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滚动、看、摸、比较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的物体,初步感悟相应几何形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搭一搭活动,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四类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辨别不同几何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演示文稿PPT

学具:学生自己收集的四类立体图形

学前准备:1、将学生收集的物体筛选,把规范的四种立体图形每种各提供1个。

2、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排好桌椅,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只篮子,每只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过渡: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谁来了?喜洋洋。喜洋洋今天要来我们班做客,初次见面,它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百宝箱,百宝箱里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拿边说。

2、预设:餐巾纸、橡皮、药盒、魔方、骰子、乒乓球、子弹。。。。。。。。。

活动一:分一分

3、点评:这些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

4、要求:请小组的同学合作,一起把它们分一分(板书: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又快,又安静,听明白了吗?开始。(PPT屏幕,1、又快2、又安静)

5、点评:这个小组合作的又快,又安静,老师给这个小组奖励一朵花。

6、反馈(1)请看大屏幕,刚才老师把XX小组分的拍了照片,我请这一组的XX 来介绍一下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把这些物体放在了一起?

预设:他们都是长方形。

点评:你的意思是,在这几个物体中都能找到长方形的面。但是它们不叫长方形,而叫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你能快速从你的篮子里找出一个长方体呢?预设:长方体

(3)点评:你知道的真多,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你能快速从你的篮子里找出一个长方体呢?

7、点评:刚才小朋友拿的真准确,喜洋洋把我们今天认识的四位新朋友都画了

下来,你们还能认出来吗?

这是什么图形?(打乱了说)学生说,老师完善板书。

活动二:玩一玩

过渡: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四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这四种图形,今天的玩是有要求的,图形不能掉地上,只能在桌面上玩(PPT),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互相说说有什么发现?看那些组的小朋友会玩有发现(PPT)。听明白了吗?开始。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小朋友们刚才在玩的时候,哪个图形最不听话啊?

追问:还有哪个图形也能滚?

提问:剩下的两种图形能滚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它的面都是平平的。

提问:像这样平平的面叫平面,请小朋友把长方体拿出来,一起来摸一摸,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平面,哪个图形也有平面?

预设:圆柱。

小结:小朋友不但会玩而且还有了这么多的发现。

活动三:我是小小设计师(背景音乐)

1、过渡:喜洋洋觉得大家今天表现真棒,特地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看,它像什么?(火车)有那些图形组成的?

2、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边指边说。

预设:长方体,圆柱,球。

2、那刚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四种立体图形,你想不想自己来搭一个物体,送给我们的好朋友喜洋洋呢?(搭一搭)

3、要求:4人一小组,用今天认识的4个图形,合作搭一个物体,先商量一下搭什么?商量好后在行动。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合作有创意(出示PPT),到时候杨老师会把你们的作品拍下了展示给同学看。

(看着搭差不多了)搭好的小组用行动告诉我,你已经完成了任务了!

4、反馈1:(搭的是城堡的那种,用长正方体放在最下面的):

我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们一小组你搭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图形?

请小朋看这幅图,猜一猜这个小组搭的是什么?

5、提问:为什么搭的物体不一样,但是都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放在下面?因为他们比较稳,他们都有平面。

6、反馈2: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一组的照片,大家看他们搭的是什么?这个呢?

7、提问:为什么你们这几个小组都把圆柱横着放在下面?

预设:圆柱躺着的时候会滚。

提问:为什么你们要把球放在最上面或者中间?

预设:球会滚动。

点评:你们真是动手又动脑的好孩子。

8、小结:刚才小朋友都是利用图形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小朋友们都做到了会合作有创意。

过渡:现在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还能认出他们吗?

点评:这个圆柱躺着你也认识它,你的小眼睛真亮,这个圆柱扁扁的你也认识,你的观察真仔细,这个长方体细细长长你也认出来,你真厉害!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各种各样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都认识了。

活动四:读一读

过渡:最后,我们一起走进小朋友最喜欢的绘本世界,今天杨老师要和大家讲一个《点和线相遇》的故事,在美丽的图形王国里,有着一群可爱的居民,有一天小小的点和长长的线相遇,会发生很多奇妙的事情。

很多点集中在一起,选择其中一个中心点,找出距离中心点相等的点,把这些点用线连接起来这样就成了圆。这四个点,用线连起来,这样就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四个点,用线连起来,就成了正方形。

如果把圆立起来转动的画,圆成为皮球模样的球体,把圆一层层的摞起来形成圆柱,把长方形叠起来就成为了长方体,把正方形叠起来到一定的厚度就成了正方体。

瞧,这条街上大部分的建筑都是长方体的。

看,这是大卫家的厨房,这里面的很多物体都是圆柱比如说。。。。告诉你们啊,动物身体里也有圆柱呢,小猫的骨头的这一部分是圆柱。那图形是人创造的吗?不是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大自然中就已经存在图形了,你看,树是圆柱,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它都纹丝不动。像松树的树干是实心的圆柱,竹子是空心的圆柱。

冬眠的动物将身体蜷缩成球体的形状,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冷空气接触身体的面积,较少的散发热量,其实我们冷的时候也会蜷缩起来,是同样的道理。球很容易滚动,从小珠子到大足球,动物的蛋有的近似球体,有的不是球体。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地球虽然滴溜溜的转,但是还好它不会滚走。为什么地球不会滚走呢?为什么大街上大部分的建筑都是长方体?为什么很多容器

都做成圆柱的形状呢?(板书:问号)这些问题等待着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发现,你也可以读一读《点和线相遇》这本绘本,从书里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7页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法设计:实验操作学法设计:小组研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组内相互说一说) 3)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各组派代表介绍礼物) 2、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教学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导语:今天开始学习图形。(出示课件)我们和小熊一起来认识图形吧。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 1.认识球。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 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2.认识圆柱。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 (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 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大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1 教案一:《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 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2 教案二:《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2、知道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体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像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难点形成立体图像的表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瞧!这是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收集的废旧物品,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品进行一次拼搭比赛,就象玩积木一样,好不好? 师:那好,在玩之前,请听好老师的要求: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合作拼搭出一个你们喜欢的作品,并给它取个名字。老师要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摆的又快又好。小朋友们可以先商量商量,再动手摆摆看!请大家赶快行动吧! 二、拼摆物体,初步感知。 (学生动手进行拼摆,教师巡回指导) 师:停!小朋友们真棒,摆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纷纷举手) 师:噢,都想介绍自己组的作品,我们先从一组开始。你们组选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作品,你们摆的是什么? 一组:我们摆的是城堡。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二组:我们摆的是火车。 师: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 师: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组的小朋友刚开始把这样形状的物品横放着拼搭,可是它总是来回滚动,上面放的物品就掉下来了,后来,有的小组把它竖着放,它就不滚了。那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其它形状的物品在拼搭的时候,有什么问题? 三、整理物品,感受特征。 看看谁的眼睛亮?谁的手儿巧?(课件) 师:孩子们,从你们摆的作品中,把圆圆的,到处滚动、最不容易摆的物品找出来,放进塑料袋里。再把横着放来回滚动,但竖着放就能站稳的物品找出来。剩下的爱滚动吗?它们都不爱滚动,都很容易摆。小朋友们看看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吗?(讨论)把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收起来,把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收起来。 四、分类起名,认识特征 刚才哪些物品的形状也都有自己的名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它。(课件认识图形) 师:)今天,老师也想做一个机器人,我想用圆圆的这个物品,做机器人的头,但是它总是滚来滚去的不好固定。那老师还是用海绵胶把它固定好。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是这样圆圆的爱滚动。 生:……( 课件1) 师:数学家也发现了这样形状的物体最爱滚动,于是就给它们起了个名字,谁来猜猜这样的形状叫什么名字。 板书:球。 (请一个学生上前找出球,贴在黑板上。)师:老师在粘贴机器人的腿和胳膊的时候,就发现如果不小心把这些易拉罐碰倒,它就会来回滚动,有时还能滚掉到地上,但是只要竖着放好,它们就能站稳。老师还发现这样的物体上下同样粗细。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像易拉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8盒积木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组图片(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们来做回小小建筑师,造你一做你喜欢的房子。 2、将盒子里的积木搭成城堡、楼房或者其它的东西,注意要摆放的稳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 3、展示作品并说说怎样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稳固啊 (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学生可能说不出名称,只要那出积木就行。) 它们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呢?(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说的对级了。它们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应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一边摸一边说长方体有6个平面,正方体也有6个平面,圆柱有两个平面,球没有平面。 (2)汇报交流 大家都数出来了吗?你是怎样数的?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 三、联系实际 小朋友们,除了这些积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呀?比比谁说得好!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也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能更多的发现。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小学数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分类与区分 教学难点:数立体图形的个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家长找一个看不到里面的盒子(袋子),在里面装上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若干个,然后家长报出要寻找的“宝贝”名称,如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等等,然后孩子伸手在盒子(袋子)里找出相应的图形,不能偷看,完全要凭手的感觉去寻找图形。 师:数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立体图形,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数学迷宫探索有关认识立体图形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讲解 2、出示例1 【例1】是长方体的画√,不是的画×。

()()()()()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2、巩固练习:哪些是长方体,填序号。 长方体()。 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②交流答案,说想法。教师总结, 3、出示例2 【例2】是正方体的画√,不是的画×。

()()()()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三、游戏练习 衔纸杯传水 目的:增进亲近感,考验成员配合、协作能力。 要求:人员选八名一组,男女交替配合。共选十六名员工,分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另有二名人员辅助组第一名人员倒水至衔至的纸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缸内,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谁的缸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 课堂小结: 1.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有8个尖尖的棱角。 2.正方体:方方正正的,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有8个尖尖的棱角。 3.圆柱体:圆圆的柱子,上下面都是一样大的圆形,侧面光滑,可以滚动。 4.球体:圆圆表面光滑,可以滚动。 5.数组合图形的个数: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组和图形,先数行和列,再数层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立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滚动、看、摸、比较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的物体,初步感悟相应几何形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搭一搭活动,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四类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辨别不同几何体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演示文稿PPT 学具:学生自己收集的四类立体图形 学前准备:1、将学生收集的物体筛选,把规范的四种立体图形每种各提供1个。 2、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排好桌椅,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只篮子,每只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过渡: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谁来了?喜洋洋。喜洋洋今天要来我们班做客,初次见面,它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百宝箱,百宝箱里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边拿边说。 2、预设:餐巾纸、橡皮、药盒、魔方、骰子、乒乓球、子弹。。。。。。。。。 活动一:分一分 3、点评:这些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吗?” 4、要求:请小组的同学合作,一起把它们分一分(板书: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又快,又安静,听明白了吗?开始。(PPT屏幕,1、又快2、又安静) 5、点评:这个小组合作的又快,又安静,老师给这个小组奖励一朵花。 6、反馈(1)请看大屏幕,刚才老师把XX小组分的拍了照片,我请这一组的XX 来介绍一下下,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把这些物体放在了一起? 预设:他们都是长方形。 点评:你的意思是,在这几个物体中都能找到长方形的面。但是它们不叫长方形,而叫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你能快速从你的篮子里找出一个长方体呢?预设:长方体 (3)点评:你知道的真多,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你能快速从你的篮子里找出一个长方体呢? 7、点评:刚才小朋友拿的真准确,喜洋洋把我们今天认识的四位新朋友都画了

《认识立体图形》的说课稿

《认识立体图形》的说课稿 《认识立体图形》的说课稿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了解学生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6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

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

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一年级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设计:实验操作学法设计:小组研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组内相互说一说) 3)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各组派代表介绍礼物) 2、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六版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的有关内容及练习五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学习用品和一些积木等;课件;相关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的形状 (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只篮子,每只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各个小组物品大致相同。教师事先用布把篮子盖起来。)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只篮子,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大家现在心里一定在想:篮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 1.看一看(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师:请各个小组的小组长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仔细看一看,篮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每个小组都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将篮子中的物品倒在桌子上,然后认真地观察桌子上的物品。课件同时出示) 2.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物品吗?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现在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分类。

(各小组的学生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教师行间巡视。) 3.议一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当学生分得差不多时,师: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这几样物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各小组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各小组学生展开讨论。) (备学生:有的小组或许会把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分为两类:即把像牙膏盒那样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作为一类,把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作为另一类。也有的小组可能会把圆柱分为两类,一类是细长的,一类是扁扁的,如:印尼盒。教师都暂不于否定或肯定。) (二)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 1.说一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讨论后汇报: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这些物品哪些方面有相同之处呢?(每组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教师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予以表扬。这部分是重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意见,尽量多说,反复地说,还可边说边拿着立体形状的物体演示。) 2.讲一讲(教师在学生操作,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就来和这些“立体图形”交朋友。(揭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揭示概念特征,边出示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图形板书于黑板上。) 师:是的: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学生先观察黑板上正方体图形,再各自拿一个正方体摸一摸、看一看。)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这些面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学生先观察黑板上的图形,再摸一摸长方体形的物品。发现无论长的长方体或扁的长方体的实质是相同的,应属于同一种形状的图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把原来分成两类的长方体摆放到一块儿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二)过程与方法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教学准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导语:今天开始学习图形。(出示课件)我们和小熊一起来认识图形吧。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设计

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1.认识球(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 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2.认识圆柱(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找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让学生摸一摸、试一试,感受并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8个顶点、6个平平的面。(2)找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大。而长方体6个面不是一样大的。(3)辨别扁的长方体教师拿出扁长方体,把正方形的一面对准学生,让学生辨别这是什么图形,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引导学生辩论出它为什么是长方体。小结:我们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4页例题、第35页“做一做”第1、2题以及练习八第1、2题。教材中的例题从现实生活中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然后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物品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四种立体图形,而对于每个立体图形教材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做一做”第1题通过学生滚动圆柱、推长方体等活动,初步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做一做”第2题通过学生不看实物的情况下,按指定图形名称摸实物的活动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练习八第1题是以连线的形式将实物和一般模型建立联系;练习八第2题是以数一数的形式要求对各种图形进行辨认。 (二)核心能力 认识立体图形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从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再抽象到一般的模型,最后明示图形的名称,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实现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 通过操作和观察,正确辨认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4种图形的特征,并找出生活中形状与之相同的物体。 (四)学习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五)学习难点 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纸盒或竹篮)、《认识立体图形》名师教学课件、《认识立体图形》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些常用的生活物品和学习用品。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感知形状 (1)看一看:小组成员互相看一看都带来了什么物品,想办法把这些物品管理好。 (2)分一分:组长拿出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的学具箱子,组内同学互相看一看,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把你们认为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3)想一想:为什么要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 (4)引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渗透分类的思想,在分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几何体的外型特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实践探究,认识特征 (1)活动一: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 先选择喜欢的一种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再交换物体,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对它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物体分分类。 并根据你们对它们的认识尝试起个名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体验。) 小组交流每类物体的特点,准备选1名代表发言。 (2)全班交流 ①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在桌上可以任意地滚动,我们把它叫做球。(课件演示,板书:球)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34--P35。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设计思想: 力求创设一种轻松、自如、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观察法 学法指导: 仔细观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感知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具:课件、几个实物 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他是谁呢喜欢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图形吧。(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 三、动手操作,感知形状特点 1.动手分一分。师:请同桌的小朋友动手、动脑,把桌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分法,参与学生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同桌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法。第一种:一堆是积木块、鞋盒、奶盒、肥皂;一堆是粉笔盒、魔方、骰子;一堆是易拉罐、笔筒、茶叶筒、筷子;一堆是球、弹子。第二种:一类是四四方方的;一类是直直的,像柱子;还有一类是圆圆的球。第三种:物体的一个(或几个)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 3.直观揭示概念。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类的情况。告诉学生各类实物分别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板书它们的名称。 三、实践探究,形成表象。小朋友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后,引导他们继续“玩玩”这些物体。 1.滚一滚、推一推。请同桌的小朋友滚一滚,推一推桌上的不同物体。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组织交流汇报。学生交流汇报,可能会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无法滚动。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也无法滚动。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 平平的;圆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够滚动,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滚动。 四、抽象图形,认识特征 1.引导辨认、区分各类物体的实物和图形。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说出它们的名称。 3.引导说一说,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五、巩固训练 六、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Understand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graphics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第32页、第三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立体图形和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老师:今天有一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里,瞧!谁来了(出示蓝猫的图片) 学生:是蓝猫 老师:对,蓝猫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它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都有些什么呀?赶快打开来看看! 老师:你最喜欢哪个礼物,为什么喜欢? 老师:蓝猫还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一分 1、学生六人小组活动,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2、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分得一样样吗? (如果有学生分错,将在后面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自己改正过来。) 3、揭示概念。 师:每类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小学一年级数学1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及评析 (兴国潋江二小刘美媛)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摸、滚、推、搭”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组一袋各形状的的实物、每人一袋立体图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①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数学王国参观好吗?(出示课件:带音乐的立体图形建造的漂亮房子) ②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物体,上次刘老师去参观的时候还给你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带了一份礼物呢!想看看给你们带的礼物吗?赶快打开你们桌上的口袋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2、汇报交流: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结合小朋友说的学具出示课件: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排球、皮球、三棱镜等实物)

【过程评析】由学生喜爱的参观活动引入,抓住了“童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情趣。接着由说“礼物”,使学生自然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这么多物体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指导小组合作) 2、说一说。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 3、揭示概念 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说教师在电脑分出的各类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过程评析】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接着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立体图形,将他们从形象的感知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识。 (二)、认识物体的外形特征 1、认识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学具袋中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面有大有小我是看出来的。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