开来。本文将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实现心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小学的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渗透;实施 在我国随着教育体制与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人们对于素质教育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渗透与实施将越来越受关注。心育与品育工作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成绩当中,而对学生心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地实施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1.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现状 1.1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从提出到实行开来已经多年,但是目前在部分小学,尤其是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学校。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还处在较为传统的模式当中,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些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成绩的提升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在教师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进行学习,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焦虑、恐惧、自卑的心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1.2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流于形式 目前,在多数的小学中,班主任对于素质教育重视度不高,尽管班级中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实际上却过于形式化,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让学生自己看一些健康教育的书籍或者背诵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以应对教学考核。其教学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相违背,在一定程度上还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产生了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误解,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2.1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小学阶段中的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实现健康的心育、德育教育是保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因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时期,受阅历的影响,还尚未具备成熟的思考辨识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遇到突发的生活困难时期,会显得慌乱无措,比如出现亲人的故去,家庭之间发生矛盾以及亲人突然患病等情况时,将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鼓励其勇敢面对现实,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达到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避免心理出现障碍。 2.2提升教师班级管理的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是实现班级有序管理的重要前提。对小学班主任来说,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尤其是因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又缺乏成熟的思维判断意识。使得学生之间因矛盾产生的安全问题频发,学生之间经常因发生矛盾出现吵架,打架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平时缺乏对于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而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获得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进而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过激、性格暴躁等方面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实现班级的团结与和谐。对于提高班级的团结力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3丰富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 在社会经济与教育体制不断变革的现代,德育、心育的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实现德育与心育整合的情况下,在班级中通过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对班级进行有序的管理,将会使得班主任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能更好的对小学生的性格、品德进行培养与塑造,最终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师将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传统节日或法定节假日的主题班会当中,如:清明节回乡祭祖不忘祖宗恩泽,国庆节感谢祖国带来繁荣安定的生活,中秋节感受亲人团聚的亲情等,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健康的心理培养,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人生观。另外,班主任要积极的去学习管理班级的方法,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管理班级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4更新小学教师教学观念 因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与思维方式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是对学生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随着教育部门对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应积极创新新的教学方式,更新新的教学理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促进班主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而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的教育理念,将为班主任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1]。班主任也应积极主动的对学生心理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以贯彻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为教学宗旨,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3.1提高思想认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要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从思想上进行革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身心全面成长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只注重教学成绩的模式,积极创新新的教育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班主任作为教育者,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而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纳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不断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借鉴新时代的教学成果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工作中逐渐渗透出来[2]。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