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数学 等腰三角形

初二数学 等腰三角形

初二数学 等腰三角形
初二数学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能判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 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点: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知识梳理

四.精讲精练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腰相等.

(2)两底角相等.

(3)“三线合一”,即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4)是轴对称图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例1.如图,AE∥BD,C是BD上的点,且AB=BC,∠ACD=110°,则∠EAB度数为()

A.70° B.55° C.40° D.35°

【答案】C

【解析】解:∵∠ACD=110°,∴∠BCA=70°,

∵AB=BC,∴∠BAC=∠BCA=70°,

∵AE∥BC,∴∠EAC=∠ACD=110°,

∴∠EAC=110°﹣70°=40°.

例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cm和1cm,则这个三角形周长是()

A.9cm B.6cm C.9cm或6cm D.10cm

【答案】A

【解析】解:当腰长是1cm时,因为1+1<4,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排除;

当腰长是4cm时,因为4+4>1,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周长是9cm;

例3.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

【答案】C

【解析】解:∵AB=AC,∴∠ABC=∠ACB,

∵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BE=BC,

∴∠ACB=∠BEC,∴∠BEC=∠ABC=∠ACB,∴∠A=∠EBC,

练习.如图,直线l1∥l2,以直线l1上的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直线l1、l2于点B、C,连接AC、BC.若∠ABC=67°,则∠1=()

A.23° B.46° C.67° D.78°

【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AB=AC,∴∠ACB=∠ABC=67°,

∵直线l1∥l2,∴∠2=∠ABC=67°,

∵∠1+∠ACB+∠2=180°,∴∠1=180°﹣∠2﹣∠ACB=180°﹣67°﹣67°=46°.

例4.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AE与AB的夹角为48°,若CF 与EF的长度相等,则∠C的度数为()

A.48° B.40° C.30° D.24°

【答案】D

【解析】∵AB∥CD,∴∠1=∠BAE=48°,

∵∠1=∠C+∠E,∵CF=EF,∴∠C=∠E,

∴∠C=∠1=×48°=24.

练习1. 如图,AB∥CD,AD=CD,∠1=70°30',则∠2的度数是()

A.40°30'B.39°30'C.40° D.39°

【答案】C

【解析】∵QR∥OB,∠AOB=40°,∴∠AQR=∠AOB=40°,

∵OP=QP,∴∠PQO=∠AOB=40°,

∵∠AQR+∠PQO+∠PQR=180°,∴∠PQR=180°﹣2∠AQR=100°.

练习2. 如图,已知DE∥BC,AB=AC,∠1=125°,则∠C的度数是()

A.55° B.45° C.35° D.65°

【答案】A

【解析】解:∵∠1=125°,∴∠ADE=180°﹣125°=55°,

∵DE∥BC,AB=AC,

∴AD=AE,∠C=∠AED,∴∠AED=∠ADE=55°,

又∵∠C=∠AED,∴∠C=55°.

例5.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20或16 B.20 C.16 D.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解得,

(1)若4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8,不能组成三角形;

(2)若4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4+8+8=20.

练习.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5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

【答案】直角;37cm

【解析】解:∵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3,∴最大的角=180×=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①7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7cm、15cm,∵7+7=14<15,∴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7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7cm、15cm、15cm,能组成三角形,周长=7+15+15=37cm,综上所述,它的周长是37cm.

例6.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O是△ABC内一点,且OB=OC,求证:AO⊥BC.

【解析】证明:延长AO交BC于点D,

在△ABO和△ACO中,,∴△ABO≌△ACO(SSS),

∴∠BAO=∠CAO,

∵AB=AC,∴AO⊥BC.

练习.如图,已知△ABC,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垂直平分AC,分别交AC,AD,AB于点E,M,F.若∠CAD=20°,求∠MCD的度数.

【解析】解:∵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

∵∠CAD=20°,∴∠ACD=70°,

∵EF垂直平分AC,∴AM=CM,

∴∠ACM=∠CAD=20°,∴∠MCD=50°.

例7.如图1,若△ACD的周长为7cm,DE为AB边的垂直平分线,

则AC+BC= cm.

【解析】解:1、∵DE为AB边的垂直平分线,∴AD=BD,

∴△ACD的周长=AC+AD+DC=AC+CD+BD=AC+BC=7cm.

练习.如图2,已知△ABC中,∠A=36°,AB=AC,BD为∠ABC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 3

【解析】解:∵AB=AC,∠A=36°,

∴△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72°,

∵BD为∠ABC的平分线,∴∠ABD=∠A=∠DBC=36°,

∴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BDC=180°﹣36°﹣72°=72°=∠C,

∴BC=BD,△CDB是等腰三角形,

例8.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E于点E,且BE=.

求证:AB平分∠EAD.

【解析】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D=BC,AD⊥BC,

∵BE=BC,∴BD=BE,∵AE⊥BE,∴AB平分∠EAD.

练习1.在△ABC 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E⊥AC于点E.求证:

∠CBE=∠CAD.

【解析】证明:∵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D⊥BC,

又∵BE⊥AC,∴∠ADC=∠BEC=90°,∴∠CBE+∠C=∠CAD+∠C=90°

∴∠CBE=∠CAD.

练习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D,DE⊥AB于E,DF⊥AC于F.求证:DE=DF.【解析】证明:∵AB=AC,∴∠B=∠C,

∵DE⊥AB,DF⊥AC,∴∠DEB=∠DFC=90°,

在△BDE和△CDF中,,∴△BDE≌△CDF(AAS),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给出以下条件,不能判定其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A:∠B:∠C=1:1:3 B.a:b:c=2:2:1

C.∠B=50°,∠C=80°D.2∠A=∠B+∠C

【答案】D

【解析】解:A、∠A:∠B:∠C=1:1:2,∴∠A=∠B,故A是等腰三角形;

B、a:b:c=2:2:1,∴a=b,故B是等腰三角形;

C、∠B=50°,∠C=80°,∴∠A=∠B=50°,故C是等腰三角形;

D、2∠A=∠B+∠C,∠A=60°,∠B+∠C=120°,故D不是等腰三角形;

练习.在下面的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有两个内角分别为110°,40°的三角形

B.有两个内角分别为70°,55°的三角形

C.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8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50°的三角形

【答案】 A

【解析】解:A、有两个内角分别为110°,40°的三角形,第三个角是30°,不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有两个内角分别为70°,55°的三角形,第三个角是55°,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C、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80°的三角形,与外角相邻的内角是80°,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D、有一个外角为100°,一个内角为50°的三角形,与外角相邻的内角是80°,第三个角是50°,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例2. 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

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

A.6个B.7个C.8个D.9个

【答案】 C

【解析】解:由题意得:∠ABD=∠DBC=∠ACE=∠BCE=∠A=36°,

∠CBE=∠CEB=∠BDC=DCB=72°

∴△ABC,△CBD,△BCE,△ABD,△ACE,△CDF,△BEF,△BCF均为等腰三角形.

题中共有8个等腰三角形.

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点B的坐标分别为(0,5)、(6,5),在坐标轴上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

A.5个B.6个C.7个D.8个

【答案】 C

【解析】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0,5)、(6,5),

∴AB⊥y轴,AB=6,

①若AP=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与坐标轴有4个交

点,即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4个;

②若BP=AB,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A点除外),即满足△ABP 是等腰三角形的P点有2个;

③若PA=P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只有一个交点,即满足△ABP是等腰三角形的P 点有1个;

所以点P在坐标轴上,△ABP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7个.

例3、如图,在△ABC,∠A=36°,∠B=72°,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解析】解:∵∠A=36°,∠B=72°,

∴∠ACB=180°﹣36°﹣72°=72°,

∴∠ACB=∠B,∴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DE垂直平分AC,∴EA=EC,

∴∠ACE=∠A=36°.∴AE=CE,∴△ACE是等腰三角形,

∴∠AEC=180°﹣36°﹣36°=108°,

∴∠BEC=72°.∴∠BEC=∠B,∴CE=BC.∴△BEC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ABC,△ACE,△BEC,

练习. 如图,在△ABC中,∠ABC=45°,AD,CF都是高,相交于P,角平分线BE分别交AD,CF于Q,S,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A.5 B.4 C.3 D.2

【答案】A

【解析】解:∵等腰三角形有△ABD,△CFB,△AFP,△PQS,△CDP,共5个

例4. 如图,点A、B分别在两条坐标轴上,在坐标轴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最多有_____个

【答案】8

【解析】解:当P在x轴上时,AB=AP时,P点有两个,BP=AP时,P点有一

个,AB=BP时,P点有一个

当P在y轴上时,AB=BP时,P点有两个,BP=AP时,P点有一个,AB=AP时,

P点有一个,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P点有8个,

练习.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O(0,0),P(2,1),Q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OPQ 成等腰三角形,则Q点所在的位置有()

A.4处B.6处C.7处D.8处

【答案】D

【解析】解:如图,以点O为圆心,以OP为半径画弧,分别交x轴、y轴于两点;以点P 为圆心,以PO为半径画弧,分别交x轴、y轴于一点;作线段PO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 轴、y轴于一点;

综上所述,若△OPQ成等腰三角形,则Q点所在的位置有8处,

例5、在△ABC中,AD平分∠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AB=AC.【解析】解:∵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DE=DF,

又∵BD=CD,∠DEB=∠DFC=90°,

∴Rt△DEB≌Rt△DFC,

∴∠B=∠C,∴AB=AC.

练习1. 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OB=OC.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OB=OC,∴∠OBC=∠OCB,

∵BD、CE是△ABC的两条高,∴∠BDC=∠CEB=90°.

在△BDC和△CEB中,,

∴△BDC≌△CEB(AAS),∴∠EBC=∠DCB,∴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理由如下:

∵△BDC≌△CEB,∴BD=CE,

又∵OB=OC,∴OD=OE.

∵OD⊥AC,OE⊥AB,

∴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

练习2.已知:如图,△ABC中,BC边上有D、E两点,∠1=∠2,∠3=∠4.

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证明:∵∠B=∠3﹣∠1,∠C=∠4﹣∠2,

又∵∠1=∠2,∠3=∠4,

∴∠B=∠C,

∴AB=A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练习3. 如图,△ABC中,∠ACB=90°,CD⊥AB于D,AE平分∠BAC交CD于F,交BC于E,试说明△CEF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解:∵∠ACB=90°,∴∠B+∠BAC=90°,

∵CD⊥AB,∴∠CAD+∠ACD=90°,∴∠ACD=∠B,

∵AE是∠BAC的平分线,∴∠CAE=∠EAB,

∵∠EAB+∠B=∠CEF,∠CAE+∠ACD=∠CFE,

∴∠CFE=∠CEF,∴CF=CE,

∴△CEF是等腰三角形.

练习4.已知:如图,AB=AC,D是AB上一点,DE⊥BC于点E,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F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解:∵AB=AC,∴∠B=∠C(等边对等角).

∵DE⊥BC于E,∴∠FEB=∠FEC=90°,

∴∠B+∠EDB=∠C+∠EFC=90°,

∴∠EFC=∠EDB(等角的余角相等).

∵∠EDB=∠ADF(对顶角相等),

∴∠EFC=∠ADF.

∴△ADF是等腰三角形.

例6.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

求证:AF平分∠BAC.

【解析】证明:∵AB=AC(已知),∴∠ABC=∠ACB(等边对等角).

∵BD、CE分别是高,∴BD⊥AC,CE⊥AB(高的定义).

∴∠CEB=∠BDC=90°.∴∠ECB=90°﹣∠ABC,∠DBC=90°﹣∠ACB.

∴∠ECB=∠DBC(等量代换).∴FB=FC(等角对等边),

在△ABF和△ACF中,,

∴△ABF≌△ACF(SSS),

∴∠BAF=∠CA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F平分∠BAC.

练习.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证:EF=BE+CF.

【解析】解:∵△ABC中BD、CD平分∠ABC、∠ACB,

∴∠1=∠2,∠5=∠6,

∵EF∥BC,∴∠2=∠3,∠4=∠6,

∴∠1=∠3,∠4=∠5,

根据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原则可知,BE=ED,DF=FC,

故EF=ED+DF=BE+CF.

例7.如图,已知点D、E是△ABC的边BC上两点,且BD=CE,∠1=∠2.试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证明:∵∠1=∠2,

∴AD=AE,∠ADB=∠AEC,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1.下列关于等边三角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是60°;

②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解: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60°;故①正确.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

根据等边对等角;故③正确;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故④正确.

练习1.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交于P,AQ⊥BE,垂足为Q,PD=2,PQ=6,则BE的长为()

A.14 B.13 C.12 D.无法求出

【答案】A

【解析】解:∵AB=BC,∠ABD=∠C=60°,BD=CE,

∴△ABD≌△BCE,

∴BE=AD,∠APQ=∠ABP+∠PAB=∠ABP+∠CBE=∠ABC=60°,

在Rt△APQ中,PQ=6,AP=2PQ=12,

∴BE=AD=AP+PD=12+2=14.

练习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BD=90°,BD=BC,则∠1的度数是.

【答案】75°

【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C=60°,

∵BD=BC,∴AB=BD,

∴∠BAD=∠BDA,∵∠CBD=90°,

∴∠ABD=90°+60°=150°,∴∠BDA=15°,

∵∠CBD=90°,BD=BC,

∴∠BCD=∠BDC=45°,

∴∠ADC=45°﹣15°=30°,

∴∠1=∠ADC+∠BCD=30°+45°=75°.

例2.如图,将边长为3cm的等边△ABC沿着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15cm B.14cm C.13cm D.12cm

【答案】C

【解析】解:∵△ABC沿边BC向右平移2cm得到△DEF,

∴DF=AC,AD=CF=2cm,

∴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

=AB+BC+CF+AC+AD,=△ABC的周长+AD+CF,=9+2+2,=13cm.

例3. 图①是一块边长为1,周长记为P1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一块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①,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板(即其边长为前一块被剪如图掉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后,得图①,①,…,记第n(n≥3)块纸板的周长为P n,则P n﹣P n﹣1的值为()

A.B.C.D.

【答案】C

【解答】解:P1=1+1+1=3,P2=1+1+=,P3=1+++×3=,

P4=1+++×2+×3=,

∴p3﹣p2=﹣==,

P4﹣P3=﹣==,

则Pn﹣Pn﹣1==.

练习. 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1,则△A n B n A n+1的边长为.

【答案】2n﹣1

例4. 已知:如图,等边△ABC中,AE=CD,AD、BE相交于点P,BQ⊥AD于Q.求证:BP=2PQ.【解析】解:AE=CD,AC=BC,∴EC=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C=∠ABC=60°,AB=BC,

在△BEC与△ADB中,

∴△BEC≌△ADB(SAS),∴∠EBC=∠BAD;

∵∠ABE+∠EBC=60°,则∠ABE+∠BAD=60°,

∵∠BPQ是△ABP外角,

∴∠ABP+∠BAP=60°=∠BPQ,又∵BQ⊥AD,

∴∠PBQ=30°,∴BP=2PQ.

练习1. 如图,等边△ABC中,D是BC上一点,以AD为边作等腰△ADE,使AD=AE,∠DAE=80°,DE交AC于点F,∠BAD=15°,求∠FDC的度数.

【解析】解:∵∠DAE=80°,AD=AE,

∴∠ADE=(180°﹣80°)=50°,

∠ADC=∠BAD+∠B=15°+60°=75°,

又∵∠ADE=50°

∴∠FDC=∠ADC﹣∠ADE=75°﹣50°=25°.

练习2.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解析】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E=60°

又∵△BDE是等边三角形,∴BE=BD,∠DBE=60°,

∴∠ABE=∠DBE,

∴在△ABE和△CBD中,,

∴△ABE≌△CBD(SAS),∴AE=CD.

练习3.△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连AE、BD,△ACE与△BCD全等吗?请说明理由.【解析】解:△ACE≌△DCB;

理由:∵∠ACD=∠ECB=60°,

∴∠ACD+∠DCE=∠ECB+∠DCE,∴∠ACE=∠DCB,

∵在△ACE和△DCB中,

∴△ACE≌△DCB(SAS).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重要结论: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1.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

A. m B.4 m C.4 m D.8 m

练习1. 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A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尺的一边AC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尺边AC的长为()

A.6 B.3 C.4 D.6

【答案】A

练习2.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OP=10,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则OM=()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解:作PH⊥MN于H,∵PM=PN,

∴MH=NH=MN=1,∵∠AOB=60°,∴∠OPH=30°,

∴OH=OP=5,∴OM=OH﹣MH=4,

例2. 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BC=60°,EC=3,那么AE等于()

A.6 B.6 C.3 D.9

【答案】A

【解析】解:∵BE平分∠ABC,∠ABC=60°,∴∠CBE=30°,

∵∠ACB=90°, ∴∠A=30°

∴△AEB是等腰三角形∵ED⊥AB于D∴EC=ED=3

∴在Rt△EDB中,EB=6

∴EA=6

练习.如图,在Rt△ABC中,∠C=90°,∠ABC=60°,AB的垂直平分

线分别交AB与AC于点D和点E.若CE=2,则AE的长是()

A.4 B.4 C.8 D.8

【答案】A

【解析】解:∵在Rt△ABC中,∠C=90°,∠ABC=60°,∴∠A=30°,

∵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EA=EB,ED⊥AB,∴∠A=∠EBA=30°,

∴∠EBC=∠ABC﹣∠EBA=30°,

又∵BC⊥AC,ED⊥AB,∴DE=CE=2.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DE=2,∠A=30°,

∴AE=2DE=4,

例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的中点,DE⊥AC,垂足为点E.若AE=1,则△ABC的边长为()

A.2B.4C.6D.8

【答案】B

【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的中点,DE⊥AC,

垂足为点E.若AE=1,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A=60°,∠AED=90°,∠ADE=30°,

∴AD=2AE=2,又∵D为AB的中点,∴AB=2AD=4,

练习.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于点E,且CE=1.5,则AB的长为()

A.3B.4.5C.6D.7.5

【答案】C

【解析】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C=60°,AB=BC=AC,

∵DE⊥BC,∴∠CDE=30°,∵EC=1.5,∴CD=2EC=3,

∵BD平分∠ABC交AC于点D,

∴AD=CD=3,∴AB=AC=AD+CD=6.

例4.如图,已知Rt△ABE中∠A=90°,∠B=60°,BE=10,D是线段AE上的一动

点,过D作CD交BE于C,并使得∠CDE=30°,则C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CD≤5.

【解析】解:当点D与点E重合时,CD=0,

当点D与点A重合时,

∵∠A=90°,∠B=60°,∴∠E=30°,

∴∠CDE=∠E,∠CDB=∠B,

∴CE=CD,CD=CB,∴CD=BE=5,∴0<CD≤5,

练习1. 等腰三角形底角为15°,腰长为4,则三角形面积为.

【答案】4

【解析】解:作腰上的高CD,如图,

∵AB=AC,∴∠B=∠C=15°,∴∠CAD=30°,

∴CD=AC=2,

∴三角形面积=AB?CD=×4×2=4.

练习2. 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D⊥OB,垂足为D,PC∥OB交OA于点C,若∠AOB=30°,PD=2cm,则PC= cm.

【答案】4

【解析】解:如图,过点P作PE⊥OA于点E,

∵OP是∠AOB的平分线,PD=2cm,

∴PE=PD=2cm,

∵PC∥OB,

∴∠POD=∠OPC,

∴∠PCE=∠POC+∠OPC=∠POC+∠POD=∠AOB=30°,

∴PC=2PE=2×2=4cm.

练习3.如图,在△ABC中,∠ACB=90°,∠A=15°,D是边AB的中点,DE⊥AB交AC于点E.(1)求∠CDE的度数;

(2)若BC=2,则AE的长是多少?

【解析】解:(1)∵在△ABC中,∠ACB=90°,D是边AB的中点,

∴CD=AD=BD,∴∠DCA=∠A,

∵∠A=15°,∴∠DCA=15°,

∴∠BDC=∠A+∠DCA=30°,

∵ED⊥AB,∴∠EDB=90°,

∴∠CDE=90°﹣30°=60°;

(2)连接BE,

∵D为AB中点,DE⊥AB,∴BE=AE,

∴∠EBA=∠A=15?,

∴∠BEC=15°+15°=30°,∵BC=2

∴在Rt△BCE中,AE=BE=2BC=4

练习4.如图,已知某船于上午8点在A处观测小岛C在北偏东60°方向上.该船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东航行到B处,此时测得小岛C在北偏东30°方向上.船以原速度再继续向东航行2小时到达小岛C的正南方D点.求船从A到D一共走了多少海里?

【解析】解:由题意知∠CAD=30°,∠CBD=60°,

在△BCD中,∠CBD=60°,

∴∠BCD=30°,∴BC=2BD,

∵船从B到D走了2小时,船速为每小时40海里,

∴BD=80海里,∴BC=160海里,

由∠CBD=60°,得∠ABC=120°,∵∠CAD=30°,

∴∠ACB=30°,∴AB=BC,

∴AB=160海里,

∵AD=AB+BD,

∴AD=160+80=240(海里).

因此船从A到D一共走了240海里.

练习5.如图,在△ABC中,∠ACB=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分

别交AB和AC于点D,E.

(1)求证:AE=2CE;

(2)连接CD,请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证明:连接BE,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BE=∠A=30°,

∴∠CBE=∠ABC﹣∠ABE=30°,在Rt△ABC中,BE=2CE,∴AE=2CE;

(2)解:△BCD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DE垂直平分AB,∴D为AB中点,

∵∠ACB=90°,∴CD=BD,∵∠ABC=60°,

∴△BCD是等边三角形.

五.课堂总结

对于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的学习,通过动手折纸,在操作过程中体会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注意常用结论的适用范围,在分析题目时善于联想,完成题目后注意归纳总结题目特点,寻求多种解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如“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体现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关系的转化。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

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电脑出示问题,提问: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谈话: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3)》教案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平移(3)》教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图形的平移(三)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图形中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不是很困难,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在上节课学习一次平移时坐标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一次平移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坐标的变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第五环节:链接知识归纳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七环节:导入下节课内容。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活动内容: 口答练习: 在坐标系中,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1.(x,y)——(x,y+4); 2. (x,y)——(x,y-2); 3. (x,y)——(x-1 , y); 4. (x,y)——(3+x , y). 思考:5. (x,y)——(x-1 , y+4)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前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在坐标系中,图形一次平移(横向或纵向),进一步明确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规律;同时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效果:给空间让学生回答,可能学生的语言并不规范,有待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逐步引导,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合情推理自己的结论,养成一个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活动一:探求“鱼”在坐标系中,既横向又纵向平移时,坐标的变化情况. 内容1:

最新浙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下《1.5 图形的平移》word教案 (1)

1.5 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理解平移变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会灵活运用平移变换思想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体验平移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平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平移变换性质的理解掌握,并应用于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难点:对平移变换概念的理性认识,对概念特征的深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打投影)观察图中缆车、超市电梯上的顾客、传送带上的箱子的运动,公园中小火车、旋转木马等游乐项目的运动,经人以平行移动感觉,由这一平行移动现象导入课题:平移变换. (板书)课题:平移变换 二、合作探究获取结论 1、动手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实验:一人把书本(或文具盒)以一定斜度固定,另一人把一块三角板放在斜板上,让其自然下滑,观察其滑动过程;然后换一直尺或其他可滑动的物品再试一次. 2、议一议 三角板在下滑过程中各顶点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如何变化? 结论:各顶点向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距离相等. (投影)概念: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方向运动,且运动相等的距离,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平移变换(平移) 提问:平移变换的两个重要条件是什么? 平移变换的两个要素:确定运动方向——定方向 确定运动距离——定距离 3、议一议 三角板下滑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方向如何变化?对应边有何特征? (教师可组织学生再作试验一次,要求学生加强实验时的团结、合作精神) 结论:三角板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其对应边平行且相等. (投影)平移变换的性质: (1)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 (2)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北师大版八下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专练 专题一:确定图形变换后的坐标 把图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点的坐标,可进行图形的变换或确定图形的位置与形状,解答这类问题,是数与形结合的体现,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以坐标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图形变换为例加以说明.例1 如图1,在△AOB中,AO=AB.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2),点O的坐标是(0,0),将△AOB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点O′、B′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析解:因为△AOB是等腰三角形,容易得到B点坐标为(4,0),将△AOB 平移得到△A′O′B′,使得点A′在y轴上,是将图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根据平移特点,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因此点B也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以点B′的坐标为(2,0). 例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O(0,0),A(-1,1),B(-1,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B的对应点坐标为A1(,),B1(,). 析解:建立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OA2,所以OA1=OA2,所以点A120).因为∠AOB=45°,所以△AOB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所以△A1O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A12 ,所以B1 22 ?? ,. 练习一:1.如图3,若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3,-2)(B)(2,2)(C)(3,0)(D)(2,1)

2.如图4,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案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标是.4.如图5,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就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 (2)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 的图形,并写出点B2的坐标. 专题二:图形的变换分析 分析图形的变换一般选择合适的“基本图形”,然后由平移、旋转的定义考查这一基本图形变换到另一个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以及运动的距离或角度是多少,并由性质进行检验判断的正确性.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图文解析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图文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BAC=45°,∠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当点C1、B1、C三点共线时,旋转角为α,连接BB1,交AC于点D.下列结论:①△AC1C 为等腰三角形;②△AB1D∽△BCD;③α=75°;④CA=CB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得到△ABC≌△AB1C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1=AC,于是得到△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1=∠ACC1=3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1AC=120°,得到∠B1AB=12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1B=30°=∠ACB,于是得到△AB1D∽△BCD;故②正确;由旋转角α=120°,故③错误;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C1AB1=∠BAC=45°,推出∠B1AC=∠AB1C,于是得到CA=CB1;故④正确. 【详解】 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 ∴△ABC≌△AB1C1, ∴AC1=AC, ∴△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 ∴AC1=AC, ∴∠C1=∠ACC1=30°, ∴∠C1AC=120°, ∴∠B1AB=120°, ∵AB1=AB, ∴∠AB1B=30°=∠ACB, ∵∠ADB1=∠BDC, ∴△AB1D∽△BCD;故②正确; ∵旋转角为α, ∴α=120°,故③错误; ∵∠C1AB1=∠BAC=45°, ∴∠B1AC=75°, ∵∠AB1C1=∠BAC=105°, ∴∠AB1C=75°,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

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 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电脑出示问题,提问: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2.谈话: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5.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一、平移定义和规律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关键:a.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b. 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关键:a.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形的位置)。b. 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整个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三、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图形旋转的一切性质。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 把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4、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如果将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整体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反过来,如果把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沿着过对称中心的任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3.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折叠)、中心对称(旋转)的对比 5、图案的分析与设计①首先找到基本图案,然后分析其他图案与它的关系,即由它作何种运动变换而形成。②图案设计的基本手段主要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三种方法。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经典试题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经典试题 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它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_,经过 20分,分针旋转_______度。 2、如图,在Rt △ ABC 中,AB AC =,D 、E 是斜边BC 上两点,且∠DAE =45°,将△AD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 ,连接EF ,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 ①△AED ≌△AEF ; ②BE DC DE += ③S △ABE +S △ACD >S △AED ; ④2 2 2 BE DC DE += 5、如图11-2所示,Rt △A ′B ′C ′是△ABC 向右平移3cm 所得,已知∠B =60°,B ′C =5cm ,则∠C ′=_____________,B ′C ′=_____________cm . 6.如图所示,直角△AOB 顺时针旋转后与△COD 重合,若∠AOD =127°,则旋转角度是 7.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在D ′、C ′位置,若∠EFB=65°,则∠AED ′=_________. 8.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ABC 旋转后能与△AEF 重合,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了多少度 ;连结FC ,则△AFC 是 三角形。 9. 如图11-5,O 是等边△ABC 内一点,将△AOB 绕B 点逆时针旋转,使得B 、O 两点的对应点分别为C 、D ,则旋转角为_____________,图中除△ABC 外,还有等边三形是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将面ABE 旋转后得到△CBF. (1)指出旋转中心及旋转角度.(2)判断AE 与CF 的位置关系. (3)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18cm 2 ,△BCF 的面积为4cm 2 ,问四边形AECD 的面积是多少? 11、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一点,且BE +DF =EF ,求∠EAF (第8题图) A B C D E F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2以及练习七第4~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121页上的学具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示时,教师可示范。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的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

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二、互动探究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举生活中的例子。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4.小结平移的本质: 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 4.练习:动手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四、课堂小结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BAC=45°,∠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当点C1、B1、C三点共线时,旋转角为α,连接BB1,交AC于点D.下列结论:①△AC1C 为等腰三角形;②△AB1D∽△BCD;③α=75°;④CA=CB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得到△ABC≌△AB1C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1=AC,于是得到△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1=∠ACC1=3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1AC=120°,得到∠B1AB=12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1B=30°=∠ACB,于是得到△AB1D∽△BCD;故②正确;由旋转角α=120°,故③错误;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C1AB1=∠BAC=45°,推出∠B1AC=∠AB1C,于是得到CA=CB1;故④正确. 【详解】 解:∵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 ∴△ABC≌△AB1C1, ∴AC1=AC, ∴△AC1C为等腰三角形;故①正确; ∴AC1=AC, ∴∠C1=∠ACC1=30°, ∴∠C1AC=120°, ∴∠B1AB=120°, ∵AB1=AB, ∴∠AB1B=30°=∠ACB, ∵∠ADB1=∠BDC, ∴△AB1D∽△BCD;故②正确; ∵旋转角为α, ∴α=120°,故③错误; ∵∠C1AB1=∠BAC=45°, ∴∠B1AC=75°, ∵∠AB1C1=∠BAC=105°, ∴∠AB1C=75°,

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重、难点:本节课主要来学习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由原始图形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今天早上,同学们是怎样到校的?(骑车、走路)骑车、走路都是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也是运动的,你们愿意看一看吗? 出示汽车图片,请你说一说汽车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电梯图片,请你说一说电梯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蝴蝶图片展开,请你说一说蝴蝶图片展开是怎样运动的?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样的运动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好,就以大家说的来命名(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二、怎样平移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你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平移方法,看他先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小组交流 反馈汇报 1 / 3

八年级数学图像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点、经典例题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考纲传真】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察考点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旋转,并探索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复习考纲】 1.探索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内涵. 2.掌握平移、旋转的画图步骤和方法,掌握图形在坐标轴上的平移和旋转. 【考点梳理】 一、平移定义和规律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注意: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2)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关键:(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

形的位置); (2)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典题探究】 【例1】、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 ) ①时针运行的过程;②火箭升空的过程;③地球自转的过程;④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2】、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例3】、下列图形经过平移后恰好可以与原图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梯形 D 、都有可能 【例4】、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 、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 、图形上任意两点连线的长度不变 【例5】、有关图形旋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B 、图形上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 A B C D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图文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图文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而且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在这四个文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详解】 A.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D.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DEF ?是由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不是( ) A .线段BE 的长度 B .线段E C 的长度 C .线段CF 的长度 D .A D 、两点之向的距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后对应两点之间连线的距离,根据这可定义可判定 【详解】 ∵△DEF 是△ABC 平移得到 ∴A 和D 、B 和E 、C 和F 分别是对应点 ∴平移距离为:线段AD 、BE 、CF 的长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在平移过程中,我们通常还需要注意,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图形. 3.在Rt△ABC中,∠BAC=90°,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对折, 使点C落在C′的位置,C′D交AB于点Q,则BQ AQ 的值为() A B C. 2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得出AD=DC=BD,AC=AC′,∠ADC=∠ADC′=45°,CD=C′D,进而求出∠C、∠B的度 数,求出其他角的度数,可得AQ=AC,将BQ AQ 转化为 BQ AC ,再由相似三角形和等腰直角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点A作AE⊥BC,垂足为E, ∵∠ADC=45°, ∴△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E=DE= 2 AD, 在Rt△ABC中, ∵∠BAC=90°,AD是△ABC的中线, ∴AD=CD=BD, 由折叠得:AC=AC′,∠ADC=∠ADC′=45°,CD=C′D, ∴∠CDC′=45°+45°=90°, ∴∠DAC=∠DCA=(180°﹣45°)÷2=67.5°=∠C′AD, ∴∠B=90°﹣∠C=∠CAE=22.5°,∠BQD=90°﹣∠B=∠C′QA=67.5°,∴AC′=AQ=AC, 由△AEC∽△BDQ得:BQ AC = BD AE , ∴BQ AQ = BQ AC = AD AE . 故选:A.

最新冀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公开课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稍复杂的图形平移,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活动1,在学生熟悉的事物中找出平移现象,丰富学生对平移现象的直观感受;活动2,判断图形的平移,安排了实物图片和方格纸上平移后的图形两个层次;活动3,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动手做、观察、交流活动中,掌握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的画图技巧。 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没有新知识,只是图形比上学期稍复杂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过平移现象,将简单图形平移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画图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过程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左) 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电脑出示问题,提问:三角形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谈话:你能把三角形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三角形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平移》助学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的现象,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小船图向()平移了()格。 金鱼图向()平移了()格。 你是怎么想的? 3、你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吗?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有什么地方 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吗? 1、你会把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吗?画一画。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试一试,说一说,有什么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地方?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吧。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吗? 2、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吗?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亿以内数的认识》助学单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想一想,填一填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千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2、填一填 3、写一写,读一读

《亿以内数的认识》助学单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填空 这个数是由()组成的。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数是由()组成的。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数是由()组成的。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出来?在读法上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吗? 《练习二》助学单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有什么要提醒我们注意的地方吗?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参考教案1

《图形的平移》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复习铺垫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电脑出示问题,提问: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谈话:你能把小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教师视学生汇报隋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2)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3)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设计运用,引入生活。 (1)出示小汽车图:如果现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试一试吧!(2)为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从家到学校的多种平移路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要求:先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不同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3.画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4)转换练习。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把三角尺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也可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二年级数学下 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 平移(教案)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教材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能根据规定格数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去游乐园参观一下好不好? 【新课讲授】 1.在情境中感知。 课件展现滑翔索道、观光缆车、电动火车。 师: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觉得它们都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 生:我认为滑翔索道、观光缆车和电动火车的运动都是移动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平移的现象? (生相互介绍) 2.在游戏中建构。 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会发现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做另一个活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

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老师一边发学具(小汽车,田格纸),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 巡视中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指点和帮助。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格。 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 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会打开思路,为顾客设计出多种接车方案。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平移 平移→ 缆车、小火车、滑滑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一系列数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

八年级数学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情景再现: 你对以上图片熟悉吗?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汽车中的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身高、体重改变了吗?乘客所处的地理位置改变了吗? (2)传送带上的物品,比如带有图标的长方体纸箱,向前移动了20米,它上面的图标移动了多少米? (3)以上都是我们常见的平移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还能举一些平移的例子吗? 1.如图1,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梯形A′B′C′D′是梯形ABCD经过平移得到的且∠ABC=90°.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A′B′C =________. 图1 2.在下面的六幅图中,(2)(3)(4)(5)(6)中的图案_________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的. 图2 3.请将图3中的“小鱼”向左平移5格. 图3 4.请欣赏下面的图形4,它是由若干个体积相等的正方体拼成的.你能用平移分析这个图形是如何形成的吗? §3.1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一、填空: 1、如下左图,△ABC 经过平移到△A ′B ′C ′的位置,则平移的方向是______,平移的距离是______,约厘米______. 2、如下中图,线段AB 是线段CD 经过平移得到的,则线段AC 与BC 的关系为( ) A.相交 B.平行 C.相等 D.平行且相等 3、如下右图,△ABC 经过平移得到△DEF ,请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______,互相平行的线段______,相等的角______.(在两个三角形的内角中找) 4、如下左图,四边形ABCD 平移后得到四边形EFGH ,则:①画出平移方向,平移距离是_______;(精确到0.1cm ) ②HE=_________,∠A=_______,∠A=_______. ③DH=_________=_______A=_______. 5、如下右图,△ABC 平移后得到了△DEF ,(1)若∠A=28o,∠E=72o,BC=2,则∠1=____o,∠F=____o,EF=____o;(2)在图中A 、B 、C 、D 、E 、F 六点中,选取点_______和点_______,使连结两点的线段与AE 平行. 6、如图,请画出△ABC 向左平移4格后的△A 1B 1C 1,然后再画出△A 1B 1C 1向上平移3格后的△A 2B 2C 2,若把△A 2B 2C 2看成是△ABC 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那么平移的方向是______,距离是____的长度. 二、选择题: 7、如下左图,△ABC 经过平移到△DEF 的位置, 则下列说法: ①AB ∥DE ,AD=CF=BE ; ②∠ACB=∠DEF ; ③平移的方向是点C 到点E 的方向; ④平移距离为线段BE 的长.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下右图,在等边△ABC 中,D 、E 、F 分别是边BC 、AC 、AB 的中点,则△AFE 经过平移可以得到( ) A.△DEF B.△FBD C.△EDC D.△FBD 和△EDC 三、探究升级: 1、如图,△ABC 上的点A 平移到点A 1,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 1B 1C 1. 3、 △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DEF ,这时,我们可以说△ABC 与△DEF 是两个全等三角形,请你说出全等三角形的一些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4、如下图中,有一块长32米,宽24米的草坪,其中有两条宽2米的直道把草坪分为四块,则草坪的面积是 ______. 5、利用如图的图形,通过平移设计图案,并用一句诙谐、幽默的词语概括你所画的图形. §3.3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2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