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杂谈)

现象学诸人物

(2011-03-26 14:39:30)

标签:

杂谈

综述

现象学是二十世纪德法哲学(一般称为欧洲大陆哲学)的主流,其次是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与其对应,上个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是分析哲学,其次是实用主义、科学哲学。

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可以分前三巨头,后三巨头。前三巨头是,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后三巨头是,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

萨特与梅洛-庞蒂是法国人,其他人都是德国人。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犹太人。

舍勒是现象学第二号人物,与胡塞尔亦师亦友。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

现象学,最著名的人物是海德格尔,人们耳闻目睹的是其著作《存在与时间》。

萨特与梅洛-庞蒂主要受海德格尔的影响。

伽达默尔是海德格尔的学生。

现象学以晦涩难懂而著称。

分析哲学,最杰出的人物是维特根斯坦,奥地利犹太人。维特根斯坦跟希特勒小时候是同校同学,他们有一张合影照片,他们还是同年同月生。据有人考证,希特勒仇恨犹太人,跟维特根斯坦有关。当时,维特根斯坦人长的帅,成绩又好,家庭富裕;希特勒模样一般,成绩不好,家庭贫困,唯一的特长是美术,希特勒擅长风景画。

回到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口号。

现象学是一种方法。辩证法也是一种方法。

与我们日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有区别的。

直观到的现象,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质不是独立于现象之外的东西,本质实际是最佳角度显现的现象(特别是对范畴事物来说,从而有本质直观)。

维特根斯坦的回应:所谓直观,不过是语言游戏中的熟悉。

分析哲学,定义无休止的追问,导致循环定义。

现象学截断此一困境,所有的概念都是循环论证的,知识怎么可能?比如出生时,必然有不证自明的东西,本质直观。

维特根斯坦的反驳:所谓的直观不过是一种熟悉,生活世界充满语言游戏。

古希腊:认识你自己。

现象学的意识自识问题,唯识论早在1500年前就进行过深刻讨论。最后护法提出了意识四分说: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可以参考华严宗金狮子章,双镜喻,两个镜子相互对照,是同一意识内的现量,不存在时间的无限性,不是恶无限。

这是现象学与唯识论最为深奥的问题之一。

虽然第七识第六识都是由第八识变现出来的,而我们修行是要反观,如实知见八识,不可能直接从第八识入手,冯达庵(唐密东密系统)说他从第七识证自证分入手。如何从第六识,分别出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影子,通过止观瑜伽,达到质影的不一不异,这才是关键。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人物对比

创始人:胡塞尔,弗雷格,从研究逻辑起家,一个转向意识研究,一个转向数理研究。

内部批判者:梅洛-庞蒂,绝对的现象学还原是不可能的,蒯因,反驳逻辑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无法严格区分;有意义的命题不一定能还原成经验命题。蒯因转向了逻辑实用主义。

这些反驳,导致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的衰落,保留现象学方法与分析方法。

最著名者:海德格尔,罗素

最天才者:舍勒,维特根斯坦

分析哲学的代表:弗雷格,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蒯因

现象学对新康德主义的反抗;分析哲学对新黑格尔主义的反抗。

政治立场

左倾:萨特,梅洛-庞蒂,法国知识分子的特征

右倾:海德格尔

中间:胡塞尔,舍勒,伽达默尔

短寿:舍勒,梅洛-庞蒂,都只有50来岁。

长寿:伽达默尔(1900-2002)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很少有学术继承人,只有芬克等人。

二十世纪主要哲学的分布形态:德法的现象学,英美的分析哲学,在亚洲有,日本的京都学派,印度新吠檀多哲学,中国新儒家与唯识论复兴,伊斯兰哲学复兴。

京都学派代表人物是,西田几多郎,田边元,西谷启治,久松真一。学派中有很多人跟海德格尔有过交涉。田边元和西田的几个学生如九鬼周造都去过德国,跟随胡塞尔学现象学。当时海德格尔还没有发表《存在与时间》,算是胡塞尔的大弟子。这个大弟子领着日本和各国的学生一起学习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等著作。京都学派的思想基础是佛教的"无",他们融合了禅宗、净土真宗与西方哲学。

印度新吠檀多主要有梵社领袖罗姆·莫罕·罗易和泰戈尔(圣诗),以及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的创始人斯瓦米·维韦卡南达(辩喜)和罗摩克里希那。再后来有甘地(圣雄)和奥罗宾多·高士(圣哲)的整体吠檀多论。吠檀多在历史上融合了佛教的思想。

中国以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的兴起,与佛教唯识论的复兴有直接关系,熊十力原是欧阳竟无大师的弟子,后来以《新唯识论》叛出师门。追溯历史,到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他的师渊追溯到道家的陈抟,陈抟的师渊又追溯到唐末佛教僧人麻衣寿崖(表明了隋唐佛学的兴盛)。熊十力以唯识论研究儒学,后放弃唯识论的立场。章太炎以唯识论研究诸子学,特别是庄子,写了《齐物论释》。

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方的这三个学派都受过佛教的熏陶。

伊斯兰哲学在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有过兴盛,主要有三大学派,一,逍遥学派,代表

人物阿维森那,阿威罗伊,主要综合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伊斯兰思想;二,光照学派,苏哈拉瓦迪创立,波斯人,受琐罗亚斯德影响,认为真主是真理之光,真主的余光创造世界,并影响到中国四大经法师(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王岱舆援儒入穆,真一数一说);三,智慧学派,萨德拉,波斯人,波斯是伊斯兰哲学的一个重要策源地。萨德拉的存在与本质说,受到基督教诺斯替派的影响。

章太炎曾提到,北宋五大儒之一的张载,思想上受到清真教的影响。反过来,清真教也受到张载的影响。中国明朝时期济南的一座清真寺铭文叫:来复铭。来复铭参考了张载的西铭,启发了后来援儒入穆的思想。

生平

胡塞尔生平:

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是犹太人。1883年起,胡塞尔在维也纳跟随布伦塔诺(1838~1917)学习心理学和哲学。胡塞尔继承了布伦塔诺的"意向性"概念,不过布伦塔诺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而胡塞尔把"意向性"发展为一个现象学概念。

胡塞尔生前只发表了7部著作,他去世后还遗留了数万页的手稿。一位比利时年轻人,天主教圣方济各修道士布雷达透过纳粹的封锁,把胡塞尔的手稿转移到了比利时卢汶大学。二战之后出版了《胡塞尔文集》,但工作量巨大,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胡塞尔早期受布伦塔诺的心理主义影响,主要研究数学、逻辑和心理学的关系,受到弗雷格的批判。

胡塞尔反省了自己早期的思想,创立描述现象学,发表了《逻辑研究》,共两卷,第一卷是批判心理主义,第二卷虽然说的是描述心理学,实际是描述现象学。标志着现象学的建立。

后来,胡塞尔侧重于先验现象学,主要著作:《作为严格的哲学》,《关于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于1913年出版),《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1929),《笛卡尔的沉思》(1931)。

晚年胡塞尔侧重于生活世界,发表了《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前两部分于1936年出版)。

舍勒生平

Max Scheler,生于1874年,逝世于1928年。现象学的第二号人物,第一个把现象学引入实用领域,创立了价值伦理现象学。他还是知识社会学和哲学人类学的先驱。

舍勒思想庞杂,被称为德国哲学的神童。舍勒还是一位天主教神学家,不过到了他的思想后期,他对自己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海德格尔生平

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黑森林地区(盛产童话,也出了一位哲学家),和维特根斯坦同年。

与体用论的关系,体用是描述性的,而不是演绎性,但又不是截然两分,有一种语言的融合,主要是描述性的。

体用论正式提出于华严经和华严宗。

海德格尔对诗人荷尔德林的诠释。传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士兵口袋里都有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士兵口袋里都有一部海德格尔的文集。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说明了德国人对他们作品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荷尔德林和黑格尔、谢林在神学院上学时住一个宿舍。

海德格尔的政治污点,是倾向于纳粹,并担任近1年的大学校长。海德格尔只是在思想意识上倾向纳粹,并不是赞同纳粹的一切行动。但这些也足以使他和胡塞尔的关系断裂。战后海德格尔被盟军剥夺了教席一段时间,海德格尔也做了反省和辩解。

汉娜-阿伦特,是犹太人,跟海德格尔有一段师生恋。

萨特生平

萨特跟梅洛-庞蒂生平有些类似,都是早年丧父,一起在巴黎高师学习,到德国学习现象学,参加二战时期的法国抵抗运动,存在主义,左倾,研究马克思辩证法,同情苏联与中国,反对苏联对捷克的入侵,最后闹翻。

萨特跟女友波伏娃的婚姻契约。

萨特写小说很多,拒绝了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两部主要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

二战后,萨特曾经拜访过海德格尔,但海德格尔对他很傲慢,萨特气得浑身发抖。传说,海德格尔曾经在划雪场休息时,随手翻了几页萨特的《存在与时间》,就扔在一边,再也不看了,说萨特根本就没有理解。

萨特后期主要是用存在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形成《辩证理性批判》,萨特边嗑药边写了这本书。

梅洛-庞蒂生平

海德格尔比较欣赏庞蒂。

庞蒂对现象学的描述较为通俗易懂。

当胡塞尔的手稿被转移到比利时的卢汶大学时,梅洛-庞蒂特地跑到卢汶大学研读手稿,掌握了一些别人没看过的东西(独门秘笈)。

伽达默尔生平

伽达默尔(Gadamer,1900-2002)哲学解释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等。伽达默尔一生长寿且经历丰富,善于周旋。少年时代生活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求学在魏玛共和国,经历纳粹时期,与纳粹保持距离,但又参加纳粹的入党学习班,然后是东德的苏俄占领区,与苏军关系很好,并且在东德的莱比锡大学当上了校长,随着东德越来越苏化,伽德默尔觉得越来越不妙,借口想晚年在故乡度过(他的故乡在西德),并且通过了苏军的审查同意,但在他离开东德之前被逮捕了五天,进行了搜查(伽德默尔在自传中特别提醒没有做过牢的人,腰带、鞋带都要没收,衣服上的铁纽扣、铁拉链都要被剪掉)。当伽达默尔到达西德时,又被当作东德的奸细扣留,他通过托关系打通了盟军司令部的人,获得自由。在西德,伽德默尔当上了法兰克福大学的首席哲学教授。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西马重镇社会研究所,和伽达默尔成了同事。伽达默尔对他们表示蔑视:他们一听到逻各斯本体论,全都成了听盲,聋子。

基本思想:

意向性,胡塞尔认为"表象的意向对象和它的现实的对象一样"。

见分相分,山河大地即是相分,不存在中介对象,否则在心物之间有存在无穷过的中介对象。第八识的相分同时又是第六识的相分,否则有无穷过。第八识的相分,相对第六识来说,是客观的。第六识的妄想是独影境,不是带质境和本质境。

本质直观。通过本质还原或本质变更得到,实际是一种概念分析,想象对象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区分偶然属性和本质属性,而达到本质洞见,即本质直观。

现象学还原。对自然态度的悬搁,置入括号。比如自然实在论,认为存在客观实在,其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假设。实在不能自为地表达。唯识论并不是那种被胡塞尔所批判的唯心论,因为唯识论并不承认内在于第六识中的意识表象,而是承认第八识的相分。

先验直观:可能性。现象学描述的是如何可能,也就是条件,而不是描述的实际的构造。这一点可以和唯识论共存。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可类比于第七识与第六十的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先验自我并不是另一个自我,正如第七识并不是另外一个第七识,而仅仅是第六识的第七识,它们具有整体的联系。胡塞尔的弟子芬克,区分了先验界的真理和经验界的真理。

视域,笼罩的种子。处于时空中的事物,向我们显现时,总是有角度地被给予。比如胡塞尔喜欢的桌子这个例子。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有限的,是桌子的一个侧面,但我们可以很快地意识到这是个桌子(除非它非常不像桌子而需要我们的联想),笼罩这桌子的是我们的视域,其实是阿赖耶识笼罩在桌子周围的种子的现行。

视域的扩大化,是生活世界,视域转向我们自身。

存在。

在胡塞尔认为,存在只是一种特殊的被给予方式。

此在:可能的多样性。

时间。胡塞尔引用奥古斯丁的话,"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还知道;若有人问我,我便不知道了。"海德格尔晚年,仍然认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时间。前摄-原初印象-滞留,这是时间结构。前摄可以通过作意来理解,滞留实际是事物时间次第在阿赖耶识中熏的种子。当我们看到面前的桌子时,仅仅是意识到一张桌子,都有自我意识。因为这个意识可以被反思、回忆到。同样在唯识论看了,这个简单意识中存在我执,第六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与第七识第八识的四分重合之处,这仍然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应通过第七识的等无间缘来理解。种子存在第八识中,但种子次第排列向内时间意识的转变,是通过第七识的等无间缘实现的。

身体。根据胡塞尔,身体是对空间性对象知觉的可能性条件。对于佛教来说,身体是色身,或者称为肉身,分开说是,眼耳鼻舌身。按照胡塞尔的理解,又存在这样的问题:身体本身是一个空间性对象,身体怎么又是空间性对象构成的可能性条件?这里存在无穷循环么?胡塞尔的论断是:前反思地体现到身体意识,伴随着每个空间性经验。唯识论通过五俱意识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中介是阿赖耶识,五俱意识熏习的种子藏在第八识中,这是一种缘起的功能结构,当第六识回忆五俱意识的对境时,种子现行,第六识可以反思前五识。但前五识的色境与第六识的色境有差别,前五识的色境作用后,或被给予第六识,成为第六识的色境,回忆的是第六识的色境。

主体间性。扎哈维的描述:"对胡塞尔来说,决定性的事情并不是对绝对真理的占有,而是对生活在绝对自我责任中的尝试,也就是说,对将思想和行为建立在尽可能多的洞见上的尝试。"胡塞尔说,"具体的、完全的先验主体性,是一个由许多我所组成的开放的共同体的总

体-一个从内部而来的、被纯粹先验地统一起来的、并且仅仅以这种方式才是具体的总体。先验主体间性是绝对的并且是唯一自足的本体论基础,每个客观事物都从那里获得其意义和有效性。"客观性在胡塞尔而言,是建立在主体间性之上的。参见阿赖耶识的共业。他人阿赖耶识在我的阿赖耶识中的种子问题,我自己的是亲所缘缘,他人的心所对我来说是疏所缘缘,阿赖耶识互摄的问题,如华严经因陀罗网喻。阿赖耶识的种子不是宿命性的,前七识有意识的自在性,或者说一定的自由意志,否则就没有解脱。

生活世界。常态与科学范式。共识与两相极成。生活世界有形态学特征,跟海德格尔的地形学有关。生活世界理论对科学客观主义的批判,如颜色与光的波长。科学源于视域扩张。生活世界中,主体的生与死,写作与语言的延续,先验主体的历史性。

爱。伦理现象学对康德伦理提出批判,如舍勒就举出康德普遍法则的形式主义伦理,存在八项未经论证的前提假设。舍勒指出,康德的错误在于把善业(指事物,与佛教的善业不同)与价值等同。价值,应考虑佛教的善心所,美心所,以及部分无记心所。耶稣说:无人是善的,只有上帝除外。舍勒的理解,善不是人标签式的属性,像区分山羊和绵羊一样。康德批判了善业伦理学和目的伦理学,但舍勒从现象学出发,认为在意向活动中,在善业和目的发生之前,就已经有意愿(佛教的思心所)被给予了,价值必须是自身直观地被给予的(面向事物本身)。善恶与好坏的差别,好坏有利益计算。我们回到现象学看这个问题,善是如何可能的?善可以前反思地被给予。

自由。只要施设了苦,就必须施设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瑜伽行派依止的经是《解深密经》,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自由:胜义谛相与诸法行相,心意识,三相,三无自性性。

伦理。

伦理学,指导人们意愿的选择。对意识的深刻审察,正是唯识论与现象学的用功之处。

舍勒:"人格价值要高于一切实事-组织-共同体价值,他用这个在他看来是闪光清晰的定理之明见性来明确地与任何一种会导致这样结果的时代思潮相对抗,这个结果是指,一如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说,'没有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而是任何人都只做叫他做的事'。这整个普世主义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最终只能在纯粹的存在上(不能在功效上)和在尽可能完美的善的状态上得到衡量,只能在最丰富的充盈和最完整的展开上、在最纯粹的美和各个人格的内心和谐上得到衡量;所有的世界力量都在不时地向着它们集中和喷涌。"(倪梁康译)

萨特:"什么能帮助他作出选择?基督教教义能帮助他吗?不能。基督教教义说:要博爱,要爱你的邻居,要为他人牺牲自己,要选择走最艰难的路,等等。然而哪条路更艰难?对谁更负有手足之情?祖国还是母亲?---谁能对此先验地作出回答?谁也不能。也没有哪种伦理经典中有这样的回答。康德伦理学曰,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很对,如果我留下和母亲在一起,我就是将她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但以同样的标准,我处在将那些正在为我战斗的人作为手段的危险之中。反之亦然,如果我去帮助战士们作战,我就是视他们为目的,而处于视自己的母亲为手段的危险中。---因此,我只有一个回答,你是自由的,选择吧。---不存在一条能够告诉你如何行事的普遍的伦理准则。"

三体伦理,指三者之间的伦理,比如你我他。两体伦理,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伦理,或一个人对另一个团体的伦理。康德的形式伦理,只能用于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涉及复杂三体或更多人的问题(参考物理学的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就无法适从。孔子面对的是

一种礼崩乐坏的时期,复杂的多体伦理,他想解决复杂形势下的伦理问题,比如伍子胥的困境。佛教的戒律威仪,也主要针对自己与他人的两者关系,或仅仅是自己的举止,复杂的三体伦理问题要看菩萨的本生经,如五百商主事,割肉伺鹰,鹿王契约等。

佛教以心所的思为根本,区分善恶,好坏与善恶是有区别的,好坏有利益计算,士用果与异熟果的关系,需要在这里重新考察。

用现象学研究正义,可以达到政治哲学的核心,但好像还没有大师级人物这样做。

国内研究现象学的顶级人物:张祥龙(北京大学),倪梁康(中山大学),他们都意识到了现象学与唯识论的关涉。

******************************************************************************* 短诗一首

需要敞开

对自己的还原

扯下那遮蔽的面纱

此在行走时间的小径,而林中幽暗

落满忧思的肉身

是生活世界的花瓣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一、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作为一位兴趣广博的学者,舒茨的思想深受奥地利经济学派、韦伯的解释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和美国的实用主义等研究传统的影响。 1.奥地利经济学派 在舒茨的大学学习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位老师中就包括当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核心人物:米塞斯和维塞尔。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价值理论和先验范畴理论,都对舒茨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奥地利经济学派主张从主观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边际效用乃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批判实证主义“曲解了人类的基本经验”,构成了“对人类历史的彻底误解”,用适用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则来分析人的行动,“毫无意义”。这些思想和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舒茨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桥梁之一。 但是,奥地利经济学派和对韦伯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德国历史注意经济学派的观点背道而驰。简言之,韦伯为了保护历史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宁愿牺牲理念理性的“纯洁”,而奥地利经济学派则为了捍卫先验范畴的形式性而清洗掉历史的观点,反对极端的历史主义做法,认为始终存在先于历史范畴的非时间范畴,而我们正是借助这些“类型”才能理解历史。这样在韦伯著作中占中心地位的比较历史分析和对各种不同历史社会中的意义取向差异的强调,到了舒茨的解释社会学这里,就骤然转变为对普遍性“类型”的分析。在舒茨对韦伯思想的这种“去历史化”的“操作”中,奥地利经济学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轫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但是舒茨和韦伯的思想风格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他几乎是沿着根本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后者的观点。韦伯的社会学著述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而韦伯在发展自己的学说时,也正是借助了这些思想上的张力,来充分把握具体的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舒茨的著作中尽管同样存在矛盾和含糊的地方,但他关注的是怎样明晰地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所以,舒茨在韦伯著作中发现的那些“问题”,在韦伯看来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真正的关键是如何用经验方式分析具有特殊的历史现实。总的来说,随着舒茨逐渐摆脱超验现象学的羁绊,致力于对生活世界的具体分析,他与韦伯的这种差异也在逐渐的减少。 3.胡塞尔的现象学 可以说没有对胡塞尔思想的不断反思和批判,也就不会产生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在尝试改造韦伯的解释学社会学时,最初运用的是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但他发现仅靠伯格森的哲学难以完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但柏格森的哲学对舒茨的时间和意识流分析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舒茨最终发现,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构成分析,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从而为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础。不过,尽管舒茨对胡塞尔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他却没有亦步亦趋地跟随胡塞尔的思想。到了美国之后,随着舒茨生活世界

缪勒比较宗教学与伊利亚德宗教现象学方法之比较研究_宗教研究的方法论及学科旨归

缪勒比较宗教学与伊利亚德宗教 现象学方法之比较研究 ———宗教研究的方法论及学科旨归 王 涛 缪勒的比较宗教学借助比较语言学进路,试图对宗教现象作出科学的归纳与解释,并赋予宗教研究以独立学科地位。但其方法论中充斥着自然科学的客体化、实在化特征,化约了宗教作为人类存在活动的主体性本质,将宗教学研究的最终旨归确立为内涵含混的客观真理,宗教学术活动从而成了对宗教信仰或宗教性的化约,宗教研究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对立在缪勒的体系中凸显出来。伊利亚德的宗教现象学方法则倡导“非化约主义”,在宗教研究中使宗教近乎其所是的显现自身,“神圣”因素成为宗教最终不可化约的特质和宗教学的学科母体,而体验“神圣”、以宗教性方式生存的“宗教人”则成为宗教活动中的主体。 关键词:比较宗教学 缪勒 宗教现象学 伊利亚德 化约论 作者王涛,1977年生,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天主教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由于宗教同人的存在具有本体上的关联,拥有突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将宗教离析出主体生存论范畴之外,而将其客体化、实在化的宗教学,在创建伊始便面临着学科合法性的问题。缪勒早先对宗教学的学科构想勾画出了这一门新兴学科的大致轮廓。当今宗教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神学院宗教史学系已故教授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则凭借其宗教现象学(p henomenology of religion)方法,代表了宗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使这门方兴未艾的学科更趋向成熟。对于以缪勒为代表的宗教学早期的比较宗教方法同以伊利亚德为代表的宗教现象学方法的比较研究,不但可以窥见宗教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更能展开宗教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矛盾张力的图景,明确宗教学的学科定位,对于宗教学的学科前途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意义。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简介

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简介 首先要了解他思想中的三个概念:描述法、自由想像法、地平线法。(一)描述法描述法是指,如果想分辨一样东西,先不要认定它是什么,而要先作一个客观的描写。然而,描写是相当困难的,并且每个人对同样一种东西的描写可能不太一样。因此,必须把所要描写的对象直接凸显出来,周边的东西先存而不论,一样一样地排除,此时就要配合自由想像法。(二)自由想像法 先举个例子:如果想要知道“人”到底是什么,那么可以问:“如果一个人车祸受伤.断了一只手,这样还算是人吗?”当然,这样叫做独臂人。接着继续问:“那么如果断了两只手.还算是人吗?”当然还算,因为这样叫做无臂人。相同的,断了一只脚叫做独脚人;就算两只手、两只脚都断了,也还是人。那么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不算是人呢?思考到最后,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头就不算是人了,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见过一个没有头的人。这就是自由想像法。使用自由想像法去认识一个人时.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间:“如果少了这项特色,他还是他吗?”现象学的目的就在于让人知道一样东西的本质。假设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就要把我们能够掌握的、关于这个人的所有现象写下来,譬

如:身高、体重、家世背景、念什么科系、成绩如何、有什么嗜好、参加什么社团等。写下来之后,开始使用自由想像法,亦即问自己:“如果他少了这一样条件,他还是他吗?。(譬如:如果他身高没这么高,他还是他吗?)按照这种方式把每个细节一一问消楚,最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些条件是绝对不能少的,一旦缺少了这些东西,他就不再是他了(如:他非常勇敢、非常诚实等)。涌常这些东西会g跟一个人内心的价值观有关,而不是与外在条件有关。由此可知,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不应该被外表所迷感,因为外表很多条件部是可以去掉的。把这些外在条件去掉之后,内在特质才会凸显出来。如果没有经过这种现象学的思考过程,就很难发现一个人的本质真相,以至干容易被外表迷感.举例来说.电现新闻的主播一个个都很上相,每天报新闻看起来好像很有见解,但是他们真的很明智吗?这就说明了,判断任何东西的时候,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问:“什么是它的本质?进而使用描述法与自由想像法去思考,如此才能发现真相。(三)地平线法.那么,地平线又是什么呢?英文是horizon ,有时候也翻成“视野”或是'视域”。人看任何东西都有视域,而这个视域就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世界。例如.当你走在原野上,看到远处有一根尖尖的东西,很像犀牛角,也很像是教室的塔尖.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就像我们有时候看电影,会着到一个人在原野上走了很久,看到远处有一个尖尖的

胡塞尔现象学的目标

胡塞尔现象学的目标 胡塞爾現象學的目標 張典 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胡塞尔表达他非常怀念席勒—贝多芬的欢乐颂体现出来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胡塞尔将这样的人文主义视作古希腊罗马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古典理性精神在十八世纪的复现,与这种古典人文精神的健康相比,当下社会的精神显得颓败,二者形成了鲜明对照。[1]那么,欧洲已经遇到精神危机,胡塞尔的诊断:胡塞尔从欧洲科学精神的反思开始,欧洲科学的危机直接决定了欧洲哲学的千年王国的分解,普遍整体的哲学让位于经验性的实证哲学,普遍哲学瓦解,理性信仰崩溃,古典素朴的欧洲人性也崩溃了。欧洲科学的危机表现在科学丧失了周围生活世界(Lebensumwelt)。那么,胡塞尔为什么认为人性的危机来源于科学的危机?什么是周围生活世界? 胡塞尔的分析,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是一种生活的技艺(τ?χνη),那时的周围生活世界就是指自然和人的精神和谐一体的世界,人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人性没有分裂的,那时的数学和几何学来源于生活,是为了生活。胡塞尔分析,

欧洲科学的危机从伽利略开始,伽利略开始近代性,伽利略使自然精确数学化、纯几何学化、理念化,几何学实际上是数学的直观。伽利略作为纯几何学的继承人,这种直观的概念化,已经不是古希腊罗马的几何学了,伽利略的几何学已经抽空了活生生的生活体验,此后人们对几何学的精确体系的来源、动机不作应有的反思。自伽利略起,理念化的自然就开始不知不觉地取代了前科学直观的自然。[2]笛卡尔进一步开始二元论:自然世界和心灵世界二分,笛卡尔开辟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笛卡尔通向英国的经验论,到休谟那里达到高峰;另一条道追求先验超越论,到康德达到顶峰。康德第一次建立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方法,康德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前言说的,先验感性直观的建立是认识论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其实就是现象学革命。胡塞尔现象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克服康德的现象学中的心理学残余,为哲学的前年王国建立牢固的根基。近代欧洲科学的开创者伽俐略、笛卡尔为起点的科学方法中本来就隐藏着本真的方法的丧失的原因,而致使欧洲科学精神被技术化的功利主义而抽空,陷入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这是欧洲科学精神危机的根本问题。[3] 胡塞尔思考的科学精神分裂为二,近代性的独立的数学-物理模式成为科学精神的主流形态,一种纯观念的科学,这种科学其实不是关注自然实际的科学,明天是刮风下雨,或风和

克莱森重排反应

克莱森重排反应(Claisen重排反应)的最初形式是一个烯丙基苯基醚在高温(> 200°C)下发生的一个重排反应,产物是邻位烯丙基苯酚。反应的机理是σ[3,3]重排(是史上第一个发现的σ[3,3]重排反应),产物4-烯酮因芳香性的需要互变异构为酚。 这个反应的特点是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产物大部分是邻位的。与弗里斯重排的性质很相似。 而当苯环的两个邻位都被“堵”住的时候,反应产物是对位烯丙基取代物。这是因为中间产物发生了一个科普重排反应所致——“分子自有其道(molecules have a way of hanging on)”。 审视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克莱森重排的驱动力是生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取代度最大的“烯烃”。 克莱森重排起初是在芳香化合物中发现的(1912年),这与当时(20世纪初期)合成化学家“玩”的范围局限在芳香烃上有关。到后来发现该反应可以拓展到非芳香化合物,而这种拓展非常重要,因为克莱森重排反应立刻变成了合成上一个非常有用的反应:反应生成了一个新的碳碳键,得到一个4-烯羰基化合物,而烯键可以继续往下做衍生,得到其他的化合物。 而现代有机合成在克莱森反应的启发下催生出众多“变体”: 贝勒斯(Bellus)变体: 埃申莫瑟(Eschenmoser)变体:

艾兰德(Ireland)变体: 强生(Johnson)变体: [编辑]天然界的存在 在植物代谢的莽草酸途径中从分支酸到预苯酸的转换步骤就是一个克莱森重排;该反应受分支酸歧化酶的催化。预苯酸是一个重要的前体化合物,生物体内含苯环的天然化合物有一大半是由预苯酸转换过来的。 嚬哪醇重排 (英:pinacol rearrangement)是一个邻二醇在酸催化下脱水并发生取代基重排生成羰基化合物的反应。[1][2]。这一类反应由于嚬哪醇(2,3-二甲基-2,3-丁二醇)转换为嚬哪酮(3,3-二甲基-2-丁酮)的反应最具代表性,因而得名。反应的关键步骤是一个碳正离子的1,2-重排。 [编辑]反应机理 1.两个羟基其中之一接受一个质子之后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碳正离子; 2.发生1,2-重排,一个基团从未脱去羟基的碳上向有正电荷的碳上转移; 3.羟基上脱去一个质子,其氧原子与碳成双键,反应结束。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1.如何理解韦伯社会学同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联系? 答: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是现象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1)韦伯深受德国历史主义的影响,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他认为,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他从社会行动出发,研究社会关系、群体组织、制度与权力等等。他的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因此,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 (2)舒茨认为,韦伯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舒茨同时又认为,韦伯关于行动意义的概念充满矛盾,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存在很多不深入与模糊之处,舒茨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极端历史主义”运用也不能接受。因此,舒茨想为解释社会学建立一个意义理论的基础,并由此生发开来;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 (3)由此可见,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就是对韦伯社会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2.舒茨在哪些方面深化了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答:(1)舒茨指出韦伯观点的不足:

①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关键是行动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根据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的强度程度不同,区分出从完全不考虑他人,到以对他人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为基础而产生的行为,因而行动的意义就有多种含义。因此,韦伯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产生的复杂影响。 ②韦伯在分析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时,只是把它们看成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真正区别。 ③韦伯关于观察式理解与动机式理解的区分是无意义的,并不能真正理解行动的意义。 ④韦伯对行动动机的论述,没有认识到,动机有两种含义,可以指一个人努力实现的目标,也可以指行动的原因,因此动机有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之分。 ⑤韦伯没有指出行动的核心特征。舒茨认为行动的核心特征是筹划(project),正是通过筹划,行动者将其行动的意义指向他人,对他人产生影响。而韦伯所说的以他人为指向的行动,并不一定会影响到他人,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 (2)舒茨的深化: ①对行动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行动的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a.主观意义是“我”(行动者)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行动者自己的意识流问题。 b.客观意义是“我”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的意义问题。主要涉及的是观察者与行动者之间的符号与沟通问题。 ②区分了行动与行为 a.行动是一种正在进行的、发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过程,具有时间性。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概述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概述 我们可以把现象学方法广义地理解为“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具体分为(1)悬搁,(2)本质直观(还原),(3)先验(超越论的)还原。在某种意义上说,以悬搁为出发点,可以从本质还原到先验(超越论的)还原,也可以从先验(超越论的)还原到本质还原。 一,本质还原--排除事实,还原到本质(观念) 本质直观=本质还原 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的方法是现象学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唯一具体的操作方法。在《逻辑研究》中,本质=观念=eidos。通常人们在谈论某物的时候,或者是思想中的存在,或者是自在的超越的存在。胡塞尔则认为,观念之物既不存在于空间之中(外在的超越存在),也不存在于时间之中(单纯的主观存在),它是超时空的存在。 胡塞尔在1925年的讲座《现象学的心理学》中为本质直观规定了一个新的名称:“自由想像的变更法”(本质变更法)。倪梁康教授在《意识的向度》中分五步描述了本质变更法的基本特征(P27-32)。 1、本质变更法的初步过程 经验被看做出发点和基础,而本质变更法则是在想像中进行的。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无法进行任何想像,不过想像又可以超出经验之外,经验有限而想像是无限的。在想像中,事物“浮现”在我们

眼前。例如一把红椅子,在获得本质之前我们只知道一堆感觉材料而并不知道它是什么。我们可以自由地任意地进行类似的想像,例如一张红色的床、一张红桌子……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变更过程中以及由变更而产生的变项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常项,忽略了变项,有一个统一保留了下来--红。这就是在杂多的变项中把握更高层次的一致--常项。 2、本质变更法的深入 最初层次的本质变更须以经验为开端,以后的本质变更则可以摆脱经验,直接对第一层次所获得的一般本质本身进行自由想像的变更了。从一系列的变更中获得了“红”的一般之后,我还可以再进行各种系列的变更,由此而把握住黑、黄、蓝、绿的一般。这是同一层次的递推。在这个变更系列中,黑、黄、蓝、绿等一般之物,观念本身成为杂多的变项,从它们中在更高阶段上观察到一个一般之物,一个出自观念的观念,一个观念的观念--颜色,它构成了颜色的区域范围。 3、本质变更的概括说明 我们进一步将这些把握到的观念据为己有,我们命名它们,将它们陈述出来,如红的概念,颜色的概念。这样,一般陈述便成为可能,如:红是一种颜色。不恰当地说,我们不能说观念=命名,而只能说命名是关于观念的命名。换言之,观念=绝对的被给予性。 4、本质直观与一般化的区别 变更过程把握的对象是观念,一个超时空的观念是无所谓变化的。

国外社会学名词解释

国外社会学名词解释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来自于对生物科学的借鉴--孔德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整体大于互相依赖的各个部分之和,社会现实高于个人的现实,因此要从整体上充分认识社会。但为理解这个现实,就要确信社会就像物质现象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必须用经验调查的方法。认为社会知识也必须通过自然科学所普遍使用的经验研究手段去获得,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历史分析来认识外界事物的方法。 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连接关系既可以建立在共有情感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 机械团结: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的那些不发达的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成一个整体,由于社会分工不发达,人们的经历,活动,生活方式都十分相同,对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个性都淹没在对集体的遵从中,并有一致的宗教和道德倾向。(约束性制裁) 有机团结: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近代工业社会。在这种社会联结形式下,由于分工导致的专门化,增强了个体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分工越细致,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依赖就越深入,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行动越是专门化,个性就越鲜明,就越能摆脱对集体意识的束缚。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每个人按照社会的分工执行专门化的职能。(复原性制裁) 权威类型:(1)感召权威:是典型的人治,是以领袖人物的非凡才能为根据行使政治权力的社会控制形式--魅力型统治。统治的行动基础:情感性行动。统治的合法性来源: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统治的存在范围:追随者拥戴和服从领袖人物,甚至对领袖人物产生。狂热崇拜和盲目服从;打破传统、破坏现存秩序的革命时期;领袖人物具有非凡的、超人的特征,使他

胡塞尔空间现象学构造基本理论

胡塞尔空间现象学构造基本理论 在对事物感知的现象学分析中,胡塞尔通过现象学还原,把所谓空间直观看作感知的综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观,下面是搜集的一篇关于胡塞尔空间现象学构造探究的,欢迎阅读参考。 视觉领域作为意向活动的诸意向相关项的实显性和潜在性之复合体,是以共现的方式在动感系统这一“环境( 背景) ”中显现的。而就作为意向相关项的视觉领域而言,每个意 向相关项的显现即是一个图像,诸意向相关项的显现流即是诸图像显现流形体的视觉领域。事物显现被还原到作为意向相关项的视觉领域的图像显现,相应地事物显现中的对象之间的间距和位置等空间形式也被还原到视觉领域的图像显现中,因此作为空间形式的定位、场所、疏离、间距等因素首先获得现象学上的区分。在事物讲座以及其后,尤其在施泰因整理的 1916 年胡塞尔对空间系统构造的文稿中,胡塞尔给出了现象学空间构造的系统勾勒,其中的关键就是从单眼、双眼以及头部动感系统构造的视觉空间缺乏深度维度,导引出身体的行走动感是构造三维视觉空间的深度维度的关键。而这也成为理解胡塞尔空间现象学的关键环节①. 一、单眼动感系统、双眼动感系统与视觉空间 胡塞尔分析视觉空间构造是从视觉领域的最底层阶开始的。首先不考虑身体其他部分的动感系统,或者说将其他动感系统设定为零,即保持不动。在这般情况下分析视觉领域的显现与眼睛动感系统的关联,以至于随后即使考虑到其他动感系统的运动,改变的也只是我们从原先单纯眼睛的动感处境过渡到一个动感流形。但是无论在单纯眼睛运动系统还是包含其他运动的动感流形,作为眼动领域的相关项就是对象的面( Seit) 的显现,胡塞尔 称之为“被构造对象之同一的、纯粹眼睛运动的面”,这是进一步构造的基础层阶。 眼睛运动的动感系统作为还可分为单眼的动感系统和双眼的动感系统两个部分。双眼可以分别闭上,形成两个单眼领域,即左边的领域和右边的领域。胡塞尔认为:对于视 觉领域而言,“动感系统是一个二维流形,我们可以在平面的观念下表象它:零点( 眼睛 的静止位置) 、右-左和上-下方向,被质性化为优先的坐标系统。视觉感性领域 ( Sehsinnfeld) 类似地被规定为二维的,即零点和两个主要方向( 坐标方向) ”①.针对这样的 状况,贝奈特解释道:“在单眼的动感系统和相应的视觉领域,显示出一个平行的结构化 作用:零点……右-左方向,上-下方向。单眼视觉领域是一个可能运动的二维连续 统。”②胡塞尔强调有些视觉图像的变化只发生在双眼的感知中,在与双眼的动感进程相 关的视觉图像显现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图像、一个视觉的感觉侧显分 解为两个图像,或者说两个图像交融为一个图像。”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章太炎 D.谭嗣同 2.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学的(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3.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 A.介入性研究 B.问卷调查 C.社会实验方法 D.实地研究 4.初级社会关系是次级社会关系的基础,但社会关系大量表现为( ) A.初级社会关系 B.血缘关系 C.次级社会关系 D.结合关系 5.人口资源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 ) A.社会属性 B.群体属性 C.资源属性 D.价值属性 6.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天然气属于( ) A.矿产资源 B.环境资源 C.生物资源 D.替代资源 7.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A.文化模式 B.文化集丛 C.文化特性 D.文化特质 8.在文化的功能中,表现为提供知识和积累成果两方面的是( ) A.反功能 B.价值功能 C.社会导向功能 D.整合功能 9.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 A.哥伦比亚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哈佛学派 D.牛津学派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吉登斯的( ) A.社会批判理论 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C.沟通理论 D.结构化理论 11.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被称为( ) A.价值观念社会化 B.思维社会化 C.思想社会化 D.文化社会化 12.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强调人的社会化是持续一生的思想,他把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分为( )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七个阶段 D.八个阶段 13.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被称为( ) A.语言 B.符号 C.词汇 D.语法 14.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可以把群体分为( ) 15.A.内群体和外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D.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5.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属于(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完全家庭 16.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这种观点来自于( ) A.科学管理理论 B.人际关系理论 C.组织行为理论 D.权变理论 17.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 ) A.魅力型 B.传统型 C.法理型 D.法治型 18.反映并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的原始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制度,被称为( ) A.自发制度 B.派生制度 C.从属制度 D.本源制度

为什么研究宗教

为什么研究宗教? 用中国民间宗教的特例略论宗教的理论和方法 欧大年 ( Daniel L. Overmyer )、范丽珠译 为什么研究宗教?回答这个问题就象回答“为什么研究文学”?或者“为什么研究音乐?”一样。人类文化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人类思想和想象力的表现。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对这些活动加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对宗教的研究更是如此,因为宗教的信仰和仪式是基于我们最深的希望和恐惧之上的,并出现于所有的文化中;对人们来讲,寻找人的意义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元素。事实上,几乎所有地方的考古发现都有证据表明,那些随葬品是蕴含着早期人类对来世的向往。因为宗教的象征和信仰能唤起各种隐藏于内心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在不同的方面又具有很强的力量,从而成为人类行动的动机。对于大多数人讲,宗教能够给予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平和爱;但是,宗教也会使某些人自视公正,而排斥其它人,甚至被用于为暴力辩护。显然,宗教具有双重的社会角色:整合性与破坏性,这样复杂的性格使得宗教研究显得越发的重要。 对宗教进行学术性研究的目的,是理解宗教活动和信仰作为社会和文化事实的意义,特别强调宗教对于一般信众的意义。多数宗教信徒相信那些无形的神和神灵,而这种信仰通过对偶像和抽象符号崇拜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常常要问: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信仰?这样的信仰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思想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功能是什么?人们的宗教信仰具体地表现在各种仪式中,并且逐渐演变成为主导某个村子、某个教会或民族团结的群体意识。宗教的群体营造自己的崇拜场所、领袖,形成独特的形为方式,并能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信徒们不断编织着有关自己和自己崇奉的神灵的故事,在某些传统中这些神话故事被文字拣拾起来,变成经卷和圣书;而这些圣书逐渐地演化成有关信仰的知识性的典册,以及宗教的哲学和神学。神话故事和民间宗教理论意在表现生活所富有的意义,告诉人们死亡是不足恐惧的。 这就是宗教传统在文化中建立的历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的宗教甚至逐渐成为文化中的支配力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宗教传统支持着世俗国家或反过来得到

胡塞尔现象学阅读法_学习方法

胡塞尔现象学阅读法 胡塞尔现象学阅读法 何为现象学? 现象学,指的是一种表象的科学(JohannHeinerichLambert)。它认为我们可以透过对表象的研究,进展到真理。现象学处理的是我们外在感官的动静,事物向我们表现的方式(康德),现象学指那些看似独立于意识表现的表象世界如何源于意识本身(费希特)。 胡塞尔与现象学 至于启发胡塞尔使用现象学的,是物理学家马哈在1894年建议使用“一般物理现象学”,作为描述我们的物理经验,以作为一种更具一般性物理理论的基础。 描述而非解释因果关系 现象学在胡塞尔,最初被视为“描述心理学”。后来在《逻辑研究》中,才正式定名为“现象学”。对胡塞尔来说,哲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描述,而非因果关系的解释。 无预设原则、直观、回到物自身 胡塞尔强调现象学的“无预设原则”,抛弃哲学的理论化的可能性。重视对现象本身的仔细描述,只对“直观”中的与料有兴趣。胡塞尔用现象学,重新思考哲学,釐清概念,从直观洞见“回到物自身”,重新检视所有的知识概念基本意义、有效性与证明,强调直观经验的优先首要性,并从此形成更广泛的理性批判。

存而不论、自然搁置、超验还原 胡塞尔对于扭曲与阻碍我们认识日常生活经验方式的意识结构 与内容检查模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胡塞尔则提出了对自然世界“存而不论”,“自然搁置”的“超越还原”,以便将衬托出现象的中心基本性质。 放入括弧 胡塞尔把自然世界“放入括弧”里,要求我们把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放在括弧里,放在一旁,不要让这些所产生的联想,影响到我们对于现象的观察,进而妄加推断。我们必须拒绝所有原有的假设或前提,只单单接收现象所给我们呈现的东西,使先于判断的经验从而可能。 对于我们来说,过往的生活世界,无形中替我们形成了一个充满预设、想法、偏见、知识的领域。我们所生活的生活世界,早已充满各种见解知识判断传统道德法律科学知识偏见,我们并不是直接的生活在生活世界里,从生活世界里直观并得出结果,而是生活在诸多的预设和前提下,透过建构的概念世界,建构我们所经验到的生活世界。 上帝的眼光、无所不在的角度 为了重新认识世界,我们必须拥有一种“上帝的眼光”或“无所不在的角度”,放下一切过往的预设,回到零点,以直观洞悉物自身。 预设常常成为思考问题的阻碍。预设就是“下条件”。当你拥有的条件越多,就越容易被条件所引导,无法看见事物的本然面貌。因为你心里已经接受了事物可能性,是在某些条件下所呈现的状态。然而,这已经不是事物原本的呈现状态,是遭受预设扭曲、建构过的状

社会学概论要点 (3)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管理理性化的标志()。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从抽象概念到具体问题的研究 D、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818,点击提问】 解析:从抽象概念到具体问题的研究是社会管理理性化的标志。参见教材P36。 2、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是()。 A、《实证哲学教程》 B、《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 C、《资本论》 D、《社会学原理》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826,点击提问】 解析: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可以看作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参见教材P38。 3、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847,点击提问】 解析: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有《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思想名家》。参见教材P45。 4、辩证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 B、马克思 C、达伦多夫 D、科塞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849,点击提问】 解析:辩证冲突论由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提出,其代表著作是《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参见教材P45。 5、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帕森斯 B、霍曼斯 C、默顿 D、哈贝马斯

【答疑编号10984943,点击提问】 解析: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所建立的。参见教材P45。 6、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 A、乔治·赫伯特·米德 B、欧文·戈夫曼 C、舒茨 D、布迪厄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946,点击提问】 解析: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和欧文·戈夫曼。参见教材P45。 7、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法兰克福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哥伦比亚学派 D、功能学派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947,点击提问】 解析: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参见教材P46。 8、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您的答案:B正确答案:B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948,点击提问】 解析:舒茨深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参见教材P46。 9、《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A、福柯 B、哈贝马斯 C、布迪厄 D、舒茨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 【答疑编号10984953,点击提问】 解析:布迪厄的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等。参见教材P47。 10、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旅游宗教定义

第一部分旅游的定义 1.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信徒的朝拜、帝王的巡幸、文人雅士的游历都属于早期的旅游形式。 ——张素威<宗教与旅游关系浅论> 2.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1927年由德国蒙根.罗德提出,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3.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引起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指出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4.旅游发生在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地,旅游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工作和居住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该地的各种活动。 ——1974年英国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列克提出,强调了旅游本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 5.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中国学者于光远1985年提出,强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6.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娱乐、运动、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等,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活动,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世界旅游组织1995年对旅游的定义 7.旅游是要符合三个要素的: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即旅游是旅游者在一段时间内离开惯常环境所发生的所有活动。 ——艾斯特及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现象, 人类社会在诞生之初, 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素威<宗教与旅游关系浅论> 由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宗教伦理和宗教圣地组成了今日的宗教文化景观。 ——颜亚玉 1. 宗教实在论(宗教的实质为神性感受) a) 新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 年)的“绝对依 赖感”(‘a feeling of absolute dependence’) b) 神学家兼宗教现象学者奥托(Rudolph Otto,1869-1937 年)“对神性的感受”(‘the sense of the numinous’)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系列真题整理

2010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三角检验 2、回答率 3、泊松分布 4、度量单位 5、个案访谈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简述什么是立意抽样,研究中哪些场合可以采用立意抽样? 2、一个连续变量的分布有哪些属性? 三、论述题(共35分) 试论田野调查与文献阅读的关系。 四、问答题(共35分) 一个因变量y和一个自变量x的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出结果如下: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3.364 on 28 degrees of freedom Multiple R-Squared: 0.7218, Adjusted R-squared: 0.7119 F-statistic: 72.65 on 1 and 28 DF, p-value: 2.889e-09 请用上述输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y和x之间的拟合的回归方程。(b)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是多少? (c)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 (d)用你最熟悉的一款统计软件,写出得出上述结果的程序命令。 2010社会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乡约 2、模式变项 3、拟剧论 4、祛魅 5、精英循环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现代社会理论与后现代社会理论关于“理性”观点的根本分歧。 2、简述对“新教伦理命题”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结合阿尔弗雷德·舒茨对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之批判,论述他对社会行动理论的推进。 2、涂尔干将未分化社会里基于个体相似性的团结称为“机械”团结,将基于个体差别的团结称为“有机”团结,而滕尼斯则视传统的“共同体”关系为有机的,视现代的“社会”关系为机械的。试比较涂尔干关于“机械团结/有机团结(mechanical / organic solidarity)”的区分与滕尼斯关于“共同体/社会(Gemeinschaft /Geselschaft)”的区分。 2010发展社会学 一、简释以下概念(每题10分,共50分) 1、社会转型 2、多元现代性 3、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4、社区发展 5、公共领域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极端现代主义的发展观。 2、简述城乡二元结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简析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三、论述题(以下三题任选一题作答,共40分) 1、传统和现代二元对立曾是影响广泛的一种发展思维模式,关于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2、我国改革以来出现了哪些边缘群体和贫困群体?请以其中一个群体为例,根据你的观察,解释其贫困原因,并分析政府扶贫或民间援助方式和效果。 3、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政府规划者对发展计划的看法与平民百姓常常不一致,试分析和比较国家的视角和平民百姓发展观的区别。

讨论研究宗教学的必要性.

讨论研究宗教学的必要性 2007-08-02 02:27:11|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一起成长到今。在当今社会,尽管科学进步,新事物不断出现,但宗教存在的根源还在,在社会中仍然有它的影响。很多研究机构及高校都有相关宗教研究课题,甚至国家出经费研究宗教。那么为什么现代社会里还有人研究宗教呢? 一、当今世上仍然有多数人在信仰宗教。 联合国确认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50亿日。根据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推算对50亿人口宗教信仰的粗略估计,全世界宗教徒约占世界总人数的83.1%,分布在158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信仰宗教的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的现象还有。在信仰宗教的人群中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党和国家首脑,也有知识分子和科学家,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但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哪个民族信仰宗教的人群中工农劳动人民占绝大多数。 1.任何企图用人为的方式消灭宗教的愿望不可能实现,宗教只能自己灭亡。在当今世界有它的合理性,因它在一定程度上仍满足着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特别是由于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和极端利己思想的泛滥,人们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及以其为指导的生活方式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着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文化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以它特有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制约作用,显示出他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成为当代一大社会需求。所以在有些地方宗教复苏的现象并不奇怪。 2.在当今世界还有很多人信仰宗教,联合国确认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50 亿日。根据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推算对50亿人口宗教信仰的粗略估计,全世界宗教徒约占世界总人数的83.1%,分布在158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信仰宗教的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信仰多种宗教的现象还有。在信仰宗教的人群中既有普通老百姓又有党和国家首脑,也有知识分子和科学家,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但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哪个民族信仰宗教的人群中工农劳动人民占绝大多数。 1975年盖洛普对60几个国家实行秘密试验:印度第一、美国第二。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讲都提到过上帝。有很多英国、俄罗斯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了。这就说明尖端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宗教没灭亡反而和科学能和睦相处,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概述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的思路_百度

概述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的思路 现象学由德国犹太裔哲学家胡塞尔创立,它最重要的贡献是揭示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的可能,或一个看待哲学问题的更原初的视野。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23岁时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并从事过短期的数学方面的工作。1884年至1886年,他在维也纳听到了F. 布伦塔诺(Brentano, 1838-1911)的课,后者关于?意向性?的讲述使得他的思路大开,从此决定献身于哲学事业。1891年他发表了《算术哲学》一书,对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从意识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它的?心理主义?倾向受到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的批评。1900年至1901年,胡塞尔发表了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对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过去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感觉经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义?的纯构成,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现象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此书标志着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开始。 1901年,胡塞尔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其后,他经历了某种思想危机,最后以1913年发表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以下行文中简称《观念1》)一书作结,完成了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的过渡。这之后,他对于意向性构成的思想又有更丰富的论述。1916年,胡塞尔受聘于弗莱堡大学,接替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的教席,并与海德格尔相识。1928年,发表了《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海德格尔编辑)。1929年出版了《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他更多地关注?主体间性?问题,而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学说,撰写了《笛卡尔的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由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胡塞尔晚景凄凉,1938年去世时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只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思路。 胡塞尔认为哲学从一开始就想要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但不幸的是,一直到他那时为止,

北大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1899-1959) 一、生平、思想与著述 1、生平 舒茨,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1932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1938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 2、思想 【奥地利经济学派】 代表人物:门格尔、维塞尔、柏姆·巴维克 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韦伯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 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 【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关于意识建构的分析,提供了比韦伯本人所运用的新康德主义更优越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 现象学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世界,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观念都是以感觉为中介的,并通过心智意识来了解它。 胡塞尔认为,由于人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感知世界,而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建构的,要想客观测量外部世界与真实世界,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意识的抽象过程进行研究。 舒茨正是借用了胡塞尔的这种思想,深化了韦伯的行动理论。 【美国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为皮尔士、詹姆斯、杜威等人。 实用主义接受了实证主义从经验事实出发的主张,主张在经验中发现行动与效用的真实意义。 实用主义关注的是人们经验活动的实在世界,关注由经验构成的或创造的实在世界,即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与事实,从而超越了传统的经验论与实证论,实现了对经验过程的视角转换。 实证主义认为我们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进行研究与认知世界。 3、著述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生活世界的结构》 二、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1、舒茨对韦伯解释社会学的批判 舒茨同意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中立与科学的相对独立性思想,赞同韦伯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反对把社会科学降低为自然科学,认为“理想类型”的方法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适当方法。 舒茨对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