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一、管理对象

体弱儿管理范围(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先心病等。

二、管理方法

1、对辖区内筛出的体弱儿,要填体弱儿卡,并登记在《体弱儿管理登记表》上,在儿童保健手册封面上作出醒目的标记“▲”,如有转诊,将转诊时间标记在卡、表上。

2、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满月增重不足500克的婴儿,如果一般情况良好,在做好喂养指导的前提下,每月检查一次,连续三个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达3000g以上,增重不良儿每月增重达正常范围可结案转入正常儿童管理。

3、在婴幼儿健康检查时,发现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度以上贫血、活动期佝偻病、单纯性肥胖、先心病等疾病时,根据具体情况对体弱进行管理,每月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填在体弱儿卡上,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单纯肥胖儿每次都要进行体重、身长(高)的测量,评价后画在生长图上,观察生长趋势,对中度以上贫血每月检查一次血常规,若治疗无好转或无条件治疗可转诊。(具体管理措施可参见后面的“常见病诊疗常规和管理措施”)

4、转诊时家长持体弱儿卡、儿童保健手册到上级儿童保健门诊进一步诊治。接诊医师将诊疗情况填写在体弱儿卡上,治愈结案后,由家长将体弱儿卡带回交给辖区儿保医生,进行登记存档,并在《儿童保健手册》上作出结案表记“㊣”。纳入正常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早产儿:指出生不满37周的小儿。

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时体重不满2500g的小儿。

体重增长不良儿:满月时体重增长不足500g的小儿。

以下是一些疾病的诊疗常规及管理措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诊断标准:

一、佝偻病活动期:

1、内容(1)主要体征:颅骨软化、乒乓颅、方颅、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镯、O形腿、X形腿。

(2)次要体征:枕秃、囟门增大、囟门晚闭。出牙迟缓、肋外翻、肌肉韧带松弛等。

(3)症状:夜惊、多汗、烦躁不安。

(4)病史:近1-2个月缺乏日照,又未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早产儿、双胎、低出生体重儿及人工喂养儿,食欲不振或生长过快的婴幼儿。

2、依据:

(1)有2项主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史和明显症状者

(2)有一项主要体征,和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史和明显症状者

(3)有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明显症状、维生素D缺乏史和病史中其他条件者。(多汗、夜惊)

3、分度:再以体征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度。

轻度:(Ⅰ°)轻度骨骼改变,如轻度颅骨软化;

中度:(Ⅱ°)明显骨骼改变;

重度:(Ⅲ°)严重骨骼畸形或功能障碍或表现病理性骨折等。

二、佝偻病恢复期:

曾有活动期佝偻病病史,经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消失、体征减轻病情稳定者。

初诊时仅有两项主要骨骼改变、无症状、运动功能正常者。

三、佝偻病后遗症:

多见于两岁以上儿童,既往有佝偻病史现无症状,仅有明显骨骼改变者。

四、可疑佝偻病:

有症状、体征和诱因,但不具备上述条件者。

管理措施:

1、确诊为佝偻病活动期者,进行体弱儿专案管理,每月随访一次。

2、治疗:强调综合治疗。

(1)指导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坚持晒太阳。活动期佝偻病患儿不宜久坐久站以防骨骼变形。

(2)维生素D制剂治疗:

①活动期:Ⅰ度佝偻病VD15-20万IU/月,Ⅱ-Ⅲ度佝偻病30-40万IU/月。服药1个月后复查,显效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体征减轻)再服3个月维持量(5万单位/月)以巩固疗效,三个月后酌情结案。

②可疑佝偻病:试用一个月VD5万IU,一个月后复查,确诊为活动期佝偻病,按上述剂量治疗。待症状、体征消失即可结案。

③恢复期:活动期转恢复期或初诊即为恢复期者,可服用VD5万IU/月,3个月后结案。

④对长期消化不良,口服VD效果不佳者,可改用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剂

量同上),在生化和X光片辅助检查下,最多不得超过三次。同时口服钙剂,以防惊厥。

⑤对有低血钙病人,服用VD同时,给适量钙剂。无论口服或肌注VD,每月均不得超过40万单位,以免发生VD中毒。

预防:

应从胎儿期开始,采取综合措施。

1、开展健康教育。

2、提倡生后4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5-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富含VD、钙、磷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3、无母乳者,尽量食用VD强化奶,每250克含VD150IU。

4、充分利用日光,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每天晒太阳不得少于2小时。

5、药物预防:

(1)胎儿期:孕妇多晒太阳,在孕7-9个月时,服VD总量10-20万单位,若有缺钙可加服钙剂(孕后期需钙量为1500mg/日)。

(2)生后2周至1岁半小儿:

母乳喂养:若奶足、经常晒太阳,可不必加VD,有医学指证时,可加服VD2.5万IU/月。

人工喂养:每月服VD不得超过5万单位,夏秋季(6-9月份)接触日光充足可暂停服VD。

食用VAD强化牛奶,若每日吃500g以上者,可不必再加服VD,只于冬季加VD2.5IU/月。

对有低钙抽搐史、生长过快、急慢性感染者可适当补充钙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诊断标准:

只要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但必须含第一项之者,即可诊断,并依据Hb 高低进行分度。

一、年龄在7岁以下(新生儿除外)Hb低于11g/dl。

轻度:Hb 9-11g/dl( 不含11g/dl)

中度:Hb 6-9g/dl

重度:Hb <6g/dl

二、有较明显的缺铁原因

1、长期乳类喂养不加辅食或喂食单一、数量不足;

2、饮食习惯不好

3、食欲不好,入量不足;

4、双胎、未成熟儿或母亲在孕期有较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5、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三、典型的贫血临床表现:苍白、无力、毛发干枯、厌食等。

治疗措施:

1、铁剂治疗:按元素铁1-2mg/kg/日,分二次口服。

2、饮食治疗。

预防措施:

(一)婴儿期的预防:

1、供给足够的蛋白质食物:强调母乳喂养,应按月逐步补以蛋、瘦肉等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2、按时添加辅食保证铁的摄入。

3、其他:补充含铁饮料、食物,如含铁饼干等。

(二)幼儿期的预防:

1、合理安排膳食。

2、供给足够的动物蛋白、豆制品、绿色蔬菜等。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管理措施:

1、对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的患儿建专案进行管理,药物治疗一个月Hb恢复正常者,继续用药4-6周方可结案。一般情况下应在3个月内结案。

2、经药物治疗3个月Hb仍不恢复正常者,转上级保健单位。

体重增长不良及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一、管理对象:

1、已满28天的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

2、满月体重增长不足500g者;

3、生长监测中连续2个月体重不增、下降或低偏的小儿;

4、儿童定期体检和大体检中查出的体重评价为均值减两个标准差以下的小儿。

二、管理方法:

1、查出的上述小儿采用生长监测图进行管理;

2、每月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时测体重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3、在管理中分析病因并进行干预;

4、半年内,连续3个月体重曲线与标准曲线平行或上升者可以结案,否则请上级保健部门会诊或转诊。

三、干预措施:

1、对营养缺乏者,要分析营养不足的原因,指导家长合理喂养,纠正不良饮食

习惯。

2、对于由感染所致的儿童,要减少或控制感染。

3、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尽可能改善经济状况,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慢性营养缺乏症,缺乏能量和蛋白质,多由长期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所致。表现为渐进性消瘦,体脂减少及全身各器官不同程度萎缩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

〖诊断要点〗1、体重低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个标准差为轻度,介于2-3个标准差之间为中度,低于3个标准差为重度。

2、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2个标准差为轻度,在2-3个标准差之间为中度,低于3个标准差为重度。

3、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变薄,腹部先发生,继之躯干、臂部及四肢,最后面颊脂肪消失而呈老人貌。水肿于低蛋白血症时发生。血浆蛋白低下,总蛋白<40g/L,白蛋白20g/L,病儿出现水肿。

4、各系统、器官功能低下及障碍表现。肠粘膜上皮及绒毛萎缩致吸收不良,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致消化不良。

5、合并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表现,如维生素A吸收不良致病儿出现角膜干涩,甚至发生角膜溃疡。

〖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加强护理。

2、合理供给热量和蛋白质。

(1)轻度者在原有饮食基础上逐渐增至该年龄的应有量。

(2)中度者开始供给热量为正常供给量的半量,蛋白质2g/kg.d,一周后

逐步增至正常供给量。牛奶含优质蛋白质,应首先选用。

(3)重度病儿开始用正常的1/3量,逐步增加到该年龄组的应有量。

3、肠道外营养:重度营养不良,全身衰竭者给予静脉营养,需住院治疗。

4、补充各种消化酶以帮助病儿的消化功能,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警示〗

1、热量供给需循序渐进由少到正常需要量。

2、补充各种消化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对厌食症病儿应加用胃肠动力剂,以增进食欲。苯丙酸诺龙系蛋白质同化剂亦有增加食欲作用。

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肥胖可因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引起。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在胎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1年及11-13岁三个阶段增多最快。若肥胖起病在这三个时期,可引起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而不在此脂肪细胞增殖时期发生的肥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数目正常。

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小儿正常标准的20%即可称为肥胖,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8%-15%,大多属单纯性肥胖。其发病与营养摄入过多、活动过少、遗传、胎内因素等有关。小儿肥胖症与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有一定关系,故应及早预防。

〖诊断要点〗

1、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2、婴儿期肥胖:易患呼吸道感染、哮喘和佝偻病,而且以后很有可能发展为成人肥胖。

3、青春期肥胖:病人食欲极好,常有多食、善食肥肉、油炸食物或甜食的习惯。身高及体重与同龄相比均偏高,性成熟较早,可有疲乏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限制胸廓及辅助肌运动,致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紫绀、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又称皮克-威克综合症。

4、体格检查:可见体脂增多,但分布均匀。腹部彭隆下垂。严重肥胖者可有胸腹、臀部、大腿脂肪过多致皮肤出现白纹或紫纹。女性病儿胸部脂肪增多,应注意和真正乳房发育鉴别。男性病儿由于大腿及阴部脂肪过多,阴茎可掩藏在脂肪组织中而显阴茎过小。

5、心理障碍:这既是引起肥胖的原因,通常也是肥胖持续存在的附加因素。

6、实验室检查:常有高胰岛素血症,可有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严重者?脂蛋白也增高,血生长激素水平降低,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峰值比正常儿低。

7、肥胖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国内临床常用的标准为:以同性别健康小儿体重均值(X)为准,体重超过+2SD即为肥胖,2-3SD为轻度肥胖,3-4SD为中度肥胖,>4SD为严重肥胖。或以体重高于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小儿标准的20%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青少年以体重指数来衡量,24-28为超重,>28为肥胖。

〖治疗原则〗

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治疗的目的是使皮脂减少,体重减轻。治疗肥胖应采用综合措施,并让病儿及其家长了解肥胖的危害性。

1、控制饮食:在不影响病人生长发育的基本热量与营养素需求的前提下,减少热量供给,限制糖类与脂肪的摄入,可多食蔬菜和一定量的粗粮,食物体积应尽可能大,以产生饱感。青春期由于生长加速,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

加,此时,应增加蛋白质在热量供应中的比例,其量以1.5-2g/kg.d为好。

2、加强运动:使能量消耗增多,单纯空控制饮食不能使体重减轻,辅以运动锻炼则减肥效果较好。如每日坚持进行1小时左右的晨间跑步、散步、踢球、做操等。经常游泳减肥效果更好。

3、药物治疗:很少用于儿童,易于产生药物依赖,若不控制饮食,则不能收效。分氟拉明可抑制食欲,减少摄入脂肪的吸收,抑制体内脂肪的合成,促进皮下脂肪的分解,加速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与消耗,对重度单纯性肥胖者可短期应用。剂量为每次0.15-3mg/kg,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如20mg/d,逐步增加至60mg/d,与餐前15-30分钟服用,一般以2-3个月为1疗程,在最后4-6周逐步减量后停药。副作用有腹痛、腹泻、头晕、口干和嗜睡等,多在用药过程中逐渐消失。癫痫病儿忌用。分氟拉明还可引起心脏瓣膜病变,故应慎用。

4、心理治疗:对肥胖儿应定期门诊观察,不断鼓励和提高他们坚持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的兴趣。

5、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正常青少年和成人BMI为17-23.9,24-28为超重,>28为肥胖。

6、市售“减肥药”、“减肥茶”大部分是泻药,儿童禁用。

儿童营养咨询与喂养指导诊疗常规

营养评估方法

采用年龄标准体重、年龄标准身高、身高标准体重三项指标来判断并检出肥胖、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儿。针对性地给出营养及喂养指导方案,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偏移。

营养评价的时间

(1)过程评价主要是喂养史的评价,包括母乳喂养的评价和食物添加的

评价,后者还包括添加时间、品种、量、进食餐数及量、膳食调查。

(2)结果评价包括体格测量、横断面、纵向速率等,具体指标:W/A、H/A、W/H、体重指数(BMI)等,临床症状,实验室评价:铁、锌、维生素A 和维生素D等。

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断乳时间

母乳喂养的优点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母乳营养较高,易于被婴儿消化吸收和利用。人乳中糖类以乳糖为主,这有助于钙和镁的吸收,且钙磷铁的比例也合适,其吸收率均很高;母乳喂养还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尤其是初乳和过渡乳中含有较多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及其他免疫球蛋白和多种微生物抗体,对许多细菌和病毒有抵抗作用;而且,母乳无菌,温度适宜,不宜造成肠道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母乳喂养实在是经济又方便,同时母乳喂养还能增强母婴感情,使婴儿得到更多的母爱,增强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积极的影响。

断乳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6个月内要求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必须添加辅食,母乳可以继续喂到2岁。断乳要循序渐进,突然断奶最不可取。夏季不适宜断母乳。

辅食添加的时间和种类

时间种类

1-3个月鱼肝油

4-6个月米粉糊、麦粉糊、烂粥等淀粉类、蛋黄、大豆蛋白粉、豆腐花嫩豆腐、全

脂牛奶等高蛋白食品、叶菜汁(先)果汁(后)、叶菜泥、水果泥、鱼肝

7-9个月稀粥、烂饭、饼干、面包、馒头等淀粉类食物、无刺鱼、全蛋、肝泥、

动物血、碎肉末、黄豆制品、较大婴儿奶粉

食物添加的现代营养观

(1)食物多样化、平衡、适量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具备所有的营养,因此,食物的多样化实际是保证孩子获得全面营养的基础。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的感知刺激,这些方面都有力于孩子的早期发展。

(2)“吃”和“动”的平衡吃是为了健康。孩子每日摄入的产能营养素所产生的热能,50%用于维持生命即基础代谢,如维持体温、呼吸、心跳等;20%-30%用于生长发育;还有10%-15%的热能用于运动,这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部分。

(3)“总量控制”是关键在吃的问题上“总量控制”,是指将一日的总摄入量控制在一个合乎生理需要的范围之内。

及时添加转奶期食物的原因

①消化功能日趋完善:②某些营养素的储备已耗尽;③补充乳品营养不足;

④为转奶做好准备;⑤促进神经心理发育。⑥吃完后还意犹未尽。

怎样添加转奶期食物

①每次添加一次(至少连吃3-5d;)②消化道逐步适应;③防止食物过敏;

④由少到多、由稀到稠;⑤由淡到浓、逐步增加;⑥在心情舒畅、有饥饿感时添加;⑦若遭拒绝,可反复实验;⑧在下列情况下,暂缓添加:天气炎热、小儿患病、多次拒绝。

喂养行为

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儿童的进食行为和喂养环境。我们把喂养行为分为三型:放任型、强迫型、适宜型。

放任型:喂养人在喂养中完全依赖儿童的个性和食欲进行喂养,放任儿童的进食行为,让儿童随自己的意愿进食。其结果增加了营养不良的比例。

强迫型:喂养人在喂养行为中,通过自身示范或采取威胁、提供很多食物等多

种措施,帮助、促使儿童多进食。其结果会干扰儿童自我调整摄入量的能力,导致超重或肥胖。

适宜型:能够合理的调节喂养行为,有适度的喂养频率,在儿童进食中能监护儿童,并尽量分散儿童注意力等行为。

(1)家长正确的喂养行为

①培养孩子喜欢吃各种食品避免形成挑食、偏食、异食、拒食等不良进食行为习惯。恐新是一种基本的防护本能,这是儿童同环境建立关系时完全正常的表现。一般经过先舔、勉强接受、吐出,再喂、吞咽等,反复5-15次,经过数天才能毫无戒心的享受开始拒吃的食物。

②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营造良好的进食气氛,首先要有轻松、愉快、安静的进食环境。进食环境避免嘈杂,关闭收音机和电视机。在进餐过程中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在吃饭时训斥、打骂儿童。

③鼓励孩子自己吃从进入食物添加期开始要注意给孩子提供“自食”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进食。

(2)孩子正确的进食行为

①学吃是该年龄段儿童学习的重要技能,包括学习爱吃各种食物、学习进餐的礼节和吃的技能。

②自己吃孩子自己进餐从智力开发来说可锻炼孩子手眼协调,精细动作,从心理发育来说可培养孩子自信心,防止偷懒和依赖别人。孩子用双手操作尝试自己吃,这是一种探索行为,是在学习自立,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支持。

③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边吃边玩、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量进餐。影响喂养行为的因素

(1)饮食行为问题进食环境、家长情绪不好、强食、诱食、哄食、玩

食、厌食、偏食、零食、逆来顺从、内疚、抱怨等。

(2)家庭应激因素父母情绪问题、婚姻冲突、经济问题、缺乏抚育知识、小儿忽视、喂养者的鼓励和应答。

喂养行为问题干预

(1)建议家长在婴儿辅食添加的过程中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2)掌握帮助喂养与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之间的关系。

(3)积极口头鼓励和示范,而不是口头和身体上的强迫。

(4)采用与年龄和文化相适应的吃饭器具。

(5)善于观察孩子进入食物添加期的表现,及时对早期饥饿的信号做出反应。(6)提供具有保护性和舒适的喂养环境,进食时注意力集中。

(7)了解孩子的特性,保持良好的情绪与进餐气氛。

(8)改进食物喂养行为,不应仅注意喂养人,更应关注整个家庭。

婴幼儿常见进食问题及不良后果

(1)进食过少轻度挑食、重度挑食、进食少致生长迟缓、营养性矮小、青春期神经性厌食。

(2)进食过多肥胖发生>10%。

(3)进食不当反刍、异食癖。

(4)进食技能缺陷口腔运动问题(口张不闭、吃得慢、流涎、舌外伸),自喂延迟,社会性进食延迟,进食时间延长。

婴幼儿营养简单计算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基层代谢率、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活动所需、生长所需和排泄的消耗。以上5项能量的总和即是能量需要的总量,不同年龄各项能量消耗一般是新生儿生后第1W每日所需总能量约为250kJ

(60kcal)/kg,第2w、第3w约为418kJ(100kcal)/kg,1岁以内婴儿为460kJ(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42kJ(10kcal)/kg,15岁时为250kJ(60kcal)/kg。

小儿每日所需矿物质量

年龄钙(mg/日)鉄(mg/日)锌(mg/日)

0-6月 300 0.3 1.5

7-12个月 400 10 8

1岁 600 12 9

4岁 800 12 12

7岁 800 12 13.5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 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 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 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 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 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 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 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 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 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 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管理制度

凤翔县中医医院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档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P3 身高测体重〈P3 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2、骨龄延迟〈2个标准差3、身高年长〉4CM4、智力正常。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性肥胖:参考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长保健应该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的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五、对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及小结分析。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 一、管理范围 1、早产儿 2、低出生体重儿 3、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500g婴儿 4、体重<X-2SD 5活动期佝偻病6、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 7、中度以上营养不良8、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9、智力发育迟缓 二、管理方法 (一)、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1、定义: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凡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均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样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 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g。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多见的原因,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 2、管理措施 (1)、注意保暖: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要注意保温问题,因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且散热较快,易发生低体温。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oC,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 oC,上、下午各测体温一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 oC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2)、精心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更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母亲要尽可能的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生后两周开始口服维生素D500~1000IU. (3)、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报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再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童星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管理制度 通过对本园体弱儿的了解,加强保教配合,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特殊照顾及个别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体弱儿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 (一)对贫血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必备的):年龄在6岁以下(新生儿除外)血红蛋白低于11g/dl。 轻度:9—<11g/dl 中度:6—<9g/dl 重度:<6g/dl 2.发现贫血患儿,及时与家长联系,家园配合,查找贫血的原因,共同进行管理,对患儿全面加强一日生活中的照顾。 3.对轻度贫血的幼儿进行登记管理,要有初诊、复查日期与血红蛋白测查结果记录。 4.对中、重度贫血的患儿进行专案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3个月内结案。 5.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药物(中、重度)及饮食治疗(轻度),1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 6.转诊:经药物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仍不恢复者,应转诊。若在园儿童患中、重度贫血一般建议患儿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7.结案:患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给药(中、重度)或饮食治疗(轻度)4—6周方可结案。

(二)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1.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幼儿进行登记并建立专案,及时与家长联系,分析病因,要求班内保教人员在患儿的进餐、活动等一日生活中多照顾,纠正其不良习惯。 2.定期监测:以大体检时间为准 (1)低体重:每月测量体重一次; (2)发育迟缓:每3个月测量身高、体重1次; (3)消瘦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每月测量体重一次,每3个月测量身高1次; (4)将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并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5)结案:直至患儿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为止。 3.根据儿童营养不良分类及病因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与干预,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等;依据患病情况的不同为患儿提供饮食护理。 (三)对反复感染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以儿童考勤为准) (1)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天数累积5天及以上者。(2)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带药(抗感染性药物)累积7天及以上者。 (3)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及带药累积10天及以上者2.方法及内容: (1)定期进行统计,筛出反复感染儿童。

体弱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的管理对 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110g/L的幼儿应登记在册,落 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3 3、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 准差或第三个百分位一下。 4、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晕厥者。 5、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肺炎2次/年), 哮喘幼儿。 6、常见畸形。 二、单纯性肥胖 肥胖分度: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29.9%(不计个案,仅管理) 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49.9% 重度:体重超过或等于标准体重50%(中重度应记个案并管理) 三、针对体弱儿管理措施 1、一旦发现体弱儿,立即进行登记,并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 2、对于营养不良或中度以上肥胖的幼儿我们制定了以下措 施:

⑴营养不良:告知班级老师幼儿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营养不良的幼儿我们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方案,逐步增强营养不良幼儿的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活动和休息适量交替,并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时间,坚持户外活动即可以增强体质、抵抗外界刺激,又可以让机体的能量适当的消耗,让体弱儿有进食的欲望。保健医生应经常督促保育老师重点护理体弱儿,及时帮助他们擦汗、穿脱衣服,必要的时候应该为幼儿吹干汗渍以防感冒,做好降温、保暖工作。观察体弱儿的食欲,鼓励多吃、吃完。对于进餐量小的幼儿,就采取少量多餐的措施,告知家长可以额外给幼儿加营养餐,过一段时间再逐步增加每餐进餐量、减少用餐次数。纠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保证每种营养成分的摄入,对于不吃蔬菜的幼儿,老师可以同他将一些、简单的道理,鼓励幼儿食用蔬菜,改掉挑食的毛病。注重饭菜的色、香、味从而增加幼儿食欲。每周为营养不良的幼儿增加营养餐,包括水果、豆制品、蛋类、鱼类、肝类等等。午睡时加强巡视做好照顾,及时盖被,多汗幼儿及时擦汗,起床时首先为体弱儿穿衣,避免受凉感冒。将体弱儿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的联系,告知家长营养不良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危害和如何配合幼儿园老师针对营养不良幼儿的措施。通过保健专栏定期为家长介绍、推荐一些荤素食搭配的制作方法。 ⑵单纯性肥胖:告知班级老师幼儿肥胖的情况。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环节来制定肥胖儿的护理措施。户外活动时让肥胖幼儿适

儿童保健管理规定完整版

儿童保健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一、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 1.对新生儿、婴幼儿、体弱儿(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按常规管理,建立系统管理卡(册)。 2.对7岁以下儿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定期体检(一岁内每三个月一次,一至三岁每半年一次,三岁以上每年一次)。 3.做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4.指导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条例》。 5.普及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儿童营养、心理、母乳喂养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6.有计划地培训下级妇幼保健院的儿童保健人员。 7.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应有基本情况、系统管理情况、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资料,要及时、准确地统计分析。

8.开展儿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营养、心理、体格锻炼、早期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二、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方法 1.政府领导参与和全社会支持。 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落实《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须依靠各级政府的参与和领导、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2.家长是儿童保健有力的支撑点,须重视家长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3.分析现状,确定工作重点。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规监测资料,分析儿童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工作内容。 4.防治结合。 儿童保健着眼于人群,通过个体的防治及群体防治而达到目的。 5.平等、有效。

体弱儿管理计划

新郑市华信小剑桥幼儿园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体弱儿童管理及计划 我园体弱儿童基本情况是轻度营养不良14名。针对本学年体弱儿童实际情况,保健工作侧重点就放在体弱儿童管理上。幼儿期是生长期、发育旺盛,要合理科学喂养,保证三大营养素的供给,尤其是3-6岁幼儿生长发育渐超平稳妥,但他们四肢增长较快不从,活动能力增长率强,智力发育迅速,咀嚼能力有所加强,有吃各种食物的要求,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所以幼儿膳食安排不当,不合理,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挑食、偏食的幼儿会造成营养不良。 一、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科学合理搭配各种食疗,充分利用蛋白质直补作用,多给幼儿一些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素的供给,满足机体,维持生活和活动所需的能量,注意合理洗、切、烹调除了每天所需的营养量外,我园在午餐中加病号菜,这样使体弱儿童好的快些。 二、对体弱儿童家长指导 指导家长懂什么是幼儿营养缺乏症,主要表现以体重不增长消瘦,要求幼儿家长配合治疗,做到轻度营养不良3月一次随访

检查,重度营养不良每月一次随访检查,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热量及优质蛋白质,富有含维生素C食物,尤其是烹调上加以改进,做到味、香、色俱全,减少维生素流失。 三、对体弱儿童管理,要做好个别照顾 加强营养不良的幼儿,班级教师,保育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利用现有条件,如自然环境、空气流通、天然的太阳照射,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幼儿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随时掌握幼儿活动量,出汗时用毛巾垫背、擦汗,并关心三餐二点的情况,坚持做好添加病号菜,并做好记录。 四、家长工作 在晨检时,幼儿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习惯,生活喜好,及时体格检查,定期复查,检测幼儿生长情况。 五、加强健康教育 发放营养知识宣传资料,板报卫生宣传,幼儿营养教育课程。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 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 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 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 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 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 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 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 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 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 案。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 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体弱儿管理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体弱儿管理规范 篇一: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一、体弱儿的分类 (一)Ⅰ类体弱儿 1.轻度贫血; 2.轻度营养不良; 3.轻度肥胖; 4.轻度佝偻病; 5.早产孕周35—37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 6.满月增磅不足600克的婴儿。 (二)Ⅱ类体弱儿 1.中度贫血; 2.中度营养不良; 3.中度肥胖; 4.中度佝偻病 5.足月小样儿、早产孕周<35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

(三)Ⅲ类体弱儿 1.重度贫血; 2.重度营养不良; 3.重度肥胖; 4.重度佝偻病; 5.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 6.弱视、斜视; 7.动作、语言或精神等发育迟滞; 8.听力障碍; 9.情绪或行为障碍; 10.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畸形; 11.传染性疾病; 12.其它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 二、体弱儿分级管理范围 Ⅰ类体弱儿由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并建立专案管理;Ⅱ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病因分析和检查,给出治疗方案后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案管理,若经3个月干预效果仍不佳的应转往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Ⅲ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转诊至市妇幼保健院,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 三、体弱儿分级管理程序和办法

1.Ⅰ类、Ⅱ类体弱儿管理:由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中规定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专案管理或及时转诊,并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类专案管理”标识。 2.Ⅲ类体弱儿管理: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将筛出的Ⅲ类体弱儿转送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专案管理期间体弱儿仍需按系统管理要求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健康 检查。 (1)转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筛查出的可疑Ⅲ类体弱儿,及时填写体弱儿转诊登记本和“体弱儿转诊通知二联单”,一联“通知单”交家长,嘱其及时携带孩子凭“通知单”前往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与管理;另一联为存根。同时将上转儿童姓名、联系电话、体弱儿因素及时用电子邮箱通知市妇幼保健院。 (2)接诊:市妇幼保健院对转送来的体弱儿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凡经确诊的Ⅲ类体弱儿要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登记本,认真做好登记,并根据《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管理,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专案管理”标识,同时在收案管理期间督促体弱儿按系统管理要求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 定期健康检查。如不能确诊为Ⅲ类体弱儿的,应及时转回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衔接和指导。

幼儿园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办法

幼儿园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办法幼儿园体弱儿及肥胖儿管理制度办法幼儿园体弱儿及肥胖儿管 理制度办法(一)体弱儿管理1 .管理范围体弱儿包括: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发育行为异常、常见畸形等。 2 .管理方法1)建立体弱儿登记制度,全部体弱儿应登记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 2)专案管理: 对患中度及中度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应建立体弱儿管理卡片,进行专案管理,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中相应的专案管理记录。针对儿童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及追踪随访。 3)管理措施: 详见如下具体各类管理。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1 .管理对象: 儿童入园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患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 童。 2 .管理内容: 1)入园体检和定期体检中发现的营养不良儿童应在“体弱儿童及肥胖儿童登记册”上进行登记,并填写“北京市儿童保健记录” 中的营养不良专案管理记录。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病因分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定期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监测: 每月测量身高、体重1次,并进行生长发育评估,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医院治疗。 4)转诊: 重度营养不良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儿童连续2次治疗体重增长不良、或营养改善3-6个月后身长或身高仍增长不良者,需转诊至医疗保健机构。转诊后定期了解儿童转归情况,协助恢复期治疗,直至恢复正常生长。 5)结案: 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体重/年龄或身长(身高)/ 年龄或体重/身长(身高)三M-2SD即可结案。 3 .管理措施1)对于存在现阶段营养不良问题的患儿,包括消瘦、 生长迟缓和绝大多数低体重的患儿进行管理。 2)应认真查找病因,例如: 是否患有急慢性感染或其他疾病,喂养方法是否得当,食物选择调配是否合理,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 3)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评估与指导。 4)对单纯的营养不良原则上不用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患儿,如病情严重,或合并其它疾病时,应给予相应

范本: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编号:_____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8 页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目的: 体弱儿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医学监护,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治疗,为尽快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体弱儿范围 早产儿:出生胎龄<37周。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II度以上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即汗多,夜啼,查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骨密度低于50\%等。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血HB<90g/L。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长期慢性腹泻先天性疾病导致体弱 管理内容: 一、保健医生对新入园体弱儿童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体格检查。二、详细询问体弱儿童的既往史、现病史、喂养史、家族史及围产期情况。管理内容; 三、动态观察体弱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重点监测身高、体重、血色素等重要指标,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姓名班级检查日期年龄性别诊断(体弱原因)(患病情况)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与评价身高体重 W/A H/A W/H 出生日期立案时间结案时间治疗与管理措施医生签名 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管理内容 四、加强膳食营养,指导科学喂养。 第 2 页共 8 页

5、加强体育锻炼。 管理内容 六、治愈后及时总结,结案转健康儿童系统管理。 七、未治愈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转医院治疗,并继续追踪管理。管理模式 诊断↓ 专案管理(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定期监测身高、体重↓ 症状好转达结案标准可结案↓ 结案陈词(转健康儿童管理)引起儿童体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原因主要如下: 1. 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差; 2.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习惯不好; 3. 活动量不当,要么过大,使体能消耗过大,要么过小,影响消化吸收; 4. 与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体弱儿的健康不重视或保育方法不正确(如吃得太细,穿得太多)等有关。此外,先天不足及有疾病史也是造成儿童体弱的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 诊断标准: 年龄别体重

体弱儿管理与处理方案

体弱儿管理 目的:体弱儿筛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体弱儿童的矫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 规范体弱儿筛查工作,和大家共同学习有关体弱儿管理的 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开设儿童保健门诊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设独立的体弱儿门诊接诊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配置检查床及必要 的儿保检查用具及设备(参照国家儿童保健规范门诊标准 要求配备,如:儿童专用体检称、皮尺、听诊器等)。工 作人员必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儿保医生承担。 管理对象: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活动期佝偻病、中重度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低体重、消瘦、生长迟缓)、反复呼吸 道感染、哮喘(医院明确诊断)肥胖、先天性缺陷、器质 性疾病(先心病、唇腭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 酮尿症等)、精神神经发育迟缓等。 体弱儿管理要求:1、建立专案:首诊负责,体弱儿均应建立体弱儿保健管理卡(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电 话号码、家庭住址、体弱原因、治疗情况、随访记录(每 月检查一次)。2、制定方案:根据体弱原因制定管理方 案,进行检查与治疗。指导喂养,护理,防病知识和方 法。3、结案处理:体弱儿恢复正常后,及时结案,进行个 案小结,转入正常儿童保健管理。

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供基层防治用) 1、全国统一诊断标准:佝偻病诊断应依据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血生化及X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临床分期、分度。在无条件做X线及血生化检查时,可按简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简易诊断是依据病史、症史、体征为判断指标。其中体征为主要条件,诊断时应结合年龄、季节、喂养、维生素D缺乏史等情况,按指标的主次、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判定指标:(1)主要体征(2)次要体征(3)症状(4)病史:维生素D缺乏史 2、判定标准: (1)有几项主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史及明显症状者。(2)有一项主要体征及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史及明显症状者。 (3)有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明显症状、维生素D缺乏史及其他条件者。 (4)虽有症状、体征、病史,但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可不诊断为佝偻病,列为“可疑”,给予预防。佝偻病恢复期:活动期佝 偻病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减轻,病情 稳定者为恢复期。 管理方法: (1)综合防治措施:健康教育,系统管理,科学喂养,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童星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管理

体弱儿管理工作规范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城乡儿童保健工作要求”及“散居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制度”的要求,体弱儿管理范围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满月增重不足600克的新生儿。 凡符合专案管理的体弱儿,均应按要求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个案和“体弱儿管理登记表”,在管理期间,还应按系统管理要求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在“儿童系统管理记录表”上详细记录。 一、基本要求: 开设儿童保健门诊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设独立的体弱儿门诊接诊室,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配置检查床及必要的儿保检查用具及设备(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人员必须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儿保医生承担。 二、管理对象: 1、早产儿:出生时胎龄为28周到未满37周的新生儿。 2、出生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 3、活动期佝偻病: 4、低体重:指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组X-2SD以下,即中重度低体重。在X-1~2SD 之间为轻度低体重(对3岁以下幼儿需要管理)。 5、消瘦:指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组X-2SD以下,即中重度消瘦。在X-1~2SD 之间为轻度消瘦(对3岁以下幼儿需要管理)。 6、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90克/升。 7、生长迟缓:指年龄别身高低于同性别同身高组X-2SD以下,即中重度。 8、逐步开展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呼吸道感染1次,连续3个月或每月呼吸道感染2次)、哮喘(医院明确诊断)、肥胖(指身高别体重大于同性别同身高组的20%或X+2SD 以上)、先天性缺陷、器质性疾病(心脏病、肾脏病)等的管理。 三、体弱儿分类: (一)Ⅰ类体弱儿 1.轻度贫血; 2.轻度营养不良; 3.轻度肥胖; 4.轻度佝偻病; 5.早产孕周35—37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 6.满月增磅不足600克的婴儿。 (二)Ⅱ类体弱儿 1.中度贫血; 2.中度营养不良; 3.中度肥胖;

体弱儿管理制度

九连中心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 /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 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 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 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 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 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血红 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目的: 体弱儿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医学监护,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治疗,为尽快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体弱儿范围 早产儿:出生胎龄<37周。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II 度以上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即汗多,夜啼,查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骨密度低于50\%等。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血HB<90g/L。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长期慢性腹泻先天性疾病导致体弱 管理内容: 一、保健医生对新入园体弱儿童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体格检查。 二、详细询问体弱儿童的既往史、现病史、喂养史、家族史及围产期情况。 管理内容; 三、动态观察体弱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重点监测身高、体重、血色素等重要指标,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姓名班级检查日期年龄性别诊断(体弱原因)(患病情况)

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与评价身高体重 W/A H/A W/H 出生日期立案时间结案时间治疗与管理措施医生签名 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管理内容 四、加强膳食营养,指导科学喂养。 五、加强体育锻炼。 管理内容 六、治愈后及时总结,结案转健康儿童系统管理。 七、未治愈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转医院治疗,并继续追踪管理。管理模式 诊断↓专案管理(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症状好转达结案标准可结案↓结案陈词(转健康儿童管理) 引起儿童体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原因主要如下: 1. 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差; 2.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习惯不好; 3. 活动量不当,要么过大,使体能消耗过大,要么过小,影响消化吸收; 4. 与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体弱儿的健康不重视或保育方法不正确(如吃得太细,穿得太多)等有关。此外,先天不足及有疾病史

体弱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确定体弱儿管理范围,通过体检、家访、向家长发放健康调查问卷筛选体弱儿,并根据体弱儿管理措施进行体弱儿管理登记。 [体弱儿管理范围] (1)轻度、中度营养不良以及生长迟缓者 (2)肥胖症 (3) 11度以及II度以上活动期佝偻病。 (4)反复感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半年≥4次以上;肺炎2次/年) (5)支气管哮喘 (6)先天性心脏病 二、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减少发病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常进行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生活习惯及家族史,注意观察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根据体弱儿原因,进行不同体弱儿管理,以体弱儿就医情况配合开展矫治工作。 五、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个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幼儿营养不良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六、对肥胖儿主要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治为关键,通过家长、教师、医生等长期在一起帮助他在生活中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加肥胖儿的运动量,在园多让他蹦、跳、多动少坐,

在家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爬山、打球、游泳,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不刺激食欲为度,并要减少幼儿看电视的时间。 七、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后,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八、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餐量。发生消化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九、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的幼儿要采用食物和药物共同治疗,同时保证户外活动时间,使幼儿能尽快恢复;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儿注意营养外要让他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感冒。十、幼儿园园长、保健老师要全面关心体弱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等教养工作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炉桥镇幼儿园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童星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 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110g/L 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运动,机械刺激骨骼生长,有利于身高增长。 6、贫血儿原则上在原来饮食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和 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鱼、瘦肉等, 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Vc促进铁的吸收, 少食过粗纤维的食物。血红蛋白≤100g/L,除 饮食治疗同上外,再加药物治疗,按医嘱选用 铁剂、Vc。 7、营养不良患儿如热量不足以保证进食量为主,如 蛋白质不足应增加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等。 8、生长迟缓、先心、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多食含Va及 钙丰富的食物,冬春季可服鱼肝油及钙剂,增 加呼吸道抵抗力。 9、单纯性肥胖儿以控制饮食为原则,在保证儿童生 长发育的前提下逐渐减少体脂,适当控制热能, 严格限制高脂高糖饮食,改变进食顺序,先吃 汤、蔬菜再吃饭及荤菜。 四、随访及结案 1、贫血:轻度治疗12周,复查时血红蛋白≥110g/L一次可以结案,中度每月复查血红蛋白,两次稳定在≥110g/L以上可结案,但需巩固治疗4~8月。 2、营养不良:定期体格检查,重度每月一次,轻度 2~3月一次。结案应根据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 重≥P10三次方可结案,不能在发病同一年龄段 结案。 3、生长迟缓:每2~3月测身高、体重一次。结案:身 高超过年长速4厘米以上,半年复查骨骼<2个标 准差以内。 4、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减少,减轻,冬春季1~2次/季为好转。 5、单纯性肥胖儿:好转:肥胖程度减轻,如从中度 到轻度。结案:达到超重,一次可结案。

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体弱儿童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 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 <110g/L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 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2、针对不同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 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 儿童在家情况。 3、做好患儿的个案记录,观察记录二周一次, 有特殊情况或发生疾病应及时记,做好定 期分析(原则上与体格测量体检同步), 重度每月一次,轻度2~3月一次,作好生 长曲线图记录。 4、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挑食的不良习惯,保证营养素的全 面摄入。 5、加强户外活动,以轻松愉快活动为主,不参 加剧烈运动,保证一定活动时间,随时注 意观察活动量,勤擦汗,增强体质。生长 迟缓多做牵拉运动,机械刺激骨骼生长, 有利于身高增长。 6、贫血儿原则上在原来饮食基础上增加优质蛋 白和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鱼、 瘦肉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Vc 促进铁的吸收,少食过粗纤维的食物。血 红蛋白≤100g/L,除饮食治疗同上外,再 加药物治疗,按医嘱选用铁剂、V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