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

编者: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 进入新课 】 探究1: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问题1: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领先世界;双季稻扩种,产量提高;玉米、番薯引进、推广;广泛植棉。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主导地位。 3)商业发展: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 4)城市的发展: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兴起工商业市镇。

5)赋役制度的变革: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改用银两征税,废除人头税。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概况;掌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理解近代前夜中国迟滞的原因与表现。 ☆★ 过程与方法

情景再观,通过老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搭建知识框架,体会现实,反思历史,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加深对明清时期的发展与迟滞的理解;

认识到只有与时俱进,跟上世界发展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教学重点 】

资本主义萌芽;危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 教学难点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发展缓慢的原因。

【 教学方法 】

采用情境设置、设疑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探究同时配合老师的讲解因势利导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

6)国力的强盛: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欧洲地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问题2、清朝乾隆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

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5900万人,到乾隆六年突破一亿,用了1740年。

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但同时使得解决温饱问题尤为重要,你能结合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说明在这两方面的发展吗?

(2)如何理解“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句话的含义呢?

(1)温饱问题也就是“衣食”问题。

在“食”(农业)的问题上,一方面,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扩种双季稻,提高亩产量;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

在解决“衣”(手工业)的问题上,大力推广植棉,使得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明朝后期)。

(2)这句话体现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商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

探究2:资本主义萌芽:

问题1:资本主义萌芽何时开始出现?出现在什么样的地区?出现的标志是什么?到鸦片战争前都在哪些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以后;经济发达地区;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丝织、棉织、印染、制瓷、制盐、制茶、制油、制烟、酿酒、造纸、印刷、冶铁、冶铜、采煤、木材采伐、沙船运输及农业等。

问题2: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与过去的私营手工作坊和官办工场有什么明显区别?

一是为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二是生产组织者与自由雇工之间为雇佣关系。

问题3:如何评价资本主义萌芽?

一方面,它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又是新的经济文明萌生的征兆,它代表了

当时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另一方面,从经济整体看,这一经济因素只是在部分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出现,发展迟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问题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可从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考虑。

阻碍因素:自然经济结构(耕织结合、自给自足、成本低廉);沉重剥削;专制统治(海禁、矿禁、禁止弃农经商、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本抑末政策)。

问题5:清政府为什么实行海禁闭关政策?有什么危害及影响?

原因:

1)为了防范外夷、阻止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2)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从根本上看,实行闭关政策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影响:使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遭受沉重打击,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堵塞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进行经济交流的渠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探究3:近代前夜的危机:

思考1:危机指什么?造成危机的因素有哪些?

危机:在盛世中包含着导致衰败、落后的因素,面临被侵略、奴役的危险。

原因:内部:重农抑商、闭关政策、文化专制及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等使中国未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外部:西方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疯狂越洋抢滩,掠财拓殖;

近代前夜中西社会状况对比:

知识链接:工业文明

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

阅读与思考: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衰败、固步自封、未能完成转型、自然经济阻滞。

欧美工业文明飞跃、社会制度变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预习学案 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在地方有----------、--------------、------------。 3.洋务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和-----------,建设-------------。 4.洋务派前期以“-----------”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一批--------------;后期以“------------”为口号,创办-------------。 5.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成立,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式航运业。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6.1880年,清政府在--------设立电报总局。---------年,天津之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7.--------创办的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 8.1893年,--------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9.1909年,--------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0.洋务运动虽然----------,但它引起了西方先进的------------,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进程。 答案 1.师夷长技 2.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3.生产技术练兵方法近代化国防 4.自强军事工业求富民用工业 5.上海 6.天津1881 7.张謇 8.唐胥 9.京张 10.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科学技术近代工业企业资本主义近代化 预习思考 洋务派筹建了哪几支海军?李鸿章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是“纸糊的老虎”?它揭示洋务运动哪些方面的不足? 答案 (1)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2)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他们谋求富强之道,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制枪制炮的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的国防,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他们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这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必然要失败。 (3)洋务运动后,清王朝依旧屡战屡败,中国依旧贫穷落后。洋务运动并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例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顽固派 B.洋务派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填空题 1.牛顿是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有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 3.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4.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5.贝多芬是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6.梵高是荷兰(国籍)杰出画家,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选择题 7.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 A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进化论 C.创立相对论 D.发现了镭 8.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A) A.贝多芬 B.梵高 C.列夫·托尔斯泰D.拿破仑 9. 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B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内燃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提出进化论、发明蒸汽机车 10. 按宗教神学的观点,“上帝创造万物”。以下哪部科学著作的发表打破了这一神学观点( B )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莒县一中 2011级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Ⅱ班级姓名 命制何玉杰审核李玉钦教师寄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4讲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重点探究】 探究(一)农耕经济高度的发展 材料一中国物产丰富。蔬菜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仅橘子就有三个品种,即甜的、酸的和

甜酸适度的。糖质地很好,非常洁白,价格也低廉。蚕丝色泽艳亮,质量超过西班牙格拉纳达的产品。“天鹅绒、丝绸和布匹价格如此之低,提及此点会使那些熟知西班牙和意大利纺织品价格的人大吃一惊。”中国人普遍穿着丝绸服装。中国农田管理得很好。没有一块荒弃的土地。一块块耕田错落有致,有如花园。矿产也很丰富。“这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 ---- 1585年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 ⑴材料一中门多萨对中国经济状况作了怎样的描述?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材料三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全家靠养蚕织绸生活。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的很好,赚了一些银子。几年后,隔壁一家因丝绸卖的不好,又急用钱,想卖房子,施复夫妇遂买下,并增加了三四张织机。又过几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他们又买了附近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冯梦龙《醒世恒言》) ⑵材料二、三反映了明清时手工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材料四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总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的原因? ⑶自然经济高度发达;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人口众多。 探究(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材料一材料二 再提立丞相者斩!军机处 材料三“…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 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明代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是( ) A、玉米 B、甘薯 C、葡萄 D、花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康乾盛世和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A、政局的稳定方面 B、社会的安定方面 C、经济的繁荣方面 D、面临的国际环境方面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 A、“康乾盛世” B、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C、从元中期到明前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说明我国( ) A、封建社会开始衰落 B、封建社会融和发展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 D、封建社会开始分裂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北师大版练习题第六十三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北师大版练习题 第六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清朝的北洋海军创始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19世纪90年代。要想了解北洋海军的兴衰史,寻访历史遗迹,可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广州虎门 B、福建马尾 C、天津大沽 D、山东威海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反对 C、外国资本主义干扰破坏 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以下具有改革特征的历史事件“中国洋务运动”“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是在原有社会制度下进行的局部调整 B、都取得了成功,完善了原有社会制度 C、都导致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 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6题【材料分析题】 【改革浪潮:巨变时代的强国之策】 材料一: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1861年,对美俄两国来说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时间节点: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了一个新法令。 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一次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的哪一文件为联邦政府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巨大作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新法令是什么?材料二中涉及的两个事件的影响有何相同之处? 依据材料三,归纳两条日本改革的措施。 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方面,中日两国存在的差异。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www.5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16939479.html,课题: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水稻的种植: 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 2.手工业:_ 3.商业: 4.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

明清时期的 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①② ③ ④ 二.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原因:2.产生时间、地点和部门: 3.特征:① ② 4.地位:

5.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1)农民: (2)清朝统治者继续沿用“ ”的政策, (3)清政府实行“ ”“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自然经济: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1.中国:明清统治者长期实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实行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海禁政策的评价: 2.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英国:西方主要国家: 3.中西国力兴衰易位:国别项目中 国西 方(英国)政

治经 济思 想外 交1.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课本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有何内在联系?3.为什么说海禁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一政策对中国有何影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重难点解析】1.关于资本主义萌芽:(1)产生的两个条件:①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持有者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②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2)产生的两个原因:①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手工业的进步是直接原因。(3)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两个认识: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生事物,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对中国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有所反映。②它只是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中出现,是稀疏和微弱的,其力量远远不足瓦解封建势力;就全国而言,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社会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没有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2.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如何评价?(1)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体。②直接原因:清政府为

八年级历史北师版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_______”的洋务运动。 解析: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掀起了洋务运动。 答案:师夷长技 2.洋务运动起初以“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又提出“_______”的口号,开始兴办民用工业。 解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因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民用工业。 答案:自强求富 3.清末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詹天佑 D.张謇 解析:符合“状元”与“实业”两个条件的只有张謇。A、B两项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答案:D 4.詹天佑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解析:解答此题抓住“主要贡献”,紧扣教材内容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贡献:詹天佑是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建成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意义:京张铁路的建成,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奕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解析:本题考查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以上四人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但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奕 ,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洋务派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不要混淆。 答案:A 2.洋务运动开始于()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解析:洋务派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镇压农民起义和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了维持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与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A项的时间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最接近。此题要求我们记忆时间时应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进行联想记忆。 答案:A 3.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A. “自强”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求富”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解析:洋务派掀起的“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后,因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了民用工业。 答案:A 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课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 A、害怕外国人危机自己的统治 B、中国工商业发达 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描述了一对夫妇经营丝织业机房的情景。据此你认为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现象出现于明朝中后期 B、该现象出现于江南地区的纺织业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 ) A、赞美唐朝繁荣开放 B、嘲讽宋朝重文轻武 C、抨击明朝专制皇权 D、颂扬清朝帝王功德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 【解析】: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 一、内容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 1.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背景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磨工”,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探究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请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说说科学家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二: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古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教授说“我不会因祖先是一只猴子而感到羞愧,但我会羞于与一个运用极高天赋来混淆真理的人为伍。” 探究三: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课堂同步训练

第24 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课堂同步训练[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明清经济发展、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2、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较,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历史现象。 3、通过观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学习识读国家周边形势图的方法。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明请时期,闭关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对外贸易发展,下列哪种物资 不是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 A 、纺织品 B 瓷器 C 铁器 D 茶叶 2、19 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下面哪个不是() A 、北京 B 江宁 C 苏州 D 开封 3、你知道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么? A .贞观之治 B .康乾盛世C.开元盛世D.忽 必烈统治时期 4、法国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 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A .贞观之治 B .康乾盛世C.开元盛世D.忽 必烈统治时期 5、士农工商,变成“商贾大于农工” ,商人的地位升高。下列解释不 正确是() A、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发生变化。 B、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C、人们观念发生变化,更多人想成为商人。 D、“士人”重视商人,重农抑商完全改变。 6、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 .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时授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D .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7、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 .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 .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8、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下面不是被打垮原因() A、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重农抑商” B、鄙视科学技术,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C、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D中国处在外国殖民地的包围圈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 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2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掌握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 2.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3.分析牛顿、达尔文等科学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勤于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4.认识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重点:科学革命、文学巨匠及主要成就。 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关于贝多芬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次,他的一个公爵朋友邀请贝多芬为住在他官邸的法国军官们演奏。贝多芬对侵略他国的法军非常反感,没有接受邀请。公爵很生气,下令贝多芬必须为他的军官朋友们演奏。贝多芬断然拒绝,而且还把公爵送给他的一尊塑像摔碎。后来,他在给公爵的一封信中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不过是因为偶然的出身罢了。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完全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像你这样的公爵比比皆是,将来也少不了,而我贝多芬仅此一个。” 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一时期在科学和文化方面还有哪些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来领略伟人的风采。 一、科学家 1.牛顿 史料1科学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他诞生于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牛顿的贡献表明他是科学上最伟大的人物,可与欧几里得和爱因斯坦媲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2

教师: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归纳牛顿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学生: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创建微积分; 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史料3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史料4牛顿一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精神分不开,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教师:结合史料3、4,归纳牛顿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学生:继承前人研究成果,谦虚好学的态度以及辛勤忘我的实践探求和敢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达尔文 图片展示: 教师:达尔文划时代的巨著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巨著:《物种起源》。主要内容: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史料达尔文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攀上另一高峰的科学大师,他提出的进化论,奠定了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进化成为近代最富有魅力的思想之一。 教师:《物种起源》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史料1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史料2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教师:巴尔扎克的经典之作主要有哪些? 学生:《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教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你如何理解这一赞誉? 学生:《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1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康乾盛世、明清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文字狱、鸦片贸易等基础知识;通过阅读课文插图、地图和文字材料,培养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同时期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对比,培养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众多的材料中提炼信息,并把它们分类加工(按需选择)、“为我所用”,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采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的学习,明白固步自封、愚昧无知不可行,停滞在原有的成绩上不会进步,反而会落后,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盛世与危机的对比,培养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设问质疑、讨论分析问题。 难点:本课出现的许多专用的高难度概念,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材料: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设问:指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设计意图:形成反差,呼应标题,“盛世”背后隐藏“危机”) 二、主体知识梳理 (一)明清经济发展 设问:①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 ②最后的盛世: 小组讨论: ③发展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对外贸易: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独立提取信息。也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知识点,感受“明清经济的发展”的状况)

配合图片、材料解说: 农业:《清?耕织图册页》、《清?京畿水利图卷局部》、《清?黄河筑堤图册页》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康熙曾下令把一部分明代各地藩王所占田地归还农民垦种,奖励垦荒屯田,并实行开垦荒地之初,免其杂项差役,三年免科,或通计十年,方行起科等办法,还颁布“生人丁,永不加赋”令,重视兴修水利。 手工业:粉彩镂空转心瓶、仿宋官窑兽耳瓶、朝鲜青花云龙瓶、明琉璃人身鱼尾瓦 商业:明《皇都积胜图》、《北京前门商业区》、清《盛世滋生图》(局部)《晋商——乔致庸》材料:《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进献乾隆皇帝,以赞乾隆盛世。 对外贸易:明《南都繁会图》(局部)“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的招牌反映了什么? 18世纪的广州港口:明清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一向排在全球前两名。国内市场相当发达,两省之间的贸易额往往超过欧洲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正如斯密所说,中国的国内市场等于欧洲所有国家国内市场的总和。因此相对来说,外贸对明清就远不如对欧洲国家那样重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了解明清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设问:①近代化含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据测算,1700~1820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3%提高到32%,而欧洲仅从23%提高到26%,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思考回答问题: 1、你如何看待中国和欧洲经济比重的增长? 2、你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经济有没有近代化的因素? Tips: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生活城市化; (设计意图:解释清楚“近代化”的概念) ②表现: 社会 经济 观念 思想 情景剧引导得出结论:第一幕:(市场中) →特点一: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变化 第二幕:(劳动力充足的货运码头) →特点二: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幕:(一家客栈里) →特点三:“商贾大于农工”,商人地位提高 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2、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学习张謇和詹天佑施己惭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自强’到‘求富’”、“状元实业家”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可重点介绍。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单元学过的知识: 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③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然后导入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中国的变革。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为维新派实行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起到了决定作用。 【讲授新课】:(28分钟) 板书设计展示: 一、洋务派——从“自强”到“求富”(重点): 1、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概念: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洋务派及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指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发生了分化。一些进步官员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治国措施必须加以革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然后,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兴起表》,让学生通过读书填表。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 人物中央官员恭亲王——奕忻 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师夷长技”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维护满清王潮统治。(本质) 注:多媒体展示代表人物的画像。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一、目标: 1、通过明清经济发展、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2、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较,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历史现象。 3、通过观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学习识读国家周边形势图的方法。 二、练习 填空题 1.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百分比)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________亿。 2.清朝_______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乾隆年间_________的铜矿,有500多处;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丝织业超过了苏州。 选择题 1、明请时期,闭关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对外贸易发展,下列哪种物资不是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 A、纺织品 B 瓷器 C 铁器 D 茶叶 2、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下面哪个不是() A、北京 B 江宁 C 苏州 D 开封 3、你知道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么? A.贞观之治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D.忽必烈统治时期 4、法国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 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A.贞观之治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D.忽必烈统治时期 5、士农工商,变成“商贾大于农工”,商人的地位升高。下列解释不正确是() A、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发生变化。 B、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C、人们观念发生变化,更多人想成为商人。 D、“士人”重视商人,重农抑商完全改变。 6、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7、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8、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下面不是被打垮原 因() A、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重农抑商” B、鄙视科学技术,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C、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D中国处在外国殖民地的包围圈 三、课后检测 1、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检测: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8·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解析:从材料中的“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和地主催租“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可知,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C项正确;小农经济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蚕桑业的发展并不能代表农耕技术的衰退,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地主对农民剥削程度的信息,D项错误。 答案:C 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明朝中后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项错误;材料说明由于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农村雇工的待遇得到改善,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 解析:城市的发展与商品经济有直接关系,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说明中小城市人口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中小市镇发展迅速,市镇工商业繁荣,带来了人口的增长,故C项正确;A项中衰败错误;B项与题意相反;D项是宋朝。 答案:C 4.(2018·河南天一高三大联考) 史事实是,当时() A.耕与织走向了分离B.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 C.商人进入生产领域D.棉纺业出现区域分工 解析:从三则材料中的“布成持以易花,或即以棉易纱”“棉纱成纴……列肆卖之”“售之乡民”可知,当时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销售,而且有了较细的分工,这说明纺纱生产呈现专业化,B项正确;耕织分离出现在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商人进入生产领域的体现,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松江地区的情况,没有其他地区的体现,D项无从体现,排除。 答案:B 5.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1_高三历史教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教材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难点多,而且难点大都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所以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深入浅出。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为重点;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为难点,做到抓大放小,突出了教材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 个高潮概况。 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 【教师讲述】:荣智健及其家族是2002年中国大陆首富,拥有资产70亿元人民币。荣氏家族曾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1914—1918)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1927—1936)

沉重打击 : 抗战期间(1937—1945) 陷入困境 :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 【教师讲述】: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它们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时空穿梭者,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时空穿梭者】:(学生): 我叫张某,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某,李某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某某的讲述回答: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学生回答】: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教师提问】:那么自然经济解体有那些表现呢? 【教师引导】:结合学生回答引出下面结论;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分为南北两大组,第一组负责第一个问题,第二组负责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1、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和回答画出如下图示,直观反映原因、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