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中的教学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中的教学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中的教学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中的教学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中的教学管理研究

一、课题背景

本课题的提出有主要有以下三点依据:

1.政策的支撑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指出职业院校要将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这些政策和文件,将有力地推动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现实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主流市场,这是因为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实践感悟、心理状态和学习效果与在学校课堂上的学习是完全不相同的,同时,现代企业理念、良好的行为习惯、新的实用技能、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也只有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形成。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半工半读学习制度,让学生在“学(读)”与“工”的结合中,掌握实用技能,实现充分就业,服务报效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3.研究的基础

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采用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实习接受技能培训,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承担起对人才培养的任务,形成了新的培训机制,学生有两个身份——学生与学徒;教学有两个老师——教师与师傅;培训有两个场地——学校与企业;教育有两个机构——企业与学校。这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很好,能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这给我们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许多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 (能力本位)模式、国际劳工组织推行的MES(模块技能组合)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等,不断被引进,并且在一些推广试点学校已取得部分成效。但实践证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差异,上述模式并非完全适合我国中职教育教学的实际。如德国的“双元制”,近年来,有德国专家亲自指导,它在中国的推广

与进展也并不快。还有许多将本校骨干教师派遣出国,“取经”归来,但也为达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工业发展水平、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国情差别。当然,这些世界发达国家职教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成果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可借鉴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立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观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工学结合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有些虽然没有用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或者工学结合这一名称,如有的用的是“勤工俭学”,但其含义是基本接近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工学结合

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

(二)半工半读

半工半读是在学习之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作补贴生活或增长工作经验的个人学习方案。就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三)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

四、研究目标

具体目标:

本研究通过国内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理论和实践的比较,找出工

学结合和半工半读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了解政府、职业学校和工厂(企业)对学校形态的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所起的不同作用;了解学习者(职业学校学生)对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所持的态度;在对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制度,然后用其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实践。

五、研究内容

(1)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

(2)国外教育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模式与借鉴研究

(3)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制度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4)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研究

(5)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个案研究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取谈话等方法调查个体对半工半读和工学结合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反馈;

2、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作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以点带面;

3、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个案法:从学生中选择重点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分析,积累素材。

七、研究过程(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调研分析(2014年6月前)

根据学校建设与实际需要,结合教师需求选定课题,调查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中的教学管理研究

第二阶段:研究和探讨(2014年7月---9月)

进行“半工半读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研究和探讨,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2014年10月---12月前)

(1)收集、整理资料,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装订、建档。

(2)形成经验总结或撰写专题论文。

(3)汇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果分析

课题研究主要结论与观点

1.职业学校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1)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正确途径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通俗地讲就是部分时间参加生产劳动、部分时间学习的形式。职业教育以培养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要以情境教学、实物教学为主,强调生产实习、实训,在生产实习、实训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职业学校的教学要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出发,注重学校的硬件建设,努力创造实物教学、情境教学所需的配套设施设备,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学生走进校内实习场或校外企业,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体验改革、体验社会、体验人生,企业也因学生的存在增添活力、提升工作效率,推动技改、挑选人才,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开拓发展空间,从而形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机制,并最终实现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目的。

(2)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落到实处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方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最为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是否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而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校企双方的联合育人,达到使双方真正相互了解的目的,使得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更贴近企业的需求,教育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个人来讲,通过在企业里一个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的实习,使他们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心,体会到他们手里做出的产品,对企业产品质量有多么重要的关系,对一个集体有多大的影响,从而懂得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使到企业参与实习的教师和学生对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的开展。

产教结合、半工半读也是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其教学计划包含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和系统的技能训练,特别是“半工”形成的“工作经历”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凸现出了半工半读教育的特点,为学生建立了工学交替的方式与过程,使不同的教育环境、教学资源、理论与实践、体验与发现、教与

学等实现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面对企业生产实际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较早受到企业工作的熏陶,经受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的磨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体验和理解。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使企业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在企业的认可度。许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是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愿意到该企业工作。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建立了学生稳定的就业基地。企业通过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直接了解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能力和素质,为企业直接选才开辟了窗口。所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较为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可以给学生提供“预就业”的机会,为扫除学生就业道路上的拦路虎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3)有利于职业学校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能够准确把握起点、确定目标。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践证明,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一教育教学模式的起点,既要按照企业生产与用工的要求,又要符合学校教学内容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身体素质、操作技能、心里状况等,要从确保学生身体、心里、学业、技术和能力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出发,制度完善的教学计划,而且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劳动保护制度;二是能够逐步完善适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严格标准,决不随意放松和降低要求。既不可用劳动代替理论学习,也不能以强化理论学习而削弱操作实习,更不能用简单劳动取代技能训练。要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学兼顾,工读兼顾,依法施教,全面实现培养目标;三是促进职业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从而有利于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使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更能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促使职业学校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不断补充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充实课堂教学,突出实践性、先进性,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

九、存在问题

限于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与水平、时间和精力,部分预定的研究任务深入不够,学生在半工半学中受到的教育作用还需进一步延伸,这些都需要我们潜下心来继续探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