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

检测血尿酸的临床意义

检测血尿酸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2-11-26T16:20:09.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朱召萍[导读]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的。朱召萍(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江阴 214400)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的。近年来,HUA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认为,HUA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关系十分密切。我观察了150例各类疾病中HUA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设观察组与对照组。(1)观察组:收集我院自2012年1月至7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150例。其中男130例,女20例,年龄45~80岁,平均6 2.3±8.17岁。疾病类型:原发性高血压52例,冠心病28例,高脂血症48例,糖尿病22例;(2)对照组:为在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男86例,女14例,年龄46~82岁,平均60.2±5.8岁。 1.2检测方法全部受检者禁食8h以上,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糖、血脂。一般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确定为高尿酸血症。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观察组中各疾病组与对照组HUA检测情况,见表1。 表1 观察组中各疾病组与对照组HUA检测情况 从观察组各疾病组与对照组HUA检测情况可见,高血压组、高甘油三酯组、高胆固醇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的血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HUA分别占28.85%、26.92%、22.73%、25%、27.27%,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2两组HUA检测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HUA检测情况 原发性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对照组相比,其高尿酸血症的检测率是显著的,其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3.1 HUA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本身会引起肾微血管硬化,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浓度上升,使肾血流减少,肾局部缺氧和乳酸堆积,而后者与尿酸竞争排泄,使血尿酸增多。另外,一些利尿剂如噻嗪类等的应用会影响肾小管对尿酸排泄,可能也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原因[1]。高血压患有如尿酸增高,可提示为高血压损坏远端肾小管的早期表现。因此高血压与血尿酸增高密切相关[2]。但有关尿酸与高血压的因果关系报道不一。JOSSA[3]等报道,基础血尿酸水平是高血压最强的独立预防因子,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μmol/L,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3%。高血尿酸盐可沉积于肾小管和肾间质,刺激肾素分泌,使血压升高,肾功能损害严重,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病情发展。 3.2 HUA与高血脂的关系曾有报道,血尿酸与甘油三酯血症呈显著正相关。HUA者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与高血脂症之间可能存在某些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基因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及由此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可促使尿酸等阴离子及钠盐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增加血尿酸水平。高甘油三酯可降低肾排泄尿酸,而与高胆固醇无关[4]。 3.3 HUA与冠心病的关系血尿酸增高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主要因为两者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再者,HUA时,可能由于尿酸盐结晶与IgG结合通过Fc受体刺激血小板,使其凝集、溶解,形成血栓及游离因子沉积与动脉壁而损伤动脉内膜,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有学者研究报道,血尿酸水平>357μ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HUA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3.4 HUA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升高是复合因素决定的,其尿酸增高的原因可能是:(1)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能刺激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2)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肾微血管病变可导致肾缺血和肾血流下降,而尿酸排泄与肾血流呈正比,所以血尿酸增高;(3)某些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小剂量阿司匹林(<300mg/L)、利尿剂、抗痨药(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某些降压药等。 参考文献 [1]付光生,张卫民.误诊为肾脏疾病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2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5):1086. [2]党群,王敬,张莹,等.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探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7):505. [3]刘东平.关于代谢综合征若干问题再回顾[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7,7(12):1087-1088. [4]刘国良.代谢综合征再认识及防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1):656-657.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舒压 (mmHg) 理想血压 120------------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 139-------85~89 轻度高血压(1级) 140~ 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 94 中度高血压(2级) 160~ 179-------100~109 重度高血压(3级) ≥180----------≥110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90 低血压< 90----或----<60(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比较准确) 血压年龄对照表 年龄收缩男舒男收缩 女舒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

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 按时就医。 一、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 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粉、汤、 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 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 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 丁鱼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A.1% B.5% C.2% D.3%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4.HMG-G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 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们身体状况最基本的四个指标。 很多人都不知道,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指标到底多少是合格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参考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有一些变化。所以,很多人体检之后发现自己的指标和标准指标不一致,往往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其实很可能是在正常范围内。 1血压低了供血不足,高了损伤血管器官 血压过低:会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眼前 一黑,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 加卒中风险。 但是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变,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 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很需要这张表来做参考。

2血糖低了伤害大脑,高了伤害器官 血糖过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血糖过高: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一般而言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② 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分级,分为轻度糖尿病、中度糖尿病、重度糖尿病,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小时尿酸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24小时尿酸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检验项目申请:24小时尿酸测定,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尿样:收集24小时尿样品,可采用二甲苯防腐。 3 方法原理 同血清尿酸的方法原理。 4 试剂及其他用品 同血清尿酸。 5 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 Beckman-Coulter SYNCHRON MULTI 校准液,其浓度可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参考材料。 5.2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1个校准点。 5.3校准周期:校准间隔时间不限,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定标。 5.4校准液重建方法:Beckman-Coulter SYNCHRON MULTI 校准液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6.1质控品采用由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未定值质控血清。 6.2质控液重建方法:液态质控血清,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6.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6.4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6.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7 适用仪器 适用AEROSET和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8 标本检测步骤 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 定→结果复核→报告。 9 主要分析参数 同血清尿酸。 10 结果计算 24小时尿酸总量=尿酸的相应浓度×24小时体积(L) 11 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11.1结果的报告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摘要】目的:总结血脂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对有关血脂与血尿酸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大部分作者认为血尿酸与血脂有密切相关性,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且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尿酸增高也是高脂血症产生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血尿酸;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尤其在发达国家,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也在上升。近期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故就此关系探讨如下。 1 甘油三酯(TG)与血尿酸 孙丽英[1]等对2004年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及痛风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血脂正常组578例,血尿酸增高者49例,占总数的4%;血脂异常组637例,血尿酸增高者143例,占总数的11.8%。血尿酸增高者中,伴TG增高者占31.2%、伴胆固醇(TC)增高者占10.4%、伴TG、TC同时增高者占32.8%,故认为血尿酸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王东升等[2]对136例代谢综合征(MS)和195例非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S组血脂、尿酸明显高于非MS患者,其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 C)呈负相关。谭庆华[3]为观察和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

血脂紊乱的特点,按不同糖耐量将9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28例,糖调节受损组31例,糖尿病组37例。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LDL C水平升高为主的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更严重。朱文华等[4]对1249名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血尿酸增高364例中,甘油三酯增高281例,占77.2%,胆固醇增高44例,占12.1%,血脂正常40例,占10.9%,表明血脂增高尤其甘油三酯增高与尿酸增高呈正相关。程薇莉等[5]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161例和健康对照组217例,结果:161例高脂血症患者尿酸(U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UA与TC、TG的相关分析中发现:UA含量与TG含量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而UA与TC虽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各年龄组中,单纯TG升高者的血UA含量较单纯胆固醇升高者的血UA含量为高。赵珊珊等[6]对60岁以上已知病史的健康体检老年人血脂异常组1058例、糖尿病组1015例、健康组1298例的血尿酸分别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血脂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与HDL C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2 广义的血脂与血尿酸 黄麦华[7]等选用120例高尿酸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正常尿酸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①高尿酸组TC、TG、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②高尿酸组的高血脂病和肾损害病的

探讨血尿酸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

? 临床研究 ? 79 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参考文献 [1] 李立东,白俊清.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 医学杂志,2008,11(3):430-433. [2] 朱建辛.38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分析[J ]. 中国中医药资讯杂志,2011,3(9):227-228. [3] 杜庆民,王义生.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创伤性股骨头坏 死[J ].中原医刊,2007,34(14):13-14. [4] 王跃,刘仲前,庞建,等.62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J ].四川医学,2011,32(9):1352-1354. 探讨血尿酸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 张 怡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 分析人群血尿酸和血脂代谢以及血糖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探讨三者之间关系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接受体检的人群500例,对其做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测定工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36~40岁年龄段高血尿酸症的发病概率最高,并且高血尿酸症组和正常组相比,患高血脂的概率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患高血糖的概率较小,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36~40岁时血尿酸的水平最高,并且高血尿酸与高血脂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关键词】血尿酸;血脂;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5)22-0079-02 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饮食组织结构以及饮食质量也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中年和青年人群中肥胖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发生趋势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引发了同行学者的高度重视。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血尿酸和血脂、血糖之间的联系,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所在地区的500例人群,对其做分析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接受体检的人群500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200例,年龄最大的为73岁,年龄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29.1±1 2.4)岁。体检的资料包括了血尿酸、空腹血糖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 方法:清晨进行一次静脉抽血,抽血之前的12 h 内禁食、禁水。抽取的血液立刻送去检查,使用的仪器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进行检测。血尿酸使用的是酶比色法,总胆固醇测量使用酶比色法、三酰甘油使用GPO-PAP 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用选择性抑制法,空腹血糖使用氧化酶法。1.3 观察指标:诊断标准为总胆固醇>6.0 mmol/L ,三酰甘油>1.81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6 mmol/L ,在这之中,只要满足其中一项就确诊为高脂血症;血尿酸>440 μmol/L ;血糖>6.11 mmol/L 。 1.4 统计学分析:本组数据采用S P 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2 结 果 2.1 各年龄层高血尿酸症的患病率: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中,高血尿酸症的分布呈现的规律是先高后低,极大值出现在36~40岁这一组别中。见表1。 2.2 不同血尿酸症组和血脂、血糖之间的分析:正常尿酸组患高血脂的概率1 3.1%低于高尿酸组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患高血糖的概率1 4.9%低于高尿酸组1 5.1%,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3 讨 论 高尿酸是指由于嘌呤代谢异常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而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有相似的致病因素,同时也会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的紊乱。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进行健康检查的人数500例,从其一般资料中可以发现,高血尿酸症的分布情况存在的规律是先高后低,极大值出现在36~40岁这一组上,比例为38.2%,并且高尿酸组的高血脂的患病概率是36.9%,高血糖的患病率是15.1%,和正常血尿酸组的13.1%和14.9%明显高出许多[2]。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大多数25~40岁的年轻人的工作强度和生活方式为自身健康都带来了影响,通常表现为工作强度较大,生活无规律,同时受到高嘌呤饮食、饮酒、心理压力、情绪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这也是这阶段人群高尿酸情况出现异常的主要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动脉壁造成动脉壁增厚,可以诱发炎性反应,激活血小板与凝血过程,发生脂质浸润,最终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高尿酸血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在36~40岁的年轻人群需要加强自身健康的重视度,做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 在最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高血尿酸症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尿酸症和肥胖、血脂紊乱以及脂肪肝等代谢紊乱情况有密切联系,其有可能会增加上文中提及的代谢异常情况发生的概率[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尿酸组患高血脂的概率13.1%低于高尿酸组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患高血糖的概率14.9%低于高尿酸组15.1%,差异比 表1 500例接受调查者各个年龄层高血尿酸症患病率对比年龄 例数患病人数患病率(%)20~251733721.326~30902123.331~35963435.436~40471838.241~4528310.746~503239.3751~557114.256~602129.52>60600总计50011923.8表2 不同血尿酸症组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分析[n (%)] 组别例数高血脂高血糖正常尿酸组38150(13.1%)57(14.9%)高尿酸组 119 44(36.9%) 18(15.1%)

血压年龄对照表

血压年龄对照表 血压类别收缩压 (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120--------------------------80 正常血压 130 -------------------------85 正常高值 130, 139------------------85 , 89 轻度高血压(1级) 140,159----------------90 , 9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90 , 94 中度高血压(2级) 160,179----------------100 , 109 重度高血压(3级) ?180-------------------?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140--------------------, 90 低血压 , 90--------或 --------, 60 (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比较准确) 血压年龄对照表 年龄收缩男舒张男收缩女舒张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正常人血糖的参考值是: 空腹血糖:3.9--6.2mmoL/L 餐后一小时:7.8--9.0mmoL/L 餐后两小时:3.9-7.8mmol/L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及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年龄和血压对照表 及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 ----- ------ 80 正常血压 130 ------------------------ 85 正常高值130 139 ----------------- 85?89 轻度高血压(1 级)140?159 -------- ------ 90 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 ------ 90 94 中度高血压(2 级)160 ?179 --------- ---- 100 109 重度高血压(3 级)> 180 -------- > 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v 90

低血压v 90 v 60 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比较准确) 血压年龄对照表 年龄收缩男舒张男收缩女舒张女 16-20 115 73 70 21-25 115 73 71 26-30 115 75 73 31-35 117 76 74 36-40 120 80 77 41-45 124 81 78 46-50 128 82 79 51-55 134 84 80 56-60 137 84 110 110 112 114 116 122 128 13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一、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 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应忌的食品--- 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 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应忌的食物--- 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 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 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 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应忌的食物--- 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

低血尿酸的意义

血清尿酸浓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由肾脏从尿液中排泄。健康 人血清尿酸浓度男性150~400 μmol/L,女性130~410 μmol/L,如果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产生增加或肾功能损伤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可使血清尿酸浓度增加(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继发尿酸性痛风。因而临床上血清尿酸测定常作为痛风及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尿酸作为一种还原物质,还参与了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被忽视,近年的研究发现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 1 尿酸的代谢 人体尿酸的来源有二。一是内源性的,约占体内总尿酸来源的80%,是由体内细胞核蛋白嘌呤碱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二是外源性的,占体内总尿酸来源的20%。摄入的动物性或其他含嘌呤丰富的食物经消化吸收的嘌呤碱,大部分进入体内的分解代谢生成尿酸,只有少部分被利用来再合成核苷酸或组织核酸。人体产生的尿酸约1/3由肠粘膜细胞分泌入肠腔,经细菌分解破坏,随粪便排出。另2/3经肾随尿排出。 肾脏对尿酸的转运有四个步骤,即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重吸收[1]。(1)血浆中尿酸全部经肾小球滤过;(2)在近端肾小管的起始部S 1 段,滤过尿酸的98%被主动重吸收。微穿刺法证实肾小管对尿酸的最大重吸收能力为90 μmol*min-1*1.73 m2;(3) 在近端肾小管的曲部S 2 段,尿酸的主动重吸收量逐渐减少,而分泌到 肾小管的尿酸量却逐渐增多,最后高达50%;(4)在近端肾小管的直部S 3段,由于小管内尿酸浓度远远超过了周围毛细血管内尿酸浓度致使尿酸 弥散入周围毛细血管。尿酸在 S 3段的转运称为分泌后的被动重吸收。S 3 段对尿酸的重吸收可达40%~44%。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最终随尿排出的尿酸只占6%~10%。若肾小管功能损伤,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减低或(和)分泌功能增加时,均可导致血浆尿酸降低而致肾性低尿酸血症[2]。 2 低尿酸血症的发生频率和病因分类 2.1 发生频率国外发现低尿酸血症的频率已相当高,据一些不完全统计,在美国住院病人为0.97%,门诊病人为0.72%;日本住院病人为0.84%,门诊病人为0 .40%[3]。其原因主要为住院病人常使用降尿酸的药物,而且多为重症疾患的继发合并症。我国还未见有低尿酸血症发病率的统计分析报告。 2.2 低尿酸血症的病因和分类造成低尿酸血症的原因有尿酸合成障碍和尿酸排泄增加两方面(见表1)。 表1 低尿酸血症的分类[4]

最新年龄血压对照表.pdf

年龄血压对照表,值得收藏! 血压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 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 130~139-----85~89 轻度高血压(1级)140~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中度高血压(2级)160~179---100~109 重度高血压(3级)≥180---------≥110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90 低血压 <90---或---<60 (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比较准确) 血压年龄对照表 年龄收缩(男)舒张(男)收缩(女)收缩(女) 16-20 115 7311070 21-25 1157311071 26-30 1157511273 31-35 1177611474 36-40120 8011677 41-45124 81122 78 46-50128 82128 79

51-55134 8413480 56-60137 84139 82 61-6514886 145 83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一、合理膳食 1.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 低。 2.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 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 鲱鱼、金枪鱼等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 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 % % %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B.抗脂肪分解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效能较强 C.能明显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空腹血糖,可用于糖尿病患者 D.不引起尿酸代谢变化,可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 E.服药后有面部潮红及皮肤瘙痒症状者仅6%左右,明显少于服烟酸治疗者 5、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病因包括: A.糖尿病 B.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C.肾病综合征 D.病因不明 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高血脂的原则包括: A.继发性血脂异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B.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 C.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D.根据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病危险等级指导临床治疗措施及决定TC和LDL-C目标水平。 E.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 7、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应用于下列哪些高脂血症: A.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B.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糖尿病性、肾性高脂血症 E.Ⅱa型高脂血症 8、别嘌醇: A. 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 B. 可减少尿酸生成及排泄 C. 不良反应较少 D. 可增强尿酸促排泄药的疗效 E. 可致转氨酶升高 9、对急性痛风有效的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丙磺舒 D.解热镇痛药 E.糖皮质激素 10、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有 A.丙磺舒 B.秋水仙碱 C.别嘌醇 D.保泰松 E.对乙酰氨基酚 11、治疗慢性痛风的药物有 A.保泰松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苯溴马隆 E.丙磺舒 12、主要降低TC 和LDL的药物包括 A.洛伐他丁 B.非诺贝特 C.考来烯胺 D.烟酸 E.阿昔莫司 13、总胆固醇TC 包括: 答案:

11血清尿酸测定

一、目的 尿酸为核蛋白与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内源性尿酸由体内组织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外源性尿酸则来自于食物中核酸的分解。尿酸除一小部分由肝脏分解破坏外,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肾脏早期病变时,血中尿酸首先升高,有助于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 二、测定方法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三、原理 尿酸酶氧化尿酸生成尿囊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过氧化氢使3,5-二氯二羟苯磺酸和4-氨基安替比林缩合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在520nm波长读取吸光度。与尿酸浓度成比例。 四、标本 1、静脉抽取病人空腹血,置于洁净干燥试管或含促凝剂的真空管内。 2、采血后应立即送到检验科生化室。 3、样品收到后立即分离血清,不能及时测定的血清应于2—8℃保存。 4、溶血或脂血的标本不能测定。 五、设备及试剂 1、希迈全自动生化仪。 2、上海复星长征公司尿酸试剂。 3、尿酸试剂应贮存于2—8℃冰箱。 六、操作步骤

1、样本的准备:将编好号的样品离心,取血清加入样品杯放到 样品盘的规定位置,再把样品盘放到仪器中相应位置。 2、试剂的检查:每天测定前先检查各种试剂的数量、效期、定 标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3、操作方法:详见希迈生化仪操作手册。 七、质量控制 每天操作过程中应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公司的生化质控血清至少做一次室内质控,每年定期参加海南省临检中心所组织的室间质评。 八、干扰因素 遇高浓度维生素C的标本,可使测定结果偏低。 九、参考区间 男性:150—420 umol/l 女性:90—360 umol/l 十、实验室解释 1、血清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 增高,但有时亦会出现正常尿酸值。 2、在核酸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 胞增多症等尿酸也会增高。 3、肾功能减退时,尿酸也会增高。 4、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及 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尿酸增高。 十一、异常结果处理 实验室结果应与临床相符,不符的应复查。 十二、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南京、第二版、1997。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食谱(2):1800千卡食谱(蛋奶素)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食谱(2):1800千卡食谱(蛋奶素) 虽然内源性尿酸占据血尿酸的大部分,但考虑到尿酸排除能力下降的问题,食物的嘌呤含量仍然值得关注。而且,对动物性食物来说,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过高,不仅仅意味着身体的尿酸排泄压力,更多地还意味着膳食结构不合理,而这是促进代谢紊乱的重要因素。先要知道,嘌呤是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所以细胞越密集的生物组织,嘌呤含量就越高。那些没有细胞结构的食物,比如牛奶,嘌呤含量就非常非常低。也有些食物整个就是一个大细胞,比如各种禽蛋。无论蛋多大,只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就只有一套遗传物质,嘌呤总量是非常非常少的。水果蔬菜比较“水汪汪”,它们的细胞体积比较大,其中还有个大液泡,单位重量中遗传物质的含量也很低。相比而言,那些干制的食物,水分被除去了,里面的“干货”被浓缩了,一般来说嘌呤就会多一些。比如说,干的豆子显得嘌呤含量很高,是因为它水分含量太低了。如果把它泡在水里,含水量增加几倍,那么嘌呤含量也就降低到几分之一了。蘑菇也一样,干蘑菇看似特别高,如果变成泡发的蘑菇,含量就一下子变成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了。所以,如果看到一种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很高,先别害怕,先看看是干的还是鲜品,或者是水发的。此外,那些特别“密实”,代谢很旺盛的组织,和代谢率低的组织

相比,也会含有更高的嘌呤。比如说,同样是一种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通常比普通肌肉高,普通肌肉又比肥肉高。因为肥肉是脂肪组织,代谢活性很低;而内脏通常代谢率比较高,细胞小而密集,细胞核物质含量高。鱼子是卵细胞,将来要不断分裂形成胚胎,所以它含有非常高水平的嘌呤。医学书籍上通常把食物按照嘌呤含量分成四等。这些食物被散乱地列出时,人们会感觉到很难记忆,找不到规律。如果把它们按食物特点来分类总结,理解和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第一等是超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在150mg/100g以上,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当完全避免这些食物。它们包括各种动物内脏(肝、肾、脑、脾等);部分水产品(沙丁鱼、凤尾鱼、鱼子、小虾等);浓肉汤、浓鱼汤、海鲜火锅汤和羊肉火锅汤等。第二等是中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在 75-150mg/100g之间,患者应当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它们包括各种畜肉(猪、牛、羊、鹿等);禽肉(鸡、鸭、鹅、鸽子、鹌鹑、火鸡等);部分鱼类(鲈鱼、鲤鱼、鲫鱼、鳗鱼、鳝鱼等);甲壳类(牡蛎肉、贝肉、蚌肉、螃蟹等),还有干豆类(黄豆、黑豆、绿豆、红小豆等)。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其他动物性食品都是含水70-80%的,而干豆类含水只有10%多点。水分含量不同的食物相提并论是很不公平的。考虑到很少有人吃干豆子,都是用水煮甚至加水打浆之后再吃的。但如果把豆子用水泡过再排序,就会降

痛风和高血脂有哪些关系

痛风和高血脂有哪些关系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饮食方面摄入量高,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再加上运动量不够,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经常吃海鲜,大量的食用发物,常吃含有金属和铅元素的食物,就会产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痛风的疾病,病情的发病都是有不同原因的,可以分原发性,遗传性,这多数和饮食都有关系,特别是痛风和高血脂的患者,多半都是因为经常食用海鲜,过量吃尿酸高的食物,渐渐的会出现痛风加重和血脂增高的现象。 ★步骤/方法: 1 高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脂过高,可以由于平时摄 入含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引起的,如一些红肉:牛肉,油炸食品,

所以要少吃动物脂肪,少吃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戒烟忌酒,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避免血液粘稠。宜多吃一些含钾比较丰富的食物,促进钠的排出,如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等。多食含蛋白的食物,总的原则就是少吃肥腻的东西。 2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可以由于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诱发,像一些动物的内脏,肉类等都是高嘌呤的食物,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如蛋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等。忌烟忌酒,少吃海鲜,这些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出。 3 除了饮食方面要注意外,平时的生活起居也很

重要,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痛风的患者急性期发作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要活动,在缓解72小时之后才建议活动,不要加重身体的负担。 ★注意事项: 高血脂可以引起其他的一些心脑血管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痛风不积极治疗也可能迁延不愈转入慢性期,所以在注意平时的饮食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治疗,以防疾病的恶化。

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患者血糖尿酸测定分析

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患者血糖尿酸测定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4T15:35:04.5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吴全裕[导读] 应用尿酸酶法检测6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的含量,用己糖激酶法检测6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糖含量。 吴全裕 (广西浦北县人民医院 5353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9-0087-02 【摘要】应用尿酸酶法检测6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的含量,用己糖激酶法检测6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糖含量。以6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糖尿病组血清尿酸水平(436.3±28.6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3.6±21.8μmol/L,P<0.05); 高尿酸血症组血清血糖水平(6.5±1.02mmol/L)也高于正常对照组(4.65±1.13mmol/L,P<0.05)。以上结果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易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产生高尿酸血症。 【关键词】糖尿病尿酸高尿酸血症血糖 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产生高尿酸血症,为了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的关系,我们检测了6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以及6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并对其临床意义做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6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43—75岁,平均59岁。63例糖尿病患者,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45—77岁,平均60岁。63例正常对照,男33例,女30例,年龄41—72岁,平均56岁。 1.2 检测方法:尿酸用尿酸酶法,糖用已糖激酶法。试剂合为广州标佳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进行。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者血糖、尿酸含量及其对比见表1。 表1 正常对照组和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糖、血尿酸含量及其对比(X±SD) ※与正常组比较P<0.05 高尿酸血症组血糖值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 具有意义;糖尿病组血尿酸值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意义. 3 讨论 高尿酸血症可诱发多种疾病,如常见的痛风、尿路结石等,高尿酸血症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相关性。本文检测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组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血尿酸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影响因素,如肥胖、年龄等。人尿酸值与血糖一样,随年龄增加有升高倾向。过高血尿酸浓度可以损害胰腺J3细胞,而诱发糖尿病。部分痛风患者存在胰岛素抗体而加重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嘌呤的分解代谢增强使尿酸生成增加。 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可分三型:代谢型、肾型、混合型。代谢型特点是尿酸在体内产生增加,肾型特点是肾的尿酸排泄降低,混合型的特点是尿酸的生成增加和排泄降低两者兼有。在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中,肾脏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高尿酸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特点和肾的尿酸排泄功能受损。在1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中,肾脏受损起主要作用。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是复合因素决定的,即肾脏功能的损害和尿酸的生成增多。 在高尿酸血症组,选择尿酸明显偏高者(>576μmol/L),因受善食改变影响,人们食用含高蛋白食物,如动物内脏、鱼等食物时,血尿酸会偏高,在实验中应排除食物等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余步云.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8 .205-20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2-1458.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2-3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