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教学研究

1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指: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别人不愿意接受的、又或是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由于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

适应能力而导致人际关系发展的不协调。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很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如下:

a.幼儿攻击性行为比较频繁。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们也较为喜欢集体游戏,另一方面也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发生冲突矛盾,自然会产

生了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为了争抢玩具和其他物品而进行直接争抢。b.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但是那些身体强壮、精力旺盛、易怒、易哭闹的幼儿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得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危害:

a.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对其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而且也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

b.攻击性行为还会延续至青年和成年,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2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2.1家庭因素

在一个家庭里总有父母长辈们,对孩子们开说他们就是自己活生生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而且现在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爸爸妈妈也都是独生子女,大都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中有老人带孩子的,由于孩子们都是自己第三代,只知道宠爱、溺爱自己的孩子。

2.2生物性因素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因此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比如那些天生爱热闹的、身体强健

的、较为固执的、爱发急的“难带型”幼儿,长大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①在幼儿园中,有些幼儿性格活泼外向,同样脾气也比较急喜欢挤在人群中玩耍,由于孩子们都在一个集体中这样就更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也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生理因素也只是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

2.3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

着特定的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

感一旦发泄出来,在行为上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和引导方法

3.1家园合作,沟通教育方式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给幼儿温暖的地方,只有相处融洽

的家庭,才能给予幼儿该有的温暖。事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师。作为父母,应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而不是每天让幼儿在一

个充满暴力与冲突的环境中成长。不然孩子长大后也是充满暴力倾

向,只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果父母能多与孩子交流沟通,这样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是怎么样的,在想些什么,从而彻底抑制其攻击性行为。

3.2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幼儿园要开展多种活动,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情绪得到合理排解,

在与他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为了自己的需求,常常与他人产生冲突,

或遭受挫折或需要未满足等,从而积聚攻击性能量。而这种能量一旦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必须通过某种方式释放出来。攻击性行为就是能量释放的方式之一。

3.3奖罚分明,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其一,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能过分严格地用惩罚的方法。因为过分严格的结果无异于有两种,

一种是有些幼儿因害怕教师责怪,只好乖乖地“安分守己”,这会挫伤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种是教师要求过严容易使幼儿导致心理逆反,与教师形成对立,这反而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4结论通过观察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的分析,明确了幼儿攻击性行为需要家园共同努力,正确引导其行为。因此,要想更好地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教师要积极取得与家长

的配合,加强家园联系,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但是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幼儿园教育都是不一样的,在每一个幼儿园中,或多或少

都存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幼儿期出现攻击性行为是正常的,是可以控制和减少的。这就在于教师怎样去教育和培养幼儿,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幼儿消除攻击意识,使每个幼儿都

自发的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

健康快乐成长的社会成员。当然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

以上是我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初步探索和研究,

有待于在实践教学中更好的研究,积累我的教学经验,以便于更好地运用到我的工作中。

注释①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

(9).参考文献[1]朱静.自信心训练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

院学报,

2013(5):116-118.[2]杨畅.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J].观察思考,

2012(7):41.[3]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0(9):64-65.[4]姚自慧.矫治和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J].教育研究.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缪津娴

(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幼儿园,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园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幼儿园中经常看到有的幼儿被部分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幼儿欺负的场景,攻击性行为有很多种,如踢人、咬人、骂人、扯人等,包括可见的带攻击性的行为和隐性的攻击的意图。幼儿攻击性行为受到家庭、生理、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要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然将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严重的可致长大后容易变成犯罪行为,所以我们必须要全面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从多方面入手,正确地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应对策略

23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