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FYX-2014-基于企业架构(EA)的信息化顶层设计

FYX-2014-基于企业架构(EA)的信息化顶层设计

FYX-2014-基于企业架构(EA)的信息化顶层设计
FYX-2014-基于企业架构(EA)的信息化顶层设计

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蓝图DOC

企业架构(EA):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蓝图 企业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EA)是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审视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信息、技术和应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功能的影响。 建立企业架构的作用:做好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 企业架构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蓝图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建筑或制造工程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的对象是“企业”,而不是一个建筑物或是一个产品。在建筑工程或是制造工程中,我们都会有一张建筑物或产品的设计图纸,它是搭起高楼大厦或是生产出形形色色的产品的基础。同样,在企业信息化这样的大工程中,也需要一张描绘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运行的设计图纸,这就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能为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描绘出一个未来企业信息化中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互动的蓝图。 企业架构是沟通业务与信息技术间的桥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部门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业务主管与信息主管之间、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鸿沟是实现信息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息技术人员可能无法了解业务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业务人员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的真正作用。企业架构能够搭起业务与信息技术沟通的桥梁,它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双方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描述出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间的关联。 企业架构是适应企业业务变革的方向盘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企业战略、管理和业务变革的过程。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如何适应企业的变革成为企业CIO 们思索的一个突出问题。以不变应万变是适应变化的一个基本战略,企业架构所描绘出的蓝图容纳了各种业务与技术标准,它是企业CIO们掌握信息化的方向、适应业务战略变革的方向盘。它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中遇到的信息孤岛、集成和互操作等问题。 企业架构的组成:实现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的协同 企业架构是一个多视图的体系结构,它由企业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基础架构共同构成。 (1)企业业务架构:贯彻企业业务战略 企业业务架构描述了企业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企业的业务构架以企业的业务战略为顶点,以企业各主营业务为主线,以企业各辅助业务为支撑,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联络各业务线,构成贯彻企业业务战略的企业基本业务运作模式。 (2)企业信息架构:建立企业信息模型 企业信息架构是将企业业务实体抽象成为信息对象,将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抽象成为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建立面向对象的企业信息模型。企业信息架构实现从业务模式向信息模型的转变,业务需求向信息功能的映射,企业基础数据向企业信息的抽象。 (3)企业应用架构:实现企业信息流动

面向电网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企业架构研究

面向电网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企业架构 研究 电力技术与应用 面向电网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企业架构研究 裴求根 广东电网公司广东广州510600 StudyOfEnterpriseArchitectureontheTop-levelDesign0fInformatizationfor PowerGridCorporation 2Q£"一4e" GuangdongPowerGridCorporationGuangzhouCityGuangdong510600 ABSTRACT:Top—levelDesigninghasbecomeanimportantmissionforpowergridcorporationsintheTwelfthF iveYearsPlanningofChina.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becomesabridgebetweentheTop-levelDesignandth§feasibleITconstruction.becauseithasbothofthefourlevels architecturesofbusiness.application,dataandtechnologyandtheITgovernance.Thispaper discussedtheEAframeworkandrelationwith Top—levelDesigning.andgivesthegeneralsolutionforpowergridcorporationstouseEAupgradet heirinformatizationwithTop—level Designingdirections. KEYWORDS:PowerGridCorporationTop—levelDesignEnterpriseArchitecture 摘要: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加强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国资委对央企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服务型 央企,面临着如何落实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与企业架构管理之间的关系,在研究企业架构管理框架的基础 上,提出基于企业架构资产和遵从管控的电网企业架构解决方案,支撑电网企业信

政务行业信息化基础架构顶层设计方案

政务行业信息化基础架构顶层设计方案

目录 1.1系统基础架构 (3) 1.1.1.总体架构 (3) 1.1.2.环境支撑系统设计 (4) 1.1.3.网络系统设计 (7) 1.1.4.基础软硬件系统设计 (10) 1.1.5.信息安全系统设计 (16) 1.1.6.系统部署架构 (18) 1.1.7.逐步实现私有云环境建设 (21)

1.1 系统基础架构 1.1.1. 总体架构 系统基础架构层由环境支撑系统、网络系统和基础软硬件系统组成,通过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满足业务应用系统部署和运行需要,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基础运行环境。 1、 系统基础架构层在整个体系架构中的相对位置 2、 系统基础架构层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网络环境:我委信息系统所面对的各类连接网络边界,主要包括委内部办公网络、党政机关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

国土资源部/省网络、住房建设部/省网络)、ISP接入网(电信、联通、移动等运营商网络)、无线网络等 软件环境: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环境,包括各类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GIS软件、虚拟化软件、自动化部署监控软件等 硬件环境:微机服务器、小型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备份设备、网络硬件设施等 机房环境:场地、空调、UPS、环境监控、综合布线等 下文将针对基础设施层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1.1. 2.环境支撑系统设计 现有的交易大厦和规划大厦机房在设计使用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交易大厦机房。主要表现在,机房制冷、UPS电源和功能区域划分

方面存在瓶颈,在空气质量保障方面也有较大隐患,不利于后期维护。作为基础运行物理环境,需要新建新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机房规划与建设要做到整体规划合理、理念先进,配置全面,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和不同应用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充分考虑机房系统功能完善、适用的基础上,实现绿色节能减排。数据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可扩、高灵活和高开放的,相关设计应满足相关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 1、按照不同功能用途,划分特定区域 2、采用模块化智能配电模式,便于在线扩充和智能化管理。UPS

企业信息化需要重视顶层设计

企业信息化需要重视顶层设计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应用层次和水平不断地提高,企业迫切需要集成化、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撑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需要,然而由于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决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关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认识不足或给以忽视,导致系统的集成性、扩展性比较差,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全面实施信息资源规划,来化解这一难题。 一、信息资源规划是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方法 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IRP)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是以信息工程方法论(IEM)为技术基础,侧重于业务分析与优化、数据流分析、建立业务模式、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并架构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M),并通过后续的数据环境改造(DER)来解决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等问题,以实现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方法。 企业信息化是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顶层设计极为重要。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方法着眼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与数据两大核心体系,通过企业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协同参与,对业务进行全面的梳理与优化,融合业务流程优化(BPI)思想,运用信息工程的方法建立企业的业务模型;通过对用户视图的规范化和结构化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中抽取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数据元素和基本表,为后续的数据建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企业应用系统、程序模块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功能模型,指导后续的选型;通过建立针对全企业范围的主题数据库,即抽取概念数据库及逻辑数据库的方式建立数据模型,确立了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框架,并通过体系结构模型来指导物理实体库表的建设及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顺序。从以上的概述中可以看出,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的方法其内核就是企业信息化公共模型及基础标准的构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信息资源规划的组织与实施 信息资源规划作为一个工程化的方法,更侧重于强调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与配合,在技术路线正确的前提保证下,如何协调企业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项目,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热情,经过详细地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将业务需求讲清楚、理清楚,信息技术人员能将业务人员的需求固化、并从中抽取、抽象、提升,固化到主题数据库中,为后续的实体应用系统开发起指导作用。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来组织,有可操作的规范保证及工具软件来支撑。 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方法是由基础理论、标准规范和工具软件三部分构成,工具软件是理论与标准的承载,通过工具的支持可大大减轻实际规划的工作量,并可确保规划质量。信息资源规划实施过程中包括了大量、繁杂的分析调研工作,在众多人员分组实施过程中,需要保持定义与理解的一致性;资料的存储、修改和支持后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更需要规划信息和知识记存与使用的连续性。为此,必须有科学、实用的网络化工具支持规划人员的工作。信息资源规划工具软件IRP2000net和IRP3-icc,不仅支持规划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而且将有关标准规范“固化”到软件工具之中,方便规划设计人员的使用,建立计算机化的技术文档。

企业信息化需要重视顶层设计

遇到建筑工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16449189.html, 企业信息化需要重视顶层设计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应用层次和水平不断地提高,企业迫切需要集成化、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支撑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需要,然而由于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决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关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认识不足或给以忽视,导致系统的集成性、扩展性比较差,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全面实施信息资源规划,来化解这一难题。 一、信息资源规划是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方法 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IRp)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是以信息工程方法论(IEM)为技术基础,侧重于业务分析与优化、数据流分析、建立业务模式、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并架构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形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M),并通过后续的数据环境改造(DER)来解决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等问题,以实现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方法。

企业信息化是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顶层设计极为重要。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方法着眼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与数据两大核心体系,通过企业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协同参与,对业务进行全面的梳理与优化,融合业务流程优化(BpI)思想,运用信息工程的方法建立企业的业务模型;通过对用户视图的规范化和结构化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数据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中抽取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数据元素和基本表,为后续的数据建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企业应用系统、程序模块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功能模型,指导后续的选型;通过建立针对全企业范围的主题数据库,即抽取概念数据库及逻辑数据库的方式建立数据模型,确立了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框架,并通过体系结构模型来指导物理实体库表的建设及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顺序。从以上的概述中可以看出,信息资源规划工程化的方法其内核就是企业信息化公共模型及基础标准的构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信息资源规划的组织与实施 信息资源规划作为一个工程化的方法,更侧重于强调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与配合,在技术路线正确的前提保证下,如何协调企业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项目,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热情,经过详细地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将业务需求讲清楚、理清楚,

顶层设计引领信息化六向发力

顶层设计引领信息化六向发力 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信息化进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化进程面临挑战:欧美国家政府、设备商不断推陈出新,从ERP与智能电网到智慧地球、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创新层出不穷,而我国在基础创新、顶层设计创新方面仍采取跟随策略。信息化基础创新、顶层设计不可或缺,缺乏顶层设计的信息化建设会造成信息系统盲目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这种无形的资源浪费与硬件的有形重复建设相比,对人力、财力的浪费可能更严重。只有明确了信息化的方向、顶层设计、标准规范化,信息化的需求者、开发者才能有的放矢。 城市信息化: 最终目的不是单一产品 核心:城市信息化的本质是城市的管理提升,如何协同好各个职能、行业、城市要素,将城市管理的理念、方法、制度、体系纳入城市系统、数据库系统,统领这些基础软硬件,构架协同后台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市民、城市管理者、企业三类客户服务。 根据信息化本质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概念属于城市信息化范畴,后者说商家包装的产业概念,其本质依然是城市信息化。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不是摄像头、不是红外感应,也不是交通流量监控,这些都是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的,如果把城市信息化看做一个产品,根本需求是以上所述三类客户的需求。

城市信息化可以分为四层实施:门户层、协同层、网络层、感知层。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最后是城市的三大类需求方:城市管理人员、企业法人、市民能够通过城市信息化平台门户办理城市生产、生活的信息环节;数据协同层是城市的各个职能部门将数据纳入统一的数据库或进行数据之间的交互、共享获得数据挖掘和提取;网络层利用无线城市、城域传输网等通信网络传送城市管理信息,感知层包含各类监测装置、摄像、红外感应等所有城市的物联网“毛细血管”获取城市的物理信息。城市信息化是基于政务信息网的升级,但传统政务信息网向城市信息化过渡必须着力解决横向、向下两个维度的信息流拓展,横向就是城市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大数据为名),向下就是借助物联网的庞大功能,只有架构在信息系统中物联网的建设才有意义。 行业信息化: 关键在于搭建统一平台 核心:行业信息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行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机构等。行业监管机构需要将本行业内的监管数据、调查统计数据、规费、资质管理等数据进行统一搜集和信息分布,这就需要一个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比如说税务部门的税控机系统、公安部门的自动报警联网系统、各医院的信息共享系统等。最终目的是提高监管水平、服务企业和公民。 行业信息化可以参照城市信息分层模型图分为4层,其中感知层、网络层类似,感知层的载体为计算机、触摸屏、各类检测设备等。例

以数据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

2019.18科学技术创新1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已历经十多年时间,前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网络和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校园一卡通建设等方面,基本上满足了上一阶段学校管理和教学的需要,但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学校的总体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凸显出来,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下。 1.1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方法亟待更新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主体责任不够清晰,导致信息化推动力不足,未能充分调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信息化系统未能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教师、管理人员总体信息化素养不均衡,且缺乏有效的提升规划和机制;教育教学信息化等重点工作缺乏专职专业的人员进行技术支撑,人员结构和岗位配备未能适应下一步信息化大发展的要求。IT 运维流程不够顺畅,无法为校园提供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 1.2管理信息化规划和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数据共享和整合缺乏管理机制进行保障,只能纯粹依赖技术手段进行集成,造成业务数据不完整、数据质量不佳,无法做到“数据一张表”,数据展现、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较为薄弱,无法有效支撑学校创新管理改革。各项事务缺乏统一的集中的办理入口,事务申办流程错综复杂,用户体验不佳。 2智慧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建立长效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机制,这是后续具体信息化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开展、项目有效应用、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是信息化投资绩效的保障。 信息化和智慧校园的核心是数据。以数据为核心,加强数据的管理,围绕数据提出要求,设计制度,开展建设,推广应用。树立有数据才能有协同,才能有融合,才能有分析,才能有智慧,才能有信息化的理念。 3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构建起以高速、泛在、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互联互通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支撑,以便捷高效、融合创新的信息服务和智能应用为重点的智慧校园,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 学、教育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教学” 在人才培养中取得明显成效,学校治理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逐步实现应用大数据支撑学校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服务学校可持续发展。 数据开放和大数据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基于大数据的学校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各部门利用大数据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支撑各领域改革创新,有效提升学校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水平。 4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4.1建设软件平台和系统,提高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水平4.1.1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建设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中心,实现全校信息集约共享全覆盖。建立机制,编制数据目录,制定并推行校内数据标准,规范和落实各部门信息采集、共享和使用的责任,保障信息安全,实施数据质量提升工程,为智慧校园管理应用、智慧教学和大数据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一数一源”,全校各业务部门应组织系统的升级改造,将其业务数据提供到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并从中心获取其他部门数据。 4.1.2应用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统一身份认证中心、校园服务总线平台、流程引擎、应用管理服务平台等的软件基础支撑平台,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化整体架构,解决信息系统分别建立带来的数据孤岛和流程割裂问题,打通各部门的信息壁垒,为业务整合和流程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4.1.3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梳理和公布各部门服务事项目 录,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 业务手册,建立一个面向学生、教师、校友及访客的一站式综合办事门户,推动校内审批事项、业务系统与网上办事大厅的无缝对接,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模式创新,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 4.1.4教学诊断与改进及决策支持平台。建设教学诊断与改进及决策支持平台,支撑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主要包括: 4.1.4.1教学诊断与改进应用平台:诊改平台的核心应用,实现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包括:校情分析与智能决策平台、数据上报管理平台、质量体系管理、诊改画像平台、系统管理、大数据基础平台 4.1.4.2专业管理系统:实现专业培养方案管理、课程标准管理、成果导向管理、专业建设标杆分析等。 4.1.4.3课程教学平台:实现课程备课、资源管理、企业环境授课、教学课堂、按需学习、自主学习、成绩评测、助教批改、考试评测等教学过程性数据的自动采集。 4.1.4.4个人空间与成长档案系统:建立个人空间与成长档案系统,包括:专业认知与导学、学生学情与自主学习、毕业目标达成分析、师德数据分析、岗内职能评价、个人发展智能推荐、个人时间轨迹。 4.1.5多个校务管理系统更新与建设。根据业务改革和发展需要,建设或升级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学生一体化管理平台系统、办公一体化管理平台系统、教工一体化管理平台系统、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系统、后勤一体化管理平台系以数据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 杨文 曾彦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和广泛应用,国内高职院校已经启动或正在启动智慧校 园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归纳出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结合实践,提出了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建设内容,对同类型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据;核心;智慧校园;顶层设计中图分类号:G717,TP3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18-0083-02(转下页) 83--

企业架构(EA):信息化顶层设计的蓝图

企业架构(EA): 信息化顶层设计的xx 企业架构(EnterpriseArchitecture: EA)是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审视与信息化相关的业务、信息、技术和应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功能的影响。 一、建立企业架构的作用: 做好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 (1)企业架构是建设企业信息化的xx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的对象是“企业”,在企业信息化这样的大工程中,也需要一张描绘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运行的设计图纸,这就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能为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描绘出一个未来企业信息化中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互动的蓝图。 (2)企业架构是沟通业务与信息技术间的桥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部门与信息服务部门之间、业务主管与信息主管之间、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鸿沟是实现信息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信息技术人员可能无法了解业务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业务人员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的真正作用。企业架构能够搭起业务与信息技术沟通的桥梁,它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双方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描述出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间的关联。 (3)企业架构是适应企业业务变革的方向盘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企业战略、管理和业务变革的过程。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如何适应企业的变革成为企业CIO们思索的一个突出问题。以不变应万变是适应变化的一个基本战略,企业架构所描绘出的蓝图容纳了各种业务与技术标准,它是企业CIO们掌握信息化的方向、适应业务战略变革的方向盘。它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化中遇到的信息孤岛、集成和互操作等问题。

二、企业架构的组成: 实现业务、信息、应用和技术的协同 企业架构是一个多视图的体系结构,它由企业的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基础架构共同构成。 (1)企业业务架构: 贯彻企业业务战略 企业业务架构描述了企业各业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企业的业务构架以企业的业务战略为顶点,以企业各主营业务为主线,以企业各辅助业务为支撑,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联络各业务线,构成贯彻企业业务战略的企业基本业务运作模式。 (2)企业信息架构: 建立企业信息模型 企业信息架构是将企业业务实体抽象成为信息对象,将企业的业务运作模式抽象成为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建立面向对象的企业信息模型。企业信息架构实现从业务模式向信息模型的转变,业务需求向信息功能的映射,企业基础数据向企业信息的抽象。 (3)企业应用架构: 实现企业信息流动 企业应用结构是以企业信息架构为基础,建立支撑企业业务运行的各个业务系统,通过应用系统的集成运行,实现企业信息自动化流动,代替手工的信息流动方式,提高企业业务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的成本。 (4)企业技术架构: 保障企业应用执行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正式颁布)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教育部】 2012年3月 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现状与挑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第三章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 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 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 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 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 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 实施 序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

完整word版,顶层设计方案总结,推荐文档

项层设计总结 1项层设计内容 1.1基础设施建设 1.1.1宽带网络 (1)宽带网络接入能力 (2)宽带网络普及率 (3)宽带用户渗透率 1.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 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智慧城市的家庭光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上。 1.1.1.2无线网络覆盖率 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无线网络连接在城市区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应在95%以上。 1.1.1.3主要公共场所WLAN 覆盖率 指大专院校、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WLAN 覆盖率。智慧城市主要公共场所WLAN 应达99%以上。 1.1.1.4广播电视网 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发展、互通互联以及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水平。智慧城市的NGB 覆盖率应在99%以上。

1.1.2电子政务外网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OA办公系统 统筹规划和建设全县电子政务的外网服务平台、内网办公平台,逐步实现电子政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共享与交换的规范和机制,制订和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加强对政务信息采集、存储、共享等环节的管理,规范各部门的信息交换工作,逐步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1.1.3政务数据中心 1.1.3.1网络需求 (1)由于政府行业的性质,在构建数据中心时需要搭建两张物理隔离的网络及 其相关的服务器、存储及运行其上的应用,两张网之间的数据交互必须通 过单向导入设备或其它数据交换硬件设备来保证内网的安全性及数据交换 的管理和控制。政务内网和外网在数据中心的构建层面上是相似的,包括 网络、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安全、IT服务管理和应用等。 (2)政务内、外网需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涉及国家秘密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 指南(试行)》的要求进行安全域的划分,政务内外网需划分二级、三级安 全域,各安全域能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划分业务功能域。不同级别安全域之 间需根据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进行逻辑隔离或物理隔离,不能互访。 (3)由于数据中心需要支持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和公共服务,因此数据中心网 络需要支持如下多种类型的接入用户: a)互联网用户:主要是个人用户和企业人员通过互联网访问数据中心来获 取公共服务; b)政府部门用户(包括办公网用户、远程办公用户、移动用户):通过访 问数据中心内网核心区业务的终端用户 c)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数据中心运行维护管理的人员,如系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终稿

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

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0月

审定:审核:编写:

目录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性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总体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主要工作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化资源梳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数据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对象及其属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建设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应用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部门职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业务与政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信息化应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基础设施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体系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撑保障条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数据整合共享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层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水利数据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统一数据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基础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应用共享错误!未定义书签。 共享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目录库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数据库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共享库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应用整合共享错误!未定义书签。顶层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用户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地图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门户集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数据交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通用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共享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用工具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用应用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设施整合共享错误!未定义书签。顶层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机房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计算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统一存储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 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九年十二月

前言 为推进和规范水利信息化进程,水利部2003年正式发布《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阐明了水利信息化的需求、意义、目标与原则,明确了以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核心的体系框架与主要建设内容。全国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认真组织《规划》的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伴随着水利信息网络在全国的基本覆盖,水利日常工作基本实现计算机化,在线数据量快速增长、应用系统数量迅猛增加,水利信息化已经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逐步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规划》已经成为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与重要纲领性文件。 但是,近年来的水利信息化实践表明,《规划》在协调各水利信息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保障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等方面,可操作性仍待加强,需要从全行业信息化整体推进的角度进行必要的细化与补充。据此,2008年8月,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水利部信息办”)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并于2009年3月召开咨询会,对《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初稿)》进行了研讨。会后,部信息办在不同范围多次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门深入研究,形成了修改稿。之后,又在不同的场合、单位及专家间进行反复研讨、沟通、协商与修改。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组切实感受到各方对水利信息化不同的审视视角和认识差异,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完成了《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 2009年12月,水利部在京组织召开了《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评审会,水利部汪洪总工程师主持了会议。会议成立了由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电网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松辽水利委员会、太湖流域管理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专家组听取了设计组的汇报,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组在认真研究专家意见后,对《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进行了完善。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始终得到了水利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受惠于水利部各司局、直属单位、流域机构、部外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和河海大学共同组成的设计组为设计工作的最终完成倾注了超常的艰辛,特此一并致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