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IS第一次上机报告

GIS第一次上机报告

GIS第一次上机报告
GIS第一次上机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上机报告

(一)

班级:测绘11-3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延亮

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上机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王延亮实验地点实验楼612

一、上机目的

1 了解ArcGIS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模型。

2 了解ArcGIS Desktop的基础模块和主要功能,掌握Arcmap的一些基本操作。

3 掌握ArcCatalog的一些基本操作。

二、上机实验内容

①介绍ArcGIS软件的体系结构和数据模型,重点介绍Coverage和Geodatabase两种数据模型.

②介绍ArcGIS Deskpro的上个基础模块:ArcMap,ArcCatalog,Geoprocessing

③介绍ArcMap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如何新建地图,保存地图,加载数据层,对数据层景行操作

④介绍ArcCatalog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如何创作数据文件,查看数据的基本信息,对数据文件的属性进行编辑等.

熟悉ArcMap的基本操作

1, 在river图层中提取river#>1550的河流

2,测量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所跨的距离

2 熟悉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创建一个新的shapefile面文件

为其增加两个新的字段

三、上机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操作过程中对于距离的测量以及从数据层中提取数据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还是不太熟悉,对于一些操作要求不是能够很好地理解,解决方法:除了看书加深认识以外,还需要加强对于软件的练习,还有就是希望老师能够讲解一下作业的相关内容。

四、心得体会

初步了解了ArcGIS这个软件,了解了他的基础模块以及它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还需要更多的练习,以便能更多的了解,能熟练的操作。

五、教师评语

成绩

注:栏内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变动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三

实验三类与对象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声明 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组合使用方法 6.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其中,rank为枚举类型CPU_Rank,定义为enum CPU_Rank{P1=1,P2,P3,P4,P5,P6,P7},frequency为单位是MHz的整型数,voltage为浮点型的电压值。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2.定义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有数据成员芯片(cpu)、内存(ram)、光驱(cdrom)等等,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cpu为CPU类的一个对象,ram为RAM类的一个对象,cdrom 为CDROM类的一个对象,定义并实现这个类。 3. (选做)设计一个用于人事管理的People(人员)类。考虑到通用性这里只抽象出所有类型人员都具有的属性:number(编号)、sex(性别)、birthday(出生日期)、id(身份证号)等等。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子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组合。 3.实验内容 1.首先定义枚举类型CPU_Rank,例如enum CPU_Rank{P1=1, P2, P3, P4, P5, P6, P7},再定义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私有数据成员,定义成员函数run、stop,用来输出提示信息,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也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在主程序中定义一个CPU的对象,调用其成员函数,观察类对象的构造与析构顺序,以及成员函数的调用。程序名: 2.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的运行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3.调试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Build | Start Debug | Step Into命令,或按下快捷键F11,系统进入单步执行状态,程序开始运行,一个DOS窗口出现,此时Visual Studio 中光标停在main()函数的入口处; 2)从Debug菜单或Debug工具栏中单击Step Over,此时,光标下移,程序准备执行CPU 对象的初始化; 3)单击Step Into,程序准备执行CPU类的构造函数; 4)连续单击Step Over,观察构造函数; 5)此时程序准备执行CPU对象的run()函数,单击Step Into,程序进入run()成员函数,连续单击Step Over,直到回到main()函数。 6)继续执行程序,参照上述的方法,观察程序的执行顺序,加深对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的认识。 7)再试试Debug菜单栏中别的菜单项,熟悉Debug的各种方法。 4.首先定义CPU类(可使用第二题中的CPU类)、RAM类、CDROM类。再定义Computer类;

单片机第一次实验报告

单片机第一次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日期:20140327 地点: 实验一实验名称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keil软件和STC-ISP 软件的使用方法 2.点亮第一个发光管. 3.点亮1,3,5,7发光管 4.尝试让第一个发光管闪烁. 2. 主要仪器设备 1.一台pc机 2.一个单片机开发板 点亮第一个发光管. #include void main () { P1 &=0xFE; while(1) } 点亮1,3,5,7发光管 void main () { P1 &=0xAA;

while(1) } 尝试让第一个发光管闪烁.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_ms(uint timer) { uchar j = 0; while(timer--) { for(j = 124;j>0;j--) { ; } } } void main (void) { while(1) { P1 &=0xFE; delay_ms(100); P1 |=0x01; delay_ms(100); } }

实验心得:这第一次试验,没准备,所以这次实验一上机啥都不会,也不知道该做啥,在同学的帮助下安装了程序和驱动,代码也是问同学才明白的。第一个代码,通过很顺利,但是测试第二个代码的时候电脑无法连接板子,后来重新安装了驱动才就能连接了。虽然感觉还是好多不懂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有一点成就感。

北京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报告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次上机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信计1502 成员:陈彦睿吕瑞杰何芝芝 指导老师:张志刚 时间:2016.12.9

Matlab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机练习(2) 【练习2.1】设1, ,n X X 是总体2(0,3)X N 的样本,2,X S 分别是样本均值与样本 方差,设10=n ; (1) 画出总体X 的密度函数曲线,画出样本均值X 的密度函数曲线;(左上 图) (2) 画出 2 2 (1)-n S σ 和样本方差2S 的密度函数曲线;(右上图) (3) 进行10000次抽样,每次抽取10=n 个样本,计算10000次抽样的样本均 值,画出样本均值X 的密度函数曲线和样本均值X 的实际样本值的频率点图;(左中图) (4) 计算10000次抽样的样本方差2S ,画出样本方差2S 的密度函数曲线和样 本方差2S 的实际样本值的频率点图;(右中图) (5) 画出统计量= X U 的密度函数曲线和实际样本值的频率点图;(左下 图) (6) 画出统计量=X T 的密度函数曲线和实际样本值的频率点图。(右下 图) (1) x=-15:0.1:15;mu=0;sigma=4; y=normpdf(x,mu,sigma); y1=normpdf(x,mu,sigma./sqrt(10)); subplot(3,2,1),plot(x,y,'k-',x,y1,'b-'); (2) x1=0:0.1:50;n=10;y2=chi2pdf(x1,n-1); y3=chi2pdf(x1*9/16,n-1).*9/16; subplot(3,2,2),plot(x1,y2,'b-',x1,y3,'m-');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组成原理上机实验 班级1237-小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2014年5月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原理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进行逻辑、移位、算术运算将运算结果填入表。 输入数据,根据运算器逻辑功能表 表运算结果表

3.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1-1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CN来 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 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 中。 图1-1运算器原理图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中显示的是一个4X4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8X8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1)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 出分别相连,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0。 (2)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例如,在4位矩阵中使用 '右1'和‘左3'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1位。 (3)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0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 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CPLD实现。ALU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74LS245连到CPU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FC和零标志FZ。请注意:实验箱上凡丝印标注有马蹄形标记 ‘’,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图中除T4和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ALU单元的排线 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 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时序单元的介绍见附录二),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 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暂存器A和暂存器B的数据能在LED灯上实时显示,原理如图1-3所示(以A0为例,其

《MATLAB与数值分析》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MATLAB与数值分析 学生姓名:李培睿 学号:2013020904026 指导教师:程建

一、实验名称 《MATLAB与数值分析》第一次上机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矩阵的生成、加、减、乘、除、转置、行列式、逆、范数等运算 操作。(用.m文件和Matlab函数编写一个对给定矩阵进行运算操作的程序) 2. 熟练掌握算术符号操作和基本运算操作,包括矩阵合并、向量合并、符号 转换、展开符号表达式、符号因式分解、符号表达式的化简、代数方程的符号解析解、特征多项式、函数的反函数、函数计算器、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的符号解、符号函数的画图等。(用.m文件编写进行符号因式分解和函数求反的程序) 3. 掌握Matlab函数的编写规范。 4、掌握Matlab常用的绘图处理操作,包括:基本平面图、图形注释命令、 三维曲线和面的填充、三维等高线等。(用.m文件编写在一个图形窗口上绘制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形,并给出充分的图形注释) 5. 熟练操作MATLAB软件平台,能利用M文件完成MATLAB的程序设计。 三、实验内容 1. 编程实现以下数列的图像,用户能输入不同的初始值以及系数。并以x, y为坐标显示图像 x(n+1) = a*x(n)-b*(y(n)-x(n)^2); y(n+1) = b*x(n)+a*(y(n)-x(n)^2) 2. 编程实现奥运5环图,允许用户输入环的直径。 3. 实现对输入任意长度向量元素的冒泡排序的升序排列。不允许使用sort 函数。 四、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题目一: ①在Editor窗口编写函数代码如下: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的作用域74。 (2)学习类的静态成员的使用。 (3)学习多文件结构的C++程序中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运行下面的程序,观察变量x,y的值。 【代码lab5-1】 #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 std; void fun(); int x=1,y=2; int main() { cout<<"Begin..."<

MCU第一次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MCU综合课程设计 第 1 次实验 实验名称:数据传送与多字节十进制加法实验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李周洋学号:08011328 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刘乃广实验时间:2014 年 4 月17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 二.实验原理 (2) 三.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3) 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 (5) 五.实验记录 (6) 六.实验总结 (6) 七.思考题或讨论题 (6) 八.源代码 (7)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将数据存入片外存储空间或片内存储空间的方式和指令以及熟悉掌握外部存储空间中数据传递的方式和指令; (2)学会用汇编语言进行循环操作。 (3)熟悉掌握汇编语言进行的十进制加法运算和十进制调整指令。 (4)理解进位溢出的原理。 (5)熟悉使用Medley软件进行下载调试(单步、断点),并查看相关的寄存器值和片内外存储器的值。 实验要求 1、数据传送实验 把数据0A0H放到地址为40H的内存单元,并将数值和地址分别递增1,要求一共做十次这样的操作。然后将内存空间40H-49H的数值分别传递给50H-59H的内存空间中。 2、多字节十进制加法实验 将存放在单片机内部RAM中以40H为首的3个地址单元中的一个六位十进制数与存放在50H为首的3个地址单元中的一个六位十进制数相加,将相加结果存放在以60H为首的地址RAM地址单元中。 数据存放方式:十进制数以BCD码存放,高位数据在低地址,低位数据在高地址。 (40H) (41H) (42H) + (50H) (51H) (52H) = (60H) (61H) (62H) (63H) 最高位进位存放在60H中。数据都存放在片内数据存储器内。 二.实验原理 1、数据传送实验 当使用Ri(i=0、1)作片外寻址时候,需要预先设置高位地址线P2的值。程序中将P2的值设为00H。如果利用DPTR作间址寄存器,无需改变P2口的值,可直接使用. 因为程序中使用的是R0、R1作片外寻址,首先将P2口写0,即把高位地址置0,然后将地址初值40H放入寄存器R0。同时,将初始数据放入一个累加器A中。之后,一个MOVX A,@R0操作便可将累加器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外数据存储单元中去。由于这样的操作要做十次,所以用一个寄存器R2作为计数器使用,即将0AH存放在寄存器内。当寄存器的值不为0,用DJNZ循环操作。 第二步是要将40H-49H的数值分别传到50H-59H的内存空间中。先将源地址初值和目的地址初值分别存放在寄存器R0和R1内。再重置计数初值R2,同样用DJNZ循环。循环时,先将数据初值放入一个累加器A内,通过A间接地传送数值。R0和R1经过一次循环分别加一。直至循环结束。

模式识别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模式分类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XXXXXX 学号:00000000 班级:电信11 时间:2014-04-1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支持向量机(SVM)的原理、核函数类型选择以及核参数选择原则等; 二、实验内容 2.准备好数据,首先要把数据转换成Libsvm软件包要求的数据格式为: label index1:value1 index2:value2 ... 其中对于分类来说label为类标识,指定数据的种类;对于回归来说label为目标值。(我主要要用到回归) Index是从1开始的自然数,value是每一维的特征值。 该过程可以自己使用excel或者编写程序来完成,也可以使用网络上的FormatDataLibsvm.xls来完成。FormatDataLibsvm.xls使用说明: 先将数据按照下列格式存放(注意label放最后面): value1 value2 label value1 value2 label 然后将以上数据粘贴到FormatDataLibsvm.xls中的最左上角单元格,接着工具->宏执行行FormatDataToLibsvm宏。就可以得到libsvm要求的数据格式。将该数据存放到文本文件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3.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该过程要用到libsvm软件包中的svm-scale.exe Svm-scale用法: 用法:svmscale [-l lower] [-u upper] [-y y_lower y_upper] [-s save_filename] [-r restore_filename] filename (缺省值:lower = -1,upper = 1,没有对y进行缩放)其中,-l:数据下限标记;lower:缩放后数据下限;-u:数据上限标记;upper:缩放后数据上限;-y:是否对目标值同时进行缩放;y_lower为下限值,y_upper为上限值;(回归需要对目标进行缩放,因此该参数可以设定为–y -1 1 )-s sav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的规则保存为文件save_filename;-r restore_filename:表示将缩放规则文件restore_filename载入后按此缩放;filename:待缩放的数据文件(要求满足前面所述的格式)。缩放规则文件可以用文本浏览器打开,看到其格式为: y lower upper min max x lower upper index1 min1 max1 index2 min2 max2 其中的lower 与upper 与使用时所设置的lower 与upper 含义相同;index 表示特征序号;min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小值;max 转换前该特征的最大值。数据集的缩放结果在此情况下通过DOS窗口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DOS的文件重定向符号“>”将结果另存为指定的文件。该文件中的参数可用于最后面对目标值的反归一化。反归一化的公式为: (Value-lower)*(max-min)/(upper - lower)+lower 其中value为归一化后的值,其他参数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建议将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放在同一个文本文件中一起归一化,然后再将归一化结果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4.训练数据,生成模型。 用法:svmtrain [options] training_set_file [model_file] 其中,options(操作参数):可用的选项即表示的涵义如下所示-s svm类型:设置SVM 类型,默

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Matlab第一次实验报告 2012029010010 尹康 1. 编程实现以下数列的图像,用户能输入不同的初始值以及系数。并以x,y为坐标显示图像 x(n+1) = a*x(n)-b*(y(n)-x(n)^2); y(n+1) = b*x(n)+a*(y(n)-x(n)^2) 程序代码: n=input('input the number of pionts:'); a=input('input a:'); b=input('input b:'); x=[]; y=[]; x(1)=input('input x1:'); y(1)=input('input y1:'); %输入点数、初始值以及系数for i=2:n x(i)=a*x(i-1)-b*(y(i-1)-x(i-1)^2); y(i)=a*x(i-1)+b*(y(i-1)-x(i-1)^2); %根据已输入的数据进行迭代end figure;plot(x,y,'linewidth',2) axis equal %横纵坐标等比例 text(x(1),y(1),'1st point') %标记初始点 运行结果:

心得体会及改进:在输入某些数据时,所绘曲线可能是一条折线(如:n=5,a=b=x1=1,y1=2)甚至只有一个点(如:n=5,a=b=x1=y1=1),此时可能出现曲线与坐标轴重合或无法看到点的情况,为了更清晰地展现曲线,可以使线宽适当加宽并标记初始点。 2.编程实现奥运5环图,允许用户输入环的直径。 程序代码: 函数circle: %在指定的圆心坐标处,用指定颜色、宽度的线条绘出指定半径、圆心角的弧 function f=circle(r,x,y,color,linw,alp1,alp2) alp=linspace(alp1,alp2); X=r*cos(alp)+x; Y=r*sin(alp)+y; plot(X,Y,color,'linewidth',linw) end 主程序代码: r=input('input r:');

软基第三次上机实验报告

软基第三次上机实验报告 EX3.1 一、程序流程说明 1)链栈结点类型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_type; 2)编写进栈函数push 3)编写出栈函数pop 4)编写main函数,首先建立一空链栈; 调用进栈函数,将从键盘输入的数据元素逐个进栈,输入0结束;显示进栈后的数据元素;调用两次出栈函数,显示出栈后的数据元素。 二、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next; }node_type; typedef struct { node_type*top; int length; }lstack_type; int push(lstack_type*lp,int x) { node_type*p; p=(node_type*)malloc(sizeof(node_type)); if(p!=NULL) { p->data=x; p->next=lp->top; lp->top=p; } else return 0; }

void pop(lstack_type *lp) { node_type*p; if(p==NULL) { return; } else { p=lp->top; lp->top=lp->top->next; free(p); } } node_type*print(node_type*head) { node_type*temp; temp=head; while(temp!=NULL) { printf("%d\t",temp->data); temp=temp->next; } return 0; } void main() { int i,j; i=0;j=0; lstack_type M,*lp; lp=&M; lp->top=NULL; printf("Please input the data(end by '0'):\n"); scanf("%d",&i); while(i!=0) { push(lp,i); scanf("%d",&i); } printf("All data is:\n"); print(lp->top); printf("\n The first pop:\n"); pop(lp); print(lp->top);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 (第三次) 题目1 实验内容: 1. 检索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2. 检索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SNO; 3. 检索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SNO; 4. 检索没有使用天津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 检索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6. 检索购买了零件P1的工程项目号JNO及数量QTY,并要求对查询的结果按数 量QTY降序排列。

1 select jname from j where jno in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 ='上海' ) ); 2 select sno from spj where jno ='j1'and pno ='p1' 3

selectdistinct sno from spj where pno 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红'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spj where jno ='j1' ) ); 4 selectdistinct jno from spj where pno not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 ='红'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 ='天津' ) ) )

5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 ='s1' 6 select jno,qty from spj where pno ='p1' orderby qty desc 四﹑思考题 1.如何提高数据查询和连接速度。 建立视图 2. 试比较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有些嵌套查询是可以用连接来代替的,而且使用连接的方式,性能要比 嵌套查询高出很多 当查询涉及多个关系时,用嵌套查询逐步求解结构层次清楚,易于构造,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优点。但是相比于连接运算,目前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嵌套查询的优化做的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用连接运算表达的查询尽可能采用连接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组成原理上机实验 班级 1237-小 姓名 学号 时间 2014年5月 成绩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原理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输入数据,根据运算器逻辑功能表1-1进行逻辑、移位、算术运算,将运算结果填入表1-2。 表 1-1运算器逻辑功能表 表1-2运算结果表

3.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原理如图1-1所示。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 A 和暂存器 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 A 和 B 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 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S0和 CN 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 ALU 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 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 ALU 零标志。ALU 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 CPLD 中。 图 1-1 运算器原理图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2所示。 图1-2中显示的是一个 4X4 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 8X8 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1)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出分别相连,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 0。 (2)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例如,在 4 位矩阵中使用‘右1’和‘左3’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 1 位。 (3)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 0 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运算器部件由一片 CPLD 实现。ALU 的输入和输出通过三态门 74LS245 连到 CPU 内总线上,另外还有指示灯标明进位标志 FC 和零标志 FZ。请注意:实验箱上凡丝印标注有马蹄形标记‘’,表示这两根排针之间是连通的。图中除 T4 和 CLR,其余信号均来自于 ALU 单元的排线座,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 T1、T2、T3、T4 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 T1、T2、T3、T4,CLR 都连接至 CON 单元的 CLR 按钮。T4 由时序单元的 TS4 提供(时序单元的介绍见附录二),其余控制信号均由 CON 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 T4 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 ALU_B 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暂存器 A 和暂存器 B 的数据能在 LED 灯上实时显示,原理如图1-3 所示(以 A0 为例,其

并行计算第一次实验报告

并行计算上机实验报告题目:多线程计算Pi值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时间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集群任务提交方式; 2、掌握多线程编程。 二.实验内容 1、通过下图中的近似公式,使用多线程编程实现pi的计算; 2、通过控制变量N的数值以及线程的数量,观察程序的执行效率。 三.实现方法 1. 下载配置SSH客户端 2. 用多线程编写pi代码 3. 通过文件传输界面,将文件上传到集群上 4.将命令行目录切换至data,对.c文件进行编译 5.编写PBS脚本,提交作业 6.实验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tic double PI=0; static int N=0; static int numOfThread=0; static int length=0; static int timeUsed=0; static int numOfThreadArray[]={1,2,4,6,8,10,12,14,16,20,24,30}; static int threadArraySize=12; static int nTime=4; static int repeatTime=30; static double totalTime=0; struct timeval tvpre, tvafter; pthread_mutex_t mut; clockid_t startTime,endTime;

西电微机原理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西电微机原理第二次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及上机步骤。 2.掌握算术运算中,十进制数调整指令的应用。 3.掌握子程序的设计方法。 4.掌握DOS功能的调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586微机 1台 三、实验内容 编写求十进制数12678532与21736543之和的程序,并将和以十进制数的形式送屏幕显示。 编程要求与提示: [1] 两个加数均以压缩(组合)十进制数形式存放在ADD1和ADD2为首址的存贮器单元。 [2] 和以压缩十进制数的形式存入SUM以下单元。 [3] 将和送到屏幕显示部分功能的实现采用子程序的形式。 [4] 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全屏幕编辑软件建立源程序。 b.用masm.exe汇编程序对源程序进行汇编,形成目标程序。 c. 用link.exe连接程序对目标程序进行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 d. 用DEBUG对连接通过的可执行程序进行调试。 四、实验内容对应的源程序及流程 源程序如下: STACK SEGMENT STACK DB 10H DUP(00)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ADD1 DB 12H,67H,85H,32H ADD2 DB 21H,73H,65H,43H SUM DB 4H DUP(?)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AX, DATA MOV ES, AX MOV AX,STACK MOV SS,AX LEA SI, ADD1[3] LEA BX, ADD2[3] LEA DI,SUM[3] MOV CX,4 CLC L1: MOV AL,[SI] ADC AL,[BX] DAA MOV [DI],AL DEC SI DEC BX DEC DI LOOP L1 CALL DISPAL ; ------------EXITPROC: MOV AH,4CH ;结束程序 MOV AH,1 INT 21H ; ------------DISPAL PROC NEAR PUSH AX PUSH BX PUSH CX PUSH DX PUSH DI LEA DI,SUM MOV CX,4 DISPAL2: MOV AL,[DI] SHR AL,1 SHR AL,1 SHR AL,1 SHR AL,1 MOV AH,2 MOV DL,AL ADD DL,30H

西电fpga第一次上机报告解析

FPGA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姓名:xx 教师:xx

1、创建一个工程 File New Project Family设置为Spart6 Device设置为XC6SLX16 Package设置为CSG234 其他设置为默认 2、设计输入 选择Project->New Source,在左侧文件类型中选择Verilog Module,并输入Verilog文件名 单击Next进入模块定义窗口,在其中填入模块端口定义。这一步也可以略过,在源代码中再行添加 具体代码略。 3、综合与实现 在工程管理区的view中选择Implementation,然后在过程管理区双击Synthesize-XST,就可以开始综合过程 展开Synthesize-XST,选择View RTL Schematic,可以查看综合出的RTL电路图

添加用户约束文件: 选择Project->New Sourc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左侧文件类型选中Implementation Constraints File,右侧填写文件名。 在工程管理区内选择Edit Constraints编辑约束文件,使用Nexys3开发板实现Gate2工程的用户约束文件代码如下所示。 综合完成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实现(Implementation) 。实现主要分为3个步骤:翻译(Translate) 、映射(Map) 与布局布线(place & Route)。在ISE中,执行实现过程,会自动执行翻译、映射和布局布线过程:也可单独执行。在过程管理区双击Implement Design选项,就可以自动完成实现的3个步骤。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61213 姓名:刘昊 学号:20162181310 实验时间:2017 年3 月6 号 任课老师:张锐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C 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了解在 程序 C 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 三、实验内容: (1). (2). (3).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 1 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 运行结果2:

程序分析2: 简单的使用printf() 和scanf() 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代码3: 运行结果3:

程序分析3: 使用if 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 和putchar 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数据库第一次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一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和约束条件姓名班级学号日期 刘凯10031201 2012302606 2014.10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备份,删除和还原数据库和数据表 创建初始数据库信息如下 备份数据库

删除表 2.利用SQL语言创建和删除数据库和数据表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studentdata ( FILENAME = 'D:\studentdata.mdf' , SIZE = 20480KB , MAXSIZE = 102400KB , FILEGROWTH = 10240KB ) LOG ON ( FILENAME = 'D:\studentdata_1.ldf' , SIZE = 2048KB , MAXSIZE = 5120KB , FILEGROWTH = 1024KB ) GO 创建三张表

CREATE TABLE dbo.C( Cno char(4)PRIMARY KEY , Cname char(40) , Cpno int , Ccredit int,) GO CREATE TABLE dbo.S( Sno char(4)PRIMARY KEY , Sname char(40) , Ssex char(4) , Sbirth] char(40) , Sdept char(4) , ) CREATE TABLE [dbo].[SC]( Sno char(4) , Cno char(4) , Grade int ) GO 备份数据库 Backup database studentdata to disk = ‘D:\studentdata.db.bak’ 删除数据库 Deleta database studentdata.db 还原数据库 Restore database studentdata from disk = ‘D:\studentdata.db.bak’ 3.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对上题中创建的Student库的S表中,增加以下的约束和索引 主键 Sname唯一键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第三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名称:用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绘制数据流图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Windows 2000、Rational Software公司的Rational Rose应用软件 二、实验目的 1)了解Rational Rose工具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用Rational Rose画用例图的具体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用例图(Use Case框图) 2)用Rational Rose在Use Case视图中创建Use Case框图。 四、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Use Case框图,并给出“预订教室”的用例描述。 1) 背景 某大学需要一个教室预订系统,将空闲的教室提供给师生做学术报告或班级活动。师生可使用该系统预订所需的教室,以便让管理员在恰当的时间开放教室、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 功能要求 2.1) 管理员可使用该系统增加用户、删除用户。 2.2) 管理员可向系统中增加或删除供预订的教室,设置任一教室可使用的时间段。 2.2) 师生可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2.3) 师生在登录后,可浏览给定时间段的空闲(供预订的且未被预订的)教室;选择教室和使用时间段,预订教室。 2.4) 管理员可浏览任意时间段内的教室预订情况。 3) 性能要求 3.1) 教室占用的时间段精确到“课时”。 3.2) 支持最多10000人同时在线使用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流畅。 五、实验步骤 Use Case框图表示整个机构提供的功能,可以用来回答下列一些问题:公司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还有那些人使用这些系统。Use Case框图在业务建模活动期间大量用于设置系统情景和形成创建使用案例的基础。 1)如何使用Rational Rose画Use Case框图 S1:点击“开始”在“程序”中找到“Rational rose”点击“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进入该软件。

第一次上机实验报告

Visual Basic实验报 告 班级:国贸0901 姓名:曹龙晓 学号:07092028

一、实验题目: 编写一个产生随机数的界面 二、实验目的: 掌握一些函数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使单击一次可以产生一个[60—90]之间的随机数并显示在标签1上, 再求出该数的正弦值。 1、界面 2、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90-60+1)*rnd+60 Label2=A Label4=sin(A) End sub 四、实验结果: 1、调试和运行 在写代码的时候注意空格和函数的使用,通过使用F8键对缩写的代码进行检查。 2、体会和心得 第一次上机,我的感觉很好,因为这是给自己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并 且和这么多的人坐在一起做VB作业是一种幸福,同时也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但时我会很好的完成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 一、实验题目:

设计界面进行大小写的相互转换 二、实验目的: 掌握相关函数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在窗体上设计两个标签,两个文本框,三个按钮,为这些空间设置相 应的属性,要求如下; 第一个文本框用来接收输入一个大写英文字母,单击按钮一,在第二 个文本框中输出其相应的小写英文字母。 第二的文本框用开接收输入一个小写英文字母,单击按钮二,在第一 个文本框中输出其相应的大写英文字母。 单击按钮三,清除文本框一和文本框二的内容。 1、界面 2、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ext2=Lcase(text1)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Ucase(text2)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Text1=”” Text2=”” End sub 一、实验题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