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9:常见的丧葬习俗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9:常见的丧葬习俗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9:常见的丧葬习俗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9:常见的丧葬习俗

常见的丧葬习俗常言道:“黄泉路上无老少”,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无论寿数长短,到头来都难免一死。尽管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但“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养老送终

俗话说“养儿防老”,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父母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儿女们养育成人,供上学念书找工作,给儿子娶妻生子,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当他们年老体衰,风烛残年时,做儿女的要百般孝顺,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特别是当老人病入膏肓的时候,儿女们更是要不离左右,日夜守候,喂饭喂药,端屎端尿,直到实在没有回天之力,撒手人寰。临终之时儿女们不在老人身边,这就是没得上济。所以无论远近的孙男弟女,都要守在老人身边见最后一面,老人有啥嘱咐的都说说。想说的话都说了,想见的人都见了,死也就瞑目了。

孝子报丧

老人咽气后,首先要由儿子到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上下邻村“报丧”,意思是告诉大家某日某时老人不在了。往往是孝子戴着孝,由人领着,每到一家大门外,领着的人大声说:“孝子磕头”(叫孝子头,也叫报丧头)。孝子双膝跪地磕一个头,当那家里人出来时再告详情。家家如此的磕个遍,意思是需要人们都来帮忙。人们忌讳戴着生孝进入家里,意思是不吉利。

老人在还没咽气时,要赶紧给穿上装老衣裳,如死后再穿视为没得着,是光着身子走的。讲究穿“几道领”(每套衣服一道领)一般有三道五道七道(上三下二或上四下三)的,不穿背心裤衩。装老衣裳一般是蓝色、酱色、女的红的花的,不能用黑色的,说黑色是铁。有夹衣、棉衣,有穿棉袍子(现在穿棉大衣)的,也有不穿的,说穿了鬼魂打不起旋风。不能穿单褂子,谐音“单挂子”。不穿皮衣皮裤,过去布料用绸子不用缎子因谐音“断子”。要把老人放在屋里地下的门板或床板上,头冲门脚冲里,等老人死了打开窗户,烧上一张倒头纸。因为若在炕上铺着毡子、炕席或穿带毛的衣服都有忌讳,说这样死了会到阴间数毛和背炕板子,难以脱生。在胸口上放一块犁铧鉄,意思是怕诈尸走尸。在腮帮处塞一铜钱或嘴里放一捏茶叶,以免空口妨子女。袖口和裤脚都要用蓝线扎住,按岁数数线的根儿数。裤带也要用蓝线,不能用带子,意思是怕猫和耗子往里钻。头直上放一碗“倒头饭”(米饭)上面插一双筷子,筷头儿绑上棉花疙瘩。用面捏打狗饼和打狗棒,插在倒头饭上。还要点一盏麻油灯即“倒头灯”,在头直的地上弄个小坑儿放在里面,上面放上丧盆(瓦盆),男的盆底钻五个眼儿,女的钻七个眼儿,中间有一个大眼儿,有往丧盆放烧纸的就灯火点着。要放一个香炉,一至四摞供(馒头),还要用麻把两脚捆上即“绊脚丝”。身上苫块红布叫苫单,铺黄色床单(讲究铺黄盖红)。

同时,还要赶快挂出挑钱纸,用白麻纸正剪反剪,一岁一条儿剪成长穗子,绑在长木杆上,男左女右挂在大门口,昭示人们家里死了人。如果有的家拉扯不住小孩儿,要偷着撕下几条儿做“套缨子”(项圈),寿数越高的挑钱纸越好。

老人死了还要戴孝,这是对老人尽孝的一种标记。儿子兴“披麻戴孝”,头戴白孝帽,身穿白孝衫,头后边有个麻辫子。女婿孝是个白腰带和孝帽子,姑

娘和媳妇头上都是一个白孝箍,也有穿孝衫披麻的。孙子孙女孝,头上都是一个白孝箍,在孝箍上分男左女右缝块红布,重孙子辈,在孝箍上分男左女右缝上一块绿布。

前来吊孝的乡里乡亲,有送香火、烧纸、金银箔、供果的,也有送布的(挽幛),送钱的称“送干礼”。这时司仪要喊上香、奠酒、叩首、礼毕,亲属要向吊唁者磕头表示感谢,礼房要喊某某带的啥东西。自人死后要勤上香、勤上供、勤烧纸,夜间鸡叫前要烧“鸡鸣纸”。在停灵期间,帮忙人要糊装五谷杂粮的粮食口袋,不能装盐和酱,免得下辈子出犟人。过去,有的家办不起丧事,还要张贴“白事榜”,意思是需要大家帮着发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糊纸扎活

老人故去后,家里马上要请阴阳先生,阴阳能看阳宅阴宅(坟地)。阴阳来了先要画些符,贴在门窗上,也有贴在门后和棺材上的。要推算入殓时间,妨什么怎样“破”,先做“引魂幡”,用一张麻纸剪成一张网状,挑挂在一根木棍上,幡里也有用五色纸写一条或两条条幅的。如:“金童玉女来引路,保佑善人上西天”。“黄幡招盖引魂入墓”,“金童玉女引魂入墓”,“度之灵早离地府,拔荐救苦玉童幡”等。如搭设灵棚,应在窗前,灵前摆设供桌,供饭供菜各四件,设香筒、蜡扦、香炉,桌前放丧盆。

请画匠画棺材,如家庭富裕,儿女孝敬,就请画匠画个“上五彩”,一般是画“二十四孝”,如“王小为母卧冰”,“李逵下山接母”、“八仙图”和一些忠孝节义的有关戏出。棺材小头以“文帝煎药”之类孝悌图多见。如果画“中五彩”,男的一般画“二龙戏珠”,女的一般画“丹凤朝阳”。如果画“下五彩”,就由画匠随心所欲,随便画幅图案,意思是棺材不是白茬就行了。一般的都在棺材大头中间写一“奠”或“寿”字。也有的大多数家,用紫红色漆把棺材油一下就行了。无论是画还是油,一般都是由女婿和姑娘来掏钱。棺木一般不用椴木榆木桦木杨木,因为谐音是“断愚花洋”。当然,也有的老人提前几年,把寿衣做好,把寿材做好彩画好,这样心里就踏实了。特别是对久病的老人,做寿衣和棺材还有冲喜作用。

请“鼓匠”,一般是在当院里搭好“灵棚”,鼓匠在里边见有来烧纸吊孝的便吹吹打打,一般由三五人组成,他们所吹奏的曲调为《大上吊》、《小开门》、《小寡妇上坟》、《鬼拉腿》、《苦伶仃》、《出古董》、《哭灵牌》、《哭殿》等凄凉低沉哀婉的曲牌。鼓匠一般都是残疾人,有“十个鼓匠九个瞎,一个走路不利索”之说。每有人来便吹打一番,因为烧纸的人不断,所以鼓匠不能进屋吃饭,这也算个忌讳。如果夏天下雨天死人,要在棺材上放一面镜子,意思是怕打雷震了“尸”。

入殓也是阴阳的事,他给掐算好入殓时间,一般是按死者的命、岁数和死亡的时间来推算。入殓时要等儿女齐全时开始,先要在棺材底下放些干草,放的越厚,下辈子越能过起日子。尸体底下放“垫背钱”七枚铜钱,男的放一趟线,女的放北斗七星形。要把寿衣底襟剪下一块,怕鬼刮不起旋风,要把打狗饼打狗棒放入袖筒,意思是阴间有恶狗,要用打狗饼和打狗棒对付。女的还要放“九连环”。死时放入腮帮的铜钱要抠出来。尸体入棺,由长子抱头,弟弟抱腿,把尸体放平整。其他亲属守候左右,死者脸不能见太阳,要用两张麻纸盖着,即“亡人盖纸被,一辈又一辈”。要将死者生前爱物放入棺内,孝子要用白酒给老人净面,要用棉花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十字”型用酒擦脸,特别是要把眼睛擦好,否则下辈子出瞎子,如碗里剩下酒要由孝子喝掉。入殓时不许哭,说眼泪落在尸体

上就是一颗钉子,然后盖棺,放上材头布(红布)红布下头要用剪子剪些豁,人们要拽高寿逝者的红布条,给小孩子做“套缨子”(项圈),戴在脖子上好拉扯。

“开灵堂”也叫“开明堂、挂槛”,阴阳用一条红纸,上写道:“盖世XX 于X年X月X日病故显考之灵柩”,意思是相当于阳间的“房屋使用证”,证明此棺材属本亡灵专用以防其他恶鬼霸占,写好贴在棺材大头中间。有的还要在棺材大头上贴一副对联:“在阳间积德行善,归阴府灵魂平安”。男死者横批:“二龙戏珠”,女死者“丹凤朝阳”。入殓后痛哭嚎啕,男的大多不出声,女的有曲有调,悲悲切切,抑扬顿挫。

“糊纸扎”也是阴阳的活计(也有的是请扎纸活的纸张匠),“纸扎”用麻杆做骨架,用五彩纸糊死者家属所需要的东西。男的一般要糊一匹马、两个武士、两个童男女、一个马夫、车、轿、金斗、银斗、摇钱树、聚宝盆等,女人一般要糊牛(喝脏水,因为女人一生用水多,到阴间要罚喝脏水,糊了牛让牛替喝)。金银柜、童男童女等。当然也有糊开路神、打路鬼、四季花盆的。这些都是迷信,意思是男的到了阴曹地府有钱花,坐着马车耀武扬威,女的到阴间有丫鬟伺候着。过去的有钱人家要裱糊亭台楼阁,宅院禽畜,阳间有啥给糊啥。

送三报庙

“送三”和“报庙”一块举行,如果是有钱有势的人家,那就要摆阔气,讲排场。

出殡头一天晚上,阴阳先生左手握一面镜子,右手拿一个新针,用镜子照着,把糊的纸人、纸牛、纸马等的五官和所有关节都要扎一下,这叫“开光”,如不这样,这些东西就走不了是死物。

“开光”完了就开始“送三”和“报庙”了,要由主事人把死者亲属和亲戚排好顺序:一是鼓匠班走在最前边,吹吹打打。二是孝子背着“灵牌”(用黄纸写的一个牌位:“供奉XXX之位”),边走边喊:“XXX,上西天了”。三是两个或四个孝子双手端捧大供盘,盘里边放着供品。四是子、孙双手端所糊的纸扎。五是哭丧队伍,大户人家有几十或上百人,走在街上很是气派,围观群众水泄不通。在“鼓匠”前边,还有两个撒“路灯”的人,“路灯”用锯沫或马粪和一些煤油搅拌成,走几步,用铲子铲点儿油沫,用火点着能燃烧很长时间,在漆黑的夜晚,“灯火”煞是好看。一般要在村子的主要街道走一圈,往返不能走回头路,最后到村外十字路口把这些“纸扎”全部烧掉。也有的要到山神庙或土地庙烧掉,所以又叫“报庙”。还有的在哪也不烧要随出殡到坟地烧。也有的把死人放入棺材后,烧倒头马、倒头驴的,女的则烧倒头牛。

如在十字路口或坟地烧纸扎,还有一项“交单”仪式(也叫报礼单),由孝子把事先写好的“交单”(物品名),拿在手中,一手拿着擀面杖指向前方,蹬在凳上,高声宣读:“东胜神州X省X县X村,某公讳XX阳寿已尽,于X年X月X日X时,与世长辞,享年XX岁。我秉教沙门以普度众生为本,引渡驾鹤西去,途经西牛贺州,奔赴南瞻部洲极乐世界丰都境内加入冥籍。沿途冥官冥吏不得敲诈勒索,穷神恶鬼不得拦路抢劫。有吾大成三宝护法为证。英魂随身携带冥宝冥器,均系生前亲友馈赠及孝子贤孙备办,来路明确。所有一切,计开如下……”如果和尚写交单路引,谦称“沙门”,若俗人写应用尊称“佛门”。

打坑出殡

老人死后,一般要安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最长不超过半个月。送完三,第二天清早就要出殡了,所以办丧事更加忙乎。

首先,要把坑打好,打坑前要由阴阳先生领着孝子“破土”,要用一只

白公鸡(不能用黑公鸡),用一根新针把鸡冠子扎破,把血滴在打坑的四角,还要把锨和镐蹭上鸡血。然后孝子用镐头在中间刨下一块土坷垃放在一边,再画出打坑范围,这样其它人才能下手干,这种习俗就是“孝子不破土,别人不打坑”有“防碍”。打坑时,人们谁干累了,谁上来把脚印胡撸没了,把工具放在一边,别人再下去接着干,还要找抬重的绑架子,看是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还是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六十四抬,绝大多数都用十六抬。要给打坑和抬重的人每人一块孝布,在抬重前掖到帽子侧面。抬重前抬重人都要在死者家简单的吃顿饭,以免路上没劲儿。

出殡时,要看是入老坟还是踩新坟,入老坟没啥说法,如果踩新坟,还要讲究“天坑”。如果往“天坑”搬家或是埋死人,会不吉利,还要死人。一年四季的天坑是“春巺夏坤秋在乾,冬在艮上不安然”。意思是春季“天坑”在东南方向,夏季“天坑”在西南方向,秋季“天坑”在西北方向,冬季“天坑”在东北方向。还有“月天坑”,有口诀:“正、五九并南方,二、四、六夏东仓,三、七、十一归正北。四、八、十二下西厢”。阴阳一般选墓地主要看山脉位置水流走向,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墓地最好,按照过去迷信说法,如果阴阳安置不好,要犯“千斤肉”、“里外乎”“墓乎鬼”等,还要死人。阴阳就是用这些“迷信理论”来骗钱,给人们看阴阳宅的。出殡时,“阴阳”还要用破土时的白鸡撵“殃”,撵“殃”只有阴阳一人在屋撵,别人不能进屋。按迷信说法,人死了最后吐出一口恶气,不知落在了啥地方,所以死了人要先把窗户打开放恶气,出殡撵“殃”,即驱灾辟邪,一般人死时不能与之对脸,以防殃扑着,阴阳按时辰推算“殃”在何处。阴阳撵“殃”时左手握一只白公鸡,右手用一把铁箭,也可使桃条棍儿打鸡(鬼怕鸡叫)公鸡疼痛难忍,咯哟咯哟乱叫,把事先准备好的五谷杂粮(稻、黍、稷、麦、豆)等向屋内墙角四处抛洒,边撒边念“公鸡鸣处神鬼惊,六精(五谷粮)撒尽魂魄散”等口诀。撵完“殃”,就要起灵,起灵前忌什么属相,事先阴阳就告诉大家伙儿了,此时有被妨碍的人不能到灵前去。如坟地路远,要把公鸡放在棺材大头上,这叫“引魂鸡”。当然,绝大多数家要在埋完人后,阴阳再回来净院撵殃。长子扛幡摔“丧盆”(孝盆)一般是一下摔碎,越碎越好越吉利,如再摔两次摔不碎,就要留起来,意思是聚宝盆。过去“摔丧盆”还有个说法,哪个孝子“摔丧盆”死者所有留下的遗产归哪个孝子所有。还要把死人枕头撕破,把荞麦皮倒在地上烧着,人们有时打架骂“ⅹⅹ倒荞麦皮了”或“烧你的枕头了”意思就是死了。起灵时长子要背材头(象征性的,因为两侧有人抬,当棺材放入大杠时,长子率所有子孙跪于灵前,长子扛幡摔丧盆,长媳抱“下食罐”。杠头询问抬重各人妥当否,长子摔了丧盆起身扛幡引路前行。

出殡时,路过营子里各家门口时,人家还要点着一堆火,意思是怕有死神烂鬼“妨碍”。孝子在前边扛着“引魂幡”边走边喊:“ⅹⅹⅹ上西天了”,也有喊“爸(妈)回老家了”。两个孝子每人手拿两根“哭丧棒”(四、五尺长的杨树杈,用柳木棍儿最好,弄得上端呈圆形,下端呈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之意,用白纸糊好)跟在扛幡人后面,要时不时回过头来,给抬重的一干人等磕头,磕头越多给老人免罪越多,如果路途远或爬梁上坡,抬重的人需要歇一歇(棺材不能落地)这时就有人用板凳支上棺材。如果是夏天出殡,抬死人踩了谁家的青苗,都不用赔偿,如果打起来,用哭丧棒打人告到哪也没理,意思是谁家常死人呢。还有死者的一个主事人,手提一个小筐儿,里边装着事先准备好的黄裱、纸钱、下食罐、香、倒头灯、油瓶(倒灯里点着)及供品等,一边走一边抛撒纸钱,这

叫“买路钱。”。意思是给一些拦路恶鬼贿赂一下,好让顺顺当当的过去。路过庙宇要烧香、烧黄裱,一直到坟地为止。

下葬的时辰也很有讲究,如果阴阳定在什么时辰下葬,就必需在那个时辰前赶到坟地,不能误了时间,否则死者亲属不会答应。下葬时辰共有十二个,分别是:青龙、白虎、明堂、玉堂、天刑、天牢、朱雀、玄武、金贵、司命、天德、勾陈,用哪个时辰要由阴阳来推算决定。抬到墓地时,放于平坦处,用毯子遮着天空,揭开棺材盖摆正尸体,将棺材放入坑内。将“倒头饭”(也有的起灵时倒墙头上或倒坟顶上的)、“下食罐”放在棺材前木板上,罐内装有肥肉也有装各种菜类的,这“下食罐”就是死者在阴间的锅灶,用馒头封口,再用红布包上,用五彩线绑紧,上插一双筷子。还有“下食罐”大了,下代人肚子大的说法,所以“下食罐”一般都比较小。这是众亲友与死者见最后一面,要把袖口解开,把“绊脚丝”剪断。由主事人魇钉,主事人一般魇三下,下来由儿子魇钉,死者如男性,先在棺材左边用两个钉子,右边用一个钉子,如女性则左边一个钉子,右边两个钉子,钉一下说一声:“爹(妈)躲钉”。然后再由木匠“杀钉”,木匠一个角钉一个钉,要有其中一个钉子钉进一半,再由长子定好。

下葬后,四根哭丧棒要插在棺材四个角上一角一根,如果哭丧棒活了,说明风水好。埋葬时,第一锨土要由孝子来填,填土时还要说:“爹(妈),躲土”。如果是夫妻并葬,在两人个棺材中间,用一双红竹筷子放在两人个棺材中间,上面再盖一块红布,意思是让他们夫妇通过这个“桥”,可以自由来往。当开始埋时,媳妇(也有姑娘)要在一个角抓一把土,用袄底襟兜回去,压在炕席底下四个角,意思是福气没被老人带走。当埋到八成坟堆时,点燃纸仗,长子要站在高凳上用秫秸向西南指路。口念:“一条大路向西南,逢山骑马,遇水乘船,早到丰都,入籍安然。”也有念“阳关大道朝西南,凶神恶鬼别拦挡”的。抬众的人都要把孝摘下扔掉,把用的杠子、绳子、铁锨、镐头都要在火堆上烧烤一遍。

下完葬,抬重的人不能空口进家门,死者家人要用个盆,里面放些馒头片和一把菜刀,在大门外守候,每个人到门口吃一口东西,把菜刀在盆沿上杠一下,才能进家门,这也是一种“忌讳”人们常说:“天无忌,地无忌,阴阳无忌百无忌。管它有鬼没有鬼,十五个包子一只鸡”。若当天埋,要在太阳落山以后,否则要在太阳还没出来前埋。如死在外面,不能进家,在村外搭灵棚发送。一般的都埋完死人后,百日不理发、不参加宴会、不进寺庙、三年不贴红纸对联(贴蓝绿粉纸)等。

接下来,死者家就开始摆酒席,吃饭一般都是馒头和炸糕,菜都是大锅熬“杂烩菜”,要不一般人们逗着玩说吃“敖杠子糕”、“吃杂烩菜”就是说人死了。

三天圆坟

埋葬完死者的第三天,由孝子们去“圆坟”,因为正下葬时人多比较匆忙,所以要修整一下,弄得圆一些。垒上坟门,并把孝子破土时的那块土放入坟正顶。“圆坟”也要带些烧纸、香、烟、酒和一些祭品,圆完坟,孝子们跪下烧香上供,大哭一场。

圆完坟,接着就过头七,每个七有七天,共七个七,四十九天。每到一个七,孝子们都要去上坟烧纸,尤其是“七七”和“百天”这两个日子,比较热闹。过“七七”时,由姑娘蒸四十九个供品(馒头)拎上烧纸、烟、酒、菜来上坟。过“百天”时,有钱人家还要请亲朋好友吃顿饭,表示对死者前辈的纪念和哀悼。

过了百天后,新坟也就成了老坟,再上坟时就按节令上了。如:清明要烧纸上供,七月十五要到坟前或十字路口烧纸祭奠,农历十月初一是鬼节,是为亡人送寒衣的日子,家人要给糊棉袄、棉裤、鞋帽等。一周年和三周年,更要大操大办。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已被抛弃,大力提倡丧事从简,厚养薄葬,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红白喜事礼仪挽联大全

红白喜事礼仪挽联大全 【通用挽联】恩泽四海,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风木与悲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功德无量,青史永垂 名流后世,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花落水流,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哀乐惊天 福寿全归,典型宛在 典范长存,风木悲伤 松柏风凋,挥泪含悲 苦雨凄风,五夜风凄 音容宛在,返魂无术 痛切五中,俭朴家风 德集梓里,千古流芳 骑鲸西归,宝婺星沉 淑德可风,名留后世 夜月鹃啼,鹤驾西天 松柏长青,风落长空 楷模宛在,驾返蓬莱 鹤归华表,驾返瑶池 教子有方,永垂不朽 碧落黄泉,含笑九泉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功德国标彤,史芳依白云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

典型如在目,悉思向谁宣疼心深似海,愁绪密如罗提耳言犹在,扪心齿欲寒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星离成恨事,去散奈愁何女星沉宝婺,徒饮千行泪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鹤梦归何处,猿啼在此间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魂魄昭日月,肝胆映山河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政绩今犹在,清名终古留忧国身先殉,游仙梦不回星沉处士里,月冷瘐公楼学子失师表,老成有典型知君以忧死,愧我犹独醉美德垂千古,忠魂上九霄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刚正炳千秋,丹心照日月高风传梓里,亮节昭后人雨洒天流泪,风号地放悲

门外奠云聚,堂中悼念多户听凄风冷,楼空苦雨寒芳名垂千古,丹心照汗青苍松长耸翠,古柏永垂青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玉梅含孝意,金柳动哀情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一生树美德,半世传嘉风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陇上留芳迹,堂前仰遗容画荻踪难觅,扶桐泪欲倾遍地皆春色,吾门独素风一生行好事,千古流芳名素心悬夜月,高义薄秋云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庆贺礼仪大全

庆贺柬帖 庆生 生男育女,是值得庆幸的事,尤其在古时,更是郑重其事。 古礼,儿生3日,要设汤饼宴请客,俗称吃“三朝酒”。当儿子周岁,为试他将来前途,要进行“试周”:在盘中装满玩具.将盘送至儿前,看他取哪件。传说宋朝曹彬,试周时,左手拿干戈,右手取祭祀器具,停了一会,又取一颗印,后来果真为将相。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没有了,一般只于孩子弥(即满)月之期,邀请知己亲友举行庆祝宴会,大肆铺张已较少见。 其他庆贺 乔迁与新屋落成,一般多有宴请亲友,其用意在使亲友知道新址,让亲友们参观新居。亲友送礼,以新屋需用之实物家具,最为实惠;送楹联字画,则最为高雅;远地祝贺,贺电贺函,均无不可。 公司厂商开业或开工,规模较大者,往往请名流揭幕(即所谓剪彩),其庆祝仪式,称为开幕典礼。典礼场合布置,无一定格式,一般在大门上加以彩饰。开幕前日或当日,可刊登启事,商店则可举行靡卖或赠送纪念品等,以招徕顾客。主人招待,以茶点居多数。同业送礼,以花圈花篮为宜,银盾、颂诗颂词也可。 考上大学、得博士学位等,一般都不庆贺的,如果要送礼,以小型实用物品为宜,如钢笔之类在笔杆上刻一些勉励话,另外添上帧贺卡即可。 庆贺柬帖 庆贺柬帖,在寿庆、弥月、迁移、开张、开幕等喜庆所应用的一切柬帖。此五类之中,又包括各种不同的名称和格式,视其用途而异。 (一)弥月柬帖 弥,满也。古时对弥月,原是指怀孕满十月而言。今通称儿女生一月为“弥月”。弥月柬帖,是指庆祝儿女满一月所应用的柬帖。大多只是分发亲友。 (二)迁移柬帖 迁移是指住宅迁移新址而言,贺人迁居称乔迁,典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木,是高木,就是说鸟出谷而迁升高木,取其吉利之意。迁移柬帖就是通知迁移的柬帖,有分发亲友的,也有登启事的。 (三)开张柬帖 开张原是开展之意,以后凡对工商行号的开市都称开张。开张是一件喜事,应通知亲友、同业及有关人士,可兼收宣传业务之效。开张柬帖,有分发的,也有登启事的。 (四)开幕柬帖

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一、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这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中国在近现代虽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经一百年的奋斗,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华之契机。 第二,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曾经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在后期却迟滞不前,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产生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以至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而言,中国传统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5:丧事大全

二、夫妻悼挽联 挽妻 春风闲楚管; 明月断秦箫。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窗竹鸣秋雨; 床琴断夜弦。 梦游蝴蝶飞双影; 血泪杜鹃泣孤身。 宝琴无声弦柱断; 瑶台有月镜奁空。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宝琴无声弦折断; 瑶台有月镜奁空。 云深竹径樽犹在; 雪压芝田梦不回。 南极无辉寒北斗; 西风失望痛东人。 每思田园共笑语; 难禁空房悲泪流。 泪残秋雨遗罗衫; 肠断春风殒玉娇。 钗逐燕飞,影分鸾凤悲菱镜;梭停龙化,尘染鸳鸯废锦机。负我多情,空抱鸳鸯偕老愿;祝卿再世,重寻鹣鲽未完盟。终年辛劳,衣食无双,以致累君贫到老; 顿时醒悟,合计一番,自然先我死为佳。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畔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 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挽夫 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每思田园共笑语; 难禁空房悲泪流。 碧水青山谁作主; 落花遗孀总伤情。 鸾飞镜里悲孤影;凤立钗头叹只身。 燕阵残斜孤月冷; 箫声吹断白云愁。 生前记得三冬暖; 亡后思量六月寒。 裂肺撕肝小寻老; 捶胸跺足妻哭郎。 假如我死替你死; 换来君生代吾生。 欲殉难抛黄口子; 偷生勉事白头翁。 鲲鹏云断声千里; 杜鹃声哀月一轮。 无禄才郎,长夜不醒蝴蝶梦; 伤心少妇,深宵悲听子规啼。 郎果多情,楼上冀迎萧史凤; 妻真薄命,冢前愿作舍人鸯。 哭望天涯,愿到黄泉痛洒大乔 泪; 恨如春水,谁言世上唯独小青 悲。 生立奇功,死留典范,九泉瞑目 君无憾; 上侍高堂,下抚子女,一家重担 我来挑。 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 念前徽深为吾痛; 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 自努力克振家声。 三、亲属悼挽联 挽祖父 一夜秋风狂催祖竹; 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风起云飞,室内犹浮诫子语; 月明日黯,堂前似闻弄孙声。 挽祖母 慈训长昭,谨守燕谋毋或失; 深恩未报,情陈鸟哺永难忘。 挽父 深恩未报惭为子; 隐憾难消忝作人。 多感佳宾来祭奠; 深悲严父去难留。 屋内儿哭慈父逝; 门前吊客履霜来。 音容未远悲愁昔; 杖履空存忆老成。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父常望白鹤飞。 慎终不忘先父志; 追远常存孝子心。 只见三秋多苦雨; 谁知九月别严亲。 亲厌尘纷,寿终正寝归蓬岛; 儿慈手泽,眼流双泪滴麻衣。 挽母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香。 冰霜高洁传幽德; 圭璧清华表后资。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惊春花染杜鹃血; 倚门深得子规啼。 罔报难酬慈母德; 挥毫莫罄此儿情。 直骨尤超古鹤上; 慈教仍存青云中。 良操美德千秋花; 高节良风万古存。 看月瞻云慈容在目; 期劳戒逸母训铭怀。 杜宇伤春,泣残雪泪悲花老; 慈乌失母,啼破哀声夜光寒。 祸及贤慈,当年顽梗悔已晚; 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慈母东来,绕膝慕深萱草碧; 彩云西去,献觞悲断菊花黄。 挽父母 杳杳双亲无复见; 哀哀两字不堪闻。 深恩未报惭为子; 饮泣难消欲断肠。 挽岳父 丁年病入黄家路; 午夜惊颓太岳峰。

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去借鉴。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但中国文化大致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

中国传统文化,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诉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中吸取养分。 深厚的家国意识是中国人的一贯遵循。中国古人经常习惯于把自身利益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生命同天下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在奉献国家的事业中体验生命的快乐与价值。普通人而言,爱国主义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祖国的感情,是可以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的。人们的爱国情感的表达,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中所有对国家建设有益的行为,都是爱国的表现。 民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从“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训,再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都是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是基于传统思想文化土壤对民本思想的提炼。虽然民本思

红白喜事对联

红白喜事对联 第一编婚嫁喜庆类 大门 一门喜庆两姓姻缘三星并耀五世其昌天长地久花好月圆书称厘降诗咏好逑 一心爱意两好情缘山盟海誓地久天长月圆花好意合情投鸟看比翼偶结同心 笙箫齐奏鸾凤和鸣箫迎淑女酒贺新郎新人入户喜气盈门一对钟情侣百年好合婚门庭多喜气花月正春风文明办喜事美满结良缘同心明日月比翼效鲲鹏 康平盛世幸福家庭雁鸣旭日凤哕朝阳三星方在户双喜正临门 文明协嘉礼家室敦好逑凤凰为世瑞琴瑟谱新声同心成佳偶合意结良缘 芝兰千载茂琴瑟百年和对鸥逐海浪双鲤跃龙门吉日鸳鸯舞良辰鱼水欢好逑偕伉俪嘉礼协文明 合欢新伉俪幸福好家庭吹箫堪引凤攀桂喜乘龙幸百年好合福两个知音 交柯树凝瑞并蒂花吐香鸟入同行侣花开连理枝旭日芝兰秀春风琴瑟和红梅迎日绽淑女踏歌来 当门花并蒂迎户树交柯花烛光生彩琼筵燕喜新幸福新家室多情好夫妻 儿女合欢谐凤卜夫妻恩爱梦鸾鸣千年鱼水百年合一世芝兰五世昌 夫妻恩爱青春美家室文明幸福长日暖风和欣卜凤时清世盛喜乘龙 月下彩蛾来跨凤云间仙客喜乘龙月圆花好婚姻美夫唱妇随恩爱深 今朝同植合欢树来日绽开如意花 三生有幸三星照五世其昌五福全万里蓝天看比翼百年事业结同心 夫唱妇随恩爱久鸾飞凤舞地天长日丽风和花并蒂珠联璧合偶同心 月映芙蓉开并蒂春明莺燕喜双飞今日蓝田花并蒂他年玉树果溢香 心投意合爱情笃夫唱妇随幸福长 文鸾对舞珍珠树海燕双栖玳瑁梁互尊互敬夫妻好相爱相亲日月长 不求彩礼惟求爱无愿容颜但愿诚四化途中同策马三生石上共闻鸣 生活中同心伴侣事业上得意知音吉日良辰成美景欢天喜地结新婚 花朝春色光花烛柳絮奇姿画柳眉 文明社会春常在美满姻缘福永存风流世结同心侣幸福花开如意家 四化途中新岁月并头莲下美鸳鸯四化园中花并蒂长征路上燕双飞 乐水乐山尤乐意新郎新妇立新风花好月圆羡比翼天长地久卜齐眉 花轿及第新郎喜鼓乐喧天淑女欢 钟情满饮交杯酒含笑长驱并辔车海阔天空双比翼志同道合两知心 男爱女欢鸳鸯戏水情投意合鸾凤朝阳足系赤绳姻联两姓诗题红叶恩爱百年 意重情深心心互印恩知爱解息息相欢燕舞莺歌云开五色鸾飞凤翥志在九州 莫恋新婚勤事业常怀壮志振家邦海燕双飞天地阔关雎和咏爱情深 牡丹丛中双飞蝴蝶荷花塘内对戏鸳鸯金凤青鸾鸾鸣凤舞欢天喜地地久天长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花好香千里男婚女嫁月圆照九州地久天长

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中华文化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范文_中华文化素养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中华文化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一) 浩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璀璨的文化,试问当今学者,真正称得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几人? 什么是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朝代变迁所传承下来的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其包罗之广,其内涵之博大精深,任何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望其项背。 中国科学院士杨叔子教授在其《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的主题报告中,呼吁全社会注重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以确立责任感,完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并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实现人的高度完美和国家、民族的腾飞。 南怀瑾先生也曾大声疾呼:“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

可见,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作为国家教育部,也作出了相应的举措:推出了面貌焕然一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引人注目的是古诗文在新教材中的比例显著加大。以第一册为例,《高中语文(试验本)》阅读部分的古文名篇为12篇,占总量的一半,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第一册则全部为古诗文。从总体上看,古典诗文占全部教材总量的50%,中国现代文学占30%,外国文学占20%,这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小学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加入了歇后语、对联、谚语、古代诗词、寓言故事等的学习,每册书里面,要求背诵的篇目达10篇之多,而配套的故事,选自中国古今名家的作品也明显增多,在削弱政治性的同时,增加了人文的教育,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 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坐在原地不动,一本通书读到老,总是在经验上打转转,还是贪婪的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为我所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瑰宝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答案当然是后者。但是,纵观我们身边的同事们,是否真的行动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同文化的概述及对现状的分析,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留下丰厚的宝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哲学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建筑园林文化,节日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中医药文化等,是东方整体观念、普遍联系、综合思维模式的典范。 它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问题。当人们站在文明转折点的立交桥上重新审视这个文化世界的时候,既会有对未来的展望,又会有对过去的眷恋;既会有欢乐的憧憬,又会有痛苦的牺牲,历史的转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近百年来,国人对以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谓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 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近年来韩流的席卷。自打美国电影进入我国境内后,一系列大片已在中国人心中打上深深烙印,而国产电影则受强烈冲击。外来文化的进入程度较高,但明显也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是农业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民俗文化是多元的,即多民族融合。多样性是皇室文化、精英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结合。中国民俗文化起源于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继承和享受的生活文化。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婚丧习俗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各种礼俗从生到死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体现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类文明史始于刀耕火种的时代。从采集、狩猎到养殖、种植,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很低。农耕文明依赖于人力,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此,原始人非常重视人类的繁衍。人的出生是一件大事,它形成了最早的出生礼仪。 婚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人类告别了与动物一样的群婚时代,进入了子孙繁衍的正常轨道,两性结合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开始,是人的再生产的关键一环,因此,古人十分重视人类的婚姻,形成了婚姻的礼俗。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从出生到死亡,转瞬即逝,因此对芸芸众生来说,生与死都是大事。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既重生亦重死。而古人也有“视死如生”习俗,随着丧葬礼仪的隆盛与发

展,鬼魂观念和鬼魂崇拜的种种活动就深深地嵌入到葬礼仪式中,丧葬礼仪是人生中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死亡对于古人来说是一件十分恐惧的事情,古人害怕死亡,不相信人的死亡,视死如生,希望人死后还能像生前一样生活,因而有了对死亡仪式的重视。死后还要建造墓穴、随葬陪葬品,就是希望人死后依然像生时那样。 其实各个乡镇的风俗也有不同,估计你应该不是利辛县的吧,我就是利辛的。那就和你说说总体都有哪些习俗吧。喜事,结婚一般都是前天晚上新郎派车《自己不去》去新娘家接亲,随车去的一般会有5个人左右,两个长辈,具有权威的,代表新郎家人。3个年轻点的,较滑头的,因为路上会有拦车索求喜烟喜糖的,那这些人呢,就是由这些滑头的人来打发。接到新郎家后会和伴娘安排在新房里。等到开席的时候再由新郎接出来,敬酒。这一说又多了。 白事,有个禁忌,就是死者的晚辈会送有马,棺帐等东西,这些会由死者家乡的晚2辈,就是孙子那一辈,来送到下葬点,期间是不容回头的,否则会很不好。如果你想知道的更确切,你可以再说清楚点,我会再帮你解答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和合”与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它和个人修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例如:孝亲尊师,尊老爱幼,慎独修身,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谦敬礼让,勤劳节俭等等,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透射力,世世代代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相通的,讲的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诸多元素之间的状态。蕴含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园融。 “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互相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和合”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则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天3 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这个“太极图”告诉我们: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

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中国传统文化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修养的联系:“中庸”与修养 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人我关系的准则。“仁”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想立足社会达到理想目标,同时也要使有关的人立足达到目标。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可融洽和谐;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人人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会太平。它提倡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提倡尊老爱幼,强调人伦价值。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开始,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关系,再到《礼记·礼运》中所强调的“十义”,既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从各种不同的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13:——主持词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 ——主持词及典型致辞 前言 尊敬的各位读者,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外面风和日丽,室内翰墨飘香。这样美好的日子因为你我的相逢而变得更加有意义。首先,请允许我做个自我介绍,我叫《红白喜事主持词及典型致辞》。中国人把结婚、生子、生日、节日、开业、乔迁……叫做红喜事,把人去世叫做白喜事。红喜事和白喜事合起来叫红白喜事。这就是我的名字的由来。 今天有缘和你相识,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代表千万的同胞兄弟姐妹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九饮逢知己,琴弹与知音。为了庆祝我们的相逢和相知,我们在字里行间安排了精彩的节目,邀你共赏。 现在我宣布.“贺相逢迎读者”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最美好的日子恐怕非结婚莫属了,如此神圣的一个日子,如果没有一台精彩的主持词相配,怎么能称得上经典呢?

下面就请欣赏第一章为你带来的婚礼主持词及典型致辞。 把新人送入了洞房,接下来为你安排了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不管你是主人还是客人,得体的主持词不仅能活跃气氛,更能体现你儒雅的风度并为你的魅力加分,下面请欣赏第二章为你带来的宴会主持词及典型致辞。 有一个日子,虽然你不能决定它,但是在每一年的这一天,亲朋好友都会向你祝贺。这是属于你的日子——生日。第三章将为你带来精美的“蛋糕”和可口的“小点心”——生日庆典主持词及典型致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乐大家分享,才能让世界变成快乐的海洋。每个节日都是大家快乐的理由,人逢喜事精神爽,每逢佳节倍开心。请你欣赏第四章:节日乐翻天——节日庆典主持词及典型致辞。每个人都希望生如夏花般绚烂,但谁也不能生命的规律。当我们缅怀故去的人们时,才会更加珍惜生命;当我们为烈士扫墓碑的时候,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第五章将给你讲述一个个穿越生死,感人至深的故事——丧礼主持词及典型致辞。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各种商务庆典活动同样少不了经典的主持。下面请看第六章给你带来的节目——商务庆典主持词及典型致辞。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其不仅在历史上的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当今社会也有深刻影响。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对历史的负责人,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特征作整体把握,并且分析其中的一些关系,进而做出评价。 一、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二、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浅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土管1101 朱少春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精神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2)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1:哭笑不得的丧葬礼仪

哭笑不得的丧葬礼仪邻居家陈老太太去世了,她的三对女儿女婿为她操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送葬仪式。在家门口搭起了戏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敲打了三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办喜事。昨天晚上可能是仪式的高潮阶段,整条街就听见她家在闹,两个主持人兼表演者又唱又跳,又哭又笑,又打又闹,荤的素的一起来,底下围观的人们像是在看马戏团表演,笑声不断。搞不懂这场表演跟为老太太办丧事有什么关联。 我国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主流儒家文化重视孝道精神的具体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传统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革除了佛道的超度仪式,大力推广召开追悼会的丧葬新风,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火葬。然而,近些年来农村的丧葬改革习俗并没有延续下来,追悼会丧葬形式被抛弃,大做道场的传统超度形式死灰复燃,并呈愈来愈强之势,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 农村对丧事大操大办已蔚然成风,陋俗的表现与其危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从事丧葬的职业与半职业队伍不断壮大 在村庄中普遍有道士班存在,每班道士有6到7人,除此之外,还有乐师、地仙、摄影等近几十人。在一个几万人的小镇上,各色丧葬人员总数近300人。这些人中的一些已经成为专门从事丧葬活动的职业人员。这些职业与半职业人员每年从做道场中赚到的收入比一般农民收入高好几倍。 2、丧葬时间越来越长 由于丧葬习俗的复古,在某些农村中停尸时间人为拖长现象很普遍。造成停尸时间拖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埋葬日期不能随意确定,须根据道士的推算,选择所谓黄道吉日;二是超度仪式的时间延长。没钱人或没有后人的丧家一般做半天超度,大多数丧家选择做半天醮,家境较好或子女较多的丧家选择做两天半醮,富裕人家则选择做三天甚至七天的醮事,不做道场的几乎很难找到。 3、丧葬的哀悼性质变味 时下很多地方丧家办丧事不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而是想通过办隆重的丧事来向社会炫耀财富与地位;有权势的地方领导干部或爆发户们则把操办丧事当作收取贿赂、聚敛钱财的好机会,扭曲了儒家传统文化重视孝道与亲情的价值观念。 4、操办丧事给贫寒之家带来沉重债务 丧葬的开销是多方面的。请道士做道场要钱,请乐师与管弦乐队烘托气氛要钱,请地仙看地与拣返山日子要钱,为道士超度准备科仪什物要钱,大办招待要钱,借桌凳碗筷请帮工要钱,烧纸钱点白烛放爆竹要钱。其中最大的支出是办餐与从事道场超度两大项。据统计,开销除却收入,丧家为一次丧事实际支出在20000元左右。这对于贫寒之家是一笔不小的债务负担。 5、操办丧事易产生矛盾不利团结 操办丧事产生矛盾的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是丧家的内部矛盾通过丧事操办而被激化。费用分摊是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收受到的礼物与礼金如何分配是产生内部矛盾的另一因素。操办丧事也可能制造其他社会矛盾,如道士因抢夺生意而发生到丧家现场闹场子现象,宗族之间因位子摆设闹矛盾的情况也不少,道

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瞧待传统文化 中国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也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优秀的文化值得我们去借鉴。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与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与层次。但中国文化大致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与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与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瞧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与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与意义的,既就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就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就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的。

中国传统文化,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与而不同”的包容思想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诉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中吸取养分。 深厚的家国意识就是中国人的一贯遵循。中国古人经常习惯于把自身利益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生命同天下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在奉献国家的事业中体验生命的快乐与价值。普通人而言,爱国主义就是一种价值观,就是一种对祖国的感情,就是可以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的。人们的爱国情感的表达,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中所有对国家建设有益的行为,都就是爱国的表现。 民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就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从“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训,再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都就是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今天,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就是基于传统思想文化土壤对民本思想的提炼。虽然民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 旧社会办白事 丧事 的传统习俗

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旧社会办白事(丧事)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军阀、官僚、下野政客、富商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庭,为了显示声望、地位、势力,在办白事的过程中极尽排场、铺张浪费之能事,从人死到安葬要经过许多复杂繁琐的形式。 如今有些老年人还能记忆起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天津屈指可数的几次大出殡的情况。如民国总统黎元洪以及几个军阀、官僚乃至褚玉璞时代天津李孝女殉亲的大出丧等,都是轰动津门的事情。其殡中的全副仪仗队伍(俗称“执事”)长达二三里地,而其中一档一档的内容有如最热闹的“过会”。例如,大殡要“兴师动众”,在沿着出殡路线的马路两侧搭上看棚,有的动用警力沿途临时把守,还有更排场的在出殡前首先用“黄土铺道,净水泼街”。至于仪仗行列更是五花八门,以显其盛又示其威。棺罩未出前庭,而前面的“三营白马”(出动马军一队百数十人,一律骑白马倒跨马枪,代表三营人马)已经在路上徐徐行进,以示“X压”。街上万头攒动,此刻却鸦雀无声。其后才是连续不断的各种行列,形成一条走不完的长龙。这些情况虽然也有零星的文字记载,但全部的详细内容却鲜为人知。现将“办白事”的有关情况以及见闻分述在下面。 旧社会所谓“五行八作”是当时人民在社会上谋生的各种行业。它在群众生活上起着种种不同的服务作用,如果详细统计起来略可分为三百多行。而在办白事这一方面就涉及了不少行业。如“杠房”,那时杠房在社会上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晚清干这一行的必须有“龙票”(就是一种特殊的执照,那时有几个行业如钱庄、盐滩必须领到龙票才能营业),民国以后也必须具有官府发给的“帖”,因此与一般小铺户不同。此外如棚铺、白货铺、扎彩作、油漆作、寿衣店、棺材铺、成衣行、马车行等等不一面足。有密切关连的还有庵、观、寺、院等诵经的班子和乐队、吹鼓手,还有在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被临时凑起来的殡葬“执事”、“打小空的”,乃至附属于杠房、白货铺的一些人,更有赁货铺、茶房等辅助性质的人员,这些都是“白事”不可缺少的相关行业。当然,包含在这些行业中的手艺人各有专长,如雕刻、扎制、裱糊、造型、油漆彩画以及演奏器乐等等。 旧时办白事的整个内容并非能以三言两语说清,其中包含了许多从民俗史的文字材料中难以考证的习俗,那些繁琐的风俗习尚有的有“出处”或寓义,有的则只是相沿成习地流传下来。而且随地区不同,习俗也有异。如天津和北京在办白事上就有出入,仅天津在这一方面又分南礼、北礼之别,“大户”与“小康之家”也有区别。 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现以其顺序来说: 1.请总管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有关行业联系。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管(有的叫总理)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担子。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杠房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 4.刻棺木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口现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