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篇人民日报理论版参考文章

多篇人民日报理论版参考文章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6944631.html,/

BLOG: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6944631.html,/

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王培安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到2015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奋斗目标。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作为规划确定的八大重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之一,是整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计生部门是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行政机关,对于推进人口计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负有最主要、最核心的责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宣传指导、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奖励优待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

流动人口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重点关注的人群

促进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规划提出的两大任务。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城乡、群体和区域协调。我国目前流动人口达2.3亿,其中80%以上是由农村流动到城市。但目前大量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由人口流动引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流动人口创造价值主要受益者的流入地,理应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与本地居民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彻底解决户籍的城乡分割与地域分割问题之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成为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基本原则、普遍标准和行动框架。

近年来,国家人口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就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2010年10月联合中央综治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49个城市启动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探索。2012年,通过评估,试点城市初步、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确立了运转有效、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

分阶段分步骤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不同重点。初级阶段的目标侧重于区域内均等化,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实现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广覆盖,内容上以“保基本”为主;中级阶段的目标更多侧重于城乡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各区域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实现

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内容上以“拓范围”为主;高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均等化,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形成均等状态,确保公民不因职业、地域以及身份不同而享有不同的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上以“广延伸”为主。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一方面,根据规划的要求,提供均等的避孕药具和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再生育技术服务、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按照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引导鼓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度拓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咨询指导、青少年健康人格培育咨询、婚姻家庭指导、计生家庭养老扶助等方面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

在“十二五”时期的未来3年,人口计生部门将根据规划的要求,继续深化4部委联合开展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均等服务体制,加强便民维权;二是创新多元供给机制,促进优质服务;三是优化基层资源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在均等化的对象及路径设计上,将按照国家规划的总体思路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规律,按照从常住人口均等化、城乡均等化到区域均等化,从试点城市均等化、推广区均等化到全国均等化的方向,加强和创新服务管理体制,加快实现全国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调查与思考)——关于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调查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略。进入新世纪,各地推动“三化”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认识和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三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关系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河南省近年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并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取得了新突破,获得了新启示。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需要探索新路径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基础上,作出了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一些地方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两种不协调现象仍未得到有效克服:一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但粮食产量下来了,

生态环境破坏了;二是一些地方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住了,但经济发展上不去。要想既避免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中忽视农业和生态环境,又避免为了保粮食、保生态而拖累经济发展,就必须创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模式,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创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河南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核心,以产城融合、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就是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突破口,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作为实现引领的根本着眼点,通过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带动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促进产城互动、产业互动、城乡互动,从而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引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整,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把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作为战略突破口

当前,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对外贸易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进一步提振经济,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将扩大内需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同时应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占用增加,推进“三化”进程与确保耕地红线成为两难问题。而且在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镇化模式下,高速度产生高消耗,低水平造成高排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因此,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破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之间矛盾的有效举措,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形态产生了显著影响,出现了经济服务化、工业服务化的趋势,高附加值环节逐步向研发、服务两端集中,现代工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研发、配套服务和环境等,工业化越来越多地需要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这与传统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对聚集人口、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城镇化要求更高。这是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深层原因。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仍然是富民强省重中之重的任务。但也应看到,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借助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优化、城镇综合功能不断完善的优势,吸引和壮大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发挥城镇集中集聚集约效应,吸引和集聚科技要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依托城镇发展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提升“三化”协调度的必然要求。“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产城协调、产业协调和城乡协调。推动产城、产业和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使现代城镇体系成为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土壤和高地,推动依城促产、以产兴城,实现产城协调发展;以新型

城镇化引领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进而拉动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互动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加快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谋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城镇化处于加速推进阶段,新型城镇化才具备发挥引领作用的条件和可能。从河南省来看,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0.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创造性地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构建由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现代五级城镇体系,以覆盖整个农村的农民多维转移路径替代单一的进城转移路径,可以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打破过去城乡二元分割和要素单向流动的局面,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创新、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推动城乡统筹,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启示

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在要素组合上,强调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视野中优化资源要素的空间重组,突出节约集约,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在驱动机制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将现代城镇体系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在目标导向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致力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和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立足本地实际,坚持解放思想。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发展规律,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以解放思想为总开关,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探索新路,稳中求进,务实发展。面对质疑不能裹足不前,而应开放包容、冷静反思;出现偏差不能回避遮掩,而应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有了成效不能骄傲自满,而应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只有这样,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立足统筹发展,坚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条路线,既有各自的演进路径和运行规律,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根本在于协调,关键在于统筹。不仅需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自的发展提升,更需要推动产城之间、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统筹发展,使“三化”之间形成相互适应、相互支撑、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

立足区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应认清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本地实际选好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应立足各区域不同的产业基础、人口禀赋、城乡格局、生态环境、文化底蕴以及综合实力等条件,在推动“三化”协调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而走出符合区域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立足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转型发展。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主题主线不动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加快推动从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专业

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转变;从二元分割、粗放扩张的传统城镇化向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转变。

立足以人为本,坚持务实求效。新时期新阶段,实现从传统“三化”向新型“三化”转变,推动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必然面临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挑战和考验,任何急功近利、脱离群众的冒进和偏差都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造成发展受阻。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又要顺应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办实事、求实效,把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执笔:喻新安谷建全王玲杰陈明星)

激情责任心事业心(时论精粹)

张新强

激情、责任心、事业心,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纵观古今,凡有所成就者,无不具备充沛的激情、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党员干部来讲,激情、责任心、事业心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是胜任岗位、成就事业的必备素质。

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激情消退、责任心缺失、事业心淡薄的现象。有的同志上任不久就对岗位产生了厌倦感;有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不强;有的只重“显绩”,不重“潜绩”,进而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泡沫政绩”。这些缺乏激情、责任心、事业心的表现,损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样的干部,有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在飞速发展、不进则退,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今天,党员干部要想在激越澎湃、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中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必须克服精神懈怠,保持充沛激情,拥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

有激情,就是始终保持高昂的精气神,一往无前、永不停步。党员干部作为时代先锋,必须时刻保持充沛的激情,在推进改革发展中走在最前面。“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只有对事业保持强烈激情、对工作保持百倍热情,才能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失败与挫折面前不放弃,勇创一流业绩。

有责任心,就是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恪尽职守、敢于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忠诚地履职尽责,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以对人民负责、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尤其要强化担当意识。群众信服敢于担当的人,历史选择敢于担当的人。遇事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畏首畏尾,遇到矛盾绕道走,面对问题没主意,改革就难以突破,工作就难以推进,事业就难有成就。只有遇事大胆负责、

敢抓敢管,特别是对影响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不怕惹争议、不怕受难为、不怕得罪人,坚持原则,一抓到底,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有事业心,就是始终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忠于事业、勤于干事。事业心是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源泉。一个具有高度事业心的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干得好上加好;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则会把工作当成副业、负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高尔基说过,“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党员干部要用戒骄戒躁的心态对待工作,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到推动改革和发展上,只争朝夕发奋工作,满怀激情追赶超越,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昌乐县委书记)

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干部说干事)

王洪钟

做好民生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住有所居”历来是基本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从2010年开始实施北京市最大片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解决3.1万户8.5万人的住房问题,到今年底安置房竣工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米。两年来,我们坚持把棚改工程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抓住关键,精心实施,真正让棚户区改造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进棚户区改造,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高度关注和解决生活困难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门头沟区在实施7平方公里采空棚户区改造中,坚持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在城区最好地段选择5个地块建设安置房,制定优惠的补偿安置政策,使群众能够轻松上楼、有钱装修。对棚户区改造范围内的低保户、老弱病残、零就业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在拆迁补贴、协助搬家、就业帮扶等方面给予合理照顾,努力安排好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着力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打造宜居环境,使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成果。广大群众因此积极支持、配合棚户区改造,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棚户区改造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数额巨大,加上门头沟区“山多地少,地下采空,存量小、底子薄”,只有坚持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棚户区改造模式,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才能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门头沟区创新棚改资金运作模式,成立棚户区改造的实施主体——门头沟区棚改中心,以棚改中心为融资平台,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为资本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投融资。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带动,采取贷款、国企注资共建、“企业建设、政府回购”等多种模式,形成了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多方参与的棚改投融资格局。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将其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门头沟棚改安置房选择优质地块实行异地建设,分布合理,周边自然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安置房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同步推进。建设“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建成门城湖,治理5条河道,建设40个公园,改善了人居环境。学校、医院、公园、商场、体育馆、少年宫等大型配套公建项目全面启动,并预留充足的居民户外活动及绿化空间。成立了棚户区安置房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按照“干净、规范、服务、安全、健康、文化”的“六型”社区建设目标,对安置房社区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安置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改善。

阳光操作,和谐拆迁。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和难点是拆迁安置工作。只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阳光操作的原则,依法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缓解拆迁安置中的各种矛盾。为深入推进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今年6月门头沟区集中实施了采空棚户区内2万户房屋整体征收工作。制订科学的补偿安置方案,对补偿政策、拆迁流程、评估公司及从业人员资质全部公开,每户正式房面积、自建房面积及安置情况进行现场公示,确保公开公正。为保证征收工程规范运行,相关部门编制了20余项工作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项目运行过程控制、程序监督和专业公司管控,确保棚改工程成为阳光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作者为北京市门头沟区区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