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传播?

1、共享说

2、影响说(劝服说)

3、反应说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一、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一)口语传播时代

优点:

信息内容丰富

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

缺点:

较多受到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处地域的限制

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影响信息的客观性

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

信息保存能力差

(二)文字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

具有将信息准确可靠固定的作用

使今后历史有了可靠记录,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宣告结束

(三)印刷传播时代

改变了文字传播的传统社会结构,打破了少数人通过文字垄断进而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进行垄断的状况

提供了面向全社会同时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可能

印刷术的使用和相同内容书籍的副本的增加为人类保存信息提供了可靠手段(四)电子传播时代

传播速度进入了同步化时期

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化、通俗化、公开化

广播、电视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广播、电视等媒体特殊的传播形式使人类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三节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

一、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80)美国政治学家

主要贡献:

战时的宣传研究

5w

内容分析

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主要著作: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二、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提出“把关”(gate keeping)理论

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1948)《个性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

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elix Lazarsfeld)(1901-1976)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

主要贡献:

首先开始了传媒效果的定量研究

1940年伊里调查,提出几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舆论领袖”、“两级传播”,击破“魔弹论”。

确立了实地调查法

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1944与人合著)

四、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说服心理学研究、耶鲁计划

二战期间军事教育影片的宣传效果研究

一面说理还是两面说理,诉诸感情还是诉诸理性,明示结论还是寓观点于事实之中

研究方法——控制实验法

五、大众传播研究的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美国传播学家(如果是四大奠基人可忽略施拉姆)

第三章传播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模式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要素

1960年美国传播学家伯洛从理论上系统提出了传播过程观点。

传播的基本要素(也可参见教材58-59页)

(一)传播者

在传播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

启动传播过程的最初动力因素,信息的搜集者、加工者、制作者和传递者。

库尔特?卢因1947年《群体生活渠道》提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二)受传者

传播效果的显示器

受众是传播活动中主动的“觅信者”

传播效果的鉴定者和回馈者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三)讯息

传播者和受传者共同指向的核心

内容分析领域

讯息——由一系列有序性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符号系统)(四)传播媒介

传播或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五)反馈

第二节传播的基本模式

一、模式的含义及类型

什么是模式

是用文字、图表或数字形式描述某种结构或过程,以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传播模式是利用图表和文字构筑的功能性模式

二、卡尔?多伊奇在《政府的神经》(1963年)中论述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模式的主要功能

优秀传播模式的五种功能:

构造功能

解释功能

引导功能

简化功能

预示功能

三、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线性传播模式

1、亚里士多德演讲的三要素——说话者、听者、话题(3W)

2、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5W”模式

3、申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信息传播过程完成的五个正功能,媒介被细分为(信源、发射器、接受器、信宿、信道)和一个负功能(噪音)

(二)双向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三)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1、赖利夫妇模式

1959年美国社会学研究者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

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又置身于包罗万象的社会总系统之中。在传播系统中又包含着许多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有着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它子系统又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即人际传播。同时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也相互影响。研究者第一次考虑到了传者与受者的复杂性,有可能是单个群体、多个群体或社会组织。

优点:

彻底摈弃将传播过程孤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的研究方法,看到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加以研究。

门德尔松称其为“大众传播新面貌”的创始人

缺陷;

模式过于笼统,仅是一个揭示了框架的工作模式,需进一步细致分析。

思考题:

?什么是传播模式?

?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优秀传播模式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赖利夫妇模式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传播效果分析

一、“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1、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认知面上的效果

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美国学者赛弗林(Werner sevrin)和坦卡特(James W.Tankard)提出传播效果发展四个阶段

枪弹论

有限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一)1、“魔弹论”,盛行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大众传媒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是消极、被动的,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是“枪弹论”的理论支柱。

20世纪4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进入第二个时期——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是有限的、间接的和有选择的,它往往受到媒介的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远不是威力无比、不可抗拒的。

适度效果论大众传媒的效果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分悲观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

20世纪70年代提出传播的强大效果论,即新强效力论。认为如果媒介传播的内容、方式能按照传播学的原理精心设计,大众传播可以取得强有力的效果。(二)有限效果论(limited effect)

(一)传播流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1944年)

卡茨的《个人影响》(1955年)

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962年)

1、拉扎斯菲尔德与《人民的选择》

重要的理论假说(参见教材195-197页)

(1)“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s)和“两级传播”理论(two-step-flow of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媒介向“意见领袖”(舆论领袖)进行第一级传播,意见领袖再向选民们进行第二级传播。

大众媒介——意见领袖——社会公众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的特征:

人数不多,只是公众中一小部分成员。

便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能担当起领导舆论的重任。

上通媒介,下连公众,二者缺一不可。

两级传播理论是分主次的,强调第二级,即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人际传播的效力要大于大众传播。

两级传播理论的缺点;

简单化和片面化。

大量信息都是由大众媒介直接流向社会公众,不经过“舆论领袖”这个中间环节。

将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截然分为主动与被动、活跃与呆板、领导与追随两类人,即“舆论领袖”与芸芸众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信息的传播可以是多级的,存在N级传播情况。

(2)政治既有倾向( 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假说

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

政治既有倾向指数(伊里调查中,研究人员根据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居住区域设计IPP指数)

IPP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那些原来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票(67%),原来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民主党候选人的票(74%)人们就选举或其它政治问题做出的决定,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的政治态度。

(3)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sure)假说

政治既有倾向很大程度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

受众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强化他们原有态度,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

小变化

“强化”效果——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是大众传播最主要的效果。

“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者的态度明确起来。

“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这种效果不常见。拉氏认为在说服人们改变态度方面,大众传播不如人际传播有效。

2、1960年纽约大学教授霍普?克拉伯《大众传播效果》提出“五项一般定理”,对有限效果论进行系统总结。

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它只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

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说服性传播效果分析

霍夫兰纪录片研究

影片《我们为何而战》劝服艺术的四个命题(参见教材203-207页)

1、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1)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就比只谈一面之词更为见效。

(2)如果受众原来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那么只讲正面就比正反两面都讲更好。

(3)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在宣传正面主张的同时,举出主要的反面论点,并进行分析与反驳。

(4)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最好是只说一面之词。因为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摆出来,会使他们感到混乱,迷惑不解。。

2、先说后说孰更有利

如果目的在于让人了解自己的观点,那么先说为好;如果想让人记住它,那么后说为佳。

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结论之中”

传播者究竟应该把自己的结论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还是应该含蓄地暗示,让人们根据已摆明的事实自己得出那个结论?

一般结论:

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

4、理智型劝服与情感型劝服

理智型劝服是以充分的事实根据、周密的逻辑推理、冷静的分析论述为特点。情感型劝服是通过调动人的感情,打动人的内心,煽起人的情绪来达到目的。情感型劝服作用的是态度中的情感部分,理智型劝服影响的只是认知成分,认知的变化并不一定导致态度的变化。

如果把理智与情感综合在一起,那么劝服的效果就比单纯的理智或情感要大得多。

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是指在劝服信息中夹杂有威胁性成分,使受众产生惧怕心理,借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威胁性成分是多多益善,还是适可而止?

最轻微的恐惧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还是只有强烈的恐惧才能触动受众,从而使他们的态度发生转变?

接种免疫论

接种免疫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着眼于如何抵御传播者的宣传与劝服,如何保持原有的态度。

有意识地向受众灌输一些反面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先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抵抗性,这样一旦当他们真正面临反面信息的大规模侵袭时,便不会轻易发生动摇。(三)适度效果论

1、使用与满足论

1944年,赫塔?赫佐格写成研究报告——《我们对白天连续节目的听众究竟知道些什么?》

收听产生的使用与满足:

感情释放

愿望的想象

有用的建议

社会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对纽约8家主要报纸的罢工进

行了调查。写成《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研究论文

不过是不太高级的通俗文化的一种形式。首要目的不是改良社会、解决问题或提高受众的艺术品位,而是为电子媒体的投资者服务的,那种认为它们能够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的观点存在疑问。

“使用与满足”理论还没有冲破收集数据这一方法的束缚,仅止于数据的罗列,缺乏严密的理论思考。

运用自我汇报以判断受传者动机的方法显得过于简单。

人类动机是复杂的,难以把握。

过分张扬,可能成为“低劣”内容制造者的借口。

议程设置理论(参见教材213-218)

1922年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舆论学》中提出“拟态环境”, M.E.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

“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那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所感知,而那些得到较少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在这两方面则相应地下降。”,而且,“受到某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

人们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评价

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重新提出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

时空因素

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和倾向

传播学者自己发现的理论

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不应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4)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怀疑和争论

议程设置理论只重视媒介的告知和安排议程的作用,而将行为的效果问题排除在外。

由于一系列中介因素的引入而导致的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所谓“不确定”的怀疑和争议。

媒介的社会控制,即权力与媒介的关系问题。

究竟是媒介的议程决定了公众的议程,还是公众的突出议论决定了媒介的议论重点?

(四)强大效果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知识沟”假说

“培养分析”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1、理论的提出

德国社会学家诺尔?诺伊曼于1972年正式提出这一理论假设。

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理论》中推出这一效果理论

2、这个理论由以下几个假设构成:

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经常恐惧孤独,个人出于安全的考虑,常常要在“表达”与“沉默”之间作出选择,其行为结果呈现的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对孤独的恐惧感使个人不断估计民意状况和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个人判断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有两个:所处的社会群体、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的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

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舆论,还形成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传媒揭示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

3、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含义

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舆论的形成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媒介中的观点——多数人意见——获得安全感——避免孤立和损失

大众媒介具有三种特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共鸣效果)、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抵达范围的广泛性(遍在效果)

4、对沉默螺旋理论的基本评价

对意见形成过程中的其它社会影响因素关照不够,特别是对受传者周围的社会团体等压力性因素考虑不够。

该理论过分强调了受众惧怕孤独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

受众中多数意见的压力根据不同的问题性质类型应有程度上的差异。

这种理论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存在疑问。

忽略了舆论变化过程中少数派的作用。

对其学术背景提出质疑,研究是建立在为纳粹进行战争动员基础上的,对人类社会有较大的反作用。

(二)培养分析理论

1、培养分析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末期提出,格伯纳、格罗斯理论代表作是1976年发表的《与电视相处》

2、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主观现实、客观现实和媒介现实的互动过程。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客观现实。

研究媒介现实在促使人们主观现实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经过媒介现实作用以后,人们如何将客观现实以特定的标准或倾向转化为主观现实。

人们对世界的全面认识,依赖社会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媒介是提供这一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媒介表现的现实——认识事物的客观现实

媒介的是非标准——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

传媒扮演着社会控制代理人的角色,受众的错误观念源自传媒。

媒介发挥了固化、加强、改造原有价值体系的作用,媒介使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被涵化了。

培养分析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在人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媒介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并在其中起巨大作用。

媒介内容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对受众的影响,受众很难将虚构环境同客观现实区别开来,只能把虚构当作现实来接受。

3、培养分析理论的批判

媒介的影响会在多大的社会层面起作用。

与人们的生活经历、经验、文化水平高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有关,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媒介的“涵化”。

在研究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真正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广大受众的实际情况,并无明确说法。

影响人们形成对世界看法的因素很多,大众媒介只是其中之一,媒介正向普通受众可以控制的方向发展。

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同环境并不矛盾,各个国家的媒介都是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文化武器”。

(三)知识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1、知识沟理论的提出

美国政府推出补充教育计划,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制作一部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利用电视媒介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流的增长往往产生负效果。信息沟将会出现或扩大一个社会群体与另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在某一个特定问题上的知识距离。

“明尼苏达三人小组”蒂奇诺(P.J.Tichenor)、多诺霍(G.A.Donohve)、奥

里?C.N.Olien)于1970年发表研究论文《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增长》提出假说。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知沟”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两者之间所形成的有日益扩大趋势的知识鸿沟。并不是信息量的不足。

2、知沟形成的原因

受众角度

传播技能——社会经济状况好的和差的人在此方面存在差异。

原有信息储备——在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相关的社会交往——社会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经济状况差的人找不到与之价值观协调的信息,于是对此不感兴趣。

媒介角度——印刷媒介作为公共事务的主要发布渠道,主要迎合高经济地位群体的兴趣和口味,从而成为知沟现象的一大成因。

3、上限效果假说(ceiling effect)

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假设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速度快,其上限到来早,经济地位低者虽知识增加慢,但随时间推移最终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上限效果假说的三条论据: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现有知识已达到上限

4、知沟理论在现阶段的意义

信息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和解决信息富有者

(information-rich)和信息贫困者(information-poor)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5、1974年卡茨曼提出“信息沟”理论

新的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

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积蓄能力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先进机器,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老沟未填平,新沟又出现,这在新媒介采用过程中尤为明显。

信息沟和知沟理论的应用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6、评价:

研究焦点只局限于社会危机和冲突上,对怎么理解常态问题,它的影响表现不强大或体现不出来。

站在发送者角度来理解媒介效果,将责任归咎于个人环境或个人因素,批评蒂奇诺问错了问题。

上限是不是存在?人的知识会不会饱和?为什么会有鸿沟的出现?上限效果不能解释这一点。

知沟研究将信息接受差距限定在高低社会经济地位人之间过于简单化(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民族、国家、文化等)

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应从知识的性质上来做区别,而不是把受教育程度作为研究基础。

知沟研究只在探讨受众是否获悉某一主题,而没有探讨对某一主题的了解程度。知沟理论并不适合解释短期的社会变动,仅仅适合于在一个固定的社会中进行研究,适应面相对狭窄。

第五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

一、传播者的分类

直接传播者、间接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

普通传播者、专职传播者、辅助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

二、传播者的权利

1、采访权

采访权是传播者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向有关对象收集、寻访信息的一种权利。

2、编辑权

编辑权是传播者对接收到的含有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的作品在其交付印刷或播出前进行整理加工的一种权利。

3、发表权

指从事新闻工作的传播者享有发表新闻的权利,即他们采写、拍摄的新闻被大众传播媒介刊登和播出的权利。

4、版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指传播者依法对自己的著述、创作和通过自己劳动所获得的其他原创性信息所享有的处置权。版权分为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两部分。

5、秘匿权

“取材秘密权”或“消息来源保密权”,即传播者、新闻机构有对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的权利。

6、安全保护权

安全权是传播者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的一种权利。

三、大众传播的把关理论

(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把关人”概念。

(二)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研究

(三)麦克内利的新闻把关模式

对怀特单一“把关”说的修正与发展

缺点与不足:它把各个环节的作用看成是同样的,事实上这些环节是有主次之分的,于是便有了巴斯的“双重行为模式”。

(四)巴斯的“双重行为把关模式”

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新闻采集阶段

新闻加工阶段

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把关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实际上等于宣告了西方新闻传播界盛行的客观原则论(即所谓“镜子”理论)的终结。

思考题:

传播者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第六章传播媒介分析

一、什么是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中介性物质实体。(狭义)

二、传播媒介的进化史

15世纪40年代,德国人谷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摇式印刷机,印刷媒介的时代。

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流传送声音的先河。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电影诞生。

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广播时代开始。

1936年,BBC(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

(一)报纸

优点:

保存性强

承载的信息量大,且能传递深度信息。

信息获取的选择性强。

缺点:

报纸的时效性差。

要求读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而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报纸信息的感染力比广播、电视弱。

(二)广播的特点

优点:

声情并茂,真实感人。

时效性强。

影响面广,渗透力强。

缺点:

传播的信息保存性差、选择性弱。

(三)电视

优点:

现场感强,形象真实,可信度高。

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时效性强。

缺点:

历时性媒介,限制观众对信息的主动选取。

电视信息易流于表面化和浅薄化,不适合表现过于复杂的内容。

更适合于向受众展示、告知信息,而不适合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释、说理。四、麦克卢汉的学术遗产及媒介研究

媒介“三论”

媒介延伸论(媒介的功能)

媒介冷热论(媒介的分类)

媒介讯息论(媒介的本质、核心和出发点)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帝国与传播》(1950年)《传播中的偏倚》(1951年)

“偏倚时间”的媒介

耐久性、易于保存(如羊皮纸、石刻、钟鼎、金字塔等)。偏倚空间的媒介不具有耐久性,易腐烂变质,但较轻便,易于传送和运输的媒介(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的作用与传播信息无关,而只与延伸人体及其功能相连。即媒介不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是延伸人体的器官。

凡具有延伸人体功用的东西都属于媒介。

每一种媒介即每一种人体的延伸都将改变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从而也就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

强调和突出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而这种作用同媒介所传播的具体信息无关,或关系甚微。

麦克卢汉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主要时期:

口语传播时期

文字印刷时期

电子传播时期

部落文化

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彼此十分接近,用口头方式进行传播。

脱离部落文化

人类用印刷的文字进行传播,思维也随之变得具有线性的、连续性的特点。

重归部落文化

电子计算机、电视及其他电子传播媒介使人类又重新接近。

2、媒介即讯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

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每一种媒介发出的讯息,都代表着或是规模、或是速度、或是类型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会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中,因而这里的“讯息”,即从技术的特征上看,甚至会显得比内容更重要。

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播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变革。

传播技术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轨迹与特征,具有支配性力量的是传播技术本身,而不是它所传播的内容。

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

3、冷热媒介说

冷热媒介划分并不绝对,而是相对的。

冷热的判断标准:信息的清晰程度,人的参与程度。

如不清晰,需发挥想象力,付出很大努力才能理解,此为冷媒介。(手稿、电话、电视、口语、漫画、交谈、讨论会、卡通画、象形文字、发展中国家、农村、电子时代等)

如清晰度高,直接被人理解,则为热媒介。(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电影、照片、书籍、演讲、报纸、发达国家、城市、机械时代等)

4、地球村

1980年与同事鲍尔斯合著的《地球村》一书中提出。

对麦克卢汉的评价

优点:

将媒介的概念扩大,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而且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所有介质。

将媒介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使其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这些认识角度和方式开拓了媒介研究的眼界与范围,真正看到了媒介作为客观存在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正确肯定了传播媒介具有重大社会历史作用,揭示了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对于人们充分认识各种传媒的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缺点:

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走向了技术决定论的极端,把媒介看作唯一能动的变革力量,无视和否认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对传播媒介的制约和控制作用。

麦氏的晦涩文风也引起很大争议。他极力贬低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达方式,而采用一种跳跃的、不连贯的方式写作,使观点变得难以捉摸。而且,他的学术态度有些故弄玄虚,发出的信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不少学者批评他的理论欠周密、缺乏客观性。

对有关“冷”、“热”媒介的学说,微词颇多。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实用。

思考题:

论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受众的权利

知的权利

传的权利

讨论的权利

监督、批评的权利

二、关于受众的理论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中归纳为四种。

(一)个人差异论

(二)社会范畴论

美国学者约翰?赖利(《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马蒂尔达?怀特。

社会范畴论的主要观点:

媒介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性地接收和选择这些信息的。

人们选择接收和揭示媒介提供的各种信息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

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而社会群体类别又是以年龄、性别、工资收入、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作为分类界限的

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左右着人们注意媒介提供的信息和反应的形式,从而使每一社会群体类别成员对此做出一定程度上大致相同的反应。

(三)社会关系论

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和卡茨等学者的研究成果

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

?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的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的。?社会成员对媒介信息有选择地接受和解释,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具有独特形式的社会影响。

?当个人对大众传播信息做出反应的决策受到家庭、朋友、熟人或是其他人的影响时,就表明上述社会关系在产生作用。

?个人对媒介内容注意和反应的形式极好地反映了他的社会关系。

?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限制和左右着媒介的传播效果。

(四)社会参与论

最早明确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学者J?A?巴伦。(《对报纸的参与权力》)四、受众与信息反馈

反馈的概念本是电子工程学上的名词,指发出的电磁波或者所携带信息的回流。在人类的传播中,指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的一种反应。

信息反馈的一般特点:

?延迟性

?间接性

?累积性

?零散性

思考题:

?社会范畴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反馈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美国)、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欧洲)

一、经验学派的传播学研究

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传统学派、管理学派)

经验性研究方法的原则与评价

主要原则

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二、批判学派的传播学研究

1、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的代表

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2、意识形态理论学派

学派代表人物是葛兰西、阿尔都塞、席勒等人。

3、政治经济学派(political economy)

代表人物是英国G.默多克、P.戈尔丁、J.哈洛伦等。

主要关注传媒的物质实体的所有制结构问题,对传播内容本身没有更多地关注。主要从经济基础来说明大众传播的性质,着重批判媒介工业如何受制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各种权力,从媒介所有权、经济结构探讨各种媒介现象。

4、文化研究学派(cultural studies)

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是R.威廉斯、S.霍尔(S.Hall)、费斯克等。

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

大众传播分为两个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前者是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意义的过程。

三、各学派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主要区别

(一)社会内容和研究的着眼点

对资本主义现行制度持不同态度。

将人类传播活动的小系统置于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分析,即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联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去研究人类传播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经验学派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出发,主张所谓“传播中心论”。认为传播是第一性的,它是形成人类社会结构和面貌的首要因素。

对待大众传播媒介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批判学派认为应重视广大受众的需求和利益,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

经验学派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和受众是“使用与满足”的关系,微观研究,不仅脱离了社会环境,而且几乎整个地摒弃了阶级分析方法。

在认识传播媒介控制权问题上的明显分歧

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传播者对传播工具的政治、经济控制,传播工具的权利,以及传播工具如何受到权力的影响;研究人们对传播工具的参与和控制,以及传播工具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二)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

批判学派采用全面研究的方法,虽十分重视定性分析,但并不排斥定量分析,或将定性定量相结合。

经验学派侧重于实证性研究,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注重定量、微观分析。偏重对个别受传者或群体受众进行传播效果的研究,实用性强,商业色彩较浓。

强调通过切实可靠的经验材料或客观数据来证明,主张假设的可操作性的、量化的论证,主张从环境或外部条件的变量出发来展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

思考题:

批判学派中包含了哪些主要流派或理论?各有什么特点?

批判学派在社会内容、研究着眼点和研究方法上与经验学派相比有什么区别?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学理论》考试大纲 《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引论》部分 总体上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为基本理论框架,结合李彬《传播学引论》相关理论问题和知识点,同时注意结合传播实践和传播热点问题进行复习。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识记传播的定义、特点 2、识记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3、领会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运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问题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1、识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及其特点 2、识记信息社会内涵 3、分析传播媒介的进化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识记符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功能 2、识记意义的内涵 3、理解人类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的产生 3、理解分析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识记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识记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分析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识记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 2、分析人内传播的互动性 3、理解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4、识记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5、分析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识记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功能 2、识记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特征 3、识记组织传播的特征及其机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1、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 2、应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理解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和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 2、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3、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1、分析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媒介理论及其意义与局限性 2、分析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观点 3、识记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的特点、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 4、分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1、识记大众与大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2、识记几种主要受众观的基本观点 3、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及其研究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识记传播效果的含义和类型 2、识记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的主要内涵 3、识记霍夫兰与耶鲁研究的主要内容 4、分析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识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特点,分析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2、识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内容、特点,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3、识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识记“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识记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2、分析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3、识记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识记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及其重要贡献 2、识记批评学派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识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4、识记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 附论: 1、理解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大众传播 《传播的观念》部分 总体要求:通读全书,把握传播学领域各种理论学说的概况和代表性理论家的主要观念,并能结合传播实际现象加以运用,在此基础

传播学概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2、一句话三功能 拉斯维尔在著名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一句话”是指“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三功能”是指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二、简答题 1、如何提升组织传播的效果? ⑴从组织传播的信息流向来看, A信息的下行传播中如何设计活动(如多途径发布,造势,大张旗鼓)? B信息的上行传播中如何设计活动(如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金点子征集)? C信息的平行传播中如何设计活动(如讨论会、学习会)? ⑵从传播的主要层次来看,需要考虑 A自我传播如何配合企业的组织传播(如何激励个体的自觉学习)? B人际传播如何配合企业的组织传播(如何制造话题)? C大众传播如何配合企业的组织传播(如何制造新闻点)? 2、从两级传播模式来看如何提升大众传播的效果? (1)培育和发现舆论领袖,并发挥好舆论领袖的作用。…… (2)在第一级大众传播的基础上更高效、更有意识地触动第二级人际传播的发生。…… (3)在两级传播的基础上促进更多级传播的发生。…… 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⑴依赖大众传播工具,有专门的传播组织和职业传播者。 ⑵信息的公开性、选择性和社会性,传播快捷性。 ⑶受众的匿名性,信息的单向流动性。 ⑷与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互为补充,互相交互。 注意: 简答题答题技巧——记住和理解题干要点。考试时,题干要点后面需要加一到两句自己的理解。 论述题答题技巧——采用两段论模式,“一般认为”、“我认为”。“一般认为”相当于简答题中的题干要点,“我认为”相当于简单题中的自己的理解,当然要展开论述。 传播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对一个或几个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并写出个案报告,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3、焦点访谈法 作为定性调研中最常用的方法,焦点访谈法是由一个训练有素的主持人通过倾听一组从目标市场中选来的被调查者,从中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度信息。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新概念、新创意而且快速,能节省大量时间。 二、简答题: 1、请简述焦点访谈法的操作要点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宗教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9、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意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比较弱。 10.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11、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12、传播效果。答案:一般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称。 13、意见领袖。答案:就是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1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形状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完整版)郭庆光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l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l 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确知的讯息或关于事物的确定状态、l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l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l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l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l 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负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l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

“自律”,在没有外来约束、外来控制的条件下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l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l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l 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l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一种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对实际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l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意义: 1、传播史上第一个关于传播过程的模式,开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先河。 2、确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局限性:角色和关系固定化,认为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有意图的劝服受传者的过程。单向直线传播模式缺乏互动性。l 香农>意见领袖 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的基本框架 Who(谁 says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向谁说 传播者研究(控制研究 传播内容研究 媒介研究 受众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 四位主要奠基人以及创建者 拉斯韦尔 卢因 霍夫兰 拉扎斯菲尔德 威尔伯·施拉姆 ?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什么是冗余?

冗余:讯息中可预测或者说常规的内容。 冗余在传播中有何作用? 冗余可以是一种“惯例”。有助于解码的准确。 有助于克服渠道的嘈杂。 有助于克服传递高熵值讯息的问题。 有助于解决与受众相关的问题。 在特定的传播渠道中需要冗余。 ?什么是符号? 人类是通过符号或符号体系来传递信息的。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是形式,信息是内容。 ?符号的属性 (1指代性 (2社会共有性 (3发展性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传播态度与情绪方面的信息 辅助语言传播 代替语言传播 ?传播的基本类型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什么是人内传播? 内向传播、自我传播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 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 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人际传播的动机 获得信息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建立社交圈子、摆脱孤独感、释放压抑情绪等?人际传播使用的符号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 ?舆论领袖及其特征 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比较了解,能向其他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并作出解释。即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评断的人。 人数不多,是全体社会公众中的一小部分成员。 都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能担当起领导舆论的重任。 必须上通媒介,下连公众。 ?何为两级传播?如何评价两级传播论? 含义: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忽略了一个明显事实,即大量信息其实是由大众媒介直接流向社会公众。 将大众传播的受众分为舆论领袖和芸芸众生,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舆论领袖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信息的传播可能是多级的。 ?何为创新扩散?创新扩散过程的几大部分。 是指一种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推广或扩散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密不可分。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的扩散》 前提部分:主客观条件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大版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传播”概念的发展: 1、日常用语的定义: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界定的两个传统: (1)社会学传统: 库力:突出强调了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成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铁路交通:人和物的交流会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或以物为中介的精神交流和社会互动关系 社会互动理论: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皮尔士: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像”或者符号: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意义: 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的统一体”? 意义离不开符号的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 信源、讯息、信宿: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与信息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1、信息的概念:具体P4 信息的分类:两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三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2、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P4—5 联系: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具有物质属性 区别: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课题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的贡献:具体见P5 一是将信息概念引入,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具体P5—6 (1)共享——传播的交流、交换和扩散性质; (2)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3)双向的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传播者主动,传播对象通过反馈来影响; (4)前提:传受双方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符号解读:信息接受这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授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广义上还包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概论 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定义: 共享说:亚历山大·戈德《传播的定义》: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劝服说:霍夫兰等传播就是某人传递信息或刺激以影响另一些人行为的过程。 反应说:史蒂文斯,传播就是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对定义的理解: 传播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1 强调一点,中文中的传播一词,一般被理解为信息由一方传到另一方,很少让人想到 另一方的回馈或反应。但是传播学里的传播,是双向、共享意义上的信息和知识的流动过程。 2 传播不是纯粹的获取和交流信息知识,它可能创造出新的思想。 信息的概念: 1 信息是一切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它与物质、能量并称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要素。 2 信息就是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为特定人提供的有用的知识。 3 香农:信息就是能够减少和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4 熵定律:从这个定律出发,信息就是事物及事物间的差异和变化。差异越大,变化越 多,信息越丰富 传播学的演化: 两大流派:美国的经验学派和欧洲的批判学派 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 信息科学:信息论:香农(信息的概念;传播过程的模式) 控制论:维纳 *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控制论是信息论的应用。 系统论:系统论同信息论、控制论实为一组密不可分的群落,它 们的理论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信息科学的学科基础。 四大先驱:1.哈罗德·拉斯韦尔 ①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 ②宣传目的:改变受众态度来支持自己,推进自己的事业,损害敌人。 方法:集中和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是社会上层人物实施权力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③贡献:1从政治学角度研究传播,是“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2 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5W的传播模式。在我 国传播学教科书上属于必然谈到的入门理论。 3他论证了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 1)环境监测功能:是指大众媒体能够向个人或组织提供关于环 境变动的最新信息。 2)社会协调功能:对社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 使之能够正常运作。这种协调既包括信息的 沟通,也包括价值观的协调。 3)传递文化遗产 4他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传播信息进行研究。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诞生于美国。 4,传播学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学派和批判学派。 5,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符号的构成:信号和象征符 3,符号的特性:随意性 4,非语言符号:①伴生符②体态符号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时空化的符号 5,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这是诗学和语义学中的一种分类,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 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这是逻辑学中的分类。在逻辑学中,符号一般称为概念符号, 而概念的意义区分为外延和内涵。外延式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这是符号学中的分类方法之一。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 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

第四章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②受传者③讯息④媒介⑤反馈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可能出大题):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①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学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五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它界定 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 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作 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它是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 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②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即“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 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 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这个模式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 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也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 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个模式也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课本,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是第5章_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比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 这个章节也是我认为的,对我的传播学学习以及新闻专业知识学 习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传播的学习以及专业新闻报道.采访 的学习,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春播信息对社会 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着严谨的 态度来学习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创作新闻作品时,考虑到的更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次 来严格要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成为合格的新闻人才. 我认为最难学习及理解的章节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占主要内容的章节,比如.第12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

我认为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有第5章-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第7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些章节的知识内容较为难懂,而且与我们所学的新闻专业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采访技能等有只管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弄清信息受众学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个好的为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几实践中,更家得心应手.既然如此,当然,这些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可以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的,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2. 传播学作为一门多科学的边缘学科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它的诞生是有条件的,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科学不断延伸并相互联系,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就为传播学的产生作好了铺垫,同时,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的各个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成为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传播学在美国问世了.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广义上讲它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而从狭义上讲它又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在内的传统学派,另一派是和美国对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研究的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章节题库(7-8章)【圣才出品】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概念题 1.大众传播(宁波大学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8年研;江西师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7年研;同济大学2014年研;西南大学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2年研;南京理工2010年研;武汉理工2009年研)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授予地位功能(南林2019年研;暨南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3年研)答: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是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之一,是指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认为,大众媒介的这种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会给大众传媒传播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大众传媒的信息共享性、权威性等特点使其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河北大学2018年研) 答:(1)大众传播“麻醉功能”的提出 “麻醉功能”,又称“麻醉精神”,是大众传播的一大消极功能,1948年由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提出。 (2)“麻醉功能”的主要观点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的产品把人们吸引到对事物的关注和讨论上,而不是对这些事物采取相应的行动。大众媒介虽然可以将人的感受延伸到一个更为深广的空间,人们可以不断地通过媒介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但人们由于花了很多时间在媒介接触上,而且满足于这种间接的接触,便不再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而是消极旁观。 绝大多数广播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文化娱乐节目的水准不及正规教育和高级文化,而只是一种作为工业社会产物的大众文化。这种产物,相对于有创造力的文化产品而言是一种堕落。 (3)对“麻醉功能”的评价 人们过多依赖于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也逐渐减少,甚至与社会、社群逐渐疏远和陌生。日本也有一种说法“容器人”,指人们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连接。他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成为了“电视人”和“沙发土豆”。 2.简述拉斯韦尔与默顿关于传播的功能的观点。(北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湖南师大2017年研)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1.传播的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2.传播学的诞生: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 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 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3.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4.与传播技巧相关的理论:“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于“诉诸感情”、“警种效果”。 5.传播学两大学派:传统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其中传统学派有关 理论:舆论空间;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不再讲微观,它讲的是宏观, 6.传播模式,研究整个传播过程的一个方法,对传播过程进行第一次系统的、完整的、科学 的论述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以及拉斯韦尔的五要素、施拉姆传播过程“三要素”说: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反馈、噪音、译码 8.传播学调查研究主要方法的名称: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其中,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及典型案例(李普曼:美国报纸上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报道;贝雷尔森与索尔特针对美国的文艺作品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 9.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调节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 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买卖信息、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1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骚乱。产生集合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2.拟态环境: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 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 13.麦奎尔的六种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 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 14.传播控制的结构(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政党和利益群体的控制、经济势力 的控制、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5.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对象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受众心理四层防护圈: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