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统考2008研]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人本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D

【解析】行为主义反对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主张以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所不同的是前者主张研究意识的成分,而后者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人本主义则主张以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统考2008研]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答案】A

【解析】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生理学(实验生理学),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

实验生理学。

3.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统考2007研]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C

【解析】①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肢解。

②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以正常的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涵着无限的潜力。③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个体经验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感情的元素,所有复杂心理活动都由这些元素构成,故可以通过内省法,即个体对自己体验的反思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

4.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理学定义的关键词?()

A.行为

B.心理过程

C.科学

D.自我意识

【答案】D

【解析】心理学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其关键词为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不包括自我意识。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科学家在心理学基本研究中的目标?()

A.评估行为

B.操纵行为

C.质疑行为

D.预测行为

【答案】D

【解析】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基本目标都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6.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研究个体行为时,如何定义“分析水平”?()

A.从最宽泛、最概括的目标水平到最细微、最具体的水平

B.不同领域的心理学家大多数都研究一切的复杂行为

C.在测查某一特定行为时,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必须均被评估

D.测查个体经常出现的每一个动作

【答案】A

【解析】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在研究个体行为时,定义分析水平需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同时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

7.在控制行为这个目标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理学家的重要应用?()

A.消除不健康的行为

B.治疗

C.智力控制

D.干预

【答案】C

【解析】心理学家为了帮助人们控制他们生活中有问题的那些方面会进行干预。例如,对精神病的治疗。同时人们能运用心理力量去消除不健康的行为,比如抽烟。而智力是先天因素,是不能控制的,因此答案为C。

8.下列哪一项与心理学没有直接的联系?()

A.社会科学

B.健康科学

C.生物科学

D.政治科学

【答案】D

【解析】因为心理学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引用了其他领域的信息,如社会学、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等。政治科学与心理学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从广义上可以运用心理学进行政治教育,因此答案为D。

9.有较深的、频繁的社会交往的人,比缺乏这些交往的人更长寿,这是()的一个例子。

A.有效的数据收集

B.解释

C.描述

D.主观性

【答案】B

【解析】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心理学的解释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题干中解释的正是人际交往对人的寿命的影响。

10.()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A.赫尔曼·艾宾浩斯

B.威廉·冯特

C.威廉姆·詹姆斯

D.爱德华·铁钦纳

【答案】B

11.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重要因素是()。

A.心理学反对自由意志,拥护决定论

B.心理学与大脑有关,而哲学与心理有关

C.心理学采用实验技术

D.心理学采用还原论的概念

【答案】C

【解析】心理学和哲学有很多相似的概念,但是心理学是独立于哲学的,因为心理学是

以实验为基础的,结果是可重复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这些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可以获得。

12.以“所有人类的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为假设的模型是()。

A.简化论

B.结构主义

C.机能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B

【解析】结构主义建立在“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这样的假设之上。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13.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的模型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简化论

C.机能主义

D.唯心主义

【答案】C

【解析】机能主义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对于机能主义者,通过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心理学与我》 苏格拉底说:“人类最大任务就是——认识自己!”我觉得认识自己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心理开始,要了解自己想什么,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想而不这么想。在我求索中,我发现学心理学可以帮我认识自己的心理.。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生活中,我会因为和老朋友见面而兴奋,会因为和舍友吵架而郁闷,会因为没人理解而孤独……这是为什么呢?在心理学上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心理是由刺激引起的,是刺激引起的电脉冲在神经系统上传播的结果,是生物电流在神经系统中传播所引起而产生的,是刺激在细胞膜上引起的电流在神经系统中传导所引起的,是神经系统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因此,神经系统是心理产生的工厂。 其次,刺激通过感觉被编码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从而影

响人体的体态变化。人的感觉是非常有限的,就种类而言,只有五种感官。就感受幅度而言,只能感受一定强度范围的刺激。 其三,通过感觉而“搜集起来”的几种物质特性被知觉综合起来进行的反映,表象则是对物质过去到现在的整体认识的总结,想象是在过去表象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可能形态进行的预测。 其四:思维对事物特征的“加工”。由此可见,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与此同时记忆把事物的特性“录入”大脑的过程;录入的内容有的建立了与其他原有内容的联系。意识和潜意识是经过记忆过程的事物特征的“存贮库”。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暂存在意识中的内容,不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是存放在潜意识的内容。 其五:语言与行为都是人的一种“体态”,只不过是高度组织化了。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调控人的外在肌肉就形成了“体态”。人们主要通过体态变化来推测和探知人的心理变化和作用,他是心理运动的外观。 其六:能力将心理功能在行为结果上反映,智力将心理功能在思维成果上反映。气质将心理状态在人的体态上反映。需求将生物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心理上反映。有了需求就有了动机,动机驱使我们达到我们的需求。当新认知与已有知识碰撞时,我就会有了这样那样的情绪,像前面提到的兴奋、郁闷、孤独等。在有了这样那样的情绪之后,我们会将它固定下来,这就产生了情感。一感觉到该事物就会主动认为该事物好或坏。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汇总

【心理科普:大脑的心理秘密】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心理常识:别人没有你想象的快乐】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知道吗? 【心理技巧——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心理技巧:演讲前含口温水有助缓解紧张情绪】发言时的紧张来自内心的恐惧,说到底是太在意自己的表现、追求“完美”导致的。因此,放低标准,允许自己“出错”,是克服紧张情绪的第一步。另可在发言前几分钟含一口温水在嘴里,让它停留两分钟再吐掉。这样可润滑嗓子,还能帮助舌头和口腔的肌肉放松。 【自我成长的8个贴士】1. 成功是因为态度。2. 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3. 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4.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5. 我们不改变坏习惯,坏习惯将控制我们一生。6. 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越好。7. 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8. 有梦就会实现!你哪条做得最差? 【恋爱心理:亲吻】跟女生初吻如何不被抗拒,并且感到甜蜜呢?女孩都是矜持的,因此不急着把嘴凑上,可以先吻额头,然后鼻尖,接着是耳朵或脸颊,最后才吻嘴唇。这样的步骤可让女孩舒缓紧张的心情,为初吻找到顺理成章的理由,并且她会欣赏到你的贴心。毕竟,浪漫也是一种礼貌。 【女朋友比自己吸引人的童鞋杯具了】英「每日邮报」报导,研究发现:感情中如果女方外貌比男方吸引人,这段感情可能注定会失败。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现象。他们正在研究人们是否真的倾向与自己吸引力相当的人配对。研究人员柏里斯表示:感情是否持久,似乎由女方主控。好吧,我想说这研究不适合中国!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1、定义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另定义见第二章) 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2、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 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 (2)解释发生的事情 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也称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或情境变量(situational)。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量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通常依据它们能多好地做出精确且全面的预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 科学的预测也必须被足够精确地加以叙述,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1、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1)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的内容 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是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结构主义即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2)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知觉(圣才出品)

第5章知觉 5.1 本章重点 1.知觉与感觉之间的关系; 2.真实、模糊和错觉的概念; 3.在知觉过程中注意的作用; 4.前注意加工和指向性搜索的概念; 5.图形、背景和封闭性的格式塔原则; 6.知觉组织的原则; 7.在知觉过程中知觉恒常性的重要作用; 8.在整个的知觉过程中,辨认和识别的重要作用; 9.比较知觉中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5.2 复习笔记 一、感觉、知觉、辨认与识别 (一)近刺激与远刺激 1.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人们在环境中导航。 2.知觉过程

从广义上讲,知觉这一术语是指理解环境中客体和事件的总的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广义的知觉分成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与识别客体。如图5-1所示。 图5-1 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和识别阶段 (1)感觉,是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 (2)知觉组织,是指形成一个客体的内部表征以及对外部刺激的知觉的过程。这种表征为观察者外部环境提供了有用的描述。知觉加工包括对一系列简单特征如颜色、边界、线段等的综合(整合和联结),形成可被再认的客体的知觉。 (3)识别与再认,赋予知觉以意义。辨认与识别一个物体是什么,叫什么以及如何对它做出最佳反应,要涉及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人们的理论、记忆、价值观、信仰以及对客体的态度。 3.近距和远距刺激 (1)远距刺激:环境中的物理客体,人们知觉过程中会对远距刺激给予一个很强的假设,以在辨认阶段辨认。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大全 我们的眼泪为何而流? 我们哭泣是因为哭泣会让我们感觉好些吗?或者哭泣能清除掉体内那些让我们感觉压抑的化学物质吗?抑或是如Oren Hasson在他的新理论里面说的那样,一次正确的哭泣能让你受到关注、获得认同? 我们会在疼痛的时候流眼泪,但流泪的目的是什么呢? 一位名叫Oren Hasson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条新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哭泣在进化:眼泪可以让外界知道你已经降低了防范。 “哭泣是一项已经高度进化的行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进化生物学家Oren Hasson说,“我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泪水可以使视线模糊,因而可以降低防范,还可以有效地传递出让对方顺从你的信号, 11有益心理、身理健康的“坏习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连日常生活中一些公认的坏习惯也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一面。9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为大家列举了11个这样的“坏习惯”。 1.合理发怒有益血压。 没错,生气会让人血压上升。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压抑的情况下恰当地以愤怒回应,血压不但会维持正常水平,制造压力感的激素———皮质醇的分泌量也会相应减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让人多了一份积极的心态和掌控感;该出手时不出手,畏缩不前、极力克制内心情绪,压力激素反而会骤升。长此以往,心脏病就会“盯上你”。 2.电子游戏帮你锻炼。 谁说玩电子游戏让人变胖?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人在玩电子游戏时,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身体因此消耗更多的能量。阿莱特。佩里博士认为,如果不能参加真正的体育锻炼,玩游戏也能帮着减肥,至少比傻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看电视好,但前提是玩的时间不能太长。 3.说点粗话缓解疼痛。 说粗话是被人不齿的坏习惯,但却有缓解疼痛的好处。心理学家理查德。斯蒂芬博士认为,说粗话和肾上腺素的调节作用有关,它加重了人的侵略倾向。 研究表明,一个人越想侵犯别人,他对痛越不敏感。我们的祖先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接受外科手术时,嘴里都会咬块木板,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破口大骂,减轻痛苦。 4.偷点小懒助你长寿。 公共健康专家皮特。亚科斯特说,天天早起,忙忙碌碌的人可能过早地“钻进坟墓”。不时地偷个小懒,不仅能减轻工作压力,还是长寿的关键。研究表明,中午小憩片刻比打网球更

心理学与生活重点整理

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定义 心理学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以及心理。 科学性要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科学的方法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行为就是行动。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的可观察行为。 精神过程代表了心理学家探索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心理学的目标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描述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心理学家一般把这种观察称为他们的数据。行为数据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来保证客观性。 解释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的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中心目标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的解释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一些因素在个体内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或秉性变量。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或情景变量。 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一个科学的预测是基于对事件互相关联方式的理解,它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一个因果预测详细的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控制发生的事情 如果一个对行为原因的解释能创造控制行为的条件,那么这个解释就是有说服力的。 控制行为的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为心理学提供了帮助人们改进他们生活质量的途径。 小结 心理学家使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心理学家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艾宾浩斯这样写道。 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他希望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过程以及简单心理过程的速度。 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 对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表现了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铁钦纳用于检查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元素的方法是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的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他的观点以结构主义之名着称于世,指对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攻击结构主义:⑴它是简化论的,它把所有的人类体验都简化为简单的感觉;⑵它是元素论的,它寻求把成分或元素联结起来,而非直接研究复杂或整体的行为;⑶它是心灵主义的,它只研究人类有意识觉知的口头报告,忽视那些不能描述他们的内省经验的个体。 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 威廉·詹姆斯同意铁钦纳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的观点。他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第16章心理治疗 16.1 本章重点 1.心理障碍治疗的整体目标; 2.当代治疗模型的发展趋势; 3.各种治疗者间的不同; 4.心理疾病治疗的历史和文化因素; 5.心理治疗中的主要理论模型的不同; 6.个体治疗; 7.团体治疗; 8.药物治疗和精神动力治疗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9.支持治疗有效的证据。 16.2 复习笔记 一、治疗的背景 (一)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 1.对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 (1)诊断,即说明个体的问题类型,可能的话对现有问题做出精神病学(DSM-IV-TR)诊断并对障碍进行归类。 (2)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问题的原因)的看法,即确定障碍发生并持续的可能原

因。 (3)提出对于预后的看法,即对进行治疗或不进行治疗所可能出现的病程进行估计。 (4)确诊并进行治疗,即减轻或消除问题症状,有可能的话,铲除症状产生的根源。 2.心理治疗的两种类型 (1)生物医学治疗 关注的是改变硬件,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运转的机制。这种治疗被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大量采用,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学的干预,试图改变大脑机能,这类干预包括外科手术、电击、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脑与身体的联系的多种手段。 (2)心理治疗 关注的是改变软件的功能,即人们习得的不良行为,如话语、想法、解释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类治疗被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采用。心理治疗包括四种主要的派别:精神动力学、行为、认知和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 ①精神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人的内部的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而造成的。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采用“谈话疗法”治疗心理障碍,通过这一方法,治疗师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与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其产生领悟。 ②行为疗法认为治疗的对象应是本身失调的行为,必须对行为进行矫正。在这里,障碍被看做是习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的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和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③认知疗法试图通过个体对问题的自我陈述重建其思维方式。这种认知的重建可以改变个体对于困难的理解和认识,使个体有能力应付问题和困难。 ④传统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治疗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治疗的方向直接指向个体的自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感受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的一些感想 心理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心理现象虽然都很熟悉,但并非都能有科学的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很神秘。 我们需要一种日常生活的心理学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难以理解的事,比如:为什么恋人相处会看不到对方的缺点?为什么我们购物或是消费时总是受广告的影响?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上常常碰壁而有些人却过的很好?为什么人会把有些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女生为什么爱八卦?为什么左撇子总被认为是特例?等等,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跟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一个是她父亲,另一个是她丈夫。”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心理定势效应造成的:按照成人的生活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能找到了正确答案。在心理学上,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根据去认知一个新的事物。 心理定势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积极作用。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的更迅速、更有效。个体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正是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才使个体对新事物认识的迅速、有效,而不至于需要长时期的摸索。知识、经验的可贵正是在这里。特别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所产生的定势效应,其积极作用更是明显。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就是例证。刑侦警察能一眼辨认出小偷、逃犯、走私分子,能从蛛丝马迹中察觉作察人员的多方面的具体情况,也是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定势效应也能产生消极作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变化,因此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认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刻舟求剑”就是对这种错误思维方式的比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使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戏剧化的事情。在节假日,商场常常出现打折扣活动。标着原价2000,现价1500。其实真正的原价只有1600,却故意抬高。卖东西价值999,会让你感觉,一千快钱不到。会出现价值判断错觉。这些商场利用人爱占便宜的心理,还有对数字迟钝的判断力。2000比1500大呀,占便宜了啊!999只有三位数,而1000是四位数啊! 学习生活中心理学后我对这些有了一些了解,以前觉得神秘的心理现象虽不能理解透彻,但不会像以前一样,感到茫然。今天的生活是昨天的延续,看一些生活

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源自于生活,又能很好地指导生活中的人们,不管是在爱情、婚姻中还是职场、商场中,处处都存着心理学的影子,在这些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较为有趣的心理学问题,比如虚荣,自杀,恋母(父),追星等等。 1.虚荣——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 虚荣,即指一味追求外表光彩的心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慕虚荣,男人大多追求自己的名誉、地位、款子等,女人更多的追求自己的衣着、容貌、老公等。 尤其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人们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温饱,已经不能像老子在《取舍》中所言:“难得之货使人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在任何方面比别人落后一等,一定限度的在道德与法律之内的虚荣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追求轻则道德沦丧,重则有可能踏入罪恶深渊 如果想要挽救自己,只能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1.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永远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也不会沉迷于那种徒有虚名的假象里。 2.丢掉攀比心。盲目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永远都无法平衡,并且还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如果实在想要比较,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自身是否有进步或倒退。 3.尊重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永远不会让虚荣心站在自己的头顶 2.自杀者的内心挣扎 自杀,是腐蚀心灵的毒蛇。处在常态生活作息中的人们,对自杀问题的重要性一向认识和估计不足。人们从来没有想到全世界每天至少要有一千人死于自杀。美国现实在各种死亡原因中,自杀致死占第8位。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有30多万人之多,而自杀未遂者更是多不胜数。 据权威性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自杀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竟达到每年10万人口中有25名(如:挪威、瑞典、丹麦等);低发生率国家每10万人口中有10名(如: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就性别而言,各国男性普遍高于女性3倍。就我国而言,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6% 如何摆脱不良心理的侵蚀: 每一例自杀案件的当事人,都有不同的动机,但是,他们不想活下去的最终目的却是相同的。那些厌生弃世者,绝大多数性格内向,心中有解不开的结也不愿与人交流向人诉说,他们感情脆弱,心理上不能承受不幸的考验,当他们的某种愿望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时,便选择了“自杀”这条“自我解脱”的不归路。 据20世纪末的一次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人死于自杀。据行家评说: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发达,社会竞争越是激烈,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将越大,因此,自杀的隐患也越明显。像欧美发达国家,自杀的问题更严重。为此,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自杀问题亦不可忽视。如在一些城市中,都设立了由心理医生担纲的“心理热线电话”,这些专线电话的开通,的确为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便利,为他们排了忧、解了难,间接地挽救了很多宝贵的生命。 因此,专家提醒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应学会心胸开阔,遇事不惊、处世泰然、多学他人长处。比如,冰心老人就是我们的榜样:她性格爽朗,心境愉悦,不论遇到什么挫折,

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心理学也许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因为,其实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事,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那么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呢。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心理与行为是怎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运动员在比赛的瞬间如何能承受各种压力?运动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总之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心理学问题,都需要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的博大。 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知觉他人与印象形成中,我们会对人产生第一印象,凭着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会改变甚至会影响到后来信息获得的解释,即我们所说的产生了首因效应。 人们凭着第一印象对他人进行评价往往是不准确的,但是这印象的形成是非常牢固的,若不经过深入了解一般是不轻易改变的。因此我们在于他人初次交往时应给别人留一个好印象。 这样对你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常常对一个人的某一特征形成好的坏的印象后据地推论其他特征的好或者将这一特征夸大的现象。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或多或少会对他人产生知觉上的偏见。 比如说社会上对某类人或某个群体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

并以此作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此更方便,能够省时、省力,但是也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形成的印象往往是错误的,只注重了群体特征忽视了个体差异,主要是社会接触机会少,信息很少出现,群体变化性大,而社会认知具有滞后性,社会在对一个人的印象形成还往往受利益和价值的影响。 这是心理学在知觉他人与印象形成的应用,我们都知道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绝大对数人都会有过过分相信自己判断,对人、物做出错误的认知判断,这都是因为人们总是有选择的去解释,记忆能够证实自己有观念的信息,产生了知觉记忆上的歪曲。现实生活中我们还遇到过类似这种情景在某事件结果出来就会说;:“哎呀,我开始就认为某某是对的,看我猜准了吧。” 这种事后诸葛亮的现象是无意的,不是故意的,是因为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会倾向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它也是一种记忆的歪曲。古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往往把自己的特色性归属在他人身上,自己喜欢什么,认为他人也喜欢什么。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章节题库(第13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圣才出品】

第13章情绪、压力和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 1.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统考2008研] 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B.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 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答案】B 【解析】①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又称情绪的中枢理论。②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又称情绪的外周机制。③沙赫特的情绪理论认为,必要的生理唤醒与认知唤醒二个因素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又称为情绪的二因素理论。④阿诺德的情绪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因此又称为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2.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个小孩,他急忙刹车。停车后,心怦怦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这种现象所支持的情绪理论是()。[统考2007研]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理论 C.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 D.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

【答案】A 【解析】情绪理论主要有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和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①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的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反应,正是由于这些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导致了个体的情绪经验,产生情绪。②坎农等人认为,情绪产生是刺激信息作用于感官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首先传递到丘脑,再由丘脑加工后同时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及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信息引起情绪体验,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③阿诺德提出情绪与人对事情或事物的评估有关,强调来自环境的影响需要经过认知评价才能产生情绪,人的认知与评价会左右人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④沙赫特认为,个体的情绪经验来自个体对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即个体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3.当获悉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此时的情绪状态是()。[统考2007研]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答案】B 【解析】情绪状态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情绪体验。典型

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后感受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是个宽广的话题,覆盖的范围深入各个角落,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心理学的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心理现象虽然都很熟悉,但并非都能有科学的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很神秘。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心理与行为是怎样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起什么作用?运动员在比赛的瞬间如何能承受各种压力?运动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总之在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心理学问题,都需要心理学!这体现了心理学的博大。 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知觉他人与印象形成中,我们会对人产生第一印象,凭着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会改变甚至会影响到后来信息获得的解释,即我们所说的产生了首因效应。人们凭着第一印象对他人进行评价往往是不准确的,但是这印象的形成是非常牢固的,若不经过深入了解一般是不轻易改变的。因此我们在于他人初次交往时应给别人留一个好印象。这样对你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常常对一个人的某一特征形成好的坏的印象后据地推论其他特征的好或者将这一特征夸大的现象。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或多或少会对他人产生知觉上的偏见。比如说社会上对某类人或某个群体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其人格的依据,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因此更方便,能够省时、省力,但是也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形成的印象往往是错误的,只注重了群体特征忽视了个体差异,主要是社会接触机会少,信息很少出现,群体变化性大,而社会认知具有滞后性,社会在对一个人

心理学与生活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题目:生活中的幸福 学院:体育学院 专业:体育教育 姓名:徐钰林 学号:10430200106 课程老师:金则霜 时间:2011/11/27

生活是一曲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平缓的交响曲。指挥者永远都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指挥棒永远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我的生活是浸泡在幸福之中的。幸福,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千斤重的分量。她,凝聚了无穷的爱,凝聚了高洁的爱,凝聚了伟大的爱!幸福,就像一杯茗茶,须慢慢饮用,才能品尝出她的清香、甘醇;幸福,就像一层糖纸,轻轻一舔,就能发现里面包着甜蜜,裹着爱。 我沉浸在亲情的幸福中。 家,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那是温馨;也有一种别样的味道,那是幸福;还有一种别样的感情,那是爱!在母爱的呵护中,我变得像一只温驯的小绵羊,紧紧跟在妈妈身边;在父爱的关爱中,我又变得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雏鹰,无拘无束地快活地飞着,越飞越高……英文字母的“父母”(Parents)有七个字母,代表着父母赐予我们的七份礼物:生命、人生、理想、道德、快乐、关爱、呵护,融合成一个字、两个词——爱、幸福! 我沉浸在友谊的幸福中。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是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同甘共苦,分享彼此的欢乐和痛苦、辛酸与泪水。取得成功时,一起欢呼,一起雀跃,一起为对方高兴;心情低落、惆怅满怀时,与好友说说话、谈谈心、解解闷,心情很快就顺畅了。不仅解决了烦恼,而且促进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对于每一份友情,我都尽心尽力珍惜,因为我相信,人生的字典里不能没有“朋友”这个词。 我沉浸在师爱的幸福中。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始终坚守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从事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老师的教导,国家栋梁们才能充满智慧,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虽然(我)已经适应了初中生活,对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千分感激,万分尊敬,但是仍然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小学老师。在刚开学初和期中考过后,曾分别两次打电话给我的小学老师。每每听到从电话中传来那熟悉的温柔的声音,脑海中就浮现出老师的音容笑貌。再(在)听到老师喜悦的笑声和对自己的殷殷期望及鼓励时,内心更是激动不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教育事业,老师们把青春和毕生的时间、心血、精力都花费、消耗在“教书育人” 上。老师的爱,是天下最伟大的情感之一。 幸福,犹如一泓涓涓细流,流入我的心灵。滋润我的心灵,洗礼我的心灵;又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惊涛骇浪把我淹没在爱的潮水之中! 生活中,幸福的浓度绝对超标了,因为:幸福,无处不在;爱,随手可触!在生活中,我用手中的指挥棒,努力将节奏与调子协调和谐,演奏好自己的“幸福之曲”! 烈日的炙酷,考试的失败,父亲的训斥……一切的一切,只让人感到憎恶,何谈幸福?我质问着。但我的记忆提醒我,我错了,其实我一直在幸福中成长。我想起了小学时学写毛笔字的情景。我独自握着笔,在暖风中却瑟索发抖。忽然,一双有力的大手,将我手中的笔稳住,一笔一划的教我。无论我写得有多差,他都会耐心地指导我。终于他露出了一丝甜甜的笑容,在落日的余晖下,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无比的幸福。真是他——我的父亲,让我最初感到了这千金难买的幸福。脑海中,又不禁浮现出几朵美丽的花,那朵朵令人感动的花…… 那是几朵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1.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重要性; 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 5.心理学的目标; 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 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 一、心理学独具特色 (一)心理学的定义 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

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 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 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3)描述的原则:客观 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2)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

生活中的心理学故事

生活中的心理学故事 2009-06-13 13:11 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台北市在未推行垃圾不落地时,街口转角若有一包垃圾在地上,不出二个小时,那个地方就堆成垃圾山了。我每次看到这种情形都想起古人说的:「毋以恶小而为之」,一点小坏事,觉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开始做了以后,它就改变你的心态,使你以后敢去作奸犯科。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JC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JC 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心得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 怀揣着对心理学神秘面纱的好奇,我开始了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课程。 在我的意识里“心理学”一门比较神奇甚至神秘的学科,然而我想在这学期的选修课中我初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课程期间老师图文并茂,讲解有序。让我们初步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有意思的当是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的一系列心理学分析与实验,这些都很实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难免遇到人心中脆弱一面,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这对于我们自身以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完善及维护。实际生活中,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在他人需要的心理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学习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人,关怀身边的人。我相信,学的这些知识,不仅以后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但是个人觉得课程还有不足之处:举例多是一些外国心理学家针对外国人的一些实验与分析,因为文化﹑经济﹑教育方式等的差异这些结论或实验分析对现在的中国人同样适用吗?中国的心理学家们是不是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呢? 下面我就张老师讲授的“从众依从和服从”专题谈谈我的具体体会。 首先是“从众”,它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从众的身影,从众的意义在于其对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从众也是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从众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信息压力﹑规范压力。从众类型有三种: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 其次是“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通常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当人民认为是合法权利时及可以将责任转移时就会发生服从。 最后是“依从”,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依从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从众与依从的关系: 二者都是个体受到某种影响而产生的行为变化,其发生机制都不存在对权威

心理学与生活题库

一、选择题 1. 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A 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韦伯 C、费希纳 D、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A 3. 心理过程包括( ) A、认识、情感和意志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 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正确答案:A 4. (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5. 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 A、个案法 B、模仿法 C、无条件反射法 D、拟人法 正确答案:A 主观题

二、论述题 论述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各自的特点。正确答案: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性。但通常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也往往难以精确的分析,还会受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等影响。 (2)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为了排除实验者的偏好作用,常常使用双盲控制。 (4)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一般地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一步检验,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 单项选择题 一、选择题 1.神经系统是由()构成的。 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大脑 C、脊髓和大脑 D、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正确答案:A 2.对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 ) A、左半球 B、右半球 C、左右半球没有区别 D、有人在左半球,有人在右半球 正确答案:A 3.脑干包括( ) A、桥脑、下丘脑和中脑 B、延髓、中脑和下丘脑 C、延脑、桥脑和中脑 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 正确答案:C 4.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 )等组成部分。 A、大脑皮层感觉区和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感觉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大脑皮层联合区 C、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D、额叶、顶叶、枕叶和旁叶 正确答案:C

心理学与生活_陈昌凯

心理学与生活 南京大学陈昌凯慕课笔记 目录 心理学与生活 (1) 南京大学陈昌凯慕课笔记 (1) 1.《心理学与生活》 (4) 2. 感知与记忆 (4) 2.1 颜色 (4) 2.2知觉: (4) 2.3 错觉 (4) 2.4 记忆 (4) 2.5重构 (5) 2.6记忆有大脑开关吗? (5) 2.7时间都去哪儿了? (5) 2.8 梦 (6) 2.9感知与记忆单元测试 (7) 3. 发展与教育 (11) 3.1延迟满足 (11) 3.2婴儿气质 (11) 3.3情感依恋 (11) 3.4咿呀学语 (11) 3.5性别认同 (12)

3.7学习方式 (12) 3.8行为塑造 (13) 3.9发展与教育单元测试 (14) 4. 情绪与情感 (16) 4.1需要:情绪和情感的催化剂 (16) 4.2具身认知:谁说情绪是主观的? (16) 4.3微表情:你会察言观色吗 (16) 4.4所谓爱情:认知神经的视角 (16) 4.5互补:你们是因为这个相爱吗? (16) 4.6共情:学会与他人联接! (16) 4.7吃喝玩乐:与压力同行 (17) 4.8上网:痛并快乐着 (17) 4.9情绪与情感单元测验O (18) 5. 动机与人格 (21) 5.1你未必知道的人格 (21) 5.2你不知道的东西,潜意识知道 (21) 5.3你运用自如的自我防御机制 (21) 5.4广告为什么会有用:人本主义的解释 (22) 5.5你的心理正常吗? (22) 5.6挨千刀的心灵鸡汤:行为主义的视角 (22) 5.7人心,可测吗? (22)

5.9人格与动机单元测试OK (23) 6. 文化与社会(第五章) (26) 6.1情境:你并没有那么自由 (26) 6.2服从:唤醒内心的“邪恶” (26) 6.3归因:保护自己的尊严 (26) 6.4社会认知:情人眼里出西施 (26) 6.5助人行为:不能相信的媒体 (27) 6.6认知失调:求助的女神最美 (27) 6.7态度:谁能改变你的行为 (27) 6.8群体行为:被别人“惯”坏的你 (27) 6.9文化与社会单元测试单选(5分) (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