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要对宝宝打人“大惊小怪”

不要对宝宝打人“大惊小怪”

不要对宝宝打人“大惊小怪”
不要对宝宝打人“大惊小怪”

不要对宝宝打人“大惊小怪”

(王圣玉母婴研发中心经理教育心理学硕士)

我家宝宝1岁8个月了,是个男孩。我发现这段时间他非常喜欢打人,只要人家小孩一靠近他,他就会打人家,我该怎么办?

——牛牛妈妈

东东刚刚出去几分钟就把邻居小妹妹打哭了。我抓他回家的路上,他看上了邻居小姐姐手里的草编蚂蚱,一定要拿到手。小姐姐自然不肯随随便便给他。东东立刻火了,抡起拳头就往小姐姐头上砸。我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结果小姐姐哭、东东闹,场面真够热闹,我尴尬死了。

——东东妈妈

宝宝怎么会打人呢?做父母的可能真是难以理解。其实这也算正常,是很多宝宝成长过程中都会拥有的经历,关键是看父母怎么预防和及时终止这样的行为,避免打人不可救药地发展下去。

模仿能力可能是“罪魁祸首”

宝宝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在生活中任何人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他的模仿目标。当然这些榜样有好也有坏,那么宝宝是如何通过模仿学习到打人、骂人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实验室中重现了这一过程。

在进行实验的活动室中有很多儿童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1.5米高的充气波比娃娃。研究者将儿童分成几组,分别进入活动室玩耍并观察两名成人:一名表现出攻击行为——用木槌打娃娃并有很多攻击性言语;另一名不表现出攻击行为——只是玩一些玩具拼图。随后将儿童单独带到另一间相似的活动室进行测试,以了解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模仿观察到的成人攻击行为。结果发现,看到成人的攻击行为,儿童也就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这些特定的身体和言语攻击在榜样无攻击组中几乎没有发现。

在现实生活中,宝宝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主要有三个来源:家庭成员、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父母不仅要做宝宝的好榜样,还要帮宝宝屏蔽掉那些不良的信息,让宝宝快乐健康的成长。

宝宝打人的原因种种

1、模仿攻击行为

宝宝最善于模仿,有时打人只是宝宝模仿所见到的攻击行为。

事实上,宝宝并不理解他所模仿行为的意义,父母的大惊小怪反而会让宝宝更有乐趣重复不良行为。如果宝宝模仿不良行为,父母可以不去理睬他,如果宝宝发现他的这些行为不能引起别人注意,没什么意思,自然而然就会放弃再次进行类似动作。

解决:注意不要在跟宝宝玩游戏时宠爱地和他打打闹闹,以免宝宝模仿。如果宝宝摔了、磕了,或是在与成人玩游戏时恼了,不要帮宝宝泄愤似的拍打人或物体,否则会被宝宝模仿到这种泄愤的行为。

父母要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教养方式,不要成为宝宝的不良示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攻击行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被宝宝学到,充满矛盾和压力的家庭氛围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这样的孩子往往存在很多行为和心理问题。也不要体罚孩子,体罚同样是给宝宝树立了一个攻击性的榜样。

不要让宝宝观看暴力情节的电视、动画等;注意暴力性媒体与榜样对宝宝的影响。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能从电影、电视的人物形象身上习得,甚至还能从卡通形象身上习得,卡通形象对宝宝的影响丝毫也不比现实人物弱。

2、对待挫折的方式

打人可能是宝宝对待挫折的方式,由于宝宝缺乏沟通技能,因此他不能解决和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宝宝感到窘迫或者受到威胁时,就会出于本能的防御反应打人。如果他觉得这种方法有效,就很容易重复这种行为。

解决:关注宝宝是否有挫折沮丧的迹象,教宝宝使用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是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教给宝宝发泄情绪的方法,经常陪宝宝读故事书或者玩游戏,告诉宝宝动手不是最好的方法,让宝宝在玩耍中见识并学习到更多的处事技巧。

3、引起父母注意

有时宝宝打人行为的重复发生只是为了引起父母注意。宝宝感兴趣的是他的行动是否会造成影响。

解决:宝宝偶尔无缘由的打人,可以不去理睬他,不要大惊小怪,专注宝宝积极正确的举止,并给予鼓励,宝宝会不断重复能引起父母关注和赞扬的行为,那些不能引起大人关注的行为,宝宝会自动放弃。

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的宝宝并不会充满敌意地故意去打别人,可能是由某种原因引发了宝宝的打人行为。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宝宝打人的原因,让他尽早改掉这个习惯,不要发展成真正的攻击行为。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我的儿子现在刚21个月,很爱打人,见到别的小朋友,用脚踢,有时见到家里的大人,用手打,管他也没有什么用。带他出去玩,他也不象其他的同龄的孩子那样乖乖的站在家长的身边,而是象一匹脱疆的野马到处乱跑,还经常从地上捡些小东西往嘴里塞。而且越管越厉害。所以特请教,我该怎么管他才行? 结合相关知识,雅虎小编就这一问题给大家推荐了几篇精彩文章,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更多帮助,不妨看看吧! 目录: 1、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2、八种处罚孩子的聪明招数 3、常挨打易出现七个心理偏差 4、美国成功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 5、轻松教育孩子秘诀 孩子打人有暴力倾向怎么办 打人往往是两岁左右儿童,特别是男孩的特点(a characteristic of age)。 它并不能预测未来的行为(一定是蛮不讲理的)。 两岁左右的孩子为什么会打人?有许多原因: 1、这个年龄的儿童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来”、“我的”、“我会”……。打人是一种行为,“我会做这件事”。有时甚至看到别人被打而哭,感到高兴,没有一点同情心。 2、用打人、踢人表示自己长大了,会独自做些事了。“我多么重要啊!” 3、不能控制环境,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想搭的积木大楼搭不成、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被一个小朋友抢走了……受到挫折,身边不管站着谁,马上就打(无固定目标),为了发泄。 4、不能控制冲动。虽然,他从“道理”上也懂打人不对(这与前面的情况不同),但控制不了打人的冲动。 5、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人类一生下来就有好斗的倾向(combative tendency),这使他们生存。但社交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反,这是要从经验里学习的,也是要由成人多次重复、教导中才会的。这种好斗的倾向在小年龄儿童那里,就表现为打、踢、踹。 6、语言熟练程度不够。在这个年龄段,语言还不能表达细微的心理感受,这就要用“身体”来表达了。对不满意的事,就打(并不是固定打某一两个人),因为动作比语言响亮。 7、父母纵容。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当一会事,甚至还有人认为小时候打人是将来有出息的表示,他不会被欺侮。 8、寻求注意。往往发生在孩子做好事受到的表扬不够,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而儿童对人的注意(特别是父母亲的注意)很重视,只好做一些强度比较大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9、一些生理因素也可能导致烦躁,不会表达,就打。比如:饥饿、疲倦、生病、出牙不舒服等。 10、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到奶奶家住等。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标地乱打。有时对照看他最多的父母亲也同样“下手”。 11、父亲有时发生矛盾,动起手来,他看见了,也会学。 12、电视上的暴力镜头对他也有影响。 八种处罚孩子的聪明招数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面壁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乱丢东西、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1: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方式2: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3、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4、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5、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宝宝爱打人推人怎么办

妈妈的烦恼:宝宝2岁3个月,只要大人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就大哭大闹,还爱打人。兴奋了打人,生气了打人,有时候甚至毫无来由地也打人。不仅在家这样,在外面也这样,弄得妈妈成天给人家道歉。孩子9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到时候还这个样子怎么办呢?真是愁死人。 专家分析原因: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 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大人就比较多。 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专家的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8544843.html,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

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问我:"老师,孩子说有个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这两天我们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我听后忙问:"孩子说打到哪里了?因为什么打的?" "我们孩子那么小,他怎么说得清楚?反正你们老师给我多注意着点就是了,另外别让他们挨着坐了。"我说:"好的,我会关注的。" 这时***的妈妈正好送孩子来幼儿园,为了不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我连忙说:"又来了一个乖宝宝,快和妈妈再见吧!我们去洗手。"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我一直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会故意打人吗?我想对家长们说:"不要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去评价孩子,他们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正像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们的思想世界里,没有仇恨、嫉妒、报复、虚伪、欺骗。只有真实情感的表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欢就是喜欢,生气就是生气,但过后马上又会忘记,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最该向孩子们学习的优点。比如:"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两个孩子打架了,跑过来告状,相互埋怨非常生气,老师有时会说:好吧,你们两个人就不要在一起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过去不到五分钟,他们又在一起兴高采烈的玩起来了。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越不让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会越好。"所以说:"孩子们都不计较我们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于怀呢?" 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在入厕这个环节,刚开始孩子们不懂的排队,一到厕所就往前面挤,时常听见孩子们说:"老师***小朋友推我,***小朋友打我。"如果我们老师不正确分析,盲目批评指责,势必会误会孩子。如果家长偏听偏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错误诱导势必会使孩子犯错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他们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现实与想象还分不清,有时会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出来,使得家长误以为真。还有的家长会使用一些诱导性的语言,来对幼儿发问,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老师厉害不厉害?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小朋友打你了吗?……" 小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况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所以请家长朋友不要着急、心疼,理解了别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专题:孩子打人的原因分析和解决之道

专题:孩子打人的原因分析和解决之道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他永远都是好孩子,对事不对人,一时行为不对,不能说孩子就坏呀。 孩子出现打人的原因可能有:

育儿经验:为什么一岁宝宝爱打人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打人 一岁的宝宝偶尔会用拳头和牙齿跟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交流”,许多家长生怕孩子长大会变得很暴力。其实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经过这个时期,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只有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言表达贫乏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口腔在发育 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宝宝的空间感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小孩老是喜欢抓人打人该如何管教

小孩老是喜欢抓人打人该如何管教 1.肯高迪亚大学和内梅亨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孩子打人”的核心原因,是共情能力差。孩子在攻击他人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会有多疼。想解决孩子打人的问题,根本上要让他知道“我打了别人,别人会非常痛苦,会经历本来不必经历的负面体验”。 2.我推荐你按顺序做四件事:道歉两次、惩罚孩子、和孩子就打人事件谈一次话、做长期的共情训练。这套方法我在自家孩子身上也用过,很管用。 3.道歉的这份“仪式感”是不必可少的。有时可能遇上这样的对方家长,自己孩子被攻击了依然十分通情达理、一个劲儿说“算了算了,都是孩子”,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也一定要让孩子跟被打的那个人严肃认真、口齿清晰地道歉,并当场向对方承诺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这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有机会自我反省,而且在众人面前承诺,孩子自己也会加深印象。 4.注意,道歉必须有两次,第一次道歉,必须由孩子亲口说;第二次道歉,作为孩子的养育者,你也该给被打的人道歉。你从这时就和孩子站在一起,这份姿态就是在告诉他“爸爸/妈妈会帮助你一起改正你的问题。” 5.有的家长会省去第一步,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直接代替孩子道歉。这是非常错误的。今天你可以做他的围墙,那明天呢?长大之后呢?

6.道歉后的惩罚环节,不必特别遵循“惩罚内容最好和犯下的错误相关”的原则,孩子打人咬人的特殊情况下,你也打他咬他明显不合适,可以退而求其次,取消孩子喜欢的事情。在我家大儿子某次咬了其他小朋友一口后,我们取消了他未来一个月内所有的动画片,也取消了未来一个月内所有新玩具的购入计划。 7.值得一提的是,惩罚本身就够了,没必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尤其不要因此故意冷着脸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你该给他讲故事、带他出去玩、表扬他其他方面的进步成长——这一切都要照旧。这样他才知道,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他了,只是他自己做错了,才在动画片这一件事上受到了惩罚。你也要把话说得很明白:“等到了时间,惩罚结束后,爸爸妈妈带你一起去庆祝,庆祝你说到做到、再也没打人。到时候你该看动画片还是继续看。” 8.在和孩子谈话、让他意识到打人为什么不对的环节,有些家长会警告孩子“不能打其他小朋友”就结束了,如果孩子是因为不开心才发泄在别人身上的话,这样并不够。我们大人不爽了,可以找朋友、可以喝闷酒、可以打投诉电话,但3-6岁的孩子一旦产生负面情绪,又没掌握大人的这些解压方式时,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说:“下次你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了,你可以当时就找老师说,或者回家来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帮你想办法。” 9.谈话后不能跳过最后一个步骤——共情训练,这一般是在大家都平静下来之后,主要问孩子这几个问题,一个一个问: “你知道不知道你打了他,他当时是什么样的感受?你知不知道他挨打之后会特别难过?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做也会

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3-6岁是幼儿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关于打人,幼儿可能并不知道打人行为的严重后果,只知道打人,使小伙伴感觉到疼痛,能够迫使他们听自己的话,服从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威。无论如何,打人总是一件不雅、不文明、粗鲁、强硬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那么,幼儿喜欢打人怎么进行教育呢? 一、给幼儿讲明打人的后果 当爸爸妈妈发现幼儿喜欢打人的行为后,就要立即为幼儿讲明打人的后果:①打小朋友,小伙伴感到身体不舒服、疼痛、难受,会不喜欢你;②打人,会挨幼儿老师的批评,很难堪; ③打人,会受小伙伴父母的责备,很痛苦;④打人,是不礼貌、缺德、没有教养的粗鲁行为,爸爸妈妈会很生气;⑤打人,会被人当成没有爸爸妈妈的野孩子,会被人瞧不起;⑥打人,被你打的小伙伴们一生气,反过来也会一起动手来打你,会很惨! 二、换位体验被人打的感受 当爸爸妈妈发现幼儿喜欢打人的行为后,可以让幼儿进行换位思考,体验情感,比如:“你为什么喜欢打人?若有小伙伴打你,你会怎么想?你有什么感受?” 三、引导幼儿正确评价同伴 爸爸妈妈可以与幼儿沟通,让孩子正确比较、评价自己所熟识的同伴,可以评价幼儿园里的伙伴,也可以评价家庭周围的小伙伴,引导孩子分析喜欢打人、不讲文明礼仪的幼儿他们的共同点,使孩子明确喜欢打人不对,不讨人喜欢,不能模仿他们的行为;只有不打人,讲究文明礼仪,与同伴团结友爱、和睦共处,才会人见人爱。 四、积极奖励幼儿文明言行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幼儿打人的行为减少了,较长时间没有听到告状孩子打人了,说明幼

儿的言行开始变得文明了,就应该积极奖励。 幼儿喜欢打人并不可怕,只要爸爸妈妈为幼儿讲明打人的后果,让幼儿换位体验被人打的感受,引导幼儿正确评价同伴,积极奖励幼儿文明言行,幼儿就一定会变得举止文明、伶俐乖巧!

2-3岁爱打人竟然是孩子的必经过程

2-3岁爱打人竟然是孩子的必经过程!!! 宝宝在2-3岁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动不动就打人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也都“教训”过孩子,呵斥过甚至打过,但是都没有太大的作用,下次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时家长们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错了。 其实两至三岁的孩子越制止他越爱打人,因为攻击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那么面对孩子打人的行为,爸爸妈妈怎么做才对呢? 孩子出现打人的现象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人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宝宝爱打人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达“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家长要做的,不是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而是不要强化他打人这件事。 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百分之百没有用的。 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

怎样对待爱打架的学生

怎样对待爱打架的学生 -----------特殊学生教育案例 我班有个陈同学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无精打采,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无任何学习动力;下课追逐打闹,喜欢惹是生非;回家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课堂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甚至打架。 造成陈同学学习散漫,逆反心理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陈同学的家庭情况来分析。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母亲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对他教育一番,父亲、母亲多是护短,为其找理由开脱。甚至于因为陈同学打了别的孩子,他父亲来后。当着孩子的面说:“汪老师,你不用担心,孩子打了人,我们拿钱给他治,不就钱嘛!你放心,我来摆平。” 听了这话,我很无奈,心中已经清楚,孩子的问题,主要是由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这样的教育,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什么事情都是靠钱来解决。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针对此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 1.我作为老师,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然后再跟他约法三章。 2.通过了解,我认为他的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应该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响。针对他的情况,首先改变其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方法。我同他父母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错误的教育会毁掉孩子的。 3.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打人,被扣分了,我告诉他,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不要打骂,与同学团结友好的相处,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怎样对待孩子打人与被打

怎样对待孩子打人与被打 妮妮上幼儿园了,有时回家跟妈妈讲“幼儿园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觉得小孩子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没有在意。但这次,妮妮又跟妈妈讲“小朋友打她了”,妈妈还看见妮妮的小脸上有几道红印,妈妈很心疼,爸爸说:“这样不行,得教孩子学会自卫。”可妈妈说:“总不能我们也教孩子打别人呀。” 妮妮的情况具有代表性,许多孩子都在幼儿园遇到相似的情况。分析幼儿爱打人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什么有的孩子爱打人? 在这里我们抛开孩子无意识打人的情况不提,而是分析3-4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养成打人的习惯,父母的态度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家认为: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 1、用商量的口吻制止:当孩子打了别人,妈妈用商量的口气说:宝宝,咱别再打小朋友了好吗?这样的问句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 2、显而易见的明贬暗褒:“我家阳阳总被告状,整个幼儿园谁也打不过他,真拿他没办法。” 3、不恰当的玩笑:“冉冉,打这个臭哥哥。” 4、口头制止没有行动:看到孩子打别人,家长只是呵斥孩子一句“不要打人。”但没有用行动去拉开孩子。 5、有制止的行动没有批评:只是拉开了打人的孩子,但没有告诉孩子他的错误所在。 6、过激的反应强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识:面对其他家长的告状,火冒三丈的爸爸一巴掌下去,“看你下次再打人!”。孩子也会学着把打人视作发泄情绪的手段。 以上这些方法对孩子“打人”的行为没有十分明确的善恶观念,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这时家长的态度应十分明确,首先要及时制止,郑重告之“不许打人。”然后允许孩子申诉打人的原因,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并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是其他小朋友引起的,应告诉孩子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冷处理”,待孩子平静以后,进一步讲清。 二、建议教孩子的自我保护方法: 1、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 2、大声地说“不许你打我”。 3、用手用力地推开他。 4、找老师讲明情况。 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勇敢地用上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话,几次下来,挨“欺负”的情况就会改变。希望这些建议会对爸爸、妈妈们有所启发。

个案追踪:一个爱打人的孩子

个案追踪:一个爱打人的孩子 幼儿姓名:鑫鑫年龄:4岁性别:男 背景: 鑫鑫小朋友是个很调皮的男孩子,上课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总要挪着自己的凳子离位置远远的坐着,要么就是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在一天中,会有无数的小朋友跟我投诉他打人,每次批评了都说改,可是不到半分钟又有小朋友来投诉了,真是令我们头痛! 事件(一) 今天早上晨间活动,玩玩具时。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邓嘉铭哭了."我走到一一身边问他怎么了.他哭着说:" 鑫鑫抢我的玩具,还打我的脸!"只见鑫鑫嘟着嘴巴站在一边,叫着:“他先抢的我玩具的!”我把鑫鑫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拿了过来,问小朋友“小朋友好你们看见是谁先抢的玩具吗?”小朋友都回答说是鑫鑫抢邓嘉铭的玩具!鑫鑫一听就低下了头,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他听了点点头,并跟一一道了歉,可是过了几分钟他又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了。 分析: 这个小朋友的自控能力非常差!他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别人不给就会抢,抢不过就动手打人。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小孩子!从平时和家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人对他是非常的千依百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给就会大哭,一哭家长就会妥协,所以养成了他这种自私的性格。 事件(二) 下课了,我让小朋友上厕所再出来喝水,小朋友都站起来忙开了,只见鑫鑫小朋友跑到张心怡小朋友的跟前,对着张心怡的脸一巴掌打下去,动作太快了,我都来不急拦住他,事情就发生了。心怡大声地哭着,“老师鑫鑫打我!”我真的是被他气死了,心怡坐在位置上都没有惹他,他莫名其秒就去打别人一巴掌!分析:她就是喜欢欺负小朋友,特别是爱哭的小朋友。因为一哭了,而且每次哭得都很大声,鑫鑫看到哭得很伤心的小朋友都会笑,我觉得鑫鑫心里有些畸形心理,他看到老师生气,他也会觉得很开心! 措施:觉得首先要跟他的家人反应这些情况,让家长知道他的这种行为,及时的和家长一起引导他这些行为是不好的;再者就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以物质刺激她,每天早上都跟她说,只要今天不打人就奖“大拇指”贴纸,打人就把得接受惩罚,把贴纸收回。还告诉所有的老师小朋友鑫鑫爱打人,让所有人都不喜欢他!而且每天都执行。 效果: 执行的第一周,他还是跑去打人,我们都不给他奖贴纸,还让他家长也配合,不能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第二周,我们改为,上午都不打人就奖一个“大拇指”贴纸,下午不打也奖“大拇指”贴纸,要是打人的话就把“大拇指”贴纸还回来。结果他早上能不打人,可到了快放学的时候又去打小朋友了,我们就让他交回早的“大拇指”贴纸,他就发脾气,大哭了起来。连续这一周都是反反复复的,有时能坚持一天,有时也不行。

两三岁孩子打人行为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打人行为的原因: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凶残,暴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 2)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 3)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 4)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 5)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 6)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 7)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 8)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大人就比较多。 * 9)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孩子打人行为的处理方法: 专家的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 1)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 2)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 3)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如何教育爱打人的孩子

如何教育爱打人的孩子 对孩子来说,打这个举动意味着排除,对于他不喜欢的东西,他就用打或者咬人、说“不”等等动作来表示,这里的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而是儿童意志独立的一个标志。但是,如果大人这时大惊小怪地训斥孩子:“不要打 人!”孩子看到大人反映强烈,他就领悟到:“啊,这就是打人!”那么,孩子以后的打可能就是真的打了。 案例:我家有个刚满三岁的男宝宝,最近特别喜欢打人,每次带他出去玩,他总能找到攻击目标,有时看见远处的小弟弟,都会跑过去打一下再跑开。昨天带他下楼玩,他又打了一个坐在手推车里的宝宝,每次我都温和地制止他,他当时答应不打人了,可下一次又故态萌发。请问,我该怎么纠正宝宝的“爱打人”的行为呢? 辣妈支招:我每次去楼下花园里散步,都会饶有兴趣地观察周围的孩子,他们之间时常会爆发“战争”,有些小朋友会如你所说的那样搞突然袭击,有些小朋友前一分钟彼此还玩得很好,后一分钟就用拳头和尖叫了。我常开玩笑地说,看着他们,就知道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语言匮乏和教化缺席的状态下是如何相处的。 按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说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会进入一个“打人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孩子打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如果他本能地觉得受到了侵犯,语言能力又没有发展到可以有效地跟别人沟通,那就只好用拳头“说话”了;二是他不过是想跟别的宝宝交朋友,但又不知道怎么更有礼貌地跟人家说“hello”,只好“以武会友”。 所以,在宝宝出手打人后,只温和地制止他是不够的,还要向他示范正确的'相处之道。下次他再出手的时候,记得跟他说:“你是不是想跟小弟弟做朋友啊?如果想跟他做朋友,可以握握他的手,也可以把你的玩具拿出来跟他一起玩。你看,你打小弟弟就只会把他弄哭。”这样,你不仅能让孩子知道“不该做什么”,更能让他知道怎么做效果更好,要知道,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坚持一段时间,他的攻击性行为很可能就会减少。 另外,我要提醒你的是,孩子常常出手打人,必然也会遭到反击,在他挨打的时候别过于心疼,不要轻易出手保护他,等他挨过打来向你哭诉的时候,告诉他,如果不想被人打,那也不要轻易打别人。对儿童来说,妈妈的多次温和阻止,或许都不如一次挨打的“自然后果”来得有效。

-小孩子喜欢打人的三种心理原因

小孩子喜欢打人的三种心理原因 导读:孩子喜欢打人,常常是由于对他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没有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还有可能就是模仿家人的不良习惯。 心理咨询案例:乐乐,今年三岁,长的挺壮实,人也很机灵,在家是独子,父母平时很痛爱他。最近乐乐又被幼儿园退学了。这已经是第三次被退学,乐乐的父亲很恼火,因为儿子攻击性很强,喜欢打人,在亲子园和别人抢东西,打了个遍;在家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要打人。 心理咨询师解析——孩子打人常常处于以下几种心理原因: 一、对他人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孩子打人可能孩子对他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得不好,对别的孩子心存戒备,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与亲子依恋有关。如果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便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做父母的可以经常与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加强亲子联结。此外,如果父母能够真心对待其他小朋友,应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比如,带着孩子到小朋友家玩,做好吃的叫小朋友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这样孩子们之间会越来越熟悉,孩子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好。 二、没有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 孩子打人可能是还没学会情感表达的正确方式。很多小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打人”行为是对他人身体的一种侵犯,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而是把这种行为当做自己的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孩子并不是故意去打人的,他只不过是还没有掌握与其他孩子沟通的方式,用手与其他孩子直接接触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家长可以把孩子这种行为理解为未控制好的“打招呼”方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使用走过去微笑,或交换玩具,或分享美食等方式与其他孩子初步建立友谊。这些在成年人看来有“讨好”或“贿赂”的偏向,但在小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可以

最新小班孩子经常打人教师随笔

小班孩子经常打人教师随笔 导语: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作为幼儿园老师要去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在他们走错路是引导他们回来,在他们迷茫时为他们点亮一盏灯。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小班孩子经常打人教师随笔》,欢迎阅读。 小班孩子经常打人教师随笔【第一篇】: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 最近,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孙元魁的奶奶来幼儿园问我:“老师,谁是杨一凡?昨天我的孙子说杨一凡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杨一凡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 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杨一凡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杨一凡?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孙子说。杨一凡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 杨一凡妈妈说“杨一凡,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杨一凡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看到这,我觉得杨一凡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

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调整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幼儿老师 一天在园里看到一位老师在批评那几个调皮的孩子。是呀,我们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面对三四十个孩子,上半天课下来,再遇上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难免会生气、会动怒,经常口干舌燥。老师的嘴巴一停下,他们就不约而同的吵起来了,很难安静下来。他们不是与老师过不去,而是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自制力差,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而且现在的教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条“高压线”,谁也碰不得,特别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更易发生意外。因此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马虎。 看似很轻松,很快乐的幼儿园老师,其实工作中也有许多的无奈。但我要说的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幼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

孩子喜欢打人的原因及其对策

孩子喜欢打人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对策: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对策: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对策: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行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