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主要表现: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只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管理贪污成风,营

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②经济上,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流

民不断增加,赋税徭役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益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例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与,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均被飞驰;

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是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社会的演变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 军事侵略:

①平等条约: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北京条约》;

中俄《瑗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1884年中法战争——中法《中法新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法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②.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894年11月,日军占领旅顺,连续进行乐的4天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年,俄国人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2政治控制:

①控制中国内政;

②操纵中国外交;

③享有领事裁判权;

④把持中国海关;

⑤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⑥扶植、收买代理人;

3. 经济掠夺:

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

《天津条约》——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伊犁、

喀什葛尔

②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③对华倾销商品;

④对话资本输出;

⑤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一是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二是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

以环赔款;三是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四是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五是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4.文化渗透:

①宗教渗透和侵略;

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污蔑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者炮制“黄火伦”,急即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人一旦觉醒,并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

综上所述,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了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共同阻碍了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他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现金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因此,在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中华民族同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也就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斗争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

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第六,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发生

变化)

<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个部分:

①产生: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

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

②两个部分: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

①形成: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

量和社会机车也更广大一些、鸦片战争后,资本在广州和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得以扩充。

②特点:

第一,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革命性最强;

第二,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他住哟是有破产的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三、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二者的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通知,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②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年5月,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联络附近103个乡,设下埋伏,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台湾人民的饭侵略斗争: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为国捐躯得清政府爱国将领:

①片战争开始后:

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

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7月副都统海龄(满族)在镇江战死疆场;

②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859年6月,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战死;

③日甲午战争中:

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警员监管黛林永胜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2.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②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①社会制度的腐败;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是最根本的原因。

2.第一次言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魏源与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严禁鸦片,组织渔民等以抵御外国侵略以外,注意了解西方,赞成正常的对外贸易。1839年他组织编成了《四洲志》;

①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种树世界各国历史、地理

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

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②严复与“救亡”口号: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

的口号。

③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

最强音。

第二章对过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次鸦片战争——19世纪末)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金田起义——3月,东乡称王——9月永安建制——1853年3月定都天京——1856年9月,天京事变——1864年7月,天京陷落(泰平天农民战争失败)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广东省花县人,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天京事变: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右声道帅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2、《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①.性质: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②.主要内容:

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天地分为9等,

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一半;

●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

25户为一两,分得土地的农民都要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每两生产的农副业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

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支出也由国库统一分配。

3、《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①性质: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

土地问题。

②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洗吸取外国的科学技

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

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

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认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

谤国法。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①.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的把信封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说明他们对外国

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②.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

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5、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力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军所到之处,毁掉孔庙,杂碎孔子牌位,洪秀全还设立“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

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1、奕 与洋务派:

封建统治中的部分成员如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恭亲王奕 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 、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

3、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

1)兴办近代企业:

①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其中重要的有:

●沪(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及哦啊大可称之为近代军

事工业的兵工厂)

●宁(金陵机器局)

●闽(福州马尾船政局)

●津(天津机器局)

●张之洞在汉阳办的湖北枪炮厂;

②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出了继续半军事工业以外,还开始举办民用企业,

经营轮船、电报、采矿冶炼、与纺织工业四个部门。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主要由政府派官员管理,主要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几种形式。

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2)建立新式海陆军:

到19世纪90年代,分别建成南洋、北洋、广东、福建水师,北洋是清政府海军主力,

一直由李鸿章管辖。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主要有三种新式学堂:①翻译学堂②工艺学堂③军事学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四,清政府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

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1、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

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里,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

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畴设武备学堂;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光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

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3、戊戌六君子:1898年9月28日被杀于北京菜市口的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

深秀、康广仁六人。

4、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

第一,向皇帝上书:1895公车上书;

第二,著书立说: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

◆梁启超《变法通议》

◆谭嗣同《仁学》

◆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汉译名为《天演论》;第三,介绍外国的变法;

第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5、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内容和意义:

①内容: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医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②意义: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的正面交锋。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6、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

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

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

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

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

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7、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具体原因: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

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托古改制”。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3)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第三章辛亥革命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1年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清末新政内容:①改革官制整顿吏治;②改革兵制;③改革学制;④奖励共商兴办实业。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

1894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2、中国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为纲领,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辩

1.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

①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

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②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

国。

③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

价收买。

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①内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②意义:

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革命力量的壮大。

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保路风潮

1911年4月27 日,在黄兴带领下,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保路运动

2、武昌起义

1911.10.10,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1912.2.12,清帝退位,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地址终于覆灭

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1912.1.1)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①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②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

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③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

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1.3):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二、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局限性: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就;

②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③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三、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北洋军阀的统治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2、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1913.7发动二次革命

2)1914.7组织中华革命党

3)1915.12.25发动护国运动

4)1917.7中,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5)1920.11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

1.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提倡将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总体上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家并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思想方法形式主义)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

偏向,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二)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社会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一个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式开展革命。

三、五四运动(1919.5.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发生条件: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

(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2.五四运动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1、早起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

运动表现:

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②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③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

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②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

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

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1.早期组织:

1920.8,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

2.早期组织的活动

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到工人中区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③进行关于建档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特点及其意义

1、1921.7.23,中国共产党一地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其意义:

历史特点:

①(“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②(“根正苗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①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③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

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三、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7,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内容:

①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②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③最低纲领(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

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工人方面: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1922.1香港海员罢工~1923.2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历时13个月;

2.农民方面

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2.8,中国能够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

1923.6,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会议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一个人名义加图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统一战线;同时强带哦,在工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是,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共三大正确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

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①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

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私有;

③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

况。

(二)国民运动的兴起

1924.7 广州沙面租界罢工胜利,标志工人运动从低潮专向高潮

1925.3.12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924.5 黄埔军校成立

1925.1 中共四大: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当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张那个弄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以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

1925.5.14 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反日大罢工),是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的起始

1925.6.19 省港大罢工,坚持16个月,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1925.7广州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8月国民政府所辖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926.7.9 北伐正式开始

1927.春北伐胜利进军

(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1957.2.9国民政府收回汉口就将租界

三、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

1926.3月和5月,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事件

1927.4.12 蒋介石上海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义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4.18 ,蒋介石在南京伶俐国民政府

1927年4、5月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

1927.7.14,汪精卫武汉“分共会议”

1927.7.15,汪精卫宣布同共产党决裂,至此,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二)国民革命失败及其意义

1.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①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

力量悬殊;

②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

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主观原因:

①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

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2.国民革命意义:尽管失败了,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①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②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一、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

(一). 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1928.12.29,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1. 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

①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③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④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

1.国民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根本上说,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是为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大门,从1927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十年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的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是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③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的膨胀起来;

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是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并受到多方面的阻碍:

a.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达;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本

国官僚资本;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e.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1.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2.中间党派:

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②乡村建设派

③中华职业教育社

④中国青年党

⑤中国国家社会党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

(一)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环境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全国自考2010年1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D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B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5.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C ) A.买办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D ) A.兴中会的成立 B.华兴会的成立 C.光复会的成立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C )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宪法》 9.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10.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B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保路运动 D.五卅运动 11.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D )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2.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工人运动是( C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13.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这套题整理的不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分) 1.1936年10\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 (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 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 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 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 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 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C.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 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 (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

(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 是(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 主要领导人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D.张君劢 D.邓演达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内容.

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1842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望厦条约》:1844 《黄埔条约》:1844 《爱珲条约》:1858 《天津条约》:1858 《北京条约》:1860 (1开天津为商埠;(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英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昕(此字为言字旁当政。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中俄改订伊犁条约》:1881 《中法新约》:1885

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②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③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④此约签字后6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⑤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马关条约》:1895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岛为由,又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片面最惠国待遇。 《辛丑条约》:1901 (1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中俄声明文件》:1912 《二十一条》:1915

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自考真题】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答案】A 【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 【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集中反映了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完整word版)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B. 俄国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俄国 2.【单和鼠 B. 牛和猪 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 A. 兔羊 D. 鸡和鼠 正确答案:兔和鼠 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A. 帝国主义太弱 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 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 A. 《盛世危言》 B. 《劝世良言》 C. 《资政新篇》 D. 《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答案:《劝世良言》 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安庆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 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 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D. 轻敌所致

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兴中会 正确答案:兴中会 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 B. 驱除鞑虏 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创立民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1) 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D )A.俄国B.日本C.美国D.美国 2、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在1893年编成《四洲志》的是(A )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原道醒世训》B.《原道觉世训》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5、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掌管洋务的中央机关是(A ) A.总理个管事务衙门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外务部 6、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7,.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史称(B ) A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C 武昌起义D 湖口起义 8.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B ) A广东 B 四川C湖北D 湖南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 《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的失败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11.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鼎发动了抗日反蒋的(B ) 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 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 12.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A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去的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中条山战役D长沙战役 14.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以身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B ) A佟麟阁B张自忠C戴安澜D赵登禹 15.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A )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 16.国民党军队在1946年6月挑起了全面内战,其起点是大举围攻(A ) A中原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 17.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C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1947年12月,在香港正式宣布成立的中国民主党派是(A ) A中国民主促进会B九三学社C中国农工民主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20、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D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21、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成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B ) 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 23、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C ) A.刘少奇B.薄一波C.陈云D董必武 24、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B )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复习资料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超级强悍) 第一章 一、选择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2、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5、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的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6、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7、世界历史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9、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望夏条约。 10、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英法联军。 11、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日本。 12、从中国攫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最大的国家是俄国。 1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 14、首先规定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 15、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总理衙门。 16、英国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17、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18、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资本 输出。 1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1、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22、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为帝国主义制造侵 略有理 的舆论。 2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 2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7、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致远号。 28、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冯子材。 29、中法战争期间,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刘铭传。 30、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3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 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中国近代史纲要(超精华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1 2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 5、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6、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 2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3708近代史纲要(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b )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姚莹 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5、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是(D)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兴国土地法》 C、《井冈山土地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6、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b ) A、国民党 B、共产党 C、中间势力 D、东北军 7、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c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 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b )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10、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 d) a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表现为( abcd)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E、外交讹诈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是指( abc) 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 主义的束缚 B、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 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 气 E、进步革命与反动落后 3、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 bcd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 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4、没收官僚垄断资本的性质是 (bc )bd A、资本主义的 B、社会主义的 C、民主主义的 D、新民主主义的 E、国家资本主义的 5、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 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 要思想,其中有( bcde ) A、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段的思想 D、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E、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 20分) 1、五四运动 2、遵义会议 3、过渡时期总路线 4、科学发展观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 关系。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 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 30分) 1、如何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那 些主要成果?为什么会取得这 些成就?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起点是( a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a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 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 企业 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 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c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 互相制约 B、帝国主义的社会内部矛盾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 反侵略斗争 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D、中共二大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和共同纲领是( d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共一大纲领 D、新三民主义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道路理论成为我党的指导思 想,是在( a )d A、八七会议后 B、中共六大后 C、古田会议后 D、遵义会议后 7、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 地政策是( d )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B、消灭富农 C、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D、减租减息 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 会 9、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 标志是(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一道确立为我党指导思想,并 写入党章是在( d )c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ab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 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E、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2、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及其走狗的伟大斗争有(acde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卅运动 E、解放战争 3、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 (abd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小资产阶级 D、官僚资本主义 E、民族资产阶级 4、“三三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 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 abcde ) A、无产阶级 B、贫农 C、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 E、开明绅士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 征有( abcde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1.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 功绩是(a)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 峰 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 济状况是? (b)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 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 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达, 不正确的是(c)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 中央机构B.兴办的军事工 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