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地铁通风设计5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地铁通风设计5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地铁通风设计5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地铁通风设计53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地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污染少、安全舒适与城市道路无平面交叉的优点。发展城市快轨交通不但能有力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并且能促进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和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

我国的地铁建设才刚刚开始,国内仅有一些大型城市建设了地铁,而且数量较少。在未来的建设中,我国地铁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域广阔,地质情况类别较多,几乎各种地质情况都会遇到,并且涉及到建设地铁时周边既有建筑,既有地铁车站,既有管线,且与地面交通情况的配合。对于这些问题就对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优化施工组织,使地铁车站的施工及其组织更加合理。

风道作为地铁车站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施工组织,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使施工更加安全、高效,选用合理的施工组织使风道施工与地铁车站其他部分的施工时间及顺序更加合理。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地下铁道投资大,施工期长,运营费用较高,线路固定而难于调整,属于永久性的大型工程。车站是地铁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车站的设计与施工需要更加仔细。风道作为地铁车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车站中的通风、空气质量等等,而且在施工中风道通常作为车站主体及区间施工的施工通道,所以研究风道在设计与施工中的安全性、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世界各国的地下铁道发展到今天,在技术上已有很大进步,主要表现在:①增加快车线路,提高车速;美国旧金山的地下铁道最高车速每小时达128000米,居世界首位,平均运行速度(包括启动、制动和停站时间在内)每小时达72000米;②列车

运行、供电、售票、检票等实现自动化;③车厢用铝合金材料制造,以减轻自重;④在区间隧道、车站、车辆上广泛采用消声材料,以降低噪声。

(2)现代地下铁道车站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修建大型多层式综合联运站。如上层为地面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停车场、商场等;地下层同地下街、地下车库等连成一体,便于乘客购物和换乘,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3)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的是结构荷载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型的改进、计算方法、钢轨磨耗的影响、振动和噪声的猜测方法及各种减振减噪措施的进一步开展等。

(4)现代国内外地铁内发生火灾时人员伤亡绝大部分系烟熏所致,所以在现在的地铁车站及区间的施工中,把风道系统防排烟的设计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初步设计资料所提供的参数,查询各类规范,结合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的自身的特点,选择所需参数和资料,弄清相关图纸,计算车站风道所承受的各种荷载以及结构内力,结构选型、衬砌形式、支护和衬砌设计,计算荷载的确定、计算模型的建立、衬砌结构计算及整理、结构配筋计算,验算结构强度计算;并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进行验算。所采用的方法是应用风道设计及相关规范确定,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取基本组合和抗震偶然组合进行计算,应用土力学计算地层压力,按照规范确定其它荷载取值,应用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内力,用结构矩阵输出计算结果和分析数据,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进行配筋计算,用CAD绘制地质纵剖面图、二次衬砌结构横、纵剖面图,用ansy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加载并输出相关数据及图形,按照要求初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适施工方法:包括整体施工方法确定、主要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组织、指导性施工进度、施工监控量测等。

本文以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的设计施工为例,计算浅埋地下车站的风道结构荷载,用“荷载—结构”模型对其进行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地铁风道进行内力计算,并对风道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经过比选,选用“PBA”法进行施工。

第2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位置及工程范围

2.1.1 工程位置

双井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紧邻北京市CBD核心区。车站位于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与东三环中路交叉口东侧,7号线车站在此处与既有10号线双井站换乘,10号线线路为南北走向、7号线线路沿广渠路东西走向,10号线为2008年通车运营。广渠路的规划红线宽60m,主路宽35m,双向8车道,路口渠划后为双向10车道。

双井站西北角象限由西向东依次为国美、世纪联华商场、富力城等商业建筑,其中富力城地下商业与既有10号线车站出入口相通。西南象限为金世纪大酒店及全聚德等饭店、东北象限为乐成国际(达义地产),6层、14层住宅楼及拆迁空地。东南象限为公众停车场,13、18层住宅楼。站位周边规划已经基本形成,多以高层建筑为主。

2.1.2 工程范围

北京地铁双井站包括车站设计起点里程右K12+947.6至车站设计终点里程右K13+175.6范围,其中包含施工竖井、主体结构、换乘厅、换乘通道、风道、出入口附属部分等结构工程。

2.1.3 工程特点

(1) 双井车站所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复杂、地下构筑物(管线)较多。

(2) 车站及区间埋深大,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较差。

(3) 车站暗挖规模大、附属结构多、断面形式变化多。

2.1.4 工期要求

(1)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12月

(2)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12月

(3)计划合同工期:5年

2.2 北京地铁双井站设计概况

2.2.1 工程设计概况

双井站采用地下两层双柱三跨的形式,采用暗挖法施工。车站主体长度228米,标准段宽23.1米,总高16.25米,结构底板埋深约31.5m,顶板覆土厚约13.3m。

路口道路下方管线众多,其中横跨车站的控制管线为:五条DN300雨水管(管底埋深2.55m)。

沿车站方向的控制管线:2600×2900电力管沟(沟内底埋深8m)、5900×2650热力管沟(沟内底埋深6.47m)、DN500燃气管(管顶埋深2m)、2根DN600给水(管顶埋深1.3m)、DN1000(管顶埋深1.1m)、DN1000与600污水管(管底埋深5.35m)、DN900雨水管(管底埋深2.55m)

车站中心里程右K13+031.600,为两层三跨岛式车站,岛式站台宽度14m, 车站在广渠路南北两侧以及东三环路东共设四个出入口、一个紧急疏散出口、两组风亭,增加两个换乘厅。车站西侧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车站东侧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1号风道位于车站主体西南端,现状为停车场。该风道下穿热力、电力以及既有十号线风道及东南出入口,该段通道采用暗挖施工,其余部分与南侧换乘厅合建明挖施工。风道埋深约31.0m,总长40m,标准段宽度为9.6m,挑高段高19.9m,双层单跨,覆土约15.1m左右,采用“PBA法”施工,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

1号风道垂直下穿2600×2900电力管沟,管沟厚度不详,沟内底埋深8m,管底与通道结构净距6.2m,1号风道垂直下穿5900×2650热力管沟,管子厚度不详,沟内底埋深6.5m,管底与通道结构净距7.7m。

2.2.2 工程地质概况

双井站地形呈西高东低,自然地面标高在37.0~37.8m之间。底板埋深约为32m,采用暗挖法施工,车站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包括以下土层:粉细砂④3层、中粗砂④4层、圆砾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粉细砂⑤2层、粉质粘土⑥层、中粗砂⑦1层及粉细砂⑦2层。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70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沿线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1al+pl )三大层。

根据本地区规范规定,北京平原地区地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80m。

1号风道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层(Qml)

①1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中密,含沥青、砖渣、灰渣、石子、砾石,连续分布,厚度为1m,层底标高为36.62m。

①粉土填土:褐黄色~黄褐色,稍湿,松散~中密,含白灰、草根、砖渣,呈中压缩性,连续分布,厚度约0.7m,底层标高为35.92m。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

③粉土:褐黄色~灰色,湿~很湿,中密~密实,含云母、氧化铁,呈中低压缩性,厚度为2.5m,连续分布,层底标高为33.42m。

③3粉细砂:褐黄色,饱和,中密,属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土薄层,厚度为2.1m。层底标高31.32m。

③1粉质粘土:褐黄色~灰色,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铁、少量有机质,属中高压缩性,连续分布,底层标高为29.62m。

④3粉细砂:褐黄色~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夹粉土薄层,一般属低压缩性,厚度为4.4m,连续分布,底层标高为25.22m。

(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

⑤圆砾:杂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一般粒径5~30mm,最大粒径不小于80mm,粒径在2~20mm的含量大于60%,褐黄色中粗砂充填,透镜体分布,厚度为2.6m,底层标高为22.62m。

⑤2粉细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透镜体分布,厚度1.5m,底层标高为21.12m。

⑤1中粗砂层:褐黄色,饱和,密实,含云母,氧化铁,一般属低压塑性,厚度为1.3m,分布情况为连续分布,底层标高为19.82m。

⑥粉质粘土层:褐黄色,软塑~硬塑,含氧化铁、云母,属中低压塑性,呈连续分布,厚度为6.7m,底层标高为13.12m。

⑦2粉细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少量砾石,连续分布,厚度为2.0m,底层标高为11.12m。

⑦1中粗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少量砾石,连续分布,厚度为6.5m,底层标高为4.62m。

⑧粉质粘土: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硬塑,中低压缩性,含氧化铁,有机质,局部夹细砂透镜体,连续分布,厚度为4m,底层标高为0.62m。

⑧3细中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少量砾石,透镜体分布,厚度为0.4m,底层标高为0.22m。

⑧1粘土:褐黄色~棕黄色,软塑~硬塑,中低压缩性,含氧化铁,有机质,连续分布,厚度为1.6m,底层标高为-1.38m。

⑧3细中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少量砾石,透镜体分布,厚度为0.6m,底层标高为-1.98m。

⑧1粘土:褐黄色~棕黄色,软塑~硬塑,中低压缩性,含氧化铁,有机质,连续分布,厚度为1.4m,底层标高为-3.38m。

⑨2粉细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厚度为3m,底层标高为-6.38m。

2.2.3 地层物理力学指标

表2-1 地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2.2.4 水文地质概况

2.2.4.1沿线地下水特征

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深度70m,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本段线路赋存三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别为潜水(二)、承压水(三)和承压水(四)。本次勘察未见上层滞水,但由于大气降水、管道渗漏等原因,沿线不排除局部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地下水详细情况见下表所示。

注:①表中渗透系数地区经验进行取值;

②表中水位埋深及标高为现场实测;

③根据本次勘察搜集了沿线已有勘察资料显示,1994年1月份双井站附近潜水(二)层水位标高为

29.52m,2006年4月广渠门桥附近潜水(二)层水位标高为29.89m。

2.2.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人工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其次为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和灌溉补给。场区内地下水流向总体由北西向南东流动。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和自然排泄,人工开采主要以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为主;自然排泄包括蒸发及向下游侧向流出。

上层滞水(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河水、管道渗漏及侧向径流补给,以蒸发、侧向径流、向下越流补给的方式排泄。本次勘察未测到上层滞水(一),但由于大气降水、管道渗漏等原因,沿线不排除局部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

潜水(二):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

承压水(三):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

泄。

承压水(四):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2.2.4.3 历年最高水位及设防水位

1959年水位标高:接近自然地面;

1971~1973年水位标高:35.00~32.00m(潜水);

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31.00~28.00m(潜水);

抗浮设防水位标高:30m

防渗设计水位:按自然地面标高考虑。

2.2.4.4 地下水腐蚀评价

本次勘察共取水样9组,进行水质分析,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1条、第12.2.2条、第12.2.3条“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评价”;第12.2.4条“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评价”;第12.2.5条“水对钢结构的评价”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及结果见表2-3所示:

2.2.5 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

2.2.5.1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本场地无滑坡、泥石流、岩溶及斜坡变形等不良地质作用。

本场地第四纪冲洪积覆盖层厚度约为200~300m,场地内除有填土层分布外无湿陷性黄土、膨胀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

场地内填土层普遍分布,主要为粉土填土①层、杂填土①1层,填土厚度一般约为0.2~4.8m,填土为松散土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对基坑支护会产生不利影响。

2.2.5.2 地震及液化

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本线路的建筑场地类别判定如表2-4所示:由上表进行建筑场地类别判定,建议场地类别按Ⅲ类考虑。

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拟建场地自地面下25m深度范围内土层类型属中硬土。

拟建线路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内,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

表2-4 建筑场地类别评价表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的地层资料可知,本线路场地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和砂土自上至下依此为粉土③层、粉细砂③3层、粉土④2层及粉细砂④3层。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计算判别,地震烈度为8度时,地下水位按自然地面下10m考虑,经判别,该场地自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均不液化。

2.3 双井设站的意义

在双井设站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双井站在北京市地铁线路网中所处的地理位置。

在地面交通中,双井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处在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与东三环中路交叉路口东侧,紧邻北京市CBD核心区。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西北角象限由西向东依次为国美、世纪联华商场、富力城等商业建筑;西南象限为金世纪大酒店及全聚德等饭店,东北象限为乐成国际(达义地产),6层、14层住宅楼及拆迁空地,东南象限为公众停车场,13、18层住宅楼。站位周边规划已经基本形成,多以高层

建筑为主,地处于繁华商业区地段,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在此设站能为行人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在地下交通中,7号线双井车站在此处与既有10号线双井站换乘,10号线线路为南北走向、7号线线路沿广渠路东西走向,10号线在2008年已通车运营,属于既有线路。在双井设站,有利用加强7号线与10号线的联系,加强了东西向与南北向的交通联系,更加方便居民的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出行。

2.4 风道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

风道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是1号风道埋深约31.0m,总长40m,标准段宽度为9.6m,挑高段高19.9m,双层单跨,覆土约15.1m左右,采用“PBA法”施工,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风道断面跨度较大,所处地质条件较差,且垂直下穿电力管沟、热力管沟及既有十号线风道,如何在施工中合理的控制好既有管道及风道的沉降及地面的沉降,对这些既有管道不产生较大的影响,就要在施工中采用一定的施工方法来实现,具体详见第三章施工方法。

2.5 1号风道工程数据量表

见表2-5所示

第3章风道结构设计计算

3.1 荷载分类

结构设计根据结构类型,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按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地震作用、人防荷载)进行分类,对结构整体或构件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在决定荷载的数值时,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车站风道结构计算时考虑荷载如表3-1所示:

表3-1 荷载分类表

荷载分类荷载名称

永久荷载

结构自重

地层压力

结构上部和受影响范围内的设施及建筑物基底附加应力

水压力及水浮力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预加力

设备重量

地层抗力

可变荷载基本

变荷

地面车辆荷载及其冲击力

地面车辆荷载引起的侧向土压力

人群荷载

地铁车辆竖向荷载及其冲击力

消防车辆荷载

其它

变荷

施工荷载(设备运输、施工机具及人员、盾构推进、压注浆等引起的荷载)、温度

荷载

偶然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

3.2 1号风道断面图及地质图

图3-1 1号风道断面图

图3-2 1号风道地质断面图

表3-2 风道所处地质环境表

编号 土质类别 标高m 厚度m 说明

1 杂填土

37.62

1 二衬顶端 在标高在 20.187m 处 底板标高 在7.024m 处

2 粉土填土 36.62 0.7

3 粉土 35.92 2.5

4 粉细砂

33.42

2.1 5 粉质粘土 31.32 1.7 6 粉细砂 29.62 4.4 7 圆砾 25.22 2.6 8 粉细砂 22.62 1.5 9 中粗砂

21.12

1.32 10 粉质粘土 19.82 6.7 11 粉细砂 13.12 1.94 12

中粗砂

4.62

6.57

3.3 1号风道荷载计算

3.3.1 风道上覆土深度容重计算(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

参数:二衬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厚800mm 。C40混凝土弹性模量E=33.5GPa 、极限抗压强度29.5MPa a =R 、极限抗拉强度 2.7MPa 1=R 、泊松比μ=0.375、混凝土重度γ=25kN/m3、密度为ρ=2551kg/m3,非岩石地基0.25ηc =,8度地区0.2=h K ,β=?3。

3.3.2 竖向土压力及结构自重

风道断面上覆土厚度为17.4m ,宽度为8m ,等效荷载高度值ω20.45q 1s -?=H ,

)5(1-+=B i ω,B=8m>5m,所以取i=0.1,风道围岩为五级围岩。 5)i(B 1ω-+==1+0.1?(8-5)=1.3 ω20.45q 1s -?=H =0.45?m 36.93.1215=?-

3

20.28kN/m

17.43

0.93

21.31.5212.621.54.420.51.719.22.120.52.519.90.720.3116.5h

γh γ=?+?+?+?+?+?+?+?+?=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 (1)

武汉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 一、总则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是申请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根据《武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就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印刷与装订等统一制定本基本规范。 二、毕业设计(论文)结构及要求 一般地,各学科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毕业设计(论文)封面;②中文摘要;③英文摘要;④目录;⑤正文; ⑥参考文献;⑦致谢;⑧附录;⑨有关图纸(大于3号图幅时单独装订)。 特别地,艺术类专业的为毕业设计(创作),与上述要求类同。以下内容凡未特别说明的,则视毕业设计(创作)为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相应的要求均适用于毕业设计(创作)。 医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①毕业论文封面;②中文摘要;③英文摘要;④目录;⑤正文;⑥参考文献;⑦致谢;⑧附录;⑨综述;⑩综述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排版,存储格式为doc格式。 (一)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格式(可在教务处网上下载)。论文题目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医科类专业不超过25个字),要简明扼要,可加副标题。 (二)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中英文摘要在目录中不出现。 (四)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结束语)。 绪论: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医科类的另列附正文后),以及所要研究的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地下工程方向):地铁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

毕业设计论文(城市地下工程方向):地铁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

ZZ 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工程方向) 设计题目: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 专题: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年六月徐州 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专业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地下20XX学生姓名XX 任务下达日期:2010年 1 月10 日 毕业设计日期:2010年1月10日至2010年6月20日 毕业设计题目: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新沪路站区间隧道设计与施工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盾构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设计要求: 根据提供的上海地铁汶水路~新沪路站区间隧道工程的工程资料,完成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结构设计内容包括隧道施工方案的比选、衬砌方案的选取及内力计算等,并编制设计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包括隧道施工准备、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技术、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管理等内容。 提交是图纸应包括:①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平面总布置图;②区间隧道平面图与剖面图;③衬砌管片配筋图。 专题要求: 隧道施工常采用盾构法施工,而盾构施工时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根据查阅的资料,分析盾构施工对土体应力状态及地表变形的影响,并说明盾构法施工时应对对周围建筑物采取的保护措施。完成论文及手绘图一张。

其它要求: 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近3年外文文献,其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英文原文。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ZZ矿业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综合实训报告 题目:矿井通风设计 专业班级: 设计人: 指导人: 20XX年X月XX日

目录一、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5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5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 6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7 二、优选矿井通风系统7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7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8 三、矿井风量计算8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8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8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8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11 3.硐室需风量计算13 4.其他用风巷道的需风量计算机14 四、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5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五、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16

(一)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7 六、概算矿井通风费用21

前言 通风是关系到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要做到随矿井生产变化即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与协调,严格控制串联通风,强化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局部通风机无计划断电,做到通风系统正规合理、可靠、稳定.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果。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

风系统。矿井通风设计分为新建或扩建矿井通风设计。对于新建矿井的通风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可能。对于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对矿井原有的生产与通风情况做出详细的调查,分析通风存在的问题,考虑矿井生产的特点和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与通风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更完善、更切合实际的通风设计。无论新建、改建或扩建矿井的通风设计,都必须贯彻党的技术经济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矿山安全规程、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节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第二节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内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隧道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隧道病害防治综述 摘要:在我国铁路隧道修建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许多隧道都已经进入高维修管理阶段,隧道的病害防治已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在隧道病害防治上。 关键词:隧道,隧道病害防治,新技术,衬砌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由8.5万公里构成的“7918”高速公路网即将形成,有关部门正在规划和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以满足人们出行和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高速公路线形的技术指标高,当其进入山区或重丘区时,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隧道来穿越山岭。隧道是铁路、道路、水渠、各种管道等遇到岩、土、水体障碍时开凿的穿过山体或水底的内部通道,是“生命线”工程。据来自于各方面的统计资料表明,到2005年年底,我国大陆即已建成铁路隧道7500座,总延长4300公里,将在“十一五”(2006~2010年)发展期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地域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隧道穿越的山体工程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和设计、施工、运营的条件复杂多变,早期修建的隧道经常各方面的病害,形成重大的安全隐患。文献《黄土岭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设计》(作者:金文良,公路隧道,2011)]1[指出二十一世纪“我国将从土建大国变成修缮大国”,在我国铁路隧道修建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许多隧道都已经进入高维修管理阶段,维修管理费用将大幅度增长。本文以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地铁隧道为对象,对隧道中主要出现水害、冻害、衬砌裂损和腐蚀四种病害的防治进行综述。 2 、主题 2.1 隧道的水害及其防治 2.1.1隧道水害的类型及其成因 1、类型 (1)按部位和流量:拱部有渗水、滴水、漏水成线和成股射流四种,边墙有渗水、淌水两种,少数隧道有隧道涌水病害。它受漏水、涌水规模以及隧道结构、牵引类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教学工作部文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选题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它是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环节。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对所学知识有综合运用性质,具体题目应多样化,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当前的生产实际、工程实践、经济实践、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也可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模拟题目,但都应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科研等较为全面综合的训练。 2.题目的难度要适当,分量要合理,过程要完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使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题。 3.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跨专业(学科)进行选题。 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选题和内容上提出较高要求,以充分发挥其才能。 5.我院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工程技术研究型、软件开发与设计型、理论研究型等;经、管、文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研究、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 6.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经所在专业教研室讨论,并经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后生效。此表按专业装订在一起,存放在各系。 7.选题、审题工作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尽早考虑和准备。学生可自愿报名选题,但要由教研室调整、平衡最后确定。优秀生可自行确定题目,但需经教研室批准,并指定指导教师。各院系应填写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登记表”,此表由各系保存,并将电子文稿报教学工作部备案。 8.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原则上做到每人一个题目,如确有个别题目较大,一个学生难以完成的,可允许有2人或多人做同一个题目,但在内容上要有明确的分工,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不能相同。 9.选题程序

地铁盾构隧道毕设论文

地铁盾构隧道毕设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石家庄地铁一号线北宋站~谈固站区间隧道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表1 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计算原则: (1)设计服务年限100年; (2)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 (3)取上覆土层厚度最大的横断面计算; (4)满足施工阶段,正常运营阶段和特殊情况下强度计算要求; (5)接缝变形在接缝防水措施所能适应的范围内; (6)成型管片裂缝宽度不大于; (7)隧道最小埋深处需满足抗浮要求; 采用规范: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6)《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方案确定 明挖法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易造成噪音、粉尘及废弃泥浆等的污染,且工期较长。由于本工程位处地区附近有很多居民居住,地面交通复杂,故不适合选择明挖法施工。 矿山法适用于硬、软岩层中各类地下工程,特别是对于中硬岩中。本工程要求工期较短,且地下水丰富,矿山法堵水较为繁琐且占用较长工期;隧道穿过地层为砂土和砾石层,矿山法对围岩的破坏较严重。因此不选用矿山法施工。 本工程设计隧道内径为,内径较大,顶管法适宜中小尺寸管道,管道顶进困难,考虑到场地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不选用顶管法施工。

基于PLC的矿井通风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记和致谢的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责任和后果。 研究生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学校有权保存其电子和纸制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于本声明; 2.不保密 。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沈阳地铁毕业设计

沈阳地铁毕业设计 【篇一:沈阳地铁站无障碍设计浅析】 沈阳地铁站无障碍设计浅析 摘要:“无障碍”已经成为建筑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地铁站作为地下空间更需要无障碍的设计方法来创造适合特殊群体需求的空间环境。正大力建设的沈阳地铁站更是体现了无障碍设计方法与实践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沈阳地铁站实地的调研总结总结了沈阳地铁站无障碍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用以指导今后的地铁站建设。 abstract:” barrier free desig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uilding space, the subway station as the underground space needs more accessible design method to create suitable for special groups demand space environment. i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henyang subway st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barrier free design valu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henyang subway station field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shenyang subway station of barrier free design 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guide the future metro station construction. 关键词:沈阳地铁站无障碍设计 一、沈阳地铁站的简介 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在1995年针对无障碍的设计指针提出7原则。7原则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指针,本文以1997年改订公布的内容分述如下: (l)平等的使用方式 (2)具通融性的使用方式 (3)简单易懂的操作设计 【篇二:地铁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选题】2018年铁路毕业论文题目174个

2018年铁路毕业论文题目174个 铁路专业主要包括高铁乘务、地铁运行、票务安检、铁路运输等方向,随着我国铁路产业的发展,铁路技术与服务不断提升,现已走出国门,在世界铁路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为了方便论文写作,本站整理了部分铁路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1、铁路客运高峰期常态化运输组织方法分析 2、铁路站场设计对运输影响的探讨 3、钢铁企业铁路运输效率的分析与对策 4、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探讨 5、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探讨 6、铁路运输安全监管体制探究实践 7、论我国铁路运输成本优化的改革思路 8、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探讨 9、现代铁路货物运输在物流发展中的策略研究 10、铁路调度运输组织效率探讨及对策 1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形式及其组织形态研究 12、关于市场导向型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思考 13、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派班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4、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 15、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16、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平台的关键流程 17、试论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升级改造 18、从95306网站看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19、论我国铁路运输制度现象及改革 20、铁路列车乘务人员用餐及工作条件问题研究 1

21、关于铁路旅客运输晚点赔偿的问题研究 22、铁路运输领域内物联网的应用探析 23、铁路旅客安检系统现状及发展研究 24、基于铁路运输节能技术应用 25、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展策略的思考 26、地铁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7、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8、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29、铁路行包运输运能分配方案研究 30、铁路运输散堆装货物特性及分类 31、地铁列车追踪运行的节能控制与分析 32、城轨交通乘务任务配对的集合分割模型及算法 33、铁路运输效益管理现状研究 34、地铁运行过程中车门控制的安全性研究 35、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 36、地铁供电系统日常运行要点 37、铁路客运乘务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38、地铁车辆正线运行客室噪声 39、关于对动车组乘务服务员收入分配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40、旅客列车乘务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扶梯的运行方式对地铁乘客疏散的影响 42、高铁动车组乘务人员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 43、地铁车辆运行工况对轴箱轴承寿命的影响 44、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远程诊断技术 45、地铁运行下环境隔振措施研究 46、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技术 2

黄河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电子版

黄河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试行)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更是重视质量的世纪。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工作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为了统一和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特制定《黄河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1 内容要求 1.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读者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4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目录 目录按章、节、条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1·

1.4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是毕业设计(论文)主体的开端。绪论应包括:毕业设计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方法;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等。绪论一般不少于1千字。 1.4.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1)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2)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3)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4)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5)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6)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1.4.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5 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1.6 参考文献 ·2·

毕业设计(矿井通风设计)

第1章矿井概况 1.1井田地理概况 1.1.1矿井位置、范围 **煤矿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区东南5.5km,行政隶属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管辖,地理坐标东径117°40′06″~117°45′30″,北纬36°09′11″~36°12′29″。东与西港煤矿(已关闭)、潘西煤矿为邻,西与鄂庄煤矿相接,矿区座落于高庄街道办事处南冶村附近,井田面积24.5km2。井田东以413号钻孔和-180水平东大巷经16号联线与西港矿分界,西以18号勘探线和S33和169号钻孔与卾庄矿为界,上部至煤层露头,深部至F22号断层。 1.1.2交通位置 **煤矿位于莱芜市南部郊区,地理位置优越(见图1-1),交通方便,磁莱铁路从矿区东北侧绕矿而过,矿区至颜庄火车站6.5km,矿井运输铁路在颜庄车站与磁莱线相接,莱芜市至淄博市高速公路从矿区深部通过,博(淄博)孙(孙村)公路从矿门前通过,加上市郊乡镇公路网,可谓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 1.1.3气候条件 莱芜市地处泰沂山区腹地,属大陆性气候,历年最高气温42.5℃(1955年8月11日),最低气温-22.5℃(1957年2月11),月平均气温13℃~36.8℃。年总降雨量550.0~810.0mm,年平均降雨713.5mm,雨季为7、8、9三个月份,日最大降雨量306.0mm(1996年7月24日),最高洪水位+180.96m(1966年7月19日)。年蒸发量1664~1927mm,平均1795.5mm。结冰期为头年的11月初至来年3月,地温地下3m 处(4月)最低温度12.3℃,最高温度(9月)19.2℃。总之,莱芜市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呈半湿润的北温带气候特色。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4第一节矿区该况-----------------------------------------------------------------------4 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5 第三节井田境界------------------------------------------------7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8 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8 第二节回采工艺设计--------------------------------------------9 第三节设备配置-----------------------------------------16 第四节生产运输系统-------------------------------------------18 第五节通风系统-----------------------------------------------19 第六节瓦斯抽放系统-------------------------------------------21 第七节瓦斯防治-----------------------------------------------22 第八节综合防尘系统-------------------------------------------24 第九节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25

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若干规定

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若干规定 (同教[2007]20号)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较为系统的训练,应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调查研究、查阅和应用中外文献及采撷网络信息的能力; 2.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 3.设计、计算及制图的能力; 4.实验研究及数据处理的能力; 5.综合分析、凝练创新、编制设计说明书或撰写论文、调研报告的能力; 6.外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 选题恰当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指导教师在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题的选择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2.课题的选择应体现教学与生产、科研、文化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即选题在符合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进行,以利于增强学生面对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3.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特长或潜能有更好的发挥,并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4.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尽可能多地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5.毕业设计(论文)按不同学科类型分别有所侧重: (1)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工程实践性课题的比例应不低于70%,首先应保证基本工程训练,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 (2)理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让学生走向学科前沿,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3)经管、人文、法学、外语、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有新颖性,要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接触社会,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或创见。 6.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遵循“一人一题”的原则。课题经院(系)领导审定后,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采取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可以几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大课题,但必须做到分工明确,工作量适当,并根据各自独立完成的任务,给出课题名称或分别在原课题名称后加副标题以示区别。学生除了在导师提出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外,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但必须经指导教师审定。 三、审题工作程序及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选题序号: 1 学号: 姓名:马志敏 班级: 指导老师:

第一章绪论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矿井进、回风和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布置形式,矿井通风路线的连接方式,以及矿井通风设施和设备等基本内容。它与矿井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矿井通风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无意漏风少 2、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 3、通风构筑物设置较少、安设得当、合理 4、进风污染少 5、工作面串联少 6、矿井总风阻小,可靠性高 7、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8、符合《规程》相关规定 第二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某煤矿井田范围走向长7.42km,倾斜宽0.66—1.47km,井田面积约8.53 km2。位于背斜南翼,为一般平缓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10-25°,一般为16°左右。矿井生产能力为90万t/a。 第二节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中央竖井,煤层分组采区上山布置的开拓方式,单翼对角式通风。矿井通风难易时期的系统示意图见后。井田设三个井筒:主井、副井、风井。地面标高+200m。全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一

水平标高-150m,第二水平标高-350m,回风水平标高+45~+50m。第一水平东西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石中,距煤层30m,通过水平大巷开拓煤层的全部上山采区。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开采方式。 第三节矿井瓦斯和温度情况 该矿是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为安全起见,用“品”字形布置三条上山。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8.1 m2,回采工作面温度一般在21°,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为5.65m3/min,三四班交接时人数最多66人;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3.75m3/mi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8人,一次爆破炸药用量4.3kg。 第三章采区通风设计 第一节采区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利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回风上山回风,三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三条巷道都可以行人。新鲜风流从水平大巷经过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供给采、掘工作面,污风流入回风上山巷中。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接风筒压入式通风方式。 第二节矿井风量计算 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 1、矿井需风量应按“有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风量。 2、按该用风地点作业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不得少于4m3。 3、按该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指导书2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指导书 1 设计原则及有关技术指标 1.1主要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强度、刚度,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 1.2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周围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及使用功能的综合比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1.3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运营、环境保护、防灾等要求。 1.4 结构的净空尺寸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和沉陷等因素。 1.5 断面形状和衬砌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埋深、施工方法等条件,从地层稳定、结构受力合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 1.6隧道结构按结构“破损阶段”法,以材料极限强度进行设计。 1.7 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应控制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1.8 隧道建设应尽量考虑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9设计中除参照本指导书外,尚应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或《地铁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10隧道主体工程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 1.11隧道结构的抗震等级按二级考虑,按抗震烈度8度设防。 1.12 结构设计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应根据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腐蚀性等情况,满足防水和防腐蚀设计的要求。当结构处于有腐蚀性地下水时应采取抗侵蚀措施,混凝土抗侵蚀系数不低于0.8。 1.13 在永久荷载基本荷载组合作用下,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结构构件裂缝验算。二类环境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迎土面)应不大于0.2mm,一类环境(非迎土面及内部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均应不大于0.3mm。当计及地震、人防或其它偶然荷载作用时,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 1.1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应按表1-1采用。区间隧道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 表1-1 混凝土的极限强度(MPa)

隧道专业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精品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1. 我国盾构隧道掘进技术的发展历史 盾构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工程。我国的盾构掘进机制造和应用始于1963年,上海隧道工程公司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对盾构掘进机、预制钢混凝土衬砌、隧道掘进施工参数、隧道接缝防水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制了1台直径4.2m的手掘式盾构进行浅埋和深埋隧道掘进试验,隧道掘进长度68m。 1965年,由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2台直径5.8m的网格挤压型盾构掘进机,掘进了2条地铁区间隧道,掘进总长度1200m。 1966年,上海打浦路越江公路隧道工程主隧道采用由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我国第一台直径10.2m超大型网格挤压盾构掘进机施工,辅以气压稳定开挖面,在黄浦江底顺利掘进隧道,掘进总长度1322m。 70年代,采用1台直径3.6m和2台直径4.3m的网格挤压型盾构,在上海金山石化总厂建设1条污水排放隧道和2条引水隧道,掘进了3926m海底隧道,并首创了垂直顶升法建筑取排水口的新技术。 1980年,上海市进行了地铁1号线试验段施工,研制了一台直径6.41m的刀盘式盾构掘进机,后改为网格挤压型盾构掘进机,在淤泥质粘土地层中掘进隧道1230m。 1985年,上海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工程1476m圆形主隧道采用上海隧道股份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直径11.3m网格型水力机械出土盾构掘进机。 1987年上海隧道股份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φ4.35m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用于市南站过江电缆隧道工程,穿越黄浦江底粉砂层,掘进长度583m,技术成果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上海地铁1号线工程全线开工,18km区间隧道采用7台由法国FCB 公司、上海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沪东造船厂联合制造的φ6.34m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每台盾构月掘进200m以上,地表沉降控制达+1~-3cm。1996年,上海地铁2号线再次使用原7台土压盾构,并又从法国FMT公司引进2台土压平衡盾构,掘进24km区间隧道。上海地铁2号线的10号盾构为上海隧道公司自行设计制造。 90年代,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了6台φ3.8~6.34m土压平衡盾构,用于地铁隧道、取排水隧道、电缆隧道等,掘进总长度约10km。在90年代中,直径1.5~3.0m的顶管工程也采用了小刀盘和大刀盘的土压平衡顶管机,在上海地区使用了10余台,掘进管道约20km。1998年,上海黄浦江观光隧道工程购买国外二手φ7.65m铰接式土压平衡盾构,经修复后掘进机性能良好,顺利掘进隧道644m。 1996年,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工程1300m圆形主隧道采用从日本引进的φ11.22m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掘进机施工。 1998年,上海隧道股份成功研制国内第1台φ2.2m泥水加压平衡顶管机,用于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地铁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概述 1.1 基本原则 (1)地铁车站是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交通建筑,在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地铁车站的站位应该为乘客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使多数乘客步行的距离最短。车站布局还需考虑与其他公共交通有方便的换乘条件,将旅游景点、游乐中心、住宅密集区、办公密集区等与车站相通,为乘客提供无太阳晒、无雨淋的乘车条件,使车站建筑具有合理的、完善的、流畅的使用功能。 (2)车站布设应与旧城改造和新区土地的开发相结合,车站分布应方便施工,减少拆迁,降低造价,并注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地铁车站是建于地下的公共交通建筑除了结构应有的安全可靠性外车站建筑的设计中也应考虑所有的安全因素如楼梯和自动梯数量、位置及宽度的考虑必须满足在灾害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要求,有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以降低人在地下的恐惧心理,有清晰详尽的导向标志,安全出口通道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及有足够的新风和排风排烟设施。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围与规模 a.车站规模 高家园站设计起点里程为K40+632.000,设计终点里程为K40+811.000,车站总长度179米,总建筑面积4089.700㎡(不含集散厅),其中盾构扩挖段设计起点里程为

K40+641.000,设计终点里程为K40+811.000,总长度170米,建筑面积3026.000㎡。车站中心里程K40+715.000,底板埋深24.568m,标高10.432m,车站底板坡度2‰,轨面绝对高程12.472m,车站覆土约14.8m,结构宽度为17.800m,高度9.410m,净空高度7.91m。 b.结构形式 高家园站采用站台、站厅分离布置型式,扩挖站台层为地下单层侧式站台,布置于万红西街道路下方,拱顶及侧墙结构厚度700mm,底板厚度800mm,中墙厚度500mm,利用车站南端设置的1号风道和1号、2号施工通道进行施工。集散厅及设备用房外挂,为地下三层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 1.2.2工程环境 a.周围建筑物 高家园站位于万红西街与芳园西路交口北侧,线路沿万红西街方向布置,南侧为芳园西路,东侧紧邻南北向的酒仙桥路,车流量大、公交线路多。万红西街东、西两侧邻近五层、六层砖混住宅的大山子南里及西里住宅小区,局部临街建筑为单层商业建筑。盾构扩挖段位于万红西街下方,西侧穿越地面平房区,沿线地面重要建筑物。 b.地下管线 高家园车站上方主要地下管线有: 1、与线路平行的管线:Φ1050、Φ800雨水管线两条,埋深约4m;Φ400、Φ1050污水管线两条,埋深约5.5m;Φ600上水管线一条;电力管线5条;通讯管线10条; 2、与线路斜交的管线:在一号风道上方有一条1600 1650热力方涵沿南北方向斜穿过风道,埋深约2.2m。 1.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容与要求 (一)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6 (二)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6 (三)矿井通风设计的容··7 (四)矿井通风设计的要求··8 第二章、优选矿井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要求··11 (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11 (三)采区通风系统优化布置··11 (四)新型通风设施··12 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 (一)矿井风量计算原则··13 (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13 第四章、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4 (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5 (三)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8) 第五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一)矿井通风设备··18 (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8 第六章、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一)吨煤通风成本··22 (二)通风电费··22 (三)矿井通风系统评价··23 结束语··24 参考文献··25 第一章矿井通风设计的容与要求 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是指将空气输入矿井下,以增加矿井中氧气的浓度并排除矿井中有害的气体。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使井下风流沿指定路线流动分配,就必须在某些巷道建筑引导控制风流的构筑物即通风设施,它分为引导风流和隔断风流的设施。

新建大型矿井通风系统以对角式、分区式为主,改扩建的生产矿井以混合式为主。 《矿井通风》共分为10个情境,容包括矿井主要有害气体防治、矿井风流的能量及其变化规律、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动力、掘进工作面通风、采煤工作面通风、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风量调节、矿井通风设计等。 矿井通风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时期,即基建时期与生产时期,分别进行设计计算。 1.1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 矿井基建时期的通风指建井过程中掘进井巷时的通风,即开凿井筒(或平硐)、井底车场、井下硐室、第一水平的运输巷道和通风巷道时的通风。此时期多用局部通风机对独头巷道进行局部通风。当两个井筒贯通后,主要通风机安装完毕,便可用主要通风机对已开凿的井巷实行全压通风,从而可缩短其余井巷与硐室掘进时局部通风的距离。 1.2 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 1.2.1矿井生产时期的通风是指矿井投产后,包括全矿开拓、采准和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井巷的通风。这时期的通风设计,根据矿井生产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矿井服务年限不长时(大约15至20年),只做一次通风设计。矿井达产后通风阻力最小时为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最大时为困难时期。依据这两个时期的生产情况进行设计计算,并选出对此两个时期的通风皆为适宜的通风设备。 (2)矿井服务年限较长时,考虑到通风机设备选型,矿井所需风量和风压的变化等因素,又需分为两个时期进行通风设计。第一水平为第一期,对该时期通风容易和困难两种情况详细地进行设计计算。第二期的通风设计只做一般的原则规划,但对矿井通风系统,应根据矿井整个生产时期的技术经济因素,作出全面的考虑,以使确定的通风系统既可适应现实生产的要求,又能照顾长远的生产发展与变化情况。 1.2.2矿井通风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如下: 矿井地形地质图;矿岩游离二氧化硅(矽)、硫、放射性物质及瓦斯和有害气体的含量;煤岩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矿区气候条件,包括年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地温、地热增深率及常年主导风向等;矿岩容重、块度、松散系数、含泥量及粘结性;矿区有无老窑旧巷及其所在地点和存在情形;矿井年产量、服务年限、开拓系统、回采顺序、开采方法;产量分配和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