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华民族的觉醒》说课稿

一、说课标

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

5—4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6—5在民办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3—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

二、说教材

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探索史,其实也是对西方工业文明认识、学习、再认识过程。

从1840以开始,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人士“师夷长技以制夷”萌芽、再过二十年以奕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自强与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结果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枪炮救不了中国。于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目光投向了政治改革,维新变法由此兴起,戊戌六君子以血的代价告诉中国,资本主义改良在中国行不通,绝望的资产阶级被迫走向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没有把中国推向革命的最终胜利。

深受西方自由、民主、博爱等思想观念的知识分子发现历史告诉我们:枪炮、政治改革、革命,最终都在于人,而人最终来源于思想。

于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打倒孔家店,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白话文、《狂人日记》等以史无前列冲击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桎梏。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了初步解放。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点燃了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学生、工人等社会各阶层纷纷起来斗争,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由少数的资产阶级变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广大劳苦大众。可以这么说,新文化运动是干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火星,五四运动是高高的火焰。

教学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贡献,以及五四运动的口号、成果,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体会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通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贡献,五四运动的口号、经过,成果等,都体现新文化运动性质与历史作用。而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最显性的历史事件。

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折射出新文化运动开展的目的,由此导出其性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请学生回顾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历程,找出五四运动的不同之处(口号、主力军、规模、领导者),

由此得出划时代事件的意义所在。

(难点之所以难,问题还是在于历史高度不同,正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说学法

阅读法: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口号,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时间,经过,结果。

观察法:观察教材P101页图7—28,说出五四运动的口号。

探究学习:从打倒孔家店到提倡民主与科学,体会新文化运动性质;从五四运动的经过、口号,体会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四、说教法

讲述法: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经过

影像图片展示法:出示视频与图片,介绍五四运动的经过、口号。

组织探究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对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努力探索,得出:中国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观看漫画,回答问题

知道漫画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什么?

中国率先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旗帜的人是谁?创办了一

样什么报刊?(漫画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

比一比:看谁说的好(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贡献并分别作出点评。

(对新文化运动用一个全面认识与分析)

展示唐诗、白话诗、文言文、白话文作对比

思考: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白话文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理解、便于思想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大众教育的普及,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鉴别能力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议一议:组织学生探究: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并作点评

引导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

正当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时,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点燃了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

要求学生学习阅读卡,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观看相关图片图7—30、图7—31,了解五四运动的经过,思考:

五四运动有哪些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怎样的思想状态?

如何说明五四运动是全国各阶层广泛参加的?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比较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参加者(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反对的对象(封

建专制制度、旧文学、旧道德)斗争形式(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改革文学)

五四运动:参加者(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学生、工人、商人)反对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北洋军阀)斗争形式(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

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是如何一步步觉醒的。从制度层面的改良到思想层面的改变;从单纯的反帝或单纯的反封建到把反帝与反封建紧密结合。翻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 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2012 年12 月7 日至11 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在现代汉语里,“根”与“魂”是经常用到的两个词,前者比喻事物的本源,后者比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或民族的精神。习近平借 用“根”与“魂”,旨在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它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化虽历经朝代更迭、外族入侵而绵延数千年不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例如,在家庭美德方面,强调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在国家方面,强调民族大义,天下为公;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在个人品格方面,强调君子人格,仁者爱人。它不仅哺育了世代中华儿女,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全世界。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我们的“根”与“魂”,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源。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这样的自信。当然,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面临着发展困境。近代以降,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文化的优越感不断被击碎,有识之士开始看到我们的不足,由此“师夷”之风渐开,直到西学蔚然成风。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甚至一度出现了用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试题 人民版

思想品德:第十课试题(人民版七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1.8万多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说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国家 C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化,是一个文明古国 D中国是一个海岸线特别长,岛屿特别多的国家 2、据统计,我们平均每年净增人口一千多万,致使一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要被新增人口消费掉。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我国人口增长非常迅速,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 B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我国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增长非常迅速 D我国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致使劳动就业负担越来越重 3、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上144个国家中的排名情况是:土地面积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10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107位;草地面积居世界第2位,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76位……这些数字说明() ①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后列②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③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④我国的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的超级资源大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2020年8月21日,《上海证券报》报道:由于国内煤价高涨和电价控制,导致全国范围内的“电荒”加剧,根据中电联统计,目前至少有14个省实行临时拉闸限电,合计电力缺口可能达到3600万千瓦。这表明() A我国不重视发展电力事业,导致地方实行临时拉闸限电 B我国的电力资源严重贫乏,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C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导致电力资源不足 D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存在着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 5、来自我国国土资源部的权威数字显示:未来20年,中国石油需求缺口超过2.5亿吨,钢铁缺口总量30亿吨,铜缺口超过5000万吨,精炼铝缺口1亿吨。这说明() A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延伸阅读)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935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上映,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爱国志士唱着它,走上抗日救亡前线,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热情地唱起这首歌,并灌制了唱片.于是,这首歌又传遍世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1949年9月,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力荐用这首歌作为新中国的国歌.毛主席、周总理都支持他们的意见.这时有人提出:歌词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眼下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是否应该把这句改一下.周总理说:“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越嫉恨我们,就越想法破坏我们,你能说不危险了吗?倒不如留下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_卢鹏

第37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Vol.372011年第10期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No.10.201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重点项目:大香格里拉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研究(09SA03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度课题: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YZWH0908)。 第一作者简介:卢鹏(1972-),男,四川罗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收稿日期:2011-08-2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阐释 卢 鹏1,孙德朝 1,2 (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1;2.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文化智慧之树”从“根”“茎”“叶”“花”四部分进行分层透视。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其“根”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依附性特征;“茎”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农耕文化对畜牧文化的浸润和畜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疾风骤雨是传播路径的主旋律;“叶”是与现代体育兼容并蓄发展“和而不同”的文化地理符号,茂盛程度代表着受“现代体育发展”影响的程度,叶脉纹路清晰可见;“花”是依附于诸多大型民族体育盛会、节日庆典、婚葬嫁娶和生产劳动之余的动态文化符号,其艳丽程度演绎着民族传统体育动态发展的文化历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智慧之树;文化功能主义;文化元素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11)10-0015-04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 :the Tree of Wisdom and Culture LU Peng 1,Sun De -zhao 2 (1.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2.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 610041)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proceeds layered perspective about "cultural wisdom tree"from four parts :"root""stem""leaf"and "flower".The "root"of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omes from a profou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as strong national culture dependence features."Stem"is like the traditional sports spreading "path",whose main theme is composed of the invasion of"the Agricultural Culture"on "the Animal culture"and the flurry of "the Animal culture"on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Leaves"are the cultural geographical symbol ,whose luxuriant degree represents their influenced degree by modern sports development ,with the leaf texture clearly visible."Flower",as a dynamic cultural symbol ,is attached to many large -scale traditional sports gatherings ,holiday celebrations ,marriages and funerals ,and other leisure time ,showing a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istory.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ree of culture and wisdom ;culture functionalism ;cultural elements CLC number :G80-05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1-9154(2011)10-0015-04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研究,我国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和诠释,绕远(2009)从文化学视野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特质、文化源流、文化多元功能、体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少数民族 体育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全面阐释和论述[1] 。王俊奇(2008)从民俗体育学构建上就中西方民俗文化进行 了宏观探讨 [2] 。王岗、王铁新(2005)在从文化视角就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的基础上[3] ,(2007)从文化自 尊视域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4] 。 此外,刘少英(2003)站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价值进行了论述,并就有机融入旅游进行了宏观思考 [5] ;在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过程 中,李蕾等(2004)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与

简论中华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简论中华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考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不难发现,中华精神占一重要地位。 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过去五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繁衍兴盛﹐融会众多民族﹐并且形成和维系了团结统一的趋势。这一大趋势穿越数千年时空历久而弥坚。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又一次面临挑战之际﹐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富于智能和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与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或发明创造相伴随。以科学技术为例﹐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指导下所着《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指出﹐

最新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新陈代谢之近代中国社会众所周知,所谓近代史,就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而这个时期又以“五四”运动(1919)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段落:前八十年和后三十年。这一百多年中,特别是前八十年,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社会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认可 ,不断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和改变 ,使近代民族意识走上了理性化发展的道路 ,指示了民族意识向理性化、现代化迈进的方向。 笔者认为,民族意识是历史与时代高度统一的产物,它始终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历史和时代的大舞台。从来在西方眼中就是朦胧一团的中国,使得西方人对中国充满着模糊的想象。然而,历史终究不会留下这个悬念,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也只能是过去的过去。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犹如晴空霹雳一般惊醒了沉睡中的封建统治者,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毫不留情的踏碎了清王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天朝物产丰盈,无不所有,愿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卷276,页13)的闭关也终究挺不住炮口下的震撼。战争失败了,强烈的刺激感终于使得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有了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由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要说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首先绝对不得不提这个人——林则

徐,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他,深刻体会到中西之间武力的差距,对这种压力的目睹身受,使他终不能去怀。他给朋友写过一封信,对中西武器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而“内地将牟兵丁,虽不乏久列戎行之人,而皆勓面接仗,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68-569页)。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处在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便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在中国做鸦片贸易罪过论》,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国民族最初借助文字了解到的西方形象和情态。他是从闭塞风气中走出来的人,但是,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至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悔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魏源《海国图志》,卷81,页6)尽管林则徐的新知中仍然参合着种种旧见,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由此可见。同时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民族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自觉选择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自觉选择 在研究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自觉选择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所谓儒学,是以孔孟思想为核心自发展起来的关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博大庞杂的学术体系。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连续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正是这一文化的精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中华民族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积淀,其中,儒家文化中的“有为”思想,在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儒学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现象,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它在历史长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义勇军进行曲导学案

眉县首善镇东关小学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工具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导学案 单元主题:音乐课题: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导教师:班级:组名:姓名: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实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表现出作者对作品的喜爱和唤醒世人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整篇文章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着一幅幅有血有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画面,充满着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词的音,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查找资料,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知识链接】 1、田汉(1989-1968):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多才多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2、聂耳(1912-1935)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的代表作品还有《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卖报歌》《梅娘曲》,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 【预习检测】 一、不看书,填写下列信息。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的是歌曲《》。 2、《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年。 3、《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4、《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是电影《》的主题曲。 5、课文里的“敌人”指的是。 6、《义勇军进行曲》在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完成下列各题。 1、给生字注音。 血()肉魔爪()逮()捕嫉()恨压()迫振()奋人心豁()然开朗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推广及普及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1.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 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1] 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 文化、不同的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武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养生导引气功等构成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笔者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汉民族传统体育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形成的,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娱乐、健 身等体育活动的总称. [2]1.2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华文化为背景产生的体育项目,它是我国祖先经过漫长的历史而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体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地域性、大众性、历史性、民俗性、民族性、艺术性、传统性、宗教性、通融性、季节性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农业经济基础、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极具东方特性的体育.在以和谐社会为普便价值取向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养生娱乐、强身健体等特点,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 1.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革,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自身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缓慢.一些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同时,西方体育文化的引入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与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重天人和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消闲娱乐的民俗游戏是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运行方式以及其民族心态塑造的西方体育,形成了资本主义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强调竞争的文化取向,也形成了西方人所特有的冒险、挑战、竞争、追求平等与成功的人格特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影响,学校体育从恢复一始就引进西方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在教育领域得不到较好开展的原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向国际普及推广,成为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推广的方法及途径2.1文化的经济化是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动力 文化的经济化指的是文化进入产业及市场,在其中加入经济及商品要素,使文化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大众的消费潜力极大的推动了体育的发展,成就了体育事业的前途.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面向大众和市场.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长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深受群众喜爱.因为它的投入少、价值低,符合当今经济水平下大众的消费能力.因此,可以使一些具备市场开发条件项目进入市场.当今社会,如舞龙、舞狮等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推广及普及 王 菲1,田中玉2,王丰彩3 (1.华侨大学 厦门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华南女子学院,福建 福州; 3.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摘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及普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使全世界人民更深刻的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国际推广;途径中图分类号:G81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100-02 Vol.28No.8 Aug.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下) 2012年8月10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形态,而且是一套价值系统与行为模式。文化不仅具有外显的构架,而且具有无形或隐形的构架,从根本上制约、指导着人类的思维、行为,以及情感方式和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体育传统文化萌生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氛围中,潜涵着纷繁复杂的民族文化哲理和伦理价值观念。 (一)身心并重,内外兼修的体育观念 体育文化是身体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世代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习惯于相对稳定、和平宁静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带有浓厚的修身养性的特征。这也是东方体育文化区别于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以伦理道德为重点的体育特色 中华文明与道德风尚是举世推崇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制约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痕迹,即使是以技击为特点的中华武术竞技,也以身体、武功、德行全面发展为重点,其守内、崇实、尚礼的风格正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反映,这与古罗马角斗士在格斗中所追求的所谓勇敢、残忍相比,中华武术在价值取向和文化座标上的追求,显得更为深远,更加广博。 对精神道德的侧重使得体育运动的审美标准也被赋予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观,这种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缺少西方体育的简洁明快,因此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 (三)高度吻合传统文化的体育形态 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系统结构中,人体生命观、贵生观、养生观的体育价值取向尤为显著。这也是东方体育文化从最高层次的哲学思维,乃至各种社会文化形态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另一特征。 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平衡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精气神相统一的人体生命观,为民族体育的养生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这种体育文化精神,促进了那种通过人的意念、呼吸及身体运动,来调解机体内部阴阳平衡,活动气血,祛除疾病,增进健康,以获得超自然体验的特殊活动形式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竞技性运动的正常开展,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背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丰富的资源,也确有不适应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需要对其进行梳理、整合,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族自身内在的信仰、思想、文化素养的追求,这是民族存亡的关键。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挑战,机遇和压力并存。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优秀的文化必须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并能前瞻性地应对生存和发展问题。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具有高度的忧患意识,责无旁贷地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世界,并使之发扬广大,为人类文明史增添色彩。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它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以城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竞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以及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相适应,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激烈竞争的风格。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便是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产物。它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如尊重、和平、友谊、团结、公平、人的全面发展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这些观念代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它是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 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而东方体育中强调“养生修性”,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对西方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出路。 人类对仅追求胜负与狂热刺激的西方体育竞技日感不满,人们需要更多层面的身心体验和更深邃的高情感活动。东方体育具有注重肉体和精神统一的文化价值特征,在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方面,具有划时代的功能效应,成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高情感体育活动。 东方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涵着人体生命科学的丰富内容,对指导人类保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风靡世界的今天,东方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悄然升起。

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是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自远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各民族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Chinese nation is a big family which composed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55 minorities.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have been working,living and multiplying in the home land since the ancient times,and they contributed their intelligence to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o build an unified multinational countries. Among all the nations,they built a closely connection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so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eveloped a vast unified country. The long historic culture is a firm link to hold the national unity. 我们的先人历来把独立自主视为立国之本。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传统始终没有中断。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 Our ancestors always regard the independence as the foundation underlying all our efforts to build the country. 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human civilization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never suspended in the thousands historic progress. 今天,我们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照搬别国的模式。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我们采取独立自主的立场和政策。中国人民珍惜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也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读后感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读后感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0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6万人,来 华留学生的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受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均创新中 国成立以来新高。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一课,我知道了国歌的真名叫《义勇军 进行曲》。 真正确立龙作为中国图腾地位的人,是闻一多。他在《伏羲考》一书中建立了今天广 为流传的说法,“所谓龙便是因原始的龙(一种蛇)图腾,兼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 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生物……”他的论证方式接近循环论证,使用材料也是任意拼接。 所谓“化合式图腾”,并没有相应的人类学理论作为支撑。 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夕,徐悲鸿和梁思成力荐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毛主席和周恩来同意了,忽然有一个人说:“里面有一句歌词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 险的时候’,可是新中国即将成立,是否把这句歌词改一下?”周总理说:“我们身边还 有帝国主义反动派,我们中国越先进,敌人就越嫉恨我们,你能说不危险吗?倒不如留下 这句词,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全体政协委员一致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后来经过时间的检验,《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定为国歌。 每当五星红旗在蓝天飘扬,国歌声在晴空回荡时,民族自尊的血液就会在千千万万炎 黄子孙的血管中沸腾。我心中一片汹涌澎湃,雄壮的国歌声中有力的音符告诉我肩负了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任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回望历史的长河,无数先辈名垂青史,他们用自己的赤胆忠诚誓死?I卫自己不屈的民族,从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 建设民主主义中国而抗争的孙中山,为开创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唤醒东方 经济巨龙的邓小平,推进“三个代表”的江泽民,贯彻八荣八耻的胡锦涛……每个名字都 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是啊,正是这样一个向来不屈不挠的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又是这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唤醒沉睡于心底的自豪。 铺开历史画卷,在漫漫无边的岁月中,1949年10月1日,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日子,却被永远镌刻上了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尽情挥洒五星耀眼璀璨的光芒,仿佛在向 全世界全宇宙宣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的, 这一天,对于一个受尽欺凌,饱经沧伤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地让人热血沸腾啊!亿万华夏儿 女欢呼雀跃,热泪盈眶。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龙终于冲破荆棘冲向了世界上空。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区别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区别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内涵与形式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然而,自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的近代体育在我国逐渐传播成为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的主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逐步退出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舞台而流行于民间。而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在和平时期最能召唤起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最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当今社会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竞技体育运动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的消失,在采用相同的现代体育手段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等已将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成新的世界性体育项目,现代体育的发展已呈现多元化交融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性和民族性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中华文化史孕育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摇篮,它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伦理价值,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传统体育以传统的农业社会为背景,长期以来,在培养各族人民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规范的社会行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相比,民族传统体育的很多项目主要侧重在表演性和娱乐性上,同时更注重参与的过程。同时,我国许

多民族传统体育都与当地的民族节日、民族风情息息相关。如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水草丰美,以畜牧业为特定经济类型孕育出与之相关的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如西北地区与大川荒漠等自然现象联系,孕育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刁羊,姑娘追等体育项目,展现出草原民族奔放,热情的特征。 现代体育则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性和超越性。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现代竞技体育中是人类潜能的激发和对人类极限的超越,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主张“公平竞争”,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好”的文化氛围。 纵观世界体育史,不少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民族体育发展而来的。最早,西方体育文化借助强大的经济杠杆向生产力欠发达地区渗透,在近代体育文化大规模传播和交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东方各国由于缺乏契机,只能被动接受。 中国传统体育在经历了西方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的长期冲突和融合后,已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形成了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的局面,开始将自己融入全球化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使中国体育融入世界翻开了新的篇章,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世界体育舞台。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1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能力目标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 理解和感受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 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 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

试述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程

试述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程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论是汉、唐、宋、元还是明清。都是以天朝上国来自称,但是到了清朝,却有了新变化。由于清朝统治者一力推崇的闭关锁国政策,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使得中国根本不知道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而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甚至于西方国家对于通商的要求都认为是一种朝贡的请求,更以天朝上国无奇不有为理由而拒绝掉。一味的自大,不与世界交流,终于使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大势。 一、第一次的睁眼看世界 最终,将中国首次从梦中打醒的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东印度公司肆无忌惮的支持英商大规模的走私鸦片,使得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终使晚清名臣林则徐怒而虎门销烟,却最终惹怒了英国,从而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使中国走出了迈向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第一步。而在这种时刻,美法两国也来趁火打劫,趁机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侮辱。在这种侮辱下,终于出现了最早的睁眼看世界之人。林则徐不仅仅是一个禁烟者,更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持编著了诸多的著作,比较出名的例如《四洲志》和《各国律例》,此外他还主张对军队的改革,这些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林则徐之后一个先驱者则是魏源,作为林则徐好友的他,是较早接触《四洲志》的人,但是他却又根据《四洲志》而编著了更为出名和影响更大的《海国图志》。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怒喝,虽然在当时未免曲高和寡,但是其产生的意义却非比寻常。林则徐和魏源这两个先驱者虽然没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却激励和惊醒了许多的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海国图志》和另外一本介绍海外的书《瀛环志略》在传到日本后却一版再版,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精神食粮。 二、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发展 英法等西方列强虽然借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好吃,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便又寻了个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比第一次造成的影响更加恶劣,直接是打到了北京城,并且一把大火焚了圆明园。最终侵略者们在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之后心满意足的扬长而去。但是这次留给清朝统治者们的不仅仅有耻辱,还有警醒,他们不由得高呼这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开始思变自强。他们开始改革军事,大练其兵。靠镇压太平军起义的地方大员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成立了著名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企业,这些企业迈向了自强第一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所进行的斗争,他们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这一举动大大缩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科技方面的差距。但是除了为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外,他们还创办了为了求富的民用工业。官方创办的民用工业也鼓励了民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比如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和1872年陈启沅在广州创办的南海缫丝厂,这是民间开办工业的先河,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他们刺激着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煤矿等行业的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自强、求富,这是洋务运动所提倡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一时期的思想也向“师夷长技以自强”过度,这是中华民族迈向觉醒的第一步。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正在慢慢的醒来。 三、戊戌变法将思想也解放出来 中国由于洋务运动的发展,正慢慢变得不一样,或许就这样由其发展,会慢慢的进入近代化的门槛,但是列强却不会给这个机会。由于明治维新而变得强大起来的日本渐渐也想在中国分一杯羹,于是爆发了著名的中日甲午海战,这一战使清政府引以为豪的北洋舰队覆没,而日本则如愿以偿的与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是各地举人云集京师参加科举考试之时。这一消息极大的引起了举子们的愤慨,康有为更是其中的先驱,他怒而书写一份一万八千字的上皇帝书。发动了著名的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