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到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

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

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

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内1

/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

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

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另外,如果“孤立国”周

围出现其他小城市,这样大

小城市就会在产品供应等方

面展开市场竞争。大城市人

口多,需求量大,市场范围

大,市场价格和地租亦高。

小城市则刚好相反。

二、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后他又于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

1.研究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地区,在此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不考虑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分布在已知的特定地区。

3.工业产品的销售范围的地点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供给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种产品讨论其生产和销售问题。

(二)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假设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的关系而言,工业企业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在货物重量方面,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和成品重量之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因此,可以将工业用原料分为:一是遍布性原料,其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限地性原料,其对工业区位影响较大。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力。据此公式推算,一般使用遍布性原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材料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材料加用遍布性原料,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由此可知,限地性原材料的失重程度愈大,原材料指数也愈大;遍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愈大,原料指数则愈小。而原料指数的不同将导致工业区位的趋向不同,只有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是指

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当劳工成本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转向廉价劳动力的区位。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约的劳动力费用。

(四)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1.集聚因素:

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1)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它对工业企业的影响主要是两种方式:其一是由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

(2)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是由于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犹豫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润。

2.分散因素:

“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度一定区位的因素。因此一些厂商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工厂较少的地点。前提是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和分散的集中利益大小。

三、中心地理论

该理论是由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的说是指区域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镇和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

4.需求门槛。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5.销售范围。指消费者为获得商品和劳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假设条件:(1)研究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2)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3)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4)平原上的货物可以自由的向任意方向流通,不受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2.六边形市场区。在一个均质的平原上,让所有人都由一个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显然是不能的,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他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了避免相互竞争引起的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以后第三个、第四个中心地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加入进来,厂商之间的相互竞

争使得各厂商经营某类产品

的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

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

范围为止。这样就使某类商

品的供给在均质的平原上达

到饱和状态,而每个中心地

的市场区成为圆形并彼此相

切。相切的圆形市场间必然

存在缝隙,使得居住在其中

的居民无法获得服务。但是

这种情况不会长期存在,各

中心地都试图把这块空白区

域吸引到自己的市场区内,

竞争的结果使得各中心地的

市场范围有一部分重叠,这时居住在重叠区中的居民就会就近选择购物地点,重叠区就被平均分成相邻的两个中心地,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中心地的距离是相同的,故而这条线被称为无差别线。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替代,从而得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理论图式。

城镇等级体系取决于中心地

提供货物的等级高低与种类多

少,中心地(城镇)级别的高

低与它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

的等级、数量是严格一致的,

高等级货物和服务只有少数

(高等级)中心地可以提供,

克氏从最高等级货物的门槛需

求开始往下推导,按此原则就形成了有序的区域城镇体系;三种K值制约下的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及其结构是不同的;3种原则下的K值――市场原则下的K值:K=3;交通原则下的K值:K=4;行政原则下的K值:K=7。

3.市场等级序列。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因其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和商品服务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别,经过相互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将会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四、市场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独立的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他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

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一)假设前提

1.平原地区,区域内资源和自然条件均质分布,生产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2.区域内农业人口分布均匀,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且具有共同的销售行为。

3.所以的工业生产方法都是公开的,技术知识可以到处传播。

4.区域内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运输条件。

5.区域内所以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同的生产机会。

(二)要获得均衡,廖什空间经济须满足的条件

1.每一个体的区位,必须是尽可能有利的。

2.生产区位必须是多数的,而且占据整个空间。

3.只有正常的利润,无超额利润。

4.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区域必须尽可能的小,只有如此,许多企业在达到其市场最大界限时仍继续生存。

5.市场范围界限上的消费者没有什么不同。

(三)市场区位论的内容

每一单个企业市场销售范围,最初

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

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

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

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园区内旋转形

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厂商的介入,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

形成了圆外空挡,即圆外有很多潜在

的消费者不能得到有效的供给,但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挡被新的竞争者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如图,单一生产者在P点,其需求曲线为QF,价格

(P)是距离的函数,沿PF随运输成本而增加,其市

场范围将是一个由F点位置界定的圆形区域即每一单

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

由PQF旋转形成的圆锥形的体积。

五、大推动理论

大推动理论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一)理论前提

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一是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2,在一个经济

2哈罗德-多马模型即“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ΔY/Y = s ×ΔY/ΔK。其中:Y—产出,ΔY—产出变

系统中,资金系数K的值越小,则收益越大;罗森斯坦·罗丹认为,投入产出过程中的不可分性能够增加收益,并对提高资金产出比作用更大。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就具有明显的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比如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且必须先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其资本形成的特点还具有相当程度的持久性,一旦形成规模和能力,要改变这种资本存量结构就比较困难。这是它促进外部经济产生的前提,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瓶颈”。

二是需求的不可分性。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是关联互补的,彼此都在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容量,从而形成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以共同突破市场瓶颈,降低市场风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各产业的资源配置在空间上同时具有一定规模。

三是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人均国民收入较低,居民储蓄相应低下的困境,另一方面即使最小临界投资规模也需要大量储蓄。在此种情况下,要打破“储蓄缺口”,就必须在投资提高诱发的居民收入增长时,使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否则,储蓄的不充分将使投资规模受到限制。(二)大推动理论主要内容

为了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罗丹认为必须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推动理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外部经济效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增加储蓄、提供再投资的资本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在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单个企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增加社会净产品。

2.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其所需的资本是巨大的。因此,罗丹特别强调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即小于此规模,则地区经济不能实现腾飞启动。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这些资本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内。在不降低国内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本增加投资。二是国际。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决不能仅仅依靠国内资本,还要依赖大量的国际投资和资本引进。

3.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大推动的投资方向并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而是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的初期,应把资本主要投向经济社会基本设施,以及具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而不是重工业部门。

4.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因为投资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而非利润;其次,投资数额巨大;再次,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

化量,ΔY/Y—经济增长率;s—储蓄率;ΔK—资本存量K 的变化量。ΔY/ΔK—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可以增加的产出,即资本(投资)的使用效率。在模型中假设:储蓄等于投资,而投资又等于资本存量K 的变化量ΔK。可见,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

六、贫困恶性循环论及平衡增长理论

1953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罗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

面。在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

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人们

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很少用于

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

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稀缺,从而造成资本形

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

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

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

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资本形成也有一个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供给,“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纳克斯总结成一句话:“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从“贫困恶性循环论”出发,提出在不发达经济中推动平衡增长战略这一构想。纳克斯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在于突破资本形成不足的约束,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根据萨伊定律3,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工业部门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通过供给(投资)创造需求,从恶性循环摆脱出来。实施平衡增长战略,有必要采取一揽子政策。主要包括:

1.在对资本品部门和消费品部门及各自内部进行投资时,要保持适当的比例

2.进行制度改革并推进社会态度的转变

3.提出详细周密、符合具体技术、政治和社会条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时间表

4.严格控制不符合平衡增长意图的投资

3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样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5.运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消除发展的障碍。

七、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其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强调“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作用,说明了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既要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又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地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

1.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缪尔达尔提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有着区别,刘易斯是把经济分为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而且假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缪尔达尔则是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即不平衡来划分的。

2.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性,主要是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等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如果某些地区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它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率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进而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3.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

缪尔达尔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采取的传统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是不正确的。按照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方法,只要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工资就由劳动、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并自动趋向相等,因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的经济得到平衡发展。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并不相符。以劳动力的流动为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劳动力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所需要的只是技术和管理人才、熟练劳动力、企业家等质量较高的劳动力;在不发达地区,也只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熟练劳动力才能支付起向其它地区迁移的费用。这样,高质量劳动力的注入促进了发达地区的发展,并刺激了对资本等其它发展要素的需求,这又反过来刺激了该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循环重复,发达地区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较落后的地区因劳动力工资水平低而导致人力资源外流,劳动力减少,而其经济增长较慢又使它对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需求不断降低,于是工资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地区,这又进一步使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到发达地区。这种“累积性因果循环”的作用,使地区间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同理,地区间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以及贸易亦即商品的流动,也有类似之处。这种劳动力、资金、技术、

资源等要素,因收益率差异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称为“回波效应”。此外,一些非经济因素也会产生“回波效应”。例如有些地区负担不起维护良好的道路系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也相当差,从而增大了它们的竞争劣势。较贫困地区不可能负担得起医疗保障,因而劳动力身体素质差,生产效率低,学校较少,教育质量较低。所有这些贫困效应,在因果循环中一个接一个地联系在一起,都具有拉大地区差距的倾向。

但是,“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在二元空间结构中,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该地区的生产成本将逐渐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经济增长势头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如果再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变得相对不经济,因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将向其它地区扩散。而且,发达地区增长的减速,会使社会对不发达地区的农产品、资源等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这种倾向于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效应,就是“扩散效应”。总之,“回波效应”倾向于扩大地区经济差距,而“扩散效应”倾向于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直至最后达到平衡。

4.政策建议

根据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看法:第一,当某些地区已累积起发展优势时,应当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先进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第二,各个地区的经济差距不宜拉得过大。当发达地区发展起来以后,为了防止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扩大,政府不应消极等待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来消除差别,而应当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激励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至于不发达地区,则更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振兴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但是,刘易斯的分析仅局限于部门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而缪尔达尔的二元空间结构理论,则突破了刘易斯分析的若干局限,并把二元经济分析地域化了,从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结构差异以及相互关联的角度,揭示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八、增长极理论

法国区域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1950)和《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等著述中,最早提出了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形成条件

1.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人才

2.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

3.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二)佩鲁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

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展的,因此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其理论的核心在于,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起因(行业)在一些区域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速度较快,并且能对周围地区产生“腐蚀”推动作用的“增长极”。在经济不平衡的增长过程中,创新将起到重要作用。

增长极理论以“不平等的动力学”或“支配说”为基础,佩鲁指出社会是一个不同质的集合体,由于各种因素,社会集合体内部的各种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相互联系,即“支配关系”。所谓支配就是指当存在着甲、乙两个经济单位时,若甲对乙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乙对甲不能产生相反的影响或乙对甲不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时,甲为支配单位,乙为被支配单位。支配作用可能产生于偶然的原因,也可能产生于结构性的、制度性的原因。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支配单位起主导作用的不平等的动态过程。而增长极是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它不是一个区位,而是位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者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增长极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间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增长,因此是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

佩鲁增长极理论的出发点是他的“经济空间理论”。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计划空间、受力空间和均质整体空间。增长极产生于受力场经济空间。这种空间由若干中心组成,各种离心力或向心力分别指向或发自这些中心。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并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就此而言,任何普遍意义上的空间都是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场所组成。

佩鲁把增长极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它们的共同点是创新。虽然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所有经济单元的共同目的,但只要创新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但并非所有厂商和产业都有创新的功能,只要“成功的创新”性厂商和“领头产业”在一定的经济空间中对其他厂商和产业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支配效益”和“扩散效益”。

(三)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问世之后,在区域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区域增长极理论分为三个学派:一是以法国、比利时等西欧经济学家为主的“法国学派”,主要观点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工业,以此作为“增长极”来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经济学家为主的“美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区域发展计划应围绕城市之建立来进行,以使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三是联合国发展研究所的一些经济学家为主的“联合国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增长极在区域经发展中不应仅起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应起综合性的发展中心作用。

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首先把佩鲁增长极的概念从产业关系转向地理空间关系,并由此得出区域增长极战略的基本思想。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上的运用,由此把区域经济空间划分为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其中极化区域就是地理空间中的连续异质地域,这种区域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重心而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和佩鲁一样,布德维尔依然强调的是推进型创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其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用:一是里昂惕夫乘数效应,主要通过经济中所存在的产业之间的依存关系而发

生;二是“极化效应”,即推进型产业的建立或产品的增加会导致原区域中未曾配置的其他产业的出现。他提出,由推进型产业所诱导的经济活动,或是投入到推进型产业的上游供应者,或是作为产品的下游使用者。这就是说,推进型产业可以对其它产业产生后向或前向联系效应,这些联系效应又可以通过区域内劳务和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得到补偿,从而随着整个产业的扩张使这一地区变得对投资更有吸引力,形成地区产业的积累增长。布德维尔丰富和发展了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他的思想在“法国学派”中居于统治地位。然而在现实中,推进型产业往往很难具有地方效用,其影响的地区一般都在数百上千里外,从而使得它更多地作为经济部门中的“极”存在,而很少成为区域中的“极”。

针对法国学派的不足,一些英美学派者转而把增长极的目标指向城市等地理单元。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而它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于起点附近地域。他把“增长极”或“发展极”看成是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把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为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得影响。例如,我们把“北方”作为经济增长的地区,“南方”代表落后的地区,北方的增长会对南方的增长产生利弊兼存的经济影响,有利的影响成为淋下效应,淋下效应主要是由北方对南方的购买力和投资的增加而发生,但也可以来自北方吸收一部分南方的潜在失业人口,从而提高南方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它主要来自于北方经济效率高的生产者在市场竞争和关税保护中处于优势地位,或由于技术性的工作流动性最高,较为优秀的人才势必最先、最多从南方流向北方,或“极”的积累集中性增长在起初阶段会扩大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差距,出现“极”的增长对其腹地的负效应。如果北方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靠南方的产品,淋下效应与极化效应相比,终究会占据优势。这是因为极化效应显示出的优势只是暂时的,“极”的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必然要求周密的经济决策应运而生,以改变这一状态。美国城市经济学家威尔伯·汤普森对增长极的城市规模与数量做了历史的归纳研究,提出了“城市规模(增长极规模)棘轮”假设。他指出城市(增长极)的规模越小越脆弱,最小的几类定居点,绝大部分都处于停滞和衰落中。规模一旦小到五位数人口,潜在的增长中心发展受挫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越过“城市规模棘轮”制约而经久不衰的决定性最小规模是25万左右人口。因此,工业投资应在一定规模的城市集中,这不仅能增加那里的增长动力,还能对周围腹地产生淋下效应。增长极战略是是实现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目标的最佳手段。 60年代末期以来,更多的经济学者把充当增长极的城市看成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中的综合性的增长中心或综合发展极,而不仅只注意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九、梯度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1.首创者为哈佛大学弗农等人。认为各个工业部门甚至各个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

根据长期以来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升降情况可以将各工业部门分为兴旺部门、停滞部门以及衰退部门。

大致来说,这三种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图所示: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2.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发达产业或地区的创新活动。经济学家把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引用到经济学中,创造了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产业和地区始终处于不断的创新活动中,人们会将已经成熟或衰退的产业逐次转移到周边地区,由此形成梯度推进格局。推移方式为由高到低的有序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体系逐次推移的,有局部范围的推移和大范围的推移两种情况。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内涵

1.主导产业说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是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组成,则不但说明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个地区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反之则被列入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说

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其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城市系统扩展说

梯度转移主要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其扩展方式主要有局部范围的和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附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创新多源于城市密集带的中心城市,所以当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时,创新地区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需求的水平时,;邻近城市就会凭借其地理优势把这种产品的生产接过来。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洗头顺序蛙跳式的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不是距离的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异,而阶梯划分正是这种差异的反应。只有处于第二梯度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才有能力把这些产品更广泛、更深入的销售到它们各自控制的市场中。同理,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与老化,它们的生产还会向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上转移,甚至还会由城市向乡镇、农村转移。农村地区的许多创新(主要在农林牧业生产及产品加工方面)也往往是先反馈到城市系统中,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方。

(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动因

创新阶段

衰老阶段 成熟阶段 发展阶段

1.创新阶段产业布局

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新兴部门和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地区发展梯度图上一些高峰的尖端,这往往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形成这种分布形式的主要原因有:

(1)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的汇集于传播中心。这里即可以最好的了解到市场的动态、消费者得心理以及他们对新产品的需求,又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市场信息与科技信息的结合就会给有志于发展创造的人输入种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正是创作的源泉。

(2)大城市集中地众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同时也是各方面人才的荟萃之地,给研究和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且新产品一旦生产就可以很快投入批量生产,这就是使它们能更早的推出新产品。

(3)大城市可以依靠集群经济效益来推动和加速发明创造进程,节约所需投资。一方面技术需要相关产业提供弥补;另一方面零部件、上下游产业必须完整。(4)生产新尖端产品,发展新型工业可能遇到的风险较大,大城市能提供较好的协作条件,能降低风险。

(5)创新产品一般价格昂贵,销售对象主要为技术密集性产业已经高收入家庭,也可通过大城市伸向国内外强大的商业系统行销全世界。

总之,处在创新阶段的产业及其产品,在布局上主要考虑的是专利保护、技术基础与协作条件、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这正是高梯度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的优势所在。这种地区的不利条件是地税高、生活费用高、工人工资水平也高,燃料与原料缺乏,都需要从远处运来,因此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但对于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来说却能享有很高的垄断价格以及巨大的超额利润。

2.发展阶段产业布局

这一阶段在布局上被称为扩展阶段,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铺开。这是,大城市中个别厂商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便选择外地组建分厂或转移技术来增加产量,改变布局,占领更大的地区份额。这是第二梯度上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就把这些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生产接收过来,这种有序转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

(1)随着技术转让,同品种厂商增多,竞争也将加剧。工厂必须考虑降低成本,第二梯度地区有一定的优势,甚至可以凭借在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后来居上,取代处在最高梯度上的创新发源地,逐渐发展成为这种这种产品的最大生产地。

(2)转移之所以是有序的,即不能跳过第二梯度直接进入第三、第四梯度地区,这是由地区接受能力的差异决定的。当创新产品进入到发展阶段后,生产开始定型,技术密集程度有所下降,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外部集聚经济可以转化为内部集聚经济,对外协作的依赖也会相应减少,但它们在布局上对技术、协作等多种生产发展的条件要求仍然相当严格。第二梯度城市将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接收过来以后其价格会有所降低,需求频率因而可以增大,这就使得它们需求占有的市场区可以缩小,以致一个二级梯度城市的市场区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它们所需要的最小的销售界限,而处在第二、三梯度上的城市则暂时不具备这种接收能力。

3.成熟、衰退阶段产业布局

这一阶段在布局上称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这时,经过长期生产,产品生

产已经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了,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其生产由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能享受垄断价格。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大城市工厂的技术优势、聚集优势逐渐丧失,工资、地租、原材料价格、税收成为它们的弱点,因此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有关技术,出让设备,扶持它们向这方面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学者就用这种生产的生命循环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论来说明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推进模式。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个新行业、新品种、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地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传递,即工业区位向下层渗透。

(四)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梯度发展理论一开始曾经是一种静态发展理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区域梯度发展的变化。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根据迈达尔的累积因果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那就是极化效应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则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进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会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

1.极化效应提升城市带梯度

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它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的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时,即使原来依赖发展的优势已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有: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当前世界工业布局正在发生重大指向性变化,一些过去是原料燃料指向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指向或技术密集型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原因是:一是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其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转化为成品,这就使得一些原料逐步转化为地方纯原料;二是许多原料在采用新技术进行来料加工后,可以除掉其中所含的大部分无用成分,使之接近于纯原料,从而大大降低永它来进一步加工的工业原料指数值,削弱原料地对加工工业的引力;三是消费区废物利用能力的提高,得到更多地原料供应;四是技术进步导致原材料的节约;五是运输技术改进,运输率普遍下降,原料运费较成本运费下降较快,因此企业宁愿运原料而不是产品,增大了消费区的引力;六是原料地枯竭,消费区一般不会消失;七是企业盛衰的决定权在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如在美国的北部、西部、南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形成的权势集团,它们的力量对比与权势斗争直接左右着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参众两院的人选及其重要决策,从而直接影响地区间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分配、国防订货以及国家建设项目在地区间的分配,使之有利于发达地区而不利于欠发达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最用可能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中获益,从而大大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就使得发达地区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和可能不断扩大其聚集规模,加强生产分布的极化。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变化:

由于兴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规模大的钢铁业、石化业、建材业等日益向大城市集中,势必要求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也在这些地区相应的发展,这样就会引起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长又会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人口的进一步增长。这种乘数效应是一轮又一轮按乘数增大的,它能大大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2.扩展效应促进第梯度地区发展

随着城市与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周围地区的经济也会在它的带动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没有扩展效应的配合,极化效应是不可能进一步加强的。在扩展效应的作用下,那些处在较低梯度上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初级行业及其产品初步加工工业

随着城市密集带越来越向新的高度发展,它们就必须从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取得越来越多的农林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供应。先进地区因此必须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产品收购等多种方式,促使不发达地区加大这些产品的生产,改善它们的供应状况。初级产品或是在加工过程中失重较大,或是易于腐败变质,不经初步加工一般不宜远运。这就使得不发达地区随着初级产品生产的增长,其初步加工工业也要相应的增长。

(2)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

随着大城市中首创的工业部门由创新阶段转入衰退阶段,它们也就由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它们的最优区位也由高梯度地区转向低梯度地区,即生产布局学中的“外溢”现象。

(3)污染严重的行业

在工业与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带,工业污染造成的损失必然更大,并且更容易激起居民群众的反对。在高度发达地区,环境立法一般偏严。这就迫使工业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四周城郊,甚至小城镇去寻求它们的最优区位,这又是一种“外溢”现象。

(4)军事工业

处于国防的考虑,各国都力图使自己的军事工业在布局上比较分散,避免把它们过度集中配置在发达地区。这对一些原来的欠发达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5)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密集带的发展,这些地区人口拥堵、空气污浊现象不断加剧,居民们特别向往外出旅游观光,同时大城市人均收入的增加和假期的加长使得实现这一愿望成为可能。于是那些人口较少、风景秀丽,或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地区的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在一些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支持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扩展效应作用的又一种方式。(6)先进城市对落后地区的支持

扩展效应的另一种方式是,由于先进的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国家税收增加,因而可以拿出更多地钱来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且由于城市带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周边地区进城工作的人也会增多,他们向家乡汇回的款项往往也能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3.回程效应阻碍低梯度地区发展

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当处在高梯度的地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时,它的投资活动和就业机

会也会随之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回程效应就会至少在三个方面起着削弱低梯度地区,增强高梯度地区的作用,包括:其一,在资金形成上,发达地区在扩展效应的作用下,向欠发达地区投放的大量资本、贷款到一定时期都要还本付息或支付利润。如果欠发达地区不能迅速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和消化这笔资金,它将会被源源不断的汇回发达地区。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条件下,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人民积蓄的资金也会因当地投资机会少、利率低,而通过种种渠道流往繁荣的发达地区。其二,在移民上,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倾向于流向发达地区。其三,在竞争力对比上,发达地区在繁荣兴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扩大其产业规模,增添先进设备,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并开展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迫使欠发达地区只能发展衰退部门,无法改善其产业结构。

十、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最早出现在国外,因此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也较早。在不同时期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4种:

(一)马歇尔的集聚理论

西方对于集群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继承了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

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而产业集群是外部规模经济所致。他认为企业在特定地区形成集群之后,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在企业之间传播和应用,这就营造了一个协同创新的环境,知识信息的扩散是创新不断发展的源泉,不断的创新促使这些产业集群区的经济不断增长,也激励着相关产业的新企业的加盟。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产业区内集聚了许多潜在的劳动力供应和潜在的劳动力需求。企业家往往愿意到有他们所希望的有专业技能的工人的地方去办厂;同时相关技术工人也愿意到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找工作。产业集群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还可以支持该产业专用的多种类、低成本的投入品的生产。

(二)韦伯工业产业集群理论

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探讨了促使工业在一定地区集中地原因,即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跟多的收益和节约更多地成本,所以工业有集中地愿望。

韦伯把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中作为产业集聚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群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依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一些学者在韦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杨格提出

了有关规模报酬理论的观点,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迂回生产4和社会收益递增等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以及新行业的出现。

(三)科斯交易费用理论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产生的,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他进一步认为在企业外部靠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生产,在企业内部,由于交易被取消,市场交易的复杂过程和结构将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代替控制生产,这些都是协调生产过程的不同方式,本质上是一致的。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它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原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利于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集群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在科斯的研究之后,威廉姆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事前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实现规定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所花费的成本与交易各方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所产生的成本。市场和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的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他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其中的一种。

(四)波特产业集群理论

1980年以来,新的产业集群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其首先出现在迈克尔·波特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和价值。波特产业集群的理论是结合有关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而展开的,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此,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该国能否有效的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他在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其框架主要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会及政府)组成。在竞争理论中,波特强调各个要素发挥作用时,是一个动态系统性机制的变化。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钻石构架成为一个系统,在这个动态系统中只有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因此地理集中是必要的。地理集中形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将使四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

4 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再用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迂回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迂回生产必须投资,迂回生产的代价是减少当前的消费。例如,捕鱼的时候,放弃今天的收获,用现在的劳动来编织渔网,以便今后能捕到更多的鱼。

高,形成产业国家竞争优势。

十一、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学派这一发展方向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对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该学派认为,仅有区域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区域管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协调利用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主要方法有管理学上的、法律上的和行政上的;二是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的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精神。通过人口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人口社会问题;

三是环境管理,“环境经济模式”,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以环境控制和保护作为最基本的发展条件,寻求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总体来说,区域管理理论是以区域或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前提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将区域或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以区域或城市自身为品牌,吸引投资者,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其行为主体是地方政府,因其更能突出环境管理的功能。

应注意到,区域管理的对象与实现主体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针对我国现实的“行政一经济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我国各区域历史发展背景、地方文化特色等的不同以及我国整体发展目标与现存体制的要求,中央与地方政府作为共同的区域主体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非政府主体的力量也在逐渐发展中,如何协调各行为主体力量及其利益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十二、新制度经济学派

制度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对美国现实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批判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特点。

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将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来分析美国资本制度的缺陷与矛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加尔布雷思,此外还有包尔丁、海尔布罗纳、华尔德等。他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制度分析或结构分析方法,说明社会经济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与矛盾,提出要从结构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或方案。这一时期的制度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取得的成就显得尤为突出。

自科斯引入交易成本概念,运用交易成本概念对制度展开研究之后,在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成本-收入”方法的基础上,制度变迁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制度下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关系决定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因此由制度创新决定的制度变迁是缓慢进行的。自此之后,制度经济学无论在方法论方面还是在理论思想方面,都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变化的趋势不是日渐远离主流经济学,而是趋与相同,以至于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自科斯以后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可以被主流经济学所接纳的,甚至能够被归并到新古典经济学中去。

(一)新制度经济学派主要理论

1. 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

第一,抗衡力量。加尔布雷思认为在劳动市场上,垄断组织是强大的买者,而工人则是弱小的卖者,由于工人长期遭受垄断组织的损害,促使他们组织工会,并发展成抗衡力量。而合作社组织,在加尔布雷思看来,是小商品生产者可以建立的,并与垄断组织抗衡的一种力量。在消费品销售市场上,消费者虽然并不能成为组织抗衡的一种力量,但他们求助零售商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组织和发展抗衡力量。

第二,丰裕社会。加尔布雷思所谓的"丰裕社会"是指"全民福利国家"。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收入均等化,贫富悬殊现象的消除,是丰裕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或内容。2.社会福利,是丰裕社会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包括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卫生保健,家庭补助,养老金以及住房建筑,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和措施。3.充分就业,这也是丰裕社会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加尔布雷思只承认短期失业或结构性失业。4.经济安全,加尔布雷思认为,在丰裕社会里,一切太平,经济不安全已经消除了。

第三,新工业国。在加尔布雷思看来,在美国,几百家大公司,几乎提供商品和劳物的一半。这些大公司组成工业社会或工业体系,它们决定着现代美国社会经济的性质。在他看来,美国社会已经发生变化:1.权力从资本家手里转到专家组合手里。2.企业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主要目的是企业稳定,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3.生产者主权代替消费者主权。4.工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公司追求稳定,有充裕的资本,因此银行的作用缩小。5.技术发展的必然性理论,在加尔布雷思看来,经济演进的整个过程和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是由技术发展决定的。

第四,新社会主义。加尔布雷思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而且这种趋同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性结果。他的新社会主义是以"二元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二元即"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另外,他的新社会主义还研究了国家总需求,教育与培训职工,控制工资与价格和信念解放等问题。

2.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

第一,产权、外部性与资源配置。关于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问题,产权学派用了科斯第一定理(即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和科斯第二定理(即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来考察,尤其是经常运用科斯第二定理。根据这两个定理,只要在产权清晰界定,交易成本为零,并能满足其他一些条件的情况下,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产权的交易和重组加以解决。

第二,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是用制度比较的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其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成本的节约这一核心问题,把交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性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然后分析何种交易应当采取何种体制组织,如市场、企业、政府或其他中间形式来协调。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第三,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既是组织制度理论的发展,也是信息经济学涉及的重要问题,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即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缔约问题。委托人通过契约将某些经济决策权授予代理人,来代表自己进行谋利的经济活动,但是代理人也有自己的利益,当双方利益不一致时,如何借助于契约或者制度来约束或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行事,或者至少不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是委托-代理理论所致力研究的问题。当然代理活动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理成本一般包括制定、管理和实施这类契约的全部费用。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委托人-代理人”模型引入了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情况,在该模型中,设计对代理人进行激励的机制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怎样诱导代理人去努力实现委托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第四,新经济史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新经济史学派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理论与方法加以应用和扩展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他们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进行修订,并围绕制度、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的主轴,构造了一套以制度理论为核心,超越纯经济领域的经济史研究的独特框架,把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作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三个基本因素,引入到历史研究中去。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1. 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20世纪50年代,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登上了学术舞台。他们是以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者”的面目出现,试图在否定和批判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构造出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他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主张表明这是一个积极的政府干预学派。这一学派继承了凡伯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派的传统,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发展了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派在研究对象上与旧制度经济学派没有多大差别,没有摆脱旧制度经济学的心理因素、法律因素对经济生活起决定作用的思想,但他们不是像旧制度学派那样研究由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习惯所决定的制度演进过程,而是更多地分析单一制度本身的功能。

在研究方法上,新制度经济学派比旧制度经济学派更彻底地主张制度演进、整体方法,反对新古典经济学抽象演绎法,认为把个人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是不科学的,认为这种方法以其均衡的、静止的分析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外表,没有考虑到社会各个经济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冲突。新制度学派的学者主张从根本上更新现代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他们认为,由于技术不断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动态的因果过程,所以经济学必须研究变化、研究过程。也就是说,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要采用演进的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演进方法是与整体方法相联系的,强调在经济研究中,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演进过程的整个社会,而不是个人和企业。这里所说的整体,不只是经济概念,往往不能用数字来表述。他们反对正统经济学所采取的数量分析方法,而应该采取制度因素的分析方法。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这种分析方法被概括为制度分析法或结构分析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整体研究是与价值研究方法相联系的,这实际属于规范的研究方法。

2.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

以科斯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来的。它既有别于旧制度经济学派,又有别于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这一学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自身的理论视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同时这一学派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到经济分析之中,并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的、发展的运用。他修改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代之以“现实人”的假设。这种行为假设的修正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对实际人的行为分析能更好地解释和描述人的本性和人的经济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免费下载】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 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 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 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 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