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届高三3月联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 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i 为虚数单位,则 i ? ( ) 1? i
A. ? 1 ? 1 i 22
B. 1 ? 1 i 22
C. 1 ? 1 i 22
2.已知集合 A ? {x | y ? ln(1? 2x)} , B ? {x | ex ? 1},则(
D. ? 1 ? 1 i 22

A. A B ? {x | x ? 0}
B. A
B
?
? ? ?
x
|
0
?
x
?
1 2
? ? ?
C. A
CR B
?
? ?
x
?
|
x
?
1 2
? ? ?
D. (CR A) B ? R
3. f (x) 是 R 上奇函数,对任意实数 x 都有 f (x) ? ? f (x ? 3) ,当 x ? (1 , 3) 时,
2
22
f (x) ? log2 (2x ?1) ,则 f (2018) ? f (2019) ?( )
A. 0
B.1
C. ?1
D. 2
4.在区间[0,1] 上随机取两个数 a , b ,则函数 f (x) ? x2 ? ax ? 1 b 有零点的概率是( ) 4
A. 1 12
B. 2 3
C. 1 6
D. 1 3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x ? 0 ,都有 x2 ? x ?1 ? 0 ”的否定是“ ?x0 ? 0 ,使 x02 ? x0 ?1 ? 0 ”.
②已知{an} 是等比数列, Sn 是其前 n 项和,则 Sn , S2n ? Sn , S3n ? S2n 也成等比数列. ③“事件 A 与事件 B 对立”是“事件 A 与事件 B 互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④已知变量 x , y 的回归方程是 y ? 200 ?10x ,则变量 x , y 具有负线性相关关系.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 和 n 的值分别是( )

A. 20 , 5
B. 20 , 4
C.16 , 5
D.16 , 4
7.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蒲生一日,长三尺;莞生一日,长一尺。蒲
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意思是:“今有蒲草第一天,长为 3 尺;莞生长 第一天,长为1尺.以后蒲的生长长度逐天减半,莞的生长长度逐天加倍.问几天后蒲的长度与 莞的长度相等?”以下给出了问题的 4 个解,其精确度最高的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
据: lg 2 ? 0.30 , lg 3 ? 0.48)( )
A.1.3 日
B.1.5 日
C. 2.6 日
D. 3.0 日
8.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且 b2 ? ac , a2 ? bc ? c2 ? ac ,
则 c 的值为( ) b sin B
A. 1 2
B. 3 2
C. 2
D. 2 3 3
9.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由矩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侧视图由半圆和
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俯视图的实线部分为正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3? ? 4 2
B. 4(? ? 2 ?1)
C. 4(? ? 2)
D. 4(? ?1)

10. (x ? 1)(2x ? a )5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 2 ,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x
x
A. ?40
B. ?20
C. 20
D. 40
11.若函数 f (x) 的导函数 f '(x) ? Acos(?x ??) ( A ? 0,? ? 0, ? ? ? ) , f '(x) 的部分图象 2
如图所示, g(x)
?
f
(
x
?
? 12
)
,当
x1
,
x2
?
????
? 12
,
? 3
? ??
时,则
g(x1) ? g(x2)
的最大值为(

A. 3 ?1 2
B. 3 ?1
C. 3 2
D. 3
12.已知函数
f
(x)
?
1 2
ax2
? (x
?1)ex
(a ?
R)
,若对任意实数
x1,
x2 ,
x3
?[0,1] ,都有
f (x1) ? f (x2 ) ? f (x3)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1, 2]
B.[e, 4)
C.[1, 2) [e, 4]
D.[1,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 a ? (2, 0) , b ? (1, 2) ,实数 ? 满足 a ? ?b ? 5 ,则 ? ?

?
?x ?1
14.实数
x

y
满足
?? x ? ?y
? ?
y? 1x
3 ,则 ?1
y x
?1 ?1
的取值范围是

?2
15.正四棱柱 ABCD ? A1B1C1D1 底面边长为 2 ,侧棱长为 4 , E 、 F 分别为棱 BB1 、 D1C1 的
中点,则四面体 FECC1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16.已知双曲线
C1
,C2
的焦点分别在
x
轴,
y
轴上,渐近线方程为
y
?
?
1 a
x
,离心率分别为
e1 , e2 .则 e1 ? e2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等差数列 {an } 的首项
a1
?
N*
,公差 d
?
? ??
?
1,? 3
1 5
? ??
,前 n
项和
Sn
满足
S5
?
S12
.
(1)求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2)若 bn
?
9 4
?
an
,数列
? ? ?
1 bnbn?2
? ? 的前 n ?
项和为 Tn
,求证 Tn
? 12 .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在这一号召的引领下,全国人民积极工作,健康生活.当前,“日行万步”正成为健康生活的
代名词.某学校工会积极组织该校教职工参与“日行万步”活动.界定日行步数不足 4 千步的人
为“不健康生活方式者”,不少于10 千步的人为“超健康生活方式者”,其他为“一般生活方
式者”.某日,学校工会随机抽取了该校 400 名教职工,统计他们的日行步数,按步数分组,
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 400 名教职工日行步数(千步)的样本平均数(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2)由直方图可以认为该校教职工的日行步数? (千步)服从正态分布 N (?,? 2 ) ,其中 ? 为 样本平均数,标准差? 的近似值为 2.5 ,求该校被抽取的 400 名教职工中日行步数(千步) ? ?(2, 4,5) 的人数(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3)用样本估计总体,将频率视为概率.若工会从该校教职工中随机抽取 2 人作为“日行万步” 活动的慰问奖励对象,规定:“不健康生活方式者”给予精神鼓励,奖励金额每人 0 元;“一般 生活方式者”奖励金额每人100 元;“超健康生活方式者”奖励金额每人 200 元.求工会慰问

奖励金额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N (?,? 2 ) , 则 P(? ?? ? ? ? ? ?? ) ? 0.6826 , P(? ? 2? ? ? ? ? ? 2? ) ? 0.9544 . 19.如图,在以 A 、 B 、 C 、 D 、 E 、 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平面 CDEF ? 平面 ABCD , FC ? FB ,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且 ?BCD ? 45 .
(1)求证: CD ? BF ;
(2)若 AB ? 2EF ? 2 , BC ? 2 ,直线 BF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为 45 ,求平面 ADE 与 平面 BC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0.线段 AB 为圆 M : x2 ? y2 ? 2x ?10 y ? 6 ? 0 的一条直径,其端点 A , B 在抛物线 C : x2 ? 2 py( p ? 0) 上,且 A , B 两点到抛物线 C 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21 .
2 (1)求直径 AB 所在的直线方程; (2)过 M 点的直线 l 交抛物线 C 于 P , Q 两点,抛物线 C 在 P , Q 处的切线相交于 N 点,
求 ?PQN 面积的最小值.
21.已知函数 f (x) ? ax2 ? x ? ln(ax) (a ? 0, a ? R) .
(1)求函数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讨论函数 f (x) 零点的个数.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计分. 22.[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是
?x
? ?
y
? ?
cos? 2 sin ?
(?
为参数,
0
?
?
?
?
),在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C2 的极坐标方程是 ? ? 4 ,等

?ABC
的顶点都在
C
2
上,且点
A

B

C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
A
的极坐标为
(4,
? 6
)
.
(1)求点 A , B , C 的直角坐标;
(2)设 P 为 C1 上任意一点,求点 P 到直线 BC 距离的取值范围.
23.[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f (x) ? x ? 2 ? 2x ? a , a ? R .
(1)当 a ?1,解不等式 f (x) ? 2 ; (2)求证: f (x) ? a ? 2 ? 1 a .
2
2018 年安徽省“江南十校”综合素质检测

一、选择题 1-5: CBADD 二、填空题
数学(理科)解析及评分标准 6-10: ACDAD 11、12:CD
13. ? ?1或 ? ? ? 1
5
三、解答题
14.
????
3 4
,
1 2
? ??
15. 17?
16. 2 2
17.解:(1)∵ S5 ? S12 ,∴ 5a1 ?10d ? 12a1 ? 66d ,得 a1 ? ?8d ,

?
1 3
?
d
?
?
1 5
,∴
8 5
?
a1
?
8 3

又∵
a1
?
N
*
,∴
a1
?
2

d
?
?
1 4


an
?
?n ? 4
9
.
(2)∵ bn
?
9 4
?
an
,∴
bn
??n 4
,∴ 1 bnbn?2
?
16 n(n ? 2)
? 8(1 ? 1 ) , n n?2
Tn
?
1 b1b3
?
1 b2b4
????? 1 bnbn?2
? 8(1? 1 ? 1 ? 1 ? 1 ? 1 ? 1 ? 1 ? ??? 1 ? 1 ? 1 ? 1 ) 3 2 4 3 5 4 6 n ?1 n ?1 n n ? 2
? 8(1? 1 ? 1 ? 1 ) ? 12 . 2 n ?1 n ? 2
18.解:(1)
x ? 0.04?1? 0.08?3 ? 0.16?5 ? 0.44? 7 ?0.16?9 ? 0.1?11? 0.02?13 ? 6.96 ? 7 .
(2)∵? N (7, 2,5) ,∴ P(4.5 ? ? ? 9.5) ? 0.6826 , P(2 ? ? ?12) ? 0.9544 , ∴ P(2 ? ? ? 4.5) ? 1 (P(2 ? ? ? 12) ?P(4.5 ? ? ? 9.5)) ? 0.1359 .
2 走路步数? ?(2, 4,5) 的总人数为 400?0.1359 ? 54 人.
(3)由题意知 X 的可能取值为 400 , 300 , 200 ,100 , 0 , P( X ? 400) ? C22 ? 0.122 ? 0.0144 , P( X ? 300) ? C21 ? 0.12 ? 0.76 ? 0.1824 , P( X ? 200) ? C21 ? 0.12 ? 0.12 ?C22 ? 0.762 ? 0.6064 ,

P( X ? 100) ? C21 ? 0.12 ? 0.76 ? 0.1824 , P(X ? 0) ? 0.122 ? 0.0144 .
则 X 的分布列为:
X
0
100
200
300
400
P
0.0144
0.1824
0.6064
0.1824
0.0144
EX ? 400?0.0144 ? 300?0.1824 ?200?0.6064 ?100?0.1824 ?0?0.0144 ? 200.
19.解:(1)过 F 作 FO ? CD 交 CD 于 O ,连接 BO ,由平面 CDEF ? 平面 ABCD ,得 FO
平面 ABCD,因此 FO ? OB .
∴ FB ? FC , FO ? FO , ?FOC ? ?FOB ? 90 ,
∴ ?FOC ? ?FOB ,∴ OB ? OC ,
由已知 ?DCB ? 45 得 ?B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 OB ? CD ,又 CD ? FO ,
∴ CD ? 平面 FOB ,∴ CD ? FB .
(2)∵ AB / /CD , AB ? 平面 CDEF , CD ? 平面 CDEF ,∴ AB / / 平面 CDEF , ∵平面 ABEF 平面 CDEF ? EF ,∴ AB / /EF , 由(1)可得 OB , OC , OF 两两垂直,以 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 ? xyz ,由题设可得 ?FBO ? 45 ,进而可得 A(1, ?2, 0),B(1, 0, 0),C(0,1, 0),D(0, ?1, 0) ,
E(0, ?1,1) , F(0, 0,1) ,
设平面
ADE
的法向量为
m
?
(x1,
y1,
z1)
,则
??m ? ??m
? ?
AD DE
? ?
0 0
,即
????z1x?1 ?0
y1
?
0

可取 m ? (1,1, 0) ,
设平面
BCF
的法向量为
n
?
( x2 ,
y2 ,
z2 )
,则
??n ? ??n
? BC ? CF
? ?
0 0
,即
?? x2 ??? y2
? ?
y2 z2
? ?
0

0

可取 n ? (1,1,1) , 则 cos ? m, n ?? m ? n ? 2 ? 6 ,
m ? n 2? 3 3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6 . 3
20.解:(1)设 A(x1, y1) , B(x2 , y2 ) ,抛物线 C 的焦点为 F ,则 AF ? BF ? y1 ? y2 ? p ,

y1
?
y2
? 10
,故10 ?
p
?
21 2
,∴
p
?
1 2

于是 C 的方程为 x2 ? y .
?? ? ??
x12 x22
? ?
y1 y2
,则
y1 x1
? ?
y2 x2
? x1 ? x2 ? ?2 ,
∴ AB 的直线方程为 2x ? y ? 3 ? 0 .
(2)不妨记 P(x1, y1) , Q(x2 , y2 ) , N (x0 , y0 ) ,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k(x ?1) ? 5,
联立
?x2 ?
?
y
得 x2 ? kx ? k ? 5 ? 0 ,
? y ? k(x ?1) ? 5

? ? ?
x1 x1
? x2 ? k ? x2 ? ?k

?5
PQ
?
1? k2 ?
k2 ? 4k ? 20 ,
又因为 y0 ? y1 ? 2x1(x0 ? x1) ,则 x12 ? 2x0 x1 ? y0 ? 0 ,
同理可得: x22 ? 2x0 x2 ? y0 ? 0 ,
故 x1 , x2 为一元二次方程 x2 ? 2x0 x ? y0 ? 0 的两根,

?2x0 ? x1
? ?
y0
?
?k
? x2 ?5

k 2 ? 2k ?10
点 N 到直线 PQ 的距离 d ? 2
? k2 ? 4k ? 20 ,
1? k2
2 1? k2
S?NPQ
?
1 2
PQ
?d
?
1 (k2 4
? 4k
3
? 20)2
?
1 [(k 4
? 2)2
3
?16]2 ,
∴ k ? ?2 时, ?NPQ 的面积 S 取得最值16 .

21.解:(1)当 a ? 0 时, f (x) 的定义域为 (0, ??) ,
f '(x) ? 2ax ?1? 1 ? 2ax2 ? x ?1 ,令 2ax2 ? x ?1 ? 0得:
x
x
x1 ? 1?
1? 8a 4a
? 0 , x2 ? 1?
1? 8a 4a
?0,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x2 , ??) .
当 a ? 0 时, f (x) 的定义域为 (??, 0) , f '(x) ? 2ax ?1? 1 ? 2ax2 ? x ?1 ,
x
x
当 ? ?1? 8a ? 0即 a ? ? 1 时, 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 0) , 8

?
?
0 ,即 ?
1 8
?
a
?
0
时,
f
'(x)
?
2a x
(x
?
x1 )
(x
?
x2 )(x2
?
x1
?
0)
.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x2 ) 和 (x1, 0) .
(2)由(1)知当 a ? ? 1 时, f (x) 在 (??, 0) 内单调递增, f ( 1 ) ? 0 ,
8
a
故 f (x) 只有一个零点 x ? 1 , a

?
1 8
?
a
?
0
时,
f
(x)

x
?
x2 处取极大值,
x
?
x1 处取极小值.
由a
?
x1 ?1 2 x12

x1
?
?1,而 1 a
?
x2
?
1 4a
?
x1
? ?1,则
f (x2 ) ?
f (1) ? 0, a
f
( x1 )
?
ax12
?
x1
?
ln(ax1 )
?
1? x1 2
?
ln(
2x1 ) x1 ?1


x1
?
?1,∴
2x1 ?1 ? x1 ?1
x1 x1
?1 ?1
?
0 ,∴
f
( x1 )
?
0,
∴当 a ? 0 时,函数 f (x) 只有一个零点 x ? 1 , a
当 a ? 0 时,
令 g(a) ? f (1) ? a ?1? ln a ,
g '(a) ? a ?1 , g(a) 在 (0,1) 单调递减,在 (1, ??) 单调递增, a
g(a)min ? g(1) ? 0 ,∴ g(a) ? f (1) ? 0 (当且仅当 a ?1时,等号成立),
i) a ?1时,

1 ? 8a ?1 ?1 ? 1 , f ( 1 ) ? 0 , f (1) ? 0 ,
4a
aa
由(1)函数单调性知, f ( 8a ?1 ?1) ? 0 ,所以函数在 ( 8a ?1 ?1,1) 存在零点,
4a
4a
∴ f (x) 在 (0, ??) 有两个零点.
ii) 0 ? a ? 1时,
1 ? 8a ?1 ?1 ? 1 , f ( 1 ) ? 0 , f (1) ? 0 ,
4a
aa
同理可得函数在 (1, 8a ?1 ?1) 存在零点, 4a
∴ f (x) 在 (0, ??) 有两个零点.
iii) a ?1时, f ( 1 ) ? f (1) ? 0 ,函数在 (0, ??) 有一个零点.
a
综上所述:
当 a ? 0 或 a ?1时,函数有一个零点, 当 a ? 0 且 a ? 1时,函数有两个零点.
22.解:(1)由 x ? ? cos? , y ? ? sin? 可得点 A 的直角坐标 A(2 3, 2) , 由已知, B 点的极坐标为 (4, 5? ) ,可得 B 两点的直角坐标为 B(?2 3, 2) ,
6 C 点的极坐标为 (4, 3? ) ,同理可得 C 两点的直角坐标为 C(0, ?4) .
2 (2) BC 直线的方程为 3x ? y ? 4 ? 0 ,
设点 P(cos?, 2sin?) (0 ? ? ? ? ) ,则点 P 到直线 BC 距离
d?
3 cos? ? 2sin? ? 4 ?
7 sin(? ?? ) ? 4 (其中 cos? ?
2
, sin? ?
3 ),
2
2
7
7
因为 0 ? ? ? ? ,所以? ? ? ?? ? ? ?? ,所以 ? 3 ? sin(? ?? ) ? 1, 7
所以 d ?[ 4 ? 3 , 4 ? 7 ] .
2
2

23.解:(1)当 a ?1, f (x) ? x ? 2 ? 2x ?1 ? 2
?
?x ? ?2 ???3x ? 3
?
2

???2 ? ??? x
? ?
x?? 1? 2
1 2

??x ? ? 1 ?2 ??3x ? 3 ?
2
? x ? ?2 或 ?2 ? x ? ?1或 x ? ? 1 3
? x ? ?1或 x ? ? 1 , 3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 ?1或x ? ? 1}. 3
(2)
f (x) ? x ? 2 ? 2x ? a ? x ? 2 ? | x ? a | ? | x ? a | ?| 2 ? a | ? | x ? a | ?| 2 ? a |?| a ? 2 |
2
2
2
2
22
?| (a ? 2) ? 1 a | ?| a ? 2 | ? | 1 a | ?| a ? 2 | ? 1 | a | .
2
2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