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是指根据教学对象所处的相对区域中具有自己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各种形成美术课程因素的对象来源,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已作为一个被关注的热点。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目的是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

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逐渐意识到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在逐渐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在把一些素材性课程资源加工、转化为课程。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评价和管理,因而出现了新的障碍:一是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仍有大量课程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二是教师们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没有及时深入研讨,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三是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由于不能共享而导致另一层面的浪费。

鉴于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和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地区积极推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了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筛选、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和方法。

一、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

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本地在开发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有城市、社区、校园等;自然材料,有沙石海贝、瓜果作物、花草树木等。

第二是文化资源,包括传统美术文化,有民俗风情、古建筑、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现代美术文化,有当代艺术家美术作品、现代视觉影像艺术(时尚)、现行建筑及装饰等。

第三是社会生活资源,包括各种活动,有节日、庆典活动、文化艺术主题活动;社会机构,有图书馆、展览馆等;网络资源,有局域网、校园网(资料库)等。

案例1: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创新教学

大自然赐予我们丰富的、独特的自然材料,尤其是对很多农村学生,利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解决农村学生美术材料购买的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等情感。

和很多城市一样,笔者所在的城市也遍布众多的小溪,那里富有不同形状不同色泽的鹅卵石。引导学生学习利用身边的这一自然材料来制作镇纸,并将学习的结果(各种图案镇纸、雕塑镇纸、文字镇纸)用于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学习积极性。位临海滨的学校的学生,利用看似普通的随手可得的各种贝壳,如蛤蜊、毛蚶、扇贝、花螺、海胆等,引导学生挖掘出贝壳的独特的造型、色彩和肌理的美,通过寻找、发现、收集、观察、想像、组合、创造等一系列美术活动,把贝壳变成了造型新颖、内涵丰富的玩具、生活用品、小摆件等。

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创新教学。一方面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并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意识及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案例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地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记载着动人的故事;多彩的婚俗文化闪现出历史的内涵;精美的“十里红妆”展现出当地闺阁家具特有的神韵;金碧辉煌的花轿显示出传统工艺的精湛。利用这些地方风俗文化资源开发的美术课程资源既能传承传统的精髓,又从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3:借助文化艺术主题活动资源的美术学习

在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一例是利用当地的国际服装节活动展开的。服装行业是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已举办了6届国际服装节,《宁波的国际服装节》学习小组以美术为主导课程结合语文、英语等,通过对市民的问卷调查,对服装节组委会成员的录音采访,收集服装节的有关照片及每届的基本材料等方法,探究了国际服装节的目的及意义、历届服装节活动的特点、成果与欠缺、本地服装品牌的特点、服装及服装节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二、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尤其是与课程资源相关的新的教师观和教材观

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最显著的是美术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加强。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美术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我们发现很多美术教师对课程资源还存在模糊认识,如果不帮他们去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不帮助教师去分析和探索美术课程资源的内涵、性质、种类和在课程目标实施中的价值,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一句空话,要满足当前本地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只有当美术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才有可能。因此,我们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美术教师队伍放在首位,抓好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及时向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经验,挖掘、调动和利用教师的才能和潜能,帮助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通过美术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美术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新的美术课程的目标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创导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美术教材作为惟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局限,根据社区、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过去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与现代视觉影像的联系,探究地方的、学校所在的社区、学生所在地的本土资源,使学生的生活进入美术教学,使之适应本地区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并建立研究探索的互动网络

组建一支由教研员、师范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组成的具有集行政领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一体的课题研究小组,以课题研究小组为研究核心,不断进行多元多级的“参与式”、“互动式”的研讨、培训,逐渐建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互动网络,因地制宜,开发体现地域特色的地方性美术资源,摸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如为了让教师能够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能够运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法体现教学目标,我们建构了“同课异构”式的研究、备课模式——教师分小组将相同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将教案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在定期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讨活动中,引导教师不要“惟教材、惟教参”,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依据本地、本时期的教学情景导入适合本校区学生学习的美术课程资源,使美术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

独特价值。

(三)因地制宜地筛选、开发、利用各种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

1、师生共同关注与参与。本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现代东方大港,拥有大量内容独特、类型极为丰富的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根据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目标,我们组织美术老师开展社会调查,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和美术教学意义的内容,确立多种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类型,以校本课程和美术课例形式进行开发研究,把教师开发研究的课例用于常规教学活动,取得反馈信息,作出评价,并在教师中交流、利用;组织中学生以小课题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由学生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

2、构建乡土美术教材。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乡土艺术是属于自己的薪火相传的乡土文化。乡土美术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社会群体,进而欣赏乡土、关怀乡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足以自豪的美术作品。乡土美术教材既是国家美术教材的辅助和补充,也是构建学校美术特色的有效方式。由于地方特色的不同,可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呈现出其丰富性,如依托自然资源,鄞州东吴小学编写的《点石成金》,利用学校周围的溪中卵石创作出多彩多姿的艺术作品;北仑高塘小学利用当地的民间艺术编写了《剪纸创作》,学生个个参与,美术教学效果也很可喜;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潜能也是可资利用的有效资源,万里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编写了《版画》,建立了版画工作坊,一大批小小版画家脱颖而出;根据学校的设备,鄞州德培小学编写了《电脑绘画》等等。各学校的乡土美术教材的构建,进一步推动了本地教师对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的信心,提供了参考性方案,也真正地有利于教材选择多元化。

3、建立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过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使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从事工作。在开发课例、编写乡土教材的同时,也逐渐以图书、视听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促进美术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利用、开发。

三、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地域素材美术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过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效,具体表现为:

1、教师参与群体的扩大和研究质量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育工作者们都积极扬帆起航,以“为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核心,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案。本地美术教师对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呈上升扩大态势。通过各种途径的倡导,在创设真诚、平等、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氛围的基础上,采用参与式、合作式、对话等交流形式,教研人员和教师共同研讨、切磋、实验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为美术教师的研究提供平台。通过培训、课例征集、研讨、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参与群体不断扩大,研究质量不断提高。

2、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是面对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他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学生逐渐转变了学习方式。中学生组成的研究性学习正是印证了这点,那一篇篇研究性学习报告是收获也是发现。

当然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如何进一步发掘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内涵,深入寻求美术教育与人文活动、地域文化、多元文化等的联系;二是如何有效地与国家课程接轨,更好地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三是如

何建立一定的评价和管理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利用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可见,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美术手工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那怎么写教案呢?本文是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手工活动教案,欢迎参考借鉴。 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实物花瓶和生活中各种各样形态结构(明暗、色彩、造型、质感)以及花纹不同的花瓶,感知花瓶的艺术造型美。 2.知识目标:教会幼儿用剪纸的手工美术技能,剪出自己所喜欢的花瓶的造型以及其中的花纹装饰。 3.技能目标:幼儿能够掌握对边折剪镂空的剪纸技能,会用衬底的方法让自己的剪纸手工作品变得更美观。 重点: 利用对边折剪的镂空剪法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花纹奇特的花瓶。 难点: 会用衬底的方法让自己的剪纸手工作品花瓶变得更美观。 准备: 1.花瓶、花瓶PPT、剪纸操作步骤图。 2.讲解花瓶时的古筝乐曲《渔舟唱晚》、操作时的背景音乐——《青花瓷》伴奏,花仙子之歌》、扩音器。 3.铅笔22支、剪刀22把,蓝小篓子4个。

4.圆形小篓子4个、蓝白A4纸剪纸、大篓子8个、衬纸、双面胶若干。 5.教师范例两个。 6.课前铺垫:纸张相衬的方法、撕双面胶、花纹的名称等。 过程: 一、直观实物和图像导入: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什么?(它叫花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更多好看的花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播放PPT以及轻音乐《渔舟唱晚》,带领幼儿欣赏和观察花瓶的外形特征和花纹装饰。 1.这些花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带领幼儿认识瓶颈和瓶肚,介绍各种花瓶的瓶口、瓶颈和瓶肚有什么特点?(瓶口有大有小、有各种形状、瓶颈细,瓶肚大) 2.瓶子上有些什么花纹装饰啊?这些花纹都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小结花瓶外形特点以及花纹装饰。 三、出示步骤图,与幼儿讨论如何用剪纸的方法剪出花瓶。 1.刚才我们看了很多美丽的花瓶,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美术手工形式——剪纸来表现花瓶独特的美。我们先剪一个大花瓶。怎样剪出漂亮的花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花瓶剪纸步骤图。 2.幼儿自由讲述剪纸的具体步骤,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太多了,自己看吧呵呵, 1.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有关部门应为每一位学生配齐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至9年级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 2. 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各校应配齐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至少应配齐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配置美术专用教室,并提供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学校应配备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 3.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书籍和杂志、美术教育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4.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社区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民族、民间美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5.鼓励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

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美术作品、教师美术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引进优质美术教学的资源,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 6.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美术教学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城市和农村的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尤其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 7. 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实现美术教育的公平,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20200422113111)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幸福一家人活动目标:1、能知道人物的典型特征。 2、会用废旧物品大胆表现人物的典型特征。 3、体验与同伴合作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会用废旧物品大胆表现人物的典型特征。 活动准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范例,纸筒若干、毛线、 彩纸、水彩笔、胶水等若干。 活动过程:1、通过《手指歌》引出主题,出示图片供 幼儿观察 (1)边出示照片边念手指歌。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指歌, 小朋友想不想听听啊! 师:儿歌《手指歌》 大拇指头是爸爸,爸爸打电脑,哒哒哒(爸爸图片) 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哗哗哗(妈妈图片) 个子高高是爷爷,爷爷修玩具,叮叮咚(爷爷图片) 爷爷旁边是奶奶,奶奶炒芹菜,炒炒炒(奶奶图片) 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我的图片) (2)提供图片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的典型 特征。 师:好听吗? 《手指歌》里面都提到了谁啊?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图片里的爸爸有什么样的特 征呢?妈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爷爷奶奶我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2、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动手操作 (1)同伴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帮助 师:小朋友,瞧!老师做了什么?(出示已做好的范例)好不好看?那你想不想来做一个呀! 你想做什么样子的呢?老师请小朋友们分组进行讨论, (每组有五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做一样,) 师:刚才老师听小朋友们讨论的非常认真,谁来告诉老 师你想做谁?想用什么来做呢?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动手一起来操作吧! 3、齐动手制作《幸福一家人》与同伴分享 (1)同伴间大胆讲述作品,组与组进行分享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发现一个秘密,你想不想知道啊?刚才老师发现小朋友们做的特别棒! 你想不想看看呢?(幼儿进行讲述) 师:小朋友今天做的都非常棒!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还 想继续来玩, 老师将材料投放到区角内,请小朋友在区角活动的时候

(完整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完整版)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使学生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 摘要:绘画是小学生表达思维活动和自身思想情感的特殊语言。通过绘画教学,学生能够利用画笔表达所见所想,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大有裨益。美术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所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因此,美术教师应从小学 美术教学开始,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情感,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放飞思维,从 而促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培养和发展。本文着重就小学美术教学的 有效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学同仁提供些微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肢体表演;放飞思维;疑问 小学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是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提高小学美术教学 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学环境下,美术被定义为副科,许多 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教学可有可无。小学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大多通过展示范画,让学生模仿做画的方法来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科学,又显得呆板,对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毫无益处,相反还会遏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此,小学美术 教师就必须及时转变对美术课程的看法,重视美术在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审美,培养学生创造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小学 生的美术素养得以不断提高。 一、借助肢体表演增添生趣 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简单的一个动作可以表达无数个意思,配合有声语 言则会给人物形象增色添彩。小学生天生是表演的天才。他们可以通过表演活灵 活现地展示各种事物。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可以借 助肢体语言的丰富性和形象性,让学生来扮演各种各样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神奇的大树》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让学生借助肢体语言,通 过表演的形式来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大树,为课堂增添了许多生趣。课堂上,我让 学生说一说大树都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见过动画片里的大树?接着,我让学生 想一想神奇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动作和表情来展示大树的神奇?小学 生活泼爱动,这样的表演环节深受他们的喜爱,一个表演着“目瞪口呆”,一个又 表演着“快速旋转”,一个又表演“瞬间移动”,使得美术课堂充满了童真童趣。学 生受此启发,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神奇的大树。 二、鼓励学生大胆放飞思维 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较浅,有时候难以用复杂而准确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 世界,这时他们就会借助绘画这一特殊的视觉语言,将自己心里想要表达的内容 用画呈现出来。因此,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都是其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述,都应该 是独一无二的。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一概而论,用统一的框架,统一的标准去限制学生的创作,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放飞思维,去想象,用本 身特有的稚嫩的画法去表现世界中的事物。 例如,在学习《秋冬的颜色》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在绘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 大胆地放飞思维去想象,画出秋天和冬天的美。一提到秋天,人们的固有印象就 是金黄的树叶铺满大地,一提到冬天就是白雪皑皑,万物萧条,连世界都是灰色的。于是,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想一想秋天和冬天还可以用什么色彩去表现,如 果是在童话世界里秋天和冬天又是什么样子的。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把自 己对秋天和冬天的情感沁驻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从而促使学生画出了光怪陆离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浅谈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009级美术班赵敏 摘要: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学校内部的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成分,其中的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美术教育及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核心主体。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实施美术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手段。 关键词:课程资源,美术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意义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等。 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二、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学校内部的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在这些板块中,人力资源是最具能动性的成分,其中的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美术教育及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手工制作教案课程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2、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 3、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来设计出有想法的面具。 教学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方法: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小组探究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汇报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面具的资料。(有关面具的由来,发展史,面具的样式------)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好。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和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装饰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那么,怎样去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欣赏面具表演,激发兴趣

师: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让我们要了解一下在各种场面中见到的面具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显示不同地域在各项活动中见到的面具,按照它们的艺术功能进行的分类。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分组讨论,总结规律: 师: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能说出面具的种类吗?(跳神,节日祭祀,生命礼仪,戏剧) 师:对于面具的种类,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都运用哪些材料呢?在观看的同时你要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材料去制作,注意观察它们都在突出的是哪个部位?(出示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面具) 师:通过欣赏面具,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能做成面具。那么,这些面具在设计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去分析:首先:五官夸张;性格多样;色彩丰富;装饰性强。 四、提出要求,小组讨论: 师: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由于审美方面的差异,在面具的艺术造型和色彩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以元旦化妆舞会为题设计面具。请同学们讨论:我们这次活动所需要的面具适合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色彩?来制作。 师:现在我们可以购买到精美的面具来参加化妆舞会。如果,我们自己设计制作充满自己想法的面具,更能从中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请大家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吧。(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五、小组汇报,具体讲解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6年级美术画画图片大全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6年级美术画画图片大 全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1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2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3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4 5年级美术画画图片素材5 鲜花送老师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设计漂亮的花瓣造型。 教学难点: 把一片片花瓣组成一朵花。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带领学生观察各种植物,并能对各种植物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用来表现植物的废旧材料,如旧挂历、吸管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放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问:每年的9月10日是什么节? 老师教我们学习各种知识很辛苦,我们应该尊敬老师、热爱老师,那你想怎样来感谢老师呢?(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找出感谢老师的方式,强调如果自己动手制作礼物,老师会更高兴。) 出示范例:我们亲手制作一束美丽的鲜花送给老师更有意义。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图片,分析其外形、颜色,主要是花 瓣的形状,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一画各种形状的花瓣。 2、试着用各种纸材画画、剪剪各种形状的花瓣。鼓励学生发挥 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好看的花瓣。制作时鼓励学生 使用重叠剪的方法。 3、花瓣设计好了,怎样才能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朵花?并让花茎站立起来?小组讨论,并试着组合一下,看你一组想的方法最多、最巧妙。 4、互相交流好的方法,用更多的方法制作出更美的花。 三、讲评:让学生谈谈创作的体会,介绍一下本组是怎样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制作出这么好看的花的。 布置回家搜集适合表现植物的废旧材料。观察更多的植物造型。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一直没有发挥出它本身具有的重要教育功能,几十年来教学改革总是裹足不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美术教学受传统的习惯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今美术教学中仍存有着很多问题,存有一些不适合素质教育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 (2)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注重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3)在一定水准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述三个方面虽然表现不同,其实根源只有一个,即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视野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才过多地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才不会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系。所以,必须彻底地实行美术教学改革,才能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教师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变革教学方法,实现美术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 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并且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其实这无所谓叫“创作”,而仅仅模仿,因为它不含自主性,创造性。就像“画匠”与“画家”的区别。画匠仅仅按部就班地模仿画别人的东西,而画家则是在创造一种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协助的。所谓协

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进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美术创作教学不但是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声像、游戏、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持续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利用一切机会,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主体形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欣赏美 美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

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4教学总结

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 作者:杨晓媚 学校: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 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传统手工课的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综合性不足,脱离儿童发展实际,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传统的美术手工课中存在那些问题?在新课程背景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手工课会有怎样的发展?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会在教学中创设教学

情景;从教材本身出发,引进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充实制作课堂;新课程也将愈加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未来的 教师会努力加强美术课堂的延伸。 关键词:传统手工新课程标准未来发展趋势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课,主要是对学生艺术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造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它主要的特点是用手制作,是手、脑、眼、协调并用的一种实际操作,也是感觉与思维相互渗透的活动。如果教学得法,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让学生从小就有意识的为美化生活及生存环境动手动脑,从而对其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1]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使智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手工课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今日中国的教育是有充分前瞻的。它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应成为现代社会不断自我更新的动力之一。与今天相比,面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肯定还会有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势必会有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美术教育当然不会例外。那么,小学美术手工课改后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根据传统小学手工课中的一些问题做一点推断或透视,以便迎接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 1. 传统美术手工课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美术手工课过于注重于美术专业性质,偏重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文化的滋润,更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割裂了美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类现实社会中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显然,传统手工课教学中老师教一步,学生跟着学一步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1学生的兴趣性不够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的内容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学起来会更快更轻松。但是目前很多传统中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美术教师一般都是向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进行临摹或写生的造型训练,而大部分学生对这种课程则容易感到单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过于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具有传递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功能特别是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美却“熟视无睹”,发现不了美,体验不到美,感受不到美的熏陶,更谈不上为美而感动。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又何来对美术手工课的兴趣呢?学生没有兴趣,又怎么能上好美术手工课呢? 1.2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往往在处理教学问题时,受到“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局限,常常将学生当作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课堂上示范操作要做到规范、准确、熟练。并且认为“示范讲解”是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更是手工课教学的关键,而学生的模仿操作、反复实践、形成技能是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像保姆似的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喂”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缺乏主观能动性。 1.3 手工课程的综合性不够 旧的教学大纲中把美术教学内容大致分成绘画、制作、欣赏三块,这三大内容界限清晰,独立性比较强。针对每一堂课,又把教学目标定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技能、技巧训练,忽略对学生审美感受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学生学的和实际生活环境相脱节,并且课程的安排综合性不足,趣味性不够。如小学二年级教材中制作《做笔筒》、《我喜欢的鸟》等课,单纯以折叠制作为主,缺乏新意。 1.4学生的思维与创作形式受到了局限 创造能力尽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法,往往抑制了这种潜能的发掘。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再则,学科教学时,学校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统一的,固定的,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材料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江山市江东小学课题组* [摘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学校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本课题研究以美术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和具体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效果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基层美术教师依托当地的社会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等因素,通过搜集素材来新编或改编教材,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修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校本课程社会资源整合学生发展 第一部分背景及意义 课题组负责人:何耀胜报告执笔者:何耀胜其他成员:姜建忠、陈军、林敬华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重点转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取向。标志着“校本课程”真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它是国家和地方课程有利的补充。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在《美术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上述突破,作为美术老师在利用好原有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 美术教育现状也要求美术教师根据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现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一般只有20课。而课程设置要求小学阶段每星期要上2节课,所以美术课本往往半个学期就上完了。而另外半个学期就要教师自己找教材上课。利用各种资源开发符合实际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的快乐,在培养美术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他的综合能力,教师教的也轻松。所以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第二部分实践与探索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项目,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而美术教育是一种国民的教育,在国际教育界中正日益受到重视。“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所以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强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那么,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怎样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可以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习创造精神的源泉,是学习美术的推动力之一。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

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1.1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引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其中涵盖的道理就是告诫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的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平淡无奇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以出乎意外的新颖感受,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巧妙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 1.2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 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 1.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是艺术

对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美术手工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手工也是人类劳动的一种行为和智慧,通过手的技能并借助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反映出了儿童的智慧和创造的能力。所以手工制作课也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之一。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要想提高美术手工课教学的效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我就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1“示范——模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手工制作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通常教师先情境引入课题,例如:在刚开始教授美术手工课时,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和单一,往往就是在课前做好示范作品,然后情境导入新课,在提袋的设计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生活中的手提袋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出课题。然后向同学们展示手提袋的示范作品,学生们立刻被激发了兴趣,跃跃欲试想立刻动手制作。接着我马上提问:“怎么做的?同桌合作交流。”可学生交流了没一会儿,因怕学生独立思考会耽误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怎么做”、“要留意什么”统统告诉学生,怕学生还不明白,就示范一下,要么就用课件演示一下。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就开始了对我的示范作品的模拟制作。所以做出来的作品往往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富,没有发挥出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其实手工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掌握制作方法,关键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遇到困难的技术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先别

忙着“解”,把学生的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解决方法。 想想、做做、做错、再试,失败了没关系,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技术探索的意识。 2“尝试——点拨——改进”模式下的高效课堂 鉴于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尝试、点拨、改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生生多项互动,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模式概述:第一步,尝试。 在尝试制作过程中,探究制作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树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教师马上提出让学生尝试制作的问题,学生进行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巡视中观察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激发尝试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欣赏作品、玩一玩作品、猜一猜作品、设疑提问等,教师可视详细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尝试问题要注意难易要适度,要让学生在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例如:①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对于较复杂的作品,我们只要让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清重点或难点部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尝试。②在整体构思上进行尝试。有些手工制作课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只差整体的设计、构思,这时,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整体构思,不用急着尝试完成整个作品,缺乏设计思考。 第二步,点拨。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及大纲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内容说明 二、内容标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 一、案例 二、名词术语解释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初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

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四个学习领域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 研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共同去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界定、理论假设 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

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教师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并以情感为主导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欣赏其内涵。 2、通过研究,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孩子提升美术欣赏能力 3、通过研究,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灵活运用教材,善于结合实际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1、前期尝试阶段: (1)组建课题成员 (2)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 (3)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4)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5)尝试研究 2、具体实施阶段: (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明确分工合作。 (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 (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教学设计:匠心独具巧编纸篮一教学背景: 江西省铅山县古镇河口,江南四大名镇之一。铅山的林业,茶业等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发展,铅山以毛竹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的加工业逐渐繁荣,尤以武夷山等地的竹编花篮等工艺品更是远销国内外,享有盛誉。“五一”期间,本人带领学生来到了竹制品工厂,让学生先睹为快,大饱眼福,观看了工艺品整个制作程序,并让工艺品大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回校后,我们以纸代竹,进行竹篮的再度创作,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有很强的创作欲望。 二教学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三活动材料: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3——4张,铅笔,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剪刀,60厘米长直尺,彩带,贴纸等。 四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欣赏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竹编艺术。 2 学习纸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创作的精神。

五教学难,重点: 1 纸篮的编制方法,技巧和松紧等力度的掌握。 2 创作出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有特色装饰的个性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 1 学生回忆工艺品竹篮制作的整个程序,并通过投影机播放伴有音乐的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并萌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2 我们以纸代竹能编制出那么漂亮的作品吗?观看过程中老师分析每个环节的要点和基本技能。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整个制作程序。 “破”竹——编制篮底——编制篮身——“锁”口——制作提手——装饰点缀(二)借鉴 1 裁纸带(同传统工艺中的“破”竹):把各种彩卡全部裁成2厘米宽的纸带,以备编制用。 要求:纸带要裁的均匀,平直。 (三)展示: 老师展示自己精心创作的造型,风格,装饰等不同的几款作品。(学生惊讶,好奇,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美术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不可替代 2、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3、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二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三是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5、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不仅是内容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6、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和客观事实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7、在针对具体的美术作业、作品评价时应该考虑学习态度和作品表现两个方面。 8、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的总原则是不“伤筋动骨”,而着力于使之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更适应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9、美术课程具有视觉性,可以从接受和传播、创造手段、存在方式、培养目标四个方面来理解。 10、一般来说,评价的时机可以从教学的不同阶段切入,包括学习开始、学习过程、学习结束三个阶段。第一,学习开始时进行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第三,学习结束进行评价。10、前置性、形成性、结果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于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B、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C、采用一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D、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2、下列资源中:①学校资源②自然资源③社会资源④网络资源⑤物力资源 属于美术课程资源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3、下列说法中:①形式大于内容②一味地“鼓励”产生误导③重结果轻过程④对学生的评价是错误的。属于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关注文化与生活 D、注重审美精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