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分析教学内容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分析教学内容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分析教学内容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分析教学内容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

伤分析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A型题

1.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

A.缺血后引起的损伤 D.缺血后恢复血流损伤加重

B.在灌注后引起的损伤 E.以上都不是

C.缺血后恢复血流引起的后果

[答案] D

[题解] 缺血后再灌注以恢复血流,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这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A.输血输液后 D.冠脉搭桥后

B.溶栓疗法后 E.体外循环后

C.器官移植后

[答案] A

[题解]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在先缺血后灌注的情况,输血输液前可有缺血或不缺血情况,而其余4种均有先缺血后再灌注的情况,因此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3.下列哪一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A.缺血时间的长短 D.组织的营养状态

B.组织侧枝循环有无 E.电解质浓度

C.对氧需求的高低

[答案] D

[题解] 缺血时间长短、侧枝循环有无、对氧需求高低和电解质浓度均能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组织的营养状态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无明显相关。

4.下列哪一种因素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主要机制?

A.钙超载 D.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

B.自由基作用 E.无复流现象

C.白细胞作用

[答案] B

[题解] 上述5种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但其中最重要的机制为自由基作用,因自由基可促进钙超载,胞浆内游离钙增加又可加速自由基的产生,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又可作为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9.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

A.镁依赖性蛋白酶 D.钼依赖性蛋白酶

B.锌依赖性蛋白酶 E.铜依赖性蛋白酶

C.钙依赖性蛋白酶

[答案] C

[题解] 黄嘌呤氧化酶的前身是黄嘌呤脱氢酶,正常时90%以黄嘌呤脱氢酶形式存在,只有10%以黄嘌呤氧化酶形式存在,缺血时ATP减少,膜泵失灵,钙进入细胞内激活钙依赖性蛋白酶,使黄嘌呤脱氢酶大量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

12、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不见于:( 03临\麻\影\口:0.356,0.262)

A、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加

B、儿茶酚胺的增加

C、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细胞内抗氧化

酶类活性下降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题解] 缺血-再灌注时血管内皮细胞内黄嘌呤氧化酶(XO)形成增多,XO催化次黄嘌呤分解成尿酸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

14.再灌注使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直接机制是

A.H+-Ca2+交换加强 D.Mg2+-Ca2+交换加强

B.Na+-Ca2+交换加强 E.P3+-Ca2+交换加强

C.K+-Ca2+交换加强

[答案] B

[题解] 缺血时,细胞内H+增多,在再灌注时形成细胞内外pH梯度差,激活H+-Na+交换,使细胞内Na+增加。再灌注恢复了细胞能量供应和pH值,促进Na+-Ca2+交换,此为造成细胞内钙超载的直接离子交换机制。

15.再灌注时发生钙超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细胞膜通透性减少 D.线粒体功能加强

B.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 E.再灌注液内钙浓度过低

C.钙泵功能加强

[答案] B

[题解] 引起钙超载的主要机制是在无钙再灌注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和糖被膜的分离,细胞膜通透性升高,钙泵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再灌注时钙的大量内流。

16.下列哪一项与细胞内钙超载发生无关?

A.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 D.钙泵功能障碍

B.Na+-Ca2+交换加强 E.线粒体功能障碍

C.儿茶酚胺减少

[答案] C

[题解] 细胞内钙超载发生关系与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Na+-Ca2+交换加强、线粒体和钙泵功能障碍有关,而与儿茶酚胺减少无关。

17.在钙超载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中下列哪一项不产生

A.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D.产生线粒体功能障碍

B.促进膜磷脂水解 E.引起内质网破坏

C.激活钙依赖性蛋白酶

[答案] E

[题解] 细胞内钙超载能激活钙依赖性蛋白酶而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激活磷脂酶而促进膜磷脂水解;产生线粒体功能障碍使ATP生成减少,未见引起内质网破坏。

19.不参与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

A.堵塞毛细血管 D.释放溶酶体酶

B.增加血管通透性 E.细胞内钾过荷

C.产生氧自由基

[答案] E

[题解] 白细胞可嵌顿、堵塞毛细血管而致无复流现象产生,白细胞释放炎症介质而增加血管通透性,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可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溶酶体酶而损伤组织。而细胞内只有钠过荷和钙过荷,不可能有钾过荷。

20.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见于( 03临床,0.188,0.364)

A.心脏 D.脑

B.肾脏 E.各种组织器官

C.肠

[题解]在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都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21.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

A.脑 D.肾脏

B.心脏 E.肠

C.肺

[答案] B

[题解] 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心脏,因临床上常对心脏病病人作冠状动脉搭桥,对心肌梗死病人施行溶栓疗法,以及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故常有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

二、名词解释题

1.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使组织器官损伤加重,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5.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答案] 细胞内钙过量积聚,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损伤,称为钙超载或钙超负荷。

6.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

[答案] 由氧诱发生成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其外层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的电子。氧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

7.活性氧(active oxygen)

[答案] 化学性质活泼的氧称为活性氧,氧自由基、过氧化氢和单线态氧组成活性氧。

8.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答案] 在结扎动脉造成局部缺血后,再打开结扎的动脉,缺血区并无血液灌注,称谓无复流现象。

三、简答题

3.组织缺血后在再灌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题要点] 在组织缺血后,应尽早恢复血流,在灌注时注意灌注液须低温、低压和低流。

四、论述题

1.缺血再灌注时活性氧增多的机制有哪些?

[答题要点] 机制是:①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②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③线粒体功能障碍;

④儿茶酚胺增加。⑤诱导型NOS表达增多⑥体内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

2.活性氧如何造成机体损伤?

[答题要点] 自由基可造成:①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使细胞膜的脂质发生改变;②脂质、蛋白质和胶原之间的相互交联,使它们丧失活性、③DNA断裂和染色体畸变;④细胞间基质破坏。

3.缺血再灌注使细胞内钙超载发生的机制有哪些?

[答题要点] 机制是:①儿茶酚胺增多;②细胞膜通透性增加;③细胞内外钠钙(Na+-Ca2+)离子交换加强;④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均能使细胞内钙超负荷发生。

4.细胞内钙超载对机体有哪些不利?

[答题要点] 细胞内钙超载可:①促进氧自由基生成;②激活磷脂酶而促进质膜中膜磷脂水解;③使线粒体内钙过多而干扰线粒体的能量产生;④破坏细胞骨架。

5.再灌注后白细胞在再灌注损伤中起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 白细胞通过如下作用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①嵌顿、阻塞毛细血管而形成无复流现象;

②增加血管通透性;③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④产生氧自由基和释放溶酶体酶。

五、判断题:

1.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我们将这种缺血后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 )

2.输血输液后肯定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

3.组织器官需氧程度、有无侧支循环、缺血时间及再灌注液酸碱度和电解质浓度都是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素。( )

4.低温灌注、低钙灌注、低[H+]灌注、低钠灌注都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5.ATP的减少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时,心肌收缩功能在较长期内不能恢复的主要原因。( )6.H2O2、OH·、LOO·都可称为活性氧。( )

7.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

8.在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作用下黄嘌呤脱氢酶可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 )

9.启动的中性粒细胞也可产生氧自由基。( )

10.Na+-Ca2+交换加强是钙超载发生的主要机制。( )

11.启动磷脂酶是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

12.脑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的器官。( )

13.肠黏膜间质水肿是严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 )

14.还原型谷胱甘肽是自由基活性氧的低分子消除剂。( )

15.细胞产生趋化物上升是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增多的机制之一。( )

16.血小板团块形成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血管血流阻塞的主要原因。( )

17.能使染色体发生畸变的自由基主要是OH·。( )

18.再灌注血流的速度是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因素。( )

19.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是脑缺血时最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

20.最强力、最活跃的自由基是OH·。( )

21.自由基与蛋白质发生交联,从而引起细胞膜损伤,造成膜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通透性增加。( ) 22.Ca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被启动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

2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中黄嘌呤脱氢酶可增多。( )

24.钙反常发生的钙超载与细胞膜外板和糖被的分离有关。( )

25.自由基是指极易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

26.Ca2+能加速Haber-Weiss反应,产生大量的羟自由基。( )

27.钙通道拮抗剂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之一。( )

28.心肌缺血时间超过1h,再灌注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

29.心肌细胞肿胀压迫血管是形成无复流现象的原因之一。( )

30.钙超载不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

31.缺血组织、器官恢复血液灌流后一定会出现再灌注损伤。( ) (04护本、检验,易而无区别,0.049,0.318)

32.白细胞不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 (04护本、检验,易而无区别,0.024,0.042) 33.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活性氧无关。( )

34.钙超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

35.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发生于心脏( )

答案:

1.(×)应是我们将这种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2.(×)输血输液后不一定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3.(√)组织器官需氧程度、有无侧支循环、缺血时间及再灌注液酸碱度和电解质浓度都是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素。

4.(×)应是低温灌注、低钙灌注、低pH灌注、低钠灌注都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5.(√)ATP的减少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时,心肌收缩功能在较长期内不能恢复的主要原因。6.(√)H202、OH·、LOO·都可称为活性氧。

7.(√)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8.(×)应是在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作用下黄嘌呤脱氢酶可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

9.(√)启动的中性粒细胞也可产生氧自由基。

10.(√)Na+-Ca2+交换加强是钙超载发生的主要机制。

11.(√)启动磷脂酶是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12.(×)心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的器官。

13.(×)肠黏膜损伤是严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

14,(√)还原型谷胱甘肽是自由基活性氧的低分子消除剂。

15.(√)细胞产生趋化物上升使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增多,最终氧自由基增多。

16.(×)白细胞团块形成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血管血流阻塞的主要原因。

17.(√)能使染色体发生畸变的自由基主要是OH·。

18.(×)再灌注血流的速度不是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因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多因素的。

19.(×)脑水肿是脑缺血时最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20.(√)最强力、最活跃的自由基是OH·。

21.(×)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从而引起细胞膜损伤,造成膜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通透性增加。22.(×)Ca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被启动可增加自由基的生成。

2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中黄嘌呤氧化酶可增多。

24.(√)钙反常发生的钙超载与细胞膜外板和糖被的分离有关。

25.(×)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26.(×)Fe2+能加速Haber-Weiss反应,产生大量的羟自由基。

27.(√)钙通道拮抗剂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之一。

28.(×)心肌缺血时间超过l小时,再灌注不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29.(√)心肌细胞肿胀压迫血管是形成无复流现象的原因之一。

30. (×) 钙超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31.(×)缺血组织、器官恢复血液灌流后不一定会出现再灌注损伤。

32.(×)白细胞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33.(×)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活性氧有关。

34.(√)钙超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35.(√)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发生于心脏。

六、分析题:

1.患者,男,54岁,因胸闷、大汗1h入急诊病房。体查:血压65/40mmHg,意识淡漠,心率37次/min,律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冠心病史。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阿托品、多巴胺、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进行扩冠治疗。入院上午10时用尿激酶静脉溶栓。10时40分出现阵发性心室颤动(室颤),立即给予除颤,至11时20分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共除颤7次,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律转为窦性,血压平稳,意识清楚。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上段85%狭窄,中段78%狭窄。

问题:为什么在溶栓后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

答题要点:病人发生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机制见本科教材P209-210(人卫版)

2.患者,男性,48岁。因胸痛约1小时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前间壁);体格检查:血压100/75mmHg,心率37次/分,律齐,意识淡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同时急查心肌酶、凝血因子、电解质、血常规等。入院后约1小时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30分钟滴完)。用药完毕患者胸痛即消失,但约10分钟时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颤,血压 90/65mmHg。立即给予除颤,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监护显示渐为窦性心律;血压达正常范围。复查心电图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思考题:

为什么患者在溶栓治疗胸疼症状消失后又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答题要点]:急性心肌梗塞引起心肌缺血性损伤。给予尿激酶溶栓,患者胸痛消失,说明恢复了血供。但约10分钟时出现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颤,血压下降,说明发生了再灌注损伤,出现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心肌顿抑。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A型题】 1.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下述哪一器官 A.心肌 B.脑 C.肝 D.肾 E.肠 2.最活泼有力的氧自由基是: A.-? 2 O B.H2O2 C.OH· D.LO· E.LOO· 3.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钙超载 B.自由基损伤 C.无复流现象 D.白细胞作用 E.能量代谢障碍4.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房性心律失常 B.室性心律失常 C.房室交界部阻滞 D.房室传导阻滞 E.房颤 5.氧反常损伤程度加重,不见于: A.缺氧的时间越长 B.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再灌注时pH纠正缓慢 6.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 2 O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OH^自由基的产生需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7.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原因是: A.ATP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Na+-Ca2+交换增加 C.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的分离 8.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A.-? 2 O B.OH· C.H 2O 2 D.LO· E.LOO· 9.缺血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不见于: A.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儿茶酚胺增加 C.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10.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最主要是通过: A.蛋白质交联 B.直接损伤核酸 C.引发葡萄糖交联 D.脂质过氧化引起损伤 E.引起染色体畸变 11.下面哪个不是活性氧 A.NO B.-? 2 O C.OH· D.CO 2 E.LOO·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710004 薛荣亮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死亡以细胞坏死为主,目前认识的比较清楚,即脑缺血后5-7分钟内,细胞能量耗竭,K+通道受阻,膜电位降低,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 、AMPA和KA 受体)致使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引起Ca2+超载,高Ca2+可激活NOS,使NO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和DNA的损伤;Ca2+还可活化各种酶类,加剧细胞损伤和能量障碍,引发缺血级联反应,结果细胞水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酶和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DND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日,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DND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包括急性细胞坏死也包括细胞凋亡,对于DND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简述如下:1.基因活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出现大量基因表达,大约有374种基因出现

变化,绝大多数基因与凋亡有关,其中57种基因的蛋白表达是缺血前的 1.7倍,而34种基因的表达量出现下降,均发生在4小时到72小时, 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促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和损伤反应基因变化等,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DND的发生。 2.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指EAA受体活化而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触发物和介导物。EAA可活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缺血后致炎基因表达。CA1区神经细胞分布着大量的EAA受体,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分布很小,这就为缺血后的兴奋性毒性提供了基础。另外,CA1区较CA3区对缺血损伤敏感是由于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类型不同,CA1区以NMDA受体为主,CA3区以KA受体为主,而KA 受体对缺血敏感性较差,可能是造成DND发生的重要原因。 3.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产生大量自由基。其有害作用可概括为:①作用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②诱导DNA、RNA、多糖和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交联,交联后的大分子则失去原来的活性或功能降低。③促使多糖分子聚合和降解。自由基可广泛攻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膜与血管,引发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oxygen burst),蛋白质变性,多核苷酸链断裂,碱基重新修饰,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膜的通透性、离子转运、膜屏障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自由基还能导致EAA释放增加,促使脑缺血后DND发生。 4.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热休克蛋白是在多种应激原的作用下生成的分子量为7-200KD的

中山大学病理生理学练习题——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1.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负荷的主要途径是 A. ATP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 Na+-Ca2+交换异常 C.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 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 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的分离 2.下列哪项与再灌注时钙超载的发生无关 A.Na+/Ca2+交换加强 B.Na+ /H+交换加强 C.儿茶酚胺升高 D.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 E.钙泵功能加强 3.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肝 B.肺 C.肾 D.心 E.胃肠道 ?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肝B.肺C.肾D.心E.胃肠道1.A 型选择题 (1 )最活泼、最强力的氧自由基是 A. O· 2 B. H 2 O 2 C. OH· D. LO· E. LOO· (2 )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 钙超载B. 自由基损伤C. 无复流现象D. 白细胞作用E. 能量代谢障碍(3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 房性心律失常 B. 室性心律失常 C. 房室交界部阻滞

D. 房室传导阻滞 E. 房颤 (4 )下述情况可使氧反常损伤的程度加重,除了 A. 缺氧的时间越长 B. 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 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 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 再灌时pH 纠正缓慢 (5 )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 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 O· 2 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 OH·自由基的产生需要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 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 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6 )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 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A. O· 2 B. OH· C. H 2 O 2 D. LO· E. LOO· (7 )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不见于 A. 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 儿茶酚胺的增加 C.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 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 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8 )主要由白细胞释放的具有最强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C 3a 、C 5a B.C 5b67 C.LTB 4 D.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 E. 纤维蛋白肽B (9 )一般认为,心肌细胞膜上何种钾离子通道是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的终效应器 A. 瞬时外向电流钾通道(I to ) B. 内向整流电流钾通道(I K1 ) C.ATP 敏感钾通道(KATP ) D. 延迟外向电流钾通道(I K ) E. 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IKAch ) 答案:1.C 2.C 3.B 4.E 5.D 6.B 7.C 8.C 9.C 二、名词解释: 1.Free oradical 2.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第二十三讲缺血再灌注损伤概论修订版

第二十三讲缺血再灌注 损伤概论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二十三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自由基、活性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反常、钙反常、pH反常、钙超载、无复流现象和呼吸爆发的概念, 重点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2. 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条件, 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3. 了解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知识点纲要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各种原因造成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可使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再灌注具有两重性,多数情况使缺血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结构得以修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是,部分患者或动物缺血后再灌注,不仅没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使缺血所致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氧反常、钙反常和pH反常。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不同种属和各种组织器官均可发生,具有普遍性。 ( 二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条件 再灌注损伤取决于缺血时间、侧支循环、需氧程度以及电解质浓度。 ( 三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 自由基的作用 (1) 自由基的概念、特性、类型、体内代谢和生物学意义 (熟悉和了解) (2) 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掌握) 1)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 2) 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3) 线粒体损伤,氧分子单电子还原增多;4) 儿茶酚胺增加,自氧化增强。 (2) 自由基的损伤作用(掌握) 1) 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增强导致①膜结构破坏──膜的液态性和流动性减弱,通透性增强;②抑制膜蛋白功能──离子泵失灵和细胞内信号传递障碍;③线粒体功能受损──ATP 生成减少。 2) 细胞内Ca2+超载源于自由基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强,膜上Na+-K+-ATP酶失活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3) DNA 断裂和染色体畸变外面无组蛋白保护的线粒体DNA对氧化应激敏感。 4) 蛋白质变性和酶活性降低自由基可引起蛋白质分子肽链断裂,使酶的巯基氧化。 5) 诱导炎症介质产生自由基可导致脂质过氧化和胞内游离钙增加,激活磷脂酶,脂加氧酶及环加氧酶。 2. 钙超载 (1) .细胞内钙稳态调节 (熟悉和了解) (2) 再灌注时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 (掌握) 1) Na+-Ca2+交换异常;2)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3) 线粒体功能障碍;4) 儿茶酚胺增多。 (3) 钙超载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掌握)

病理生理学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A 型题】 1.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下述哪一器官? A .心肌 B .脑 C .肝 D .肾 E .肠 2.最活泼有力的氧自由基是: A .- ?2O B .H 2O 2 C .OH · D .LO · E .LOO · 3.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 .钙超载 B .自由基损伤 C .无复流现象 D .白细胞作用 E .能量代谢障碍 4.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 .房性心律失常 B .室性心律失常 C .房室交界部阻滞 D .房室传导阻滞 E .房颤 5.氧反常损伤程度加重,不见于: A .缺氧的时间越长 B .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 .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 .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 .再灌注时pH 纠正缓慢 6.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 .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 .- ?2O 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 .OH ^ 自由基的产生需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 .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 .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7.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原因是: A .ATP 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 .Na + -Ca 2+ 交换增加 C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 .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 .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的分离 8.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 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A .- ?2O B .OH · C .H 2O 2 D .LO · E .LOO · 9.缺血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不见于: A .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 .儿茶酚胺增加 C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 .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 .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10.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最主要是通过: A .蛋白质交联 B .直接损伤核酸 C .引发葡萄糖交联 D .脂质过氧化引起损伤 E .引起染色体畸变

缺血-再灌注损伤习题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十章缺血-再灌 注损伤 一、单选题 1. pH 反常是指() A. 缺血细胞乳酸生成增多造成p H 降低 B. 缺血组织酸性产物清除减少,p H 降低 C. 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细胞损伤 D. 因使用碱性药过量使缺血组织由酸中毒转变为碱中毒 E. 酸中毒和碱中毒交替出现 2.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 .心 B .肝 C .肺 D .肾 E . 胃肠道 3.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活性氧() A.O2 - 。 B.H2 O2 C.OH ? D.1O2 E.L ? 4.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自由基()A. O2 - 。 B.H2O2 C.OH ? D.LOO ? E.Cl ? 5.膜脂质过氧化使() A.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 B.饱和脂肪酸减少 C.膜脂质之间交联减少 D.膜流动性增加 E.脂质与蛋白质的交联减少 6.黄嘌呤脱氢酶主要存在于() A. 血管平滑肌细胞 B. 血管内皮细胞 C. 心肌细胞 D. 肝细胞 E. 白细胞

7. 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 A. Na + B. Ca 2+ C. Mg 2+ D. Fe 2+ E. K+ 8.O2- 》与H2O2 经Fe nt on 反应生成() A. 1O2 B. LOO C. OH D. H2 O E. ONOO- 。 9 .呼吸爆发是指()A.缺血- 再灌注性肺损伤B.肺 通气量代偿性增强C.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大量增加D.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E.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10.破坏核酸及染色体的主要自由基是() A. O2 - B. H2 O2 C. OH ? D. 1O2 E. LOO ? 1 1. 再灌注时自由基引起蛋白质损伤的主要环节是() A. 抑制磷酸化 B. 氧化巯基 C. 抑制蛋白质合成 D. 增加蛋白质分解 E. 促进蛋白质糖基化 1 2. 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 A. 膜脂质过氧化 B. 蛋白质交联 C. 糖键氧化 D. 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E. 减少AT P 生成 13.再灌注时细胞内钙升高最主要是因为()A.细胞膜通透性增高B.线粒体内钙释放C.肌浆网钙释放 D.Na+/ Ca2 + 交换蛋白反向转运增强E.Na +/ H+交换增强14.再灌注时激活细胞Na+/ Ca2+交换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内高Na + B.细胞内高H+ C.细胞脂质过氧化D.P KC 活化E.细胞内高K+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一)自由基的概念与类型自由基(freeradical)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易于失去电子(氧化)或获得电子(还原),特别是其氧化作用强,故具有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存在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及时清除自由基,使自由基的生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对机体并无有害影响。病理情况下,由于活性氧生成过多或机体抗氧化能力不足,则可引发链式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进而使细胞死亡。其种类很多,主要包括: 1.氧自由基 2.脂性自由基 3.其它(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1.黄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增多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及其前身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dehydrogenase,XD)主要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正常情况下,90%以XD的形式存在,XO仅占10%。1)当组织缺血缺氧时,由于ATP含量降低,离子转运功能障碍,Ca2+进入细胞激活Ca2+依赖性蛋白酶,促使XD大量转变为XO. 2)由于ATP 分解,ADP、AMP含量升高,并依次分解生成次黄嘌呤,故缺血组织中次黄嘌呤大量堆积。再灌注时,大量分子氧随血液进入缺血组织,XO在催化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并进而催化黄嘌呤转变为尿酸的两步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电子,为分子氧接受后产生O-2和H2O2.H2O2在金属离子参与下形成更为活跃的OH.,使组织O-2、OH.、H2O2等活性氧大量增加。 2.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活动时耗氧量增加,其摄人O2的70%-90%在NADPH氧化酶和NADH 氧化酶的催化下,接受电子形成氧自由基,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组织缺血可激活补体系统,或经细胞膜分解产生多种具有趋化活性的物质,如C3片段、白三烯等,吸引、激活中性粒细胞。再灌注期组织重新获得O2供应,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称为呼吸爆发(respiratoryburst)或氧爆发(oxygenburst),造成细胞损伤。(三)自由基的损伤作用自由基发生剂可使正常及缺血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伤,自由基清除剂则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具有极为活泼的反应性,自由基一旦生成,即可经其中间代谢产物不断扩展生成新的自由基,形成连锁反应。自由基可与各种细胞成分,如膜磷脂、蛋白质、核酸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 1.膜脂质过氧化(1ipidperoxidation)增强:自由基对磷脂膜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可与膜内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使之发生过氧化,造成多种损害:①破坏膜的正常结构。脂质过氧化使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的比例失调,膜的液态性、流动性降低,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内流增加;②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③促进自由基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生成。形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血栓素、白三烯等,促进再灌注损伤;④减少ATP生成。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线粒体功能抑制,ATP生成减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加重。 2.蛋白质功能抑制自由基可使酶的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也可使氨基酸残基氧化,胞浆及膜蛋白和某些酶交联形成二聚体或更大的聚合物,直接损伤蛋白质的功能 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自由基可使碱基羟化或DNA断裂,从而引起染色体畸变或细胞死亡。

(完整版)缺血-再灌注损伤习题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单选题 1.p H反常是指() A.缺血细胞乳酸生成增多造成p H降低 B.缺血组织酸性产物清除减少,p H降低 C.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细胞损伤 D.因使用碱性药过量使缺血组织由酸中毒转变为碱中毒 E.酸中毒和碱中毒交替出现 2.最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胃肠道 3.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活性氧() A.O2-。 B.H2O2 C.O H· D.1O2 E.L˙ 4.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自由基() A.O2-。 B.H2O2 C.O H· D.L O O˙ E.C l˙ 5.膜脂质过氧化使() A.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 B.饱和脂肪酸减少 C.膜脂质之间交联减少 D.膜流动性增加 E.脂质与蛋白质的交联减少 6.黄嘌呤脱氢酶主要存在于() A.血管平滑肌细胞 B.血管内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肝细胞 E.白细胞 7.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 A.N a+ B.C a2+

C.M g2+ D.F e2+ E.K+ 8.O2-》与H2O2经F e n t o n反应生成() A.1O2 B.L O O C.O H D.H2O E.O N O O-。 9.呼吸爆发是指() A.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 B.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C.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生成大量增加 D.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增加 E.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10.破坏核酸及染色体的主要自由基是() A.O2- B.H2O2 C.O H· D.1O2 E.L00˙ 11.再灌注时自由基引起蛋白质损伤的主要环节是() A.抑制磷酸化 B.氧化巯基 C.抑制蛋白质合成 D.增加蛋白质分解 E.促进蛋白质糖基化 12.自由基损伤细胞的早期表现是() A.膜脂质过氧化 B.蛋白质交联 C.糖键氧化 D.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E.减少A T P生成 13.再灌注时细胞内钙升高最主要是因为() A.细胞膜通透性增高 B.线粒体内钙释放 C.肌浆网钙释放 D.N a+/C a2+交换蛋白反向转运增强 E.N a+/H+交换增强 14.再灌注时激活细胞N a+/C a2+交换的主要因素是()A.细胞内高N a+ B.细胞内高H+ C.细胞脂质过氧化 D.P K C活化 E.细胞内高K+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向军 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200433) E-mail: Chelsea_JX@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2762312.html,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是现代社会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其治疗原则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再灌注,而随之而来的再灌注损伤又成为一大难题。笔者对近年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现代社会致死、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其治疗原则是及时的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缺血后再灌注不仅没有使组织功能恢复,反而使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即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抑制再灌注损伤已成为缺血性中风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其综述如下。 1.自由基研究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外层轨道上有单个不配对价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其化学性质极为活波,可与各种细胞成分(膜磷脂、蛋白、核酸)发生反应,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在脑缺血再灌注时,机体的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大量自由基的存在,造成脑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由于再灌注治疗窗十分短暂(仅1-3小时),因此清除自由基应在再灌注前或者再灌注早期即开始。 自由基的清除主要靠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酶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rion蛋白(PrPc)等;低分子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其他如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等。 有研究表明,褪黑素(Melatonin MT)能够清除羟自由基、过氧亚氮阴离子、降低单线态氧毒性和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间接抗氧化剂,具有较好的神经元保护作用[1-2]。Cesario等[3]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发现,褪黑素的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还与其对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且胶质细胞对治疗比神经元更敏感。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阻止次黄嘌领转化为黄嘌呤,进而阻断自由基的产生。Allport等[4]的实验证明别嘌呤醇能够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梗死面积和比率,对脑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都具有保护作用。EGB761是银杏叶提取物的标准制剂,其主要活性物质是24%黄酮苷和6%萜烯内酯,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A. Ur′?kov等[5]的实验证明EGB761能够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氧化作用对大鼠前脑的损害。 2.钙超载研究 脑缺血再灌注时,ATP供应不足、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过渡兴奋介导与其偶联的钙通道开放、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以及Na- Ca2+交换异常等因素导致细胞内游离钙([Ca2+]i)浓度升高。细胞内钙超载一方面使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脑缺血缺氧;另一方面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导致细胞死亡。[Ca2+]i浓度升高既是脑损伤的后果,同时又是

肝脏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及和防治

肝脏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机制及和防治 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是Jennings第一次提出的,是指组织或器官在缺血后紧接着得到血液供应,但是这时血液的供应不利于缺血的组织、器官的功能的恢复,甚至加重了代谢的障碍、结构的破坏。本文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术后肝功能异常、原发性肝移植无功能、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1】。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后果往往取决于缺血时间的长短、肝脏储备功能的强弱等【2】。目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的研究热点,普遍认为其病理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治主要是缺血预处理、药物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 1.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可能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肝脏缺血过程中的损伤,另一部分原因是当缺血的肝脏得到血流再灌注时产生一系列损伤。研究指出,缺血再灌注使得肝细胞和kuffer细胞、中性粒细胞、肝窦状隙内皮细胞、贮脂细胞等细胞之间发生相互作用【3】。另外,血小板、补体也有参与。活化的细胞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脂质炎性因子,导致炎性介质反应和细胞的凋亡。损伤会使得肝窦状隙内皮细胞被破坏,肝脏微循环障碍,进而加重肝脏微循环的缺血且导致肝细胞再生受阻【4】。 2.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 研究指出,氧自由基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候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来源于kuffer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包括超氧化物自由基、氢氧根离子、过氧化氢等。氧自由基造成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磷脂双分子结构中脂质的氧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及流动性,从而直接损伤肝细胞;同时氧自由基损伤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肝窦状隙内皮细胞,引起血液中血小板以及粒细胞等在微血管中聚集,阻碍肝脏微循环,氧自由基还可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使肝细胞供能减少。 3.肝脏缺血与细胞内钙超载

病理生理学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A型题】 1.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下述哪一器官? A.心肌 B.脑 C.肝 D.肾 E.肠 2.最活泼有力的氧自由基是: A.-? 2 O B.H2O2 C.OH· D.LO· E.LOO· 3.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钙超载 B.自由基损伤 C.无复流现象 D.白细胞作用 E.能量代谢障碍 4.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房性心律失常 B.室性心律失常 C.房室交界部阻滞 D.房室传导阻滞 E.房颤 5.氧反常损伤程度加重,不见于: A.缺氧的时间越长 B.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再灌注时pH纠正缓慢 6.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 2 O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OH^自由基的产生需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7.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原因是: A.ATP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Na+-Ca2+交换增加 C.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的分离 8.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A.-? 2 O B.OH· C.H2O2 D.LO· E.LOO· 9.缺血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不见于: A.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儿茶酚胺增加 C.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10.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最主要是通过: A.蛋白质交联 B.直接损伤核酸 C.引发葡萄糖交联 D.脂质过氧化引起损伤 E.引起染色体畸变 11.下面哪个不是活性氧? A.NO B.-? 2 O C.OH· D.CO2 E.LOO·

病理生理学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A型题】 1.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下述哪一器官 A.心肌 B.脑 C.肝 D.肾 E.肠 2.最活泼有力的氧自由基是:A.-? 2 O B.H2O2 C.OH· D.LO· E.LOO· 3.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学说为: A.钙超载 B.自由基损伤 C.无复流现象 D.白细胞作用 E.能量代谢障碍 4.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房性心律失常 B.室性心律失常 C.房室交界部阻滞 D.房室传导阻滞 E.房颤 5.氧反常损伤程度加重,不见于: A.缺氧的时间越长 B.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再灌注时pH纠正缓慢 6.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B.-? 2 O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OH^自由基的产生需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D.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7.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原因是: A.ATP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Na+-Ca2+交换增加 C.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D.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面的分离 8.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DNA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A.-? 2 O B.OH· C.H 2 O 2 D.LO· E.LOO· 9.缺血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不见于: A.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儿茶酚胺增加 C.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 10.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最主要是通过: A.蛋白质交联

第十章 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第十章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复习提要 一、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或称再灌注损伤,是指组织缺血一段时间,当血流重新恢复后,组织的损伤程度较缺血时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综合征。 二、发生原因 凡能引起血流重新恢复而导致组织损伤的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原因。 三、影响因素 缺血时间 侧枝循环 对氧的需求程度 电解质浓度 四、发生机制 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自由基生成增多 1. 1. 自由基的概念及分类 自由基(free radical, FR):指外层轨道上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 氧自由基 (oxygen free radical, OFR): 包括:超氧阴离子(O· 2 )、羟自由 基(·OH)、单线态氧(1O 2)。O· 2 是其它氧自由基产生的基础。 一氧化氮(NO) 脂性自由基: 是氧自由基与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如烷自由基(L.)、烷氧自由基(LO.)、烷过氧自由基(LOO.)等。 2. 2.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①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自由基 ②激活的白细胞经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自由基 ③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单电子还原生成氧自由基增多 ④体内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 3. 3. 正常机体清除自由基的机制: ①抗氧化酶类: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

②抗氧化剂: 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等。 4. 4. 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①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损伤生物膜 ②蛋白质和DNA分子结构的变化 (二)钙超载 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是指Ca2+在细胞内大量积聚。 5. 1. 细胞内Ca2+的稳态调节(homeostasis ) ①Ca2+进入胞液的途径 质膜钙通道:包括①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OC)②受体操纵性Ca2+ 通道(ROC):又称配体门控钙离子通道(ligand gated calcium channel )。 胞内钙库释放通道:包括三磷酸肌醇(IP 3)操纵的钙通道(IP 3 受体通道)、 ryanodine敏感的钙通道。 ②Ca2+离开胞液的途径 Ca2+泵(又称Ca2+-Mg2+-ATP酶)的作用: Na+-Ca2+交换: Ca2+-H+交换: 6. 2.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钙超载的机制 ATP合成减少 pH反常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试题 [A型题] 1.以下哪一条不是白细胞浸润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 A.消耗大量ATP,加剧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 B.机械嵌塞在微循环,引起无复流现象 C.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组织水肿 D.释放溶酶体酶,消化组织细胞 E.通过“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破坏组织 2.再灌注时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增加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哪一条无关:A.组胺与激肽的作用 B.C3a与C5a的作用 C.LTB 4 作用 D.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 E.趋化性炎症介质的作用 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钙代谢障碍不表现为: A.胞浆钙超载 B.肌浆网摄钙能力下降 C.线粒体钙聚集 D.肌浆网钙聚集 E.线粒体中磷酸钙沉积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名词解释(1~10) 1.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2.氧反常(oxygen paradox) 3.钙反常(calcium paradox) 4.pH值反常(pH paradox) 5.自由基(free radical) 6.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或氧爆发(oxygen burst) 7.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8.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9.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 10.氧自由基抑制剂 (二)选择题A型题(1~43) 1.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血管痉挛,组织缺血;B.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血流; C.器官在缺血耐受期内恢复血流;D.器官在可逆性损伤期内恢复血流; E.以上都不对。 2.再灌注损伤是指: A.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B.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C.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D.缺氧后再用富氧液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E.以上都不对。 3.下述何种不会有缺血-再灌注损伤? A.冠脉搭桥术后;B.体外循环后; C.器官移植后;D.心肌梗塞后; E.心肺复苏后。 4.钙反常损伤程度主要与: A.无钙灌注的时限有关;B.灌注液的温度有关; C.灌注液的PH有关;D.再灌注时钙浓度有关; E.再灌注时的氧分压有关。 5.脑缺血-再灌损伤,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的变化为: A.cAMP↓、cGMP↓;B.cAMP↑、cGMP↑; C.cAMP↑、cGMP↓;D.cAMP↓、cGMP↑; E.两者均正常。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综述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710004 薛荣亮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死亡以细胞坏死为主,目前认识的比较清楚,即 +脑缺血后5-7分钟内,细胞能量耗竭,K通道受阻,膜电位降低,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 、AMPA和KA 2+2+2+受体)致使细胞膜上的Ca通道开放,引起Ca超载,高Ca可激活NOS,使NO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和 2+DNA的损伤;Ca还可活化各种酶类,加剧细胞损伤和能量障碍,引发缺血级联反应,结果细胞水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酶和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DND 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日,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DND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包括急性细胞坏死也包括细胞凋亡,对于DND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简述如下: 1(基因活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出现大量基因表达,大约有374种基因出现

自测题5(第五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单选题#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心肌细胞 ○单核细胞 』 ★★★单选题#细胞内黄嘌呤脱氢酶大量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时需要的离子是()。 『 ○Na+ ○K+ ○● Ca2+ ○Mg2+ 』 ★★★单选题#不能清除自由基的物质是()。 『 ○CAT ○●VitK ○VitE ○VitA 』 ★★★单选题#可诱发或加重再灌注损伤的灌流液是() 『 ○低钙 ○低钠 ○低pH ○●高压 』 ★★★单选题#下述哪一种是最常见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 ★★★填空题#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常见因素包括、、、。 『 ○缺血时间 ○侧支循环 ○需氧程度 ○再灌注条件 』 ★★★填空题#再灌注时, 可直接激活 Na+-Ca2+交换蛋白的因素是细胞内, 可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的因素是细胞内、活化。

『 ○高Na+ ○高H+ ○蛋白激酶C即PKC 』 ★★★填空题#目前认为,心肌顿抑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大量生成和的作用。 『 ○氧自由基 ○钙超载 』 ★★★名词解释#什么是no reflow phenomenon? 『 即无复流现象,指阻塞或痉挛的动脉血管经治疗血流恢复后, 微血管不能恢复血液灌流的现象。 』 ★★★名词解释#什么是calcium overload? 『 即钙超载,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 ★★★名词解释#什么是ischema reperfusion? 『 即缺血-再灌注损伤, 指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使组织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 』 ★★★简答题#缺血-再灌注时大量生成的自由基可以造成哪些细胞损害? 『 自由基可造成: ①膜脂质过氧化增强。破坏了膜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间接抑制膜蛋白的功能,影响跨膜信号转导;②促进自由基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生成,⑤蛋白质功能抑制。由于酶的巯基或蛋白质氨基酸残基氧化, 酶或蛋白质发生交联,功能损伤; ③核酸及染色体破坏。由于碱基短化或 DNA 断裂, 染色体出现畸变。④抑制线粒体功能,ATP生成减少。 』 ★★★简答题#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 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磷脂酶促进膜磷脂分解、引起心律失常促进氧自由基生成、使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 ★★★简答题#简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①自由基生成过多的损伤作用;②钙超载;③白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无复流现象(微循环障碍);④能量代谢障碍。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能量代谢障碍

(完整版)病理生理学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试题及答案

2 2 2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下述哪一器官? A .心肌 B .脑 C .肝 D .肾 E .肠 2. 最活泼有力的氧自由基是: - D .体内的自由基有害无益 E .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7.钙反常时细胞内钙超载的重要原因是: A .ATP 减少使钙泵功能障碍 B .Na +-Ca 2+ 交换增加 A . O ? B .H 2O 2 C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增加 C .OH· D .LO· E .LOO· 3. 认为再灌注损伤实为缺血的继续和叠加的 学说为: A .钙超载 B .自由基损伤 D .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 E .无钙灌流期出现的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表 面的分离 8.导致染色体畸变、核酸碱基改变或 DNA 断裂的自由基主要为: - C .无复流现象 D .白细胞作用 A . O ? B .OH· E .能量代谢障碍 4.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 A .房性心律失常 B .室性心律失常 C .房室交界部阻滞 D .房室传导阻滞 E .房颤 5. 氧反常损伤程度加重,不见于: A .缺氧的时间越长 B .缺氧时的温度越高 C .缺氧时酸中毒程度越重 D .重给氧时氧分压越高 E .再灌注时 pH 纠正缓慢 6. 有关自由基的错误说法是: A .自由基是具有一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 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 B . O ? 是其他活性氧产生的基础 C .OH ^ 自由基的产生需有过渡金属的存在

C.H2O2D.LO· E.LOO· 9.缺血一再灌注时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增 加不见于: A.中性粒细胞吞噬活动增强 B.儿茶酚胺增加 C.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减少 D.细胞内抗氧化酶类活性下降 E.线粒体受损、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 能 失调 10.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最主要是通过: A.蛋白质交联 B.直接损伤核酸 C.引发葡萄糖交联 D.脂质过氧化引起损 伤E.引起染色体畸变 11.下面哪个不是活性氧? - A.NO B.O ? 2

[论文]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综述

[论文]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保护综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710004 薛荣亮 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白细胞高度聚集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缺乏等有关。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缺血中心区死亡以细胞坏死为主,目前认识的比较清楚,即 +脑缺血后5-7分钟内,细胞能量耗竭,K通道受阻,膜电位降低,神经末梢释放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 、AMPA和KA 2+2+2+受体)致使细胞膜上的Ca通道开放,引起Ca超载,高Ca可激活NOS,使NO和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引发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和 2+DNA的损伤;Ca还可活化各种酶类,加剧细胞损伤和能量障碍,引发缺血级联反应,结果细胞水肿、细胞膜破裂,细胞内酶和炎性介质释放,引起细胞坏死。 近年来认识到半暗带区域于再灌注数天后出现了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DND 常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日,主要发生在海马、纹状体及皮质区域,DND需要数日时间、有新蛋白质合成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为无水肿的细胞自杀过程,称之为细胞凋亡(PCD)。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既包括急性细胞坏死也包括细胞凋亡,对于DND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简述如下: 1(基因活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出现大量基因表达,大约有374种基因出现变化,绝大多数基因与凋亡有关,其中57种基因的蛋白表达是缺血前的 1.7倍,而34种基因的表达量出现下降,均发生在4小时到 72小时, 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突变,促凋亡基因,抑凋亡基因和损伤反应基因变化等,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DND的发生。 2(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指EAA受体活化而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是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触发物和介导物。EAA可活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缺血后致炎基因表达。CA1区神经细胞分布着大量的EAA受体,而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分布很小,这就为缺血后的兴奋性毒性提供了基础。另外,CA1区较CA3区对缺血损伤敏感是由于其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类型不同,CA1区以NMDA受体为主,CA3区以KA受体为主,而KA受体对缺血敏感性较差,可能是造成DND发生的重要原因。 3(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产生大量自由基。其有害作用可概括为:? 作用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 诱导DNA、RNA、多糖和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交联,交联后的大分子则失去原来的活性或功能降低。? 促使多糖分子聚合和降解。自由基可广泛攻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神经膜与血管,引发脂质过氧化瀑布效应(oxygen burst),蛋白质变性,多核苷酸链断裂,碱基重新修饰,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膜的通透性、离子转运、膜屏障功能均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自由基还能导致EAA释放增加,促使脑缺血后DND发生。 4(热休克蛋白表达紊乱 热休克蛋白是在多种应激原的作用下生成的分子量为7-200KD的蛋白大家族,但研究的较多的是HSP70,有报道称CA1区神经细胞能表达大量的Hsp70mRNA,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