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女主人公性格对其婚恋的影响—在《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中婚恋比较

2 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

3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4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

5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

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9 沮丧与感情的冲突

10 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分析——语言学视角

11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

12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3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4 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

15 从功能理论视角研究公示语的中译英翻译

16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7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18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9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20 The Conditioning Factor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

21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22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ilm Erin Brockovich

23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24 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研究

25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女性语言的特点

26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27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

28 从《红楼梦》及其译本看中英非赞同表达的异同

29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30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科特的性格

31 《红字》中珠儿与《雷雨》中周萍之比较

32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33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34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35 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

36 英汉委婉语中体现的文化异同

37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

38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39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40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41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

42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43 对中英语“丑”词的文化和认知解读

44 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

45 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的比较分析——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46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

47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

48 论《呼啸山庄》中人性的转变

49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50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51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

5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53 论《喜福会》中家庭观的中西差异

54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忠诚:困境与重塑

55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

56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57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

58 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

59 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合作原则”特点及社交功能

60 杰克凯鲁亚克与垮掉的一代

61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62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

63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6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傲慢与偏见》翻译中的体现

65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66 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儿童的观察和语言分析世纪的美国社会

67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68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69 一项有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的调查研究

70 中西方祭祀文化之异同

71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

72 身势语在初中与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不同应用

73 论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翻译

74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of Road and Traffic Public Signs

75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76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研究

77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78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79 中文古诗词叠词的研究与翻译

80 试比较《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主人公性格异同点

81 全身反应法在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2 中国英语初探

83 《呼啸山庄》和它的四个版本电影的比较研究

84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85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86 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

87

88 论跨文化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89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90 浅析《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挣扎

91 论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92 On Critical Realism in Oliver Twist

93 《远大前程》与《名利场》叙事技巧比较研究

94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95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科技产品广告翻译

96 英汉新词理据对比研究

9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8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Different Destinies of Rhett Butler and Ashley Wilkes in Gone with the Wind

99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00 超验主义和美国个人主义

101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102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103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

104

105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06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107 《欲望号街车》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分析

108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109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110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11 从文化视角看部分英汉习语的异同

112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113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114 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性格分析

115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116 查尔斯?狄更斯鞋油厂经历在大卫?科波菲尔身上的艺术再现

117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118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119 《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的成长

120 城市公共标识翻译技巧及问题分析

121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122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Oliver Twist

123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124 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Beauty” Principle

125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女性主义的显现

126 模糊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义分析

127 小说《白鲸》中亚哈布船长的人物悲剧解读

128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129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

130 玛丽?巴顿的女性意识

131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132 Joy Luck Club:Chinese Tradition under American Appreciation

133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134 《哈利波特》的圣经原型解读

135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136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

137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简?爱》两种中文译本的比较

138 中西方文化中的节日比较

139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40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

141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142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43 《浮生六记》翻译赏析—林语堂翻译策略研究

144 从大众对汽车的选择看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145 政治委婉语的取效性行为分析

146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147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eech

148 On Alice Walker’s Woma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149 翻译腔成因浅探

150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

151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152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153 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论网络流行语的可译与不可译

154 <<格列佛游记>>写作风格分析-杰出的寓言讽喻体小说

155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

156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157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158 The Localization Strategy of Multinationals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Chinese Multinationals Overseas

159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60 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161 论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性

162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163 论《兔子归来》中黑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164 浅谈网络聊天中的英语缩略语

165 View Chinese and Western Love from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and Romeo and Juliet 166 《阿甘正传》承载的美国青年价值观

167 The Basketball Cultures of China and America

168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应用的语用分析

169 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

170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

17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2 解读苔丝悲剧的成因

173 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女性主义

174 Negative Transfer and the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175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17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7 Lost Generation Writers and Chinese After-s Writers

178 简爱女性意识分析

179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80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

181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

182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183 中英文动物俗语的感情差异研究--以“狗”为例

184 On Promotion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185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怀特的《夏洛的网》

186 中英习语文化异同及其翻译

187 汉语叠词翻译的对等研究

188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89 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

190 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

191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破产姐妹》的字幕翻译

192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193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

194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195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96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197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198 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和谐观

199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艺术家莉丽的女性意识

200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称谓方面的差异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两种语言 在称谓和礼貌方面的表达截然不同。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不论职位、年龄的差异如何悬殊,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很亲切。如果称他们先生、夫人或小姐, 他们总觉得过于郑重其事, 不利于缩短相互间的距离。西方人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晚辈可与长辈同名, 在外国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 中国人则觉得不可理解。对长辈或年龄大的人直呼其名或者取与之相同的名字, 被认为是大不敬或没教养的表现。在中国, 人们用师傅、同志来代替不同的称谓, 而西方人经常用“Hi, hello”与别人打招呼, 或轻微发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2 私人话题方面的禁忌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 对于他们来 说, 年龄、金钱、婚姻状况, 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见解和宗教上的信仰都属于他们的私事, 别人无权过问。询问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 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然而此类的禁忌在中国并不存在。因为中国人热衷于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关心。一个人的事情也常常是所属大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询问在外国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 中国人则认为这是密切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表现,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所谓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存在了。 4.3 数字方面的禁忌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 异性。例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 和84。传说是因为孔子73 岁死, 孟子84 岁死。英语国家避讳13 和星期五, 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 号, 星期五。另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

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 好事成双, 六六大顺, 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 除外) 当作幸运的象征。4.4 动物方面的禁忌在中国, 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 征, 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在西方, 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 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 如“五蝠拜寿”。西方人却对蝙蝠没有好感, 通常联想到坏的特征, 是两面派、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英语中还有as blind as a bat 的成语, 意思是和蝙蝠一样眼力不济。 5.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5.1 使用委婉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为了避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或 因话语不当所引起的不快, 人们往往借助委婉语来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5.2 加强对禁忌语言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 一部分, 因此适当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习惯有助于克服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 西方奇怪的忌讳-[话题] 2009-08-25 很多同学马上就要踏上出国留学或者游玩的旅程,出行之前,再给大家提个醒,注意外国的一些禁忌,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以下这四种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禁忌语之异同

摘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事跨文化交流或者跨文化商务谈判, 都回避不了文化差异问题。中西方文化上的诸多差异导致了两种文化中禁忌语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就中西方禁忌语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进行对比,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禁忌语,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关键词:跨文化禁忌语异同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禁忌语之异同 在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些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是阻碍交流的主要原因。虽然语言障碍被克服了,但人们有时还是不能理解对方,这是由于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缺失引起的。我们不难发现在众多跨文化交际书籍中,对禁忌方面的知识讲述相对其他知识要少。然而,禁忌方面知识的匮乏却是导致误解,冲突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跨国商务谈判和贸易等失败无法预见的严重后果的。。在跨文化交流中, 了解和遵守对方的禁忌语习惯, 通常能使交流谈判得以顺利进行。 禁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而语言禁忌则是社会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种文化社会中,都存在语言禁忌,英美社会也不例外。在同一种文化中,由于地区或者次文化的差异,禁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不同的文化中,禁忌的差异就更大了。因此,禁忌就更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设置了障碍,使得人们不得不注意它并避开它,以便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试图就中西方禁忌语的相同点和相异点进行对比,使人们更好地了

解中西方禁忌语,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中西禁忌语的相似之处 1.1.对敏感词的禁忌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对“死”怀有强烈的恐惧, 极不愿意提及“死”字。汉文化里“死”是人们最忌讳的字眼,人们忌讳谈死,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回避“死”,尽量用其他词语代替。据《汉语委婉语词典》记载,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有481 条之多,英语中类似“死”的委婉语也有400 余条。所不同的是,英语中关于death 的委婉语与基督教有密切的联系,而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则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天子皇帝之死被委婉称作“驾崩”;士大夫阶层称死亡为“疾终”、“不禄”、“溘逝”等;庶民百姓对于死的别称更是五花八门,如“卒”、“没”、“下世”、“谢世”、“升天”、“老了”、“走了”、“翘辫子了”等等。而如今,在战场上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战死的人,则被称做“捐躯”、“牺牲”、“就义”、“阵亡”,以这些满含褒义的赞词来避讳开“死”字。英语亦然,西方人不会直截了当地说 He died。而用以下代替 pass away,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 ,expire,go to Heaven,be with God,go to sleep for ever,close one’s eyes etc. 1.2.对排泄行为的禁忌 有关排泄的表达成为交际中的主要禁忌,尤其是在讲究礼貌的场合。在实际生活或电视电影中,人们会用一些比较文明的词代替其意义。如果要上厕所,最普通的说法是 to urinate 名词是urination,如果是去看病,护士为了化验小便,就会给你一个杯子。“Will you urinate in this cup?”医生也许会问:“Do you have trouble urinating?” Or “Do you have difficulty voiding? ”此外,还有其他的说法 to piss,to void or to empty. 不过,小

中西方禁忌语之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语用

第12期 2011年12月 现 代 阅 读 MODERN READING NO.12 December.2011中西方禁忌语之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吴万能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禁忌语源自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各民族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禁忌语,忽视这些禁忌语,必然导致语用失误及交际的失败。本文从东西方禁忌语的差异入手,探讨其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关系。 【关键词】禁忌语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7(2011)12—0013-01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生活经历、文化价值观及思维习惯不尽相同,意见、观点也难免存在分歧,如果双方各持己见,只会让问题搁置,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在实际过程中,充分的理由、得体的话语也未必能说服对方,交际双方若忽视禁忌语的存在,势必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失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或观点,明确对方语言中禁忌语也尤其重要。 一、关于禁忌语及语用失误 根据国内外学者,如张红玲(2007),胡文仲(2007)的观点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在每个社会都有一些行为和语言被视为禁忌,但是各个社会禁忌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恰恰反映了某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这些禁忌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在有些交际场合必须表达时,可以用委婉语来替代。 语用失误指的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美交际效果的差错。英语语用失误一般分为两类,即语言本身的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是指语言用法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或表达方式不当;社会语用失误是指交际过程中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而在语言形式选择时产生的失误。语用失误是通常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掌握不全面或不熟练引起的。 二、中西方禁忌语差异之表现 (一)言语禁忌 (1)与性及排泄有关的禁忌语。这类禁忌语被视为污秽下流的词语,是英汉禁忌语重要的一类。这些词语主要涉及人体某些部位、性行为以及与排泄等不洁之物。虽然西方国家对性的问题比过去比较开放了,尤其是在美国,但并不是表示他们可以毫不掩饰地谈论性,英语中特别忌讳在公共场合或男女都在场的情况下说那些下流词语。这些词曾被严禁用在电台或电视台的播音中,否则会被认为缺乏修养、谈吐不雅。 (2)与怀孕有关的禁忌语。这类词在英语中属禁忌语,这也说明人们对性持保守态度。在中国,把怀孕称为“有喜了 ”“有了”等等,这类委婉语在现代社会仍为人们所沿用,直接使用与性有关的词语仍被看作是极不文雅的。 (3)关于诅咒、骂人的禁忌语。有些骂人的词语或语句过于粗俗,受到社会的严格限制。英语中诅咒、骂人的词语多与基督教的词语和名称相关,在交际活动中应避免使用这些词语。汉语中这种固定的诅咒或骂人的话似乎少些,最常用的是“他妈的”,但听的人不会产生很强烈的反感,因为有时它已转化成为无教养的人的口头语。 (二)习俗禁忌 (1)与死亡有关的禁忌语。和“死亡”相关的词语,一般是各国语言中比较忌讳的,因为死亡使人结束美好的人生,让亲人蒙受巨大的悲痛。所以,交际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讳和死亡相关的词语,尤其“翘辫子”、“见阎王”、“呜呼哀哉”等带有贬义性质的词。有关死的委婉语乃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汉语说:去世、谢世、逝世、牺牲、寿终、作古、已故、尽职、与世长辞、去见马克思、心脏停止跳动了等等;英语中与世长辞等是褒义,同样含贬义的词语有翘辫子等。 (2)人体的生理缺陷、年老、人体功能等方面的禁忌语。在英语中,表示人长得丑,不用“丑陋”一类词,而说成类似“大众化”;表示男子身体太胖,不用“肥胖”,而说成“比较强壮”;表示女子太瘦,用“苗条”来表示;指瘸子或其他残疾病人,说“生理缺陷”;表示老人“年长的公民”。在汉语里,说“胖”为“富态”“发福”,“瘦”为“苗条”,年老为“高寿”。 (3)有关学校和教育界的禁忌语。英语族文化中,对学生的评价几乎不用“消极用语”,而用“积极用语”来替代。英语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用有人帮助他可以学得更好一些,又如懒学生叫“未能充分发挥潜力的学生”,对考试作弊只说“依靠别人做作业”等。汉语里称成绩或品行不好的学生为“后进生”,这样说就不会伤害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容易被人接受。 三、结语 关于禁忌语,由于英汉民族对事物的价值观念不同,因而导致在交际中不知什么该说、该问,什么不该说、不该问。在各自的语言中很多可以自由谈论的话题在对方国家却属于“非自由话题”。西方人对个人隐私、个人的行为、个人独立和个人自主看得很重。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这种价值观念一旦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一旦触犯,就是不礼貌的行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长中,要注重禁忌语,说服别人时也要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尤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下同文化下的风俗习惯,各有差异。本族人对自己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风俗习以为常,而外族人在同本族人交际时一旦违反了这些习惯,又会使本族入无法接受,从而使交际者感到别扭、不适应,甚至会产生文化休克,导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当我们欲说服英美人接受或放弃某种观点时,一定不能忽视不同文化中的禁忌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1-209. - 13 -

各国禁忌

首先,我们应该掌握民族禁忌。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又自己本民族的禁忌。如:美国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海蜇、墨鱼、木耳;英国人不吃狗肉和动物的头、爪;法国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等等。其次,应该掌握宗教禁忌。在所有的禁忌中,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最为严格,而且绝对不容许丝毫有所违犯。如穆斯林忌食猪肉、忌饮酒;印度教徒忌食牛肉;犹太教徒忌食动物蹄筋和所谓“奇形怪状”的动物,等等。第三,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度具体的、特殊的民俗与禁忌也应了如指掌,以便区别对待。 (一)亚洲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而且是世界上语种、种族最多的地区,又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所以亚洲各国的风俗习惯很难综合概括。过去亚洲人比较迷信,因循守旧,礼节形式繁复,抑制了感情和特性的表现。但是亚洲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待人极其讲究客气。 与亚洲人打交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驳对方的面子,使对方在人面前感到因丢面子而难堪。以下介绍9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风俗和习惯: 1.日本 日本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初次见面的问候礼,鞠躬30度,告别礼是45度,诚恳亲切。与日本人初次见面一般不握手。 日本人在任何场合都彬彬有礼,即使事情没有办成,都报以微笑,绝不使对方感到尴尬。 在公开场合一般不使用“不行”、“不同意”等拒绝性词语,而是委婉的谢绝。 日本人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因此,约会时要准时到场。 与日本人打招呼,要称呼对方的姓。你的举止要显得有教养,尤其是女子要端庄。 在日本送礼极为普遍,他们似乎很喜欢这一形式。在每年的“岁暮”、“中元”是送礼最多的时候。到日本人家里做客,可带去较好的进口苏格兰酒、白兰地酒,给孩子带电子玩具。日本人来中国,他们很喜欢中国的丝绸、土特产品、字画、茅台酒。日本人既讲究送礼,也讲究还礼,不过日本人送还礼都是通过运输公司的服务员上门的。送、收礼的人互不见面。 在赠物时忌讳“9”和“4”这两个数字,因为在日语里发音同“苦”和“死”。日本人不喜欢偶数(8例外),9、13等奇数也不受欢迎。还忌讳3人合影。 日本人一般不当面打开礼品包装,当然你接到日本人送的礼物时,也不要主动打开看,除非对方要求你打开。 如果日本人送你礼物,不要马上接过礼物,等主人让一两次后再收,并向他表示感谢,双手接过礼物。 在交往时,日本人吸烟,但不用香烟招待客人,即不敬烟。日本人没有互相敬酒的习惯,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为世界六大主要语言及其地域分布情况。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地域分布、代表建筑。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 学会阅读“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图,能从中获得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的信息。运用世界政区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地区分布,学会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 通过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师生之间相互答题解疑,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感修炼与开导 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及其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了解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等法律知识。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 通过对世界语言的教学,学生认识汉语和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学好汉语和英语利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通过对宗教形成和分布的教学,让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宗教观,学会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认同率达100%。 二、障碍与生成关注 学生对世界大洲和国家的地域分布掌握不是很全面透彻,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地区分布时不易准确到位,影响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三、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三大宗教代表性建筑图片、创始人、节日及禁忌等资料。我国佛教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图片。 一、世界的语言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73页第一自然段和阅读材料,独立完成下列问题——课件2展示问题: 1)、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语言?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的语言? 2)、哪几种语言是世界最主要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3)、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什么? 4)、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就上述问题以及他们所知道的其他语言,自由发言、相互交流,并将问题答案用课件显示。 师:汉语不仅使用的人数最多,而且汉语和汉字还是世界上最科学、最优美的语言和文字之一。汉语书法是高雅的艺术品,每一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应为之骄傲和自豪。因此,科学规范地使用汉语,写好汉字是我们中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师:现在全球旅游业发展很快,假如你说汉语或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去哪些国家和地区会没有语言障碍?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3)(1)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②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能力目标: ①教师通过布置长周期作业,培养学生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况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目标: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抵制邪教、倡导人类和平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准备 第一步:教师在授课两周前向学生布置长周期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找有关三大宗教的材料和信息,教师提供一定的查询提纲,给学生一个大致的方向。 (附查询提纲:) ①查找三大宗教的创始人、形成地,现分布地、标志、倡导的思想; ②收集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图片并说明其建筑风格; ③了解三大宗教的主要节日及一些大型的庆典活动; ④了解三大宗教的服饰特点及饮食习惯; ⑤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情况; ⑥搜集世界各地由各种宗教活动沿袭下来的风俗民情。 第二步:教师搜寻相关的音像材料 结合学生收集的材料自制课件。 ①影像资料人今日世界》——《中东》电影《修女也疯狂》佛教徒专用影碟《大悲咒》 ②图片资料:《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世界名胜台历》自绘图画 ③文字资料:《世界宗教宝典》 第三步:课前,教师准备分组标牌和记分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竞赛题目: 第一组(让各组任选题号,教师演示课件出示题目) ①观看三段VCD片段(课件:三大宗教的礼拜场景)。问: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宗教活动? 《大悲咒》——佛教 《中东》——伊斯兰教 《修女也疯狂》——基督教 ②看六幅宗教建筑图片(课件)。问:它们分别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这些建筑各有什么特色? 佛教建筑以塔状建筑为其突出特征:伊斯兰教以穹隆状屋顶为其建筑特色,屋顶上通常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翻译

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铁饭碗:Iron Bowl 14.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集体舞: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火锅:Hot Pot 27.四人帮:Gang of Fou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针灸:Acupuncture 35.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偏旁:radical 38.孟子:Mencius 39.亭/阁: Pavilion/ Attic 40.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41.火药:gunpowder 42.农历:Lunar Calendar 43.印/玺:Seal/Stamp 44.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45.京剧: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

中英禁忌语比较

中英禁忌语比较 禁忌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又是社会现象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禁忌语也是学习社会文化的一种工具。禁忌语就是指在日常交际中所不能涉及到的特有话题,可以说凡是在交往和公共场合中那些引起对方或公众反感或不快的一些词或表达方式都属于禁忌语的范畴。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禁忌语的异同之处,能深刻地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的成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展开有很大帮助。 在中国,“禁忌”一词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汉书·艺文志》等一些史料典籍中就有出现。对于“禁忌”的含义《说文解字》中的记载可谓简明扼要:“忌,憎恶也。在西方,禁忌语的英文说法是“taboo”,最早是南太平洋波里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意思“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禁忌语的产生是与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文明落后,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上天、鬼、神都有所避讳。西方国家,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对于“God、Christ”这些词都是不能随便说的。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中英禁忌语的异同。 中英禁忌语相同点:1)神灵圣人名的禁忌。在中国,自古就有皇族名避讳,凡是涉及到与皇公贵族名字谐音或是相近的音时,就要换一个说法。例如秦代为避秦始皇的名“赢政”而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方则用委婉动听或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来指代与鬼神有关的词,如:上帝魔鬼撒旦一般要用:God of this world, the big D和the good man等委婉说法。2)令人难以启齿或难过之事。如“怀孕”英语中的表达方式有She is expecting.(她在待产中。)She is well-along(她心满意足)等;而汉语中人们通常说“她有了”或者说“她有喜了”等。在汉语中,我们一般说患了癌症的人得了“不治之症”。英文中人们用C.C或Big C或是long disease代替癌症(cancer),艾滋病AIDS (可传染的社会疾病);汉语中“上厕所”有“方便”、“去一号”等委婉的说法。英语中有pass water, answer nature’s call, wash one’s hands, do one’s business等等;3)死亡。“死”是各民族最忌讳的字眼因此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总是回避它。汉语有“去世了”、“老了”、“走了”、“没了”等。但是,汉语对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有着不同的委婉语,例如古代皇帝的死称“驾崩”,诸侯死称“薨”,战争中死称“牺牲”,坏人的死用“一命呜呼”。英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非常丰富,如“pass away, go to the heaven, go to sleep, go to see the God, depart, be in heaven with God”等等。 中英禁忌语的不同之处:1)年老。在中国,“老”字常带敬意,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老师”、“老同志”、“老大爷”“老师傅”等。而在西方,“老”即“old”一词一般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西方人费尽心机地借用其他词项来委婉地表示“old”这一概念,如the advanced in age(年长者)retirement home(敬老院)golden age club(老年俱乐部)等。2)谐音禁忌。在中国,四与死谐音,成为不少中国人的禁忌。送钟(终)、送伞(散)、送梨(离)也成为一种交际禁忌。因为五与恶同音,所以五月被认为是恶月不吉利。这种谐音禁忌只有汉语中存在,而西方国家不存在。3)个人隐私与话题禁忌语。英国人的“隐私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喜欢别人询问年龄。二是不喜欢别人询问其婚姻状况。三是最忌讳的是个人收入与开支。四是一般不随便询问别人的详细地址。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没有“隐私权”这一概念。许多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如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等都是人们正常交际中乐于彼此交换的信息。人们习惯于问“你高寿?”“你贵庚?”“你结婚了吗?“你有几个孩子”等。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方禁忌语出现一定的趋同性。如英汉语中对“富”都有所保留:He is well off. “他经济条件不错。”对“贫”也不说得那么严重:They are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对禁忌的产生、类别、意义和功能,以及禁忌语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 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禁忌现象在西方受到更多社会语言学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影响力的著作有D on’t Do It: A Dictionary of the Forbidden, Sociolinguistics 和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国对禁忌现象的研究比西方较晚。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语言与社会生活》第一次涉及“塔布”, 198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语言学》专门论述了语言禁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语言禁忌现象的研究兴趣浓厚,出版了多本论述禁忌语的专著。2005年,万建中在他的《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中对禁忌的起源、本质、种类、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禁忌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三章第二小节介绍了语言禁忌,他从不吉利词语的禁忌、破财词语的禁忌、猥亵词语禁忌以及对语言禁忌者的嘲笑四个方面入手,书中关于汉语语言禁忌的例子丰富,通俗易懂。这本著作为我们研究中英禁忌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书籍主要着眼于跨文化知识及相关基础理论,这些书籍也是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如胡文仲主编的《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和邓炎昌、刘润清编著的《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他们分别对中英禁忌习俗,禁忌语以及委婉语进行了比较。在中英禁忌的对比研究中,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成果,如王君的“浅谈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语的差异”,作者认为英汉禁忌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隐私观念、宗教和亵渎语几个方面。而后他又论述了产生这些禁忌语的原因,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本文主要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把禁忌语的产生归因于宗教信仰、地位等级和自我心理联想,每一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用实时性的例子论证了其原因。 总结 我国虽然已出版过多部关于禁忌语的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对禁忌语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包括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在对禁忌语进行英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案 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记住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能力目标①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 ②运用地图说出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学会举例说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②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认识宗教自由,树立无神论观念。 教学重点 ①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②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准备 ①教师课前准备:世界政区图,世界语言、宗教分布图,不同语言的“我爱和平”的录音带,自制幻灯片若干以及三大宗教的某些“神”的形象的图片。 ②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三大宗教有代表特征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习惯、传统节日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2)收集宗教在当地有哪些典型的建筑物等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世界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到我国访问、经商、投资、旅游的外国人也将越来越多,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将更加频繁深入。因此了解世界上的语言、宗教等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两方面的知识。板书第二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世界的语言学生活动:请4位同学分别用汉语和英语打招呼。教师讲述: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教师提问:1.你知道的语言有哪几种?2.有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讲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都不完全相同。语

从禁忌语与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英语 从禁忌语与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选题的背景: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随着历史的进步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由于宗教、迷信、礼仪以及科技不发达的原因,某些语言就被禁止使用,同是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委婉语与禁忌语。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着委婉语与禁忌语,如果我们掌握了他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的研究内容: 委婉语(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文,这意味着好,因此,在牺牲时,古希腊人说幸运,这将使用委婉语。原因是人们使用委婉称之为上帝,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安抚,以避免他们得到的重视。古代人不理解大自然的力量和技术发展得如此崇拜更清晰,委婉的说法是宗教的起源。 古希腊文化的传播到欧洲和美国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语言的发展变化,内容和范围的委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敏感话题的人际沟通使用隐含禁忌,迂回,曲折,委婉的语言来表达,少人进攻的话,用哀婉的词来表达涉及到人们的隐私。委婉语也将成为参与广泛,不仅涉及到鬼,人类疾病和死亡,以及其他方面,而且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战争等领域。因此,委婉语的使用,以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而是来自社会各方面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礼仪,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禁忌(禁忌)起源Boliniya汤加,意思是“极端的事情,需要注意”也被写入禁忌或塔普。18世纪,英国水手JamesCook首先注意到汤加禁忌做法,并把这个英文单词,根据牛津高级英汉汉英双语词典,禁忌词的含义“(incertain文化)禁止或一些被视为禁止因为不这样做,感动,用forreligious或其他原因“。从这个角度看,在宗教禁忌语的主要用途,或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告诉留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禁忌字数,而不是更少而是增加了。因此,了解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沟通,特别是跨文化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Contents Abstract (Ⅱ)

中西方交流中的禁忌语之对比研究

中西方交流中的禁忌语之对比研究 本文以中西方交际为视角,对中西方禁忌语进行比较研究分析。首先对禁忌语的定义进行仔细考究,将针对禁忌语存在的几种重要领域加以详细分析和研究,总结禁忌语的应用功能,即人们在交流中要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语以及怎样正确使用禁忌语。最后指出禁忌语在中西方交流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科学地面对这一语言禁区。 标签:禁忌语;交流;差异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了解中西方语言禁忌文化的异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Taboo,原意为需要极端注意的事,同其对应的汉语即为“禁忌”。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在发生变化,当前代表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忌讳或者禁止说的话语。对于言语禁忌来说,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具有十分广泛的涉及范围,几乎无处不在。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日常交流中要注重言语禁忌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禁忌语比较 1.隐私禁忌 根据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对隐私有不同的理解。在西方,人们对隐私非常重视,除非本人愿意,否则,在交往时西方人不会涉及财产、身体状况、年龄以及信仰等话题,如果在交流中涉及以上隐私,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反感。而在中国,很多隐私则成为平常交流时非常常见的一类话题,如家庭、子女以及年龄等,非常普遍。 2.种族歧视 在美国英语中,种族歧视语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近年来黑人地位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以往对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语以及描述黑人的语言也变得更加敏感,如niggruh就是侮辱性非常强的禁忌语,而boy以及Negro则成为半禁忌语。目前,人们在谈到黑人时往往会使用Colored people或者Blacks进行描述,在种族歧视方面也不仅仅只局限于黑人,如将犹太人称之为Kikes,将美籍华人称之为Chinks 等,目前都成为交流中的禁忌语。而在中国,虽然不像美国一样出现种族歧视方面的问题,但也存在民族方面的问题。而随着我国的发展,在各民族平等政策的大背景下,很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语言正逐渐消亡。 3. 性别歧视语 性别歧视方面,主要是对女性的语言歧视,这也可以说是现今中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非常不合理的现象,而从语言角度来看,它们就成为性别歧视语。在英

论中西方语言禁忌语

论中西方语言间的禁忌语 摘要 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普遍可见,它不仅表明了什么样的词语在交际活动中应避免提及,同时也表达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禁忌语言的不同,本文试图从汉英禁忌语的类别来加以审视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语言禁忌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西方国家中,宗教,犯罪,性方面的禁忌语居多,而中国在姓名称谓等方面不同于西方国家那样,下面就从词语禁忌姓名称谓禁忌宗教信仰禁忌话题禁忌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词语禁忌 西方国家关于“性”都比较开放,而对于受佛教禁欲思想的影响,加上儒学对男女道德的强调“认为万恶淫为首”在中国男男女女都很避讳说性方面的知识。“死亡”这个词西方国家在谈及时,虽不完全避讳,但西方的国家人们都使用比较委婉的说法如 pass away , fall asleep ,pass out , 而中国人对于“死”的禁忌要比西方更忌讳,人们喜欢谈生,回避死亡,生病和死亡成为中国人最忌讳最不愿说出口的词语,打比方有时说“他今天不舒服,不能来。”这当中的不舒服其实是指生病了,还有“挂彩了”“光荣了”中国有很多的避讳的说法,如古代皇上的“死”称为“驾崩、山崩陵”等。现代汉语中一般人死了,称为“停止呼吸”、“断气了”、“离开人世”、“去见马克思”、“安息”“病故”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人不愿道出受伤和死亡,这些不吉利的字眼。另外中国人也很避讳说一些谐音的词语例如“伞”“钟”四”因为他们觉得“伞”和“散”钟和“终”谐音

都是不好的寓意,音分别近似于英语的fuck和prick。在英语国家学英语的泰国学生为避免在以母语的人面前说fag(鞘) 和prig(辣椒)这两个泰语单词,因为其发音分别近似于英语的fuck和prick。许多语言都忌讳使用诅咒、骂人的话。英汉语也不例外。一些骂人的话过于粗俗因而受到社会严格限制。这类词语常常用动物的名称来表示如pig、swine、cow”等;中文中的“他妈的”、“该死的”也是要禁用的。在现代社会,为了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人们都不会说带辱骂的词语大家都很自觉,人们都在提倡文明面礼貌的交流方式。同时,这也符合我们构造和谐社会的理念。 二.姓名称谓禁忌 英美国家无论是同级之间或上下级之间以及长幼之间都可以直呼其名,在西方一些国家中“All men created equal”的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文化心目中,美国不论地位尊卑,辈分的高低。而汉文化中,在封建社会,对帝王,圣人,师长,官吏绝对不能称其名,必须加以敬称,否则便会视为唐突,无理,缺乏教养,大逆不道。另外汉民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良风,在中国“爷爷”“奶奶”是一种敬称,无论是跟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只要比自己年长,都要对其加以尊称。但如果你在国外称女士为old lady,那就会令这位女士不快,她会觉得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显得太老。西方国家的人不喜欢把人叫老了,一般都不能在称呼前加old 或者直接叫名字,没有什么辈分的差别。 三.话题禁忌 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的隐私,尤其是收入,婚姻,体重和年龄等信息,这些都是要回避的,而在中国大家都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注重隐私,在有些方面中西方在话题上禁忌都有相似之处。例如,对于年龄和体重方面,不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女生都不愿告诉他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人的隐私,因此在文化交际中,对于涉及隐私权的问题不能无所顾忌地问及,否则就会看成冒昧和无理。在对待“隐私”方面的话题,中国人不避讳彼此交换关于个人情况的信息,比如“你几岁了?”“有没有结婚?”等,这些话语都是人们之间常问的话题。这一现象究其根源和儒家教化密切相关。“以和为贵”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大家都是一个大家庭,互帮互助,和平相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体观念很强,所

中西方禁忌语

中西方禁忌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禁忌产生的原因 2)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禁忌的具体体现及其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 1)学生有一定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能用英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3、情感目标: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2、西方禁忌的具体体现 三、教学难点 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 四、教学内容: 步骤一、概述 禁忌语,英文单词为“taboo”,直译成汉语为“塔布”。Taboo所指的就是这种现象,意思是“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长期以来,英美人士一直以为,回避禁忌是他们社会文明的象征。其实,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在中国,“禁忌”一词的历史更为悠久。西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云:“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可见,“禁忌”一词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一些史料典籍中了。 步骤二、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封建社会,宗法礼教森严,禁忌就像一个古老而无形的法律,严重束缚着人们的言行,人们必须严格遵守。例如皇帝的姓名是不能直呼的,就连普通人的名字、自然现象或物体名称中的某个字的音节与皇帝的相同或相近也必须避讳。例如为避讳秦始皇父亲庄襄王名字中的楚字,秦代文献改“楚”为“荆”,楚国亦称为荆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晚辈对长辈不仅惟命是从,而且对父、爷及所有长辈的名字也要避讳,这叫“避家讳”。

步骤三、禁忌语的范围 ⑴姓名称谓的禁忌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姓名称呼上的习惯与禁忌迥然有别: 中国有重等级次序、尊上敬上、讲究礼貌的传统,这样的观念在姓名称谓上也有所反映。例如,对长辈的称呼是辈分称谓,如:“爷爷”“婶婶”;对上级的称呼在其姓后加职位或职称,如:“张经理”“王教授”;同事或朋友之间在相互称呼时在姓前加“小”或“老”,如:“老李”“小徐”。而在西方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由于其社会价值观提倡平等自由,‘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一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中,于是对于关系较为亲近的人,即使是长幼辈与上下级之间也是直呼其名的。 ⑵生老病死的禁忌语 老 在西方,人们很少谈年龄这一敏感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该退休了”,所以“old”也就成了他们忌用的词。如果用“old”一词来表示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就会感到不快,觉得尊严受到损害。也就是说,询问西方国家女士的年龄是相当不礼貌的事,像“How old are you?”之类的表达是不宜在正式交际中出现的。相反,在这一点上,英文与汉文化大相径庭。中华民族是一个敬老、爱老的民族,认为老年人有一生的宝贵经验可以传授给年轻人,长者是智慧的化身。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汉语中“老”除表示年龄大外还象征着智慧、权威、受人尊敬等。如果称一个人为“老先生”,那么这样的称谓就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此人年龄可称得上“老”;二是此人有文化、有涵养,表达了说话人对此人的尊敬。此外,汉语中还有些词带有“老”却不表示年龄大而表示尊敬的,最典型的就是“老师。 死 死是人类最忌讳的,因为“死”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人们在死亡面前感到有一种不可解释的超人(陈原, 1983: 344)力量。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对它怀有强烈的恐惧感,极不愿意提及与其有关的字眼。人们忌讳谈论死亡,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回避“死”字,尽量用其它词语来代替。西方人在交际时很少直截了当地说“He died”,取而代之的是“pass away”, “fall asleep ”,“become one with nature”,“go west” “pass over to the great beyond ”等。这种情形在汉语中也有,中国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禁忌,为趋吉避凶,汉语涉及“死亡”的委婉语多达两百余种. 如封建皇帝的死叫“大行”“弃群臣”“驾崩”“千秋万岁后”等。 ⑶有关数字的禁忌语 中国人很避讳“4”这个数字,因为它的读音与汉语中的“死”( die)字相同。所有的号码包括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等,只要带有“4”的就很少有人问津。“5”在月份中是个禁忌数字, 5月被认为是“恶月”, 5 月5 日更是“恶月恶日”, 尤其不吉利。“9”在年龄中是禁忌数字,古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明九,暗九,非死即病。”所谓“明九”是指带9的数字,例如: 9、19、29等;“暗9”指的是9的倍数,如: 18、27、36等。相比之下,欧美人比较忌讳数字“13”,认为13 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在英国的戏院里,找不到13 排和 13 座;在美国,影剧院虽然有13 号座位,但价格即使减半,仍然无人光顾;在 巴黎,剧院为了避免说13,便在12 和14 之间开一条过道;在荷兰,为了避讳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