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期中测试

一、慧眼识真(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在(A)

A.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B.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2.它“展示了一副宏伟的建设蓝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A)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3.小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B)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大炼钢铁运动

4.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B)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5.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B)

A、使中国人民结束了受三座大山奴役的悲惨命运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使世界1/4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增强了亚非拉美人民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6.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C)

A、土地革命完成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7.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C、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

D、赢得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8.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的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A)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

A、《临时宪法》

B、《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B)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A)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崇伦

12.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1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A)

A、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B、夺回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

14.消除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D、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1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D)

A、林彪集团被粉碎

B、“四五运动”的爆发

16.“四人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7.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C)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8.宣传画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A)

A.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C.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D.国有企业改革的经过

19.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C)

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0.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D )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B)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22.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D)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4.下面漫画反映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D)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指的是(C)

A.丝绸之路经济带、21京津冀协同发展

B.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摘自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有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逐步实现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走了许多弯路后,一次重要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重大转折。这是哪次会议?(2分)工作重点作了什么转折?(2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

大决策。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比如:国防科技上,我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谁?(2分)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2分)

邓稼先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等。

(4)请指出“理论自信”指哪些理论,”?(3分)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

安徽凤阳小岗村

(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由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3分)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3分)

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和开放,既要搞好改革,又要搞好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3分)(最少三项)

一五计划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4分)它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1956年中共八大良好开端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2分)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2分)1958年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没有改变便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特定阶段面临的问题、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引领发展的新理念.从“发展是硬道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科学发展观到“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不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1)材料中“一系类引发的新理念”被称为什么?(2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习近平发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号召。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2分)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为什么说中国梦一定能实现?(2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板国际盛会,应付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发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究空间(14分)

2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2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经济发展篇】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

福祉的

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理论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附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依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 (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

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 你怎样看待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中国在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 列举至少三项,第1个5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略 (5) 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期末

八年级历史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鞍山钢铁公司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得出土地改革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得出土地改革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土地改革的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制度,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资料

部編版(2017)八年級下冊 歷史 备课本

年级:八年级 教师:张华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

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最新整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 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 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 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选项填到答题框内。) 1.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④1955年亚非会议隆重召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 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东北地区是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军工产品基地 D.日用产品基地 5.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6.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

(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多数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所讲述的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六、七十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本册教科书包括六个单元、1节活动课和一个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基本的教材编写结构与八年级上册相同,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单元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单元导读,每课课文由导读、正文、相关史实、图、表、资料、注释、知识拓展、每课间或都有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和课后活动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或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使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第 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展示图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道路”。 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刻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正如歌词中所说的“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就沿着这样一条路一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了解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二中全会引乾坤 播放视频:“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讲话”片段。 文字材料: 从现在起,重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在这次七届二中全会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重大决定。会后,毛泽东更是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他们将开创一个新事业,缔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跨进新时代。 为了这个伟大的新事业,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作了充分详细的筹备,下面我们来一起

(完整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2018部编人教版

2017---2018年度春学期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岢岚县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 1.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B ) ①《共同纲领》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抗美援朝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2.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B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C )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 4.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案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B )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5.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C )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C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B ) ①“解放牌”汽车②第一颗原子弹③“东方红一号”卫星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产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D ) A.“一国两制”的构想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9.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B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观察图片及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图二: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 (3)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写出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 【答案】(1)A。 (2)可以从文章(会议)内容、(文章)会议名称、(发表)召开时间、召开地点、主持人等符合题意即可。 (3)图一是图二的思想基础。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故选A。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这样的特权始于()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2.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中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曾国藩指出:“筹议中外会办防剿,经江浙绅士呈由前抚臣薛焕奏奉上谕,江浙绅士请借英法官兵剿贼。”这表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领导集团无法保持长期的团结 C.清政府的力量太强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1879年,徐建寅作为中国官员第一次到欧洲考察各国工厂。他结合对欧洲近代工业的深入考察写成了《欧游杂录》。与他出访欧洲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的开展 C.维新变法正如火如荼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5.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相关知识,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A.关天培—虎门销烟B.左宝贵—旅顺战役 C.邓世昌—黄海海战D.陈化成—威海卫战役 6.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皇上)。”这句话所

反映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是() A.发展农、工、商业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开办新式学堂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7.某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八国联军》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这首歌谣与下列哪一口号或思想所反映的内容相一致() A.三民主义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D.民主与科学 9.以下能达到右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君主专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 C.康有为D.毛泽东 11.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下列关于“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抗美援朝 (1)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2)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土地改革 (1)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1953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详解】 (1)依据“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睛】 注意识记与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