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上册数学 等式的性质

七年级上册数学 等式的性质

七年级上册数学 等式的性质
七年级上册数学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一、 基本概念

1、等式的定义: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

、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区别:等式:含有等号,等式的两边可以是代数式。

代数式:不含有等号。

二、 活学活用

1、用“=”或“≠”填空

5+3_____12-5 8+(-4)_____8-(+4) 1+5(-2)_____-12

2、(1)如果2x+7=10,那么2x=10-__________;

(2)如果5x=4x+7,那么5x-________=7;

(3)如果2a=1.5,那么6a=________;

(4)如果-3x=18,那么x=________;

(5)如果x+8=y+8,那么x=________;

(6)如果x-3

2y 32-=,那么x=________; (7)如果-5x=-5y ,那么x=________;

(8)如果==a a 那么,24

________; (9)如果-1=x ,那么x=________;

(10)如果x=y,y=8,那么x=________;

(11)如果x=0,y=0,那么x=y=_______。

三、 解题能力展示

1、如果x+y=0,那么x=________;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___________。

2、如果xy=1,,那么x=________;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___________。

3、如果x=-y ,那么x+_____=0;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___________。

4、如果x=y

1,那么x ×_______=1。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___________。

5、根据等式的性质求未知数 X-4=29

2

1x+2=6 3x+1=4 4x-2=2

6、列方程解答

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6棵,有多少人种树?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要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 1.正数(position number):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negation number):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 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6.相反数(opposite 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absolute value)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七年级数学解方程-等式的性质(含答案).

解方程-等式的性质 一、选择: 1.下列式子可以用“=”连接的是( ) A.5+4_______12-5 B.7+(-4)______7-(+4) C.2+4×(-2)______-12 D.2×(3-4)_____2×3-4 2.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 得a+5=b+5; B.由a=b 得99 a b =--; C.由x+2=y+2得x=y; D.由-3x=-3y 得x=-y 3.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 a b c c =,那么a=b; C.如果a=b,那么a b c c =; D.如果a 2=3a,那么a=3 二、填空: 4.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崐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x+8=10,那么x=10+_________; (2)如果4x=3x+7,那么4x-_______=7; (3)如果-3x=8,那么x=________; (4)如果 13x=-2,那么_______=-6. 5.完成下列解方程: (1)3-13 x=4 解:两边_________,根据________得3- 13x-3=4_______. 于是-13 x=_______. 两边_________,根据_______得x=_________. (2)5x-2=3x+4 解:两边_________,根据_______得________=3x+6 两边_________,根据_______得2x=________. 两边_________,根据________得x=________. 三、解答题: 6.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x+3=2 (2)-12 x-2=3 (3)9x=8x-6 (4)8y=4y+1 7.解下列方程: (1)7x-6=-5x (2)-35x-1=4; (3)2x+3=x-1 (4) 34522100100 x +=+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学思想方法是七年级数学知识的精髓。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 (1)凡能写成q(p,q为整数且p 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p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 不是有理数;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整数零(2)有理数的分类: 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 a 0 a是正数; a 0 a是负数; a 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 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

-(a-b+c)= -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a(a 0) a(a 0) (2) 绝对值可表示为:a 0(a 0) 或a ; a(a 0) a(a 0) (3) a a 1 a 0 ; a a 1 a 0;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0,非负性;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必备知识点

初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做题技巧: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0 a是正数; 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 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练习题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1.在4x-2=1+2x两边都减去_______,得2x-2=1,两边再同时加上________,得2x=3,变形依据是________. 2.在1 4 x-1=2中两边乘以_______,得x-4=8,两边再同时加上4,得x=12,变形依据分别是 ________. 3.一件羽绒服降价10%后售出价是270元,设原价x元,得方程() A.x(1-10%)=270-x B.x(1+10%)=270 C.x(1+10%)=x-270 D.x(1-10%)=270 4.甲班学生48人,乙班学生44人,要使两班人数相等,设从甲班调x人到乙班,?则得方程()A.48-x=44-x B.48-x=44+x C.48-x=2(44-x)D.以上都不对 5.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按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对应的密文a+1,2b+4,3c+9,例如明文1,2,3对应的密文为2,8,18,如果接收的密文7,18,15,?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4,5,6 B.6,7,2 C.2,6,7 D.7,2,6 6.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4x-7=13;(2)1 2 x-2=4+ 1 3 x. 7.只列方程,不求解. 某制衣厂接受一批服装订货任务,按计划天数进行生产,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0套服装,就比订货任务少100套,如果每天平均生产32套服装,就可以超过订货任务20套,问原计划几天完成? 8.某校一间阶梯教室,第1排的座位数为12,从第2排开始,?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增加a个座位.(1)请在下表的空格里填写一个适当的代数式.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教案

3.1.2等式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用等式的一条性质)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1.渗透“化归”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a”.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5=22;(2)0.28-0.13y=0.27y+1. 【教学说明】第(1)题要求学生给出解答,第(2)题较复杂,估算比较困难,此时教师提出:我们必须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法.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实验演示: 教师先提出实验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思考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然后按教科书第81页图3.1-1的方法演示实验. 教师可以进行两次不同物体的实验. 2.归纳: 请几名学生回答前面的问题. 在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

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比如“8=8”,我们在两边都加上6,就有“8+6=8+6”;两边都减去11,就有“8-11=8-11”. 3.表示: 问题1你能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说明:等式两边加上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 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的形式来表示? 4.观察教科书第81页图3.1-2,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实验加以验证吗? 在学生观察图3.1-2时,必须注意图上两个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观察后再请一名学生用实验验证. 然后让学生用两种语言表示等式的性质2. 问题3你能再举几个运用等式性质的例子吗? 如:用5元钱可以买一支钢笔,用2元钱可以买一本笔记本,那么用7元钱就可以买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15元钱就可以买3支钢笔.相当于: “5元=买1支钢笔的钱;2元=买1本笔记本的钱. 5元+2元=买1支钢笔的钱+买1本笔记本的钱. 3×5元=3×买1支钢笔的钱.” 问题4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怎样运用上面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呢? 我们来看一下教科书第82页例2中的第(1)、(2)题.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 设问1:怎样才能把方程x+7=26转化为x=a的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两边减7,得: x+7-7=26-7, x=19. 设问2:式子“-5x”表示什么?我们把其中的-5叫做这个式子的系数.你能运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七年级上3.1.2《等式的性质》教案

3.1.2《等式的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至第8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天平,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式的两条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能运用这两条性质解方程. 2.难点:由具体实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 3.关键:了解和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关键.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可以估算出某些方程的解,但是仅依靠估算来解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很困难的.这一点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体会到.因此,我们还要讨论怎样解方程.因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为了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研究等式有什么性质? 二、新授 1.什么是等式? 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例如:m+n=n+m,x+2x=3x,3×3+1=5×2,3x+1=5y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我们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2.探索等式性质. 观察课本图3.1-2,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上同样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从右往左看,是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结果天平还是保持平衡.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 等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相等. 例如等式:1+3=4,把这个等式两边都加上5结果仍是等式即1+3+5=4+5,把等式两边都减去5,结果仍是等式,即1+3-5=4-5.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 运用性质1时,?应注意等号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例如,对于等式3+4=7,?如果左边加上5,右边加上6,那么3+4+5≠7+6.观察课本图3.1-3,由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可以发现,如果把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量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类似可以得到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相等. 怎样用式子的形式表示这个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

七年级数学等式的基本性质

3.4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难点: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天平,砝码.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温故知新: 实验一:天平一边放重300克的一本书,另一边放50克的砝码多少各个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准备天平,让学生边做边观察边思考 活动(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天平平衡后,两边分别同时放上两个砝码,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试一试。 问题二:如果把天平看成等式,你能得到什么规律,试一试用文字语言叙述后再用字母表示 先合作、交流,后找多名学生归纳规律,在学生都理解后教师出示: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X+c=y+c x-c=y-c(c为一个代数式) 问题三:如果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你能得到什么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小组进行实验,总结规律。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设x=y, 则:cx=cy x/c=y/c (c为一个不为零的数) 活动(三)拓展运用: 例1 解下列方程: (1)X+2=5 (2)3=X-5 第一题教师领学生完成,给出解方程的完整步骤,逐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第二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能力。 例2 解下列方程: (1)-3X=15 (2)-N/3-2=10 学生独立完成(两生黑板练习),后两生给与评价。 活动(四):议一议: 通过对以上两个方程的求解,请你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你的解对不对? 合作交流并回答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11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归纳总结 (全) 有理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 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案1

3.1.2 等式的性质 一、内容及其分析 (一)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等式的两条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分析: 了解和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关键。借助天平直观图示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目标及其分析 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等式的性质在解方程过程中是依据和关键,但是后面还要学移项、合并等方法,所以两条性质只定为了解,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等式性质渗透“”化归的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把方程化归为X=a 的形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同学们在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方程化归为X=a 形式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困难,特别在减法或(除法上有困难)是加(减)含字母的式子;符号遇到负号变换有难点。 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概括,让学生在已有的合并同类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认知的基础上,从具体例子出发,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的基本流程 (二)教学情景 问题及例题 1、本节课的学习导入 观察下面方程,你能求出它们的解吗? (1)3X-5=22 (2)0.28-0.13y=0.27y+1 上节课方程的解都是估算出来,但仅靠估算来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很有困难,因此我们还 本节课的学习导 入 等式性质的导出及其表示(到用直观天平稠示) 等式的性质的应用(解议程) 目标检测 小结配餐作业

要讨论怎样解方程,因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我们先来研究等式具有什么性质? 设计意图:(1)题为了复习,第(2)题用观察比较困难,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出新课。 2、等式性质的导出及其表示 问题2:观察本图3.1-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从左往右看,发现如果在天平的两边都加上同样的量,天平保持平衡。 从右往左看,发现如果在天平的两边都减去同样的量,天平保持平衡。 师:等式就像平衡天平;具有上面事实同样的性质。 例:2=2 1+3=4 反例:1+2+5≠3+2 2+1=2+1 1+3+5=4+5 2+0=2+0 1+3-5=4-5 2+(-3)=2+(-3) 生: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师:用式子形式怎样表示? 生:如果a=c,那么a±c=b±c 问题3、观察课本图3.1-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类似可以发现:如果把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量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类似可以得出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怎样用式子形式表示?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a b c c 问题1、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问题4:你能举几个运用等式性质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会初步应用 3、等式性质的巩固及应用(解方程)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等式的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试卷 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1 等式的性质 1.下列变形依据等式性质2的是( ) A .2x =0,则x =0 B .x -3=1,则x =4 C.x 0.1-1=0,则x 0.1 =1 D .m =n ,则m +x =n +x 2.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3x -1=2x +1,则x =0 B .若ac =bc ,则a =b C .若a =b ,则a c =b c D .若y 5=x 5 ,则y =x 3.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得结果仍为等式: (1)若x +5=3,则x =3+____________; (2)若2x =6-3x ,则2x +____=6; (3)若0.2x =1,则x =____;

(4)若-2x =8,则x =_______ 4.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的是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若2x +7=10,则2x =10-7; (2)若5x =4x +13,则5x -4x =13; (3)若-3x =-18,则x =____; (4)若3(x -2)=-6,则x -2=_______,∴x =____. 知识点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 (1)8+x =-5; (2)-3x +7=1; (3)-y 2 -3=9. 6.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4x +2=3x +1,得4x +3x =3+1 B .由7x =5,得x =57 C .由y 2 =0,得y =2 D .由x 5 -1=1,得x -5=1 7.根据等式性质,方程5x -1=4x 变形正确的是( ) A .5x +4x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最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七年级上册数学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一、 基本概念 1、等式的定义: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 、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3、区别:等式:含有等号,等式的两边可以是代数式。 代数式:不含有等号。 二、 活学活用 1、用“=”或“≠”填空 5+3_____12-5 8+(-4)_____8-(+4) 1+5(-2)_____-12 2、(1)如果2x+7=10,那么2x=10-__________; (2)如果5x=4x+7,那么5x-________=7; (3)如果2a=1.5,那么6a=________; (4)如果-3x=18,那么x=________; (5)如果x+8=y+8,那么x=________; (6)如果x-3 2y 32-=,那么x=________; (7)如果-5x=-5y ,那么x=________; (8)如果==a a 那么,24 ________; (9)如果-1=x ,那么x=________;

(10)如果x=y,y=8,那么x=________; (11)如果x=0,y=0,那么x=y=_______。 三、 解题能力展示 1、如果x+y=0,那么x=________;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___________。 2、如果xy=1,,那么x=________;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___________。 3、如果x=-y ,那么x+_____=0;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___________。 4、如果x=y 1,那么x ×_______=1。 这就是说,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___________。 5、根据等式的性质求未知数 X-4=29 2 1x+2=6 3x+1=4 4x-2=2 6、列方程解答 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6棵,有多少人种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结构

一:有理数 知识网络: 正分数负分数 正整数0 负整数 概念、定义: 1、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 2、 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 3、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 4、 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 5、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 6、 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 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21、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在a n 中,a 叫做底 数(base number ),n 叫做指数(exponeht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 等式的性质 教案

《七年级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第2课时 3.1.2等式的性质 【教学课型】:新课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可以安排一课时,在课堂中,师生可以同做演示实验,得出等式的性质,然后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等式的意义,掌握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出等式的例子;用语言叙述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等式 变形;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2.过程与方法:通过等式的两条性质的学习,体会由等式走向新等式的解题思想,即为以后方程 的同解变形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式的两条性质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等式概念的认识理解,等式性质的归纳。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变形等式。 【教学方法】:采取引导发现法,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 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现在学生回忆一下: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可以估算某些方程的解,但是仅靠估算来解方程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讨论解方程,为了解方程,大家首先要想想等式有什么性质呢? 给出如下的数学关系:(出示幻灯片) 1+2=3; 3x+5; a+b=b+a ; 6=2×3; S=ab ; 4+x=7。 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关系?由学生回答“相等关系”后引出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含义,分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演示实验: 两只手中各拿4支粉笔,现在我们再分别从粉笔盒里拿出两支,放入相应手中,问两只手中粉笔个数的关系?如果我们将开始手中的粉笔各放回两支怎么样呢?扩大到原来的2倍,或缩小到原来的2倍,结果还是相等。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实验抽象为一个数学问题。 即:4=4 42424242+=+?=??--,???÷÷??42=4242=42。 提出问题:由上面两组等式变形,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等式变形什么结论?把上面式中2改3或-5行吗? 学生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启发学生怎么样用精炼的语言叙述,或分组推荐代表回答。 再观看下图:由它能发现什么规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等式的性质》典型例题(含答案)

《等式的性质》典型例题 例1 回答下列问题; (1)从c b b a +=+,能否得到c a =,为什么? (2)从bc ab =,能否得到c a =,为什么? (3)从b c b a =,能否得到c a =,为什么? (4)从b c b a -=-,能否得到c a =,为什么? (5)从1=xy ,能否得到y x 1=,为什么? (6)从y y x =?,能否得到1=x ,为什么? 例2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哪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853=+,那么-=83 ; (2)如果632=-x ,那么+=62x ; (3)如果123--=x x ,那么+x 3 1-=; (4)如果52 1=x ,那么=x ; (5)如果21231-=-x x ,那么-x 31 +-=2 1 ; (6)如果2)32(4=-x ,那么3 2-x = ; (7)如果22-=-y x ,那么=x ; (8)如果 32y x =,那么=x 3 . 例3 请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x x 6109=- ① 例4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392=+x (2)2 165.0= -x (3)734=-x 例5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部分学生到游乐园游玩,并有一名带队去师.游乐

园的门票成人8元,学生5元,此次购买门票共花183元,问共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例6 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1)52=+x ;(2)53-=x ;(3)153=-x ;(4)1023 =-- u . 例7 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如果要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那么需从乙队抽调多少人到甲队? 例8 A 足球队进行足球联赛,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A 队一共比赛了10场,并保持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A 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例9 一商店把某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知得20%的利润率,若该商品的进价是每件30元,则标价是每件_________元. 例10 某药店经营的抗病毒药品,在市场紧缺的情况下提价100%,物价部门查处后,限定其提价的幅度只能是原价的10%,则该药品现在的降价的幅度是( ) A .45% B .50% C .90% D .95%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a 是非负数);a ≤0 ? a 是负数或0(a 是非正数). (4)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如1.5的相反数是-1.5,-12的相反数是12,a 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3.14-π的相反数是π-3.14;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即: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除0外).(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例如:|5|=5, |π-3.14|=π-3.14 0的绝对值是0, 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例如:|-5|=5, |3.14-π|=-(3.14-π)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