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语用文化

汉语语用文化

汉语语用文化
汉语语用文化

浅谈“汉语语用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与他人进行沟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际用语和谈话方式。我想正是由于这种“习惯成自然”,很少有人思考过语言运用的原理及其所引申出的一系列内容。很多学者在对人的语言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许多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却又确实存在的理论,进而形成了语用学这门学科。那么,什么是语言的运用呢?简单的说,语言运用就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由于语言运用是一种交际双方的互动行为,同时又有多种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比如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等,所以,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因此它离不开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比如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或空间、场景等。人们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也是人们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

如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又有许多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一般都会有各自独特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的民族性”特征就导致了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用意义的差别,简单说就是同样的一个词语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就有不同的“语用意义”,这个就是所谓的语言的“社会意义”。正是这种语言的社会意义,造成了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所传递的意义的差异性,进而在一定范围上形成了文化的冲突和交流的障碍。比如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其静态意义基本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候汉语中的这个“狗”往往用来表示一些反面的意象,比如“走狗”、“狗腿子”等;而在英语中,像“A 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等就分别是“幸运儿”、“爱屋及乌”的意思,显然并不是什么反面形象,而是美好形象的代表。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有些词语的本意或许在各种语言中大体一样,但是由于受语言本身所在的文化氛围的制约,其“语用意义”就会有类似天壤之别的差异,在现实交际中,这样的情况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从而避免我们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不便。

我们知道语用原则主要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至于合作原则,我想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两个人进行交际,就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了这一原则,否则的话他们的交际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但对于礼貌原则,虽然它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礼貌被认为是社会各个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礼貌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对礼貌原则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理解。礼貌语言行为是长期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并与该文化的其他因素有密切联系。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十分明显,由文化决定的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迥异。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义者,治之始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下尊卑。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中国的“礼”往往比西方的礼貌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文化特色。

礼貌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在西方文化之中,因此对于中国这个独特的礼仪之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局限性。在尊重西方的礼貌原则基础上,我国学者又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补充,从而丰富了礼貌原则的内涵,使之更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顾日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在汉语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尊敬他人,即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和社会地位等;谦虚,即贬己尊人;态度热情,

即对对方热情关心;温文尔雅,指对他人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我想这几个方面是十分符合我们中国人心理的,尽管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是的交际无法合理有效的进行,但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十分渴望礼貌的与他人进行沟通的。在汉文化中,自卑以尊人是礼貌的核心部分,“夫礼者,屈以尊人。”在谈及自己时,喜欢自谦和自贬,以示谦虚,这通常让外国人感到不解。比如,外国人夸你漂亮,但我们往往会谦虚的说“哪里哪里”之类的客套话。我想这应该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产生的相应礼貌用语,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现象。此外,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外界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别,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别。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取舍上,中国人更注重礼貌原则,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如何不伤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则更多需要听话者自己去体会了,所谓“点到为止”。有时为了避免交际的冲突甚至难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同样不被外国人所理解。中国人的礼貌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既要礼貌客气,又要恰如其分。汉语的称呼上也体现着明显的礼貌原则,中国人之间辈分分明,长幼有序,如学生见到老师后不能直呼其名,免得有失体统,而西方却恰恰相反,老师总是希望学生称呼自己的名字以示亲近。中国的称呼更多的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恰当的称呼能产生和谐的交际效果,而且汉语文化的称呼更多的随个人的地位和身份而变化。

语用文化是由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制约的,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在汉语文化背景下便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语用文化。我们不能片面的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文化,而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尽量适应其中的语言运用的原则与交际方式。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 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 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 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 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 万字的语料。总共 2.5 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 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 6 459个,四音节词语 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 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汉语与中华文化学习心得 这学期选修了汉语与中国文化,起初只是怀着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才去的,还以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会枯燥乏味,但是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和大家在课堂上的讨论,我发现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课堂氛围不仅和谐而且活跃。王彤伟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使我眼前一亮。没有单调的播放幻灯片或者是朗读书上的文字,而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最后再耐心细致的讲评总结、因循善诱的指点下使我们学习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 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传承着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载体。我们从汉语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里看汉语,明显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而在汉语中,方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汉语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么方言就是体现的地方文化。我们第一节课就此展开了。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习过程。 我们学习了方言的概念,方言形成的过程以及方言的分类。然后在方言的分类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课堂上,老师叫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分别起来秀一段自己的地方方言,有个福建同学的闽南话得到大家的广泛赞许。那节课上我们不仅对不同地方的方言有了初步的了解,从他们的发音和停顿上进行了比较,使我对中国的传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浙江人自然迫不及待的想秀一下我的绍兴话。回去以后更是自己研究了很久。对官话,吴语,客家话,闽语以及粤语都有了稍稍的了解。作为浙江人,我知道我们浙江使用最广泛的是吴语以及少数的客家话和闽语。 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在课堂的参与就足够的,如果真的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课上我们是打开了学习的大门,那么想要深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一学期的<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学习都是在轻松愉悦的课题氛围中完成的,在这一学期里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知识,虽然不过是浩瀚的中国文化宇宙里的一点皮毛,但是还是很满足,感谢老师这学期得辛苦教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洪方园 1043094073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 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3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4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5 二战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7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8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9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0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11 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 12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13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4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15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16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17 中式菜谱的翻译 18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1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 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 21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22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23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式幽默研究--以《哈利?波特》为例 24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 25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an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 26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 eech 27 美国梦的文化观察 28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29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30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31 中式菜单英译的研究 32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33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34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35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36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7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8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39 论《哈利波特》中的情感结构 40 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对比

全国-现代汉语y试卷(精品)

现代汉语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声母相同的是()(1分) A:南、劳 B:见、欠 C:兵、奔 D:是、思 2、属于成词语素的是()(1分) A:蛛 B:蝴蝶 C:蜘 D:语 3、属于单纯词的是()(1分) A:美好 B:高大 C:骆驼 D:驼毛 4、属于音译词的是()(1分) A:伏特加 B:美德 C:心疼 D:深浅 5、“六书”中,促使汉字字量大大增加的结构方式是()(1分) A:会意字 B:形声字 C:象形字 D:假借字 6、词性不同的同义词是()(1分) A:邂逅、碰到 B:纸、纸张 C:偶然、偶尔 D:悲伤、悲痛 7、属于前鼻音韵母的是()(1分) A:欧 B:灯 C:恩 D:微

8、下列加点词属于兼类词的是()(1分) A:白颜色|白跑一趟 B:态度很端正|端正了态度 C:人老了|别老哭啊 D:盐的结晶|这是他十年心血的结晶 9、属于述补短语的是()(1分) A:身材魁梧 B:称他为老同志 C:学懂 D:金子似的 10、属于谓词性短语的是()(1分) A:十年前 B:妈妈的微笑 C:有资格晋升 D:一百个 11、近2000年来,汉字的标准字体都是()(1分)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行书 12、不属于主谓句的是()(1分) A:谁? B:书我买来了。 C:我把柳条编花篮儿了。 D:事情已经落实了。 1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是()(1分) 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金文 14、属于疑问语气的是()(1分) A:这样说是可以的。 B:你今天不走,是吧? C:哼,做梦! D:请稍等。 15、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是()(1分) A:鸟 B:娃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_王道英

汉语语用研究概述 王道英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200032) [关键词]语用学;语法;语义;语境;篇章 [摘要]随着句法、语义研究的深入,语用学独特的解释能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语用学的引进,探索适合于汉语的语用学理论,以及从语境、语篇的角度等方面对汉语语用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简要的评述。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4-0046-07 The Survey of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WANG Dao-ying (Shanghai Xuhui Community College,Shanghai200032) Key words:pragmatics;grammar;semantics;context;tex t Abstract:As the further studies on sy ntax and semantics w ent on,the unique feature of prag matic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This paper attem pts to survey the Chinese pragmatic studies in follow ing aspects:the orig in and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the introduction of pragmatics to Ch-i na,apply ing pragmatic theory to Chinese,and individual field and the pragmatic studies in tex t and context.Meanw hile,w e make a brief comment on it. k1引言 传统语法分析研究的语料是孤立的句子,可以是自造的,也可以是经过一番剪裁改编的实例。分析的注意力集中在类型的异同上。研究的对象是静态的、脱离语境的成品(陈平1987)。因此,在以往的句法和语义研究中,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圆满的解释。语用学结合语境研究动态的语言,在很多方面有其独特的解释力,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k2语用学的产生与发展 /语用学0(pragm atics)这个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 orris)1938年在他的5符号理论基础6(Foundations of the T heory of Signs)一书中首先提出。他指出符号学(semiotics)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 matics)。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和解释者的关系0(1938),后又易为/研究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0(1946)。莫里斯对符号学的划分得到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卡纳普(R.Carnap)的支持。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语用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Bar-Hi-l lel)1954年提出的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是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Theory of Speech Act)(由J.C.Urmson1962年整理成书),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1969的5言语行 1 o[作者简介]王道英,女,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200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研究。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范开泰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现代汉语“语法、语用”要点

1语法概说 1.1语法和语法学 语法√、语法学√ 1.2语法单位 语素√(语素的检验方法(替代法)、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词√ 短语√(短语和词的分界)(扩展法) 句子√ 2词的分类 2.1词类概说 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 词类(词的语法类别);词性(词的语法特征) 词类系统表5-1 2.2实词(能充当句法成分,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 2.2.1体词√ 2.2.1.1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可以受量词修饰,一般不能直接受数词修饰,要在 数词之后加上量词,才可以修饰名词 2.一般不受副词“不,很”修饰 3.名次经常用做主语,定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一般不能做状语。 【4.名词无单复数之分,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是一样的←严格意义上不算 名词特点,是汉语特点】) 名词的特殊用法(部分名词可以充当谓语、状语、可以重叠) 名词的附类:方位词(是名词的一个附类,单纯/合成,黏着、定位、封闭) 2.2.1.2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但数词不同于数目) 数词(有限的、封闭的 eg.一、二、三、十、百、千)、数目(无限的、开放 的 eg.十一、二十三、四百零五)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但数词不同于数目。) 2.2.1.3量词(表示计量的单位) 物量词(名词前)、动量词(动词后)、时量词(兼有物量词和动量词的特点) 2.2.2谓词√(主要充当谓语,有时也可以做主语、宾语) 2.2.2.1动词 动词的语法特点(A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 语的是不及物动词 B多数动词可重叠。【单音节AA(第二音节轻声) 双音节ABAB(第二、四音节轻声)】【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如“你休息 休息就会好的”;同时也表示尝试,如“这辆车让我先骑骑”】 C动词 前一般不能加“很”等程度副词 D大多数动词可以受“不,没(有)”修饰, 构成“V不V”或“V没V”肯定否定重叠形式 E动词经常加上“了、着、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摘要: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言语幽默语用预设会话合作原则 一、引言 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

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以蔡明在2014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 (一)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68) 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何兆熊先生将语用预设主要归纳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的语境所作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现代汉语语法使用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 一、词类 词可分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得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得意义,基本用途就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与拟声词。 (一)实词 1.名词:表人与事物得名称。 (1)表人与事物得名称得,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 (2)表时间得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得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表专用名称得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得名称得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得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2.动词:表人或事物得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得,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 (2)表发展、变化得,如:变化、生长 (3)表存现得,如:有、无、消失、存在 (4)表使令得,如:使、让、叫 (5)表判断得,如:就是 (6)表相似得,如:象、似 (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得,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得形状、样式、性质 (1)表事物得形状,如:高、矮、胖、瘦、大、小 (2)表事物得性质,如:美、丑、恶、甜、苦、好、坏、奢侈 (3)表事物得状态,如:快、慢、迅速 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得词。 (1)表确数得,如:一、十、亿、半 (2)表概数得,如:几、一些、上万 (3)表序数得,如:第一、老九 (4)表分数得,如:三分之一、七成 5.量词:表人、事物得单位或动作、行为得单位得词。 (1)表物量得,如:个、张、只、支、寸、吨 (2)表动量得,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得词。 (1)表人称代词得,如:我、您、她、她、它、我们、您们、她们、咱们、自己、人家

汉语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

汉语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炼...是中国文人几经推敲凝结出来的...而法语您只要记住它的时态【如果您是初学者...】如果您是老学者您会觉得法语还是蛮简单的... 汉语的精深和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语言也不可比拟的...您可以试着用其他语言翻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句子...您所得到的结果都不能完整的表达出他的意思..所以相对与可以成熟使用此种语言的人来说还是汉语更为难些.. 汉语的语法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日语的语法结构主语+宾语+谓语;主语和宾语的位置相对比较自由,而谓语一定要位于句尾另外日语助词用法很复杂。还有复杂的敬语系统,主要通过句末的谓语形态变化来表现。现代汉语无敬语系统,只有一些敬词。 如,在学习~ておく的时候要结合以前的语法,不要一句话お客さんが来るので、扫除しておく、变成お客さんがくるので、扫除しておいて就不知道后面的~ておいて是什么了,其实就是~てください和~ておく结合的形式,此外,像如一句日本语を勉强し続けていこうと思う也要看出是:~を动词、~し続ける、~ていく、~ようと思う这几个小语法组合形成的,能够看出这种语法组合方式,那么一些稍复杂的组合语法你就可以看出来了。不过也需要你零碎语法的积累才可以。另外,日语的语法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一般很多语法在句中翻译不出意思来,这就需要学习者很好的去体会,去运用,这样才能学好日语的语法,使自己灵活运用 英语和汉语的五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四、主语,宾语等名词成分“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一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Google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7 000万字的语料。总共2.5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个,双音节词语40 351个,三音节词语6 459个,四音节词语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结课论文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专业:小教语文 班级:13级语文二班 姓名:闫亚峰 学号:20131105307 2015年11月16日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其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摘要]: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

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是包头下属的一个旗县,它又包含七个镇、一苏木、一工业区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主流,切实反映出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关于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的地名由来及其演变,则是本文追溯的重点。同时对在宗教影响下的百灵庙的地名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百灵庙康熙 正文: 我的家乡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辖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和23个牧业旗之一,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地处呼包两小时经济辐射圈,区位优势明显,素有“草原码头、陆路口岸”之美称。最为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名族聚居的旗县,我们每年都会召开具有名族特色的那达慕大会。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听爷爷说在1996年1月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由原乌兰察布盟划归包头市管辖,成为包头唯一的边境旗县。全旗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辖7镇1苏木1个工业园区。 关于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蒙古源流》卷6载:“凡有出力一切人等,俱赏给‘岱·达尔罕’名号。张尔田补注:达尔罕,有勋劳免差役之谓。‘岱达尔罕’,大达尔罕也。”由此可见,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最初的名字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奖赏后命名的,以受封部落蒙古族茂明安部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达尔罕,来自外蒙古喀尔喀部。属于土谢图罕和诺颜两个部落的一个分支。康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663年,清政府为统治出台盟旗制度分而治之,当时分为100个旗,其中内蒙古51个旗。外蒙古49个旗,其中就有达尔罕,与茂明安部落的联合,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此,达尔罕、茂名安两个部落正式联合成为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

汉语语用文化

浅谈“汉语语用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与他人进行沟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际用语和谈话方式。我想正是由于这种“习惯成自然”,很少有人思考过语言运用的原理及其所引申出的一系列内容。很多学者在对人的语言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许多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却又确实存在的理论,进而形成了语用学这门学科。那么,什么是语言的运用呢?简单的说,语言运用就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由于语言运用是一种交际双方的互动行为,同时又有多种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比如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等,所以,它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因此它离不开语言使用的语境因素,比如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或空间、场景等。人们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即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语用思想,也是人们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 如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又有许多个民族,而不同的民族一般都会有各自独特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的民族性”特征就导致了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语用意义的差别,简单说就是同样的一个词语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就有不同的“语用意义”,这个就是所谓的语言的“社会意义”。正是这种语言的社会意义,造成了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所传递的意义的差异性,进而在一定范围上形成了文化的冲突和交流的障碍。比如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其静态意义基本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候汉语中的这个“狗”往往用来表示一些反面的意象,比如“走狗”、“狗腿子”等;而在英语中,像“A 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等就分别是“幸运儿”、“爱屋及乌”的意思,显然并不是什么反面形象,而是美好形象的代表。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有些词语的本意或许在各种语言中大体一样,但是由于受语言本身所在的文化氛围的制约,其“语用意义”就会有类似天壤之别的差异,在现实交际中,这样的情况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从而避免我们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不便。 我们知道语用原则主要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至于合作原则,我想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两个人进行交际,就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了这一原则,否则的话他们的交际活动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但对于礼貌原则,虽然它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礼貌被认为是社会各个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对礼貌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对礼貌原则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理解。礼貌语言行为是长期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并与该文化的其他因素有密切联系。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十分明显,由文化决定的礼貌原则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迥异。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义者,治之始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下尊卑。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的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中国的“礼”往往比西方的礼貌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文化特色。 礼貌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在西方文化之中,因此对于中国这个独特的礼仪之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局限性。在尊重西方的礼貌原则基础上,我国学者又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补充,从而丰富了礼貌原则的内涵,使之更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顾日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在汉语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尊敬他人,即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和社会地位等;谦虚,即贬己尊人;态度热情,

现代汉语语法书籍介绍.

现代汉语语法书籍介绍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淑湘著,商务印书馆,1989年。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 语法研究和探索(1-8),北京大学出版社,始自1983年。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 现代汉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朱一云、王正刚选编,语文出版社,1987年。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著,1993年。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下册),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王松茂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句型和动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教研室编,语文出版社,1987年。 汉语析句方法讨论集,《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高更生、王红旗等著,语文出版社,1996年。 歧义问题,文炼、允贻著,1985年。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语用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运用的语用原则”课题组编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动词用法词典,孟琮、郑怀德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范晓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袁晖,语文出版社,1998年。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郑定欧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陆俭明,语文出版社,1999年。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宋玉柱,语文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短语,齐沪扬,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现代汉语句子,陈昌来,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现代汉语虚词,张谊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现代汉语实词,方绪军,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范开泰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邵敬敏,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完整版)语用学指示

语用学是现代语言学发展最快和受到语言学界普遍重视的分支学科。它以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特定语境中话语的动态意义,强调交际双方在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本课程将聚焦于语用学的传统研究课题,从指示语、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视角剖析言语交际,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交际理论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用学的发展历史、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传统语用学的研究体系及分析单元;了解各种交际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及其局限性;培养学生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话语分析的能力。 了解语用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了解传统语用学研究体系的主要课题;熟谙各交际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掌握运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言语交际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为主,辅以课外语用小论文的写作。教学手段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讲:指示语 一、指示语的含义: 是其所指或意义需要特定的交际语境来确定的词语和语法范畴。如:时、空、人称等。如:我半小时后到那里。 二、指示语的特点: 1、说话人参照: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词语。 比勒(Buhlerk)指示场理论——“我”-“这里”-“现在”主体定位系统。中枢人物:说话人; 中枢时间:说话时间;中枢地点:说话人说话时所处位置;话语中枢: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社交中枢:说话人相对听话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有些指示语以说话人以外的参加者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如:家宅、活动组织等。“Party” 2、指示语的先用作用及指示的不可替代性(以非指示代指示) 三、指示词语的用法: 1、手势型用法 即与身体语言一起使用,要理解指示的意义必须要知道说话人在说话的同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身体语言。如:“把钢琴放在这里”。“不,不是这里,而是这里”。 理解完全依靠原来的真实交际情景 2、象征型用法 理解无需重现交际的真实情景,而往往只是包括交际发生人时间、地点在内的更大范围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如: 今年我们无法与海外旅游。 这个城市很拥挤。 四、指示用法与非指示用法的区别 指示用法只是一些词语在某些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这些词语还有非指示性的用法。如:文内照应、泛指等。

汉语语用学

《汉语语用学》结业考查 序号:21班级:中文11101班姓名:翟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抄题)(20分): 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答:排比 2、电线杆子说他成了富翁,搞了半天是那个负翁。 答:拟人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三种)。 答:比喻、夸张、借代 4、祖国啊我的母亲! 答:拟人 5、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答:拈连 6、他的话说得水都点得燃灯。 答:夸张 7、滔滔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答:对偶 8、我跟太行山有个约会。 答:拟人 9、假若当时我已经能够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更“文明”。 答:排比 10、黑夜,寂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三种) 答:比喻、夸张、排比 二、发挥想象,写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每句至少写两种)(10分)

1、都三个月了。 答:1.认为时间很长 2.蕴含着失望的感情 2、妈妈,今天星期天呢。 答:1.只是提醒妈妈这个今天是星期天这个时间 2.提醒妈妈在星期天答应要做的事情 3、下雨啦! 答:1.很高兴期盼雨的来临 2.很惊讶雨的到来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预设义。(10分) 1、老李早就不在我们学校了。 答:老李以前在我们学校,但是已经辞职很久了 2、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 答:以前上过当,现在不上当了 3、你住100平米的房子还小? 答:现在住100平米的房子,屋主认为房子小,说话人认为房子大 4、这件事暂且放一放。 答:有一件事并且想要解决,但是说话人不想现在解决,让要求人放一放5、非手术一次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答: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不用手术就能一次性治疗 6、我哥哥因偷盗被判了5年徒刑。 答:我有哥哥,我哥哥还盗窃,并且被判了5年 7、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答:现在还一直在下雨,说话人希望雨能够挺下来,但不知道多久可以停8、小李再也不是科长了。 答:小李以前是科长,但是现在不是了 9、他不但能演电影,还能唱歌呢! 答:他演电影、唱歌都行 10、部队停止前进!

网络语言所体现的现代汉语语用学研究,素质教育范文.doc

网络语言所体现的现代汉语语用学研究,素 质教育- :孙大星 引言:所谓的现代汉语语用学的研究就是加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种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传播对原有的汉语语系产了极大地冲击,众多的语言学家深深地担忧这种状态下汉语语系的纯洁性。网络语言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下所衍生出来的特殊语言,是新时代下的新事物,它的产生是势在必行的选择,自然有其产生的必要性和缺陷性,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相辅相成,有效互补,共同进步。 汉语语言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保证现代汉语的传承以及发展。近些年来,网络语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大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网络语言的出现必然会对现代汉语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掌握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也必须了解网络语言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一、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语用学的含义 网络语言、现代汉语本属同宗,都来源于浩瀚的中华文明。然而网络语言的基石是现代汉语,例如网络语言“么有”就来源于现代汉语的“没有”,再如网络语言“神马”就来源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通常会引起语言在形式与结构上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语言变异。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语言所指的就是广大网民在日常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方面而又快捷的语言工具。广义的网络语言所指的就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改变了现代汉语形式和结构的、变异了的网络交流工具,网络语言也可以称之为社会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用以适应新的交流工具,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的不同需求。 (二)现代汉语的含义 同样现代汉语的含义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含义就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普通话,广义的含义就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普通话以及各种用于交流的方言。现代汉语具有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三种属性,是北京语音作为标准语,以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基础的普通话。 (三)汉语语用学的含义 语用指的就是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对于语言的实际灵活应用,尤其是话语的表达和理解活动。语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发话人与受话人的一种动态交流的过程,话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此交际用语必须与特定情景相结合。语用学具有两大显著地特点,一是语义的具体化,二是产生的言外之意。 二、网络语言产生对现代汉语的利与弊 (一)网络语言存在的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容,它是现代汉语新时代下的产物,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在语言、语法上并没有变化,词类也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的名词、量词、数词、形容词一致,它与现代汉语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所以网络语言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现代汉语的内涵,同时为人们

汉语-中国的文化

汉语-中国的文化 汉语,是我们中国的绚烂的文化。那一个个方块字组成的语言,一笔一划间,如同彩带在飞舞,如同一条翱翔在空中的龙,散发着中国宝贵的文化魅力和中国人拥有的伟大的智慧,是我们祖先艺术文化的结晶,是中国的瑰宝。 一个个方块字组成一段语言,这一段语言从我们口中说出,即变成了汉语。以前小时候,我不爱写字,觉得这些文字就像一个个我看不懂的奇异的符号,每次教师听写字词时,都要错几个,所以之前我觉得学汉字简直太难,可还要一笔一划地记住这个字的笔划,越到高年级这些字就越难。幸亏教师教给我们一个好规定,比如说"翔”就像两只角长在一只鸟头上,鸟的右边还有如同两个羽毛,这样,这些很难的字就被记住了。并且自己还可以发挥想象,把很难的方块字拆成几个好记的字或动作,这样更方便我们记得这些不会写得中国字,后来,我学起语文,记起字就更容易多了。 经过中小学六年[https://Www.zuOweN8.coM/]和重点初中接近一年的学习,我所积累的文字越来越多,白话表达能力却没怎么提高,比如给我几个很美很有意境的词语,让我造个句,我造的也比不上其别人造的优美。几个词语连成一个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足以体现出汉语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究其中奥秘。想要说出富有诗意的句子,则必须要有想象力。 汉字,要想写得好看,写得美好精巧,必须每天练,照那些名人所写

得字,一日又一日,一年有一年,你写的字一定会有所进步。字体也有好多种,例如:楷体、魏碑、方正等。这些虽然构造不太同,但每一种都有每一种具有的独特风格。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母语,学好汉语,认识不同的汉字,是我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一句一句的汉语,我们用汉语抒发我们的理想,用汉语书写祖国绚烂的篇章,展示了祖国美丽富强的光芒一面。汉语,中国绚烂的文化,为中国掀开了新的世界,新的将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