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注学生道德情操 彰显语文教学活力

关注学生道德情操 彰显语文教学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9144487.html,

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彰显语文教学活力

作者:王亮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5期

摘要: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和性格都有很强的可塑造性,所以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育,学会用语文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初中语文;道德情操;培养

中学语文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具有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利用语文课既学到文化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民族气节,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肝胆情怀都无一不渗透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学习这些诗歌,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当然我们在教学中要赋予爱国主义以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思想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为当代中学生就是要好好学习,学到本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效祖国。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学生的感恩情怀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