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修三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教案

选修三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教案

选修三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教案
选修三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教案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案设计

一、教学课题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1)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简述三种工具的作用

(3)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能力目标:(1)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具备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动手制作重组DNA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激发为祖国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简述三种工具的作用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教学难点: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教材分析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为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第一章第一节,是我们高二下学期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必修二第六章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的提升,基因工程是生物科技的前沿内容,这一专题的教学首先要考虑基础性。尤其我们生活中从来没有接触到对基因进行处理的工具,较为抽象,从分子水平上的理解也更难。因此,更应该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来诠释,是学生很容易理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得到提升。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一片科技性较强的文章。

教学重点是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所需的三种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是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相关教学材料,查阅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做了相关习题,对出现的各种题型都有所了解,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根据课堂需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利用百度搜索找到各种图片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三、教学方法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一篇科技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用生活中小的操作、多媒体插入图片来形象化,使学生可以容易理解。要注意的是在讲解限制酶──“分子手术刀”,主要是介绍限制酶的作用特点。解决方法:我们可以联系以前学习的DNA分子的结构,了解特殊的结构----磷酸二酯键,及必修一酶的特点专一性的讲解。

DNA连接酶──DNA片段的“分子缝合针”,在这里同学们很容易想到碱基互补配对或DNA聚合酶,这是很自然的。但只考虑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以从原有的知识出发,要想到限制酶切开的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这个地方还没有连接起来,又是怎样连接的呢?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DNA连接酶。再以动画的形式动态展示“缝合”过程,使之形象化,容易接受。(补充说明)关于断开的氢键是如何修复的?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的学习内容,不能仅仅着眼于记住这几个条件,而应该反思“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条件。可以试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有教师讲解缘由。使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的更好。

五、教学过程

㈠、事例导入新课---基因工程

师:同学们,见过可以让害虫自动死亡的棉花吗?如何培养出具有抗虫

性状的抗虫棉呢?设想二:能否让微生物产生出人的胰岛素等珍贵药物?

这些都属于定向改造基因的设想,能实现吗?

通过必修二对基因工程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品种。

那就让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基因工程?

生: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注意黑体字的讲解)

师:深入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回答表中内容。

基因工程的别名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操作环境生物体外

操作对象基因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基本过程剪切——拼接——导入——表

结果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

㈡、学习新课--基因工程的工具

师:通过以上的过程,同学们分析一下,要实现抗虫基因在棉花中表达,有哪些关键步骤?实现这一精确地操作过程的工具是什么呢?

生:1.要将抗虫基因剪下来;

2.将剪下来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的基因连在一起。

3.基因转移的问题,就是怎样将抗虫基因送入入棉花细胞

4.是否送入成功,能否成功表达这些都需要鉴定。

师:非常好,这几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基因工程中急需解决的,可是大家都知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非常小,无论切割也好,连接也好,转移也好,无一例外这些操作都必须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就必须有精密的工具。科学家在实施基因工程之前,苦苦求索,终于找到了实施基因工程的三种工具:准确切割DNA的工具(“分子手术刀”)──限制酶,DNA片段的连接工具“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基因转移工具“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我们先看一下第一种:

一、“分子手术刀”又叫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师: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生物的DNA可能进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我们有没有学过相关的实例?----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那么这类生物为什么没有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被外源DNA的入侵而灭绝,它们有何保护机制?

原核生物容易受到自然界外源DNA的入侵,但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机制,以防止外来病原体的侵害。

限制酶就是细菌的一种防御工具,当外源DNA侵入时,会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限制酶在原核生物中主要起到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

思考:名称的由来:

当外源DNA侵入时,会用限制酶将外源DNA切割掉,以保证自身的安全。(限制性)

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从哪提取出来的?限制酶的作用是什么?

生: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

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专一性),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黑体字重点讲解)

师:重点讲解专一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切割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图示并带领学生简要复习下DNA分子的结构,并且明确磷酸二酯键的位置)

师:动态展示:“限制性内切酶作用过程”

讲解“什么叫黏性末端?”什么叫平末端?

举例:大肠杆菌的一种限制酶(EcoRⅠ)能识别

GAA 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切开形成黏性末端。

SmaⅠ能识别CCCGGG序列,并在C和G之间切割形成平末端。

2.由此引出DNA连接酶

3.“分子缝合针”又叫基因针线——DNA连接酶

师:1.种类:根据来源的不同一类是从大肠杆菌中获得的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具有互补配对粘性末端的双链。另一类是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T4DNA连接酶):即可缝合粘性末端,又可缝合平末端。但是连接平末端的效率比较低。(原因可选择性的补充,)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结果:两个相同的末端的连接。(板书)

这部分学生自然联想到的是我们学过的DNA聚合酶,所以要作以区分:由于时间的限制可以当做作业让学生以如下表格作一区分:

三、“分子运输车”又叫基因的运输工具——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师:要让一个从甲生物细胞内取出来的基因在乙生物体内进行表达,首先得将这个基因送到乙生物的细胞内去!能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从化学组成来看,载体应含有什么成分?

2、能否用SARS病毒作为基因载体?

3、作为载体,若没有切割位点将怎样?

4、携带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了受体细胞,如何鉴定?

5、假如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复制,将怎样?

总结:作为载体的必要条件:

1.能自我复制------能进入受体生物细胞并在受体生物细胞内复制并表达;

2.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能与目的基因结合

3.有遗传标记基因----便于观察

4.对受体细胞无害、易分离---安全、比较容易得到

图片展示:认识常用的载体——质粒

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染色体或细菌拟核之外,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对宿主细胞没有影响,主要存在于细菌和酵母菌体内。其中最常用的是大肠杆菌质粒。

提问:质粒作为运载体的条件?

1、能自我复制

2、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

3、具有遗传标记基因

4、对受体细胞无害、易分离

5、大小适合,便于操作

知识巩固:

1.在基因工程中,切割运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需使用( A )

A.同种限制酶

B. 两种限制酶

C..同种连接酶

D. 两种连接酶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运载体的理由是( D )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3)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C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作业布置:完成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的比较:(如有时间可以先让学生看看:DNA聚合酶的作用、DNA连接酶的缝合作用再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一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分子手术刀——限制酶

1、来源:微生物。主要是原核生物

2、种类:4000多种

3、作用: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序列特点:回文序列)

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4、结果:形成两种末端:黏性末端

平末端

二、“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种类:E·coli 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

T4 DNA连接酶: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3.结果:连接两个相同末端

三、作为载体的必要条件:

1.能自我复制

2.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位点

3.有遗传标记基因

4.对受体细胞无害、易分离

高中信息技术 Flash动画制作教案 粤教版选修2

FLASH中遮罩动画的制作—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内容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多媒体设计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45分钟 注:目前尚未拿到该课程的教材和教参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及教学调整: FLASH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动画制作软件,能够很方便的做出各种动画效果,遮罩动画就是FLASH中的一种重要的动画类型,但是由于涉及到图层的操作,以及对遮罩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学会简单的遮罩效果后,自己总结,进一步深入理解复杂的遮罩效果。 由于一直没有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只能根据新课程的整体要求对课程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遮罩层强大功能,并能设计出一些效果特别的作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遮罩图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遮罩图层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深化对FLASH运用软件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制作探照灯动画、水中倒影动画等过程的学习,从而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遮罩图层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上机分组实践操作及作品评价,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遮罩图层含义及遮罩的制作过程,掌握遮罩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灵活利用遮罩图层创作特殊的显示效果。 4、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渴望中积极探究,自主的学习,并通过分析源文件,从中真正理解遮罩动画的制作过程。 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悉层的概念,掌握层的运用,同时也掌握了Flash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的一般制作过程,对FLASH动画制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知识点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1、(a)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2、(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 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的比较: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 4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4 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②具有 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 于,并具有能力的双链 DNA分子。(3)其它载体:

一.知识网络 概念:又叫 DNA 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 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 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分离纯化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作用:识别双链DNA 中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特 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 开 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基 来源:大肠杆菌 本 作用 :连接黏性末端 工 来源:T 4 噬菌体 具 作用:可连接两种末端 常用载体:质粒 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必备条件 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 (“分子运输车”) 具有标记基因 E ·coliDNA 连接酶 T 4 DNA 连接酶 (“分子手术刀”) DNA 连接酶 “分子缝合针” 基 因工程

信息技术选修数据管理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选修4教案 数据管理技术 信息技术组

1.1认识数据管理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数据、数据管理的概念,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②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了解其相互关系并加以区分。 ③建立简单数据库及查询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和数据管理的含义,然后介绍了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史,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最后通过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管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利用简单数据库技术有效管理信息。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研究需求,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并确定表字段,建立相关查询,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 软件环境:电子学习档案袋,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

第2课认识关系数据库 教学目的: 1、掌握数据库的记录、字段、数据类型 2、数据库的类型 3、关系数据库的定义 实践活动: 1.填写网上评分表 2.了解评分表背后实现技术数据库1 数据库2 asp源文件 分析: 用关系数据库管理图书的模式 了解: 什么是记录?什么是字段?什么是字段的数据类型? 关系数据库的定义是什么?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必须满足5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高二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全册教案】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 章节简介 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课 程目标 1.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 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 遍性。 3.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 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 的品质。第一章第1节教学内容 1.知识点目标分层 2.学习内容 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重点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3) 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4.难点 理解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5.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第一章第1节教学过程一、教学情景 导入情景一:让学生欣赏以网页、动画、幻灯片等形式的作品,让 他们找出这几个作品的共同点。 【突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 导入情景二:展示视频:“杨利伟与曹刚川太空连线”。提问:(1 )这是什么作品? 导入情景三:展示一虚拟现实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羽 毛球拍 /java3d/wf/battledore.htm

高中信息技术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选修2

5.1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五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5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中采集和处理声音的常用设备; (2)、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及用“录音机”对声音的简单处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探讨的能力。 2、内容分析: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软件较多,采取由易到难原则,先掌握简单的录音机软件,了解录采集、加工的过程,抓住基本点,便可深入复杂的处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3、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课,因为我校地处农村,大部份学生都还是从高中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内容不统一,加上硬件也不齐备,所以对于多媒体这一块的知识较溥弱,所以内容难度上要控制好。 4、设计思路: 根据普通高中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自主的认知探究活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及在教师设计的任务帮助下,达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书本上是先讲声音的存储格式,然后是声音的采集,再后是声音格式转换,最后是声音的加工,我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先利用声卡及“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接着便对声音进行处理,然后再讲声音的格式,这样处理后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更好理解。 5、教学重点难点 录录机的录音过程;混音和调整音效 6、教学准备 A、每人有一副耳麦(注意检查麦克风) B、一人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坏境 (能广播教学及控制学生机器) C、投影仪 D、老师准备好windows附件中“录音机”软件的学习资料 三、教学过程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一个充满思维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新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四个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1、记不住,2、想不起来,3、不会用。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对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一种注重探究,强调应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基因工程中第一节的内容。本专题是在必修2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基础上的深入和提升,与必修2模块中学过的许多知识也都有联系。属于基础扩展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单描述基因工程的概念及目的。 (2)、说出DNA重组技术的三个工具及各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3、教学重点 (1)DNA 重组技术所需要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DNA 重组技术所需要的三种基本工具的作用; (2)基因工程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及其作用内容复杂、抽象。如果采用直白、平淡的方式讲解介绍,学生会感到抽象和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如果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开启他们思想的闸门。因此本节课是以老师讲解、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突出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 循环结构教案 沪教版选修1

VB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for…next循环语句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循环结构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 1.了解循环结构的构建。 2.掌握for…next语句的格式及其功能。 3.灵活运用for…next语句。 技能通过编写程序,让学生会运用for/next语句实现循环流程控制。 情感价 值观 1.通过问题和算法分析过程,促进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 2.通过活动的实践,体验循环结构的构建和实现过程。 3.能够运用循环结构的知识和技能,阅读和欣赏更多的关于循环问题的程序。 教学 重点 循环结构的构建,运用循环语句实现对循环流程的控制。 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计算机阅卷及一个简单程序引出循环结构,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循序渐进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教师采用分析法、演示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的启发、调整、激励来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协作学习中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气氛活跃,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复习引入]:同学们分组讨论:现在我们很多考试都使用答题卡,都是采用计算机阅卷,那么计算机是怎样阅卷,怎样进行这项重复工作的呢?学生议论纷纷,气氛 活跃 通过身边的事 例引起学生好 奇心,导出新 课 同学们:首先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题说起: 例1:编写一个程序:打印5行竖排的“*”。 如果是打印10行、100行、1000行甚至更多的竖排“*”,那我们用循环就很容易实现。 学生稍做思考 并编写出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End Sub 复习一下前面 所学内容,从 简单到复杂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 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 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
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
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
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课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教学目标: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 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 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 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同步练习)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课后练习 宾阳高中高二生物组朱春连 一选择题 1.基因工程中,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所用的限制酶及切口必备的特点是( ) A.可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 B.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不相同 C.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 D.可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2.下图中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DNA解旋酶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3.以下是几种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部分片段。下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以上DNA片段是由4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 B.若要把相应片段连接起来,应选用DNA聚合酶 C.上述能进行连接的两个片段,其连接后形成的DNA分子是 D.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 D.作为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5.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6.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7.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B.可以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C.过程②必需的酶是逆转录酶,过程③必需的酶是解旋酶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LAN 10千米以内 城域网MAN 10千米到60千米以内 广域网W AN 100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终审稿)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 应用教案课程
MG129]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 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 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 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
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
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
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
第二课 不同的连接策略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认识Visual Basic》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认识Visual Basic》教 案visual basic》教案设计 【背景材料】 本节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选修)》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题目是《认识visua basic》。在第一单元已经讲解了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以及算法,流程图等基本概念。算法必须要选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来描述,计算机才能接受。本节将VB作为实现算法的平台,不是为学VB而学VB,而是以VB这个相对比较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为平台,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想。 本节以编写“求圆面积”程序为线索,介绍用VB编写程序的一般过程。在过程中熟悉VB工作界面、对象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熟悉VB的界面 2.掌握用编程的一般过程 3.能模仿教材中的例子,编写简单的vb程序 4.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程序设计思想 教学重点: 用VB设计工作界面 教学难点: VB程序代码的理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边讲解边操作 教学过程: 师:先来问大家一个数学问题,圆的面积怎么求知道吗? 学生嘘声一片,七嘴八舌道:太简单了,s= r2 师:再具体一点呢?已知哪些条件,就能得出结果? 生:已知半径,根据面积公式就能得到面积。

师:很好,那么怎么用VB程序解决求圆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打开用VB程序编写好的求圆面积,演示给学生看。学生感觉挺好玩的。 然后我给出三组数据,已知半径分别为4,4.25,6.345,求圆面积,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操作,剩下同学在下面两组用笔算,两组用计算器算,并记录结果,进行比赛。结果,台上同学最快完成任务,计算器组第二,用笔计算的还在哼哧哼哧的算着,结果还不准确。学生兴趣高涨,直呼太神奇了。 师: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这个VB程序是如何解决求圆面积的,也就是它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可以与数学上的相比较。 生:“不是一样的嘛,给出圆半径,得出圆面积” 生:“就是,还是利用数学上的求圆面积公式” 师:“大家说的一点都不错,我们用VB 编写程序,第一步就是分析问题,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然后画出流程图,最后才开始编写程序” 教师给学生看流程图:

选修三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教案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案设计 一、教学课题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目标:(1)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简述三种工具的作用 (3)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能力目标:(1)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具备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动手制作重组DNA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基因工程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激发为祖国奋斗的精神。 (2)通过学习基因操作的工具,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简述三种工具的作用 (2)认同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教学难点: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教材分析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为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第一章第一节,是我们高二下学期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必修二第六章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的提升,基因工程是生物科技的前沿内容,这一专题的教学首先要考虑基础性。尤其我们生活中从来没有接触到对基因进行处理的工具,较为抽象,从分子水平上的理解也更难。因此,更应该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来诠释,是学生很容易理解,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上得到提升。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一片科技性较强的文章。 教学重点是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所需的三种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是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相关教学材料,查阅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做了相关习题,对出现的各种题型都有所了解,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根据课堂需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利用百度搜索找到各种图片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三、教学方法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一篇科技理论性较强的文章,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起来较困难,所以用生活中小的操作、多媒体插入图片来形象化,使学生可以容易理解。要注意的是在讲解限制酶──“分子手术刀”,主要是介绍限制酶的作用特点。解决方法:我们可以联系以前学习的DNA分子的结构,了解特殊的结构----磷酸二酯键,及必修一酶的特点专一性的讲解。 DNA连接酶──DNA片段的“分子缝合针”,在这里同学们很容易想到碱基互补配对或DNA聚合酶,这是很自然的。但只考虑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以从原有的知识出发,要想到限制酶切开的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这个地方还没有连接起来,又是怎样连接的呢?这样自然而然地想到DNA连接酶。再以动画的形式动态展示“缝合”过程,使之形象化,容易接受。(补充说明)关于断开的氢键是如何修复的?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分子运输车”的学习内容,不能仅仅着眼于记住这几个条件,而应该反思“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条件。可以试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有教师讲解缘由。使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的更好。

小学信息技术选修教案新部编本1~1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选修教案 第1课认识LOGO 教学目标: 1、学习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 2、学习“CS”、“HT”、“ST”命令。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入与退出LOGO语言窗口。 难点:基本命令的使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计算机画图的方法很多,如:画图,PHOTOSHOP等,利用LOGO语言画图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什么是LOGO语言呢? 2、介绍LOGO语言 LOGO语言是一种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非常有趣。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LOGO源自西腊文,原意即为思想,是由一名叫佩伯特的心理学家,偶然间看到一个像海龟的机械装置触发灵感,于是利用他广博的知识及聪明的才智而最终完成了LOGO语言的设计。 LOGO学了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一定大家关心的问题吧!大家不要认为这是简单的画图软件就行,一开始,你可能会认为是这样,不过,它隐含着非常严谨的科学道理,需要你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要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你会发现,这个软件,将使你处理事情时,会非常严谨,养成一丝不拘的好习惯。用好这个软件,可不能大大咧咧噢! 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进入LOGO语言的神秘王国。 二、新授 1、 LOGO语言的启动 讲解: 打开D盘,单击LOGOW目录,单击:PLOGO.EXE,,出现窗口。

高中信息技术 Flash动画制作教案 1

FLASH中遮罩动画的制作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内容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多媒体设计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45分钟 注:目前尚未拿到该课程的教材和教参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及教学调整: FLASH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动画制作软件,能够很方便的做出各种动画效果,遮罩动画就是FLASH中的一种重要的动画类型,但是由于涉及到图层的操作,以及对遮罩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学会简单的遮罩效果后,自己总结,进一步深入理解复杂的遮罩效果。 由于一直没有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只能根据新课程的整体要求对课程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遮罩层强大功能,并能设计出一些效果特别的作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遮罩图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遮罩图层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深化对FLASH运用软件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制作探照灯动画、水中倒影动画等过程的学习,从而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遮罩图层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上机分组实践操作及作品评价,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遮罩图层含义及遮罩的制作过程,掌握遮罩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灵活利用遮罩图层创作特殊的显示效果。 4、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渴望中积极探究,自主的学习,并通过分析源文件,从中真正理解遮罩动画的制作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沪教版选修1

解析法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解析算法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的学习,掌握用解析算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2)学会根据问题寻找恰当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精神和态度。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用解析法设计程序,解析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常用算法,在之前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例题分析中也曾使用过,该算法的分析也为今后的各种算法学习做好了准备。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解析算法的思想,能写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并用程序实现”,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学会分析问题,合理设计算法,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可视化编程的能力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这样就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算法的分析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一个测量树高的例子进行引入,用简单的例子分析解析算法,然后采用教材上的活动“求解铁丝问题”让学生掌握解析算法的实现过程,用“求岛屿面积”的实践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 习过程的 观察和考 查,以及及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1’设置情境:美丽的校园有许多树 木,这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怎 样才能测量这些树木的高度。 听故事,入情境设置情境,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提出问老师介绍两种方法: 方法一:泰勒斯金字塔测量法。 (有局限性,如测量点与被测物之 间有障碍物时,引出方法二) 方法二:不可到达底部物体的高 度测量法。 学生了解问题的 分析方法。 切入本课 的学习过 程。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全册教案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系统 章节简介 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课程目标 1.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了解多媒体技术在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3. 通过网络浏览、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选用有教育意义的多媒体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第一章第1节教学内容 1.知识点目标分层

2.学习内容 认识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重点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3)理解并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构成。 4.难点 理解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的含义。 5.课时安排:建议 2 课时 第一章第1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景 导入情景一:让学生欣赏以网页、动画、幻灯片等形式的作品,让他们找出这几个作品的共同点。 【突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交互性】 导入情景二:展示视频:“杨利伟与曹刚川太空连线”。提问:( 1 )这是什么作品?

导入情景三:展示一虚拟现实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羽毛球拍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2801432.html,/java3d/wf/battledore.htm 导入情景四:播放机器人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机器人.wma ” 导入情景五:展示如何将一视频转换成流媒体,保存在校园网上进行视频点播。 导入情景六:展示多媒体系统的硬件平台的组成设备实物,如:声卡、视频捕捉卡、扫描仪等。 二、教学任务 任务一: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 访问互联网上的多媒体作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 参考网站: 宇风多媒体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2801432.html, 5D 多媒体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2801432.html, 奥古多媒体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2801432.html,/ 视觉中国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2801432.html,/ 任务二:上网搜集 以小组合作方式,分工共同完成下列主题。 上网搜集下列主题内容,并摘录下来,整理结果。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2)常用的多媒体工具有哪些? (3)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和非线性?举例说明。 (4)多媒体技术有哪些特征? 参考网址: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
认识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 ,总结归纳计算机网 络的功能 .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 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1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 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 看能否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 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 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
教学反思:
第二课
不同的连接策略
2

信息技术必修+选修2多媒体技术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教案(点此到多媒体技术)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 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 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