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电制冷技术在军用运输冷藏车上的应用探析

全电制冷技术在军用运输冷藏车上的应用探析

全电制冷技术在军用运输冷藏车上的应用探析
全电制冷技术在军用运输冷藏车上的应用探析

制冷技术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

冷凝器的现状研究性报告 冷凝器(Condenser) 制冷系统的机件,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大部分汽车上的冷凝器安装在水箱前面。发电厂要用许多冷凝器使涡轮机排出的蒸气得到冷凝;在冷冻厂中用冷凝器来冷凝氨和氟利昂之类的致冷蒸气。石油化学工业中用冷凝器使烃类及其他化学蒸气冷凝。在蒸馏过程中,把蒸气转变成液态的装置称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 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入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的方式把热带走。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高温低压的蒸汽,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全球泠凝器行业发展阶段的概况 起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 换热器最早起源于欧洲,早期产品(如蛇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小,体积大而笨重。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板式换热器,30年代瑞典制成螺旋板换热器。英国制成翘板式换热器。60年代中国和瑞典各自独立制成伞板换热器。70年代中期研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成形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7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已开始自行生产冰箱及空调,国内换热器行业开始发展。换热器生产工艺渐趋成熟与完善。产品结构形式与功能呈现多样化趋势。冰箱用换热器主要形式有丝管式、吹胀式、短片式及板管式等。空调用换

自然工质制冷剂应用及发展

自然工质制冷剂应用及发展 程念庆刘阳秦鹏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54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54 西安探矿机械厂,陕西西安,710065) 前言 自从1931年卤代烃制冷剂R21被开发出来后,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它的同族化合物,如R12,R114,R22等。它们以优良的热物性迅速占领了市场。然而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蒙特利尔协议》明确禁止了CFC 类和HCFC 类工质的继续使用。作为这类工质替代品的HFC 类工质,对臭氧层破坏值ODP=0,但是其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作用不可忽视,《京都议定书》为此对其作了相应的规定,限制使用。因此,HFC类工质只能作为过渡替代品,寻找ODP 值和GWP 值(温室效应值)均为0 的工质才是努力的方向。在此情况下,一些曾经被氟利昂淘汰的自然工质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如氨、水、CO2等。表1比较了几种常用制冷剂的性质,这类物质取自自然,对自然界生态没有破坏。下面将阐述一些自然工质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讨论分析。 1、氨(NH3) 氨在制冷领域的应用已经超过了120年,其ODP=0、GWP=0,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冷剂。它具有以下优点:节流损失小,能溶解于水,有漏气现象时易被发现,价格低廉。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132. 3 ℃和11. 33MPa ,高于R22 ( 96. 2 ℃/4. 99MPa ) 和 R410A(70. 2 ℃/4. 79MPa),可在较高的热源温度和冷源温度下实现亚临界制冷循环。它的标准沸腾温度低( - 33.4 ℃) 。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压力适中( - 15 ℃时的蒸发压力为0.24MPa ,30 ℃时的冷凝压力为11.7MPa),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并且其导热系数大,蒸发潜热也大( - 15 ℃时的蒸发潜热是R12 的8.12 倍) 。

制冷技术试卷A

制冷技术试卷A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考试科目:制冷技术考试日期:命题教师: 学院:建工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吗上课班级:考试座位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 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逆卡诺制冷循环是一个理想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熵过程组成。 7、? 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 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系数、节流系数、预热系数、气密系数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的是冷却水,管间流动的是制冷剂。 10、? 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11、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和排气 三个过程。 12、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溶液。 13、按制冷剂供液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和淋激式四种。 14、氟利昂系统中若存在过多的水分,则易发生冰塞现象,故系统中必须安装干燥装置。 15、为了防止湿蒸汽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现象,压缩机的吸气要有一定的过热度。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V2 1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列举并分析了数据中心发展各个时期主流的制冷技术,例如:风冷直膨式系统、水冷系统、水侧自然冷却系统及风侧自然冷却系统等。同时,分析了国内外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差别及未来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中心;制冷;能效;机房;服务器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enumerates and analyzes the cooling technologies in data center development period. The enumerated technologies includes direct expansio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ater side cooling system, water side free cooling system and air side free cooling system,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s well as the tendency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ata center; cooling; efficiency; computer room; server 1前言 随着云计算为核心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与能源和材料并列的人类三大要素之一。作为信息资源集散的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成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3-5 年全球角逐的焦点。数据中心不仅是抢占云计算时代话语权的保证,同时也是保障信息安全可控和可管的关键所在,数据中心发展政策和布局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配电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多种基础设施系统。其中,制冷系统在数据中心是耗电大户,约占整个数据中心能耗的30~45%。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是提高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制冷系统也随着数据中心的需求变化和能效要求而不断发展。下文简要回顾和分析了数据中心发展各个时期的制冷技术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2风冷直膨式系统及主要送风方式 1994年4月,NCFC(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

制冷技术概述

第一章概论 1.1制冷技术及其应用 1.1.1.制冷的基本概念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制造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能实现制冷过程的机械和设备的总和称为制冷机。 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实现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向高温热源释放热量的制冷循环。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制冷的实现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制冷几乎包括了从室温至0K附近的整个热力学温标。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把制冷分为普通制冷和低温制冷两个体系。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届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120K 定义为普冷与低温的分界线。在120K和室温之间的温度范围属于“普冷”,简称为制冷;在低于120K 温度下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或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常称为低温制冷或低温技术,但是,制冷与低温的温度界线不是绝对的。 1.1. 2.制冷技术的应用 制冷技术几乎与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紧密联系,利用制冷技术制造舒适环境以保障人身健康和工作效率;利用制冷技术生产和贮存食品;利用制冷技术来保证生产的进行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制冷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技术、医疗生物和科学研究等各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1.1. 2.1.商业及人民生活 食品冷冻冷藏和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对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贮存和冷藏运输,使之保质保鲜,满足各个季节市场销售的合理分配,并减少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食品损耗。典型的食品“冷链”由下列环节组成: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冷藏贮运和销售,最后存放在消费者的家用冷藏冷冻装置内。 舒适性空气调节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大中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空调装置,家用空调等。近年来,家用空调器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热点家电产品之一。2003年我国家用空调器的年产量达3500万台,出口1000多万台,中国已成为世界空调产品的生产基地,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 工业空调不仅为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员工提供一定程度的舒适条件,而且也包括有利于生产和制造而作的空气调节。如:在冷天或炎热环境中,以维持工人可以接受的工作条件;纺织业、精密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和生物医药等生产行业为了保证一定的产品质量和数量,需要空气调节系统提供合适的生产环境。 1.1. 2.2.工农业生产

冷藏车使用操作规程

冷藏车使用操作规程 一、装车前准备内容: 1、对冷藏车的动力系统等汽车相关系统进行检查,确定汽车系统能正常启动行驶。 2、检查冷藏车上温度记录仪的时间设定。 3、检查车厢的内部和外部应无损坏。 4、确保车厢门和密封条状态良好,门必须牢靠锁紧,密封条必须密封良好。 5、对冷藏车的车厢进行预冷,车厢内要求温度为2-8 C: (1)在司机驾驶室内,启动冷藏车的制冷机组和温度监测报警系统,具体操作见“冷藏车制冷系统使用操作规程”,冷藏车温度监测报警系统操作规程”。 (2)对冷藏车车厢进行预冷时,车厢门要确定是关闭的,防止外面的空气影响制冷,延长冷藏车预冷所需时间。 (3)冷藏车制冷机开机15分钟,当温度达到2-8 C范围内,关闭制冷系统。 (4)停止制冷系统后方可将冷藏药品装车,装车要快,防止冷气外流。 二、装车操作: 1、当冷藏车预冷温度达到2-8度范围之内,开始装车,装车前先启动温度记录 监测系统,记录仪的具体操作详见“冷藏车温度监测报警系统操作规程”。 2、冷藏车车厢内药品的码放要求,药品与厢内前板距离大于10厘米,与后板、侧板、底板间距大于5厘米,药品码放高度不得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 3、冷藏车装上药品后关好车厢门,确定车门严密无任何泄漏,同时确保货厢门牢

靠锁好。 4、药品装好车并锁好车厢的门,此时启动制冷机组。 5、再次检查冷藏车的制冷系统控制面板显示的温度(2-8 C)、温度监测报警系统显示的温度(2-8 C)和温度记录仪运行情况,全部运行正常后可启运。 6 装车时间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再次开门的间隔时间在10分钟以上。 7、以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以20c 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方便出入库作业。 三、运输过程中: 1、冷藏车运输途中,无异常情况不得随意打开车厢门,如必须开门应限定在3 分钟之内完成开关门。 2、运输员和送货员要注意查看驾驶室内的冷藏车温控系统和报警系统的控制 面板,确保在运输过程中车厢的温度情况符合药品储存条件(2-8 C范围内)。 3、冷藏车运输途中,如有异常情况发生,运输员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卸车操作: 1、冷藏车达到目的地后,先关闭制冷系统,打印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具体 操作见冷藏车温度检测及报警系统。将药品连同运输途中的温度记录数据给销售客户。 2、冷藏车开车厢门时,要注意安全,勿让车厢后门伤到附近过路人及来往车辆

混合制冷剂发展与应用

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与发展 一、前言 自70年代美国教授莫利纳(M.J.Molina)和罗兰(F.S.Rowland)提出CFC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层的观点以来,臭氧层的破坏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87年9月签署了《制破坏大气臭氧层物品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明确了受控物质及其限用时间表。而受控的CFC目前广泛用于制冷,空调等系统,这势必给这些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尽快找到合适的替代物以逐步取代受控的CFC制冷剂已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提出的CFC12替代方案近20种。主要从单一工质和混合工质两个途径着手。单一工质方面,用HFC134a替代CFC12的呼声甚高。发达国家已集中注意于HFC134a的应用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开始商业化生产。但一般认为如没有化学合成和物质结构方面的突破,要筛选出具有满意的热物性且无毒不可燃的纯工质实在有限。为此发展替代制冷剂的另一途径是开展混合工质的研究。混合制冷剂做为替代制冷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关键词:混合制冷剂共沸制冷剂非共沸制冷剂 二、混合制冷剂历史发展 混合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之达到一定要求的产物。按相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混合制冷剂可分为共沸,非共沸和近共沸三类。在相变过程中,平衡汽相和平衡液相具有相同的成分,即各相中混合物的组分不发生变化,则该种混合物为共沸混合制冷剂。汽、液相中组分的浓度不同,且在任何浓度比下都不发生共沸现象的混合物称为非共沸混合物。露点线和泡点线比较接近的称非共沸混合物。 在制冷循环中使用混合制冷剂的尝试至少可以追溯到1888年(R.Piotet),但当时还没有考虑到混合制冷剂需要满足哪些要求才能使循环性能得到改善。1939年,G.Maiuri首先提出混合制冷剂的优点是在变温下制冷。1949年,F.Carr用热力学观点阐述了利用混合制冷剂在变温下制冷达到降低功耗的可能性。从1961年起,Mcb.rness和ChaPmeu对纯制冷剂、共沸与非共沸制冷剂进行了大量运行测试,发现采用非共沸制冷剂引起了制冷量变化,但在热交换器中的变温过程引起的能量节约仍未考虑。1975年,Lor-enz首次成功地进行了R12/R11混合物的变温度实验。 现在,在苏联、东德、西德和印度,旨在挖掘制冷装置潜力,使用混合制冷剂的研究一直特别活跃[1]。 三、常用共沸与非共沸制冷剂 (一)共沸制冷剂 现在常用的共沸制冷剂有R500、R502、R503等。R12/R31用在小型制冷机中代替R12,当蒸发压力相同时,它有较高的容积制冷量与换热流动特性,适用于陈列柜、冷藏车、轿车空调器等。另外,美国凯利亚公司应用R500当制冷机由60Hz转到50Hz运转时,已测得制冷量不变。同样R502及R503也有较高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由RC318/R12组成的共沸制冷剂,Ke值比R12高5-12%,排温低,是最安全的制冷剂。在一系列条件下,用R501代替R22,可以降低压缩机的热应力以及改善系统中油的循环条件。R502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共沸制冷剂,有良好的热物理及化学性能。目前,国外已将R502的使用从开始的全封闭压缩机推广到半封闭和开启式低温压缩机中[2]。 (二)非共沸制冷剂 目前应用较普遍的ODS替代品是R407C和R410A、HFC-32/HFC-134a、HFC-152a/HFC-125,R407C是HFC-32/HFC-125/HFC-134a的三元混合物,其主要优点是能效比、压比接近HCFC-22,可以直接充灌,主要缺点系统泄漏时成分会发生变化,对系统维修及性能产生影响。R410A是

制冷技术试卷及答案(参考模板)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水),管间流动(制冷剂)。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B)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制冷技术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院 2011-2012学年第 二 学期 《 制冷技术与应用》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10级 专业 供暖通风 层次:普通高职 普通本科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用于食品冷却的房间称为冷却间,冷却间的温度通常为( )左右。 A 、—23~—30℃ B 、—15℃ C 、0℃ D 、—35℃ 2、( )是决定物体间是否存在热平衡的物理量。 A 、温度 B 、比体积 C 、压力 D 、热量 3、蒸气定压发生的过程中,不包括( )区域。 A 、未饱和液体 B 、过热蒸气 C 、湿饱和蒸气 D 、饱和蒸气 4、当几根毛细管并联使用时,为使流量均匀,最好使用( )。安装时 要垂直向上。 A 、分液器 B 、电子膨胀阀 C 、热力膨胀阀 D 、感温包 5、水果采后生理活动不包括( )。 A 、呼吸作用 B 、蒸发作用 C 、光合作用 D 、激素作用 6、冷库的集中式制冷系统中,双级压缩还需增加一个( )。 A 、蒸发回路 B 、冲霜回路 C 、供热回路 D 、冷却回路 7、气调库在结构上区别于冷藏库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安全性 B 、观察性 C 、气密性 D 、调压性 8、610F80G —75G 中,610是指( )。 A 、开启式6缸V 型,缸径为100mm B 、开启式6缸Y 型,缸径为100mm C 、开启式6缸S 型,缸径为100mm D 、开启式6缸W 型,缸径为100mm 9、制冷量大、效率高、易损件少、无往复运动、制冷量可实现无极调控等优点 属于( )压缩机。 A 、离心式 B 、螺杆式 C 、涡旋式 D 、滚动转子式 10、冷库容量不包括( )。

冷藏车基础知识

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制冷装置,用于冷藏运输的厢式专用运输汽车。 一、冷藏车的分类 冷藏汽车实际上称作冷藏保温汽车,它分为冷藏车和保温汽车两大类。 保温汽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适用与短途保温运输的汽车。 冷藏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并设有制冷装置的汽车。 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划分,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冰冷冷藏汽车等,其中机械冷藏汽车是冷藏车中的主要车型,国内绝大多数冷藏车也都是机械冷藏车。按底盘承载能力分类:微型冷藏车、小型冷藏车、中型冷藏车、大型冷藏车。按车厢型式分类:面包式冷藏车、厢式冷藏车、半挂冷藏车。 二、冷藏车的构成 冷藏车主要由汽车底盘、隔热保温厢体、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 冷藏车底盘:国内常见的冷藏车底盘主要有解放、东风、庆铃、江铃、江淮、福田等。冷藏车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组成,也有彩钢板,不锈钢等。 制作技术有:分片拼装的“三明治”板粘接式(常用)、分片拼装的注入发泡式、整体骨架注入发泡式、真空吸附式粘贴等。 冷藏车制冷机组:冷藏机组分为非独立制冷机组和独立制冷机组。国产机组与进口机组等。一般车型都采用外置式冷机,少数微型冷藏车采用内置式冷机。对于温度要求较低的冷藏车,可采取厢体内置冷板(功能相当于蒸发器)。 三、冷藏车的制冷原理 冷藏车制冷方式有多种,以下5种是较常的制冷方式: 1、水冰及盐冰制冷:水冰制冷装置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是普通水(盐)冰单位质量的吸热量较小,车厢内降温有限,而且盐冰融化后会污染环境、食品,腐蚀车厢和值货物受潮,因此水(盐)冰制冷主要月于鱼类等水产品的冷藏运输。 2、干冰制冷:装置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使用方便、货物不会受潮。干冰升华产生的CO2气体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缓脂肪氧化以及削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但是,干冰升华易引起结霜,CO2气体过多则将导致水果、蔬菜等冷藏物呼吸困难而坏死。而且厢内温度难调,干冰成本较高,且消耗量较大,故实际应用较少。 3、冷板制冷:装置本身较重、体积较大,占据了车厢的一定容积,而且冷板充冷一次仅可持续工作8~15H。因此冷板制冷适于中、轻型冷藏汽车的中、短途运输,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污染间题日益突出,冷板制冷的应用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机械制冷的制冷方式。 4、液氮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噪声和污染;液氮制冷量大、制冷迅速,适于速冻。液氮汽化不会使厢内受潮,并且氮气对食品保鲜、防止干耗均有好处。此外,液氮制冷控温精确(正负两度)。但是液氮成本较高,需经常充注,因而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同理,其他低温汽化的液态气体,亦可作为制冷剂,如液态二氮化碳。 5.机械制冷:机械制冷方式有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等。目前以蒸气压缩式应用最为广泛。压缩式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或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外文翻译--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精品

制冷技术发展的历史 在史前时代,人类已经发现在食物缺少的季节里,如果把猎物保存在冰冷的地窖里或埋在雪里,就能保存更长的时间。在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懂得了采冰,储冰技术。 希伯来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把大量的雪埋在储藏室下面的坑中,然后用木板和稻草来隔热,古埃及人在土制的罐子里装满开水,并把这些罐子放在他们上面,这样使罐子抵挡夜里的冷空气。在古印度,蒸发制冷技术也得到了应用。当一种流体快速蒸发时,它迅速膨胀,升起的蒸汽分子的动能迅速增加,而增加的能量来自周围的环境中,周围环境的温度因此而降低。 在中世纪时期,冷却食物是通过在水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像硝酸钠或硝酸钾,而使温度降低,1550年记载冷却酒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这就是制冷工艺的起源。 在法国冷饮是在1660年开始流行的。人们用装有溶解的硝石的长颈瓶在水里旋转来使水冷却。这个方法可以产生非常低的温度并且可以制冰。在17世纪末,带冰的酒和结冻的果汁在法国社会已非常流行。 第一次记载的人工制冷是在1784年,威廉库伦在格拉斯各大学作了证明。库伦让乙基醚蒸汽进入一个部分真空的容器,但是他没有把这种结果用于任何实际的目的。 在1799年冰第一次被用作商业目的,从纽约市的街道运河运往卡洛林南部的查尔斯顿市,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足够的冰来装运。英格兰人Frederick Tuder和Nathaniel Wyeth看到了制冰行业的巨大商机,并且在18世纪上半叶,通过自己的努力革新了这个行业。Tudor主要从事热带地区运冰,他尝试着安装隔热材料和修建冰房,从而使冰的融化量从66%减少到8%,Wyeth发明了一种切出相同冰块的方法,即快速又便捷,从而使制冰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也减少了仓储业,运输业和销售业由于管理技术所造成的损失。 在1805年,一名美国发明者Oliver Evans设计了第一个用蒸汽代替液体的制冷系统,但Evans从来没有制造出这种机器。不过美国的一位内科医生John. Gorrie制造了一个相似的制冷机器。

制冷剂的演变及展望

制冷剂的演变与展望 制冷剂的演变及展望 摘要:介绍了制冷剂发展史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提供了几种常用制冷剂的替代方案并展望了制冷剂的未来。 关键词:演变天然制冷剂CFC替代 Refrigerants in evolvement and prospect By Xie Xuming Abstract Reviews three representational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frigerants used in mech anical refrigeration, provides some projects substituting for widely used refrigerants, and prospe cts the future of refrigerant. Keywords evolvement,natural refrigerant, CFCs replacement 1.前言 制冷剂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性,包括热力学性质(即沸点、蒸发与冷凝压力、单位容积制冷量、循环效率、压缩终了温度等)、安全性(毒性、燃烧性和爆炸性)、腐蚀性与润滑油的溶解性、水溶性、充注量、导热系数等。 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两大主要环境问题。因此,在开发制冷剂时除考虑以上性质外,还需遵循两个重要的选择原则(1)ODP值,即臭氧层破坏潜能;(2)GWP值,即温室效应能力。 制冷剂本身所必须具备的特性和所要遵循的原则决定了制冷剂的发展方向和演变过程。同时,正因为这样,决定了寻找理想的或者环保的制冷剂之路是非常困难和漫长的。为此,本文回顾了制冷剂的发展历史,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 2.制冷剂的发展史 从时间上看,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的早期制冷剂;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时代的CFC与HCFC类制冷剂;第三阶段是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环保制冷剂。 2.1 早期制冷剂 1805年,Oliver Evans最早提出了在封闭循环中,使用挥发性流体的思路,用以将水冷冻成冰。具体描述为,在真空下将乙醚蒸发,并将蒸汽泵到水冷式换热器,冷凝后再利用。1824年, Richard Trevithick首先提出了空气制冷循环设想,但未建成此装置。1834年, Jacob Perkins则第一次开发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并获得了英国专利(6662号)[1]。在他所设计的蒸气压缩制冷设备中使用二乙醚(乙基醚)作为制冷剂。

制冷技术试卷一及答案

.填空题每题 3 分,共30分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A.活塞式压缩机 B.螺杆式压缩机 C.回转式压缩机 D.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A.油分离器 B.气液分离器 C.空气分离器 D.过滤器 5?()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蒸气有害过热 B.液体过冷 C.回热循环 D.蒸气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竖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曲线 D.其它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A.气缸直径B.活塞位移C.活塞行程D.余隙容积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 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和蒸发器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3?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气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4?若制冷剂中含有水,则压缩机压缩过程为湿压缩。() 5?回热循环中的过热属于蒸气有效过热。()

半导体制冷技术

半导体制冷技术 实物图 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是从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即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1834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尔帖在铜丝的两头各接一根铋丝,再将两根铋丝分别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通电后,他惊奇的发现一个接头变热,另一个接头变冷;这个现象后来就被称为"帕尔帖效应"。"帕尔帖效应"的物理原理为: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热量。反之,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即表现为制冷)。 所以,"半导体制冷"的效果就主要取决于电荷载体运动的两种材料的能级差,即热电势差。纯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好,但制冷效率极低(不到1%)。半导体材料具有极高的热电势,可以成功的用来做小型的热电制冷器。但当时由于使用的金属材料的热电性能较差,能量转换的效率很低,热电效应没有得到实质应用。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约飞院士对半导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于1945年前发表了研究成果,表明碲化铋化合物固溶体有良好的致冷效果。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热电半导体材料,至今还是温差致冷中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主要成份。约飞的理论得到实践应用后,有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到六十年代半导体致冷材料的优值系数,达到相当水平,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80年代以后,半导体的热电制冷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开发热电制冷的应用领域。 二、半导体制冷片制冷原理 原理图

冷藏车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冷藏车 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制冷装置,用于冷藏运输的厢式专用运输汽车。 二、冷藏车的分类 冷藏汽车实际上称作冷藏保温汽车,它分为冷藏车和保温汽车两大类。 保温汽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适用与短途保温运输的汽车。 冷藏车是指具有隔热车厢,并设有制冷装置的汽车。 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划分,机械冷藏汽车、冷冻板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干冰冷藏汽车、冰冷冷藏汽车等,其中机械冷藏汽车是冷藏车中的主要车型,国内绝大多数冷藏车也都是机械冷藏车。按底盘承载能力分类:微型冷藏车、小型冷藏车、中型冷藏车、大型冷藏车。按车厢型式分类:面包式冷藏车、厢式冷藏车、半挂冷藏车。 三、冷藏车的构成 冷藏车主要由汽车底盘、隔热保温厢体、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 冷藏车底盘:国内常见的冷藏车底盘主要有解放、东风、庆铃、江铃、江淮、福田等。冷藏车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组成,也有彩钢板,不锈钢等。 制作技术有:分片拼装的“三明治”板粘接式(常用)、分片拼装的注入发泡式、整体骨架注入发泡式、真空吸附式粘贴等。 冷藏车制冷机组:冷藏机组分为非独立制冷机组和独立制冷机组。国产机组与进口机组等。一般车型都采用外置式冷机,少数微型冷藏车采用内置式冷机。对于温度要求较低的冷藏车,可采取厢体内置冷板(功能相当于蒸发器)。 四、冷藏车的制冷原理 冷藏车制冷方式有多种,以下5种是较常的制冷方式: 1、水冰及盐冰制冷:水冰制冷装置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但是普通水(盐)冰单位质量的吸热量较小,车厢内降温有限,而且盐冰融化后会污染环境、食品,腐蚀车厢和值货物受潮,因此水(盐)冰制冷主要月于鱼类等水产品的冷藏运输。 2、干冰制冷:装置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使用方便、货物不会受潮。干冰升华产生的CO2气体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减缓脂肪氧化以及削弱水果蔬菜的呼吸。但是,干冰升华易引起结霜,CO2气体过多则将导致水果、蔬菜等冷藏物呼吸困难而坏死。而且厢内温度难调,干冰成本较高,且消耗量较大,故实际应用较少。 3、冷板制冷:装置本身较重、体积较大,占据了车厢的一定容积,而且冷板充冷一次仅可持续工作8~15H。因此冷板制冷适于中、轻型冷藏汽车的中、短途运输,近几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污染间题日益突出,冷板制冷的应用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机械制冷的制冷方式。 4、液氮制冷: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无噪声和污染;液氮制冷量大、制冷迅速,适于速冻。液氮汽化不会使厢内受潮,并且氮气对食品保鲜、防止干耗均有好处。此外,液氮制冷控温精确(正负两度)。但是液氮成本较高,需经常充注,因而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同理,其他低温汽化的液态气体,亦可作为制冷剂,如液态二氮化碳。 5.机械制冷:机械制冷方式有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等。目前以蒸气压缩式应用最为广泛。压缩式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或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2018制冷技术试卷及答案1115

1、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被冷却对象)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机械能)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相变)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蒸发温度)、(过热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余隙容积)、(吸、排气阀阻力)、(气缸壁与制冷剂热交换)、(压缩机内部泄漏)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水),管间流动(制冷剂)。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A)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发的是(B) A.蒸汽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D) A.活塞式压缩机 B.螺杆式压缩机 C.回转式压缩机 D.离心式压缩机

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C) A.油分离器 B.气液分离器 C.空气分离器 D.过滤器 5、(B)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蒸汽有害过热 B.液体过冷 C.回热循环 D.蒸汽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C)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A B.L C.R D.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A) A.竖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曲线 D.其他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C) A.气缸直径 B.活塞位移 C.活塞行程 D.余隙容积 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B)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 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和蒸发器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3、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汽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4、若制冷剂中含有水,则压缩机压缩过程为湿压缩(×) 5、回热循环中的过热属于蒸气有效过热(×) 6、回热器只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 7、为了防止冰堵,所有制冷系统都应安装干燥器(×)

冷藏车的操作方法

冷藏车的正确操作方法 1、正确的操作可以保证货物得以在完好的状态下保存及运送。 只有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好冷藏车,才能够保证货物的完好运送和保存。因为冷藏车是专门用于对温度敏感的产品所使用的,因而温度的保证是冷藏车的关键。如果使用或操作不当,都会导致货物不能在完好的状态下保存或运送。 2、预防性保养可使维修及营运费用减至最低。在我们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对车辆及制冷机的保养与维护是分不开的。只有按时对设备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常底盘发动机是按照行驶里程进行维护和保养的,而冷冻机组是按照发动机工作小时制定维护和保养的。通常的制冷机组是500~700小时进行一次维护和保养,需要更换机油滤芯、燃油滤芯、空气滤芯;并注意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制冷系统有无泄漏等;然而目前个别品牌的冷冻机组(如美国冷王)为了适应环保的需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因而采用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来替代普通机油,从而延长了发动机的保养时间,通常按照2000小时做一次保养。因此减少了废旧机油的排放。另外,经过科学实验证明,通过使用这种高端机油,不仅减少对发动机的磨损,还可以减少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因此,科学的维护和保养,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完好,还可以降低营运成本。 3、合适的包装对于保护货物至关重要。对冷冻货用不通风包装箱,

对生鲜货用侧壁通风的包装箱。包装箱必须是抗压的。由于冷冻货物是不允许有风从表面吹过的,因为风吹过冷冻货物表面,会使货物中的水分损失,从而导致货物质量下降。今年我们国家制定的关于散装速冻食品一律不准销售,必须有包装销售就是这个道理。而生鲜物品由于其自身特点,产品在储运过程中仍然处在呼吸状态,如果不能够很好的通风,货物就会变质损坏。因此必须保证这类货物有很好的通风和换气。 4、将温控器设定在所需温度上,预冷车箱1.5小时以排走滞留在车箱内的热量;装货时将冷冻机组关闭,迅速装货。在装货时,必须先要对车厢进行预冷或预热。因为车辆停放在露天,通常车厢温度就是外界环境温度。若所运送的货物温度不是环境温度,货物装进车厢,环境温度会影响运送货物的温度,从而导致运送货物的品质发生变化。因此装货前必须预冷车厢到所需要的温度。但是,在装货时(卸货一样)必须要关闭制冷机组。许多人在装卸货物时都是不关闭制冷机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操作。原因是:当我们把车厢预冷后,如果不关机,打开车厢门时,由于冷冻机组蒸发器的风扇是在工作,风扇的正面是正压,而其背面是负压,因此冷气从车厢上部吹出,而下部会将外面的热空气快速吸进来,从而导致车厢内的温度快速上升;如果关机后再装卸货物,由于风机处于停止状态,空气流动停止,车厢内外风压一致,因而使得外部热空气传递进入车厢内的速度相对减缓。 5、.货物必须预冷到所需的温度,装货时检查货物温度;冷冻机组是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27T11:13:58.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高捷 [导读]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节能、环保、健康、智能控制已经成为空调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保障制冷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所要求的指标,需要把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湿度等许多热工参数的一些控制电器和调节元件、各种仪表、传感器及附属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就是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分析 1 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发展 1.1 冰蓄冷技术应用及发展 现代化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离不开的一项必备工具,其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成为一项生活必需品,同时其能耗显著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空调系统用电量已上升至建筑总消耗电能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由此可见,在电力紧张、能源紧缺的今天,空调行业受到了耗能量庞大的显著影响,为有效降低空调制冷系统能耗,冰蓄冷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专家们主力研究的技术领域,采用冰蓄冷技术研发的空调系统主体利用电能非峰值保持制冷剂始终处于最佳化节能状态稳定运行,并将空调系统服务运行所需的潜热与显热形式全部或部分释放冷量用来满足空调系统运行冷负荷,即采用融冰冷量释放达到空调系统运行冷负荷的需求标准,蓄冷设备则成为储存冰的相应容器。该冰蓄冷空调制冷技术可有效发挥填谷移峰作用,并全面提升空调系统运行服务稳定性,创设了显著经济效益,令系统能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1.2 城市制冷供热中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 空气源热泵构建于循环逆卡若原理之上,是一种制热环保、节能的有效技术方式,应用该技术构建的空调制冷系统可利用自然能,诸如蓄热空气有效获得低温热源,通过系统的集热高效整合后形成高温热源,进而实现供应热水或供暖取暖目标,基于该技术构建的整体系统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应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范畴广泛,其产品适用服务温度范围在零下十度至零上四十度之间,同时不受到环境气候的限制,可实现全天候四季皆可的服务使用,即使是雨天、阴天、下雪等恶劣气候条件或寒冷的冬季傍晚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均能够正常应用。同时该技术系统具有较高热效率,其产品全年平均热效率均超过百分之三百,且其热泵产品不会排放任何种类燃烧污染物,系统中采用的制冷剂可有目的选择环保型R417A种类,进而不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种具有优质环保性能的空调制冷技术,较适用于北方冬冷夏热气候的城市制冷与供暖事业,会产生较好的使用效果并创设丰富经济效益。 1.3 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应用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清洁型可再生能源,其蕴含的庞大能量及长效特征令其备受科学家关注并在深入研究中实现了迅猛发展。利用太阳能进程中制冷太阳能空调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良好的发展趋势,是当前研究制冷技术的亮点与热点。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具备显著的节能优势,据相关数据统计,世界各国消耗于民用空调系统中的电能总量占到民用耗电总量的一半以上,倘若采用太阳能则会令该类显著空调系统能耗大大降低。同时太阳能还具有环保特性,倘若采用CFC工质压缩制冷机则会对自然界大气臭氧层产生强力破坏作用,因此该类工质已被暂停使用。目前世界各国均在致力于研究替代CFC类工质的相关技术。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采用制冷剂物质为非氟氯氰,其包含的温室效应与破坏臭氧层系数均为零,因此充分满足现行环保要求,并可有效降低石化能源燃烧发电产生的不良环境污染。再者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还有一类显著优势为供给热量与冷量需求在数量与季节中处于高度匹配性,即辐射太阳能越强,大气的温度便会越高,因此需求的冷量便会越大。利用该性能我们可将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为多能源类型,科学利用废气、余热及天然气等他类能源构建优质空调制冷系统。 当前较为常用的制冷太阳能空调技术有吸收式制冷太阳能空调,该制冷系统主体利用变化的溶液浓度获取冷量,也就是说在一定压力下制冷剂发生吸热蒸发,同时再利用吸收剂进行蒸汽吸收。该原理相当于利用发生器与吸收器替代压缩机,可利用的热能包括太阳能、热水、低压蒸汽以及燃气等丰富形式。当前该空调制冷系统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采用常规吸收式氨水或溴化铎空调机有机结合于太阳能热水体系进而发挥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功能。还有一类常用的太阳能空调为喷射式系统,该系统中制冷剂位于换热器实现太阳能吸收并发生增压、气化变化,生成饱和蒸汽,令其进入至喷射器通过喷嘴实现高速的膨胀、喷出,并于喷嘴周围形成真空。同时喷射器再次吸入蒸发器内低压蒸汽,通过喷射器产出的混合气体则逐步进入冷凝器中实现凝结与放热,而后一部分冷凝液经过节流阀流入蒸发器在吸收了部分热量后便产生汽化,完成的该部分工质便是制冷循环过程。另一部分冷凝液则会经过循环泵完成升压后流入换热器并再次履行新一轮吸热汽化的过程。太阳能光电式空调制冷系统也是其应用发展模式之一,实际上该类制冷系统是应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过程,通过光伏转换设备令太阳能合理转化为部分电能,通过工频或高频后令压缩制冷器实现驱动,通常来讲该技术构建的制冷系统完全与压缩制冷系统相同。金属氰化物制冷空调系统主体应用不同温度下金属氢化物吸氢及放氢过程中放热吸热原理实现制冷工作,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金属氢化物一旦降低了成本其放氢与吸氢寿命及性能将会有所提升,由此可见该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逐步成为国内外行业专家开发研究的热点项目之一。 2 空调制冷技术发展前景趋势 由总体层面来讲,环保、节能、智能化与健康化是空调制冷系统技术未来的科学发展趋势,行业近期主要针对其显著热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直流变频、自动清洁、静音、节能、彩板、加湿、新冷媒、网络远程控制及铝替铜技术。同时较多国家逐步开始了严格控制家电产品能耗指标的研究,我国对于制冷空调节能控制技术也施以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制冷空调在高效换热器、压缩机等层面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例如PAM高效节能技术已领先应用于海尔空调中。再者相关环保技术也逐步实现了广泛应用,人们越发重视空气环境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因此空调系统便顺理成章的担负起了健康营造舒适环境的重任。当前健康的空调技术包括发生负离子、离子集尘、健康除湿、保湿双向换新风、多元光触媒、三重防御、立体环绕自然风、静音及抗菌技术等。 结语 总之,环保、节能、高效、健康是空调制冷技术研究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立足长远的原则科学研究节能环保型空调智能技术,探寻新型环保能源、总结空调制冷领域取得的成绩、经验,用于指导后续的科学研究发展,才能真正以低成本获取高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