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

南阳方言

简况

南阳方言是指分布在南阳辖区内的方言。在市级机关、大型工矿企业一般同时使用普通话和南阳方言。县以下和一般单位以南阳方言为主,兼用普通话。各级学校教师以普通话为主,但农村小学除语文课外,多用南阳方言授课。总的来说,社会上仍以南阳方言为主。

南阳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南阳属于夏代文化,《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南阳,夏人之居也”的记述。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文物普查也在南阳发现了多处夏代文化遗址。同时还证明,南阳是商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它承担着商代文化向东转移的桥梁作用。夏商时期,南阳作为夏文化腹地,其语言应当是占主导地位的代表性方言。西周时期,南阳分封了不少诸侯国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方言分歧从此开始,但差异不会很大。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急剧变革的大动荡时期,这种变化在南阳表现得也很明显。南阳是中原和荆楚争夺的战略要地,南方崛起的楚国锋芒直指中原,以图王室。这一时期,南阳的诸侯国先后被楚所灭,南阳尽为楚地。当时列国中吴、越、楚诸国的语言同中原各国的语言差异可能很大,此时却有了交融的机会。战国时期,南阳是秦、楚、韩争夺之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南阳尽为秦所有,并设置南阳郡,从此南阳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秦统一中国,改变了长期以来纷争混乱割据称雄的局面。秦始皇迁六国不轨之民于南阳,实际是将其余六国的贵族迁入南阳,使南阳方言吸收了各地语言。西汉时期,南阳冶铁业发达,汉武帝任用南阳大冶

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冶铁事。汉元帝任命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发展水利事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南阳成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由于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他手下的廿八宿多出自南阳,南阳有“帝乡”之称,在全国政治、经济地位显赫,其语言代表性地位必然加强,它和当时的共同语之间差异不会很大。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战乱局面,南阳处于割据状态,从而导致了南阳方言一定的分歧。唐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北移,语言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民族共同语的加强,方言的分化差异逐渐削弱,汉语言的主要差别是北音和南言。南阳处于中原腹地,南阳方言在北方方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并与北方方言保持着较强的一致性。

南阳方言分区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南阳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语音、词汇的差别比较明显,语法方面的差别不大。根据其表现特征,可以把南阳市的13个县市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东部区、西部区和中部区。东部区主要是东南部的桐柏县,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150公里,山地居多,南与湖北省接壤,东与信阳市为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西部区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及镇平县、邓州市西部。此区亦是山地居多,最远处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约200公里,南与湖北省接界,西与陕西省为邻,面积约8600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中部区主要包括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方城县、社旗县、南召县和新野县及镇平县、邓州市东部和桐柏县西部。此区平原居多,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

词汇举例

称谓

伯、叔、爹、达:对父辈的称呼。客、相公:女婿。男里:男人。女里:女人。娃儿:男孩。妮儿:女孩。恁:你。然:人家。邰:他。屋里人:妻子。外头人:丈夫。牛把儿、掌鞭的:牛把式。掌柜的:商店主人。伙计:雇员。要饭里:乞丐。妈:继母。妗子:舅妈。

人品用语

光棍:单身汉、处事圆滑的人。老肯头:过于节俭、吝啬的人。二逑、二百五、二条、二杆子:缺心眼的人。捣鸡毛:爱拨弄是非的人。老婆嘴:爱说闲话的人。抠索:办事小气,不大方。愣头青:鲁莽的人。老杂种、老杂毛:老而坏的人。肉头:妻子有外遇的人。扒灰头:同直系晚辈发生性关系的人。迷瞪:不聪明、不机灵。绝户头:没有后代的人家。窝囊:没有本事,干不成事。肮脏,不讲卫生。老鳖一:小气、不善交际。律顺:服贴。焦乍:急躁、轻佻。烂破鞋:作风不正派的女人。仡甲:小气。日冒:办事不牢靠。溜光:顽皮。别橛头:爱顶撞的人。疙瘩:罗嗦。拐古:心眼坏。鬼诈:哗摆,卖弄。猴跳:心眼多,精明,不轻意受人摆布。疯乍:不稳重。浪摆:故作风情、卖弄之态。烧、烧毛:出风头、性急。喷:说大话。吊棒:传情。毛篙:草率。圣、文:斯文(贬义)。肉:迟缓。鼓憋:哽咽。宾:装得一本正经。腻:讨厌、不利索。熊包:软弱者。老实头:憨厚老实之人。嘴倌:光说不做,或能说会道的人。冒失:粗野、鲁莽之人。半吊子:直率、倔强、爱使性子的人。菜、笨:笨拙。糠包菜:

无能之人。稀屎头:小胆子。

交际用语

吃了没有:吃饭了没有。脸青:不讲情面。胡必枣:不讲道理。肉拧头:办事不利索。吹、冒撂:说大话。格罗、格合:人际相处。打平伙:几个人凑钱吃顿饭。坐桌、吃桌:赴宴。随份子:一起去送礼。没活榫:没余地。

时间用语

年少、年时个:去年。过了年、过罢年:年初。在先、每先、每遭、每常、往常:过去、从前。实冻腊月:寒冷的十二月。大进:农历三十天的月。小进:农历二十九天的月。夜儿里:昨天。前儿里:前天。明儿里:明天。后一、后儿:后天。小晌午:将近中午。一目楞儿:一觉醒来。黑了:傍晚。压擦黑:天刚黑。抹黑眼儿:天完全黑了。将价儿、将才、随当、随当儿:刚才。一时儿、一蹦子:不太长的时间。年下:春节。白儿起:白天。言发、眼下、镇仗儿:现在。见天:每天。早起、清早:早上。前傍、前傍晌:上午。后傍、后晌、后半晌、晚上(西区):下午。

身体、疾病

胳佬肢儿:腋窝。坷郎子:胸腔。妈儿:乳房。鸭娃儿、小鸡儿:男孩生殖器。布罗盖儿:膝盖。不美气、不如意:生病了。放老痫:疟疾。羊羔风:癫痫。噎食病:食道癌。痨病:肺结核。中风不语:脑溢血。风发:感冒。富态:发胖。

天文用语

日头、老爷儿:太阳。月奶奶、月姥姥:月亮。扫帚星:彗星。贼星:流星。龙抓了:雷击。天狗吃日:日蚀。天狗吃月:月蚀。冷子:冰雹。罩子:雾。

食品名称

扁食:饺子。大肉:猪肉。腥油:动物油。肚子:猪、牛、羊的胃。口条、赚头:猪、牛、羊的舌头。嘶气:食物发酸。

动物

牛:公牛。犍子:骟过的公牛。使牛、殖牛:母牛。叫驴:公驴。草驴:母驴。郎猪:公猪。牙猪:骟过的公猪。羯子、圪羝:公羊。水羊:母羊。郎猫:公猫。女猫:母猫。豁子、家豁:家兔。小虫:麻雀。长虫:蛇。屎拱拱:屎壳郎。壳泡虫:土元。土蚕:地老虎。放屁虫:蟑郎。蝎虎:壁虎。蛐蛐儿:蟋蟀。础串:蚯蚓。癞肚:蟾蜍。蛤马:青蛙。刁木倌:啄木鸟。马知了:蝉。老鸹:乌鸦。虼蚤:跳蚤。搬藏:田鼠。漫犊:牛配种。牵驹:驴、马配种。跑羔:羊配种。打圈:猪、狗配种。叫春:猫发情。

植物

包谷:玉米。鸡柴豆:扁豆。陶秫:高梁。米谷莲、芝麻莲:苋菜的一种。山里果、秣褐梨:山楂。黄花苗:蒲公英。月月红:月季。山里红:杜鹃花。葵花、转日莲(淅川):向日葵。枣皮:山茱萸。牛抵头:夏枯草。

房屋、用具

上房、堂屋:正房。灶伙:厨房。后院儿:厕所。椅床、墩、坡

儿:小凳子。胰子:香皂。洋碱:肥皂。门上:大门前面的地方。江擦:台阶。浅、鳖盖:小筐子。

动作

说瞎话:撒谎。说古经儿:讲故事。藏老蒙儿:捉迷藏。圪蹴、曳:蹲下。拍、拍话儿:聊天。叮当:吵嘴。嚷、日厥:批评。噘人:骂人。咬个牙印:说个准确话。不依:不同意。发呓怔:说梦话。捣脊梁骨:背后说人坏话。编圈儿、日瞎:说谎。榷落:批评教育。血呼:大声说话。嘟哝、嘟囔:背后表示不满。蹬:关系破裂。抛撒、糟挤:浪费。认卯儿:勉强同意。拿捏:不自然、拘束。瓦:跑。榷人:捉弄人。摆治:治病或捉弄人、干事。光肚子:裸体。不失闲儿:闲不住。捣鼓:背后捣乱。烧、烧毛:办事张扬。不耳赤:不搭理。拉刮:指桑骂槐。讹人:趁机向人提出过分要求。捣腰磨气:拨弄是非。抬杠:争辩。圪蔫:枝叶晒皱,人不精神。搞价:讨价还价。撅:滚开。打、杠、抡、:打人的动作。台起来:藏起来。招鞘:招惹是非。

生活用语

光:经常、单是。盘缠:路费。背时:运气不好。兴时:走运。囊:好得很。焦、焦毛:幽默、滑稽、好笑。枯出:①衣服或纸张折皱;②植物叶子蔫了;③脸色难看。格癔:讨厌。差板、差了、烹了:事情坏了。不咋样、不咋着、不咋里:不怎么样。不律俗:差不多。不识厌:不知足。眼气:眼馋、羡慕。瓷实:结实、殷实。腿粗:喻有坚实的靠山。腰粗:喻家庭财产丰厚。卖野眼:东张西望。样门儿:正好。怯火:畏惧、胆小、害怕。没腔:没意思、尴尬。喃:贪婪地

吃、大口吃。就窝:顺便、直接、马上。横:使强、霸道。

俗语

南阳俗语是在人民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短语,它通俗简练,含义深刻。如抱不哭的孩、东山日头一大堆、豆腐盘成肉价钱、甘蔗没有两头甜、不见兔子不撒鹰、紧过搭石慢过桥、没有不透风的墙、清白不了糊涂了、人对缘分狗对毛、软地好起土、仨俩没趣撂不倒、少年夫妻老来伴、算处不打算处来、头三脚难踢、掏钱难买老来瘦、弯刀对着瓢切菜、小虫过去也有影、瞎猫碰个死老鼠、张嘴容易合嘴难、招来女婿气走儿、这山望那山高、端着金碗讨饭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根汗毛比腰粗、新婚不如远别、吃不了兜着走、扶起竹杆扶不起井绳、不是冤家不聚头、牛不喝水强按头、墙倒众人推、千里姻缘一线牵、萝卜快了不洗泥、给你个棒槌当针(真)使、好心当成驴肝肺、搬倒树捉老鸹、一扌乍没有四指近、胳膊肘向外拐、拿自己的拳头捣自己眼窝、活人不能叫尿憋死、一头撞到南墙上、三棒槌打不出个屁来。俗语中还有些复句形式,如:大懒使小懒,一使一个白瞪眼;偷牛的跑了,逮个拔橛的;狗怕夹尾,人怕输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抠我鼻子,我挖你眼睛;老娘亲外甥,荞麦地里撵溜虫;见啥人,说啥话;瓦片云,晒死人;一年不吸烟,省个老板犍;狗咬提篮的(乞丐),巴结有钱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背时了,喝凉水也塞牙,盐罐里也生蛆;没有那么大的荷叶,就包不了那么大的粽子;等等。

惯用语

南阳还流行一些惯用语,它是人们口语中常常使用的结构比较固定,意义常有所引伸的习惯用语。如:巴结头、白镜子、半吊子、别橛头、不成弦儿、不拉脚子、不识闲儿、不识厌、不咋着、不沾板、不沾弦、不着调、趁批子、眵麻糊、出没趣、粗糙儿、大马哈、打圆壶、打渣子、掂凉壶、二不扯、糠包菜、老阴托、老油条、露鼻子、木疙瘩、献眼皮、烫剩饭等。

成语

南阳方言有一些成语,口头色彩很浓,形象色彩很强,褒贬色彩鲜明。如:指山卖磨、鞭打快牛、拧牙铁舌、松皮塔垮、邪门歪道、委窝打铺、正而八经、正名功得、尖酸六厘儿、急皮怪脸、假迷三邪、麻门儿不分、一来二去、一清二白、一清二楚、一刀两断、三番两次、三番五次、三年五载、三天两头、三天两早起、三三两两、隔三岔五、四邻八舍、五时八节、四零五散、戳七捣八、乱七八糟、七长八短、横七竖八、千真万确、千家万户、千刀万剐等。

歇后语

歇后语,南阳方言叫“坎子”。它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有前后两部分构成,有时只说出前半部分,而省去后半部分,人们心里已经明白。南阳流行的歇后语有:土地爷的胳膊——麻缠、土地爷的拐棍——神捣、钉锅人的扁担——大翘(大怒)、下大雨站到当院里——淋(轮)到头上了、茶壶里装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瞎子点灯——白费蜡、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墙上挂门帘——没门、四两棉花——弹(谈)不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竹篮打水——一场

空、秋后蚂蚱——蹦达不了几天、竹筒倒豆子——一干二净、刮大风喃炒面——张不开嘴、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上鞋不用锥子——针(真)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对着窗户吹喇叭——鸣(名)声在外、吹鼓手下乡——没事找事、茅坑里石头——又臭又硬、大闺女坐轿——头一回、老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蝎子屁股——不敢摸、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剃头挑子——一头热、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等。

高中文言文阅读: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362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王僧辩,讨河东王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代兄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讨陆纳于湘州。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高祖受禅,毅与弟樊猛举兵应王琳,琳败奔齐,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累迁武州刺史。太建初,转丰州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颍口,齐援沧陵,又破之。七年,进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寻迁中领军。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将兵围寿阳,诏以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 将军。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节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B.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C.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D.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成年取字,和名使用有别。一般晚辈或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呼其名。 B.假节,假以符节,持节,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后会被收回。 C.爵,又称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种。 D.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身份高于奴婢,有私财,无独立户籍。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2021年关于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关于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关于四川方言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的关于四川方言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调查背景 1956年2月6日, ___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发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然而普通话的推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方言区的人不可能一下子放弃本族语完全接受普通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普通话的使用比方言更加方便人们的交流和生活,其优越性愈来愈明显。因此,很多方言区的人逐渐对普通话的某些语音和词汇产生了认可并应用于生活中,一些地方土话也逐渐消失,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逐渐产生融合。 二、调查目的 了解普通话工作开展以来普通话对四川方言 ___ 三、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月 四、调查地点 四川省xx市 五、调查对象 该地区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六、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用一系列词组,分别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通一个词的读音与说法。 七、调查内容 在普通话影响下发生变化的语音和词汇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八、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在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老年人话语中的地方土话比较多,受普通话 ___较小;中年人话语中的地方土话较少,受普通话 ___居中;青年人的话语中很少出现地方土话,受普通话 ___较深。其原因是,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从青年到老年逐渐减弱,并且青年人在学习以及使用普通话的时间和范围上比其他两类人群更加长和广泛。 由于四川方言其本身就属于北方话,而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所以大多数词语在普通话与四川方言语音的区别下,其写法相同但是读音不同。加之笔者所调查的彭州地区的四川方言是有翘舌音,在语音上与普通话相似程度较深,所以本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理论上本地区应该是受普通话影响很大的。但是经过调查,从整体而言本地区受普通话影响并不深。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与本地的四川话相似度高,在交流上障碍并不大,因而因普通话而改变的地方词汇并不多,并且此地需要与说普通话的人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九、结束语 在这次调查当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下语言的变化。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的开展,普通话对方言 ___将逐渐加深,普通话的普及也将是是必然的。

南阳土话词典 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

南阳土话词典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 点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南阳土话词典最全面的南阳方言大全盘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1、苛叉人:特别麻烦人,使人极其受累 2、别筋:不协调,不顺手 3、这人秦:指某人有心计、诡谲、阴险 4、光身汉:单身 5、没一巴鹰:丢三落四或来无影去无踪 6、磨兑:磨磨唧唧 7、磨事人:指小孩子在大人面前撒娇 8、不咋着:不太好 9、二古筋:不聪明、说话做事常出错 10、二异子:不公不母、不男不女 11、驴屎蛋:外面光里面脏 12、饿死鬼:贪吃的人 13、木腔:说低俗话,做下流事 14、松松(xiongxiaong)的:很容易 15、贱伙:不该献媚去做,偏去做

16、可pia:事没办成或效益低 17、翅楞:炫耀、显摆自己 18、秃噜个嘴:爱吃别人的 19、木矗个脸:毫无表情 20、鸡皮冻儿:薄薄一层冰 21、四不距离:前无村后无店,离住户远 22、拍话:聊天 23、去球吧:不赞成这种说法或做法 24、叨里美:说得好听,有趣味 25、一身杂旋:指一个人毛病多 26、木耳性:不长记性 27、格意:讨厌 28、不虑后:不为以后过日子考虑,不勤俭持家、过于浪费、挥霍 29、蚂几廖:知了 30、吃:吃奶。妈儿两字要快速连读 31、各意球货:对某人或事物讨厌,这里专指讨厌的人 32、尻总人:背地里整人、坑人 33、日掘人:从侧面讽刺、挖苦、批评XX精品范文大全 34、娟挤:聪明、灵动、投机 35、信球儿八插:傻瓜、不聪明 36、骡子球:指某人不会给别人办好事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 伴随着即将进入大三的慌张,无数次的纠结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脑子里想的很多, 却对即将到来的学年论文毫无想法。抱着想为自己的学年论文寻找一点灵感和对方言变化 的好奇,想不断历练、挑战自己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四天时间过去了,我收获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实践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在闷热的汽车里度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临夏市。费尽周折找到住的地方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马上投入到调研工作之中。 我们首先将十四位队员分好小组,然后明确了我们展开调研的地点和主要调研对象。在调 研过程中,我们从拘谨到大方,从被路人拒绝时的失落到互相鼓励,重整旗鼓的坚持,从 开始时我们方法不得当而进展缓慢到在学姐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改进方法而收获颇丰。在调 研结束之后的总结会议上,每个小组都汇报着自己的收获,那一晚,我们尽管疲惫,但每 个人脸上都流露着我未曾见过的骄傲与坚韧。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还是依旧走街串巷进行调研,每晚开总结会议,认真总结每一天 的收获,发现、指出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第二天的任务。在这几天的走访中,给我印 象最深的还是去八坊街的那一次。八坊街是临夏市回族同胞的聚居地。在那里,我们每走 进一户人家,他们都非常热情的接待我们,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遇到我们听不懂的方 言他们会反复解释,甚至加上手势动作,直到我们理解。他们还拿出亲手做的油果子给我 们品尝,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特别的暖。那天我们还去了清真寺,还非常荣幸的见到了阿訇,跟阿訇进行了交谈。阿訇非常详细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还仔细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的宗 教文化,婚俗文化、葬俗文化。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阿訇,了解宗教,这次走访对我 来说既是一次内心的震动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以外,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便是同行的十三位队员了。罗老师对每 位队员的照顾,对生病队员的牵挂。学姐为我们整理资料,讲解要点,我们十四个人一起 同甘共苦,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一起努力。无法忘记那些我们一起吃泡面的日子,一 起在总结会议之后玩游戏的日子,一起敞开心扉聊心事的日子。分离的时候有不舍,有眼泪,但我们始终是对方特别的人,不会忘记我们嘹亮的口号:we are 伐木累!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习惯了图书馆沙沙的纸笔声, 看过了一摞摞的专业书籍,记住了一条条的知识概念,然而追根溯源,这些精简的一句话 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背后的夙夜不眠,背后的呕心沥血,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略 能窥得一二。 XX年7月9日,在学院的组织下,在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目的地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践内容是搜集临夏方言语料,并和东干语做出比较。当天到达安顿好住宿后,我们实践小队迫不及待走上街头,开始着手完成我们认为很简单 的任务,第一天下午因为街上行人的配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并不觉得苦和累,然而, 第二天,第三天,持续的高温让我心中开始烦躁,行人的不配合让我感到沮丧,复杂的语

大家都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1

大家都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一个世纪来的语文现代化,获得了可以告慰前贤的成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第一次诞生了语言文字法! 这是我国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服务行业来说,作为社会的窗口行业,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服务用语用字,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所说的“公共服务行业”是指:商业、邮电、文化、铁路、交通、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行业。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第二款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三)招牌、广告用字;(四)企业事业名称;(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为什么国家要专门对服务行业的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立法呢?因为服务行业面向大众,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对服务行业的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够

直接影响带动一大批人,起着积极的正面的示范作用。相反,公共服务行业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所起的反作用和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所以,国家大力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服务行业也要积极配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努力!” 在我们学校,长春师范学院的每一栋教学楼都贴有这样一个提示牌: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至少从形式上提醒各位师生注意从自我做起,起到模范带头使用国家规范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但看看社会上,各种路牌、标牌、广告,甚至最应该规范用字的报纸、电视、广播,乱用滥用文字的情况比比皆是,可以说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正因为如此混乱,以致有的城市干脆定期发动小学生上街纠错——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五种正式字体,真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如何才能规范汉字?我们首先掌握整理过的汉字,那就要我们认真学习《简化字总表》了,如“倪”字现已简化为“儿”。但有些字还是以“儿”作为偏旁的,这就不能用它的简化形式了,如“倪”不能写成“”。这就涉及到类推简化范围问题。有些简化字的繁体字不止一种如“复”既是“复”又是“复”的简化;“纤”既是“纤”又是“鑯”的简化;“钟”既是“锺”又是“籦”的简化等等。可见一简多繁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其次,掌握规范字,不用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就是不太通行,笔画也比较多的字如“冰”的异体字是“氷”,“哲”的异体字是“喆”,“困”的异体字是“困”等等。我们要做到这点应当服从从俗,从简和书写方便这三个原

南阳方言

马克思CS:南阳方言!!!! 瓦开跑(形容跑快)长虫皮布袋(编织袋)板儿起(白天)岔板事儿(糗事)土骨堆(土丘)箩头(竹筐)死疙瘩(绳打的死结)厥人(骂人)表人(骗人)害货(坏人)埋挤(贬低别人)搁意人(恶心人)布罗盖儿(膝盖)胳牢枝儿(腋窝)燕儿黑(昨天晚上)今儿清早起(今天早上)后意儿(后天)钱儿里(前天)旧罐儿货(骂人的话)二火山(骂人的话)流光蛋(骂人的话)兴叉精(过分的傲气)喀拉蛋儿(土疙瘩)嘛义俏儿(喜鹊)小虫(麻雀)长虫(蛇)咯意球(不爽的意思)灶火(厨房)当门儿哩(故意哩)难烦(喜欢)肚母济儿(肚脐眼)水不济儿(像水枪一样的手工制作的玩具)楞叉(过分的傲气)兴叉(过分的高兴)抓里(干啥)哪孩儿(哪里)某里(没有)奏啥(干啥)不占闲(不行)滚烫嘴儿(说话快的人)圣人蛋(装B的人)火晒(形容人比较混里开)磨人(形容小孩一个劲的让大人烦躁)白(不要)嫩(那么)弄啥里(干啥)扯糊搔(事稠的人)阵仙儿(形容少?? 这么点的意思)胳就(蹲)瘪可叉子(骂女孩的话)鑫球(说人不聪明)二球(脑子不够使)地蹦(走路)出须人(贬低别人)枯楚(褶皱)门搁劳里(门后)恶里很(牛

叉)偶(牛)楚川(蚯蚓)部戈(鸽子)木你当里(你以为呢)球皮(耍赖)歪日(语气词)后帮(下午)墙帮(上午)美气(心里舒服)舞扎(撕抓)格也(小孩打架)着(知道)阁僚(让人不觉得不舒服如歪三阁僚四)门咋(语气词)清是(语气词放在句首加强语气)够不卓(摸不到)该这(在这如某某不该这)睡不啄(失眠)些货(叫喊)去火(算了)不吭气儿(不做声)八叉(被训如吃八叉)肉里很(墨迹)验别胡儿(蝙蝠)提拉板儿(拖鞋)打渣子(开玩笑)

暑期社会实践方言调查报告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日照方言调查组 调 查 报 告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 ——关于日照方言的调查研究 二零一三年九月

调查背景:方言,不仅是语言,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总体文明的土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激励和竞争,就是我们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机制。方言背后,蕴含着这种文化多样性的精髓,所以,保护方言,是保护文化,也就是捍卫文明。就中国而言,一共分7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区(吴语,具体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粤方言区(广东、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通用)、闽方言区(福建和台湾省)、湘鄂方言区(湖南话和湖北话)、客家方言区、赣方言区(江西话)构成了以地域为区分的独立方言体系。 日照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山东方言,属于山东话东区中的东潍区,在冀鲁官话中具有代表性。但近年来,随着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深入贯彻实施普通话的推广政策,特别是在学校领域全面普及普通话,导致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有些同学竟然不会说当地的方言,情况堪忧。基于此我小组特组织这次的方言调查活动,并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作为调查地域。 调查目的及意义: 一、团队精神的培养:在这样的一次活动中,同学们那种集体的意识被显著深化,所有成员的动手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时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等得到了培养。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以后走上社会以后都相 当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二、方言具有语言学探究价值,方言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有其生存发展的土壤和基因,是我们民族语言的一种文化表现。我们的目的是了解日照方言的特点及使用情况,找出在其使用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以及对于语音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找出保护和传承日照方言的有效措施。同时,我们以“提高专业素养,深化专业知识”为我们的实践的另一目的,以此暑期实践为平台对本专业进行更广泛的了解,了解方言发展状况和趋势,并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通过这些不断开拓我们的眼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调查课题:日照方言的语音、词汇特点及发展现状 调查时间: 2013年7月16-20日 调查地点: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市区 调查对象:各年龄段的当地市民 调查方式:发放问卷、走访询问、笔记记录 调查内容:针对日照地区的方言进行走访调查,从语音、词汇两个方面探究日照方言的相关特点。语音特点的研究总体采用演绎法进行对照分析。词汇的研究则通过词汇的属性,结合历史、地理、人文、考古、文学等相关方面来说明其存在的原因及条件。同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探究方言的现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在日照市东港区商业中心以及附近居民区发放

论南阳作家群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

第28卷第4期Vol.28No.4 中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2011年8月Aug.2011 论南阳作家群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 谢春红 (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44) 收稿日期:2011-06-15 作者简介:谢春红(1977—),女,河南南阳人,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前后异军突起的南阳作家群在当代文坛曾数次掀起文学浪潮,使南阳作家群名声在外, 成为南阳这个城市鲜亮的文化标签。南阳作家群的创作以其源于民间、扎根乡土的本色无形中带动了文学对地域文化的展现,他们的作品中折射出悠久厚重的南阳本土文化,为读者构筑出别具风情的地域文化景观。 关键词:南阳作家群;作品;地域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11)04-0050-02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 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圈。当这些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形诸文学时, 就构成了文学作品独特的地域色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文学而言,越是地域的, 也就越具有文学的个性,也就越具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不容易看到的最陌生与最为独特的一面。地域性不仅是作家们的起点,更是他们的文学故乡。南阳作家群的创作以其源于民间、扎根于乡土的本色无形中带动了文学对地域文化的展现,无论是乔典运、周大新、秦俊的小说,还是周同宾、廖华歌的散文,汗漫等人的诗歌,他们的作品中都折射出悠久厚重的南阳本土文化。他们用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来辐射社会,借助作品独特的地域特色打动和吸引着更多读者,彰显着南阳作家群创作的艺术个性,为读者构筑出别具风情的地域文化景观。 一、说南阳话— ——方言的运用方言词汇进入文学创作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比如老 舍小说对“京味”语言的吸收,赵树理小说对陕西方言的活用都说明了方言在丰富小说的表现力上有着不可估量 的价值。南阳作家作品中也有不少南阳方言词汇,有不少词虽与普通话没有相对应的词, 但却能体现南阳人的语言习惯,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而意未穷的效果。 可以说,南阳作家的创作中多多少少都会使用到本地的方言。如张一弓《黑娃照相》中“美国大总统他屋里人 穿的那花毛衣,就是用这兔毛做的”,黑娃嘴里的“屋里人” 就是南阳的方言对夫人、妻子的称谓。象“乡亲们说她好,不像有的人孩子在外边干个芝麻子大的事就烧不及了。她说,有啥烧,怕还怕不及哩。”(乔典运《妈妈》)“烧”也是典型的南阳话,就是普通话里骄傲自大的意思, 后面又用“不及”来形容“烧”的程度,就是很、非常的意 思。李克定《祖坟》中“别听那些鬼话,诓你呢。”用南阳话 的“诓”表示骗的意思。“圪蹴”表示蹲的意思(周大新《小诊所 》),“抬杠”表示拌嘴(田中禾《五月》)等。对南阳方言的运用,周同宾可谓最为娴熟。他的《皇天后土》 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地道的南阳方言的大量应用,他以口述实录的语体把南阳方言成功写入散文中, 展现了南阳方言的风采,尤其是方言词汇所蕴涵的文学底蕴。综观整个文学史,南阳方言还是第一次以这么大的容量,如此全方位地、不加雕饰地在纯粹的散文中加以表现。《皇天后土》中,方言俗语的生活气息浓厚,生动形象,因为它描述的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生活场景,比如“这个混帐天,我日你八辈奶奶!哪来那么多雨,下下下不到头儿。下八天了,云彩不离缝儿,糊天上了。日头沤烂云 彩里了 ……”(《骂天》),再如用“黄鳝泥鳅一般粗”(《属狗》 )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形容女子容貌差“猪不吃南瓜”(《疯话》),形容人长得丑“歪瓜疙瘩梨” (《疯话》),形容一代不如一代“黄鼠狼生窝老鼠娃一窝不如一窝”,形容人抠唆“钱掉在地上八面吹灰”等等,这样的语言增强着作品的表现力,真实而准确地写出了南阳人的生存状态, 使周同宾的散文拥有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二、描南阳景、述南阳事、写南阳人— ——地域性的题材南阳作家的创作形成了其特有的地域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从南阳盆地里找到了他们的艺术之根。周大新这位18岁就离开家乡的作家每年都要回故乡探望、考察,他的内心与他的笔触从未远离故土, 他是身在异乡,心在南阳,心系故乡人民,把故乡视为自己创作的源泉所在。在 接受采访时他说 :“我所有的小说都以我的家乡作为蓝本,家乡对我意味着,我身体成长的地方,精神成熟的地 方。”事实上,这个创作群体中的作家们,不管是已经远离 · 05·

《大学自习课》河南(南阳)方言狂改版

《大学自习课》河南(南阳)方言狂改版 今儿个天不错也怪带劲的 俺们后帮木有课这也怪美的 俺晌午头儿木睡觉都跑去上自习 心里约摸住大学生活是多球得劲儿啊 这木一会儿的工夫俺就进了主楼 要说俺们这嚡儿自习室实际也可球多 要是木呆书包占座那就去球了 俺是拔山涉水啊翻山跃岭啊 好不容易来到一个桃园深处俺这一推门 我日!真是吓球一跳 这熊球鸡吧教室都木球多少人儿 说时迟那时快俺就扔下书包 找了一个凳子就坐了下去俺这一坐不大紧, 差点成残疾 回头一看发现凳子根本木有板儿 俺心说亏待弟儿们原来俺还练过要不里还不被你整成球肛裂呀俺心说亏待第们原来俺还练过要不然还不被你整成球肛裂呀上自习还得自该抓点紧 木方俺就换了一个靠门的墩儿 这外头乱球泄活歌手还怪求多 他们唱的那个爱来爱去俺不吭气了 咋会推门进屋的同学就不找关门儿呢 你们进进出出的杂真个以求里. 木一会儿俺边其坐满了邻居 屋里的气氛可就有点不劲儿了 合(咋不对劲了咋不对劲了) 坐在俺前面的是一对情侣是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根本没把俺这灯泡放在眼里俺心说去球 还是少决两句毕竟人家是纯洁的男女关系 后面那个弟们他更是个以求朗读发声训练做的怪球下板 木咋他是传说中地说唱歌手要不嘴里咋就比比痴痴木完 可是自言自语也带招呼住啊 你这比比痴痴的中国英语能不能整成默念 后头那个妮子她就怪球安生 都是嘴里的零食就象拉稀一样没完没了 这扑扑喳喳地花样还不求少 俺心想这妮儿几天木吃了(可本儿) 右边那个妮儿手机40和弦地(牛比) 不过恁这电话不能接起木头哇 一会会功夫你都跑球出去五趟了 有啥话你不能一气儿拍完? 你看你边其那个地们他就怪牛 业务怪球忙短信十来条

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

源于南阳的成语典故 【盘古开天地】史前神话传说。相传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地混沌不分,好像一个大鸡蛋。人类的祖先盘古夫妇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这位名叫盘古的超人,一直用神斧不停地开凿,企图把自己从混沌中解脱出来。他的努力持续了一万八千年,到公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这是神话学家用特殊方法计算的),盘古终于把大鸡蛋劈开,蛋清慢慢上升,最后形成明亮的天空,蛋黄慢慢下沉,最后变成了大地,于是便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夫妇在风光秀丽的桐柏山定居下来,生儿育女,这便是人类的初源。故史书有盘古“为宅大复山(即桐柏山)”的记载。《中国神话大辞典》载有“盘古开天地,血滴淮渎”。就是说,淮源之水是盘古夫妇滴血而成。今河南桐柏不仅有盘古山、盘古庙(祠)、盘古像、盘古碑,还有全国唯一的盘古奶奶庙和传统的盘古庙会。流传于西北、吴越、湘赣、西南、中原等九大盘古传说区中的盘古神话,大多源于桐柏盘古神话。全国许多著名神话学家一致认可,“盘古在桐柏开天辟地说”足以确立,盘古文化始于桐柏。 【夸父逐日】夸父,神话人物。为留着太阳,让它的光芒常照人间,夸父立志追赶太阳,赶到太阳入口处,因焦渴喝干了黄、渭二河的水,仍感不足,终于渴死。弃其杖,化为密茂的树林,称为“邓林”。《路史·国名记(四)》:“邓,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读史方舆纪要》注:“邓州,古称邓林之险。”说明今河南

邓州市一带,即传说中的“邓林”。据邓州市地名普查资料,境域内冠以林字的集镇、村庄及山岗、河塘等共300多处,林扒镇古时称邓林镇。 【禹王锁蛟】相传尧舜时代,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帝尧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及舜摄行天子之政,行视鲧之治水无状,遂将其流放于羽山诛杀而死,并举鲧的儿子禹继父之业。禹谨记其父功之不成受诛的教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对于淮河水患,大禹三赴桐柏得知,乃因淮河源头有一个叫无支祁的水蛟兴风作浪所致。大禹遂调各路神仙将水蛟捉拿,但水蛟仍继续作怪,淮河水患不止。禹又多次调遣天神,但均不能降服水蛟。后来大禹奏请玉帝派太阳神之子庚辰下凡,用定水神针将水蛟制服,用铁链束其颈投入淮源井中,锁在井底石柱上,上刻“禹王锁蛟处”,从此,淮河水患始息,流注入海。《史记·夏本纪》载:大禹“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爱屋及乌】典出《尚书大传·大战篇》。“纣死,武王召太公而问焉。”太公(姜太公姓姜名尚,因曾被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也叫吕尚。)曰:“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爱屋及乌的成语即从此而来。意思是认为某人好,连他房上的乌鸦也应该受到优待。比喻推爱。 【霸陵醉尉】霸陵:西汉文帝之寝陵,在今陕西长安县东;霸陵尉乃管理霸陵事务之地方官。霸陵醉尉比喻人失势倒霉。它出自新野人庾信笔下《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霸陵醉尉,侵辱可知。

方言调查报告

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一、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一)、声母 1、在普通话中舌尖后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读音明显,但在重庆方音中没有zh、ch、sh、这组声母,而是把普通话分别读作zh、ch、sh、和z、c、s、的两组声母,都读成了z、c、s。例如: 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言音寨zhai 在zai zai 柴chai 才cai cai 诗shi 私si si 2、普通话有明显的边鼻音l、n之分,而在重庆话中是不分鼻音n和边音l的。 另外,普通话里还有一个舌尖后浊擦音r在重庆方音里一般都读成舌尖前音。如:日、软、荣等字的读音。重庆方音还有将这部分声母相混淆的情况,如下面的例字。 【1】 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造躁zao cao 肇zhao sao 纯唇chun sun 吃chi ki(万州等地) 荣融容rong yong (二)、韵母 1、重庆方音把普通话中的e韵母,分别读成了o或ê。 (1)、分清0和e 重庆方音中,和g 、k 、h直接相拼的o韵母,在普通话里很大一部分读e韵母。如: 例字重庆方音普通话读音歌、各、戈、割go ge 课、科、柯、渴ko ke 喝、盒、河、贺ho he (2)、分清e和ê

重庆方音中,ê除了不同f、j、q、x相拼外,其他的声母都可以直接和它相拼。例如: 例字重庆方音普通话读音伯、泊bê bo 迫、珀pê po 特、忑tê te 2、普通话读üe韵母、uo韵母、ei韵母的字,重庆话分别读成了io韵母、uê韵母和ui 韵母。 例如: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约、确、学üe韵io韵国、扩、阔uo韵uê韵雷、类、内ei韵ui韵 此外,重庆方音en和eng、in和ing不分,把普通话中的eng韵母读成en,把普通话中的ing韵母读成in 。 例如: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根en en 羹eng 宾bin bin 兵bing (三)、声调 二、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异 (一)、重庆方言中特有的熟语 1、惯用语 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惯用语指称的大都是重庆最常见的人或物,有的甚至难以在普通话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这类惯用语常用三字格或四字格的形式来表现,相当一个词或词组。如:重庆人称没有根据的、不可信的话为“空了吹”;指说不专业的话为“开黄腔”;指缠着不放手为“扭倒费”;形容得理不饶人的情形为“幺不倒台”,等等。可以看出,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惯用语多是由一两个有特殊方言义的词组成的,如“黄”、“费”、“幺台”等。这些词也成为了该惯用语的灵魂意义,一旦理解了这些词,就能领会该惯用语的意思了。 2、歇后语 汉语中歇后语大多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因此带有很浓的口语色彩,也最能反映当地的人文气息。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歇后语也不例外,它跟普通话中的歇后语大致相同,可以分为两种,即“谐音相关” “意义相关”。 (1).谐音相关

2020年南阳市内乡县普通话等级证

一、2020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如下: 一级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随着人们对语言形象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个人希望掌握标准,纯正的普通话;众多行业对教师,播音主持演艺人员,公务员,导游解说员,律师等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是朗读,朗诵,演讲等倍受欢迎的语言艺术的先决条件。证书更是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生必备

二、2020年普通话报名条件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统一印制,由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核准颁发,此证书全国通用。普通话考试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我校普通话考试培训常年循环开课! 1、报名条件:身份证复印件及一寸蓝底彩照一张及照片电子版 2、报名时间:普通话常年接收报名,每个月一次考试 3、课程安排: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口语训练、拟卷要求、朗读讲座、话题训练、普通话评分标准、模拟测试等

南阳名称的由来

南阳名称的由来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远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约七八千年前,先民们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时,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朝代屡经更迭,区划不断变改,但南阳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在历史的长河里,愈来愈丰富了她的涵义,在时代的演进中,充分显示着她坚强的生命力。在这块土地上,养育着广大劳动人民,并出现了不少伟大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一定财富。因而,使南阳成为国内外较有盛誉的名地。 “南阳”意思是说它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得名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载:“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日南阳,《释名·释州国》载:“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以上三处记载,虽文字不尽相同,然表达含义基本一致。“中国之南”中的中国应理解为“国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国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都表示这一区域所处的地理方位。而“有阳地”、“居阳地”和“汉水之北”,则又表示其所处方位具有“阳”性地望特征。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阳”性的双重特征。《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周为申伯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取韩地赴汉水之北,洛阳颍川之南,置南阳郡治宛,以其在中国之南,居方城汉水之间故日南阳”。这充分说明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的。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说文解字》: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其义:①“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时至今天,“南阳市”和“宛城区”均以“宛”为其约定俗成的简称。 南阳家常饮食民俗 南阳由于处在中原与荆楚的交接线上,其饮食风俗兼有南北方的特点,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以及古镇因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差异,加之各地传统文化积淀的不同,故而有着彼此各异的饮食习惯。 南阳民间的饮食,以小麦、玉米、高粱、红薯、大米、小米、豆类、黄酒、米酒、茶为主,不论城乡均日食三餐,喜欢吃馍。一般是早上吃稀饭,中午吃面条,晚上吃稀饭或面条。家常便饭是稀饭、面条、米汤、干饭。四时节日、接待宾客或闲暇时候,注意细做而食,适当改善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 (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 (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