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质疏松致病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致病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致病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致病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保健费用消耗大的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据估计,半数以上的妇女和大约三分之一的男性在其生存期内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老龄化,寻找更有效的方法逆转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丢失成为热门课题。自从1994年morisson等首次提出用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预测骨密度以来,各国学者又相继发现了另外一些候选基因。现就基因在骨质疏松病因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候选基因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治疗和预防的进展综述如下。

一、骨质疏松致病候选基因

1.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vdr等位基因位于人类第12号染色体。其中限制酶bsmⅰ、apaⅰ、taqⅰ和fokⅰ的基因多态性已被证明与骨量有关[2,3]。最近在vdr基因第2外显子发现的另一个多态性,因为能产生比正常vdr受体少三个以上氨基酸,且功能也不尽相同的vdr蛋白。在影响骨密度方面,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更多特殊不同的基因型相联系[4]。但也有vdr多态性与骨量没有必然联系的报道[5],而且vdr基因多态性的频度在种族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6,7]。目前,维生素制剂对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尚有争论,而vdr基因多态性在种族之间存在差异的事实,可能成为问题得以解决的钥匙。

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通过与雌激素核内特异性受体而起作用,er基因的变异对其作用的发挥有巨大影响。缺失激素结合功能区的er突变体,可激活c-fos 基因启动子,然后c-fos 结合到ap1部位,影响基因的激活。smith等[8]发现1例骨质疏松患者,其雌激素受体基因在第157位碱基由胞嘧啶(c)→胸腺嘧啶(t),相应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arg)突变为一个终止密码子(tga),导致基因转录的终止;kobayashi等[9]证实er基因多态性(pvuⅱ和xbaⅰ酶切)对应不同的骨密度值,ppxx基因型的骨密度较低,px单纯型与妇女的低骨密度有关。tsukamoto等[10]近年来又发现了er-β基因的多态性,高度的杂合子(93%)使这个多态性成为基因研究中一个非常有用的标记。

相关的研究还发现 (-/-)pvuⅱ er/bb vdr基因型妇女的bmd明显高于(-/-)pvuⅱer/bb vdr基因型的妇女[11],aabbtt -ppxx基因型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基因型[12],把vdr 基因和er基因位点的变化联系起来。

3.白介素-6(il-6):il-6对破骨类细胞有激活作用,并且与es缺乏导致骨丢失的病因有关。il-6基因定位于人类第7号染色体。研究发现es防治骨质疏松是通过il-6为中介起作用的。es通过er作用于il-6基因启动子近端225bq序列,抑制il-6基因的表达。此外,es能调节gp130(信号传导子)的信号传导,从而改变细胞对il-6的敏感性。murray等[13]最近也发现c/f基因型妇女的bmd明显高于f/f基因型的妇女,认为il-6基因多态性与bmd 相关。

4.ⅰ型胶原基因:ⅰ型胶原基因是重要的候选基因,因为ⅰ型胶原是骨的重要蛋白。其初级序列由重复的氨基酸序列甘氨酸-x-y构成。其中编码a1链和a2链的基因分别简写为colia1和colia2。已有研究证实,colia117q21.31~22.05和colia2 7q22.1的基因突变导致骨成骨不全[14]。spotila等[15]在1996年发现两种基因突变:一种为colia1的第27位碱基由鸟嘌呤(g)→胞嘧啶(c),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ro)变为丙氨酸(ala);另一种为colia2的第661位碱基由鸟嘌呤(g)→腺嘌呤(a),相应的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丝氨酸(ser)。随后grant等[16]在colia1基因上发现了转录调节蛋白spⅰ选择性结合位点多态性:在colia1基因第一内含子内有三个多态性位点,其中第三个多态位点结合于spi结合模色,为由鸟嘌呤(g)→胸腺嘧啶(t)的突变。spⅰ多态性位点g/t杂合子的bmd明显低于g/g 纯合子,而t/t的bmd始终是低的。最近有报道pcr 分析证实ss基因型和ss基因型的妇女较容易发生骨折[17]。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可由骨细胞产生并以自分泌形式刺激成骨细胞的复制和骨基质的合成。其基因定位于人12号染色体q22和q24区。骨的igf-1表达主要由igf-1

外显子1启动子调节。reed等[18]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浆igf-1水平与成骨细胞活性指标密切相关,随后zhang等[19]证实igf-1在废用性骨质疏松中起主要作用。现在认为特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低水平igf-1,可能与igf-1微卫星(192 bp)的特别位点纯合性有关[20]。同时,miyao等[21]发现此序列数目的多少与骨密度有关,并且此序列可发生突变,认为血清中igf-1水平受基因因素影响,特别是igf-1基因结构位点突变的影响。

6.转移生长因子(tgf-β):tgf-β是一族多功能细胞调节蛋白,对成骨细胞的分化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人类tgf-β1基因定位于19q13,富含gc和ap2序列,基因水平的调节是通过ap2启动子的激活来实现的。kundsen等[22]在39例骨质疏松患者第五外显子上发现存在两种基因变异,其中3例患者第78位碱基由胞嘧啶(c)→胸腺嘧啶(t),相应的氨基酸由苏氨酸(ser)变为异亮氨酸(ⅱe);另3例患者第7位碱基丢失。最近,yamada等[23]发现tgf-β1基因的一个由亮氨酸→脯氨酸的突变,导致cc基因型的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tt和tc型,cc基因型腰椎的骨折率也低于tt和tc型,而且血清中tgf水平在cc型也高于tt和tc型。

7.人降钙素受体(ctr):ctr基因定位于人第9号和第7号染色体。masi等[24]用alu ⅰ限制性酶定位于ctr基因的一个多态性位点,发现其第463个氨基酸既可表达脯氨酸(cc 基因型)又可为亮氨酸(tt基因型),其中tt基因型的bmd明显低于cc基因型,随后他们用taqⅰ限制性酶又发现tt基因型的腰椎bmd明显低于tt基因。而dohi等和taboulet等也分别发现了多态性(rr,rr,rr)和(hh,hh,hh),并且均与骨密度相关[25,26]。

8.甲状旁腺激素(pth):pth具有加强骨细胞溶解钙、破骨细胞吸收骨、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及矿化骨的作用。最近hosoi等[27]发现pth基因的bst b1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和骨密度有关,bb型人群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bb型,且bb型的骨代谢率也明显高于bb型,认为pth基因多态性是低骨密度的又一敏感标记。

二、骨质疏松候选基因研究的临床应用

对骨质疏松的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方法。几乎可以肯定,在早期处于特别危险状况下所丢失的大部分骨量,在以后常常不能再恢复。一旦骨质疏松合并骨折发生,就无足够有效的药物可以使骨质疏松的骨骼恢复原来的骨质量。因此,预防性治疗是处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可靠方式。骨质疏松候选基因研究的一个潜在应用是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如果能分离鉴定出预测低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因多态性,那么就以此作为筛选工具,鉴定高危人群以及作出是否有必要进行药物干涉,使患者在骨折前就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治疗。研究已显示食物中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引起的骨量增多的反应部分依赖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不同的vdr基因型对维生素d和钙的反应不同。可以肯定多态性标记在候选基因的应用,能提供给患者适当的治疗方法的信息,以决定哪类患者最适用于哪种治疗方案,并检测各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目前,骨质疏松候选基因尚不能成熟的应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尚需在不同种族中大规模样本研究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骨质疏松症相关知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 什么原因引起骨质疏松症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测定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及骨更新率的快慢,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骨形成指标。 (2)骨吸收指标:1)尿羟脯氨酸。2)尿羟赖氨酸糖甙。3)血浆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知识宣教

骨质疏松症的健康知识宣教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一、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治疗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骨质疏松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骨质疏松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芳洁综述,赵小兰△审校(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重庆400038)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 检查; 综述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6.08.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16)08‐1137‐0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低能量损伤即可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很严重的健康问题。《2013年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蓝皮书》指出,中国50岁以上女性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15%,而骨质疏松症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增多[2]。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发生脆性骨折,病死率和病残率的增加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及时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骨密度(BMD)是指南推荐的客观的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病情的指标,随着技术的改进,BMD的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本文就 BMD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双能X线吸收法(DXA) DXA法是国际公认的BMD检测方法,DXA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3‐6]。目前指南上采用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基于DXA测定[1],通过测定值计算出T值和Z值来诊断。采用DXA早期测量BMD可了解患者骨质疏松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价药物治疗效果,预测发生脆性骨折风险[7]。由于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线吸收不同,DXA的原理是采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线照射不同的组织,收集高能量和低能量射线通过不同组织而产生不同的衰减分布曲线,再根据计算机一系列运算和数据处理得出单位面积的骨量,即为BMD。DXA的常用测量部位是髋部、腰椎和前臂远端,也可以测量全身其他骨骼。DXA不仅可以测量出BMD,还能计算出两个标准差T值和Z值。DXA虽然临床应用广泛,但它的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DXA所测量的是单位面积的骨量,是松质骨和皮质骨中骨量相加的总和,它不能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那么在腰椎退变严重、骨质增生严重时所测得的BMD值偏高,低估了骨折风险,同时由于X线的重叠影像这个缺点,一些与脊柱有重叠的组织如主动脉钙化、腹腔钙化、伪影等均会影响BMD的准确性[8]。 2定量超声(QUS) QUS是一种利用声波来检测BMD的技术,1984年由Longton等[9]首次应用QUS诊断骨质疏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QUS得到了较大的改进。QUS常用的检测部位是跟骨,由于跟骨松质骨含量高,能更好的评估骨质量,同时周围软组织少,对检测结果影响更小。有两个较常用的参数,一是反映骨量的参数‐宽带超声衰减(BUA),二是即可反映骨量又可反映骨质的参数‐‐声速(SOS),BUA主要与跟骨强度有关,而SOS主要反映跟骨松质骨的BMD情况[10]。QUS的优点是无创、无放射性、操作简单、设备便携、费用低廉等,但存在检测部位的限制、周围组织影响、不能检测腰椎或髋部等骨骼BMD 等缺点,同时目前国际上参数无统一的正常参考值,诊断无统一标准可循,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11]。QUS更适合社区骨质疏松的初步筛查[12]。 3定量CT(QCT) QCT是一种可以分别测量松质骨和皮质骨BMD的检测方法,于1982年由Genant等[13]发明,利用X线的衰减原理,在CT机扫面时附加质量控制体模和校准体模,同时扫描患者腰椎和体模,将扫描的图像CT精确地转换为羟基磷灰石的等效的骨矿物质密度,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得出每个椎体骨松质的BMD值,然后取几个椎体BMD平均值反映腰椎的 BMD。QCT测量的BMD是体积BMD,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不受检测部位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同时松质骨的代谢转化率比皮质骨高,由于皮质骨的BMD远比松质骨高,在行DXA检查时松质骨的骨量改变往往会被密度高的皮质骨所掩盖,从而产生误差,降低了骨质疏松的检出率[14],因此选择性检测松质骨的BMD可以早期反映骨量的变化,从而做到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DXA测量BMD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价发生骨折风险的标准,有研究证明QCT测量BMD的结果与DXA具有高度一致性[15],由于DXA在空间分辨率方面存在局限性,QCT能够进行三维结构的测量,能够辨别骨的细微结构,可以排除小关节增生、骨质增生、椎体骨赘等因素的影响,QCT对骨质疏松的诊断率要高于DXA[16]。QCT分为单能QCT和双能QCT两种,单能QCT 方法不能分离松质骨中的脂肪组织,将脂肪等同于水,忽略了脂肪对BMD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而双能QCT可以减少脂肪成分对结果的影响,但精确性比单能QCT低,同时患者辐射剂量较大[17]。QCT由于设备体积较大,检查费用较高,同时对患者的射线剂量比DXA高,所以现在QCT在临床应用方面没有DXA普遍[18]。此外,QCT的参考数据和诊断标准是只有欧美版本,而针对中国人全的参考数据和诊断标准还是空白[19]。 4显微CT(Micro‐CT) Micro‐CT技术是以体素为单元,在微米级水平超清晰地扫描骨小梁,精确计算出标本骨量参数,测试大量骨结构参数,从骨的质和量两方面提供一种全新的测量方法[20]。Micro‐CT 在骨微结构层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它是一种能全面、精确、立体测量骨微结构,更加精确地评价骨质量的技术。显微CT可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骨小梁骨微结构的变化,如果Micro‐CT结合染色技术,将达到与常规病理切片一致的结果,早期发现骨小梁结构变化,对骨质疏松做出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21]。Mi‐cro‐CT作为对骨组织细微结构检测的手段,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但也存在设备价格昂贵、患者检查费用高、放射性较大等缺点,所以目前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但具有较好的实验研究前景。 △通讯作者,E‐mail:zhaoxiaolan65@126.com。

骨质疏松症的最新基因学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BMD)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和脆性骨折发生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现阶段,BMD值仍是临床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既往有关双生子和家系研究已充分证实该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之后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骨质疏松症系多基因参与的遗传性疾病[1,2],且受到药物、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已发现并报道了大量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候选基因,但对于这些基因位点的研究结果不一,争议较多。为此,近年研究者不仅加大了研究的样本量,而且采取了多中心联合研究、荟萃分析等,使结果的可信性大大增加。近阶段,更是利用了全基因组扫描技术[3-6]对人群进行了大范围的基因学研究,并得到了喜人的结果。 有关骨质疏松症的全基因组相关性分析研究 2007年Keil等[3]发起了Framingham Heart研究(FHS),对1141名志愿者的7098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100K SNP阵列)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尽管研究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但研究者同时记录了这些人群的BMD值,并对此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中6个基因与BMD有关,分别是COL1A1、CYP19、雌激素受体(ER)-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MTHFR以及VDR基因。且这些基因在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BAT)和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中,均P<0.001。该研究与之后的研究相比存在研究人群相对较小、基因芯片技术相对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应的验证手段等缺点。但FHS是第1个利用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对骨质疏松症所开展的基因学研究,也是第1个基于随机人群的大型研究,这为后来的全基因组相关性分析(GWA)研究提供了方向。 继FHS研究后,2008年Richards等[4]率先在西欧人群中就骨质疏松症、BMD及脆性骨折进行了GWA研究。该研究共涉及8557例参与者,并且对其中2094名志愿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累计覆盖314075个SNP位点。之后,研究者又在另2个西欧人群中对先期研究中呈现显著性差异的,即与椎体或髋部骨BMD、骨质疏松症或脆性骨折具有显著相关性的近百个SNP位点进行了重复性验证[4]。 研究发现,LRP5基因内及该基因附近的多个SNP位点与髋骨BMD关系显著[4]。其中rs3736228这一SNP位点对于BMD的影响,无论是椎体还是髋部,均呈明显相关性。该位点还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显著相关。 LRP5基因 LRP5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1q13.4。LRP5和LRP6作为frizzled的协同受体,介导Wnt信号通路,而Wnt通路则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增生和骨的形成。另外在单基因病的研究中发现,LRP5基因突变或失活可致骨质疏松-假神经胶质瘤综合征(osteoporosis pseudoglioma syndrome,OPPG)的发生,OPPG是一以低骨量、自发性骨折和双眼视力下降或缺失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而LRP5基因的过表达亦可致高骨量(HBM)和硬化性骨发育不良(sclerosing bone dysplasias)。 Ferrari等[7]在2004年对LRP5基因多态性与BMD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并确定9号外显子一无意突变2047G/A与男性(而非女性)腰椎BMD有显著性关系,并且与青春期男性腰椎骨骨量密切相关。之后,FHS骨质疏松研究[3]及其他一些研究均证实了Ferrari等的研究结果。日本学者Mizuguchi等[8]和Urano等[9]又发现了LRP5基因9号外显子多态性不仅增加男性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同样使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显著上升。澳洲一项研究还发现LRP5位点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髋骨BMD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LRP5基因中另一个与BMD关系非常密切的是G171V,系LRP5基因上第11号密码子缬氨酸至甘氨酸的突变。该突变最早在1997年由Johnson等[10]在HBM家系研究中发现,并由Babij等[11]在转基因鼠实验中证实了其致骨量增高的作用。而Boyden等[12]的研究指出,G171V突变并非通过激活LRP5信号传导而是通过抑制Dkk-1对于Wnt通路发挥抑制作用,从而使患者骨量增高。而Ai等[13]对于HBM 相关突变(G171V、G171R、A214T、A242T、T253I及D111Y)研究发现,相对野生株,G171V对于Dkk-1具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7-9]基本一致。 2008年van Meurs等[14,15]对2004~2007年欧洲及北美18个研究团队共37534个个体的LRP5基因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发现该基因的Met667以及Val1330位点对于人群椎体和髋骨BMD均有显著相关性,这2个位点危险基因的携带者发生骨折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上述研究结果证实,LRP5基因确实与BMD有关,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易感基因之一。 ·综述· 骨质疏松症的最新基因学研究进展 张旻佳,刘建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上海200025)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脆性骨折;基因;全基因组扫描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识别码:C文章编号:1673-6087(2009)04-0349-04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专题讨论骨质疏松症 [编者按] 骨质疏松症是随年龄增长过程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也是引起骨折危险性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所以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以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 (100035) 薛 延 1 引 言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以骨强度降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由于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强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骨矿密度和骨质量。影响骨质量的因素包括骨微结构、骨转化、损伤积累(如微骨折)和骨的矿化状况等。骨强度的降低使骨在遭受外力时易发生骨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化的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问题。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在当前常见疾病中位居第7位,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 国外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骨折的流行病学概况 据估计,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有2亿人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大约有75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数据。 211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差异 加拿大骨质疏松症多中心研究随机调查10061名超过50岁的女性和男性,采用WHO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分别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矿密度。结果显示,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症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211%和719%,总患病率为1518%;男性腰椎骨质疏松症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19%和418%,总患病率为616%。 212 不同性别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差异 目前,美国已有1000万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和1800万可能发展成为骨质疏松症的低骨量患者。根据美国第3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1988~1994年),全国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3%~6%和13%~18%;低骨量的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8%~47%和37%~50%。 213 不同年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差异 在西班牙,医学研究机构对该国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采用WHO诊断标准,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分别测量女性腰椎和股骨颈骨矿密度。腰椎骨质疏松症和股骨颈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22~44岁人群分别为0134%和0117%,45~49岁人群分别为4131%和0,50~59岁人群分别为9109%和1130%,60~69岁人群分别为24129%和5171%,70~79岁人群分别为4010%和24124%。有12173%的西班牙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即197万例。 214 不同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差异 上世纪90年代欧洲29个研究中心进行了欧洲前瞻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后来英国也参与了该项研究。内容包括骨矿密度测量和腰椎变形的研究。根据WHO的诊断标准,测量50岁以上女性人群的股骨颈和粗隆间骨矿密度,并与美国第3次健康与营养调查同年龄同部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欧洲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11%,低骨量的患病率为60%~83%。经年龄标准化至65岁后,英国女性低骨量的平均患病率比美国第3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低。 在墨西哥,医疗研究机构对20~90岁的4467名女性研究对象进行调查,50岁以上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6%,低骨量患病率为57%。接受调查的墨西哥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0%,低于高加索妇女的患病率(30%)。 在保加利亚,医疗研究机构采用单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8869名20~87岁妇女的前臂骨矿密度,骨质疏松症和低骨量的患病率分别为1512%和2818%。50岁以上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和低骨量的患病率分别为2015%和3215%。 此外,在印度,20~79岁人群中女性有2919%,男性有2413%出现低骨量,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大约有50%,男性约有36%出现低骨量。挪威50岁以上的妇女有14%~36%患骨质疏松症。 215 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发生率 骨质疏松症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症骨折以腰椎、髋骨和腕骨骨折多见。据推测,50岁以上白种人女性一生中患髋骨骨折的概率为18%,白种人男性为5%~6%;女性和男性患脊椎骨折的概率分别为16%和5%、前臂骨折女的概率分别为16%和3%。女性和男性一生中总的骨折发生概率分别为40%和13%,女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脊椎骨折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此外,60岁以上女性脊椎骨折的患病率比男性高2~3倍。

骨质疏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专论? 作者单位:410011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 骨质疏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廖二元 骨质疏松症(OP )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在骨代谢调节和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有了许多进展,临床诊断治疗水平也迅速提高,进一步揭示OP 的发病机制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作用原理将有助于推动OP 防治工作的迅速发展。 一、骨代谢的偶联调节研究 成熟骨组织主要靠骨重建进行着持续的、循环性的破骨与成骨过程,这一过程的有序性偶联调节是维持正常骨量和骨的生理功能的基础。许多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控制着骨的代谢水平(骨代谢率)和破骨/成骨活性的平衡,以维持正常骨量和骨的生物学质量。骨重建的特点是:(1)发生于所有骨组织的所有骨表面和衬面;(2)与骨构塑不同,骨重建无方向性,但存在循环周期(骨重建周期);(3)骨的形成和吸收由骨的细胞来完成,但作用的部位主要在骨基质;(4)骨重建的成骨和破骨过程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可以说没有破骨过程就没有成骨过程,反之亦然。 调节骨代谢偶联过程的因素很多,通常可分为下列若干种类型与层面。 1.循环激素(整体层面):主要有甲状旁腺素(PTH )、降钙素和1,252(OH )2D 3;生长激素(GH )则可能主要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2Ⅰ在局部起作用,其他激素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维生素等在生理条件下,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较弱,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导致多种代谢性骨病。 2.骨量的遗传性决定因子(基因2分子层面):自从认识到维生素D 受体基因变异与骨量的关系以来,目前认为骨量的75%左右是由遗传因素决定 的,这些因子可能还包括雌二醇受体、降钙素受体、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基因类型,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 )2β1、白细胞介素(IL )26、IL 21受体拮抗物、PTH 、IGF 2Ⅰ、Ⅰ型胶原α1链、骨钙素等的基因多态性等。此外,还鉴定出一些与骨 量有关的遗传位点(HLA 标志物、11q12213、11q 、 1p36、2p23224、4q32234等)。这些基因(或位点)的多态性类型组成个体的特定骨代谢类型,进一步研究他们与OP 的关系,找出我国各民族骨质疏松的易感基因类型,有助于评价本病的预后和风险性。建立易感基因的表达型基因芯片技术,可能是常规与大量筛选OP 易感人群、早防早治OP 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3.旁分泌调节(组织2细胞层面):在某一个体,由于上述的循环激素水平和基因类型是基本固定的,所以决定个体骨代谢水平和调节骨代谢偶联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因子和旁分泌激素。重要的骨 代谢偶联调节因子主要有IL 21α、IL 21β、肿瘤坏死因 子(TNF )2α、TNF 2β、IL 2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GM 2CSF )、前列腺素(P Gs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GF )、IGF 、骨形成蛋白(BMP )、TGF 、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PD GF )等。护骨素(OP G )及其配体(OP G L )和NF 2κB 受体活化素(RAN K )是一组对骨 代谢有明显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OP G 对破骨细胞的破骨功能起关键性调节作用(破骨细胞分化的负性调节因子),而OP G L 以其可溶性分子形式发挥作用(破骨细胞分化的正性调节因子),OP G L 基因突变鼠有严重的骨硬化。RAN K 又是OP G L 促进破骨细胞分化的靶信号受体,与OP G L 结合阻断OP G L 的作用。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还可发现更多的旁分泌/自分泌调节因子。 在上述的多种细胞因子和循环激素中,一些可上调而另一些则下调他们的表达。由此看来,骨代谢的调节是十分复杂的,而在生理和一般病理条件下(如OP )可能以骨组织局部的旁分泌调节占优势。因此,如果仍然从几种骨代谢调节的循环激素的作

骨质疏松研究进展_孙志香

综 述 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孙志香,张振鹏,吴 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湖南长沙 410008) 中图分类号:R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03(2005)02-0110-04 收稿日期:2004-12-14;修回日期:2005-01-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以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和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和病理性骨折,主要发生在中老年 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中,发生率高达60%以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2种亚型,即I 型和Ⅱ型。I 型又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骨质疏松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中老年骨痛、骨折及骨折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骨质疏松研究进展进行。 1 病因病理研究进展 通常,人们从峰值骨量获得及净骨丢失率两方面,来探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 [1] 。一般来说,低 峰值骨量结合高骨丢失率可导致骨质疏松,而激素如雌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 H )、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甲状腺素等的调控因素、营养因素(如摄钙量低、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等)、物理因素(如活动与负重、日光等)、种族和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因素和妊娠因素等,都与骨质疏松有关[2]。 雌激素缺乏可导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这已成为大家的公识。而低负荷则是产生骨质疏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其生物力学机制是机械负荷 降低,使骨的应变低于骨塑形阈值,因而骨量减少,在生物学机制方面表现为骨重建过程异常,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 目前,人们对骨质疏松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 物学水平,并在其基因遗传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研 究发现,一个负责运送磷酸盐和钠的N TP2a 基因若异常,将使磷酸盐从体内流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肾结石。日本歧阜县国际生物研究所对1500名年龄在65-70岁妇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的碱基排列和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以及骨密度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两个碱基对闭经后骨量的减少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医学遗传学专家在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征 遗传家系研究中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基因突变是该综合征的病因,该家系中携带此突变基因,但未发病个体的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人。 此外,维生素D 受体基因、I 型胶原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和IL -6基因等编码的蛋白质,都参与了调控骨代谢活动,因此对这些基因的研究现在已成为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I 型胶原基因在不多的研究中,就极其显著地表现出与骨量的相关性;雌激素受体基因与骨转换的关系也与临床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高骨转换率相吻合,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基因进行系统的研究。 骨转换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许多激素、细胞因子及细胞协同完成。其中任一环节的变化,都影响骨量的获得和骨转换的平衡,而每一环节显然都受控于基因,而受控于多基因的可能性要比单基因大。因此,要从基因角度探讨骨质疏松问题并对它的发生做出预测,就必须对多基因及基因多态性进行全面研究[4] 。 冰岛遗传解码公司对该国200多个家族进行了分析,其中每个家族都包含多名骨质疏松症患

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一)

骨质疏松的遗传因素(一) 骨量峰值和骨丢失速度是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家系调查显示骨量峰值受遗传控制,有腰椎和髋部骨折史的绝经后患者的女儿(绝经前)与没有此家族史同年龄的女性相比,前者腰椎、股骨颈处的骨密度更低,年轻女性(平均年龄18.6岁)的骨密度与其母亲的骨密度明显相关〔1〕。双胞胎的研究也提示遗传对中轴骨和外周骨骨量及骨丢失速度有一定影响。各种遗传基因可能也与骨质疏松有一定关系。 一、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 在各种可能影响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危险性的候选基因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是最受人关注和引起争议的。VDR基因由9个外显子组成,位于12号染色体(12q13-14),第8内含子中的2个内切酶位点BsmⅠ和ApaⅠ及第9外显子中的内切酶TaqⅠ位点是研究VDR多态性的焦点。凡存在内切酶位点的用小写字母表示,无内切酶位点的用大写字母表示(以下同)。1992年Morrison等首先发现澳大利亚白种人的VDR基因与骨钙素(BGP)水平有关,BB型的人比bb型有更高的BGP。94年他们又发现BB型个体不仅骨密度低,且会更早地发生腰椎和髋部骨折,并认为在决定骨密度的遗传因素中,VDR基因的等位基因变化要占到其中的75%。此后,有关VDR基因与骨密度的报道不断出现,但结果很不一致。 有报道BB型妇女骨丢失速度(2.3%)高于Bb型(1.0%)和bb型(0.7%),在23~68岁的健康日本妇女中,BB型的人骨密度低于bb型1s,且骨丢失速度更快。年青时骨密度最受VDR基因影响,而70岁以后基因对骨密度的影响近乎消失。在我国青年妇女中发现bb基因型的股骨颈骨矿含量明显高于Bb型,老年妇女中也有类似的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2〕。 VDR基因型也影响到肠Ca吸收、骨对活性VitD治疗和体力活动的反应性等。在摄入高钙时,BB型和bb型健康绝经后妇女的肠Ca吸收基本一致,但在低钙饮食时,BB型妇女对钙吸收的增加不及bb型。Gennari等也发现BB、tt型绝经后妇女的肠Ca吸收能力低于bb、TT型〔3〕。此外,高钙摄入可能会削弱基因型对股骨颈骨密度的作用,因为发现虽然BB型妇女骨丢失较多,但当BB型妇女在摄入高钙时股骨颈处的骨量丢失不明显,而Bb和bb型的骨密度则不受饮食影响。VDR基因型可能会影响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的疗效。bbaaTT和bbAaTT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在经1α-OH-D3治疗后腰椎骨密度上升1%~2%,而BbAATt 型妇女下降1%,BbAaTt型无变化。BB型的人骨量较低,对治疗反应较差,但她们的骨胳似乎对体力活动的反应性与其他基因型无太大差异。绝经前妇女经体育锻炼18个月后,BB、Bb、bb型妇女的骨矿含量增加程度基本相似,分别为2.8%、3.0%和2.0%,但均明显高于不运动的对照组(增加0.8%)〔4〕。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报道没有发现VDR基因型与骨量或骨质疏松危险性的关系。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VDR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明显不同于白种人,BB型仅占0%~4%,而在白种人中BB型要占10%~20%〔2〕。在中国南方30~40岁的年轻妇女中未发现VDR基因与骨量峰值的关系〔5〕。即使是在丹麦的白种围绝经期妇女中,也没有发现VDR基因型同腰椎或股骨骨密度、骨丢失速度以及骨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6〕。Houston则作了一个相反的报道,他们认为bb型个体股骨颈骨密度低于BB型0.79s。 造成上述各种报道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种族、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摄钙量,研究样本大小、组成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VDR基因的作用可能不如先前所认为的那么大,但他肯定对骨代谢有影响。VDR多态性不一定与骨密度有因果关系,但他也许同附近某一未知基因有连锁不平衡。 二、雌激素受体基因 雌激素是提高骨密度,防止绝经后骨丢失的重要因素,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表面均发现有雌激素受体(ER),这表明雌激素对骨细胞起着直接调控作用。ER基因突变可造成人与动物骨密度下降。一位男性雌激素抵抗患者ER基因第2外显子第157密码子发生了一个由精氨酸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张月红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摘要: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疾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雌激素缺乏,雌激素受体激活受限,肠钙吸收下降,调控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网络系统发生改变,破骨细胞生成增多,其功能活跃,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和功能。骨质疏松发病还与雌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Ⅰ型胶原和转化因子-β等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就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雌激素;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04)02-0151-03 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密度降低,引起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妇女。遗传、雌激素、营养和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发病密切相关,主要发病机制是雌激素缺乏导致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破骨细胞功能活跃,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凋亡,从而使骨吸收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骨质有机物和无机物成比例地减少。另外,雌激素受体(ER)、维生素D受体(VDR)、Ⅰ型胶原和转化因子-β(TG F-β)等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 1 破骨细胞 破骨细胞来源于造血前体细胞,如集落形成单位-粒细胞巨噬细胞系(CFU-G M)或单核细胞系。骨吸收刺激因子是通过3条信号传导通路刺激成骨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VitD〔1,25(OH)2D3〕受体通路;蛋白激酶A 途径〔甲状旁腺激素(PTH)、前列腺素(PG)E2〕; gp130通路(白介素)。骨保护素/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OPG/OCIF)是新发现的重要的细胞因子,能抑制上述刺激成骨细胞的3种传导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 NFR)超家族成员,共有401个氨基酸残基,含有7个结构域(D1 作者简介:张月红(1968-),女,博士。从事创伤营养研究。 -7)和1个由2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信号肽,N端D1-4(22-179aa)与配基结合〔1〕。 OPG/OCIF通过与其配基结合来抑制和阻断该配基的信号传递,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分化。OPG/OCIF配基为骨保护素配体/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PG-L/ODF),是新发现的重要的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它与破骨细胞分化和活化受体(ODAR)/NF-kappa B受体活化区域(RANK)结合,促进骨髓破骨细胞前体形成破骨细胞,增强破骨细胞功能,降低破骨细胞凋亡。雌激素缺乏骨髓微环境中OPG-L/ODF和OPG/OCIF比例失调,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2〕。 白介素-1(I L-1)、白介素-6(I L-6)、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 NF)刺激破骨细胞增殖与分化、激活成熟破骨细胞和抑制破骨细胞凋亡,增强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能力,雌激素可抑制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和成骨细胞分泌这些细胞因子,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这些细胞因子产生增加,从而使骨吸收作用增强,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最近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通过调节c-Jun基因表达和c-Jun N末端激酶磷酸化,阻断受体活化区域配体(RANK L)/M-CSF诱导的激活蛋白-1(AP-1)转录,抑制骨髓单核细胞前体形成多核的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3〕。

骨质疏松患者该注意什么

健康知识 骨质疏松患者该注意什么: 1、适当的补钙,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疾病,但是一定不可过量,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2、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3、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坚果之类的,坚果和果仁可以从多方面促进骨骼健康。杏仁,开心果,和葵花籽,都属于高钙食物。花生,杏仁含有的钾,有利于减少尿液中钙的流失。另外,坚果中含有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也对建立强壮的骨骼有益。 4、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此外,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注意的饮食卫生还包括一些不易食用的东西,比如烟酒,过量饮酒可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应限量适度的饮酒。还需要多晒太阳,阳光本质上虽不是食物,但它是一种营养物质的最好的来源,而这种物质在食物中的含量非常稀少——身体接受太阳光照射合成维生素D。如果没有维生素D,钙质就不能正常吸收。 1.做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迈克施密德特著有《厌倦疲劳》一书,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 2.沉思。 人们常常通过沉思来放松自己,而沉思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疲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舒舒服服地坐着、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像“一”那样简单的字。当其他想法侵入时,集中精力,再去想先前的那个字。 3.慢慢地做一些伸展运动。 做伸展运动的效果跟做深呼吸差不多。它可以减轻肌肉张力,加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以及帮助把氧气输送到大脑等。 每天开始时都来一次和缓的、适度的、给身体增加活力的伸展。弯曲脊柱可加速体内的循环。最好的伸展运动是:双手和膝盖着地,然后慢慢地、用劲地把背弯成弓形。保持这种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地放松。或双脚以肩宽分开,身体略微向前倾斜、屈膝,把你的手放在大腿中部,然后轻轻地弯腰,保持10秒钟,再放松。再重复做。 1.做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迈克施密德特著有《厌倦疲劳》一书,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 2.沉思。 人们常常通过沉思来放松自己,而沉思确实可以帮助人们

骨质疏松病例(严选内容)

病例: 姓名:曾XX 性别:女 年龄:60岁 职业:退休 主诉:间断腰背痛五年于2012年3月26日门诊治疗。 现病史:2006年10月27日因摔倒而致右尺骨骨折,骨科处理。 2012年1月9日再次摔倒致左腕骨骨折,骨科处理。 2012年2月6日因腰背痛加重接受口服止痛药治疗。 2012年2月24日查骨密度L1-4椎体T值-2.7SD,BMD749mg/cm2;股骨颈T值-2.2SD,BMD602mg/ cm2。 2012年2月24日予阿仑膦酸钠、阿尔法骨化醇和碳酸钙D3治疗。 2012年3月9日复诊,改用密盖息(降钙素)50IU BIW肌注。 既往史:慢性胰腺炎,慢性腹泻病史3年。无食道病变;无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无长期咖啡等饮用。 月经史:绝经年龄50岁,已绝经10年。 家族史:其母曾有髋部骨折史。 体格检查:身高165cm,体重58kg,BMI 21.3kg/m2。 实验室检查:PTH 90pg/mL ↑ 15-65pg/mL 25OHD 12.8 ↓ >50mmol/l 钙 2.07 ↓ 2.1-2.55mmol/l 骨钙素 22.1↑4.8~10.2ug/L(骨更新率越快)

β-CTX 0.36 P1NP 35.1 雌二醇 <18.35 <201pmol/L(绝经后) 磷 0.91 0,9-1.34mmol/L 肾功能CR 70 44-115μmol/L AKP 84 53-140u/l s-TSH 0.75 0.27-4.2uIu/ml 肝功能、风湿全套、肿瘤标志物正常 辅助检查:腰椎CT(2012-3-26):L3、L4轻度退行性改变 甲状旁腺B超(2012-3-26):甲状旁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慢性胰腺炎 低钙血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发展过程 1,25-(OH)2D3降低→PTH升高 阿尔法骨化醇降钙素 破骨增加,成骨减少+血钙升高 阿仑膦酸钠血钙降低+钙流失 钙剂 治疗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趋势与防治进展

factor-(CT GF,CCN2)--a marker,mediator an d th erapeutic target for renal fib rosis[J].Neph ron Exp Neph rol,2010,114 (3):83-92. [9]李洁,刘乃丰,魏芹.罗格列酮抑制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心肌成纤 维细胞增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Sm ad的表达[J].中华内 分泌代谢杂志,2010,20(14):479-483. [10]Leask A,Parapu ram SK,S h-i W en X,et al.Con nective tis sue grow th factor(CT GF,CCN2)gen e regulation:a p otent clin ical bio-marker of fibroproliferative dis ease?[J].J Cell Commun Sign al,2009,3(2):89-94. [11]M erline R,Laz aros ki S,Babelova A,et al.Decorin deficiency in diab etic m ice:aggravation of nephropathy due to overexpression of pr ofibrotic factor s,en han ced apoptosis an d mononuclear cell in filtration[J].J Physiol Pharmacol,2009,60 (Suppl4):5-13. [12]Wang LN,Tao LJ,Ning WB.E ffect of enalapil on renal inter stitial fibrosis in rats w ith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J].Zhong Nan Da Xue Xue Bao:Yi Xu e Ban,2008,33(9): 841-848. [13]Yokoi H,M ukoyama M,Nagae T,et al.Reduction in connective tissu e growth factor by antisen se treatment amelio- rates ren al tubuloin terstitial fibr os is[J].J Am S oc Neph rol, 2004,15(6):1430-1440. [14]张媺,唐功耀,芮宏亮,等.虫草菌液拮抗马兜铃酸对人近端肾 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8):472- 475.[15]陈洁,孙建平.氯沙坦和百令胶囊对马兜铃酸肾病小鼠肾间质 纤维化过程的干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 9(5):440-442. [16]Roestenberg P,van Nieuw enh oven FA,J oles J A,et al. Temporal expression profil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dicate a role of conn ective tissue grow th factor(CTGF/CCN-2)in diabetic neph ropathy in mice[J].Am J Ph ysiol Renal Physiol, 2006,290(6):F1344-1354 [17]Gu ha M,Xu ZG,T ung D,et al.Specific down-regulation of connective tis sue gr ow th factor attenuates progres sion of neph ropathy in mous e m odels of type1and typ e2diabetes[J]. FAS EB J,2007,21(12):3355-3368. [18]Weston BS,Wahab NA,M ason RM.CTGF mediates TGF- beta-indu ced fibronectin matrix deposition by u pregulating active a A5B1integrin in human mesangial cells[J].J Am Soc Nephr ol,2003,14(3):601-610. [19]M argetts PJ,Gyorffy S,Kolb M,et al.Antiangiogen ic and antifibrotic gene therapy in a chronic infu sion model of peritoneal dialysis in rats[J].J Am Soc Nephrol,2002,13(3): 721-728. [20]Sak am oto N,S ugimura K,Kaw as hima H,et al.Influence of glucose an d inflam matory cytokin es on TGF-beta1and CT GF mRNA ex pres sions in h uman periton eal mesothelial cells[J]. In t J M ol M ed,2005,15(6):907-911. 收稿日期:2010-12-08修回日期:2010-12-29编辑:张卫国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趋势与防治进展 胡军,张华,牟青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骨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 关键词:骨质疏松;流行病学;三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R6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2011)08-0729-03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0,每年都有一个主题。早在1885年Pornmer提出骨质疏松症,到1990年丹麦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得到世界公认以来,对骨质疏松症在病理生理、诊治、预防等方面有了深度的认识,取得了许多肯定的成果。WH O定义为,由骨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分为增龄型和雌性激素缺乏型两大类,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趋势和防治综述如下。 1流行病学趋势 骨峰值的高低有46%~62%取决于遗传因素,剩下的38%~54%则取决于环境因素[1]。骨质疏松正成为吞噬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流行病0,据调查,骨质疏松已由20世纪的第13大疾病跃居为21世纪的第5大疾病,全世界患骨质疏松的总人数超过2亿,造成骨折患者130万~16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 20%的男性、60~70岁的妇女中1/3患骨质疏松;纽约下城医院家庭保健中心针对359例年龄40~90岁的华裔妇女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华裔妇女中有55%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38%的骨密度偏低。我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骨质疏松患者在6000万~ 8000万之间,其中妇女占绝大多数,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男性的6~8倍,骨质疏松患者并发骨折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