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发展阶段:五四文学-- 左翼文学--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中国翻译的西方第一本小说:《十五小豪杰》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不主义

1917年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第一部新诗集:1920年胡适出版《尝试集》

中国新诗历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诗集:李金发《微雨》

刘半农

中国现代最早的无韵诗:1918年5月《卖萝卜的人》

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1918年7月《窗纸》、《无聊》

朱自清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抒情长诗之一:1922年《毁灭》

周作人

“新诗中第一首杰作”:1919年《小河》

冯至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绿衣人》《新的故乡》《我是一条小河》

陈衡哲

1918年《老夫妻》。《小雨点》“最早发表白话童话”

胡适

1919年《终生大事》(主人翁田亚梅,陈先生)

丁西林

轻喜剧《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

特点:独幕剧;几乎无事的生活喜剧;格调优雅,结构精致、诙谐幽默

周作人

1921年《美文》代表作:《谈虎集》,《苍蝇》,《故乡的野菜》

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并存

鲁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呐喊》,收纳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

《彷徨》,收纳包括《祝福》,《伤逝》(鲁迅唯一一篇爱情小说)

《故事新编》出版于1936年,收入共八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狗的驳诘》,《立论》,《我的失恋》,《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

郭沫若

《女神》1921年出版,是郭沫若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不足之处:他把形式的自由强调到绝端的地步,造成有的诗一泻无遗,有的诗过于散文化

《屈原》1942年。郭沫若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高峰的到来。

冰心

1.诗集:《繁星》、《春水》1920年(艺术特点:清隽秀丽、含蓄温婉、妩媚多姿。主要内容是对母亲、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

2.代表散文集:《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往事》。

3.“问题小说”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1919-1920年,“问题小说”起步。《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2、1921年后,宣扬爱的哲学。《超人》、《烦闷》、《悟》3、1931年后,小说萌发出某种阶级观念。《分》、《冬儿姑娘》)

4.“爱”的哲学: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内容。,“万全之爱”本来是基督教里的由上帝而来的爱,到了冰心笔下,成了对母爱、童心、自然的歌颂。母爱替代了“上帝之爱”,让人间变成极乐世界。其实,母爱是不能万全的。

叶绍钧

早期的问题小说《一生》。善于描写灰色人物的灰色人生

“教育小说”的定义: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

叶圣陶

惟一的长篇小说:1929年《倪焕之》。名篇《多收了三五斗》

小说基本风格:朴实无华、真切自然

许地山

最出名的散文:《落花生》代表作:《缀网劳蛛》

唯一的散文集:《空山灵雨》,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诗集。

小说特征: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平民主义

郁达夫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1921年《沉沦》:由《银灰色的死》、《南迁》、《沉沦》组成

文学风格:(一、自我的写真二、感伤的抒情三、结构的散文化四、流丽、清新的文笔)闻一多

诗集《红烛》和《死水》。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徐志摩

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翡冷翠的一夜》

散文集:《再别康桥》小说:《春痕》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艺术特色: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蒋光慈

革命的罗曼蒂克,激情过盛。“愤激小说”

代表作:诗集《新梦》、《哀中国》《咆哮了的土地》,专心写工农的革命斗争

张天翼

最能体现其写作特点的,《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特点:漫画式的勾勒;冷面幽默

萧红

成名作《生死场》,小说集《旷野的呼喊》,长篇《呼兰河传》,短篇《小城三月》

特点:叙事风格细腻真切,以女性的目光洞悉到历史的真实;对人生的冷静谛观与发自内心的对于乡野人物的挚爱相融。

巴金

“革命三部曲”《灭亡》、《新生》、《黎明》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

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灭亡》

解放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矛盾

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虹》

“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标志着茅盾短篇小说成熟期的到来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沈从文

代表作:1、对湘西劳动人民道德观的描述:《丈夫》2、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八骏图》《绅士的太太》3、对湘西完美人性的表现与思考:《边城》

艺术风格:(1、开创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新传统2、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宁静传统3、文体作家,在故事模式上做了探索)

刘呐鸥

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

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都市风景线》

丰子恺

创造题材:1、写古代诗词2、社会相3、儿童相

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热情讴歌儿童的天真烂漫,继承了古代散文夹叙夹议的手法。

刘鹗《老残游记》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吴趼人《预备立宪》

陈天华《狮子吼》曾仆《孽海花》

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

穆时英代表作:《上海的狐步舞》

施蛰存代表作:《梅雨之夕》

何其芳散文集《画梦录》

梁实秋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雅舍小品》、《秋宝杂忆》

臧克家代表作:《烙印》,《老马》

田间:街头诗与时代的鼓手代表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给战斗者》

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

赵树理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后者被成为“解放区文艺代表之作”)

孙犁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采蒲台》

丁玲代表作:《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最高级别文学奖,第一部反映农村土改题材的力作)

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倾城之恋》《金锁记》《十八春》散文《私语》艺术特色:绝望之美

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骆宾基

美文的定义及特点

艺术性的散文,或称散文小品,是明朝公安派散文和英国培根散文、法国蒙田散文、日本俳文的合成。体现作者的真性情,艺术性地写生活,写生活中的种种艺术。

四大文学社团

1921年,发起人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

主张:1.为人生2.反对旧文学3.提倡现实主义写作

创造社

1921年,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成立于日本。

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文学旗帜。

新月诗派

1923年成立,发起人徐志摩,或称“格律诗派”。

艺术主张:追求新诗的格律,主张“诗的纯形”,形式独立于内容,反对感伤主义和伪浪漫主义。

语丝社

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散文创作为主的作家群体。

两派: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创作和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创作。

革命文学运动

1927年由太阳社和创造社提出。倡导者:郭沫若,蒋光慈,成仿吾

主张: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

太阳社

主张:1、必须改造世界观2、要表现无产阶级生活3、发挥文艺组织生活的功能

代表作家:蒋光慈

左联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代表人物:丁玲、张天翼、萧军、萧红等

海派作家群落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两派:新感觉派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

代表人物,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叶灵凤。

现代诗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既是初期象征派的一种继承,又是新月诗派演变发展的结果。

一、中文、文秘类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讲课讲稿

一、中文、文秘类 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教育、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学、国家新闻、体育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编辑学、传播学、文秘、涉外文秘、文秘与档案、公共关系学与文秘、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现代文秘与文化传播、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涉外商务秘书、新闻与文秘、法律文秘、科技文秘、商务文秘、文秘教育、历史学(含研究生相关专业)、哲学(含研究生相关专业) 二、艺术类 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影视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媒体创意、广告学 三、法律类 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军事法学、商务法律、法制学、民法学、环境法、劳动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科技法学、商法、金融法学、财税法、涉外经济与法律、律师事务、法律事务 四、社会、政治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关系、社会调查、社会工作与管理、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保险、劳动保障、劳动保护、劳动监察与仲裁、劳动与社会保障、社区矫正、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家政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五、经济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业外贸、税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税收学、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 六、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海关管理、行政管理学、警察管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环境经济

中国文学欣赏论文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文学欣赏》课程论文 题目:《且说说李白》 课程《中国文学欣赏》 班级市政1002 学号1013300201 学生姓名杨海峰 任课教师潘水根 二○一二年四月

且说说李白 实话说来,李白,苏东坡,李清照等人,总是频繁在各类作文中出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被引用了不下千次,而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又似乎最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一面,绿肥红瘦的李清照要是泉下有知,也必定被这般光景感动得涕泗横流,满心的喜悦连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了吧。这般来掘古人的墓实在过于残忍,然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一大批精神财富却又永远享受不完,不求甚解,也得观其大略,抽出时间来细品些许,也倒图个自在,拨弄点趣味。 此三人中,最欣赏便是苏东坡,真性情,满腹才气,余秋雨先生《山居笔记》中所述东坡突围一章我几乎可以背的下来,浩荡人生,起起伏伏,殷勤昨夜三更雨,不过浮生一日凉,惊起回头的苦楚,枫栖沙洲的落寞,最后倒不如徜徉在西子湖畔,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作为苏东坡的前辈,李白可比东坡洒脱的多,他多数的唠叨也就是酒饮千杯不醉的乐趣,至于仕途,能顺则顺,不能顺就置身其外。一首洋洋洒洒的《蜀道难》只为换取个官做似乎太过于浪费,得个“谪仙人”的称号也算名满天下。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这种被人说烂了的桥段才是我们的太白仙人追求的生活,你们这些权贵达人,在我看来也就是些市井之徒,我为你杨玉环写了那么多违心的赞美的诗词,却都不及高力士这宦官几句挑拨,罢了罢了,你们也只配与我脱靴磨墨的份,什么仗剑去国,什么去国怀乡,不及我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长安城小,壶中日长,不如就做个侠士,管他什么政治! 苏东坡写多了,自然也有些审美疲劳了。看看李白,倒也显得休闲自在,那么,且说说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中国文学4》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 1、王晓明、文学和人文精神;2九十;3、散文;4、余华、苏童、刘恒;5、叶兆言、刘震云;6、王朔、王小波;7、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8、私人化;9、陈忠实、张炜、王安忆;10、三驾马车;11、现实主义的冲击波;1 2、断裂、韩东。 二、名词解释 1、“人文精神大讨论” 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三、简答题 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 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第27-28讲 1989-2000年间的诗歌和散文 一、填空题 1、新生代诗歌; 2、朦胧诗; 3、韩东、于坚; 4、有关大雁塔; 5、他们文学社; 6、南京、他们; 7、非非主义、莽汉主义; 8、非非主义、四川; 9、莽汉主义;10、韩东;11、莽汉主义;12、女人、黑夜的意识;13、黑色沙漠;14、独身女人的卧室;15、翟永明;16、于坚、0档案;17、于坚;18、尚义街六号;19、棕皮手记;20、对一只乌鸦的命名;21、、韩东、他们;22、有关大雁塔;23、诗到语言为止; 24、学者散文;25、新学人散文;26、周涛、贾平凹;27、汪曾祺、夜行者梦语;28、王小波;29、张承志;30、文化苦旅;31、余秋雨。 二、名词解释 1、“新生代诗歌” “新生代诗歌”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他们在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中开始写作,所以又有“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当代实验诗”等称谓;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他们构成了90年代诗坛的“第三代诗歌运动”。 2、“他们文学社” “他们文学社”是 90年代最具代表性、并有当规模的新生代诗歌团体;1984年冬在南京创立;主要成员有韩东、于坚、吕德安、朱文等;1985至1995年共出过9期《他们》杂志;其诗作注重对诗歌本体的追求,提出了“诗到语言为止”的诗学命题;在青年诗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成为90年代富于代表性和争论性的诗歌论题。 3、“非非主义” “非非主义”是1986年在四川组织发起的一个实验诗歌团体;代表人物周伦佑、蓝马等;相对于诗歌实践,“非非主义”的突出活动在于其诗歌理论和主张;将反抗文化传统的重点放在“语言”上,提倡包括“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三项内容的“创造还原”;并要求诗歌语言实行“非抽象化”、“非确定化”等“非非”处理。 4、“莽汉主义” “莽汉主义”是80年代中期出现于四川的实验性诗歌团体;其成员有胡冬、李亚伟、马松等。他们受美国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诗人的影响,以颠覆消解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宗旨,在作品中表现出“反文化”的姿态。以嘲讽的、不羁的叙述者形象,十分随意地使用

中国文学100名著一句话点评(经典)

中國文學100名著一句話點評 001《詩經》中國詩史的源頭 002《楚辭》雄奇瑰麗的浪漫主義詩集 003《左傳》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 004《論語》我國最早的一部語錄體著作 005《孫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學聖典”006《老子》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 007《墨子》墨家學派的經典著作 008《孟子》氣勢浩然的語錄體散文 009《莊子》詼諧浪漫的寓言散文 010《荀子》謹嚴綿密的哲理散文 011《韓非子》先秦法家學說的代表作 012《戰國策》國別體歷史散文集 013《史記》世界上最早的傳記文學 014《樂府詩集》樂章和歌謠的總集 015《搜神記》中國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說 016《陶淵明集》士大夫的精神家園 017《世說新語》中國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說 018《顏氏家訓》最早的家教名著 019《唐詩三百首》風行海內,幾乎家置一編 020《韓昌黎文集》盛世中唐的瑰麗詩文 021《柳河東集》寄意山水與寓言的詩文佳作

022《唐宋傳奇集》中國短篇小說成熟的標誌 023《資治通鑒》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024《宋詞選》建國以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宋詞選集 025《竇娥冤》感天動地的人間悲劇 026《西廂記》天下奪魁的愛情喜劇 027《琵琶記》被明清傳奇奉為圭臬 028《水滸傳》英雄好漢的忠義悲曲 029《三國演義》章回小說中的開山之祖 030《西遊記》我國古代浪漫主義神魔小說的最高峰 031《封神演義》一部充滿科學幻想的神魔小說 032《金瓶梅》中國第一部長篇社會世情小說 033《菜根譚》囊括了5000年中國處世智慧的奇書 034《牡丹亭》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 035《三言二拍》古代白話短篇小說集 036《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琅環文集》明代小品文的集大成者037《閒情偶寄》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 038《醒世姻緣傳》以家庭生活為中心的“世情書” 039《長生殿》帝王妃子的愛情悲劇 040《桃花扇》南明王朝興亡之曲 041《聊齋志異》一部“孤憤”之作 042《儒林外史》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傑出代表 043《隨園詩話》真情流露的性情詩話

浅谈中国文学创作思维方式

浅谈中国文学创作思维方式 摘要:文学创作思维方式历来是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文学创作思维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行文内容和行文方向。不同的作者因其兴趣爱好、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政治倾向的不同,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其采用的思维方式必然各有差异。近几年,中国文学作品数量急剧增长,然而鲜有精品,莫言诺贝尔获奖也掩盖不了中国文学停滞不前的现状。当前情况下,如何突破固步自封的写作过程,很有必要。 关键词:创作思维;精神斗争;源动力;固步自封 一、文学作品整体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布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和发表的长篇小说有2000余部,而每年诞生的长篇小说大约在8000至10000部。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大约有6000至8000部长篇小说无法出版,被束之高阁。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作品在创作出来之后无法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出版商基于商业利润的考量对作品进行取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而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的作者本身存在的主观原因,是我们应该着重分析的。 1、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反思。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功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大都来源于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现实生活,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从而提炼升华其中蕴含的哲理。莫言在《白狗秋千架》中以自己在高密东北乡的生活经历,加以提炼,并加入合理的想象、糅合,成功塑造了个眼暖这一人物形象。而现今在文学创作中,相当部分创作者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反思更无从谈起。仅仅凭自己“天马行空”想象,去构建自己虚幻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无法打动读者的。 2、知识文化功底不足,“江郎才尽”。 创作文学作品,要有深厚的的知识文化功底,文化功底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品水平的优劣。朱自清和冰心作品的清新自然,林语堂和梁实秋作品的幽默闲适,鲁迅作品的尖锐犀利。用词用句,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无不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字词错误,借用成语典故张冠李戴,语言逻辑混乱等诸多低级弊端在当今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3、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 文化的的繁荣催生出了诸多的文学流派,不同的文学流派在创作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都有各自流派的特定的规律。文化繁荣的高峰期过去之后,各自流派的追随者往往把本流派的创作规律和技巧奉若神明,并一直沿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 汪曾祺 ①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胡适提倡“白话文”,提出“八不主义”。他的“八不”都是消极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没有积极的东西。他忽略了一种东西:语言的艺术性。结果,他的“白话文”成了“大白话”。他的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实在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语言。我们的语言都继承了前人的语言,是在前人的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意蕴就越丰富。 ②这可以说是书面文化,另外一种文化是民间的,口头文化。我在兰州遇到过一位青年诗人,他怀疑甘肃、宁夏的民歌可能是诗人的创作流传到民间去的,因为那里的民歌是那样善于用比喻,押韵押得那样精巧。可有一回他遇见了一对婆媳,这婆媳二人把他“吓倒”了:她们一路上没有说一句散文——所有的对话都是押韵的。媳妇到一个娘娘庙去求子,她跪下来祷告,不是说:“送子娘娘,您给我一个孩子,我给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而是:“今年来了,我是跟您要着哪,明年来了,我是手里抱着哪,咯咯地笑着哪!” ③这是我所听到过的祷告词里最美的一个。我甚至觉得,不读民歌,是不能成为一个好作家的。 ④有一首著名的唐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并没有说这位新嫁娘长得好看不好看,但是宋朝人的诗话里已经指出,这一定是一个绝色的美

女。这首诗制造了一种气氛,让你能感觉到她的美。 ⑤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了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少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⑥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我的作品,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加”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用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语言是处处相通,有内在联系的。 ⑦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它是“活”的。“文气”是中国文论特有的概念,从《文心雕龙》到“桐城派”一直都讲这个东西,我觉得讲得最好、最具体的是韩愈。他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⑧后来的人把他的理论概括成“气盛言宜”四个字。我觉得他提出了三个很重要的观点。他所谓“气盛”,照我的理解,即作者情绪饱满,思想充实。我认为他是第一个提出作者的精神状态和语言的关系的人。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他提出了一个语言的标准:宜。即合适,准确。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说过“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比如福楼拜。他把“宜”更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

中国文学(4)模拟卷(带答案)

《中国文学(4)》模拟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郭小川; 2、王蒙; 3、沙叶新; 4、随想录; 5、一代人; 6、过士行; 7、今天; 8、曙光; 9、刘震云;10、屋外有热流; 11、透明的红萝卜;12、王利发;13、野人;14、王小波;15、余华;16、私人生活;17、鱼人;18、贺敬之;19、舒婷; 20、叔叔的故事。 1、郭小川的诗作《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 2、《活动变人形》是王蒙新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 3、80年代中期,当代话剧创作进入一个成熟期,沙叶新的《寻找男子汉》是代表作品之一。 4、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至1986年历时8年,共完成151篇散文 随笔,陆续出成五集。 5、“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顾城的诗《一代人》。 6、1993年,过士行的《鸟人》在剧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话剧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7、1978年《今天》的创刊,标志着潜藏于地下的、即被人们称为“朦胧诗派”的现代诗潮一次公开的集体亮 相。 8、“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 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9、“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是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冷 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 10、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的《屋外有热流》的出现,在戏剧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引发了一场戏剧改 革的思潮。 11、莫言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1985年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在文坛一举成名。 12、“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不叫我活着呢?”此句台词出自《王利发》王利发之口。 13、被誉为“戏谑的智者”的自由撰稿人野人,著有散文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14、高行健称其创作的《王小波》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 15、1987年,余华发表了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激进的小说实验。 16、到90年代,陈染的创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她开始以一种回忆性的笔调叙述隐秘的女性情感,《私人生活》 标志着她“私人化写作”风格的确立。 17、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由《鸟人》、《棋人》、《鱼人》三部作品组成。 18、敬贺之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境界宏大,格调高昂奔放,如《放声歌唱》。 19、“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 摸索。”出自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王安忆被陈思和教授称为“揭开90年代小说序幕”的小说是《叔叔的故事》。 二、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新民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在1958年的大跃进高潮中出现(2分)。人民群众(工农兵大众)转换为文学艺术的主体,其艺术表达方式不再有任何精英主义的痕迹,而是普遍大众随时即兴的口语化表达(3分)。 2、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3分)。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1、从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所辑,收有屈原、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着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他散文中最着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着名历史学家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乐府本来是指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9、《》是东汉末年一组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20、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 建安风骨”。 2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23、蔡琰,字,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2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女性

浅谈中国文学中的女性 引言 文学中的女性形区别于法律等强制性硬秩序的软性社会秩序。这种文化建构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意识反映,有怎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女性观。女性观随着生产关系的更替而处于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演变过程,不同的社会给女性不同的标识。于是作为女性观直接反映的女性形象出处于一种同步的动态的演变过程之中。 人类早期有与女阴崇拜、图腾崇拜相对应的庞大女神家族;随着女卑论、女祸论的诞生,有与之相对应的精媚妖孽群体;从此女性的角色就在女神与女妖这两极之中摇摆。时而被戴以贤慧、柔顺、善良的神冠,成为贞淑少女与忠孝烈妇;时而被罩上镇妖塔,成为淫荡惑人的妖精与泼辣不守妇道的悍妇。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 中国是一个封建伦理色彩极为浓厚的国家,儒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性别观念根深蒂固,但在很早的文学作品中对女性意识的塑造上已经有所体现。南北朝汉乐府诗歌乐府双璧无论在叙事情节与人物性格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坚韧、忠贞的特质进行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木兰诗》

中花木兰替父从军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 这两部作品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探求来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在凝聚起封建家族、封建社会悲剧中赋予了男女情爱的美丽与清新。体现了女性形象复杂、性格突出产生的矛盾性格也可显易见。《红楼梦》中正册的小姐与副册的大丫鬟就把整部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意识有一个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林黛玉如同清泉捧出一个身处封建社会的女子所能献出的全部爱情,犹如黑暗王国里的一缕晨曦,在当时的社会中真正实现着男女平等的自由恋爱,而曹雪芹用大量笔墨描写黛玉无与伦比的诗词才华直面鞭笞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红楼梦》中又一女性薛宝钗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性格特点使其在当时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深隐心机会做人的狡诘女性意识描写得恰到好处。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 中国现代女性觉醒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理进行了彻底否定,动摇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传统根基,也拉开了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序幕。 1、自由尊严的女性意识揭开现代女性意识的革命与女权的作家丁玲塑造了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年轻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总体概括都是一种现代女性,她们都具有独立、开放、自由,无论从莎菲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格局中,中国作家通过对汉语现代性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重新思考产生了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第二,在语言资源的问题上,对于民间语言的充分吸纳和对西方语言的互文,是这一时期中国作家与诗人的两种相当突出的语言实践;第三,个体语言策略的采用导致了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化。这些变革,对于20世纪以来汉语现代性的又一次重建,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启示。一全球化时代的汉语自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剧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体现在与我们的精神/生存密切相关的文化/语言层面。全球政治,不仅发生于民族国家之间,还发生于不同的经济集团、文化类型和语种之间。所以说,全球政治,还是一种文化的政治、语言的政治。但是,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图景中,拥有着全世界最多使用者的汉语,却处于相当明显的弱势地位。面对这样的弱势处境,作为汉语最为重要的实践者,中国作家产生了相当突出的语言焦虑。不过,完全不同于20世纪之初的中国作家面对世界所产生的语言自卑的是,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焦虑,却是对母语的敬惜与卫护,是一种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格局之中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信以及与此相应的丰富思考和历史承担。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在李锐那里表现得

最为突出。他曾明确指出:“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这些后来者,要用自己的杰出作品建立起现代汉语的主体性,要用自己充满独创性的创作建立起现代汉语的自信心。这是每个汉语写作者无法推脱的历史责任”。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汉语文学应该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在贾平凹那里,“汉语主体性”的诉求则以其所欲建立的“新汉语文学”作为表征。他认为:“二十世纪末,或许二十一世纪初,形式的探索仍可能是很流行的事,我的看法这种探索应建立于新汉语文学的基础上”,汉语文学应有其“独特于西方的思维”。的“民族性”。在语言/民族的意义上来思考“新汉语文学”或“汉语主体性”,在韩少功那里亦有体现,只是他更加强调世界背景中汉语作为母语、作为我们的先民所留给我们的语言遗产对于形成我们民族认同的重要意义。“晚生代作家”邱华栋也认为,现代世界的文学发展自拉伯雷以来在先后经历了文学的“欧洲方式”和“美洲方式”之后,即将到来的,必然是文学的“亚洲方式”,因此,“作为(东亚)这块大陆上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他不仅“感到了骄傲”,更是深感自己的“任重道远”。而诗人于坚对于其所认为的“汉语诗人应该在西方获得语言资源”这一主张的贬斥,以及对“在诗歌中,中国人、印地安人、老挝人、澳洲土著与英语世界的智慧并没有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发达或不发达的高下之分,不存在所谓‘接轨’的问题”的强调,则正是“汉语主体性”的突出体现。 如果说,在全球性的语言政治格局中,“汉语主体性”的提出是对其弱势处境的自觉超越的话,那么,在汉语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以及当下中国

中国文学欣赏教案

中国文学欣赏 绪论(讲6个问题) 一、什么是名着 二、为什么要读名着 三、欣赏名着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培养和提高鉴赏能力 五、中国文学的特点 六、课程的内容 一、什么是名着 (选定名着的标准(6条)名着与通俗读物的区别 1.名着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2.名着通俗易懂, 面向大众; 3.名着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的, 不会因政治风云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 4.名着丰富耐读 , 一页之内容往往会多于许多书籍的整个内容; 5.名着最有影响力 , 最有启发效益 , 含有独特的见解 , 是言前人所未言,道人所未道; 6.名着探讨的是人生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 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 名着与通俗艺术的区别 从美学的角度讲, 名着是真正的艺术, 它与通俗的艺术是有区别的。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 名着作用于人们的审美的艺术感觉;而通俗艺术作用于人的多是生理感觉。从艺术

消费的角度看, 名着具有“永久的魅力”,可以满足人们多次消费;而通俗艺术是一次性消费, 用过就扔。 二、为什么要读名着 名着可以培育鉴赏能力。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完成的。”这是深刻的经验之谈。19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也讲过类似的话:“每个人判断力无论如何薄弱,他们对与艺术的理解和对美的事物的感觉始终有必要反复地同荷马进行交流, 因为他所取得的最纯洁的乐趣要归功于荷马”。所谓“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 不免为下”就是这个意思。 三、欣赏名着必须树立的正确的审美观 正确的审美观能指导审美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取得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效。错误的审美观、庸俗的艺术情趣, 会导致美丑不分, 甚至以丑为美 , 使欣赏活动走入歧途。 1.欣赏者和欣赏对象之间必须有某些相通之处,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品的感染。 2.正确的审美观能接受作品的进步思想, 抵制一些消极或错误的东西。 四、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1.需不断地进行欣赏实践。 2.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3.掌握科学的文学理论。 4.掌握与文学名着有关的背景。 五、课程的内容 巧记中国文学名着28字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清及近代名词解释

遗民诗人:明清鼎革之际,一些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明朝遗民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反映易代之际惨痛的史实与民族共具的感情。著名的遗民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杜濬、吴嘉纪、归庄等。代表作有顾炎武的《秋山》等。 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三人中以侯方域成就较为突出。 虞山诗派:清初,受钱谦益影响,在其家乡常熟形成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他们反对明七子、竟陵派和严羽《沧浪诗话》,内容多抒发改朝换代的思想感慨和民生疾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后秋兴》组诗之一。 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在继承元、白歌行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叙事诗,以《圆圆曲》为代表。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兰词清新隽秀,自然飘逸,但多伤情忆语,别有一种令人不以卒读的凄惋,是第一流的婉约文字。代表作《长相思》、《如梦令》。 格调说:康乾年间沈德潜倡导,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创作有益“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形式上做到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 肌理说:嘉庆年间以翁方纲为首的一诗派。“肌理”包括义理与文理两个方面。义理,是指以儒家经籍为基础的学问;文理,是指自古以来的各种作诗方法;肌理说把义理与文理统一起来,即把学问材料与写作方法统一起来,以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 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是对公安派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情是诗歌的本源;讲个性,不可因袭;强调有“才”,要磨炼;文学应有时代特色。代表作有《马嵬驿》等。 神韵说: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神韵说是他诗论的核心。诗论主张继承司空图的“冲淡”、“自然”、“清奇”和严羽的“妙悟”、“兴趣”之说,主张自然超妙、含蓄隽永的诗歌艺术风格。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最高境界。 苏州派:明末清初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有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因交往密切、合作频繁、形成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而得名。 浙派词:朱彝尊首开浙派,谭献说:“自锡鬯、其年出,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成就最大。其推衍了朱氏的“醇雅”说,向往“清空”境界,以“淡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作为词人之“能事”(《群雅词集序》)。 花部: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雅部:则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花雅之争:第一次是乾隆初年(1735左右)由弋阳腔变为京腔(又称为高腔),出现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杨静婷《都门纪胜·词场序》)。第二次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川籍名艺人魏长生等秦腔艺人进京,“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昆曲、京腔均不能敌。第三次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剧名伶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不久出现了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称盛的局面。 弹词:明清时期的一种曲艺形式,因用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弹词由宋元时的词话发展而来,体制有说、表、弹、唱四部分组成,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弹词多为长篇,主要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主要盛行于南方,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代表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等。 “一人永占”:指明清之际戏曲家李玉写于明末的四部传奇、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和《占花魁》、其中以“一”和“占”最具盛名。 “南洪北孔”: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的合称。洪昇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中国语言文学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语言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语言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关于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9期.王福和. [2].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童庆炳. [4].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河池学院学报》.2015年3期.杨荣. [5].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关于当前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方向. 《文化与诗学》.2012年1期.童庆炳. [8].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馆员.

《现代情报》.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7期.秦殿启. [9].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期刊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9期.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简介——中国语言文学.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3期. 二、中国语言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唐前及唐代志怪传奇中的猿猴意象. 作者:冷琼.中国语言文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2].《姑妄言》与明清艳情小说中的性描写.被引次数:1 作者:陈英.中国语言文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3].中古时期动相补语“得”.被引次数:1 作者:杜洁芳.中国语言文学南开大学2005(学位年度)

中国文学欣赏课后感想

中国文学欣赏感想 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再上过语文课。对于文学方面的知识,已经很陌生,偶尔提起一些诗词,只是觉得很熟悉。上过潘水根老师的中国文学欣赏,暂时离开繁琐的数理统计经济现象,再一次接触了很多中国古代文学,感到很亲切。同时也通过听课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潘老师上的课,初听觉的很不可思议,讲的外星人和古代文学的千丝万缕的练习,一开始对我来说实在有些不能接受,不敢相信,好像天方夜谭。不过慢慢地仔细想想。那些推理的确很有道理也很有说服力,也许外星人真的曾经来过我们地球,甚至统治过一段时间,现在到其他星球去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先进的思想技术,还有很多难解之谜。 听到很多古代的传奇,觉得很是奇妙。早在那么多年前,就已经都那么先进的技术的思想,不得不感慨大自然和人类的神奇。 在经过无数次的冥思苦想后,我若有所悟。以下都是我的一些想象。我认为在很久以前,我们居住的地球在经历了若干纪,无论从温度、土壤、水啊等刚刚具备了生物生存的环境,抑或说是外星高科技生命改造了我们的地球,让地球变得适合于生命的生存。那时期的地球还处于蒙昧时代,尚未开发。是外星高科技生命人类把最初生命带入了地球,在此之前,地球上也许有了一些初级生命现象。至于外星人到地球来的原因,是为了实验、占有、开发还是为了流放犯罪,不好一概而论,因为在此先后来到地球的并不是一个外星球的外星人,而是由很多家,就像清末侵华的八国联军,对于这些来自不同科技水平,不同星球的外星人到地球来的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那时的地球,就这样被这些外星人所瓜分占有。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上有黄种、白种、黑种等不同的人种,有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汉族、蒙古、不同民族的真实起因吧。 另外,听老师讲了很多李白的故事,从身世到官场经历,从友谊到身边的女人。似乎古代诗人的感情生活都很复杂,李白前前后后有四个女人,而且一些是门第比较好的,让人想到倒插门女婿。对那些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感情,很奇怪。他竟然还会丢下自己的儿女不顾,执意一个人是寻找他的人生理想,这让我感到很不理解。不过文人思想跟一般人肯定不一样,古人的思想和现代人的思想也不一样,不能拿自己的想法主观臆断。不管怎样这不能改变他就是中国文明千古的一大文豪的事实。 一直以为李白是个豪放派。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体现出他的潇洒俊逸;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体现出他的浪漫豪迈;表达对亲友的关心思念,体现出他的重情重义。李白无愧于“诗仙”的美誉。李白的诗作能够千古流传,不仅因为这些诗作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作者动人心魄的人格魅力。 其实他也是个落魄的失意的政客。二十五岁时,他离开了家,千里迢迢地去了万里之遥的长安城,找寻他的政治理想。李白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的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他热爱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所以李白虽然曾在天宝初年供奉翰林,但因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后来还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险些丧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中悲愁失意之情显而易见。在其他诗句中李白也时时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愁绪,却也始终能坚信有“直持云帆济沧海”的一天。而终究没有等到这一天的他也实在是个可怜的政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