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_宠儿_中的叙事话语

论_宠儿_中的叙事话语

论_宠儿_中的叙事话语
论_宠儿_中的叙事话语

故事外叙述与异故事叙述

故事外叙述≠在故事之外叙述 张鹤2007年第2期外语学刊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1955年,斯坦泽尔依据讲述者在故事中所处的视点位置,在其《长篇小说的叙述情境》中提出三种叙述情境:作者“无所不知”叙述情境(第三人称全知叙述) 、叙述者作为书中人物的叙述情境(第一人称叙述)和根据一个人物的观察点用第三人称引导的叙述情境(人物叙述) 。(华莱士1990:163) 热奈特从结构分析角度,对叙事文本中的叙述者类型进行的划分既清晰又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许多叙事学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种分类法(雷蒙·凯南1991: 111) 。热奈特根据叙述者的叙述层次(故事外/故事内)和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异故事/同故事)确定叙述者在一切叙事中的地位,由此衍生出4类叙述者。 (1)故事外( extradiegetic) ———异故事叙述( heterodiegetic) :叙述者处于故事的第一层次,不参与故事的进程。 ( 2 )故事外———同故事叙述( homodiegetic) : 叙述者处于故事的第一层次,参与故事的进程,不过叙述人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 ( 3 ) 故事内( intradiegetic ) ———异故事叙述:叙述者处于故事的第二层次,不参与故事的进程。 (4)故事内———同故事叙述:叙述者处于故事的第二层次,参与故事的进程。(热奈特1990:175 - 176) 依据热奈特的故事层次标准,相对于故事内(第二层故事,热奈特又称为元故事)而言,故事外叙述指的是文本中存在的第一层故事;有时没有故事内层的时候,就只有这一层故事。那么,在故事外层中,叙述者可以是异故事叙述者,讲述与本人无关的故事,使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者也可以是同故事叙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使用第一人称叙事。其实,故事外叙述并不能说明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与由谁讲述故事、讲故事者是否与故事人物处于同一世界这些活动和现象无关,它只表明故事由几个层次构成。 关于“故事外叙述”与“异故事叙述”之间存在的混淆与误释,热奈特早有预见。《叙事话语》出版后,有人曾指责他的叙述层理论未能充分标明两个故事间的界限。热奈特在后来出版的《新叙事话语》中指出,他人理解上的障碍“恐

文本的回溯_论_诺桑觉寺_中戏仿的反思性_郑佰青

收稿日期:2007-07-22 作者简介:郑佰青(1980-),女,浙江宁波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小说及西方 文艺理论。 文本的回溯 论 诺桑觉寺 中戏仿的反思性 郑佰青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简 奥斯汀的小说 诺桑觉寺 中戏仿反思性策略具有双重特征:一是通过戏仿,对哥特小说进行了一定的改写并以滑稽模仿的形式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其目的在于对哥特小说进行商榷的同时给予传承和维护;二是小说在接近尾声时插入埃莉诺丈夫的叙事回溯到前文本,使 诺桑觉寺 自身成为潜在的被戏仿对象,这构成小说的自我戏仿。 关键词:诺桑觉寺;哥特小说;戏仿;反思性中图分类号: I561 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22X (2008)06-0089-05 T extua l Retrospection :R eflexi vity of Parody i n N ort hanger A bbey ZHENG Ba -i qi ng (School o f Eng li sh and Internati ona l Stud i es ,Beiji ng F ore i gn Studies U nivers it y ,B eiji ng ,100089,Ch i na) Abstrac t :The reflex iv it y of parody i n Jane A usten s novel N or t hanger A bbey has dua l features .F irstl y , t hrough parody ,A usten rev ises G o t h ic nove ls i n a co m ic w ay for the purpose of negoti a ti on w ith G othic nove ls ,as w e ll as i nhe ritance and preservation .Secondly ,t he na rrative of E leanor s husband w hich is i nserted at the end o f the nove l retrospects to the prev i ous text of the nove.l It m akes N orthanger A bbe y i tse lf a po tential object o f parody ,w hich constitutes t he nove l s sel-f parody . K ey word s :N or t hanger A bbey ;G othic nove;l pa rody ;reflex iv it y 英国小说家简 奥斯汀(1775 1817)的 诺桑觉寺 最初写于1798年,后几经修改在1818年 她死后才与 劝导 一起出版,被认为是她完成最早的一部小说。奥斯汀创作 诺桑觉寺 的18世纪90年代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哥特小说时代,当时统治文坛的是三部流行的哥特小说,分别是安 拉德克利夫(1764 1823)的 奥多芙的神秘 (1794)、 意大利人 (1797)和马修 刘易斯(1775 1818)的 僧人 (1769)。随着哥特小说的风靡应运而生的是哥特戏仿,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哥特叙事策略的讽刺批评或幽默嘲讽。它常通过荒谬模仿和滑稽讽刺,把传统哥特小说里的主要元素如古堡、修道院、废墟、荒野、暴力、邪恶、凶杀等嫁接到当代英国社会场景以营造一种神秘、恐怖、怪诞的气氛,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 诺桑觉寺 是对哥特小说的戏仿。奥斯汀的传记作家约 翰 哈尔派林描述她在18世纪90年代 主要是作 为一位戏仿作家 走红文坛。(H a l perin ,1986:66)权威的 牛津英国文学词典 认为: 这本小说的 目的是嘲弄流行的浪漫和恐怖故事,比如安 拉德克利夫的 奥多芙的神秘 。(D rabb l e ,1985:703)道格拉斯 布什指出: 诺桑觉寺 具有戏仿和现实主义的双重目的 ,并认为 小说一开篇就开展了对哥特和感伤罗曼司的讽刺性模仿,后来在寺里的哥特事件是该小说的唯一弱点 。(Bush ,1975:57) 而R.布伦雷 约翰逊则认为,奥斯汀像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一样热衷于拉德克利夫,她一 头扎入这个令人愉悦的戏仿的创作目的只是为了回味刺激和延续荒诞。(Johnson ,1918:91) 上述观点长久以来在奥斯汀评论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 诺桑觉寺 的创作基调,但同时又过于简单和片面化,没有考虑到戏仿自身内含的反思性和自我指涉性。在小说 诺桑觉 第31卷 第6期2008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PLA U n i ve rsity o f F oreign L anguages V o.l 31 N o .6N ov .2008

《边城》的叙事频率分析

《边城》的叙事频率分析 内容摘要:叙事是在时间的畸变中重构故事,叙事时间是小说的重要因素。叙事频率是叙事时间的一个重要部分,沈从文的《边城》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频率将“常”与“变”错综,在“常”与“变”的两相对照中构造了《边城》深刻的悲剧性。 关键词:《边城》叙事频率常与变 汪曾祺先生曾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①时间是线性存在的标记,时间让人们感知在历史中的存在。对时间的思考即是对生命的体验,时间是小说的重要因素。小说理论家伊丽莎白?鲍温在《小说家的技巧》中说:“我认为时间同故事人物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凡是我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者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地利用的。”②这种“戏剧性的利用”即作家对叙事时间的巧妙安排。叙事时间即“探讨叙事如何处理故事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处理对叙述故事及其意义生成的影响。”热奈特说:“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叙事的时间。”③一部叙事作品必然涉及到两种时间,即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故事时间是被叙述的故事本身原有的时间,属于自然时间。叙事时间是小说叙述故事所用的时间,即小说中

呈现的时间,是一种服从于叙事目的的人为时间。在具体文本中叙事时间大多与故事时间不相符。热奈特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分为时序、时距、频率。 叙事频率是叙事时间的一个重要方面,叙事频率即“叙事与故事间的频率关系(简言之重复关系)。”④热奈特将叙事频率分成三种类型,单一叙事:即讲述一次发生过一次的事或讲述n次发生过n次的事情;重复叙事:n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如:“昨天我睡得很早,昨我睡得很早,昨夭我睡得很早;反复叙事:一次(用一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反复叙事采取集叙格式,诸如:“每天”,“每周”,或“每一天我都睡得很早”,一次叙述从整体上承受同一事件的好几次出现。”叙事频率是《边城》叙事时间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部分。通过叙事频率的设计,沈从文将常与变错综,在常与变中理性审视民族的过去、当前和未来。在“常变”对照中寄托理想、透露忧思,营造了边城独特而深刻的悲剧性。 一.反复叙事与“常” 沈从文常常在小说中使用反复叙事来表现湘西社会静 止不变的恒常状态。反复叙事即“一次叙述从整体上承受同一事件的好几次出现”的叙事方法。反复叙事通常采取集叙的格式,作家常常使用概括性词语和表示时间频率的副词来描写概括性、整体性的场景,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人物与事件。如《边城》中描写爷爷渡船的日常场景。“这渡船一次连人

反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反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概念、两者在发展中的关系、两者各自的局限性、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斗争融合 一、科学主义 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科学主义,是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是在当今世界有决定性的思考方式。 科学主义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用它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情感、思想、精神等,迟早都可以化约为科学认识的范围与对象;第二,科学的方法万能,应该用于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强调只有科学方法才是认识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科学主义“是那种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即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方面)的观点”。 二、人文主义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最早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现在的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主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箴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作为对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它在文艺复兴时期扬弃了狭隘的哲学体系、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把价值由以神为本转变成以人为本,鼓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以致成为一种普世文化; 到了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整个思潮。其基本内容为:(1)肯定人的价值,称颂人的特性和理想,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2)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强调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生活,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针;(3)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品德、努力和才能,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栓桔和封建等级观念;(4)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

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章叙事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其中提出了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而“叙事学”一词最早由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提出。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其他关于叙事学的定义还包括:1.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2.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3.托多洛夫:叙事学研究的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采取的是什么媒介,无论它使用的是文字、图画、声音。它着重研究的是叙事的普遍特征。尤其是故事的语法,即故事的普遍结构。4.热奈特:叙事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即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它对故事不感兴趣,也不试图去概括故事的语法,而是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注重对故事和文本层面的研究。同时还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而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影响下形成。它被明确定义为:“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的学科。” 二、叙事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 从思想渊源看,叙事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及弗拉基米尔·普洛普(Vladimir Propp)所开创的结构主义叙事先河。 首先,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等人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大致勾勒出其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所聚焦的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以此来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其次,对叙事学影响直接、贡献最大的是俄国民俗学家、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先驱普洛普。他的代表作品《民间故事形态学》是叙事学的发轫之作。他通过对俄国100个民间故事的研究分析,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31个“叙事功能”。后来他的观点被列维—斯特劳斯接受并传到法国。 2.60年代,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作品开始涌现。较著名的有:1.法国叙述符号学家格雷马斯于1966年出版的《结构语义学》一书,主要研究叙事结构和话语结构。2.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也于1966年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他在论文中提出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即功能层(作品系统中最小的叙述单位,是故事中以相关项面貌出现的切分成分)、行为层(人物层)、叙述层(描写叙述作品本身过程中叙述者和读者得以获取意义的代码),以此分析读者对文本的横向阅读和纵向阅读。这篇论文为之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叙事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自成体系并不断壮大。20世纪80年代又兴起了“后经典叙事学”即“新叙事学”,推进了叙事学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 20世纪,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和演变,人们对此开始有所反思,虽然不能说在整体的范围内已经有效地完成了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复归,但作为对于科学主义的一种抗衡力量,或者说作为可以与科学主义并存的文化,人文主义重新开始在科学主义的强势背景下得到重视。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最早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在古代世界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有出现这个概念,直到19世纪才在西方出现。 “Humanism”是德国教育家、黑格尔的朋友尼特哈默(F.J.Niethemmer)于1808年在一次关于希腊罗马著作与中等教育的地位的辩论中首创的。尼特哈默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itas杜撰了德语单词humanismus。后来德国史学家乔治·伏依格特(George V oigt)在1859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古代文化的复兴》(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中首先将德文新创的“人文主义”(humanismus)一词用于文艺复兴的研究,其中描述“发生于15至16世纪的佛罗伦萨后扩展到整个欧洲的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运动”,首次把“人文主义”与一个历史时段联系起来,并认为它是“与古典学问的复活有关的新态度和新信念”。11860年,瑞士学者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文化史巨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出了两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关键性概念——“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他认为人文主义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和“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世界观,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人文主义世界观是沟通古今的桥梁。布克哈特的观点一直到20世纪上半期一直在西方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英国史学家西蒙兹是继布克哈特之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学者,他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人文主义”和“盛期人文主义”。早期人文主义是“开始于彼特拉克并包括亲受其影响的人的生活和劳动”。进入20世纪,随着对中世纪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布克哈特构建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严峻考验。布氏的“黑暗的、野蛮的、迷信的中世纪”的观点遭到学者的否定。学者们认为文艺复兴和中世纪不是断裂的,而是一种继承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在中世纪寻找人文主义的渊头。如美国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在《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中以不可争辩的事实认为许多主要的古代罗马作家及作品不仅仅在中世纪的学校中被讲授而且是被学生很好的掌握。韦斯(Robert Weiss)在《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黎明》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是从中世纪发展过来的,“早期的人文主义并非是对哲学深思形式的反抗,也不是来 1free online encyclopedia article for George V oigt,powered by Wikipedia,availabl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6963295.html,/browse/wiki,(March 4,2006).

热奈特叙事理论

热奈特叙事理论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从时序(order),时长(duration)和频率(frequency)三个方面讨论了叙事话语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但是他提出的叙事时间理论并不完善。本文从时序、时长和频率三个方面剖析西方叙事时间理论未能覆盖的理论盲区,论证中国古典叙事时间理论如何填补这些空缺。在探讨中西叙事时间理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同时,挖掘中西叙事时间理论的文化思想渊源和美学涵义,并提议建构一种融合中国文学叙述特点和西方叙事理论的叙事学。 关键词:叙事时间理论;“隔年下种”与时序;“趁窝和泥”与时局;“草蛇灰线”与频率 西方叙事文学经历了“史诗-浪漫传奇-长篇小说”这样的演变,构成一个一脉相承的叙事系统。叙事以严密的逻辑关系在时间中进行和发展,时间是逻辑叙事的起点和终点。浦安迪认为,“叙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通过叙事情节的‘因果律’和‘时间化’的标准而言的”(浦安迪,56)。也就是说,西方小说体式的基本模式是时间的。时间在西方文学上的地位和意义使学者对这一问题格外关注,话语时间

由此进入了叙事批评的视野。托多洛夫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率先讨论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的相关问题,他指出,“使话语转变为故事的信息的一个形态是时况,时况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两种相互关联的时间关系:一是被描写世界的时间性,另一个则是描写这个世界的语言的时间性。”(托多洛夫,1987: 61)受其启发,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一书中就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叙事时间的三大要素----时序(order)、时长(duration)、频率(frequency),使时间理论日臻成熟。 作为一种理论工具,结构主义叙事学自上世纪80年代传播到中国以来,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叙事时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者或是利用文本证实热奈特叙事时间理论模式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或是借用叙事时间理论来研究中外文学作品的叙事时间策略,探讨其中体现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国内叙事时间理论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多数学者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用西方理论阐释西方文学作品,做了一些重复性工作;有的研究者把西方的理论和观点生搬硬套在中国文学作品甚至是中国古典文学上,忽略了中国叙事作品的独特属性。虽然西方时间理论在解读中国文学理论时常力所不逮,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本文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叙事时间为切入点,从时序、时长、频率三个方面探讨西方叙事学未能覆盖的理论盲区,在突出发展中国叙事学的同时,提议建构一种“把西方的叙述学理论与中国文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学反思

一堂互动课的教学反思 洛南县永丰中学王军强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知道与了解:1、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 2、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格拉的命题。 3、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及其对人性的研究。 4、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发展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理解与运用: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基本内涵:意义与局限。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和异同。 3、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的美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4、苏格拉底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学情分析:初中时期由于中考开卷考试对学生造成了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就是不记忆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基础知识缺乏。而世界古代史知识就是初中时学过。对西方人文 主义思想缺乏了解,课前预习和知识储备不足,对抽象哲学概念理解能力较差。教学方法:对策是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学好历史课的信心。师生、学生互动,问题教学法。老师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创设历 史情境,营造历史学习的必要氛围。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回顾: A、教学导课:前面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思想,了解了我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宣扬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统秩序,同时先奉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又被后世所继承。儒家思想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持续发展。但西方传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却有很大的不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去了解东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产生不同思想的历史背景。首先学习第五课。 B、新课学习: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流程是: (1)、预习10分钟,自主预习,包括阅读拓展资料。 (2)、全班分组讨论10分钟,并提出问题——你不懂得,本组成员认为难懂的,或者对你感触较深的问题。 (3)、每组推举1人组成学习领导小组,带领大家学习本课,以解答收集起来的问题为中心,进行互动学习。 (4)、教师归纳、总结、深化本课学习。 C、小结、布置作业、分组完成作业。 课堂实践反思: 1、本课教学为了避免陷入艰涩难懂的哲学概念解释的教学误区,我先指导学生通过解答简单问题和不小问题,先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分析概括其思想的特点,最后抽象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含义,即先具体再抽象,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轻松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和畏惧心理,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培养。我认为这是我本课教学设计理念的成功之处。 2、学生提出问题偏重于又大又难,比如: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古代思想有什么不同?什么是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而且上讲台组织学生解答问题的学生对问题的顺序整理不合理,比如先问的大和难的问题,显然很少有学生能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述技巧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述技巧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一部成功著作。作品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了全文,生动而细致地再现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复杂而又矛盾,既有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丑恶一面,又有敏感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纯洁一面。整部小说以回忆的方式,以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了他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独自在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 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美国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他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致于当时美国很多大中学生纷纷模仿他的衣着打扮,甚至他的言语动作。与此同时,不同的家长和不同的评论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但大多都是从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方面着手的。本文则尝试用西方叙事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 叙述者属于叙述层次,是叙事作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分。任何一个叙事作品都要有一个或多个叙事者,如果缺少了叙事者,叙述作品就不可能存在。对叙事者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取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尽管这样一来可能有重叠

与交叉,但相互之间并不互相矛盾。根据不同的角度,对叙述者可以做如下区分:根据叙述者相对于故事的位置或叙述层次,以及叙述者是否参与故事以及参与故事的程度,可以分为故事外的叙述者/非人物叙述者,与故事内的叙述者/任务叙述者;根据叙述者可被感知程度可以分为外显的叙述者与内隐的叙述者;根据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可以区分为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的叙述者。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一章的开篇里,可以看出叙述者“我”曾经有过一段荒唐的经历,并且希望将所有这一切说出来。因此,在这个层次上,他是故事内的叙述者。由于故事内的叙述者本身是其所讲述的情境和时间的参与者,他不仅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见证所目睹的事件,而且自身也处于所讲述的事件中,并且是这个故事层次中的一个人物。也就是说,故事内的叙述者不仅承担着叙述的任务,同时也是他所讲述的事件与情景中的一个人物,既以一个人物的身份活动,又与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形成交流。叙述者不仅是作为参与故事的一个人物,而且还是主人公,由于被允许以自己的表达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便感到对他有一种移情作用,因而,这样的叙述者不仅其讲述令人感觉真实可信,叙述者“我”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也显得栩栩如生。 美国叙述学家查特曼最早于1978年在他的《故事与话语》中提出一对概念:叙述者根据其被感知程度可以分为外

高中历史_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考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 的内涵。 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思想,了解苏格拉底 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3、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等人文主义观点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影响。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二文科班,高二文科班学生经过初中及高一一 年的初步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可以多进行启发性思考、探究性学 习,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但是,学生学习这一课仍有一定的困难。对西 方思想家及其思想了解不够;另一个难题就是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在政治课 还没有开设必修四哲学的情况下初次学习西方的人文主义,显得困难。教材分析:本专题主要通过对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学习,以了解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西方人文主义思

想的起源》 这一课作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第一课,它是西方人文思想的解放 的第一次的浪潮,对后来的解放思潮有着重要意义。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 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 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 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 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 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方法:图示法、情景教学、合作探究、史料解析、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难点: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理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辛苦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美好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从而解析人文主义的概念,由此导入本节内容。一、时空观念——略述本单元的知识线索 教师活动:PPT展示本单元的时间轴,略述人文主义精神在古希腊、

从文学理论批评术语的角度看叙述话语中的叙述时间

从文学理论批评术语的角度看叙述话语中的叙述时间 汉本一班谢美霞110302038 “叙述”源于拉丁文中的“narrare”,意为“进行叙述”。一般指叙述行为,有时直接译为“叙述行为”,以区别于“叙事”或“叙事话语”。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叙述表示生产叙事文的行为以及从广义上进行这个行为发生的真实或虚构的整个情境。”在《新叙事话语》中,热奈特将叙述和故事、叙事作了简要的区别:“故事(被讲述的全部事件),叙事(讲述这些事件的口头或书面话语),叙述(产生该话语的或真或假的行为,即讲述行为)。”施洛米丝·里蒙—凯南在《叙事虚构作品》中强调了叙述的语言性质:“叙述”一词指(1)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事文作为信息由讲述者传达给听众(2)用来传递这个信息的媒介具有语言性质(3)这个讲或写的行为或过程。“叙述既可以看作真实的,也可以看作虚构的。”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叙述时间是“叙事文与故事之间的时间关系。”茨维坦·托多洛夫指出:“时间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两种相互关联的时间概念:一个是描写的时间性,另一个则是描写这个世界的语言的时间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与语言叙述的时间顺序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只是当俄国形式主义用它作为区别故事(事件顺序)和主体(语言顺序)的主要标志之一以后,对于它的研究才得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文学理论领域。在此之后,德国文学研究一个学派又把叙述时间与被叙述时间的对立作为其学说的基础。”施洛米丝·里蒙—凯南在《叙事虚构作品》中解释说:“时间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即时序、时距和频率。 《小说—文学分析的现代方法与技巧》中提到贝尔纳·瓦莱特在研究故事时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听课笔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听课笔记 前言: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作为一种表象性的叙述语言和大众化的娱乐形式,电影最鲜明地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制约。 女性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性别问题。酷儿理论从90年代开始致力于超越性别。 各种生态、贫穷、战争问题的核心是男性思维方式的竞争问题。世界亟需建立以女性思维方式主导的博爱的,消除等级的社会。 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学会看: 1、父\男权叙事话语。例:《教室别恋》、希区柯克电影 2、女性主义叙事话语。例:《安东尼娅家族》、《钢琴课》 二、了解女性主义的意义: 1、一种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文化批评) 2、一种社会觉悟。 ?何为话语: 在科学理论中,“话语”是指一个具有自己一整套相应概念,先决条件以及论证形式的、专门的思想表述体系。比如“电影话语”、“父权话语”、“同性恋话语”。 【名词解释】所谓“话语”(discourse) 是人们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话语分析是指对人们说(叙述) 什么,如何说(叙述) ,以及所说的话(叙述) 带来的社会后果的研究。话语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出现的,因此具有社会性。 话语,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可以看作上述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两性的媒体和公共领域的形象有无差别?差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这些差别的目的的效果? 突出女性身体,显现女性形象价值的性属性(动物属性),突出男性形象价值的精神价值(人的价值)。 ●现实中的真实: 当代女性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发现千百年来:主体人=男性 ●我们的世界的基本叙事讲述:(英雄的故事和顺带救美) 1、男性的成长=主体意识/主体建构 2、男性的成长=压抑女性=非主体/他者 3、女性=他者/被幻想者 一、“女性主义”概念: Feminism 从强调两性对立中的女权,到突出两性差异中的女权,而产生的表达上的温和及客观化。

是悲哀的“末路”还是绽放的“狂花”——对电影《末路狂花》的反思

是悲哀的“末路”还是绽放的“狂花” ——对电影《末路狂花》的反思 MF1111005 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黄笑迪 1960年代后期开始的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不仅继承了妇女运动多年来的平权诉求,还对妇女在文化、艺术或者大众媒体被呈现的方式赋予了极高的关注,并开始探讨文学、绘画、摄影、电影等范畴中的女性形象和概念。 电影作为一种叙述语言和大众娱乐形式,具有社会再现的鲜明特征,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它将电影理论与女性主义相结合,融合了各种批判思想,主要立场表现在对电影的“抗拒性”观看,拒绝接受电影中的父权话语,研究女性在银幕上的再现,展示其被压迫的“他者”位置。①作为世界电影的中心,好莱坞的女性电影由此诞生,从1975年开始,掀起了一股女性主义电影的热潮,1991年的《末路狂花》被公认为女性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1993年的《钢琴课》更被称作是一部几乎完美的女性电影。 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在众多人看来,《末路狂花》是标准的一部女性电影。电影讲述的是家庭主妇塞尔玛与餐厅女招待路易丝趁周末之际,外出旅行散心,谁知塞尔玛在一家乡村酒吧险遭强奸,路易丝及时赶到予以制止。但由于对方出言不逊,路易丝一时冲动,枪杀了该男子。一个不经意的过失,把两人推上了逃亡的道路。在逃往墨西哥的路上,搭车的乔迪假装钟情于塞尔玛,两人尽欢后,趁塞尔玛疏忽之际,拿走了路易丝千辛万苦借来的所有路费。两个女人终于崩溃,接着,平时在家是个受气包的塞尔玛持枪强劫了零货店,两人就这样一步步走向绝路。 视《末路狂花》为女性主义电影的人对作品的解读为,两个女性在对抗男性霸权的一次失手后被迫走向了逃亡。在逃亡途中,她们不断受伤害,既而开始醒悟,开始了自我蜕变和自我放逐。她们勇敢对男权说:“不。”勇敢开枪扫除生命路上的障碍。不再向任何人低头。而这种自我蜕变真的是对男权的反抗吗?这种不低头的“向前走”真的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吗?再次分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剧情转变后,恐怕得出的结论不再如此。 1、在两性冲突下走上的“末路” 第一次两性冲突是在乡村酒吧。塞尔玛纵情喝酒并认识了陌生人哈伦,在醉酒的情况下被他带出酒吧实施强暴。路易丝及时赶到制止,在哈伦毫不悔悟并且秽语相向的刺激下枪杀了他。那一声枪响似乎象征着女性在男权社会的重压下试图反抗的挣扎。然而,在肉体被无情伤害,且自尊遭到侮辱,并超出个人所能承受底线之时,无论是女性或男性,无论这种伤害来自同性还是异性,都会激发人的反抗意识,所以这并不算是对男权的抗争。另外,从塞尔玛的痛哭无力,惊慌失神,路易丝的烦躁不堪,六神无主,就能看出她们被迫以男人的方式,拿起枪开始一场争取自由的斗争,而她们从未主动过,也未曾预料会走出这步。 ①冯芃芃:《激情的碰撞,理性的疏离》,《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译序,2007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叙事理论概述_程锡麟

叙事理论概述 程锡麟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本文对现代叙事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溯和概述,着重讨论了法国的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包括巴尔特、托多罗夫、布雷蒙和热奈特等人的学说。本文还对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欧美,尤其是在美国的影响和发展作了评述;也对西方学者就叙事学的成就与不足的批评作了评述。 关键词: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 中图分类号:H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2)03-0010-06 顾名思义,叙事学是关于叙事的科学。叙事是指在时间和因果关系上意义有着联系的一系列事件的符号再现。因此,叙事不仅包括小说,而且包括电影、戏剧、连环漫画、新闻片、日记、编年史等等。同时,叙事可以由各种符号媒介构成,如:书面或口头的语言、视觉形象、姿式和动作以及这些媒介的组合。尽管叙事是早在人类出现后就存在的一种活动,叙事理论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但是叙事学这个术语的出现才仅仅30年。法国批评家兹维坦·托多罗夫在其《〈十日谈〉语法》(Grammaire du Dec ameron,1969)中第一次使用了叙事学(narra-tologie)这个术语。 一 现代叙事理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以亨利·詹姆斯、卢伯克、布思等人为代表的修辞性叙事理论和以普罗普、巴尔特、托多罗夫等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叙事理论。本文将主要讨论结构主义的叙事理论。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两个主要源头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分析和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研究,不过后者的影响更大一些。普罗普在《民间故事的形态学》中提出尽管故事的人物多种多样,但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是不变的和有限的。他归纳出民间故事的4条法则:“1.人物的功能在故事中是稳定不变的要素,不受是由谁和如何完成的影响。2.对于童话故事来讲,已知功能的数量是有限的。3.功能的顺序是永远不变的。4.所有童话故事在结构上都属于同一类型。”(Scholes1974:65)普罗普对上百个俄国民间故事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发现功能的总数不超过31个。每一种功能就是一个基本事件。例如,最后的7种功能分别是:“英雄遇难题”,“问题解决”,“英雄被承认”,“假英雄或坏人被揭露”,“假英雄现原形”,“坏人受到惩罚”,“英雄结婚并继承王位”。每一个故事都是由这31个功能中的数种功能构成。另外,普罗普还把实施功能的人物分为7类角色:1.坏人,2.施物者(提供者),3.帮助者,4.公主(被寻求者)和她的父亲,5.派遣者, 6.英雄(寻求者或受难者),7.假英雄。在任何一个故事中一个人物可以扮演一类以上的角色(例如,坏人也可以是假英雄,施物者也可以是派遣者);或者一类角色可以由几个人物担任(例如,多个坏人)。普罗普的这种形式主义叙事结构分析为结构主义叙事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奠定了基础。其他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如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鲍里斯·艾肯鲍姆(Boris Eichenbaum)、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Boris Tomashevsky)和巴赫金,在不同程度上都对叙事理论,尤其是小说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代叙事理论主要是从法国兴起的。60年代法国文学批评理论界受到结构主义和俄国批评家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研究的影响,一批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论著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包括以格雷马斯(A.J.G reimas)为代表的神话分析,以克劳德·布雷蒙(Claude Bremond)为代表的民间故事分析,以罗兰·巴尔特、兹维坦·托多罗夫和热拉尔·热奈特等人为代表的小说研究。 巴尔特有不少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但是与叙事理论直接相关的主要有两种:论文《叙事结构分析导论》(“Int 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1977)和《S/Z》(1970),一部对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萨拉辛》进行分析的专著。在《叙事结构分析导论》一文中,巴尔特借用了语言学和普罗普的观 2002年第3期总第73期 外语研究 Foreig n L anguages Research 2002,№3 Serial№73 DOI:10.139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6963295.html, ki.wyyj.2002.03.004

人文主义与企业社会责任

人文主义与企业社会责任 人文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中国。第一次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 中这样阐述:“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中国的人 文思想源远流长。系统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则开始于14世纪欧洲的文艺 复兴运动,其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从传统的人文主义到现代的人文主义。每一次人文思潮的变革都是人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性与社 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代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其思想精华渗透人人类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人类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其中,也 包括了企业的价值体系。正因如此,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在 两次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古典经济观 到现代社会经济观。能够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逐步赋予了企业社 会责任的理性内涵。 一、传统人文主义与企业的古典经济观 传统的人文主义观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以14世纪 波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标志,是一次人类思想的解放运动。标志 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传统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自由、平等,反对神学统治,反对上帝主宰一切。主张以人为中心,依靠人 的创造力追求美好生活。应该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传统的人文 主义在一定时期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冲破封建专制束缚的强烈愿望, 对于西方的生产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受传统的人文主义观点的影响,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 立与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点:物质财富被视为 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财富的最大化积累在一定水准上成为衡量个人 乃至集体价值的评判标准。在传统的人文主义观点的影响下,人们片 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以求人类向自然界攫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形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的古典经济观。古典的经济观认为企 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其基本的职责就是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

热奈特叙事理论

叙事学: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 定义: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叙事学(法文中的“叙述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这种定义经不起深究。因为叙事学研究对象——“叙事作品”的界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而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而实际上,叙事学的发展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设想,它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神话、民间故事、尤其是小说这些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叙事作品中。即使是进入到非语言材料构成的叙事领域中,也是以

用语言作载体的叙事作品的研究为参照进行的。连巴特撰写的《时装体系》一书,也是在研究报刊杂志上关于时装的文字符号。单就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而言,叙事学早期关注的是前二者,主要研究的是“故事”;叙事学发达以后主要研究后者,关心的是“叙事话语”。所以它们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从实际发展情情况来看,叙事学是对主要以神话、民间故事、小说为主的书面叙事材料的研究,并以此为参照研究其它叙事领域。 “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实际在此之前,叙事学的研究设想和理论轮廓已经相当完整。叙事学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而不是历时性角度、历史的演变中去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 起源发展: 国外 尽管“叙事学”一词在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odorov)正式提出,但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却早就开始了。柏拉图对叙事进行的模仿(mimesis)/叙事(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18世纪小说正式登入文学殿堂后,对叙事(尤其是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