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六章 不等式

第一教时

教材:不等式、不等式的综合性质

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了解并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ⅠⅡ。 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 2.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不等式 从而提出课题 二、几个与不等式有关的名称 (例略) 1.“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2.“绝对不等式与矛盾不等式” 三、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 1.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

0>-?>b a b a 0=-?=b a b a 0<-?

2.应用:例一 比较)5)(3(-+a a 与)4)(2(-+a a 的大小

解:(取差))5)(3(-+a a - )4)(2(-+a a

07)82()152(22<-=-----=a a a a

∴)5)(3(-+a a <)4)(2(-+a a

例二 已知x ≠0, 比较22)1(+x 与12

4

++x x 的大小 解:(取差)22)1(+x -)1(24++x x

2

2

4

2

4

112x x x x x =---++=

∵0≠x ∴02>x 从而22)1(+x >12

4++x x

小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例三 比较大小1.

2

31-和10

解:∵

232

31+=-

∵02524562)10()23(22<-=

-=-+

2

31-<10

2.

a b 和m

a m

b ++ ),,(+∈R m b a 解:(取差)

a b -m a m b ++)

()(m a a a b m +-=

∵),,(+∈R m b a ∴当a b >时

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m a m b ++;当a b <时a b

a m

b ++ 3.设0>a 且1≠a ,0>t 比较t a log 21与2

1

log +t a 的大小

解:02

)1(212

≥-=-+t t t ∴t t ≥+21 当1>a 时

t a log 21≤21log +t a ;当10<

1

log +t a 四、不等式的性质

1.性质1:如果b a >,那么a b <;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 证:∵b a > ∴0>-b a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0)(<--b a 0<-a b a b < 2.性质2:如果b a >,c b > 那么c a >(传递性)

证:∵b a >,c b > ∴0>-b a ,0>-c b ∵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 ∴+-)(b a 0)(>-c b

0>-c a ∴c a >

由对称性、性质2可以表示为如果b c <且a b <那么a c < 五、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 2.一个充要条件 3.性质1、2 六、作业:P5练习 P8 习题6.1 1—3

补充题:1.若142=+y x ,比较2

2y x +与

20

1

的大小 解:241y x -= 2

2y x +-201=……=05

)15(2≥-y ∴22y x +≥201

2.比较2sin θ与sin2θ的大小(0<θ<2π) 略解:2sin θ-sin2θ=2sin θ(1-cos θ)

当θ∈(0,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sin2θ 当θ∈(π,2π)时2sin θ(1-cos θ)<0 2sin θ

3.设0>a 且1≠a 比较)1(log 3+a a 与)1(log 2+a a 的大小 解:)1()1()1(223-=+-+a a a a

当10<

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当1>a 时112

3+>+a a ∴)1(log 3+a a >)1(log 2+a a

∴总有)1(log 3+a a >)1(log 2+a a

第二教时

教材:不等式基本性质(续完)

目的:继续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前面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让学生清楚事物内部

是具有固有规律的。 过程:

一、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充要条件,基本性质1、2

二、1.性质3: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加法单调性)反之亦然 证:∵0)()(>-=+-+b a c b c a ∴c b c a +>+

从而可得移项法则:b c a b c b b a c b a ->?-+>-++?>+)()( 推论:如果b a >且d c >,那么d b c a +>+ (相加法则) 证:

d b c a d b c b d c c b c a b a +>+??

??

+>+?>+>+?>

推论:如果b a >且d c <,那么d b c a ->- (相减法则)

证:∵d c < ∴d c ->- d b c a d c b

a ->-??

??->->

或证:)()()()(d c b a d b c a ---=---

d

c b a <>

??

??

<-∴>-∴00d c b a 上式>0 ………

2.性质4:如果b a >且0>c , 那么bc ac >;

如果b a >且0 ∴0>-b a

根据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得:

0>c 时0)(>-c b a 即:bc ac >

0

推论1 如果0>>b a 且0>>d c ,那么bd ac >(相乘法则) 证:

bd ac bd bc b d c bc ac c b a >??

??

>?>>>?>>0,0,

推论1’(补充)如果0>>b a 且d c <<0,那么

d

b

c a >(相除法则) 证:∵0>>c

d ∴???

?

??>>>>0011b a d c d b c a >

推论2 如果0>>b a , 那么n

n b a > )1(>∈n N n 且

3.性质5:如果0>>b a ,那么n n b a > )1(>∈n N n 且 证:(反证法)假设n n b a ≤

则:若

b

a b a b

a b a n

n

n n

=?=

矛盾 ∴n n b a >

三、小结:五个性质及其推论

口答P8 练习1、2 习题6.1 4 四、作业 P8 练习3 习题6.1 5、6 五、供选用的例题(或作业)

1.已知0>>b a ,0<

d

b e

c a e ->- 证:?

??

???<-<

-?>-<-????<<>>011000e d b c a d b c a d c b a d b e c a e ->- 2.若R b a ∈,,求不等式b

a b a 1

1,

>>同时成立的条件 解:00011

???<-?>>-=-ab a b b a ab

a b b a 3.设R c b a ∈,,,0,0<=++abc c b a 求证

01

11>++c

b a 证:∵0=++

c b a ∴2

22c b a ++0222=+++bc ac ab 又∵0≠abc ∴2

22c b a ++>0 ∴0<++bc ac ab

abc ca bc ab c b a ++=++111 0

11>++c

b a 4.||||,0b a ab >> 比较a 1与b

1

的大小

解:a 1-b 1ab

a b -= 当0,0>>b a 时∵||||b a >即b a >

0<-a b 0>ab ∴0<-ab

a

b ∴a 1

1 当0,0<即b a <

0>-a b 0>ab ∴

0>-ab a b ∴a 1>b

1

5.若0,>b a 求证:a b a

b

>?>1 解:

01>-=-a

a b a b ∵0>a ∴0>-a b ∴b a < 0>-?>a b a b ∵0>a ∴01>-=-a b a a b ∴1>a

b

6.若0,0<<>>d c b a 求证:

d

b c a ->-π

πααsin sin log log

证:∵1sin 0<<α π>1 ∴0log sin <πα 又∵0,0>->->>d c b a ∴d b c a ->- ∴

d

b c a -<-1

1 ∴原式成立 第三教时

教材: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平均不等式”及其推导过程。 过程:

一、 定理:如果R b a ∈,,那么ab b a 22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证明:2

22)(2b a ab b a -=-+

??

??>-≠=-=0)(0)(2

2b a b a b a b a 时,当时,当ab b a 22

2≥+ 1.指出定理适用范围:R b a ∈,

2.强调取“=”的条件b a = 二、定理:如果b a ,是正数,那么

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证明:∵ab b a 2)()(22≥+ ∴ab b a 2≥+ 即:

ab b a ≥+2 当且仅当b a =时 ab b

a =+2

注意:1.这个定理适用的范围:+

∈R a

2.语言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三、推广:

定理:如果+∈R c b a ,,,那么abc c b a 33

3

3

≥++

(当且仅当c b a ==时取“=”)

证明:∵abc ab b a c b a abc c b a 333)(32233333---++=-++

)(3])())[((22c b a ab c c b a b a c b a ++-++-+++= ]32)[(222ab c bc ac b ab a c b a -+--++++= ))((222ca bc ab c b a c b a ---++++=

])()())[((2

1

222a c c b b a c b a -+-+-++=

∵+

∈R c b a ,, ∴上式≥0 从而abc c b a 33

3

3

≥++ 指出:这里+

∈R c b a ,, ∵0<++c b a 就不能保证

推论:如果+

∈R c b a ,,,那么

3

3

abc c b a ≥++ (当且仅当c b a ==时取“=”)

证明:3333333333)()()(c b a c b a ??≥++?33abc c b a ≥++ ?

3

3

abc c b a ≥++ 四、关于“平均数”的概念

1.如果+

+

∈>∈N n n R a a a n 且1,,,,21 则:

n

a a a n

+++ 21叫做这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

n

n a a a 21叫做这n 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

2.点题: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3.基本不等式:

n

a a a n +++ 21≥n

n a a a 21

n i R a N n i ≤≤∈∈+1,,*

这个结论最终可用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证明(这里从略) 语言表述: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4.

ab b

a ≥+2

的几何解释: 以b a +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 上取一点C ,

过C 作弦DD ’⊥AB 则ab CB CA CD =?=2

从而ab CD =

而半径

ab CD b

a =≥+2

五、例一 已知c b a ,,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a bc ab c b a ++>++2

2

2

证:∵ab b a 22

2

>+ bc c b 22

2

>= ca a c 22

2

>+ 以上三式相加:ca bc ab c b a 222)(2222++>++ ∴ca bc ab c b a ++>++2

2

2

六、小结: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概念

基本不等式(即平均不等式)

七、作业:P11-12 练习1、2 P12 习题5.2 1--3

补充:1.已知32,86<<<

a

b a b a ,

,-+的范围 (8,11) (3,6) (2,4)

2.R x ∈试比较 124

+x 与2

3

2x x +(作差124

+x >2

3

2x x +) 3.求证:)(2222222c b a a c c b b a ++≥+++++

证:)(222

2

b a b a +≥

+ )(2222c b c b +≥+ )(2

222ca a c ≥+ 三式相加化简即得

第四教时

教材:极值定理

目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平均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而掌握极值定理,并学会初步应用。 过程:

一、复习: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义,平均不等式 二、 若+

∈R y x ,,设2

),(2

2y x y x Q +=

2),(y x y x A += xy y x G =),(

y

x y x H 1

+=

12),( 求证:),(),(),(),(y x H y x G y x A y x Q ≥≥≥

加权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

证:∵2

442)2(22222222y

x y x y x xy y x y x +=+++≤++=+ ∴2

222y

x y x +≥

+即:),(),(y x A y x Q ≥(俗称幂平均不等式) 由平均不等式),(),(y x G y x A ≥

),(222),(y x G xy xy

xy

y x xy y x H ==≤+=

即:),(),(y x H y x G ≥ 综上所述:),(),(),(),(y x H y x G y x A y x Q ≥≥≥

例一、若+

∈=+R b a b a ,,1 求证2

25)1()1(22≥+++

b b a a 证:由幂平均不等式:2

)11()1()1(2

22b b a a b b a a +++≥+++ 2

252)23(2)3(2)1(22

2=

+≥++=++++=b a a b b b a a b a 三、 极值定理

已知y x ,都是正数,求证:

1? 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 2? 如果和y x +是定值s ,那么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2

4

1s 证:∵+

∈R y x , ∴

xy y

x ≥+2

1?当xy p = (定值)时,

p y

x ≥+2

∴y x +p 2≥

∵上式当y x =时取“=” ∴当y x =时有=+min )(y x p 2 2?当s y x =+ (定值)时,2s xy ≤

∴24

1s xy ≤ ∵上式当y x =时取“=” ∴当y x =时有2

max 4

1)(s xy =

注意强调:1?最值的含义(“≥”取最小值,“≤”取最大值) 2?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四、 例题

1.证明下列各题:

⑴ 210log lg ≥+x x )1(>x 证:∵1>x ∴0lg >x 010log >x

于是210lg lg 210log lg =≥+x x x x ⑵若上题改成10<

1

ab 解:若+

∈R b a ,则显然有4

10≤

1≤

ab 2.①求函数)1(2

x x y -=的最大值)10(<

x x y -=的最大值)10(<

解:①∵10<-x ∴当

x x -=12即3

2=x 时 27

4

)3122(4)1(2243=

-++?≤-??=x

x

x x x x y 即32=x 时274max =y ②∵10<

<-

∴)1)(1(22

1

)1(2222

222x x x x x y --??=

-= 27

4)3)1()1(2(213222=-+-+≤x x x ∴当33,122

2

=

-=x x x 时274max 2

=y 9

32max =y

3.若1->x ,则x 为何值时11

++

x x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几? 解:∵1->x ∴01>+x

01

1

>+x ∴11++

x x =11211

1)1(21111=-=-+?+≥-+++x x x x 当且仅当111+=

+x x 即0=x 时1)1

1

(min =++

x x 五、 小结:1.四大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证明 2.极值定理及三要素 六、 作业:P12 练习3、4 习题6.2 4、5、6

补充:下列函数中x 取何值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值是多少?

1? )32(x x y -= 31=x 时3

1

max =y 2?x

x y 451

41-+

-= 2,1min -==y x

3?0

-= 61,2

6

min +=-

=y x 第五教时

教材:极值定理的应用

目的:要求学生更熟悉基本不等式和极值定理,从而更熟练地处理一些最值问题。 过程:

一、 复习:基本不等式、极值定理 二、 例题:1.求函数)0(,3

22

>+

=x x

x y 的最大值,下列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一: 33222

432

12311232=??≥++=+

=x

x x x x x x x y ∴3min 43=y

解二:x x

x x x y 623223222

=?≥+=当x x 322=即2123

=x 时 633

min 324212322

12

62==?

=y 答:以上两种解法均有错误。解一错在取不到“=”,即不存在x 使得x

x x 2122

==;解二错在x 62不是定值(常数)

正确的解法是:333222

362

32932323232323232==??≥++=+

=x x x x x x x x y 当且仅当x x 2322

=即2

6

3

=x 时3min 3623=y

2.若14<<-x ,求2

22

22-+-x x x 的最值

解:])

1(1)1([21]11)1[(2111)1(21222222--+---=-+-=-+-?=-+-x x x x x x x x x

∵14<<-x ∴0)1(>--x

0)

1(1

>--x

从而2])1(1)1([≥--+

--x x 1])

1(1

)1([21-≤--+---x x

即1)2

22

2(

min 2-=-+-x x x 3.设+

∈R x 且12

2

2

=+y x ,求21y x +的最大值 解:∵0>x ∴)2

21(212

2

2

y x y x +?=+

又2

321)2()221(22

22

=++=++y x y x ∴4

2

3)2321(212

=?≤

+y x

即4

2

3)1(max 2

=

+y x 4.已知+∈R y x b a ,,,且

1=+y

b

x a ,求y x +的最小值 解:y x +y

xb

x ay b a y b x

a y x y x +

++=+

+=?+=))((1)( 2)(2

b a y

xb x ay b a +=?++≥ 当且仅当

y xb x ay =即b

a

y x =时2min )()(b a y x +=+ 三、关于应用题

1.P11例(即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略)

2.将一块边长为a 的正方形铁皮,剪去四个角(四个全等的正方形),作成一个无盖的铁盒,要使其容积最大,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最大容积是多少? 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则其容积为)2

0(,)2(2

a x x a x V <

<-= )2()2(44

1

x a x a x V -?-??=

27

2]3)2()2(4[4133a x a x a x =-+-+≤ 当且仅当x a x 24-=即6

a

x =

时取“=” 即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a 时,铁盒的容积为27

23

a

四、 作业:P12 练习4 习题6.2 7

补充:

1.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4

22

+∈+

=R x x

x y (min=6) 2?)20(,)2(2

a x x a x y <<-= (27

2max 3

a =)

2.1?0>x 时求236x x y +=

的最小值,x x

y 362+=的最小值)429

,9(3

2?设]27,91[∈x ,求)3(log 27

log 33

x x

y ?=的最大值(5) 3?若10<

32,274(

=x 4?若+∈R y x ,且12=+y x ,求

y

x 1

1+的最小值)223(+ 3.若0>>b a ,求证:)

(1

b a b a -+

的最小值为3

4.制作一个容积为3

16m π的圆柱形容器(有底有盖),问圆柱底半径和

高各取多少时,用料最省?(不计加工时的损耗及接缝用料))4,2(m h m R ==

第六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

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二、作差法:(P13—14)

1. 求证:x 2

+ 3 > 3x

证:∵(x 2 + 3) - 3x = 04

3

)2

3(3)2

3()2

3

(32

2

2

2

>+

-=+-+-x x x ∴x 2

+ 3 > 3x

2. 已知a , b , m 都是正数,并且a < b ,求证:

b

a

m b m a >++ 证:

)

()

()()()(m b b a b m m b b m b a m a b b a m b m a +-=++-+=-++ ∵a ,b ,m 都是正数,并且a 0 , b - a > 0 ∴

0)

()

(>+-m b b a b m 即:

b a m b m a >++ 变式:若a > b ,结果会怎样?若没有“a < b ”这个条件,应如何判断?

3. 已知a , b 都是正数,并且a ≠ b ,求证:a 5

+ b 5

> a 2b 3

+ a 3b 2

证:(a 5

+ b 5

) - (a 2b 3

+ a 3b 2

) = ( a 5

- a 3b 2

) + (b 5

- a 2b 3

)

= a 3 (a 2 - b 2 ) - b 3 (a 2 - b 2) = (a 2 - b 2 ) (a 3 - b 3

) = (a + b )(a - b )2

(a 2

+ ab + b 2

)

∵a , b 都是正数,∴a + b , a 2

+ ab + b 2

> 0

又∵a ≠ b ,∴(a - b )2

> 0 ∴(a + b )(a - b )2

(a 2

+ ab + b 2

) > 0 即:a 5

+ b 5

> a 2b 3

+ a 3b 2

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 行走,另

一半时间以速度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 行走,如果m ≠ n ,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 ,

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t 1, t 2, 则:

21122,22t n

S

m S S n t

m t =+=+ 可得:mn n m S t n m S t 2)(,221+=+= ∴)

(2)()(2])(4[2)(22

221n m mn n m S mn n m n m mn S mn n m S n m S t t +--

=++-=+-+=- ∵S , m , n 都是正数,且m ≠ n ,∴t 1 - t 2 < 0 即:t 1 < t 2 从而:甲先到到达指定地点。 变式:若m = n ,结果会怎样?

三、作商法

5. 设a , b ∈ R +

,求证:a b b

a b

a b a ab b a ≥≥+2

)(

证:作商:

2

2

2

2

)()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ab b a ---+==

当a = b 时,1)

(2

=-b a b

a

当a > b > 0时,1)(,02,

12

>>->-b

a b

a

b a b

a

当b > a > 0时, 1)(,02,

102

><-<<-b a b

a

b a b

a

∴2

)

(b a b

a

ab b a +≥ (其余部分布置作业)

作商法步骤与作差法同,不过最后是与1比较。

四、小结:作差、作商 五、作业: P15 练习

P18 习题6.3 1—4

第七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二(比较法、综合法)

目的:加强比商法的训练,以期达到熟练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比较法:

a) 复习:比较法,依据、步骤

比商法,依据、步骤、适用题型 b) 例一、证明:3

42

2+-=x x

y 在),2[+∞是增函数。

证:设2≤x 1

43

42121121

21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y

∵x 2 - x 1 > 0, x 1 + x 2 - 4 > 0 ∴

1202

1

=>y y 又∵y 1 > 0, ∴y 1 > y 2 ∴3

42

2+-=x x

y 在),2[+∞是增函数

二、 综合法:

定义: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这个证明方法叫综合法。 i.

已知a ,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求证:a (b 2

+ c 2

) + b (c 2

+ a 2

) + c (a 2

+ b 2

) > 6abc

证:∵b 2

+ c 2

≥ 2bc , a > 0 , ∴a (b 2

+ c 2

) ≥ 2abc 同理:b (c 2

+ a 2

) ≥ 2abc , c (a 2

+ b 2

) ≥ 2abc ∴a (b 2

+ c 2

) + b (c 2

+ a 2

) + c (a 2

+ b 2

) ≥ 6abc

当且仅当b =c ,c =a ,a =b 时取等号,而a ,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 (b 2

+ c 2

) + b (c 2

+ a 2

) + c (a 2

+ b 2

) > 6abc ii.

设a , b , c ∈ R , 1?求证:)(2

2

2

2

b a b a +≥

+ 2?求证:)(2222222c b a a c c b b a ++≥+++++

3?若a + b = 1, 求证:22

1

21≤+++

b a 证:1?∵0)2(2222≥+≥+b a b a ∴2

|2|222b

a b a b a +≥+≥+

∴)(2

2

2

2b a b a +≥

+ 2?同理:)(222

2

c b c b +≥

+, )(2

222a c a c +≥+ 三式相加:)(2222222c b a a c c b b a ++≥+++++

3?由幂平均不等式:

12

2

2)

1(2

)

21

()21()2

1

21(21==++=+++≤+++b a b a b a ∴22

1

21≤+++

b a iii.

a ,

b ,

c ∈R , 求证:1?9)1

11)(

(≥++++c b a c b a 2?2

9

)111)(

(≥+++++++a c c b b a c b a 3?

2

3≥+++++b a c a c b c b a 证:1?法一:33abc c b a ≥++, 3

1

3111abc

c b a ≥++, 两式相乘即得。 法二:左边)()()(3c

b

b c c a a c b a a b c c b a b c b a a c b a ++++++=++++++++=

≥ 3 + 2 + 2 + 2 = 9

2?∵

3

))()((2

3222a c c b b a a c c b b a +++≥+++++

3

)

)()((1

3111a c c b b a a c c b b a +++≥+++++ 两式相乘即得 3?由上题:2

9

)111)(

(≥+++++++a c c b b a c b a ∴29

111≥++++++++

a c

b

c b a b a c 即:

2

3≥+++++b a c a c b c b a 三、小结:综合法

四、作业: P15—16 练习 1,2 P18 习题6.3 1,2,3

补充:

1. 已知a , b ∈R +

且a ≠ b ,求证:21

212

12212)()(b a a

b b a +>+(取差)

2. 设α∈R ,x , y ∈R ,求证:y x y x +

α

2

2

cos

sin

(取商)

3. 已知a , b ∈R +

,求证:2

)2(3

33b a b a +≤

+ 证:∵a , b ∈R

+

∴0)(2≥-b a ∴ab b ab a ≥+-2

2

∴)())((2233b a ab b ab a b a b a +≥+-+=+ ∴)(3)(333b a ab b a +≥+

∴33333)()(3)(4b a b b a ab a b a +=+++≥+

∴2

)2(3

33b a b a +≤+ 4. 设a >0, b >0,且a + b = 1,求证:2

25

)1()1(22≥+++

b b a a 证:∵212=+≤b a ab ∴41≤ab ∴41

≥ab

∴2

222211122112)1()1(??

???? ??

++=??????

??+++≥+++b a b b a a b b a a 2252412211221222

2

=

??? ??+≥?????

? ??

+=?????? ??++=ab ab b a 第八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三(分析法)

目的:要求学生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介绍“分析法”: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

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充分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 二、 例一、求证:5273<+

证: ∵052,073>>+ 综合法:

只需证明:22)52()73(<+ ∵21 < 25 展开得: 2021210<+ ∴521<

即: 10212< ∴10212< ∴ 521< ∴2021210<+ 即: 21 < 25(显然成立) ∴22)52()73(<+ ∴5273<+ ∴5273<+

例二、设x > 0,y > 0,证明不等式:3

133

2

12

2

)()(y x y x +>+ 证一:(分析法)所证不等式即:233322)()(y x y x +>+ 即:33662222662)(3y x y x y x y x y x ++>+++ 即:3322222)(3y x y x y x >+

只需证:xy y x 322

2

>

+ ∵xy xy y x 3

222

2>≥+成立

∴ 3

1332122)()(y x y x +>+

证二:(综合法)∵3

3

6

6

2

2

2

2

6

6

3

22

6)(3)(y x y x y x y x y x y x ++≥+++=+ 2

33

3

3

6

6

)(2y x y x y x +=++> ∵x > 0,y > 0, ∴3

133

2

12

2

)()(y x y x +>+ 例三、已知:a + b + c = 0,求证:ab + bc + ca ≤ 0

证一:(综合法)∵a + b + c = 0 ∴(a + b + c )2

= 0

展开得:2

2

22c b a ca bc ab ++-=++

∴ab + bc + ca ≤ 0

证二:(分析法)要证ab + bc + ca ≤ 0 ∵a + b + c = 0

故只需证 ab + bc + ca ≤ (a + b + c )2

即证:02

2

2

≥+++++ca bc ab c b a

即:0])()()[(2

12

22≥+++++a c c b b a (显然) ∴原式成立

证三:∵a + b + c = 0 ∴- c = a + b

∴ab + bc + ca = ab + (a + b )c = ab - (a + b )2 = -a 2 -b 2

-ab

= 0]4

3)2[(2

2≤+

+-b b a 例四、(课本例)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等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

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的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证:设截面周长为l ,则周长为l 的圆的半径为π2l ,截面积为2

2???

??ππl ,

周长为l 的正方形边长为4l ,截面积为2

4??

?

??l

问题只需证:22??? ??ππl > 2

4??

?

??l

即证:2

24π

πl > 162

l 两边同乘

2

4l

,得:41

1>π 因此只需证:4 > π (显然成立)

∴ 2

2??? ??ππl > 2

4??

?

??l 也可用比较法(取商)证,也不困难。

三、 作业: P18 练习 1—3 及 习题6.3 余下部分

补充作业:

1. 已知0 < θ < π,证明:2

cot

2sin 2θ≤θ 略证:只需证:θ

θ

+≤θθsin cos 1cos sin 4 ∵0 < θ < π ∴sin θ > 0

故只需证:θ+≤θθcos 1cos sin 42

即证:θ+≤θθ-θ+cos 1cos )cos 1)(cos 1(4 ∵1 + cos θ > 0 只需证:1cos )cos 1(4≤θθ- 即只需证:01cos 4cos 42≥+θ-θ 即:0)1cos 2(2≥-θ (成立)

2. 已知a > b > 0,θ为锐角,求证:22tan sec b a b a -≥θ-θ

略证:只需证:222)tan sec (b a b a -≥θ-θ

即:0)sec tan (sec tan 2sec tan 22222≥θ-θ=θθ-θ+θb a ab b a (成立) 3. 设a , b , c 是的△ABC 三边,S 是三角形的面积,求证:S ab b a c 3442

2

2

≥+--

略证:正弦、余弦定理代入得:C ab ab C ab sin 324cos 2≥+-

即证:C C sin 32cos 2≥- 即:2cos sin 3≤+C C 即证:1)6

sin(≤π

+

C (成立) 第九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四(换元法)

目的:增强学生“换元”思想,能较熟练地利用换元手段解决某些不等式证明问题。 过程:

一、 提出课题:(换元法) 二、 三角换元:

例一、求证:2

1

1212≤-≤-

x x 证一:(综合法)

∵212)1()1(1|||1|2

222

222=?

?

????-+≤-=-=-x x x x x x x x 即:21|1|2≤-x x ∴2

11212

≤-≤-x x

证二:(换元法) ∵11≤≤-x ∴令 x = cos θ , θ∈[0, π]

则θ=θθ=-2sin 21sin cos 12

x x

∵1sin 1≤θ≤- ∴2

11212

≤-≤-x x

例二、已知x > 0 , y > 0,2x + y = 1,求证:

2231

1+≥+y

x 证一:22323)2(11+≥++=+???

?

??+x y

y x y x y x 即:22311+≥+y x 证二:由x > 0 , y > 0,2x + y = 1,可设α=α=

22

cos ,sin 2

1y 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精品文档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我国的小河流; 非负奇数; 1 / 3 精品文档 方程x210的解; 某校2007级新生; 血压很高的人; 著名的数学家;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 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 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2 / 3 精品文档 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例题讲解: 例1(用“?”或“”符号填空: ; ; Z; 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A,美国,印度A, 英国 A。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1,m,m23m3, 若3?P且-1P,求实数m的值。

最新高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8月15日 上课时间:8月24日 §3.1.1倾斜角与斜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概念的学习,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三:课时计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 (一)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1:一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了加多一个点外,在已知一个点的基础上能不能加上另外一个条件使到它能确定一条直线? 【老师板书】画坐标平面以及一条直线,点出直线上一点,过此点画多条直线。 问题3:这些直线有什么共同点(过同一点,倾斜程度不一样) 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 做直线l 的倾斜角。 例题:最后在黑板上用尺子依照定义说法比画出倾斜角将直线倾斜角的可能情况显示出来(共四种情况:平行于x 轴,经过一、三象限,垂直于x 轴,经过二、四象限) 注意:(1)直线的向上方向;(2)x 轴的正方向;(3)倾斜角范围是)180,0[??。 练习:下列三个图中所指的角是不是直线的倾斜角? 命制:王露 校对:高一数学组 审核:刘金琼 第三章 第1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1课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二单位置 一、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材分析: 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确定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是从以下几点来设计的:凸显矛盾冲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激起思维的火花;强化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抽象和简约化的思维品质;在一定的场景中相机介入数学历史,使学生经历知识的逻辑重演,让课堂浸染文化的意蕴;与本课内容相呼应和衔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作有机的渗透和延伸,为学生奠定相应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符号美、简洁美。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 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教学准备:小动物卡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初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里是第几组(小组)第几个。 一、快乐启航: 1、给小动物排队,提供比较材料。 师:春天的早晨小动物准备排队做操,小朋友,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行吗? (学生拿出教师发的8张动画卡片及垫板,开始排队,这里教师有一个精心设计卡片排得紧一点刚好排一排,稍留一些空隙排一排就排不下,这样自然引发思维灵活学生排几排)师:谁愿意上来,把你排的队形介绍给大家!学生同桌合作排队——展示队形。 二、快乐体验: 1、完成一维到二维的空间观念的飞跃,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比较各种队形。 学生有可能出现:竖排1排(2排)或横排1排(2排)。。。。。。 师:大家觉得这些队形中,哪几种是不一样的哪几种是一样的(学生自由说) 师:我们数的时候可以横横地数也可以竖竖地数。大家再看这些小动物(手指着排两排(列)的队形)用你的火眼金睛观察一下,它们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排一排的看成一条线)。 师:(指着排两排的队形)这些都是排成了一个长方形,(指着排一排(列)的队形)这些都排成了线。 2、从一维到二维描述“小猴”的位置。 师:谁能说说队形1(排一排)中小猴站在哪里?请第*组第*个小朋友回答!(第*个)。 师: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从左数起第*个)。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0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这里介绍几种,供参考。 1.多位数计数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使用(见教科书第3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一年级下册的计数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也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2.多级数位顺序表教学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写时使用(见教科书第20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二年级下册的“万以内数位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加上数级、计数单位等的内容,并可在表的下面贴上一张白纸或连接几排插袋,便于进行读、写数的练习。 3.计算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大数的四则计算时使用。计算器一般分成算术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两种,算术型计算器可完成基本的四则计算,但是不能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科学型计算器比算术型计算器的功能有所扩展,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统计等运算,能够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套教科书以信利牌(TRUL Y)P-127型小学生专用计算器为例,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4.算盘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使用。教师应准备一个算盘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再准备几个算盘学具。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角的度量和平行四边形时使用。通过操作理解角的大小变化,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教学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使用。这几种教具和学具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自己很难制作,可在市场上购买。 7.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用小棒作为算筹记数,找两把扇子认识平角和周角等;根据教科书第57页的“格子乘法表”制作表格。教科书第120页思考题的学具,如果计数器不能代替,可以自己制作类似的便于操作的学具。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案

课题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教学目 2. 根据直线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标 3.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教学重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点
教学难 点
教学方 法
教具准 备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讲练结合 教材
教学过 程
【基础练习】
1.已知过点 A(-2,m)和 B(m,4)的直线与直线 2x+y-1=0 平行,则 m 的值为-8 2.过点(-1,3)且垂直于直线 x-2y+3=0 的直线方程为 2x+y- 1=0
3.若三条直线 2x 3y 8 0, x y 1 0和 x ky k 1 0 相交于 2
一点,则 k 的值等于 1 2
4.已知点 P1 (1,1)、P 2 (5,4)到直线 l 的距离都等于 2.直 线 l 的方程
为 3x-4y+11=0 或 3x-4y-9=0 或 7x+24y-81=0 或 x3=0.
5.已知 A(7,8),B(10,4),C(2,-4),求ABC 的面积.
简解:答案为 28 3
【范例导析】
【例 1】已知两条直线 l1 :x+m2y+6=0, l2 :(m-2)x+3my+2m=0,当 m 为何值时, l1 与 l2
(1) 相交;(2)平行;(3)重合? 分析:利用垂直、平行的充要条件解决.

解:当m=0 时, l1 :x+6=0, l2 :x=0,∴ l1 ∥ l2 ,
当m=2 时, l1 :x+4y+6=0, l2 :3y+2=0
∴ l1 与 l2 相交;
当 m≠0且 m≠2时,由 1 m2 得 m=-1或 m=3,由 m 2 3m
1 6 得 m=3 m 2 2m
故(1)当 m≠-1且 m≠3且 m≠0时 l1 与 l2 相交。
(2)m=-1或 m=0时 l1 ∥ l2 ,
(3)当 m=3时 l1 与 l2 重合。
点拨: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时,不要忘了考虑两条直线斜 率是否存在.
例 2.已知直线 l 经过点 P(3,1),且被两平行直线 l1 : x+y+1=0 和 l2 :x+y+6=0 截得的线段之长为 5。求直线 l 的方程。
分析:可以求出直线 l 与两平行线的交点坐标,运用两点距离 公式求出直线斜率
解法一::若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x=3,此 时与 l1 、 l2 的交点分别是 A1(3,-4)和
B1(3,-9),截得的线段 AB 的长|AB|=|-4+9|=5,符合题 意。若直线 l 的斜率存在,则设 l 的方程为 y=k(x-3)+1,
解方程组
x

y

y k
1 0
x 3
得 1
A(
3k k
2 1
,

4k 1 k 1

解方程组
x

y

y k
60
x 3
得 1
B(
3k k
7 1
,-
9k 1 k 1

由|AB|=5 得

3k k
2 1
3k k
7 1
2
+

4k 1 k 1
9k 1 k 1
2
=25,
解之,得 k=0,即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y=1。
综上可知,所求 l 的方程为 x=3 或 y=1。
解法二.设直线 l 与 l1 、 l2 分别相交于 A(x1,y1)、B(x2, y2),则 x1+y1+1=0,
x2+y2+6=0。两式相减,得(x1-x2)+(y1-y2)=5

高二数学必修5全套教案(人教版)

1.1.1正弦定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 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 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讲授新课 [探索研究]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 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思考1: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如图1.1-3,(1)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 C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 , b a 从而 sin sin a b A B = sin c C = A c B (2)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由学生课后自己推导) 思考2:还有其方法吗?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 C A B B C A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专题08 平面向量(教案)-2021届沪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上海专用)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08 平面向量 教案 一、平面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例如:力,速度。 2.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箭头所指的 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小写字母a ,b …或用,,…表示. 注意:我们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而不能认为向量就是一个有向线段. 3.模:向量的长度叫向量的模,记作a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4.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零向量的方向不确定. 注意:0和0 是不同,0是一个数字,0 代表一个向量,不要弄混. 5.单位向量:长度为1个长度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a a a =0 注意:单位向量不是只有一个,有无数多个,如果把它们的起始点重合,终止点刚好可以构成一个单位圆。 6.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叫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共线. 注意: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 也称为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是一个意思,对于两个非零向量b a ,,若存在非零常 数λ使b a λ=是b a ∥的充要条件. 7.相等的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的向量. 例1下列六个命题: ①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②若||||a b =,则a b =;

③若AB DC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④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一定有AB DC =; ⑤若m n =,n k =,则m k =; ⑥若b c b a ∥∥,,则.c a ∥ 正确的是_________ 【答案】④⑤ 【解析】①把一个向量平移后向量是不变的,③A,B,C,D 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⑥b 可能是 零向量 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坐标表 1、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如果以O 为起点作,OA a OB b ==,那么射线 ,OA OB 的夹角θ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π≤≤ (1) 当0θ=时,表示向量a 与b 方向相同; (2) 当θπ=时,表示向量a 与b 方向相反; (3) 当2 π θ= 时,表示向量a 与b 相互垂直。 【注意:一定牢记夹角的取值范围,特别是0和π的实际意义。】 例题2已知||2,||3,a b ==a 与b 的夹角为 4 π ,当向量a b +与a b λ+夹角为锐角时,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答案】) ,(),(∞+?115 12 - 【解析】提示:当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大于0时,它们的夹角取值范围是[0,90°);锐角时,数量积大于0且不等于1. 2、 向量的数量积

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高二数学(29)

课题:7.4简单的线性规划(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王新敞 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新敞 5.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王新敞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 授课类型:新授课王新敞 课时安排:1课时王新敞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王新敞 内容分析: “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这是《新大纲》对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视.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并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常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新敞 依据新大纲及教材分析,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再加上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故本节知识内容定为了解层次王新敞 本大节内容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作图等能力的好教材王新敞 本节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新敞 本小节的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解决难点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为突出重点,本节教学应指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高二数学 《等差数列》教案 沪教版

7.2(1)等差数列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理解的关键是发现相邻项之间的关系. 本小节的难点是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掌握相邻两项或三项之间运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能正确计算公差及相关的项;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难点:等差数列递推关系.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叫数列?递推数列?研究递推关系有何意义? 二、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引入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等差数列、等 差中项概念 实例引入 递推关系 特征分析 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研究下面3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其特点(课本P10) 2,5,8,11,14,17,…; ① 21,41,0,41-,21-,4 3-,…; ② -7,-5,-3,-1,1,1,3, …; ③ 解答:数列①②③的递推公式分别是: 数列①:()???=≥+=-223 11a n a a n n , 数列②:()?? ???=≥-=-2124111a n a a n n , 数列③:()???-=≥+=-722 11a n a a n n .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结论:这三个递推公式都可以写成 ()为常数d n d a a n n ,21≥=--的形式,得出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 (2)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小写字母d 表示. 2、等差中项 (1)等差中项的概念引入 观察下面三个等差数列: 3,5,7; -5,10,25; 52,57,5 12 讨论:这三个等差数列都具备什么共同特点?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特点:中间项的2倍等于首、末两项的和. (2)等差中项的概念形成 等差中项的定义 一般地,由b A a ,,成等差数列,可得 A b a A -=-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本册教学目标,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2017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 1、大数的认识……………………………………………………15课时 2、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3、角的度量………………………………………………………7课时 4、三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课时 7、统计……………………………………………………………2课时 8、数学广角………………………………………………………3课时 9、总复习…………………………………………………………6课时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2 圆的方程-教案

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进一步提高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圆的一般方程及其代数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1:已知一定圆C 的半径为r ,求此圆的方程。 分析:设M 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圆的定义,可知点M 到圆心C 的距离等于r ,所以圆C 就是集合P={M||MC|=r} 如左图,以圆心C 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圆上任意一点),(y x M , 因为r MC =,所以 r y x =+22 整理得: 222r y x =+ (1) 这里边我们要注意点M 的坐标与方程(1)的关系: 由方程(1)的推导过程可知,若点M 在圆上,则M 的坐标满足方程(1); 反之,若点M 的坐标是方程(1)的解,即222r y x =+,则有 r y x =+22,即r MC =,可知点M 在圆上。 综上可知,圆C 的方程是222r y x =+。 说明:求圆的方程应需考察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建立一个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没有给出直角坐标系);其次,所得方程是否为轨迹(圆)方程,可由曲线方程的定义验证。 问题2:若设一定圆C 的圆心在),(b a 半径为r ,求此圆的方程。

设圆上任意一点),(y x M ,因为r MC =, 所以r b y a x =-+-22)()(, 整理后得:222)()(r b y a x =-+-。 同问题1,可以验证方程222)()(r b y a x =-+-是圆心在),(b a 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 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圆心坐标和半径,就可以得出其相应的圆方程。我们称方程 222)()(r b y a x =-+- 是圆心为),(b a C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 说明:这种对应关系把圆和方程联系起来,我们把圆的定义从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把圆的几何性质代数化,从而体现了解析几何的特点。 例1.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 (1) 5)3()2(22=-+-y x ; (2)222)(a y a x =++,0≠a ; (3) 04222=-++y y x x 。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来求圆的几何量:圆心及半径。 例2.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 (1)圆心在)4,3(C ,半径为5; (2)经过点)1,5(P ,圆心)3,8(-C 。 (3)直径的两个端点为A (3,-2)和B (-1,6)。 (4)求以C (-1,2)为圆心,并且和直线2x-3y-5=0相切的圆的方程。 说明:本例体现了求圆方程的方法之一:找出圆心和半径。 例3.过点)32,2(且与圆 422=+y x 相切的圆的方程。 说明利用圆相切的几何性质来解决该问题。 (二)圆的一般方程 1.问题1:将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展开后都可化到: 022=++++F Ey Dx y x 这一形式。 反之对于任意的R F E D ∈、、,方程022=++++F Ey Dx y x (*)是否就一定可以表示

高二数学教案设计(人教版)

2020人教版高二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2、会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求简单的定积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实例体会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事物间的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2、了解微积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直观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基本定理计算简单的定积分.

难点: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 复习:1. 定积分定义: 其中 --积分号, -积分上限, -积分下限, -被积函数, -积分变量, -积分区间 2.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一般情况下,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是介于轴、函数的图形以及直线之间各部分面积的代数和,在轴上方的面积取正号,在轴下方的面积去负号. 曲边图形面积: ; 变速运动路程: ; 3.定积分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性质4 二. 引入新课:

计算 (1) (2) 上面用定积分定义及几何意义计算定积分,比较复杂不是求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我们必须寻求计算定积分的比较一般的方法。 问题: 设一物体沿直线作变速运动,在时刻t时物体所在位置为S(t), 速度为v(t)( ),则物体在时间间隔[a,b]内经过的路程可用速度函数表示为。 另一方面,这段路程还可以通过位置函数S(t)在[a,b]上的增量S(b)-S(a)来表达,即 s= = = S(b)-S(a) 而。 推广: 微积分基本定理:如果函数是上的连续函数的任意一个原函数,则 为了方便起见,还常用表示,即 该式称之为微积分基本公式或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它指出了求连续函数定积分的一般方法,把求定积分的问题,转化成求原函数的问题,是微分学与积分学之间联系的桥梁。它不仅揭示了导数和定积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提供计算定积分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