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细菌培养采样方法

供应室工作环境监测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如下:

消毒液的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方法:用无菌吸管吸取使用中的消毒液1ML,置于备好的试管内及时送检,送检时间不超过4时,必要时试管中加中和剂。

采样前准备:洗手,手套,口罩,无菌吸管,试管,酒精灯,打火机,无菌剪刀

浸泡使用的消毒液细菌培养:用于灭菌的消毒液没有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格;用于消毒物品的消毒液其染菌量﹤

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或细菌生长均为合格;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检查原则:每个月一次,空气消毒结束后进行,一般不超过消毒后4小时,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4h过.

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其它致病菌,不得超过规定区域所执行的标准参数;

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采祥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

1m,注意采样时不走回头路,不得逆行;

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 后送检培养。

采样前准备:洗手,戴口罩,培养皿(看采样面积大小准备);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采样方法: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平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不规则样物品如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采样前准备:试管,酒精灯,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打火机,无菌剪刀,手套,口罩,无菌规格板

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这位。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采样前准备:试管,酒精灯,无菌生理盐水,棉拭子,打火机,无菌剪刀,手套,口罩

灭菌后无菌物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按物体表面采样方法采样,放入肉汤试管中培养;

将嗜热脂脉杆菌片放于用专用毛巾制成的测试包中,打包成规格为23*23*15大小的标准测试包中,放于排汽口上方,

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操作下取出嗜热脂肪杆菌片放于培养皿中,经过48小时56℃培养箱培养后观察结果。

物品准备:培养皿,二把无齿镊

细菌室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细菌室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1、总则: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在收集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和及时送检,检测后标本应妥善保存。 2、临床标本的采集 2.1、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 令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澈口,不要刷牙,立即从下部呼吸道咳出第一口痰,吐在无菌塑料痰盒中, 及时送检。 2.2、尿液(中段尿) 护理人员协助采取中段尿约3ml入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3、粪便 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置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4、眼、耳、鼻、喉拭子 将棉拭子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的太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份),然后采取可疑部位的分泌物,倒悬于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5、脓液 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沾取脓液,要尽量多取

一些,然后将棉拭置于无菌塑料盒中,及时送检。 2.6、血液 261、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菌素, 应尽量选择抗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病人 第二次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当然在病人 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262、成人每次采血5?10ml,小儿采血3?5ml。 2.6.3、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264、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 2.7、穿刺液 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严格无菌抽取后,注入含肝素抗凝的无菌试管中,轻轻颠倒试管10余次,使肝素与穿刺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 或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2.8、胆汁 由专科医生以无菌方法取引流液10ml注入无菌塑料盒内。 2.9、脑脊液

细胞学标本采集规范

细胞学标本采集规范 一、宫颈刮片 1.检查前48小时禁止性生活,避免阴道冲洗及上药。 2.避开月经期。 3.充分暴露宫颈,以宫颈外口为圆心,在宫颈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和宫颈管内,用特制刮板或宫颈刷轻轻刮取或刷取1-2周 4.阴道不规则流血者,用无菌棉棒轻轻拭净出血,再取材。 5.白带过多者,用无菌棉棒轻轻拭净粘液,再取材。 6.将刮下细胞立即一次涂在干净玻片上,顺同一方向,轻轻均匀推平于玻片的右侧2/3,切忌来回涂抹。 7.在玻片磨砂端清楚写上病人姓名/编号。 8.立即将涂片置95%酒精固定至少15分钟。 9.从95%的酒精中取出玻片,晾干,根据切片的多少或与病理实验室的约定,将细胞片按顺序排放于自封袋或切片盒内。 二、液基细胞 1.检查前48小时禁止性生活,避免阴道冲洗及上药。 2.避开月经期。 3.充分暴露宫颈,将扫帚状采样器的毛刷中央部分轻轻

插入宫颈口,按同一方向旋转5-10周(切忌来回转动)。 4.阴道不规则流血者,用无菌棉棒轻轻拭净出血,再取材。 5.白带过多者,用无菌棉棒轻轻拭净粘液,再取材。 6.将毛刷置于装有保存夜的专用瓶内,漂洗扫帚状采样器。上下反复地将扫帚状采样器推入瓶底,迫使刷毛全部分散开来,共10次;最后,在溶液中快速地转动扫帚状采样器以进一步的将细胞样本保存下来,拧紧瓶盖。 7.在标本瓶的标签上清楚填写受检者的姓名、年龄,并和申请单核对无误 三、胸、腹水 1.血性胸、腹水应用肝素抗凝。 2.液体应尽量多送,并及时制片。 四、痰 1.可以送清晨第一口痰,但不局限于第一口痰,血痰为好。 2.一定是深咳出的痰,而不是唾液。 3.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内送检,以防标本干涸。 4.支气管镜检查后第一口痰阳性率较高,应送检。 5.最少应连续送三次。 6.应及时送检、及时制片,避免细胞退变。 五、尿液检查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一、常规标本采集规范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规范 1.真空采血标本对应真空管 真空管项目备注 血培养瓶血培养 儿童1-2ml 成人8-10ml 枸橼酸抗凝管(1:9抗凝)(蓝帽) 凝血全项 (PT、APTT、FIB、TT、D-D、FDP、 AT3) 标本采集2ml (不能多不能少) 枸橼酸抗凝管 (1:4)抗凝(黑色)血沉 至刻度线 (不能多不能少) 促凝剂管(黄帽)生化全项、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 脂、心肌酶、电解质、RF、ASO、血 清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淀粉酶 标本采集量4-5ml 促凝剂管 (黄帽) 肌钙蛋白I、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标本采集量4-5ml 无添加剂管 (红帽) 乙肝三系、病毒四项标本采集量4-5ml 无添加剂管甲状腺激素五项,雌激素五项,甲胎蛋标本采集量4-5ml

(红帽)白、癌胚抗原、CA125、CA19-9、CA15-3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无添加剂管 (红帽) 结核抗体、肺炎支原体标本采集量4-5ml 无添加剂管 (红帽) PCR 标本采集量4-5ml EDTA-2K 抗凝管(红帽)血常规、血型、CRP 标本采集量2ml 可以使用同一管 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 外周血涂片 糖化血红蛋白标本采集量2ml 交叉配血标本采集量2ml 2.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 3.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4.采血顺序 为血培养管→凝血项目管(蓝帽)→血沉管(黑帽)→促凝剂管(黄帽)→无添加剂管(红帽)→EDTA管(紫帽) 5.在实际工作中,如患者静脉条件较差,有可能采血不足,血培养优先考虑需氧瓶,其他管应首先考虑凝血(蓝帽)和血沉(黑帽)检测管,因为这2种标本对血量要求最严格,且二者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 6.检验申请条码贴在采血管上时,请注意不要将采血管完全包裹,应留出空白,以便观察液面高和血液状态,若未打印条码,请将采血管上的

检验标本采集核对 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核对、运送、交接制度 临床检验的任务就是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结果,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因此,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交接处理是确保临床检验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为此,制订检验标本采集核对、运送和签收制度。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1、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2、护士为患者采集标本时要实施正确的双人核对。双人核对医嘱、标本容器及标识、患者身份等,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3、正确选择标本采集时机。晨起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为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静脉采血前至少要禁食8h;血脂测定需禁食12-14h;做微生物培养检查,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大便隐血检查前要素食3天;尿液检查应按不同项目分别留置取晨尿、随机尿、计时尿等。 4、正确选择标本采集体位。如住院患者建议采用卧位采血,非住院患者可采用坐位;醛固酮检测要在起床前卧位取血,起床后活动4h 立位取血。 5、正确选择标本容器。护士根据采集血液、尿液及粪便等不同标本种类及容量,准备合适的采集容器。在容器外整齐规范地贴上条形码。 6、正确使用止血带。采集血液标本时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压迫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见到血液进入采血容器后立即松开止血带。当需要重新采集标本时,应换另一手臂。

7、尽可能避免在输液过程中采集血液标本。因为血液被稀释、输入药物可能干扰检验结果。静脉输入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或电解质的患者,应在输液结束1h后采集标本;输入脂肪乳剂的患者,应在输液8h后采集标本。如必须在输液时采集标本,要避免在输液同侧的静脉采集标本。 8、采集血液标本时,要避免导致标本溶血的因素。包括:标本管壁粗糙、容器不干燥和不清洁、穿刺处消毒液未干即开始采血、从血肿处采血、抽血速度过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激烈、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或让患者反复拽拳、运送标本震荡及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 9、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如:患者体位、采集时间、患者体温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标本,请在条形码空白处用文字备注,字迹清晰。 10、不得随意涂改标本条码上的信息,包括:患者信息、检验项目等。 标本运送和签收制度 1、各病区、科室标本采集后,由责任护士与运送工人双方做好交接清点、并做好交接记录(项目、数目、时间、签名),再由运送工人送检验科。 2、安全、及时地运送标本。标本应统一安排后勤服务公司专职人员送检。标本运送应遵循唯一标识、生物安全和及时运送三大原则:(1)唯一标识原则:应用可扫描自动识别的条形码是解决唯一标识最好的方式。 (2)生物安全原则:要求使用可以反复消毒的专用容器运送标本。

微生物标本采集 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Ⅰ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

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Ⅱ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据相关统计:微生物标本的检测误差来源:80%来源于分析前20%来源于分析中和分析后其它检验样本的检测误差来源:45%分析前10%分析中(仪器))45%分析后.检验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前的误差来源所占比例的这个数据是惊人的,在我们的大型医院都存在这个问题,而在我们医院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据。 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 (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 (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应在抗菌药物浓度最低时采集也即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呼吸道 1、痰标本 (1)采集方法 ①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或无菌管中送检。 ②痰量极少者可用45℃ 3%-10%的氯化钠溶液约25ml雾化。对于咯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当其咯痰后用无菌棉棒采集标本。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注意要将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标记清楚 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垫,防止交叉感染。 压脉带捆扎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2分钟、见到回血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需要重新采血时,在止血带束缚时间太长的情况下,应当在对侧手臂重新采血。 抽完后,应将真空管轻轻颠倒混匀。 临床化学检查为什么需要早晨采空腹血? 正常人血液中的部分生物化学成分的含量,除因年龄、性别等的影响外,还可受饮食、运动、精神、用药等因素的影响而使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而晚饭后,进餐的食物经十几个小时消化,基础状态平稳,所以测**果较为真实可靠如果在进食后采血,因受所进食物成分的影响,血液中会出现血糖、钾、钠、氯、钙磷等浓度升高,对各种酶类、脂类的实验结果均有影响,所以,有些临床化验检查常常需要早晨采取空腹血为宜。 怎样才算空腹 具体要求是:抽血的前一天晚上,病人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休息好。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锻炼运动,平静地到医院等候采血,这样的血标本才是反映真实情况的好标本。 有些病人的甘油三酯特别高,以至于血清像牛奶一样,影响了其他血酯项目化验结果的准确性。这时,医生会要求他们吃几天素食,不吃肥肉,让血清清一点,再做空腹抽血化验。 输液病人应怎样采血? 这是临床常见的采血问题。输液病人在不能停输的情况下静脉采血一定要注意远端原则。也就是说要在对侧手静脉采血。如果两只手都在输液,可以采脚端。实在不行也可以在滴注上流采血。由于指尖血是末梢血,没什么影响。由于临床常用手部输液,而静脉是从远端向心脏回流,所以同侧的肘静脉总是滴注的下流,因此同侧采血都有问题。至于影响的大小与输注液体输注方式以及待测项目有关。 尿液标本的采集 尿液标本的种类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发布日期:2007-09-10 发布人:alexendran 最后更新时间:2009-05-15 浏览次数:2711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标本送检须知 检验标本包括血液标本和其他各种体液标本。检验标本的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堤。因此,要求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送检单位及相关人员认真阅读本文件并严格按以下方法操作。 1 尿液标本的留取 尿常规检查标本 1.1使用清洁干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 约20ml送检。 1.2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 1.3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菌体蛋白与病理性 蛋白尿相互干扰;以免尿素酵解、葡萄糖降解、尿pH升高;以免有形成份破坏(细胞管型 分解、红细胞溶解),化学成分变性、分解,尿中盐类析出结晶)。 尿培养标本 1.4需留取清洁中断尿,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1.5病人先清洗外阴部,自行排尿,排尿过程中尿液不要中断,前段尿不要,用无菌管接中断尿,塞好瓶塞后立即送检。 1.6患者应停用抗生素三天后作尿培养检查。 1.7尿中应加防腐剂。 24小时尿标本 1.8准备清洁干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1.9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始留尿,将24小时内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 尿。 2.0测量尿液总量(ml数)并记录在化验单上,将全部尿液充分混均后,取出20—50m1,置于清洁干燥有盖容器总立即总检。

2.1若天气炎热,可根据检验要求放入适量的防腐剂。 甲苯:适用量20ml/1000ml尿,用于尿液生化检验(G、Pr、Ca、P、Cr等) 40%甲醛:适用量1~2ml/24h尿,用于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检查。 应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再加防腐剂。 2.2 24h尿中不能混入异物。 12h尿标本 留取12h尿标本,可以从晚上7时开始至次晨7时止(具体方法同24h尿标本采集)。 2 粪便标本的留取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 2.1粪便检验应取新鲜标本,容器要清洁,及时送检,于1h内检查完毕。 2.2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 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其量至少为指头大小。 2.3粪便标本中不可混有尿液、消毒剂、污水、植物、泥土等。 2.4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获取粪便,灌肠后的粪便常因过稀及混有油滴等而 不适于作检查标本。 2.5应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进行准备和留取标本。 粪便寄生虫检查标本 2.6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寒冷季节标本传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 2.7检查日本血吸虫卵时应取粘液、脓血部分,孵化毛蚴时应至少留取30g粪便,且需较快处理。 2.8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裂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粪便培养标本 2.9粪便培养标本应无菌操作收集。 2.10患者在清洁便盆内排便,用无菌棉签取大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少许,或在肛门插入约6-7cm,轻轻旋动取出大便少许,放

标本采集规章制度

标本采集制度 1. 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2. 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3.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4.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5. 标本采集与管理规章制度 1、标本采集核对规章制度 一、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二、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三、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和检验单逐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确认病人(必要时病人参与确认)。 五、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并签名。 2、标本采集及送检规章制度 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容:

1、标本的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显微镜 酒精灯 接种环 恒温培养箱 各种培养基 革兰氏染色液 触酶试剂 氧化酶试剂 移液器 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 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3.3医护人员手采样 3.3.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3.3.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枝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3.4医疗用品采样 3.4.1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3.4.2采样方法右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取其中的一部分放培养液中培养。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5使用中消毒剂的采集 3.5.1采样时间采取使用中的消毒剂。 3.5.2采样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被检样品,加入10ml稀释液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灭菌生长盐水;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和%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

临床细菌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 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保证临床细菌室的工作质量非常重要,应予高度重视。实验室有责任将标本选择(包括时间和解剖部位)、收集、保管、运送、接受和安全等 关键性信息,用户里手册的形式提供给各临床部门参考。 一、标本管理的安全警示 1.所有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防止污染的原则下认真进行。 2.已采集原始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封的无菌容器中运送。 3.带针头的注射器运送标本时用无菌试管或防护装置套住注射针,再置于防漏塑料袋中运送至检验科。 4.采集足够量标本,材料不足可能导致假阴性。 5.每份标本都应标记患者姓名、送检号码、标本来源、具体部位、日期、时间及相关临床信息。 6.常规性细菌学检验的标本,采集后不能超过1小时送至检验科,4℃保存也不能超过24小时,怀疑厌氧菌感染的标本应在半小时内送至检验科(不能及时运送组织标本必须在 厌氧环境中25℃不超过24小时)。 7.脑脊髓液、生殖道、眼睛、内耳标本应立即送检,绝不可冷藏。 二、标本的处理和要求 1.血液和骨髓: 1)急性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细菌性肺炎、肾盂肾炎发热患者,应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做2次血液培养,分别接种于各种培养瓶中 立即送检置于孵箱内培养 2)疑似心内膜炎患者:急性病例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1—2小时,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做3次血液培养 3)亚急性病例:第一天24小时内,相隔1小时连续采集3次血液做培养,若24—48小时全部阴性,再采集2—3次血液做培养 4)若已经抗生素治疗患者,连续3天,每天取2次血液做培养 5)严格无菌技术采集血液血培养瓶后立即送检,切不可放冰箱暂存。 2.脑脊液: 脑脊液采集后,置于无菌试管中,15分钟内送检,绝不可冷藏。每种检验最小需 要量:细菌培养≥1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 3.尿液: 1)中段尿采集: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自然排尿,让尿流不间断,截留中段尿,,置于无菌尿杯中立即送检。尿量不少于1ml. 2)直接插导管采尿:一般插入导管后先让尿流弃15ml再留取培养标本。尽量不采用此法,极易将尿道细菌丛进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危险。 3)滞留导管采集尿:用75%酒精消毒导管口,用针筒抽取5—10ml尿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滞留导管会使膀胱带有细菌,尽可能不采用。 4)尿液采集后2小时内必须送检,立即处理。规定每日一次。 5)若同一份标本检到3种以上不同细菌则认为标本污染。一般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计数大于105cfu/ml,革兰氏阳性球菌菌落计数大于104cfu/ml,方有诊断意义。 4.痰液: 1)先用冷开水漱口清洗咽喉,用力咳出痰液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小时内接种。 2)符合要求的痰液应在低倍镜视野中鳞状上皮≤10个,白细胞≥25个。

细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的规范化要求 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取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而标本采取与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给临床以误导,延误对患者的正确治疗。为此,我们提出初步的参考意见,并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 1.采集方法:静脉采血,以无菌操作方法抽取血液后,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如果同时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应先将标本接种到厌氧瓶中,再注入需氧瓶,严格防止将空气注入厌氧瓶中。 2.采血时间以及血培养份数: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用药前24小时内采集2~3次血液标本,可使细菌检出率高达99%。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小时采血,亦可在寒战或发热后1小时采集血液标本。特殊感染患者采血培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疑急性发热性菌血症、败血症患者: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在24小时内从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液标本培养。 (2)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1~2小时内采集3份血标本培养,如果24小时后阴性,再采集两份血标本培养。 (3)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先采集2~3份血标本,抽血间隔60 min,24~36小时后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血标本进行培养。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可能会遗漏阳性结果。

(4)可疑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时;应改变血培养方法,以获得罕见或苛养的微生物。 (5)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需马上做抗菌治疗;或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 3.采血部位: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患者,在病灶或髂前(后)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丛污染的可能。要避免从血管插管内取血,因插管常被污染,其培养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是确定病原菌的有力证据。采血时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4.采血量:采血量与血培养的检出率相关,所以采血量一定要足够。成人一般为8~10ml/瓶,新生儿与婴幼儿为1~5 ml/瓶,骨髓采血量为1~2ml/瓶。 5.标本运送与保存:含血样的培养瓶应立即送往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将其放在室温,切忌冰箱存放,因为某些苛养菌可在低温环境中死亡,而使培养阳性率下降。 二、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的标本采取和处理 下呼吸道分泌物(痰)的细菌学检查对病原学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但痰标本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造成病原学诊断和实际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脱节,直接影响抗菌药物的应用、甚至耐药菌的出现或流行。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地带网检查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标本的采集:痰液标本最好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以深咳晨痰最好,主 要有自然咳痰法、支气管镜采集法、胃内采痰法、小儿采痰法和气管穿刺法等。

细菌培养技术

第二节细菌培养检测技术 节概述 细菌的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实验中基本技术之一。大多数细菌均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只有将细菌培养出来才能对它进行研究和鉴定 知识点导航 一.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人工制品。适宜的培养基 能使细菌在体外迅速生长繁殖,便于对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别。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 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菌用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 (一)基础培养基 只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应用最广泛,为制备多种培养基的基础,常见的有肉 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二)营养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或酵母浸膏等有机物,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 菌生长需要或增菌用。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中添加鸡蛋、马铃薯、甘油等。 (三)选择培养基 利用不同种类细菌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而制成,使分离菌大量繁殖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 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的抑制剂能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或使其生长不佳,有利于目的菌的检出和识别 。选择培养基多为固体平板,用于从标本中分离某些特定的细菌。 (四)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有某些特定成分,如糖、醇类和指示剂等,用于检查细菌的各种生化反应,以资鉴 别和鉴定细菌。 (五)厌氧菌用培养基 专性厌氧菌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故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半胱氨酸、硫乙醇酸钠等还原剂,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并应与外界空气隔绝,使培养基本身为无氧的环境。 (六)特殊培养基 为某些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培养之用。如高渗盐增菌培养基、高渗糖增菌培养基、改良Kagan氏培养基等。 二.培养基的制备 制备一般培养基的主要过程基本相似,包括调配、溶化、调整pH、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和 保存。 三.细菌检验室的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 运送

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 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 3.适量的标本 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 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 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 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

(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 1.血培养指针征 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2.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上血培养标本。成年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2ml。(少于病人总血容量的1%).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5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两个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 3.血标本采集的量是影响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比例增长,每增加1ml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需等同于成人。采用一对(需氧瓶+厌氧瓶)组合,比采用二个需氧瓶的组合可检出更多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的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的需要。 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4.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5%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的消毒步骤操作,并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二)痰培养标本采集,运送 1.痰培养指征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规范 一血常规检验标本 1 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紫色帽)采血。 2 注意事项: A 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检验标本 1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管、黑色帽)。 2 注意事项: 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抗凝剂:全血=0.4:1.6)。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三凝血检测(PT、APTT、Fbg、TT、D2-聚体)标本 1 静脉采集枸橼酸钠(109mmol/L,即32.06g/L;抗凝剂:全血=0.2:1.8)抗凝血(枸 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帽)。 注意事项: A 单独采1管血,按抗凝管刻度准确采血至2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 C 采血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D 空腹采血(餐后脂血会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型与交叉配合标本 1 用EDTA-2K(EDTA-K2.2H2O)1.5~2.2mg/ml抗凝(EDTA抗凝管、蓝色帽)采血。 2 注意事项: 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2~3ml。最好单独采血,便于标本保存。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五血流变检查标本 1 用肝素钠抗凝管(肝素钠、绿色帽) 2 注意事项: A 按抗凝管刻度采血至4~5ml。 B 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六尿液常规检查标本 1 住院病人尽量留取晨尿(安静状态下留取清晨第一次尿)。 2 门急诊病人可留取随机尿,但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3 尿液采集于洁净尿杯中,不可使用其它未经洗涤的器皿如药瓶、试剂瓶等。 标本留取后尽快送检(为保证结果准确,必须在2h内完成检测)。 七尿液特殊检查标本 1 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应根据检查目的选择并在检验科领取防腐剂。 A 尿爱迪氏计数或3h计数:甲醛(40%),5ml/L尿液;3h和12h尿沉渣计数的留尿时间 分别为(5:30-8:30)和(20:00-次日8:00)。 B 尿蛋白或尿糖定量:甲苯,5~20ml/L尿液。 C 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和尿钙等:浓盐酸,10ml/L尿液。 2 尿稀释浓缩试验:试验日正常进餐,上午8点排尿弃去,没隔2h留尿一次,至晚 上8点共六次标本;晚8点至次晨8点为夜尿,收集于一个容器中,分别标记时间后送检。 八粪便常规检查标本 1 一般应为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必要时可肛试子取出,但需注明。 2 样品置于洁净容器中,最好用带盖塑料盒。 3 粪便应选取含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4 做隐血试验时,应嘱病人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含动物血的食物。 九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

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常见的个疑问

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常见的个疑问

————————————————————————————————作者:————————————————————————————————日期:

问题1:如何正确应用药物敏感结果? 正确运用药敏试验结果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 首先要确定病原菌,如未找到真正的致病菌,药敏实验不但不能指导用药甚至可能误导临床; 重视耐药监测,这是经验用药的一个重要的参考; 考虑到药敏试验的局限性:体外报告敏感的药物体内治疗不一定有效,而体外报告耐药的药物体内治疗不一定无效。 问题2:是否MIC越低的药物越好? 不一定。因为不同药物对同种细菌,同一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折点均可不同,并且若细菌产生某些特殊耐药机制时,即使体外敏感也应报耐药,另外尚需考虑药动学和耐受性。因此,不能单纯比较MIC值而认为MIC越低的药物就一定越好。MIC只表示一种药物对某一株细菌抗菌作用的强弱,MIC越低(离中介值越远)说明该药物对相应的病原菌的作用越强。只能比较同一种药对同一株菌,若MIC值升高,可认为其耐药性提高。 问题3:是否所有报告的细菌均为病原菌? 不一定。原因如下: 所报告细菌为污染菌或定植菌,细菌培养结果的临床意义大小与所取标本有关。如为血液等无菌标本则临床意义较大,但即使血培养阳性也可能为污染菌。某些标本易受污染如痰标本易于受咽喉部携带菌的污染,尿培养易受下尿道、尿道口寄居菌污染。 可能为应用抗菌药后的菌群交替或菌群失调。特别是原为复数菌感染时,针对优势菌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能非优势上升为优势菌,或广谱抗菌药治疗后可能

出现真菌感染。 有2种以上病原菌时因生长速度不同、营养要求不同,培养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病原菌的种类、数量。 问题4:为什么有时痰涂片结果与痰培养结果不一致? 由于痰标本进行培养和涂片时选取的部位不一致; 某些快生长菌所占比例并不多,但由于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低,能在培养过程中迅速变为优势菌而掩盖其他菌的生长; 标本从采集到接种的时间过长,造成部分苛养菌死亡,在涂片中看到的只是菌的残骸而非活菌。 问题5: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 1.天然耐药 2.可能是药物的敏感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 问题6:为什么有的菌报告很多种药物,有的仅报告几种药物? 报告的药物种类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铜绿假单胞菌报告的药物较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敏较少。 问题7:是否能将所用的药都做药敏试验? 1.没有必要: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物可以预测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2.没有可能:不是所用药物都可以做药敏试验(需要药物在体外稳定,需要有操作标准和解释标准) 问题8: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床治疗无效? ①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并不等同;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敏感≠治疗有效;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规章制度 一、检验科制定标本采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的方式与途径、标本处理、运送、保存环境等内容,要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员工能知晓和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遵循,避免由于标本采集环节因素而影响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二、标本采集前做好事前向患者告知,正确识别患者无误,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采集合格的标本。 三、采集到的标本应有唯一性的识别标志,条形码识别系统。 四、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测,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不得将明知是可能是“失真的”检验标本送检。 五、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对不符合标本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不得上机检测,更不得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与病人安全。 六、为确保生物安全性与严防医院感染,应当使用密闭容器收集标本,开放型容器收集标本应当使用加盖的标本运送箱,加盖封闭放置标本及运送,符合生物安全性要求。应当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将标本分开

放置于标本箱内,避免混淆,血、尿标本分开放置,盛放标本工具应当加盖密闭,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七、具有高危传染性标本、传染病医院的标本以及急诊抢救病人的标本,在采集后应由专人用专门盛具及时送检。 八、标本运送人员在拿取标本时必须佩带防护手套,接触标本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污染。 九、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有紧急处理的程序与措施。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护理目标】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患者、标本、送检准确。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 2、需两人共同核对医嘱,患者的血型必须与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血型 检验报告单、医嘱上的血型相符。 3、告知患者/家属交叉配血的目的与配合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按静脉采血法评估患者的静脉、皮肤情况并进行采血。 5.根据申请用血量决定交叉配血标本的量,若申请用血为200 mL则标本量为2mL,申请用血量每增加200 mL标本量增加1 mL。 6、床旁采血前再需两人同时在床旁再次核对医嘱、患者(按采血容器标签上内容)、患者血型、用血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 7、采血完毕,标本连同输血申请单马上送输血科(或检验科)。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护理操作与解释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血准确、送检及时。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与静脉采血法流程图同。

【护理目标】 标本采集时间及容器符合检查要求,标本无污染,患者安全。 【操作重点步骤】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本采集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抗生素使用情况,准备血培养基。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4.根据医嘱、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血培养基与采血量。 5、采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污染。 6.在申请单上准确记录采血量、采血时间、操作者姓名。 7.采血后,标本马上送检验室,防止标本变质、被污染。 8.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与护理表示理解与满意。 2.采取标本方法正确,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3.标本送检与异常结果回报及时,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