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文中的典故】衡阳雁

【课文中的典故】衡阳雁

【课文中的典故】衡阳雁
【课文中的典故】衡阳雁

课文中的典故

衡阳雁(回雁峰)

朱福生

【课例】

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人教版初中第五册30.诗词五首

2.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上海新教材(试验本)高中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

【典故解释】

湖南衡阳市南有回雁峰,传说秋末冬初,大雁由北向南飞来,至此停留下来,不再南飞,遇春而回(此说今有不少人提出异议,但古人是按此传说写诗的)。这造就了潇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也成就了古诗词中一个著名的典故。高中语文课文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都用了这个典故。

这个传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两本地理学著作。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荆湖南路·衡州》载,回雁峰“在州城南。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峰势如雁之回。’”比王象之《舆地纪胜》稍晚一点的祝穆《方舆胜览》记载与《舆地纪胜》差不多。这就意味着,并不是人们看了这些地理书,才知道这个典故的。诗词作品中使用这个典故,远远早于这两本地理书的记载。

正因为如此,在注释典故出处时,就出现很大的差异。有人注成语“衡阳雁断”的出处为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巫峡啼猨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但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显然比高适此诗更早。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范仲淹《渔家傲》“衡阳雁去无留意”,引了庾信《和侃法师三绝》诗:“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比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更早。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范仲淹《渔家傲》“衡阳雁去无留意”,引班固《两都赋》:“南翔衡阳。”这可能是最早的出处了。说明至少在西汉时,大雁和衡阳就形成了联系。

【用典提示】

这个典故的意思主要在于思归和传书。因此,它也常和“雁足传书”连在一起用.,《汉书·苏武传》记载,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放到北海冰雪中牧羊。汉昭帝派使者去要回苏武,匈奴诡称苏武已死。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中带着信,说苏武在某大泽中。单于只得把苏武放回。这就形成了“雁足传书”的典故,希望大雁在南来北往的途中给自己带来亲友的音信。杜甫《归雁》“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巫峡啼猨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等诗中都是这种用法。李白《清平乐》词“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也是这种用法。

这个传说也是衡阳的标志性典故,说到衡阳就会说到这个典故,因此在衡阳的一些应景

诗中也就常常提到,如张祜《将之衡阳道中作》“衡阳路犹远,独与雁为宾”、宋代李纲《江城子》词“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

倒是陆龟蒙《雁》诗中的用法与众不同,其诗云:“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据说衡阳有“不准射杀大雁”的禁令,而大雁从北到南,千里迢迢,途中又有多少弓箭在守候,真正能平安到达衡阳的能有几只?诗人显然是借此来比喻仕途险恶,多有不测。

【相关链接】

1.李白《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2.唐·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3.唐·杜甫《归雁》: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4.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猨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5.唐·张祜《将之衡阳道中作》:万里南方去,扁舟泛自身。长年无爱物,深话少情人。醉卧襟长散,闲书字不真。衡阳路犹远,独与雁为宾。

6.唐·陆龟蒙《雁》: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

7.王安石《送刘贡甫谪官衡阳》:刘郎刘郎莫先起,遇酒当歌且欢喜。船头朝转暮千里,眼中之人吾老矣。九疑联绵皆相似,负雪崔嵬插花里。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行逢二三月,好与雁同来。雁来人不来,如何不饮令心哀。莫厌潇湘少人处,谪官樽俎定常开。

8.宋·李纲《江城子》:去年九日在衡阳。满林霜。俯潇湘。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今年佳节幸相将。陟层冈。举华觞。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9.清·屈大均《天边》:天边明月迥含霜,夜夜哀笳怨望乡。一片愁心与鸿雁,秋风吹不到衡阳。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游刃有余:《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意为,骨节之间有空隙,刀刃很薄,用薄薄的刀刃游动与孔 隙中是又有回旋余地的。现在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轻伯夷之义:商朝末年诸侯孤竹君的长子认为武王伐纣不义,商朝灭亡后,以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义,饿死在首阳山上。 陶朱: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三径: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以“三径”指隐士所居。徐孺下陈蕃之塌: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 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竹园,他常和一些文士在此饮酒作赋。 彭泽:指陶渊明。 邺水朱华: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 临川之笔:南朝诗人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深夜。 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他已九十多岁,再难做官。 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到齐鲁一带逃避。 孟尝:东汉人,为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阮籍:晋朝诗人。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投笔:班超投笔从戎。 宗悫:南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晋朝谢安曾问侄子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弟子好?侄子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孟氏之芳邻:孟子的母亲为寻找好邻居而三次搬家。 叨陪鲤对:叨,惭愧地承受。鲤对,孔鲤,孔子的儿子,接受父亲教诲。 杨意不逢:杨意,蜀人杨得意,任掌管天子猎犬的官,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是由他推荐给汉武帝的。 抚凌云而自惜:凌云,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说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请洒潘江,名彻陆海云尔:潘岳,陆机晋朝人。南宋梁人钟嵘《诗品》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给晋大夫魏绛。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 三顾频烦天下计: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120典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120典故(一)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第 1 页共8 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必修5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 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 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 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 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 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9.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 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古代 文化常识》 (一)天文地理 1.二十八宿:古人划分的恒星集群。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 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具体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分野: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 3.银河:又叫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星河。 4.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古诗文】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著名的典故

【古诗文】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著名的典故 1.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3.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5.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3.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他,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 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4.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20、若敖之鬼馁而:《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意象与典故(很实用)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意象与典故(很实用)一、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二、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三、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四、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五、梦蝶:也称“化蝶”。 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六、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高考语文典故大全完整版

高考语文典故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里小儿”而弃官归隐。“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颜?” 5、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 6、鸿雁: 《汉书苏武传》,匈奴单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如:秦观《踏莎行》:“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 8、青鸾: 《仙海经》载,西王母每鸾”“青鸟”借指传递书

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 如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1、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两家春。” 13、劳歌: 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地。“劳歌”后来成为送 如:许浑《谢亭送别》: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 14、长亭: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 如:柳永《雨霖铃》:“ 15、南浦: 屈原《楚辞河伯》:“送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 17、柳岸: 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化常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化常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1.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 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 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 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3.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十一。 5.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十二郎文 1.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说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说文》:“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4.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 5.省:探望。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 6.薨: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

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典故集

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典故集 三径: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少数人来往。以“三径”指隐士所居。 徐孺下陈蕃之塌: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 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竹园,他常和一些文士在此饮酒作赋。 彭泽:指陶渊明。 邺水朱华: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 临川之笔:南朝诗人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深夜。 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他已九十多岁,再难做官。 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到齐鲁一带逃避。 孟尝:东汉人,为官清正贤能,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 阮籍:晋朝诗人。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投笔:班超投笔从戎。

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里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皇宫门前。 宗悫:南宋人,少年时很有抱负,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晋朝谢安曾问侄子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弟子好?侄子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孟氏之芳邻:孟子的母亲为寻找好邻居而三次搬家。 叨陪鲤对:叨,惭愧地承受。鲤对,孔鲤,孔子的儿子,接受父亲教诲。 杨意不逢:杨意,蜀人杨得意,任掌管天子猎犬的官,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是由他推荐给汉武帝的。 抚凌云而自惜:凌云,司马相如的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说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请洒潘江,名彻陆海云尔:潘岳,陆机晋朝人。南宋梁人钟嵘《诗品》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周景王之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给晋大夫魏绛。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 三顾频烦天下计: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

高中语文典故.

高中语文典故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完整版)高中古诗词中的常用典故大全

高中古诗词中的常用典故大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做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理解不到位,就会造成答题失分,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典故的意义,帮你提高古诗词答题成绩,赶紧收藏吧!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苗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折腰: 《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必备历史典故故事.doc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必备历史典故(故事) 1、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 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 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 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 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 典。

3、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 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 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4、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 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 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 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即用此典。(典见曹 植《洛神赋》)。

新人教版高中课本中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典故集锦

高中课本中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典故集锦 (兴隆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2013.9.28)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异彩纷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典故,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高考必考古诗鉴赏,为便于学生复习,本文就高中课本中常见的意象典故辑录在此,以飨读者。 关键词高中课本古典诗歌意象典故集锦 一、古代诗歌中一些特殊意象 在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有其固定意蕴,形成了特定的诗歌语言,鉴赏时联想意象的特定含义,便能较快地把握诗歌内容,故须不断积累。 (1)植物类。 枫叶:愁思。 江枫:游子思乡,羁旅之思。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到来。 花开:希望。 桃花:象征美人。 丁香:愁思,情结。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竹:气节,积极向上,质朴,虚心,正直。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松柏:伟岸,坚强的生命力。 兰:高洁。 草: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生命力。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飞蓬、枯草:随风飘飞居无定所。 (2)动物类。 子规(杜鹃):悲惨,凄恻,思念故国,故乡。 猿猴:哀伤,凄厉。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沙鸥:飘零,伤感。 云、鹤:脱俗,隐逸,高洁。 (3)江河湖海与天气。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河)流水:时光流逝,岁月短暂,绵长的愁苦。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春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 春风(东风)、春天:美好,舒畅,欢愉,希望。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风、雨、霜:人生易老,环境恶劣,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孤云:孤独,游子,漂泊。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 (4)其他。 山(渔)村:归隐,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南浦、西楼、长(短)亭:预示送别。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洁净,厌俗。 月亮(蟾宫、玉兔、嫦娥):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玉:高洁,脱俗,尊贵,美好。 珍珠:美丽,无瑕。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紫色:高贵。 二、古典诗歌中常见典故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代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婵娟婵娟,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也叫子规、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呜,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代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红豆红豆,《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儿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

课本中的文化典故

课本中的文化典故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了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6、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7、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8、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世人景仰,时陈蕃为豫章太守,平素不接宾客,只待徐孺来访时,放下榻,平日将榻挂起。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口:‘日下荀鸣鹤。’”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10、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又载,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文章借此表达年时易往,功业难就。 1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史记?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文章借此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13、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文章借此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14、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为官清正廉洁,但不被重用,后来归田。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15、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返。作者借此来反衬自己不甘沉沦的思想。 16、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作者借

高中语文课文成语汇总

课文成语: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典故荟萃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 典故: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成语:门庭若市:出处:《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含义: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含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成语:水落石出:出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后赤壁赋》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典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出处:《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汗,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含义:天所宠爱的人 典故:风流人物:出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出处: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含义: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 典故:风骚:出处:《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处:《国风》《离骚》含义: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成语:舍生取义。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含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孟子为了正义而舍去生命。 《秋水》作者:庄子 成语:望洋兴叹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含义:望洋,仰视样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贻笑大方。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含义:大方,指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人。表示知识短浅,见笑于人。 《劝学》作者:荀况,《荀子》 成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完整word版)高中人教版语文典故整理

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迺(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和典故[指南]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和典故[指南] 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和典故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 :对月思亲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蝉 :以蝉喻品行高洁。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南浦 :水边的送别之所。 长亭 :陆上的送别之所。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梧桐 :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 :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桃花:象征美人。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有飘零之意。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

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蟋蟀 :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子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司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