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FD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08/12

F D I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薛德余 孙 亮

摘 要:本文采用1993年到2005年中部六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F D I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 D I在中部地区存在负的溢出效应,而且与区域经济增长为较小的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内资具有数量优势,而外资较少,F D I技术溢出使内资企业产生某种依赖性;另一方面,由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过低,F D I 技术溢出效应无法吸收,F D I只能通过增加资金积累促进本地资本形成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F D I;区域经济;技术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8)12-021-03

作 者:薛德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博士,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44/孙亮,汕头大学商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一 引 言

F D I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以往的学者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所得的结论不同,如行业层面的技术外溢效应要优于企业层面的,发达国家的外溢效应要优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这种基于行业和国家层面的研究忽视了经济非均衡地区或行业的异质性,低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溢出效应。而且,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看,技术进步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探究溢出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更具意义。我国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作用,中部的崛起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但是由于政策因素、区位因素等原因,中部地区F D I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那么,中部地区F D I溢出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究竟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它们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与因果?为此,本文借鉴B o r e n s z t e i n模型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采用中部六省的年度序列统计数据,来检验F D I的溢出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模型及数据处理

(一)研究模型的设定

B o r e n s z t e i n,G r e g o r i o&L e e首次运用人力资本作为吸收能力的代理指标,将东道国的吸收能力量化:F D I的流入并不直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而是受到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临界值的影响,F D I正是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结合起来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一作用要远远大于单纯的资本积累作用。同时,F D I的技术外溢作用存在“临界水平”,即只有当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东道国经济才能吸收F D I的技术外溢。B o r e s z t e i n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核心思想:单纯F D I流入并不直接导致技术外溢效应,F D I是否能促进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进步,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还取决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如何。为此,B o r e n s z t e i n考察的重点是资本品,尤其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如下的消费品生产函数:

Y t=A Hαt K1-α(1)其中H代表人力资本,K代表物质资本,从上式可以看出资本积累实质上是资本品种类的扩张。其次,B o r e n s z t e i n假定国内企业吸收F D I的技术外溢效应必须支付吸收成本F。F 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东道国外资企业数n*/N;东道国企业总数N与投资国内生产资本品的企业数N*之比N/N*。这两个比值近似代表了初始的技术缺口,而这技术缺口又决定了吸收成本F。即:

F=F(n*/N,N/N*)(2)如果n*/N较小,说明到该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少,国内由于缺乏向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的学习机会而导致初始的技术缺口很大。因此,国内企业也越有可能利用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假定国内市场对于内、外资企业都是自由进入的,引入拉姆齐模型的跨时消费效用决策方程式:

U t=

∞C1-σ

S

1-σ

·e-ρ(s-t)d s(3)由跨时消费效用最大化B o r e n s z t e i n构建了如下的增长方程式:

g=1

σ

[A1αF(n·/N,N/N·)-1H-ρ](4)其中,g是实际增长率,初始的技术缺口由n·/N,N/N·这两个比值来度量。此外,A、H分别代表东道国的技术产出率及人力资本存量,σ、ρ是跨时消费决策有关的两个指数。

以B o r e n s z t e i n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我们发现,如果用F D I 来表示上式的n·/N,F D 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质上体现在两方面:首先F D I度量了新的资本品被引入的数量,即资本积累效应;其次,从上式我们不难看出,F D 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与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越丰富(H值越大),F D 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越显著,即F D I的技术外溢效应就越明显。又考虑到国内国外资本的异质性,因此我们把二者分开,同时选取了F D I和人力资本的交互因子来度量F D I的溢出效应,建立如下模型:

L N G D P=C0+C1L N F D I+C2L N D K+C3L N(H G*F D I)(5)下面用S P替代H G*F D I,用于衡量F D I的溢出效应,其

21

中H G代表中部地区历年教育经费支出与G D P之比。

(二)数据选取和处理

1992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分水岭,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引进外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陆边境城市也相继开放。因此,本文选取1993年到2005年间13年的数据。有关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考虑到物价指数的影响,又以1978年的数据作为基期对以后年份的统计值进行处理,其中F D I还根据当年的平均汇率进行了换算。同时,由于历年的F D I统计口径有所差异,为保持指标的一致性,笔者对数据作了相应处理,将其它投资归入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中部地区的其它投资数量很少。另外,根据张卫东、熊广勤的研究,在引入地区虚拟变量后,哑变量统计结果并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中部地区六省经济特征存在同质性,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本文所有的数据均来自1994-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作以比较,具体分析某一特定变量的作用,同时为验证统计结果的显著性,笔者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相应增减了变量。

L N G D P:对中部六省历年G D P总值取对数,以消除其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1978年为基期计算的当年物价指数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L N F D I:代表中部六省历年引入外资数额,由于不同年份F D I统计口径不一致,部分年鉴把外商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归为一起,个别年份又将二者分开。考虑到中部地区其它投资数目甚小,又为保持口径的统一,笔者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之和来代理F D I,并根据历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平均汇率进行换算。

L N D K:代理国内投资数额,计算办法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减去外商直接投资。

L N H:鉴于人力资本指标尚无统一的计算体系,又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笔者利用各省的教育经费支出来表示,由于1996年以后科教文卫支出是分开统计的,为保持指标一致,同样进行了统一处理。F D I的溢出效应往往存在人力资本门槛,因此,假设该指标也和因变量正相关。

L N S P:将人力资本水平和F D I相乘代表F D I的溢出效应,其系数为正则说明存在溢出效应,否则不存在。计算办法为教育经费支出与G D P之比,再乘以F D I。很明显,溢出效应能促进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对G D P增长有正面作用。

三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F D I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检验结果分析,根据方程

(5)和统计数据可以获得如下回归结果:

表1 方程回归结果

自变量回归(1)回归(2)回归(3)回归(4)

L N F D I0.118910

(1.966521)

-0.364722

(-3.15475)

0.118910

(3.700625)

L N D K0.313887

(3.064496)

0.384161

(3.335116)

1.957332

(10.66842)

0.984882

(16.57623)

L N S P-0.552526

(-8.631664)

L N H-0.855140

(-3.222327)

A R(1)0.973557

(22.85783)

1.116784 (6.575949)

A R(2)-0.283632

(-1.871701)

C8.067097

(2.026407)

5.247090

(3.335116)

F1013.551482.346333.29436153.7610

A d j u s t e d-R20.9945980.9948330.8433190.962207

由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国内投资对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回归(1)可以看出,国内投资每增加1%,G D P就增加0.314%。由于D W值0.608,说明可能存在序列正相关,这种情况下,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将不再有效,为消除可能存在的自相关现象,引入变量A R(1)。结果显示出较好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但是该模型未解释变量也很显著,为进一步分析F D I和国内资本的作用,下面进行了细化,回归(2)可以看出,F D I和国内投资同时为正,国内投资D K的T统计量很显著,但是F D I则不是很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内资具有数量优势,而外资较少,这限制了外资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D W很小,笔者对可能存在的序列相关问题进行了修正。结果说明外商资本并未对国内资本产生挤出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来自于国内投资。(2)当引入人力资本指标时,发现L N H的系数为负。这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而不是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来带动经济的。

这一点对将来的政策制定很有启示意义。(3)为对F D I的效应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继续对F D I进行细分。由回归(4)可以看出,当引入测度溢出效应的变量L N S P时,我们发现L N F D I的系数仍然为正,而L N S P 的系数也为负,这说明F D I的资本积累效应仍然显著存在,正是F D I的这种资本积累效应促进了G D P的增长,即F D I每增加1%,G D P就增加0.112%,溢出效应的系数为负则意味着当F D I与人力资本结合时,并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即F D I主要是通过增加资金积累促进国内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而与之相联的溢出效应在中部地区尚不存在。这与董天伟(2003)的研究结论相同,F D I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东部地区相比较而言,更重要的是直接的资本聚集在起主导作用,而缺乏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这可能与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资本水平过低有关,可见F D I的溢出效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而不是自动发生的。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996,说明该模型的解释力度很强。

为了保证回归(4)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下面对其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合理的,说明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反之,说明回归方程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稳定均衡的关系,即便参数估计的结果很显著,这样的回归也是没有意义的,模型本身的设定出了问题。这样的回归是一个伪回归。图1显示了回归(4)的残差序列图,可以看出,残差的实际值和拟和值大致很接近:

图1 回归(4)的残差序列图

22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分析

A D F检验统计结果-2.3675481%C r i t i c a l V a l u e*-2.8270

5%C r i t i c a l V a l u e-1.9755

10%C r i t i c a l V a l u e-1.6321

由表2可以看出,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该方程不存在伪回归现象。一般认为,回归分析能够度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但不足以判别因果关系。因此,该检验分析仅仅说明F D I通过技术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一正相关性可以解释为F D I的增加引起东道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可能是东道国区域经济增长吸引了更多F D I的进入,因而使F D I与东道国经济总量呈现同向增长关系;还有可能是上述两方面效应并存,是F D I与东道区域国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内资企业生产函数、区域经济增长速度都可以制约中部地区F D I溢出效应。从上述分析的路径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与建议:

(1)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是“低阶”优势,它是不稳定的和易变的。人力资本是外国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一个区域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对先进技术吸收能力越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大。F D I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东道国区域经济增长,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增长从F D I中所获的利益就越大。对中部地区的发展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F D I溢出效应的显著因素。加强中部人力资本培育和规范是提升中部F D I溢出效应的有效途径。

(2)跨国公司同当地企业的前后向联系的紧密程度会影响到F D I的溢出效应,所以,应协调跨国公司与中部企业的互动关系。如果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外地工业,即其中间产品来源于国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只是充当了一个组装中心的功能,那就很难对当地产生技术溢出。因为这样,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联系会松散化,进而减少了溢出效应的发生途径,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在母公司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然后由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的方式来控制技术过快的外溢。我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资或是业务来往时,实际上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够获得的多数是已经标准化的技术,关键技术仍在跨国公司手中。这就是所谓的“技术锁定”,很明显这对技术溢出很不利。

(3)对东道国来说,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聚发展的程度越高,企业外部相关产业上下游供应价值链等产业因素,就会成为众多F D I互补发展的共同资源,形成极强的产业集聚发展势能和企业成长力量。而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区缺乏具有很强实力和辐射能力的大都市,难以带动和整合区域的资源和优势;中部地区都市圈中极化现象突出,没有形成健康的城市生态群。如,现正在构建的武汉“1 +8”大都市圈,仅武汉一个城市的G D P是其它8个城市中最高G D P的近4倍,是最低的91倍。这种极化现象严重影响都市圈内部产业转移及下一级城市的接收能力,导致都市圈内缺乏合理分工合作关系,难以形成连接整个地区的产业链。

(4)内资企业的生产函数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到F D I溢出效应的大小。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强大的资金和科研资源优势,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如果过低,从长期来看则不足以抵抗跨国公司,甚至可能被逐出市场。内资企业的学习能力也关乎到溢出效应的吸收问题。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受到发展中东道国自身吸收能力的制约,如果国内吸纳能力不足就不能形成联系效应,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的技术差距越大,则它与当地企业建立后向联系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果当地人员的通用知识与跨国公司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培训技术人员的成本太高跨国公司也许会从其它地区派出,而不是在当地培养。如果当地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形成彼此间的配套合作关系,跨国公司觉得培植当地供应商的成本太高,从而选择国外进口中间产品。

参考文献:

[1]Wa n ga n dB l o m s t r?m.F o r e i g n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A S i m p l eM o d e l[J].E u r o p e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1992, (36).

[2]B o r e n s z t e i n、G r e g o r i oa n dL e e.H o wd o e sF o r e i g nI n v e s t m e n t

A f f e c t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J].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s, 1998(45).

[3]G l o b e r m a n,s.,F o r e i g n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S p i l l o v e r E f f i-

c i e n c yB e n e f i t si nC a n a

d i a n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I n d u s t r i

e s[J].C a n a d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n o m i c s,1979(12).

[4]A i t k e na n dH a r r i s o n.D od o m e s t i cf i r m s b e n e f i t f r o m 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

E v i d e n c ef r o mV e n e z u e l a[J].T h e A m e r i c a nE c o-n o m i c R e v i e w,1999(89).

[5]肖钢:《F D 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效分析》,《求索》, 2008年第2期。

[6]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7]陈月梅、徐康宁:《F D I区位决定因素的比较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期

[8]刘军荣:《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对F D I流入量影响的实证与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5期。

[9]武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10]江锦凡:《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世界经济》,2004年第1期。

(责任编辑:余小平)

23

16章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A) A.涉及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 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 C.包括最低工资立法 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 2.(B)不就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A.累进税率 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C.社会保障支出与失业保险 D.农业支持方案 3.如果法定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就是( D ) A、1 B、2 C、4 D、5 4.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 A 20000 B 80000 C 15000 D 60000 5.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就是( B ) A 法定准备率 B 公开市场业务 C 再贴现率 D 道义劝告 6.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认为( B ) A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无效 7.货币主义者通常认为(C ) A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B 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C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无效 8.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 D )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 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9.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 则必须( 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与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0.下列( C ) 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垂直 D LM曲线与IS曲线一样平缓 11.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区域经济学案例期末测试

区域经济学案例期末测试 案例一 上海浦东陆家嘴,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开发区,去年贡献税收478亿元。这个数字约占浦东新区税收的1/4,约占上海同期税收的1/16,而上海的税收又接近全国的1/16。 1、上海浦东陆家嘴新区创富秘密在哪里? 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开发区。行业龙头和集团公司总部集中于这些“亿元楼”里。 2、什么是总部经济?如何理解总部经济的概念? 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3、案例说明了总部经济至少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效应?税收贡献效应,社会资本效应、产业乘数效应 4、为什么说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动积聚企业总部的中心城市以及相关中心城市经济区域的发展? 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集聚带来了总部产业与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人才、资本等高端生产要素积聚,形成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有力的推动了中心城市的发展。 中心城市企业总部与周边生产基地、产业基地的企业价值链与产

业价值链的形成,强化了相关产业的实力,扩展了经济发展空间,有力的带动了中心城市经济区域的发展。 2.二战初期,西欧的一些国家因努力恢复经济而扩大支出,造成了国际收入的不平衡,为解决一系列经济问题,这些国家着手建立一种自由化的体系,试图克服贸易壁垒和数量限制等。1951年,法国、原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签订为期50年《欧洲煤钢联营条列》,整个50年代,西欧国家在GATT的旗帜下,成功地进行了关税减让,极大的消除了贸易壁垒。 1)简要分析欧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2)欧盟建立对于成员国有什么积极作用? 有利于内部贸易发展, 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有利于各成员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3)利用关税同盟理论,从生产转移和投资转移角度,分析产生上述积极作用的原因。 贸易壁垒的降低提高了区内的贸易自由度,在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下,劳动力和企业向自由贸易区集中,扩大了该区域的市场规模和供给能力,而以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作为生产区位。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本地市场的放大作用下,区外的产业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内蒙古地区

据新华网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统计显示:2000年至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从1539亿元增加到9725.8亿元,增长6.3倍,年均增长17.5%,从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5位;地方财政总收入从110.7亿元增加到1378.1亿元,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129元增加到15849元,增长3.09倍,年均实际增长10.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38元增加到4938元,增长2.4倍。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建设资金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自2002年起,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8年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可谓惊人,被众多的专家学者称为“内蒙古奇迹”。 Goldsmith等研究表明,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那么在“内蒙古奇迹”背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否存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基于内蒙古地区 朱增文 (中国人民银行兴安盟中心支行乌兰浩特137400) 内容摘要:自2002年起,内蒙古地区GDP增长速度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可谓惊人,被众多的专家学者称为“内蒙古奇迹”。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运用内蒙古地区2000 ̄2009年(内蒙古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进行了定量的相关性分析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金融资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加以回归分析 ,研究表明,在“内蒙古奇迹”背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大致平行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成立,而呈负相关,但是相对于劳动力而言,金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度又很显著。笔者就此分析了有关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贷款、动产质押、贸易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设备按揭贷款、创业贷款等业务。积极推广房产和商铺抵押贷款、按揭贷款,努力开发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贷款、小微型企业联保贷款、矿产开采权质押贷款。对能提供有效抵(质)押担保的企业可减少办贷程序,简化授信流程。积极探索和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大股东个人资产连带责任担保、经营业主联户担保、组建行业协会和信用协会等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不断增加。二是加大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配套服务措施,加大中间业务创新力度,在结算、现金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运用特点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综合运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 询、财务管理、代收代付、投资理财、咨询评估 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六)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要落实到实处。地方政府需积极引导增设支持 中小企业发展的微型特色金融机构,建立中小 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落实优惠的财税政 策,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和手续。推动建立以政 府为主导,金融为主体,司法、公安、工商等部 门协调配合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机 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化支付 系统、征信系统、账户管理、国库等业务,推广 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快速 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白莹)(校对:BY) 11 总第394期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4

区域规划案例比较

区域规划案例比较 无论是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各种层级和类型的区域规划名目繁多、发展定位相似、区位特色淡化,造成了区域经济政策失灵、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负面效应,因而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区域规划亮点解析 1、美国的西部开发 “美国西部”是一个历史性的地理概念,它是指太平洋沿岸和广大的内陆区。美国西部由于开发较晚,曾一度成为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美国西部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矿产很多,其煤的储量占全美的2/3以上,黄金、白银和铜的储量分别占全美的70%、50%和50%,能源潜力超过中东的全部油田。 美国西部开发经历了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末两个阶段。第二阶段采取的政策措施如下:实施联邦“公共土地”政策,鼓励开发。规定只要在西部地区种草植树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规模或一定时间,就可低价或免费得到一定面积的土地。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套相关法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落后地区发展。利用军事工业拉动产业发展。通过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美国的西部开发运动促进了西部地区的跨越性发展,使西部地区变成了“小麦王国”和“畜牧王国”,同时也保证了美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2、欧盟的区域发展 欧盟成立初期,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较大,成员国之间

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当前,欧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共同体集团,也是解决区域经济稳定与平衡发展最成功的组织之一。 欧盟区域发展的主要内容如下:成立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机构。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地区发展。协调成员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使成员国发展目标与区域发展目标相一致。欧盟的区域经济政策是世界上最典型也是最成功的区域政策,其总体目标是为了解决整个共同体范围内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保证共同体内各成员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确保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3、日本的区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严重的“过密区”和“过疏区”,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和地方经济圈,在人口密度、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渐扩大,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出现了人口过密、拥挤和地价上涨等问题,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出现了人口过疏、没有活力和经济衰败的现象。 为转变区域发展现状,日本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区域规划: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法律,完善区域管理。通过规制改革,实现行政服务灵活化、多样化、效率化。通过树立人才观以及改革教育制度,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整备计划以及建设特色城镇,协调城乡发展。通过“观光力国”战略、“一地域一观光”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田园生活体验发展旅游业。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了经济、人口的“过密”和“过疏”问题,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取得了明显成效。 4、迪拜的区域发展 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由盛到衰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普遍现象。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作用概述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作用概述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有序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总体看,各地区注意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将区域振兴和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等工作,区域发展更为协调和均衡。 2008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8.7万亿元、4.4万亿元、5.2万亿元和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17.4%、21.9%和16.1%,东部地区本外币贷款增速与2007年基本持平,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3、4.7和4.3个百分点。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适应这种形势,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冲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深化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实力。 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经济技术协作区、经济协作区等。但这些经济联合体,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联合,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不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的。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达到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增强区域及全国经济实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发展阶段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形式参考已建立的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区域经济联合体,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定义为: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或地理特征较相似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与共同经济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的动态过程,它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内各地区合理分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经济协作区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初级的、松散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围绕加强能源、交通及其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通过大跨度的联合,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行政区范围大小又分为四种形式:一是省(区)际经济协作区,即相邻的若干省、区、市,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二是省际毗邻地经济协作区,即相邻几个省、区、市间的部分接壤地区,按照历史的经济联系和现实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三是省内经济协作区,根据本省、区的经济布局和各市、县经济发展要求,自愿建立的合作组织;四是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即若干地域相邻,或沿海、沿江、沿路的若干城市,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的合作组织。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往往以城市群的形式出现,在区域经济联合中起重要作用。城市群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相邻地域范围内,由相当数量规模等级不同、各具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构成的网络体系。现有的城市群都是各国最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在本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枢纽作用。由于它集聚的产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等力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它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日益成为主宰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城市群中的每个城市,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它们之间通过生产上的协作与联系,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经济,从而形成城市群的整体功能优势,推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姓名:LWJ 学校:河北大学 学院:研究生院 年级:2013 专业:区域经济学 学号:20130092

一、区域经济增长 (一)含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衡量标准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区域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区域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三)具体要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劳动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区域经济学案例

点辐射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线辐射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7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

云南省选择的昆河经济走廊发展战略(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合作走廊)就是很好的线辐射案例,他们利用边疆区位特点构筑了从中国昆明到越南河内的经济走廊,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择充分发挥边疆的优势,加快了边疆的发展。 面辐射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

根据辐射的特点,面辐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摊饼式辐射,另一类是跳跃式辐射,这是我们借用移民理论的概念对辐射理论做的分类。摊饼式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逐渐与周边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并逐渐向外推移。这样的辐射导致的发展时间上是渐进的,从空间上来看是连续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没有出现盲区。例如,广东省与周边省份的辐射首先从交界处开始,逐渐向后推移。这种辐射方式很像摊饼时的推移过程,因此得名。跳跃式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辐射从空间上来看是跳跃式的。例如,目前中国政府在积极倡导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对口扶贫工作,东部发达地区和边疆西部落后地区之间形成的辐射就是跳跃式辐射。

区域经济

结合总部经济,谈谈我国该如何发展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大批国内外企业总部入驻,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进区域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我国发展总部经济应做到: 一、尊重市场规律,根据总部经济发展阶段强化规划引领 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其开发建设也必须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市场自发形成的聚集区就充分体现了市场规律的重要性,即使是政府规划引导建设的,也不能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开发建设,例如,在拉德芳斯开发过程中成立的EPAD 即是尊重市场规律的体现,这一机构既保证了政府的引导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达到了二者之间较好的平衡。 同时,总部经济的建设周期往往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是一个长期的滚动开发建设过程,因此,注重聚集区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进行科学性、超前性、综合性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明确聚集区定位、引导聚集区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在政府规划引导总部经济建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东京新宿在建设初期通过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定位,即分担中心区压力,建设城市副中心。围绕这一定位,按照商务区进行规划,区域建设取得了稳步发展。 二、完善总部经济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完善总部经济的各项配套设施,首先,要明确总部经济所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总部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制高点或某类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它应当具备商务办公、商业、居住和娱乐休闲、文化传播等多元功能,其中核心的功能是商务办公。其次,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协调各种功能占地的比例,既要为聚集区汇聚必要的人气、积淀必要的文化底蕴,也不能冲淡其商务办公的核心功能。最后,在商务楼宇开发建设中,预留一定空间,为今后聚集区的转型与升级留下回旋余地,宁缺毋滥,改变以往“占地填空”式的短视行为,在拿不准方向、摆不正地位的时候,宁可暂缓开发建设,也不可重复建设或胡

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1分析沿海经济特区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区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沿海经济特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沿海经济特区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区域是一个地域空间的概念,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局部的概念。是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不同的只是坐落的方式和坐落的地点。②沿海经济特区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区域是区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上紧密联系,社会、文化趋于或融合为一体的地域空间,不仅区域内部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而且任何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差异或界面分割,各区域相对独立,具有能够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它不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区域。③沿海经济特区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它是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优化调整自身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独特功能的单位。由于不同的区域所赋存的资源要素状况,如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这种区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这样,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结成密切的经济联系,这又构建了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系。 2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是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结合的成功模式。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由于较发达地区主要处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兴旺阶段,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均属于高梯度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在成熟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就属于低梯度地区。由科技进步引致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推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梯度推移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途径来进行的,既产生经济要素向高梯度地区集中与转移,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区域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所以会产生有序的梯度转移。 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经济发展的顺序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是有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现超越发展,然后向高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按照梯度推移理论的做法,落后地区始终跟随于发达地区的后面,永远也赶不上发达地区。这是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或地区带来的超越发展的机会不相适应,也是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矛盾,反梯度推移的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与发展模式表现了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这是我们运用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理论最好实践。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没有差异,便无所谓优势,从而也就无所谓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无论是区际竞争,还是区际合作,均是出于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以便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善,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争先恐后的和谐格局,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3湖南长株潭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5-8-2 0:0中国财政·邹立文【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打破了“土地”、“消费”和“就业”等日本“神话”,经济进入衰退期。为此,1992-1997财年日本政府实施了价值约60万亿日元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以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之移动电话和卡拉OK消费的推动,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迹象,实际GDP增长由1995财年的3%上升到了1996财年的4.4%。然而,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桥本内阁错误地估计形势、并急于出台了包括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措施在内的“财政重建”政策,重创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1997财年为 -0.4%,而1998财年更为严峻,为-1.9%。1997年7月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日本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又严重挫伤了日本国民的信心。出口乏力、内需不足,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曾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实施的经济政策 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日本政府(桥本内阁和小渊内阁)相应采取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旨在尽快摆脱衰退,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综合经济方案” .“综合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4月24日草拟、并在同年6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一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含金量”超过16万亿日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合计达12万亿日元。该方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等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处理银行呆坏账。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7.7万亿日元用于环境、新能源、信息通讯、社会福利、城区再建、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另外,政府还放松住房信贷合作金库的贷款环境,促进私人住房投资增长。二是推动所谓的“私人融资便利”,促进私人部门采用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三是减税,特别和持续性的所得税和地方居住税减免额将达4万亿日元。这样,每个独立纳税人将减少纳税29000日元,每个受赡养者将减少纳税14500日元。四是通过自由化、培育风险投资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500亿日元的“紧急就业发展项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金融大爆炸”、促进土地和证券市场流通(2.3万亿日元)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个富于弹性和创造性的经济结构。 (二)“紧急经济方案” .“紧急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11月16日决定、并在同年12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三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7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减税额,直接政策“含金量”达27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方案。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和低利率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扩大公共投资、创造需求政策的“含金量”总计约17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是,扩大公共投资,1999财年公共投资额达44.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政策方面,减税总量超过9万亿日元。其中,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5%降至50%,公司所得税有效税率降为40%,同时,还出台了旨在鼓励购买住房的税收优惠措施。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在1998年11月和1999年2月两次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坚持维持零利率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三)“经济再生政策措施”。“经济再生政策措施”是在1999年11月11日起草的,政策所含投资约17万亿日元(加上婴幼保健项目,达18万亿日元)。其政策目的是,将日本现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经济的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例如,纺织、钢铁、造船等行业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都曾经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部门,在产业革命中起到了先锋作用,但现在已经成了衰退部门。一般说来,当一个部门处在创新和发展阶段之间,它是兴旺部门,处在发展和成熟阶段之间是停滞部门,处在成熟和衰老阶段之间的是衰退部门。 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阶段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主要论点有: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后者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它经济发展势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就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现象,或者已经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就处于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扩展和大范围扩展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照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邻近城市转移。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的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是决定转移的方向就不是距离的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接受并消化来自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和产品,以后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和衰老,它们的生产再顺序向第三梯度、第四梯度上的城市转移,甚至进一步向乡镇、农村转移。 之所以发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是由种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1、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大城市有信息优势。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中心。在这里可以全面了解到市场动态、消费者心理、产品需求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等等。市场信息与科技信息的结合会给有志于发展创造的人输入种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产生创新的源泉。 大城市有科研优势。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料馆,同时也是各方面的人才荟萃之地,给研究和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大城市有产业聚集优势。大城市可以依靠聚集经济效益来推动与加速发明创造、研究与发展的进程,节约所需投资。我们拿纽约的时装业为例说明这个问题。纽约是世界时装业的中心,这里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有剪裁缝纫厂、服饰加工厂、刺绣厂、纽扣厂、拉链缝纫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空港经济区案例汇总

(一)国外空港经济发展概况及案例分析 纵观世界空港地区的发展,大体经历由航空运输区向临空产业区发展,再向航空城发展的阶段。自爱尔兰香农国际机场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依托机场资源发展区域经济,纷纷在机场周边发展临空产业,并且都在使临空产业区向航空城发展,形成了一些临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范例,如美国孟菲斯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国际机场、德国慕尼黑机场等。 1、美国孟菲斯:联邦快递—空港物流 美国孟菲斯市于1929年建立了孟菲斯市机场。1973年,独具慧眼的施伟德(原联邦快递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把联邦快递总部和转运中心设在了孟菲斯。经过30多的发展,联邦快递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货运企业成长为世界四大航空物流公司之一,孟菲斯和孟菲斯国际机场也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联邦快递超级中心货运量从1995年的86.17万吨增长为2004年的181.41万吨,贡献了孟菲斯国际机场93.6%的吞吐量。同一期间,联邦快递对孟菲斯地区的直接/间接经济产值贡献从1995年的71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11亿美元,直接/间接雇佣人员从1995年的43000人上升到2004年的67000人。 图1 联邦快递公司对孟菲斯经济发展的贡献 孟菲斯国际机场的货物和旅客流量在孟菲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根据2004年统计,该机场为孟菲斯创造了166000个工作岗位(占该地

区所有工作岗位的27%)和207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值。2004年,孟菲斯国际机场货运吞吐量为地区带来了195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和155872个就业岗位(共56亿美元收入);旅客流量为地区带来了12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和9487个就业岗位(共3.4亿美元收入)。2004年,孟菲斯机场为孟菲斯运送了1197912名游客,这些游客在孟菲斯共花费4亿美元,创造了7.79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和11000个就业岗位。 近20年来,航空物流对美国新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辅助作用。从1980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物流成本占美国GDP的比例从7.6%下降到3.6%,美国的库存和销售之间的比率下降了34%,美国总的商务库存减少了4.6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GDP总量的一半)。而所有这些,都和速递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图2 航空物流对美国经济的作用 在孟菲斯国际机场最大的使用者——联邦快递的主导作用下,孟菲斯的国际物流、健康保健和医疗设备行业以及非常发达。联邦快递为孟菲斯带来了许多全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近年来盛行的电子商务,如美国着名的Submi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617617855.html,公司就因为联邦快递的便捷服务而选择了在孟菲斯落户。 2、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着名空港城市 史基浦机场(SCHIPHOL),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城西南部,于1916年建成,现在的史基浦机场已经不单单是个机场,确切地说,它是一个汇集了人流、物流、展览、观光以及娱乐的“空港城市”。 史基浦机场地区,是一个多种交通模式并存的集合处:拥有航空交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LM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曲线、LM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曲线和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IS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上图中,假定LM 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 0和利率r 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 0E 3,E 0E 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 0E 3=K g ·Δg ,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 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 0y 1和y 0y 2均小于E 0E 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 0E 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 1曲线、IS 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 1′和IS 2′时,在(r 0,y 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 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斜率而异 r 0123r r 1 r 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