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四阅读题

小四阅读题

小四阅读题
小四阅读题

一、课内阅读,完成练习(10分)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pōbó),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lán nán)。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shìsì)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téng tén)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1.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句,分别把和比作和。(5分)

3. 人们为什么称那些湖泊为“五花海”“五彩池”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1分)

1.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医疗队经过冀中的杨家庄,白求恩看见有个孩子的下颏上,长个大瘤子,他走过去摸摸按按,然后抱起孩子向村里走去。

这个孩子是贫农张大嫂5岁的儿子,叫猛子。张大嫂听说白求恩要给猛子割瘤子,心想:“俺就这么一个孩子,万一有个一差二错,可怎么办呢?”白求恩耐心地向猛子妈解释:“这瘤子不割掉是很危险的。”猛子妈这才放心了。

白求恩顺利地给猛子做完了手术,抱着猛子亲了又亲,又把猛子送回了家。以后每隔两天,他就给猛子换一次药。医疗队转移时,白求恩又特意到猛子家,教猛子妈消毒和换药的方法,还留下一些药品。

后来,白求恩经过杨家庄时,又去看望猛子。猛子已经完全好了。猛子妈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嘴地说:“谢谢您!谢谢您!”白求恩却说:“不要感谢我,我是八路军的医生。你应该感谢八路军才对!”

(1)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写出段意。(3+6分)

(2)白求恩为什么给孩子割掉瘤子?(2分)

(3)为短文加上题目(2分)

(4)续写:猛子妈在听了白求恩的话之后会说些什么?(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

鲜花朵朵,争妍斗艳,芬芳喜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各种花儿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并不相同。凌晨三点钟左右,蛇床花开放了;接着,在4点钟,牵牛花开始吹起了浅紫色的小喇叭。

这是各种花儿的祖先在大自然中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生存繁殖逐步形成的结果。植物在什么时候开花,往往与外界的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珍贵的昙花,它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太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这时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在深夜,往往气温过低,对它的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钟的气温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欣欣然徐徐张开了浅雅的苞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另外,开花的时间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例如牵牛花是虫媒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正好清晨三、四点钟是蜜蜂采蜜的时候,那时温度、湿度也适宜,它开花了。

要是你把各种不同时间开放花朵的花儿排列在一起,只消看一看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那才有趣哩!

(1)解释(4分)

争妍斗艳——欣欣然——

(2)按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给短文分段,在段首画△,并写出段意。(3+6分)

(3)给短文加上题目。(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59分)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载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么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6分)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2分)

3.在第3节的空处里加上标点符号。(4分)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拿”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5分)

美丽的晚霞

1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辉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2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3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串),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4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叱闹海》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叱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5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6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为短文中两处词语选择正确的字,打上√。(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朦胧──梦幻──

3.用“──”划出表示时间的变化的句子后给短文分段,并写出段意。(3+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3分)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傻了的意思。()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___(2分)

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__(2分)

3.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6分)

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2分)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争先恐后──(2)争执──

参考答案

一、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1. 划去bó,nán,shì ,tén

2. 比喻;湖泊,沟谷;宝石,彩带

3.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1)短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抗日时期,医疗队经过杨家庄。白求恩看见有个孩子下颏上长个大瘤子,抱起孩子走进村。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白求恩说服孩子的妈妈,给孩子做了手术,在医疗队转移时还留下一些药品。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后来白求恩又去看望孩子,孩子好了,孩子的妈妈感谢白求恩。白求恩说不要谢我,应感谢八路军。

(2)因为这瘤子不割掉是危险的,所以白求恩要给孩子割掉瘤子。

(3)发散题。符合短文内容即可。

(4)发散题,可以写猛子妈感谢党和八路军,鼓励孩子长大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等。

2.(1)形容花儿盛开,竞相斗美。欢欢喜喜的样子.,形容心情好

(2)第2~3自然段是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花时间并不相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这是花的祖先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也与花的传粉方式有关。

第三段:第4自然段,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朵排列在一起,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钟。

(3)有趣的“花钟”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保留:休养、看望、栽、zhe、nù、需)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绽放。

3.在第3节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给予、奉献;“拿”的意思是索求。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

美丽的晚霞

1.(1)清楚。(2)现实。

2.“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了余晖。”“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晚霞已经消失了。”

第一段:第一节,第二段:第二节到第五节,第三段:第六节;

段意:(1)太阳落山后,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

(2)太阳的身影消失后,“我”望着云彩,产生了幻觉。

(3)当“我”回到了现实时,晚霞也已消失。

3“我”在梦幻中看到了:吞云吐雾的龙;森林中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哪吒的师傅;系着红兜兜的哪吒。

4.(1)×。(2)√。(3)×。

三个和尚

1.不团结,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劳动,怕吃亏。 2.一心想扑灭大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3.只有团结友爱,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4.第一段:第1节,流传“三个和尚”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节,争执的起因和转变。

第三段:第5节,三个和尚的醒悟。

5.第4节:第3、4句

6.(1)抢在前面,生怕落后 (2)争论中各持已见,不肯相让。

沈从文知错就改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严格严肃)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敬)。”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教育),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厉严格严肃)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1.我能用横线划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4分)

2.我能积累文章中的好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两个造句。(6分)

造句:

3.沈从文从老师的话语中明白了:

因此,后来一直,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大作家。(3分)

4.读过这篇文章后,的感想是(4分)

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能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

一阵愧.()疚(

..)。我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给带点的字加上拼音6分。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5分。

3我为什么会感到愧疚?8分

____

____

4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8分

5给最后一段加上标点3分。

6用“如果……就……”写一个通顺的句子5分。

7从文中找出近义词8分。

愧疚()辛劳()欢乐()

8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峨眉山的铺路人说些什么?7分

__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离地球太远了,()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用“~~”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用“——”画出最后一段的中心句。

5、前两段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文中划线句子分别用了、、的说明方法。

7、仿照课文的表达造句:如果没有……没有……没有……就没有……

太好啦太好啦听妈妈说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儿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邮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的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1、把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写近义词:欢呼()便捷()

3、回答问题:

(1)“新鲜”在字典里的意思有:A、食物没有变质等;B、花朵没有枯萎;C、空气经常流通;D、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文中“新鲜”一词的含义应选()。

(2)“信息高速路”是指,在互联网里可以,可以,还可以

4、结合你平时的知识,把你知道的网络的用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小桥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村里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

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架在清澈见低的小河上。河边载满了垂柳。柳丝迎风起舞,河里柔丝漂动,好看极了。傍晚,小鸟在枝头鸣唱,蝴蝶在花间篇篇起舞,山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我的故乡太美了。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小桥。它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那样雄伟,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因为它虽然矮小,却是默默无闻地,十分认真地躬着身躯,让人踏着它的脊背走过去,年年月月负着重荷,而没有一句怨言。

每当我从桥上走过,心里就充满激情,把脚步儿放得轻轻的……啊,故乡的小桥,你在我心中。

1、“翩翩起舞”的“翩”,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柔丝飘动”的“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2、写出反义词

高大()悠闲()傍晚()

3、“躬着身躯”的“躬”意思是()

4、文中的“脊背”指的是()

5、“我”爱故乡的小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用“”划出来。

6、找出第二段中的错别字,按顺序写下来。()

池边的小泉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

()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更有趣。

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3、这段话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小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文中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小泉的哪些姿态?请用上“有的……有的……”描述,至少写两种姿态。

外公教我读书

一天下午,爸爸(领引带)我去外公家。外公正在小书房里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摆排堆)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没字空白靠边)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便问外公你的学问那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其中一朵浪花罢了我们要活

到老学到老啊听了外公的话,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空”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 ”表示。(4分)

空(kōng kòng )白空(kōng kòng )气

2、用“ ”在括号中选出恰当的字。(6分)

3、照样子,再写四个相同形式的词语。(12分)

密密麻麻,圈圈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4分)。

5、从“厚厚”、“圈圈点点”、“密密麻麻”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外公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

6、把短文中我想的话补充完整。(6分)

7、用“”画出文中比喻句,写出把 ______________ 比作

________________ (6分)

8、文中的外公教会了你怎样课外阅读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一棵蒲公英

我是一棵蒲公英。我的妈妈是大地和土壤。我的茎嫩嫩的、绿绿的,在土壤妈妈的怀抱里快活(的地得)吸着奶汁,高兴(地的得)生长着。花儿是金黄的,像一朵小小的菊花,又像一棵小巧玲珑(的地得)向日葵。我的叶子绿绿的,细细的,是二月的风伯伯裁剪出来的。∥

我家住在田野的一角。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我许多的朋友。

我的兄弟姐妹可多啦。有碧蓝的玲铛似的婆婆纳,有白色的、米粒大的荠菜花,还有小小的、金黄色的野菊花。田边、地头、墙角上都有我的伙伴。∥

过了几个月后,我们长大了,就要飞往祖国各地去了。临行那一天,土壤妈妈地说:“孩子,去吧,只要不离开土壤,你就能生活。”说着,给了我一把小伞,让风伯伯带着我飞了起来。

我跟着风伯伯快活地飞着,抬头往上看,碧蓝碧蓝的天空,一只喜鹊展翅高飞,地说:“快点去吧!”我低头往下看,我的兄弟挥动小手,与我告别。我飞着飞着,在森林里安家落户,生根发芽了。我和弟兄们不用浇水、施肥,一起抗击严寒,成长着,开着花,把森林打扮(的地得)更加美丽。

1、用“”在括号中选出恰当的字。(8分)

2、第1自然段作者从()、()和()三方面来写蒲公英的样子。(6分)

3、想象田野一角的风景,把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4、仿照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用“有…有…还有…”写段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4、5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4分)

6、课文把蒲公英当作人来写,你也用这种手法来写一下小鸟、蝴蝶。(8分)

例:(1)蒲公英吸收着土壤里的水分,好像宝宝吸着妈妈的奶汁。

(2)小鸟在枝头叫着,好像。

(3)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像。

7、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你写出每段的大意。(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请写出三个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寨沟》

一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pō bó),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cè chè)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dǎo dào)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sì shì)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wéi wèi)壮观。

……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沟”的音序是________,“图”的部首是_________,“恰”除了“恰巧”还可以组词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5分)

3、比较组词。(4分)

沟()图()

钩()园()

4、用文中的词语填空。(4分)

一座座()一级级()

一幅幅()一道道()

5、写近义词:(4分)

宛如()色彩斑斓()

6、照样子,写出相同结构的词。(6分)

大大小小()()()

7、请你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的词语。(6分)

遍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蔚为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段文章描写九寨沟景色时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你在平时还积累了哪些描写景色的词语呢?请写出四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打比方的句子“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把比喻成,又把比喻成。(4分)

10、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峰”、__________、___________、“彩池” 和___________这五大景物。(3分)

11、这段文章把九寨沟景区比作“一个()”,称为“充满诗情画意的()”。(4分)

12、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 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侯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侯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侯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两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

1.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把它们写下来。(2分)

()——()()——()

2.填空。(3分)

(1)鲁迅小时侯很能背书,是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小时侯喜欢读书,还喜欢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弄得____________,说明他玩也玩得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摘录描写鲁迅小时侯如何玩描画的有关词语的样式,在文中找出描写他种花有滋有味的有关词语并写下来。.(3分)

他喜欢描画:买纸→描人物、房屋→订成小册子。

他喜欢种花:()→()→()。

4.鲁迅学习和玩耍的态度给你什么启示?联系实际谈一谈。(4分)

快乐的杉树林

冬天来了,西北风hū xiùo ér lǎi (),吹起地上的落叶,吹动了树枝上还悬挂着的残叶。有时天空还飞舞着雪花,被杉树叶铺盖着的地面上,树干上,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fě

n zhuāng yù qì ( )的世界。我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杉树林,高兴地玩了起来,有的堆雪人,有的掷雪球,空中回荡着喊叫声、打闹声┅┅

1、在选文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

2、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

铺()盖,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

树干(),它的另一个音是(),组词()

3、缩句:树干上和远处近处的屋顶上都蒙上一层白雪 ( 2分)

4、照样子写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

例:悬挂、(2分)

5、按要求写你课外积累词句:

①描写雪景的四字词、(6分)

②描写雪景的句子:

第一句

第二句

峨眉山光

峨眉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能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给带点的字加上拼音6分。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5分。

3我为什么会感到愧疚?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最后一段加上标点3分。

6用“如果……就……”写一个通顺的句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找出近义词8分。

愧疚()辛劳()欢乐()

8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峨眉山的铺路人说些什么?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山虎的脚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技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

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在下面词语的左边横线上写反义词,右边横线上写近义词。(3分)

细小逐渐仔细

(2)文中已用“||”把短文分成三层,写出每层的意思。(3分)

1层:

2层:

3层:

(3)这段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1分)

(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2分)

休想……

……像……

蜡烛和台灯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天黑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骄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夸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费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因)该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夸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买)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却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渐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夸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的)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6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谦虚()暗淡()

3、写近义词。(4分)

漂亮()整洁()

4、选择文中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的台灯()的蜡烛

5、应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6分)

台灯亭亭玉立,非常(),它就骄傲地向小蜡烛()自己。蜡烛面对得意洋洋的台灯,却很谦虚。一天晚上,台灯不发光了,主人拿出了()的蜡烛,照亮了房间,蜡烛没有为此()自己,而是默默地()自己,直到生命之火熄灭,使台灯很受()。

6、造句:(3分)

不但…而

且…

7、短文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节到()节,第二段是()节到()节。(2分)

8、蜡烛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为什么把蜡烛发出的光称为“生命之火”?(4分)

10、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的启发是: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到

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

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联系上下文解词(4分)

卑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暴自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在最后的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6分)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2分)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用“”画出一句设问句,用“”画出一句反问句(4分)

5、找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用“”画出来(2分)

6、在最后一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7、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顽强()好象()聚集()

反义词:清楚()伟大()破坏()

8、读第三、四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第三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第()段相照应。(2)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9、回答问题。(6分)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那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4分)

郑板桥爱子

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由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侮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小宝悲痛地大哭,忽然发现旁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2分)

2、“炫耀”中的“耀”字,用音序法应查字母,用部首查应查

用数笔画法查应查画。这个词语中“耀”应取第几种解释

“耀”的解释①光荣②夸耀③光线强烈地照射。(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焦急()清贫()

4、把文中加括号的句子改成陈述句。(2分)

5、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4分)

6、简要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给你的启发。(2分)

7、你的父母是如何爱你的?举一例说明。(4分)

最美丽的人

张老师长得一点也不美,淡淡的眉毛,黄黄的头发。她虽然年轻,但看上去却像40岁的人。可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改变了我对张老师的看法。

一天下课后,我不小心摔倒了,手一下子按在烧得正旺的炉子上。“哇——”随着我的哭声,同学们都在一旁吓呆了。张老师来了,她吃力地抱着我,一阵小跑来到医生家。张老师连忙问:“有什么办法治吗?”

医生给我做了处理,上了烧伤油。医生说□□上些獾子油就会好得更快□可我这儿没有□□张老师听了□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点□

第二天张老师来看我。她说:“老师给你带药来了。”说着,打开包,里面有一瓶獾子油烫伤膏,还有糖果、食品等。同来的同学们说:“这都是张老师买的,她跑了好多地方才买到这药呢!”听了同学的话,我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从这以后,我觉得张老师是最美丽的人。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淡淡)的眉毛 (黄黄)的头发 (黑黑)的眼睛 (高高)的鼻子

( )的眉毛 ( )的头发 ( )的眼睛 ( )的鼻子

2.把短文中方格内点上标点。(2分)

3.用“_____”画出描写张老师外貌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与题目相照应的句子。(4分)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1)张老师来了,她吃力地抱着我,一阵小跑,小跑说明张老师此时的内心_________。

(2)张老师听了,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点。紧锁说明张老师_________,舒展说明张老师_________。

(3)张老师外表美丽吗?为什么“我”认为张老师是最美丽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呢?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求语句通顺,

泽东爱读书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特别喜欢读书。

几十年来,毛泽东日夜操劳党和国家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是,毛泽东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泽东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泽东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

毛泽东的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看完再吃。

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泽东特别喜欢李白、李贺和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泽东有一部解放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64年出国时还随身携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泽东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 查字典

“廷”查()部()画;“颊”查()部()画;“版”查()部()画。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

a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他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

“火炉”的意思是:

b一有空闲,毛主席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

“手不释卷”的意思是:

1在原文上用“||”分段,并写出各段大意。

(2)“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文章是抓住哪几点来写的?

(3 )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秋天的思考

秋天,金色的秋天,是五谷丰登的美好时光,是百果飘香的幸福日子。

走进银镰翻搅金波的稻田谷地,你可能会想到这丰硕成果得来不易。那犁翻曙光、耧摇夜色的春耕春播,那足蒸暑气、头顶烈日的夏锄夏灌,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间苗除草,那一身力气百斤汗的施肥杀虫。

走进果实压弯枝条的梨园、桃园、苹果林,你可能会想到由果核萌发、树苗破土,到大树参天、硕果满枝,这中间不但需要付出汗水和智慧,而且必须具备恒心和毅力。从事甜蜜事业的园丁们,却把事业的甜蜜奉献给别人品尝,他们实在是蜜蜂般的人啊!

走进白杨遮天蔽日的林荫道,走进碧草铺毡的绿化地,再抬头遥望赤裸着肌肤的山峦,再想到山后那寸草不生的荒原。你一定会听到远山的呼唤:给我树种!给我草籽!给我鸟语!给我花香!我要收获!我要贡献!啊,亲爱的红领巾,现在你站在前人栽种的树阴下乘凉,你不会不想到自己的责任吧!

少年,是人生的春天,愿大家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一步步走向秋天,走向成熟……

1、“给我树种!给我草籽!给我鸟语!给我花香!”从上面十六个字里找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子,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从事甜蜜事业的园丁们,却把事业的甜蜜奉献给别人品尝,他们实在是蜜蜂般的人啊!句中“甜蜜事业”是指();“园丁们”在句中指()答案:a.树上结出的果子b.种植果树c.老师d.种树人

3、填空。(1)文中的“红领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走进稻田谷地,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丰硕的成果得来不易,它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走进果园,看见硕果满枝,会引起我们的思考,这“硕果满枝”是靠“园丁们”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来的。

(4)联系短文内容和自己的实际,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的田野

早上,田野像仙境似的。一来到田野,举目远眺,你便会心旷神怡。蒙蒙的云雾还带着湿润润的露水,身处这样的环境,你会不由自主地说:“真凉快!”如果你来到田野中间,会看到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把你和整个田野都笼罩在一起,又像白纱一样披在你的周围。

过了一会儿,太阳渐渐升了起来,放射出万道光芒,洒遍大地。

中午,田野里“隆隆”的机器声,“呱呱”的蛙鸣声,小溪清脆的流水声汇成了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傍晚,收工了。农民伯伯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家,一路笑声,一路笑声。

1、先解释带点的字,在解释词语的意思。

举目远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抓住田野的美进行描写的?

早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傍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田野美景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19日星期二晴

蚕宝宝开始吐丝了。它的身体变成透明的了,一张没有规律的网就结拉出来了。

接着,蚕宝宝跑到网里去,把头晃来晃去,网里隐约出现了一个茧状的东西,蚕宝宝把身体一折蹲在里边,不断吐丝,样子很辛苦。

又过了两个小时左右,茧子的形状越来越清晰了,可蚕宝宝越来越模糊了。

慢慢地,茧子变成洁白的了,蚕宝宝的身体一点也看不见了,只看见一个晃动的黑点,这就是它的嘴---它还在吐丝呢!最后连黑点也看不见了。我拿起这个椭圆形的洁白茧子轻轻地摇了摇,只听见“喀啦喀啦”的声音,哦,蚕宝宝把丝吐尽了!它变成了蛹。

1这篇观察日记是按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蚕宝宝先_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则观察日记,你是不是觉得小作者观察的非常仔细,并且很有耐心?学学这名同学,出去走走看看,把你的观察和发现写在作文稿纸上。

3日记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的身上有不少学问,如果你把猫抛向空中,它总是平稳的落到地面,原来猫是靠尾巴来(保持、保证)身体平衡的。

猫眼也有一种奇异的功能,瞳孔能调节外来光线的程度,白天眯成一条线,夜晚变得圆圆的,在夜间还能放出可见光,为它在夜间捕捉老鼠提供了(有利、有效)条件。

猫的胡子除了能显耀出那种“虎威”之外,还是(衡量、丈量)鼠洞的一把尺子。猫探洞时,如果胡须左右撞不着洞口,它就可以自由入洞,直捣鼠窝;若胡子与洞口两边碰撞,它就索性不进,守洞待鼠。

猫的爪子也非常特别,它可(随意、来回)伸缩。猫爪的伸缩往往是根据对象和喜怒哀乐的程度来使用。

随着仿生科学的发展,人们根据猫的优点制造了一些新的仪器,微光夜视仪就是其中一种。

1、给短文加上题目。

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3、这篇短文描写了猫的()、()、()、()等部位的作用。

4、人们根据猫的优点,制造新的仪器。把名字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观察过吗,猫抓到老鼠后,是怎样把它吃掉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家乡的柿子树

我的家乡在安宁,那里的人们常在庭院中栽上惹人喜爱的柿子树。我爱家乡的柿子树。‖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经历了寒冬的柿子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开始吐芽抽枝长叶,并开满了细小的黄色花朵。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渐渐地热起来。这时的柿子树,绿叶覆盖,舒展着粗枝大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挡住骄阳,让人们在伞下乘凉。

金色的秋天来了,柿子树的一身绿叶悄悄地变红。青绿的果实也渐渐地变成了金红色。这时的柿子树,像燃烧的火球一样,装点着祖国河山大地。几经银霜,柿子树脱下美丽的红装,留下满树的又大又圆的果实,在秋风中摇摇欲坠,在太阳下露出诱人的笑脸,仿佛告诉人们:快来收获吧!‖

1、阅读第一个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这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是个__________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阅读第二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1)“几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是__________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

(3)这句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这篇短文按_______顺序来写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燕子认为自己旅行万里,见识广博,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它对一切事情总爱夸夸其谈,发表自己的高见,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一天,燕子问喜鹊:“大家都称腊梅花好看,什么‘清雅高洁’、‘春的先知’等等,我看全是胡说,我可从来没见腊梅花开过花。”喜鹊说□我亲眼看到的□腊梅花开得的确好看□不过是在大寒天的风雪中开花□那时候□你还在遥远的南方过冬□怎么能看到腊梅开花呢□燕子听了不觉红了脸□羞愧地飞走了□

从此,燕子在不敢自以为是了,它改变了自高自大的缺点。

1、在文中□处加标点。

2、“春的先知”不仅仅指腊梅,还有鸭子,有句古诗这样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为什么羞愧地飞走了?

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红色。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边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当这一块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出现了启明星,它有大又高,活像一盏挂在空中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的夏夜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写合适词语。

()的晚霞()的沙滩

()的启明星()的海面

2、选字填空(1)印映应

()照呼()()象

(2)失逝()败损()()世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是把比做。

4、文章按顺序写了夏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5、全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犀牛是一种珍贵动物,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各地,发起牛脾气来,连大象那种大力士也要退避三舍,可是它却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那就是犀牛鸟。它们之间的深厚友情,绝不是 A 的。原来犀牛的皮肤,好像铁甲一样,但在皱褶(zhě)地方却非常娇嫩,常受体外寄生虫和吸血昆虫的刺螫。犀牛鸟栖(qī)息在犀牛背上,就以它体上的寄生虫类作为美味食品,吃饱肚皮。同时,犀牛的视觉不够 B ,当犀牛鸟发现敌人时,这只灵活的小鸟就会飞上飞下,并发出尖锐的叫声,向它的好朋友报警,让它做好安全戒备。所以犀牛对犀牛鸟非常 C ,平时也让犀牛鸟在它背上任意玩耍。性情暴躁的犀牛,从不对它的好友发脾气。

1.给文中A、B、C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感激突然尖锐偶然敏锐感动

A 处

B 处

C 处

2.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即使……也如果……就……

(1)()发现了敌人,犀牛鸟()会向犀牛报警。

(2)()犀牛的脾气很暴躁,()它从不对犀牛鸟发脾气。

(3)犀牛要是发起脾气来,()是大象()会退避三舍。

(4)()犀牛背上的寄生虫类是犀牛鸟的美味食品,()犀牛鸟栖息在犀牛背上。

3.犀牛和犀牛鸟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请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如,果实变大,抗病性增强,而有一些变化则相反。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育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新的太空品种。

1、结合短文解释词语。

微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一般()减弱()选取()

3、科学家在选育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时,遵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填空。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变化。

这下可好了

有一座造纸厂,因工人在生产中忘了放进糨糊,制成了大量质量不好的纸。在这种纸上一写字,墨水就浸透开来,实在是毫无用处,给公司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肇事的工人心里十分难受,整天都在拼命地想:“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呢?哪怕是能挽回一点损失也好!”

有一天,那个工人不小心把墨水洒到桌子上去了,他慌慌张张地用旁边的那种质量除了问题的纸去擦,哎呀!真奇怪!那种纸把桌子上的墨水吸收得一干二净!“这下可好了!”于是,他提出把那种质量不好的纸当吸墨纸卖出去,挽回了损失。

这就是吸墨纸地来源。

可见,失败和创新也就在一念之间。失败本是件令人懊恼的事,可是如果我们用创新思维去对待它,则可能出现一番新景象。

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

糨糊___________ 浸透___________ 墨水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与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严重提出()()影响

()慎重 ( )生命()营养

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那个工人不小心把墨水洒到桌子上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种纸把桌子上的墨水吸收得一干二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填空。

a)说纸的质量不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肇事的工人心里十分难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肇事工人说:“这下可好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在是毫无用处”的纸后来变成吸墨纸,你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从文知错就改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严格严肃)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敬)。”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教育),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厉严格严肃)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1.我能用横线划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4分)

2.我能积累文章中的好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两个造句。(6分)

造句:

3.沈从文从老师的话语中明白了:

因此,后来一直,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大作家。(3分)

4.读过这篇文章后,的感想是(4分)

参考答案

沈从文1.严格严肃教育

3.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

别人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题三(附答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阅读训练题三 课内阅读(50分)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18分) 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一顺儿朝(cháo zhāo)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chóng zhòng)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g kō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我会给文段补充完整。(4分) 3、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3分) 均匀()拂过()引人注意() 4、给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2)不留一点儿空隙。() (3)一阵风拂过。()(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5、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二是();三是()(3分) 《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32分) 以前,我只(就是说仅仅是)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①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③茎上长叶柄(bǐn b ǐ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④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 jīng)上。 爬山虎的脚触(cùchù)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zháo zhe)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花费费用)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文中的括号里给出了加点字的不同含义,请联系句子用“√”选出正确的解释。(2分) 2、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4分) 3、我能写近义词。(3分) 痕迹()牢固()逐渐() 4、我能写反义词。(3分) 弯曲()仔细()萎谢()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四年级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1、老办法不管用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花喜鹊回答说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村村有口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 (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①乌鸦的经验②乌鸦喝不到水③乌鸦第二次喝水④老办法不行了 (3)用“——”找出中心句。 (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用“‖”把短文分为四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2、我爱语文课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2、短文中第2、 3、4自然段都是具体 写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2)形容连续不断。() 4、各用一个成语表示下列意思。(可用文中的,也可自选) (1)没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 5、用“”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6、本文的写法是(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借物抒情。()(2)借物喻理。()(3)借物喻人。()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

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 1 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 、对于选择题 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 、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一)沙子和泥土 一粒沙子安逸地躺在大地上,骄傲地对泥土说:喂,你没有发现吗?我是一粒多么伟大的金子啊! 你是一粒伟大的金子,这怎么可能呢?泥土说。 你没有听说过“沙里淘金”这句词语吗?那些闪光的金子,都是从我身上淘洗出来的。沙子自高自大地说道。 如果你不能淘洗掉自己身上那些贪图安逸、狂妄自大、只会空想的坏心理,你永远只是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泥土告诫道。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沙子问泥土。 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泥土对沙子说。 生为一粒小小的沙子,落入大地,谁又能发现我呢?沙子感叹道。 孩子,当你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了。泥土说。 一堆沙子,被一阵大风吹得七零八落。 我们这些苦命的沙子,为什么总经不起“风吹雨打”呢?沙子叹息道。 为什么不试着寻求别人的帮助呢?当你与水泥联为一体时,就能成为坚不可摧的混凝土了。泥土说。 1.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找出短文中和它意思相近的一段话。 2.“沙里淘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 3.填写近义词 安逸()埋没()淘洗()

骄傲()告诫()感叹() 自高自大()沙里淘金() 4.用横线划出表明本文中心的句子 5.下面三个疑问句中,与其他两个都不同的一句是() A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 B 谁又能埋没你呢 C 谁又能发现我呢 6.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 (二)蜗牛与它的大海 有一只蜗牛,很想去见识一番大海。 然而,它算计了一下,悲观地发现,如果按照每日的爬行速度,它的寿命只可能爬完四分之一的路程。 “但是”,它又换了一个角色,自言自语道,“能否到达大海,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许多到达大海的人来说,大海反而离他们更远了。” “因此,大海或许只存在于向着大海的进行之中。”这只蜗牛继续自言自语道:“如果我现在向着大海迈开了第一步,那么,我就攫取了大海的一部分,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如果坚持着向大海行进了四分只一的路程,那么,我就拥有了四分只一的大海——对于一只蜗牛来说,这已经够了。” 于是,这只蜗牛踏上了大海之程。

四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30篇89657

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一)短文《“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就是巨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她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您不就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不?我比您高一届,您不记得了不?”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她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了人。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她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她说:“很好,刚才就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处语病,您来当医生吧!(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就是。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就是因为: 4、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就是因为: 5、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考的就是: ;第二关考的就是: 。 6、读了这篇短文,您还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短文《眼睛》 我小时(侯候)有一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与同学比赛,瞧谁(忘望)得远,瞧清楚,我得过好几次第一名。大家都kuā( )我就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小说(迷谜),经常(捧棒)着厚厚的小说瞧,连吃饭、睡觉有时都wànɡ( )了。屋子里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眼。(座坐)累了,就躺在床上瞧。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了近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就是受罪啊!瞧电影的时候,别人嫌jìn( )我怕远。瞧球赛,场上比分我瞧不见。上课,坐第一排还瞧不清黑板的字。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 )了一(副幅)眼镜。 1、给文中的拼音写上汉字。 2、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这篇短文先写,再写。 4、短文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5、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的道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题 一、(37分) 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分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想不到” (2)“竟” (3)两个“如此” 4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第一个是反文句,改为陈述句为: 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1

人教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一)井蛙之志 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鸟说:“朋友们都(潮嘲)笑我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这太不公平了!这回我(立下树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不信你瞧,我的学习计划都订好了!”大概是由于过分(感动激动)吧,小井蛙(的得)肚皮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奋干一(番场)事业呢! 画眉鸟说:“井蛙弟弟订了计划可得努力去实现呦!好吧,两年后我听你的好消息。”说完,就飞走了。 小井蛙爱不释手地看着自己的(红宏)伟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惜)来了几本厚厚的书籍,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呢!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精力(充分充沛)了,(在再)来啃这本厚书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忽然想起:蝌蚪们不是约我今天去做游戏吗?去不去呢?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从蝌蚪那里回来后,小井蛙感到身上有点酸胀酸胀的,不过精神还是挺不错。他正准备看书,抬头一望,(园园圆圆)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好几颗星星还直冲他眨眼呢!小井蛙的心又动了:这么好的天气不赏赏月,开开心,那才是傻瓜呢,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中从井台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谁呀?这么早就来吵吵,烦死了!”小井蛙嘟囔了一句。“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太阳都晒着屁股了,你怎么还没起床呀?”小井蛙一翻身爬起来,张开嘴巴,摊开双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1、把文中不正确的字、词划去。 2、解释下面的词语。 (1)坐井观天: ;结果。 4、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给予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耐,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托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及极)点。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常州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学案教师:张金玲学生:袁伟伟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日期: 10月22日:时段:13:00-15:00 一、课题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初探 二、教学目标1.树立做阅读理解题的信心。 2.了解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 3.初步了解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 4.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典型例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 2.初步了解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难点: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典型例题。 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阅读理解题在语文试卷各题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分值较高。而记叙文又是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因此,掌握记叙文的考试特点和解题方法至关重要。这节课我们先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讲一下记叙文阅读理解的特点,以为进一步的深入解析打好基础。 二.初步感知:整体感知什么是记叙文?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和自我感受回答,然后老师补充和总结。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新闻、通讯、游记、童话和一些记叙性的散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是作为记叙文来教学的。记叙文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又耐人寻味,能带给学生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启迪。 三.整体认识:结合例子,总结记叙文阅读的常考题型及其提问方式。 引入例子。指导学生自己找出常考题型,并在练习本上列出。 例文一、例文二、例文三。 题型: (一).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从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或有什么收获? 2.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可能的提问方式有:1.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附有答案

四年级阅读理解 《观潮》文段选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就是风平浪静,瞧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 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 ) 犹如( ) 颤动( ) 逐渐(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2分)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瞧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瞧钱塘江大潮。(只填序号)(3分)①景象非常壮观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瞧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与瞧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就是按照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就是“ _______”(3分)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4、比较下面的句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习题

一、大墙下的小花苗 春风劲儿真大,把一粒花种子丢落在一堵大墙的阴影里。 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株小花苗。大墙阴影的外边,好多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 “小花苗,你哭什么呀?”蜜蜂飞过来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吧!”小蜜蜂用力推起来。可是哪里推得动啊!小蜜蜂叹口气,飞走了。 “你不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噢,是墙顶上的小蜗牛在说话。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儿,这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 终于,在一天上午,它爬过了高高的墙顶。“啊,阳光下多么温暖!”在阳光照耀下,小花苗长得可快了。它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瞧,这株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真勇敢!” 1、填空。 (1)短文按()顺序写,先写小花苗在大墙的阴影里长得又瘦又小,再写小花苗在蜗牛的鼓励下(),最后写孩子们夸小花苗()。(3分) (2)小花苗的“手和脚”指的是()。(3分) (3)在大墙的阴影里, 小花苗();在墙顶上, 小花苗()。(4分)

2、回答问题: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3分) 二、彭总的故事 我给彭德怀同志当警卫员的时候,他经常对我说:“工农群众养育了我们,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脱离群众。” 有一次我对彭总说北海公园风景很好游人很多咱们去玩玩吧他听了很高兴笑着说好今天下午我们也去逛逛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彭总几点钟到公园的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傍晚,我们一到公园门口,看到一块“休息”的大牌子,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见彭总来了,急忙上前迎他。 彭总看了“休息”的大牌子,又看了看几个上来迎他的公安人员,问我:“你们搞了什么鬼?”彭总怒了,我还想辩解。彭总冲着我说:“挂起休息的牌子,把群众挡在公园外面,让我一个人玩,这不是让我脱离群众?” 几个公安人员说,他们是奉上级命令,闭园接待首长的。彭总说:“这么大的公园,为什么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怎能有这样的规矩?”说着,返身走出了公园。 彭总最喜欢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在一起,他最反对的就是脱离群众。 1.给短文中的第2自然段,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 2.结合句子意思,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2%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白线)、(水墙)和(战马)。 4.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答:该句子写得很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5.《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常见形式先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是(天下奇观)。 第三课鸟的天堂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给画“——”的句子加标点。 2、选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静寂)-----(热闹) 3、这是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案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平叙(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六、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七、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描写(抒情)方式:正面(直接)、反面(间接)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阅读理解技巧(精华版5) 一、语文阅读解题步骤点拨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主要题型及解题套路 题型一: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一、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1)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2)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3)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4)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5)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题型三:理解含义 (1)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2)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题直接打印版(附答案)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 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 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2. 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2)“我”认为“煮书”是。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3)“煮书”的好处是()。 3.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

语文阅读理解题专题教案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修改稿) 教学目标 1、明确阅读的基本环节 2、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考试中出现的基本问题 重点:利用所学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前面我们经历了许多位老师的悉心教导,是他们教给了我们诸多的读书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老师们都教给我们哪些读书的方法?(短暂的回忆交流展示) 师:最为重要的是徐特立先生说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一定要动笔,在文章中“勾、画、圈、点、作批注、写感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积累好词佳句。今年以来,我让同学们做积累要做会四个问题:(说一说是那四个问题?个体展示) 过渡:这样的读书方法,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在考试的时候,时间是有限的,要求我们必须快速阅读,有理有据的答好文后的每一道题。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考试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 活动一:积累经验 考试的时候,你是怎样做阅读理解题的?带着自己的经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读:两遍,第一遍浏览,第二遍带着后边的问题读(活动设计:自主阅读,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问题解答,小组讨论做题的依据和经验,全班展示,把自己的、别人的经验方法记在题干上。) 搭车 放寒假了,我要乘车回老家了,车站的车票已经卖完了,只好乘私人班车了。听别人说,私人班车价钱贵,服务态度不好,可是没有办法,为了急着回家,我还是上了这种车。 这是一辆新的中巴车。我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打量了一下车厢,只见地板上干干净净,车厢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录音机里还放着歌曲。车发动了,一位长得十分清秀的姑娘说:“请大家坐好。”我想她大概是售票员吧。刚出城,汽车就哼哼地爬起坡来。倒霉!我最怕这劲头,心里一上一下折腾起来。我用劲咽吐沫,一口,两口,咽下去,顶上来,再咽下去,又顶上来,……突然,我胃里像被谁推了一下似的,“哇”地吐了出来。这一来我心里是好受多了,可又怕车厢里的人见我呕吐,把我轰下去。不料那位售票员阿姨走了过来,她亲切地问我:“小朋友,你晕车吧?喝口茶也许会好受些。”说完,递过一杯茶来,她又对前面的乘客说:“哪位同志让一下,后面有个小朋友晕车。”听她这么一说,有好几个人都站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让座位。我喝了一口茶,打心里感激她。她又叫驾驶员把车开慢些,扶着我到前面去坐,把我安顿好。然后拿起扫帚,扫着我呕吐出来的东西。旁边的阿姨递过来一个苹果,说:“小朋友,把这个苹果吃了会好些的。”一个小孩把一个又红又大的橘子送到我跟前,说:“大姐姐,吃我的橘子!”人们对我这么好,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1解释带点的词语。 打量:观察打心里:从心里 2从“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放着歌曲”可以看出:售票员和司机师傅很负责任 3“人们对我这样好,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人们对我这样好”表现在:(售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含答案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沉睡—()安静—()丰收—()2、读短文,补充词语。(6分) 色彩()()颜色()()热闹()()生机()()美不()()丰硕()()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4分) 比喻句: 拟人句: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2分) 5、短文按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2分)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8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分)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

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1. 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4分)犹如:(1)如同(2)还 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4分) (1)全世界一致认为。()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3分) 4. 细读短文,填空。(6分) (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分) (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答案 (一)短文《漓江》(30分) 1、苏醒热闹歉收 2、明丽各异非凡勃勃胜收累累 3、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拟人句: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承上启下 5、时间 6、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闹非凡秋天:丰硕诱人冬天:纯洁安静 7、(自由发挥) (二)短文《一流风景胜地--漓江》(20分) 1. (1)(2) 2. (1)举世无双(2)目不暇接 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四年级课外阅读练习精选30题(答案)

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一) 滴水穿石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用“‖”给文章分段。 2、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4、用“————”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5、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⑴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只要长年累月地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二) 家乡的小河(10分)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第一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理解 一、阅读重点 1 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现实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 句的意思。 2了解比喻句的特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得问题。 4揣摩文中带引号词语的含义,了解引号的作用。 5能够按要求摘录词句,并主动摘录一写好词佳句。 6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重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能够发现文中内在的联系。 8能够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读后的感受。 二、复习过程(20分钟) (一)归纳整理 1 、介绍有关阅读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发现的? *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现实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词语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结合文章内容,揣摩文中带引号词语的含义,了解引号的作用。 * 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 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形象。 学习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扩展阅读方法 除了学习伙伴提出的这几种阅读方法,在我们的阅读中你们还总结出了那些方法呢? *读一段就想想主要意思 *把自己当做文中的我,创设情景来体会 *边读边摘录好词佳句 *与学习伙伴共同阅读、交流等等 (三)灵活运用 1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归纳了阅读中总结出的一些好的方法,还交流了我们自己的好的阅读方法,你有收获吗?总结出了这么多方法,为的是什么?在阅读中如何才能灵活运用呢?在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你最头疼的是哪些问

题?谁能帮助他们利用刚才的阅读方法加以解决? 2 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几篇,考察一下通过这节课,你能否利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行吗? 第二课时 三、阅读练习(35分钟) 21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这两段文字从、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2、将下面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不改变意思。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2 月球之谜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1、这几段文字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