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班级:姓名:

复习课预学案

使用时间:2018年11月21日编辑:黄林琳

【复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章整体把握诗歌——读懂意象,描绘意境,把握情感。

【重点难点】

读懂并掌握诗歌意象,用精准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理解性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够鉴赏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试题型:名句默写及诗歌鉴赏

3.分值:1-11分

【课前预习案】

*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1.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送李端》

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叹。

【例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氛围: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意象:秋风、玉关氛围: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亲人的思念。

【课上复习案】

一、预习检查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

氛围:

意境:

二、学法归纳

(一)高考考查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的效果?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二)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析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

3.把握意象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规范格式: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三、知识应用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3.(2016年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四、达标检测

1.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鸂鶒(xi chì):一种象鸳鸯的水鸟。③柘(zhè):一种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通过描写山翁的神态、动作、心理,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E.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诗人却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景中有情,

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首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2)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问题。

蟾宫曲·梦中作

元代﹒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

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

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本身就有惝恍迷离的意味,更何况是“幽梦”;并且在“幽梦”后着一“微茫”前边还有“半窗”作为限制。这样先声夺人,绘出了朦胧、悱恻的氛围。

B.“风入”三句,梦醒后现实世界一片凄清;“罗帷”“疏棂”“纱窗”等是对“幽梦”的反衬,含有独处独宿的孤单情味。

C.“梨花淡妆”“兰麝余香”,有色有香;“缥缈”“依稀”,写妆而淡,香有余,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想象和回忆。

D.末尾三句,三处“思量”,经历了一个“一无一有”的曲折,通过这欲罢不能的一笔,更写出了作者的一往情深与愁绵恨长。

E.这支散曲为梦中所作,作者以婉丽的笔墨,借幽梦写情愫,欲处处掩抑心灵的伤口,但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月照纱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如何解答意境意象类诗歌鉴赏题

如何解答意境意象类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资料链接: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常见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作者的感情类别: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思乡之情、思念友人、忧国忧民之情、关心人民疾苦、壮志未酬的愤激等。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1)松柏 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正直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坚贞、高洁 常见意象意境----树木类 2)竹子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气节与虚心 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名士风度 常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优雅脱俗 3)柳树 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惜别怀远之情 (4)柳絮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 意象和意境 ?学习目标:掌握意境的构成,体会意境美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答题思路 要点阐释: 1、意象 诗歌的意象,即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诗中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诗中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所叙之事、所描之人,就是客观之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例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就是用以下六个意象组成:“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2、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它是诗人主

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即象——境——情。 例如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全诗前运用了“阴雨”、”江草”、”鸟鸣”,柳”、堤”等意象构成了这样一种凄凉凄清意境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1)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是通过一个个意象构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2)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3) 意境和意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没有意象,不能构成意境;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十一个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凄凉悲清的意境,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情感。 总之,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班级:姓名: 复习课预学案 使用时间:2018年11月21日编辑:黄林琳 【复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章整体把握诗歌——读懂意象,描绘意境,把握情感。 【重点难点】 读懂并掌握诗歌意象,用精准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理解性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够鉴赏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试题型:名句默写及诗歌鉴赏 3.分值:1-11分 【课前预习案】 *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1.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送李端》 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叹。 【例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氛围: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意象:秋风、玉关氛围: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第二节景物形象 意象意境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积累常见意象。 {练习一}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 意境: 【练习二】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连一连下列诗句中的意境特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和谐静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沉郁孤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阔苍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高远辽阔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雄浑壮丽 【知识积累一】 (一)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练习三}赏析下面两首诗的意象与意境。 (一)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创造出()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与()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和()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的气氛,创造出()的意境。但是诗人的心态却非常坚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 意境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中的诗歌鉴赏,无非四个方面,一是意象与意境,二是语言与形象,三是情感与态度,四是手法与技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情与景中,体味古人高超的表达技巧,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 弄清“意境”和“意象” 诗歌中的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所谓分析意象和意境,就是找出古诗中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意象,通过找到的这些意象概括总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简而言之,意象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一些砖石。例如一些分别类的古诗,通常会有杨柳、渡口、长亭等具体的意象,来抒发或不忍离别的愁情。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代表作,写于词人仕途失意之时,当时诗人不得不离京都与恋人分别,宦途的失意、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柳永做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景,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下阙抒情,重点写想象中离别后的凄楚情景。词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之伤心地,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是伤心物,月圆月缺,勾起的是无尽的思念,意境凄凉,令人伤心。 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勾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以种种凄凉、寥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别的愁绪和不忍离别的深情,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对“鉴赏评价”的要求有两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 比较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总体上还是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稳”是前提,“变”是微调。 1.题型题量稳定,分值各省延续。绝大多数省市采用简答题的题型,设置两道小题,各省保持自己的特色。 2.试题选材来源依然是以唐宋诗词为主,但不拘于唐宋。从这两年的试题情况看,唐宋诗词并没有减少的趋势,但从先秦到近代都在命题人的范围之内。至于体裁,诗词曲都在被选之列。诗歌鉴赏的出发点就是考查真实的鉴赏能力。 3.命题形式在稳定中更趋于灵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包含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衬托(反衬) 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4.对偶: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7.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作用:增加内容含量,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 8.互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作用:内容上相

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

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 1、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词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5、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6、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2、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3、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 4、“片云”“孤月”营造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步骤三);“落日”“秋风”营造了一种雄壮开阔的氛围 (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5、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6、“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基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分析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对“鉴赏评价”的要求有两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 比较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总体上还是遵循“稳中有变”的原则,“稳”是前提,“变”是微调。 1.题型题量稳定,分值各省延续。绝大多数省市采用简答题的题型,设置两道小题,各省保持自己的特色。 2.试题选材来源依然是以唐宋诗词为主,但不拘于唐宋。从这两年的试题情况看,唐宋诗词并没有减少的趋势,但从先秦到近代都在命题人的范围之内。至于体裁,诗词曲都在被选之列。诗歌鉴赏的出发点就是考查真实的鉴赏能力。 3.命题形式在稳定中更趋于灵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包含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衬托(反衬) 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 2﹒了解常见诗歌意象的作用和常见意境的特点 3﹒能运用意象和意境的知识解题和命题 二、知识归纳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寄寓了诗人特定思想感情的景物,通常称为意象。如月亮就是个常见的意象,人们由月圆联想到人的团圆,而当人无法团圆时,就自然产生思乡怀人之情;由月残则会想到人的分离,从而表达出内心的孤单、寂寞、凄凉之情。 1﹒请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并在后面括号里指出其代表的思想感情。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杨柳代表惜别怀远之意)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酒代表别离之情)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杜康酒代表消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代表思家)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铃霖》(寒蝉代表悲凉,长亭代表惜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代表漂泊,浦为送别之地,为离愁别绪代名词) 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猿叫凄清,杜鹃啼血,表悲伤凄凉之情,表现环境的凄清、悲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羌笛发凄切之音,成为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 多个相关的意象组合成特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相关意象,组成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真切地表现了一个飘泊旅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2﹒请概括下列各诗的意境。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落日怅望马戴(孤寂冷清)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小池杨万里(清新明丽)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一真题导航,明确考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1 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常见景物特点: 恬静幽静安谧和平瑰丽壮阔肃杀萧条 荒芜虚幻飘渺凄惨凄凉雄奇优美生机勃勃 常见思想感情: 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激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郁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追慕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奋发向上忧国忧民追古伤今忧愁郁闷消极避世思乡怀人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苍凉雄浑、旷远等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诗歌鉴赏考点一鉴赏意象意境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诗歌鉴赏考点一鉴赏意象意境 答题步骤 1一句话总括。描写了一个xx (特征)的景物(人物)形象。图画题即通过xx 意象,描绘了一幅xx (特点或意境)的xx 图画。 2结合诗句分析。句子短就翻译句子,句子长,选择关键词(意象和动词或形容词)翻译词组。有手法,可简单概括(可省略,视情况而定)。 3概括情感,即形象的意义。(可省略,视情况而定) 答题公式=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答:诗歌描写了xx 形象,xxx(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特征,即翻译句子或词),抒发了xx 之情(可省略,视情况而定)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1“园花经雨百般红。乔木峥嵘明月中 ”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简要分析。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1.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形象。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诗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解】: 1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江汉·江汉思归客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两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这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其寓意是什么?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宋代: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昭君怨·梅花宋代: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比较二者梅花的特点?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生稿)-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一、什么叫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和人物。 指出诗句中的意象: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应考锦囊。 1、常见提问方式: (1)诗中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结合全诗分析XX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3)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 2、答题步骤:意象+画面+感情(+作用) 3、答题规范: 答:这首诗选用了、、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一意象的作用是:①……;②……;③……。 四、景物描写的作用: 点明时令、地点;②交代……背景;③渲染……氛围;④奠定……感情基调;⑤烘托……情感; ⑥推动情节发展。 五、考题演示。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什么意象,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什么寓意?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几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诗歌鉴赏之意境 一、什么叫意境? 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 例:①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意象:暮秋、黄昏、寒鸦、江水;意境:渲染出 一幅孤独、寂静、空虚的意境画面)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象:意境:) 三、常见的意境定位词(术语):一般组合成四个字。 1、幽静、清幽、幽美、幽深、幽远、 2、宁静、宁谧、安宁、安祥、祥和 3、美丽、繁丽、绚丽、绮丽、优美、繁华、明媚、繁盛、明丽 4、苍茫、苍凉、悲凉、辽阔、开阔、雄阔、雄浑、慷慨、激昂、热烈 5、朦胧、素雅、素淡、淡雅、迷离、凄迷、凄凉、荒凉 6、萧条、寂寥、冷落、清冷、暗淡、冷寂、萧索、肃杀、荒芜 7、自然、纯朴、淳朴、清新 8、空灵、渺远 常见的组合: 1、幽美宁静:山水田园诗。 2、清新淳朴、自然恬淡:山水田园诗。 3、宁谧祥和:农家生活。 4、开阔雄浑、苍凉悲慨:边塞诗。 5、萧条冷寂/荒凉寂寥:羁旅思乡、贬谪思归。 6、绚丽繁盛:春天图景、都市繁华。 四、应考锦囊。 1、常见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着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意境意象

《李清照词两首》训练案 ——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科目:语文必修四主编人:高婧芳肖云艳林斐审核人:领导签字:姓名:班级: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熟悉“分析意境”题型的提问方式。 2、熟练掌握这种模式的答题步骤,规范答题 自主学习: 一、意境意象知识解读 (一)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二)常见意象 1、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杨柳。②长亭。③南浦。④酒。 2、思乡类意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 ①月亮。②鸿雁。③莼羹鲈脍。④双鲤。⑤捣衣。⑥砧声。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①梧桐。②芭蕉。③流水。④猿猴。⑤杜鹃/子规。⑥斜阳(夕阳、落日、残阳) ⑦西风。⑧丁香。⑨杨花。其他:落花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①菊花。②梅花。③松柏。④竹。⑤黍离。⑥冰雪、草木。 5、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①红豆。②莲。③连理枝、比翼鸟。 6、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①投笔②长城。③楼兰。④柳营。⑤请缨。⑥羌笛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①五柳。②东篱。③三径。 (三)意境规范用词 1、意境种类(两字):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静谧、幽清、恬静、婉转、朦胧、明净、优美 繁复——绚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瑰丽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2、意境四字类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 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 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雄浑壮丽 二、解题规律 (一)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写景细致,请简要分析。 (二)、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三)、新题型提问方式: ①指出“XXX”意象的含义。 ②诗中“XXX”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③请概括诗中画面。 ④从全诗看,对“XXX”意象是如何体现的? 合作探究: 1、(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眀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问:第二联写景精细,从情与景的关系,请简要分析。(3分)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公开课(教师版)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如“柳”、“菊”、“竹”、“梅”等。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3.意境之方法攻略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方法点拨: ①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⑴提炼意象; ⑵概括意象特点(意境); ⑶剖析作者思想。 ②答题模式 这首诗通过()意象,或描绘出()图景画面,营造出了()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心情)。 (5)、典型例题分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诗中以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步骤一】,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步骤二】。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步骤三】 【自主预习案】 1.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2.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山青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海幢市。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答案: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考点归纳 (一)意象与意境的定义 ①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等(物象)。 ②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意境。 ③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 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二)常见的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

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悲伤。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漂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5、器物类: 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公开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意象 意象即诗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是蕴涵着主体思想感情的形象。如“柳”、“菊”、“竹”、“梅”等。 2.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3.意境之方法攻略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绘景)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景)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方法点拨: ①在分析景物(意境)形象时通常是以下几个步骤: ⑴提炼意象; ⑵概括意象特点(意境); ⑶剖析作者思想。 ②答题模式 这首诗通过()意象,或描绘出()图景画面,营造出了()的氛围,抒发(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心情)。 (5)、典型例题分析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诗中以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步骤一】,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步骤二】。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步骤三】 【自主预习案】 1.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2.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山青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海幢市。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答案:晚:归艭、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合作探究案】 3.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类考纲要求: 古诗文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 1、诗歌鉴赏中的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2、考查内容: 分析意象意境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基本常识:(同学们要理解记忆) 1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通俗的说,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包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2、什么是意境 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二、高考典例:(化抽象概念为具体问题,能够把对概念的理解运用到解答题目上来) 【2009年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你还能举出一些你熟悉的诗句说说其中的意象和意境吗? 三、题型探究:(掌握一种方法比做十道题更重要)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问题: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考:1、写出你的答题步骤,总结一般的答题套路。 2、常见的提问方式还有哪些? 四、真题演练: 1、【2008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