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

1、《焦点访谈》是一个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以深度报道为主,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开办。1994年4月1日正式开播,每天19点38 分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播出,次日8点22分在这套节目中重播。
2、栏目定位:舆论监督
3、节目形态:每期节目13分钟。
在节目形态上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结构模式为: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4、报道内容的比例: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8月20日,在《焦点访谈》播出的3000多期节目中,属于正面宣传报道的共有2150期,占71%;属于舆论监督的内容,约600期,占20%;
5、节目的策划和实施:
选题原则: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报道方法: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性格经典语言化
6、制作群体
《焦点访谈》的制作群体由制片人、主持人、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构成,他们分为四组:中心组是编务会的执行机构,负责节目的策划和协调。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聚焦国内,记者三组聚焦国际。
《焦点访谈》在节目管理和制作上采用制片人制。台里除了保留审节目的决定权,别的权都给了制片人。制片人是栏目的管理者和节目创作的组织者与把关人,也是节目的第一责任人,对节目的全程制作、经费使用、人员调配具有决定权。新闻评论部是国内将制片人体制引入新闻节目制作的第一家,《焦点访谈》是这种国际上通用的先进管理方法的第一批试验田。
7、用人制度
《焦点访谈》的用人制度主要是聘用制,被一些专家称之为“第二用工制度”。具体岗位聘任由各个制片人实施操作,同时采用编外设岗的方式,扩展人才聘用的外延。
目前有正式人员30人、招聘人员40人、临时人员300人。
实行能进能出的活水机制。
8、成就:
在中国电视新闻界,《焦点访谈》可以说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面旗帜。自推出后,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长期以来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16%左右,在央视节目中仅次于《新闻联播》。
2002年9月,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认证证书

二、内容分析

1、栏目最大特点:用事实说话
《焦点访谈》最初以“实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节目定位语,在2001年4月1日节目开播6周年之际,将节目定位语改成更简明扼要的一句话--“用事实说话”。这一定位语不仅高度

概括了栏目的最大特点,而且公开倡导新闻的客观性,为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栏目的制作人员认为“用事实说话”,是事业成功的生命线。
在实施中,《焦点访谈》主要是从事实的调查、事实的选择和事实的表现三个环节上实现这一生命线的。
(1)“用事实说话”,首先是要对事实进行调查,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记者以 “第三者”的身份调查事实,努力将事实的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第二、记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求证,调查求证的过程就是探寻真相的过程,就是挖掘事实本质的过程;第三、调查的过程应该是完整的,过程越完整越有说服力。
(2)“用事实说话”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对事实的选择,在这里有“三要”-----要高屋建瓴、要敢于出新、要充分考虑效果。
(3)“用事实说话”的第三个环节是事实的表现,在这里涉及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真实性和真实感的关系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杨继红女士在她的讲座里详细地探讨。
真实是媒介的第一要务,是媒介的基础和生命线。没有人在初衷上想忽略真实。但所拍摄到的真实,并不等于电视屏幕上所展现出来的真实;编导心中的真实,并不等于观众所相信的真实。真实和真实感,也就是传播的出发点和落点之间有天壤之别。这种差别的大小取决于电视人是否遵从信息传播的规律,是否在运用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方法来记录真实的东西。《焦点访谈》一直在努力缩小真实感和真实之间的差距。
在《焦点访谈》的员工们看来,真实传达的规律是两个“不可替代”--不可替代的调查路径,不可替代的采访对象。要把采访路径、采访对象的出场理由清晰地交待给观众,建立起一个台阶,让人物的出场顺着这个台阶一步一步顺理成章地走到电视屏幕前,让节目一步一步到达节目主题所要表达的高度。
人物的出场一定要有铺垫,每一个人物出现在镜头前都应该有理由。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同心圆。内层的人是最不可替代的,是当事人;其次是参与人,与事件相关;再往外是目击者;最后是知情人。这个同心圆可以无穷地画下去。到了最外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街头采访。要把采访对象层层逼近到不可替代,当内层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失去了之后,外层就会往里推进,发生地位的转换,从而实现其不可替代性。要不遗余力地寻找最贴近圆心的参访对象,要不断逼近采访对象的身份感,交待他的权威,要把外层的人往里推。
在杨女士看来,电视人要想达到真实感,在操作过程中还

应该有几个扪心自问:
一问你的态度是不是质疑的:质疑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它代表了媒介的中立、客观、公立、冷静。当你在层层剖析你的怀疑时,观众的疑问就被释放了。
二问你的方法是不是调查:应该遵循一个调查路径,即从疑问开始,到疑问的释放结束,让观众带着悬念看。
三问是你的事实链是不是连续的:事实链的完整与否决定着事实的说服力。
四问你的选题、采访对象是不是有来由的。
2、核心价值:舆论监督
尽管属于舆论监督内容的报道在所有的报道内容中,比例只占到约21%。但显然,《焦点访谈》之所以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价值,乃是其舆论监督的内容。在观众心目中,它的批评性报道是口碑最好的,曝恶鞭丑是它的突出特色,观众多次谈到:几年解决不了的问题,《焦点访谈》13分钟就解决了。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陈力丹的观点,“舆论监督”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词组,主语“舆论”,谓语“监督”。意思是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意见的形态,对权力机构和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客观效果。表达看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渠道便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表达的内容可以是赞扬、建议、批评,其中主要的形式是批评,因为这种形式比赞扬更容易引起关注。“监督”并不意味着就是批评,而是对监督对象进行察看,通过议论形成一种督促,使之在法治的轨道里活动,有益于社会和人民。舆论监督是一种软性的监督,它的力量在于舆论的影响力,影响力不在于它拥有什么有形的权力,而在于舆论造成的一种道德压力。舆论是一定范围内公开表达的公众的集合意见。因而,舆论监督的特点与党和国家机关各个系统的“内参”、“要报”等不同,是公众以公开的、自然形成的集合意见的形态,对监督对象进行察看、督促。
现在我国社会中流通的“舆论监督”,已经不是舆论学意义上的舆论监督了。由于舆论监督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渠道,监督的形式又主要以批评为主,因而这个概念演变成了大众媒介的批评报道。报道中包括公众通过媒介反映的意见,也包括不是公众反映的、由媒介自己发现的问题或表达的意见。也可能媒介发表后产生影响,转变成公众的意见。
《焦点访谈》的成功就在于它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新闻界的一个难题:如何既发挥新闻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作用,激浊扬清,表达人民的呼声;又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党性原则。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度,也就是分寸感,是《焦点访谈》成功的一个关键

原因。具体看来,《焦点访谈》关于舆论监督的节目,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公开性
(2)广泛性
(3)报道及处理的及时性
(4)实名制
3、栏目招牌:个性化的评论主持人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号角,一个成熟的、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必然会有自己的名牌新闻评论主持人。
观众需要的是个性化的主持人。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而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就必然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新闻评论类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观众爱屋及乌,被主持人的魅力所吸引后,从而关注节目的内容。
《焦点访谈》一开始就有一个目标: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中国第一代电视评论员。尽管主持人本身是不能有个人观点的,他是以媒体的角度去传达的,所表达的观点是媒体的观点,但是,《焦点访谈》栏目始终提倡主持人的个性化表达,注重用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体形象。九年以来,《焦点访谈》成功地造就了中国一批著名的电视新闻评论主持人,代表中国主持人最高水平的“金话筒”奖,历届获奖者当中都有《焦点访谈》的主持人。
《焦点访谈》目前的主持人有白岩松、敬一丹、水均益、方宏进及柏杨、翟树杰、方静等。他们专业背景不同,各有专长,主持风格各异。白岩松看待问题深刻独到,有着强烈的表达欲,现场发挥常妙语连珠,主持时的激情和锐气能给观众深刻的感染;敬一丹做过多年播音工作,有丰富的电视采编经验,女性角色使得她在主持时有一种有别于其他主持人的从容、冷静、大气和自如,对观众的亲和力强;水均益学外语出身,作过多年的新华社记者,有报道国际问题的优势;方宏进本科学物理,研究生读社会学,宽泛的知识结构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许多话题。柏杨、翟树杰和方静是在《焦点访谈》的发展过程中加入进来的主持人,也各有突出的个性特点,柏杨是从记者一线成长起来的,有锐利有朝气;翟树杰在评论时一般喜欢从大处着眼,视野站的较高,风格朴实、沉稳;方静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毕业,做过CCTV-4《中国报道》的主持人,有年轻人的朝气、气质清新。
4、产生背景:应运而生
《焦点访谈》的诞生,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国各行业纷纷响应,掀起又一轮的改革浪潮。中宣部1993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新闻媒体要抓热点问题,引

导社会舆论。中国电视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再次拉开新闻改革的序幕。1993年4月,中央电视台在早间时段推出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其中的一个板块《焦点时刻》,因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热点问题,触及一些尖锐的社会现象,纪实的手法和平民的视角非常贴近生活,迅速赢得了观众认可和喜爱。《焦点时刻》的成功,为以后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它包裹在《东方时空》的整个板块当中,其独特的舆论监督特色难以凸现,而且在早间播出,收视率有限,无法发挥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在晚间黄金时段推出一个深度新闻评论报道栏目便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必然选择,由此,以舆论监督为定位的《焦点访谈》便应运而生。


三、效应评价

1、 《焦点访谈》的影响:
(1) 对全国新闻界,(2) 尤其是电视新闻界的示范效应
《焦点访谈》在全国迅速产生示范效应,各省市台都在黄金时段上了模仿《焦点访谈》的曝光节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电视台除西藏、青海外,共开设关注热点、舆论监督节目60个,全国31家省级党报都设有此类节目。
(2)促进了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
(3)对国家政治民主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2、影响的不利方面:
过热的模仿未必是一种好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电视评论的长远发展可能还会起着阻碍作用。
阻碍了创造其他更多的新闻评论形式的可能性。《焦点访谈》只是很好地利用和发展了述评这一种评论形式,在电视评论这个大花园里,还应该有大量的空白点可以进行挖掘。当一个新闻评论栏目出台时,总该有一点儿创造性,电视人的脑子不能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套住。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电视界,不少人似乎认为,《焦点访谈》是电视评论的惟一形式,很少有人再去挖掘其他的电视评论形式了。目前,各省市台的评论性节目多数是《焦点访谈》的“克隆”产品。各台报道内容大同小异,拍摄手法、节目样式、编排程序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架势也几乎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一致。这样一来,让观众也以为电视评论就是《焦点访谈》这种样子,而一些电视人也不再去探寻其他的电视评论形式。众所周知,报纸、广播评论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如社论、短评、述评、谈话评论、编者按语、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等,这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评论形式。《焦点访谈》只是把报刊述评和谈话评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还应该有其他更多的电视评论形式。

四、成功原因

1、客观的外部原

因:
(1)电视媒介广泛的传播能量
这是和其他类型的媒体上的舆论监督类栏目相比较而言的。电视媒体具有声画一致的特点,无论是对事件过程的真实记录、还是对事件现场的真实再现,或者是被访者的言行的客观展示,都是实现“用事实说话” 的有力工具。也就是说,受众对电视画面容易产生一种崇拜感。这种崇拜使得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节目明显地具有更高的实证性。
(2)背靠中央电视台的独特优势
梁建增曾经说过,“《焦点访谈》之所以成为中国电视的常青树,是因为它背靠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依赖于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强大影响力。”《焦点访谈》由此而获得的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同类媒介上的同样内容的专题节目所无法与之竞争的,这是体制上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除了省级电视台在本省范围内的模仿外,多数其他媒介是无法仿效。
(3)党中央和政府的支持
《焦点访谈》的节目,有相当部分是正面宣传党的精神和一些典型。它的揭露性报道的威力,也主要在于以揭露问题的形式告之社会,党中央当前正在着力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得到党中央的支持。这个节目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监督者和具体监督对象,而是党和中央政府通过这个惟一的全国性电视媒介,以这种反面揭露的形式晓喻社会以正确的政策,明确规范,协调当前全国工作的布局。
1997年12月29日上午11时,李鹏总理等中央领导来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演播室进行了视察,临走时,李鹏总理欣然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 朱镕基总理到中央电视台视察时,特意为《焦点访谈》赠言:“群众喉舌,舆论监督,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称“每日必看《焦点访谈》,从中可以得到第一手的材料”,并多次以《焦点访谈》报道的内容为依据阐述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有关方面的工作做出决策指导,甚至说《焦点访谈》“是中央工作的一部分”。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开设了《焦点访谈》督查情况反馈机制。
(4)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台的主要新闻栏目中没有固定的舆论监督阵地。《焦点访谈》的出现,恰巧是填补了这一空缺。
(5)节目播放时间处于黄金时段。
(6)大量的群众来信,构成了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2、主观的内部原因
(1)栏目编采人员自身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把握政策的能力以及节目制作技巧。
(2)用事实说话
梁建曾就把《焦点访谈》

的成功归功于“体现了用事实说话的要求”。虽然2000年《焦点访谈》的定位语才从“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改为“用事实说话”,但《焦点访谈》在“实际操作中一直是按这个要求来做的”。
(3)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
从选题到具体操作,《焦点访谈》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现阶段问题的可解决性,“帮忙”而不“添乱”,以理智和成熟的心态抨击时弊、揭露黑暗。
(4)平民视角,注重策划
(5)用人制度的改革

五、存在问题

居安思危,《焦点访谈》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更好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焦点访谈》在保持了相对收视率高排名的同时,近年来的绝对收视率却有了较明显的下降。在能找到的《焦点访谈》从1998年1月份至2000年12月份的收视率,计算出1998年到2000年每年的平均收视率分别为29.57%、27.00%、23.86%,1996年《焦点访谈》的收视率就比199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1、节目的自身超越问题
《焦点访谈》节目到今年的4月1日就已经9年了,作为一个开播9年的节目,在操作中如何,如何克服或者说尽量减少自我复制,做到不断的自我超越和创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焦点访谈》的制片人梁建曾对此深有体会:“一方面栏目做得久了,主题不可避免地有重复性,手法也容易重复。成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成熟往往意味着固步自封,难以突破。”而观众则往往都是有一种求新求变的心理,一成不变的节目形态,就有被观众遗忘的危险。
栏目的受众群也是在不断的成长和变化的,一方面,原先的受众经过9年的洗礼,收视习惯、欣赏口味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另外一方面,主要受众群也在发生着变化,原先的边缘受众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入主要受众群,他们的特征要求等会带有自身的时代的特点。只有根据受众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不断调整栏目的形态,不断创新,才能使《焦点访谈》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追踪报道的质量问题
追踪报道是《焦点访谈》节目反馈中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是表明其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的重要途径。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改正的地方。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一些报道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一些报道信息少,时效性差;有一些报道对“度”把握不准,有变相的表扬稿之嫌。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观众中产生一些看法,认为追踪报道就是为被批评的单位

讲好话,“打一巴掌揉三揉”,这显然对《焦点访谈》要实现的舆论监督的任务是不相符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焦点访谈》的声誉;此外,便是导致新闻单位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被夸大了,群众有问题找《焦点访谈》、 找新闻媒体,这可以理解为是对新闻单位的信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新闻媒体并不是政府机关,不具有解决问题的法定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正常解决问题的程序的。
3、《焦点访谈》面临的竞争环境在加剧
首先,是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开办的一些同等类型的深度报道类的栏目,如《新闻调查》
还有许多栏目正逐渐加大监督力度,如《新闻30分》、《现在播报》、《晚间新闻报道》以及《今日说法》等。而且,这些栏目的制作周期比《焦点访谈》相对要短,时效性较强,因而在一些大的事件报道中会占有“先机”,“抢”走部分观众。
其次,《焦点访谈》播出后,我国各地的省、市(地区)乃至县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小焦点访谈”。这些栏目虽然没有《焦点访谈》依托中央级大台优越的资源,但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手法上,和《焦点访谈》的“同质度”都很高。加上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地域上更贴近当地百姓,这些栏目也会分流《焦点访谈》的一些观众。
再次,国外同等类型的电视节目的冲击。
4、深度报道和新闻的时效性的矛盾。
《焦点访谈》对自己的定性是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的基本价值之一便是时效性,要对发生的事实做出迅速的反应;同时,作为深度报道,要取得好的质量,又必须从选题、策划、采访、制作、审查等一系列环节加以精工细作,这自然而然对需要的时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两者的矛盾互动,在《焦点访谈》也《新闻调查》和《现在播报》等栏目的竞争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对《焦点访谈》是一把双刃剑,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