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热学基础复习资料

传热学基础复习资料

传热学基础复习资料
传热学基础复习资料

传热学基础

一、填空题

1、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传热过程可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和随时间变化的。

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

3、对流换热实质是和两种传热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热对流、导热

4、某瞬时物体内部各点温度的集合称为该物体的,其同温度各点连成的面称为,其法线方向上温度的变化率用表示。

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

5、当物质的种类一定时,影响导热系数大小的外因主要是和。

6、表示物体的蓄热量与界面上换热量的比值称为。

时间常数

7、在湍流传热时,热阻主要集中在,因此,减薄该层的厚度是强化的重要途径。 层流内层、对流传热

8、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2)(3)(4)(5) 。 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的情况;流体的性质;流体流动的状态;流体流动的原因; 穿热面的形状、分布和大小

9、无相变时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传热,在α=0.023λ/diRe 0.8Pr n 公式中,n 是为校正的影响。当流体被加热时,n 取,被冷却时n 取。 热流方向、0.4、0.3

10、努塞尔特准数Nu 表示的准数,其表达式为,普兰特准数Pr 表示的准数,其表达式为。 对流传热系数、λ

αl Nu =、物性影响、λμP C =Pr 11、蒸汽冷凝有和两种方式。

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12、双层平壁定态热传导,两层壁厚面积均相等,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λ和2λ,其对应的温度差为1t ?和2t ?,若1t ?>2t ?,则1λ和2λ的关系为。

1λ<2λ

二、简答题

1、何谓热对流?何谓对流传热?对流换热又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热对流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通常,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传热过程,它是热对流和热传导的结合。它又可分为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两类。

2、请简述辐射换热区别于导热和热对流方式最主要的特征。

它是唯一一种非接触的传热方式;它不仅产生能量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即发射时从热能转换为辐射能,而被吸收时又从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3、请简述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物体中温度分布存在的两个阶段。

(1)在第一阶段内,温度分布主要受初始温度分布的控制,此阶段称为非正规状况的阶段。

(2)当过程进行到一定的深度,物体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主要取决于边界条件及物性,此时为第二阶段,即正规状况阶段。

4、若热流体走管内,冷流体走管外,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包括那几个过程? 答: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热流体以对流传热方式将热量传给管内壁

(2)热量由内壁面以热传导方式传给外壁面

(3)热量由外壁面以对流传热的方式传给冷流体

三、计算题

1、一红砖平面墙厚度为500mm ,一侧壁面温度为200℃,另一侧壁面温度为30℃,红砖的导热系数可取为0.57/W (m ℃)。求:(1)通过平壁的热传导通量q 。(2)平壁内距离高温侧350mm 处的温度,℃。

解:(1)求q

已知2001=t ℃,302=t ℃,mm b 5.0=,57.0=λ/W (m ℃) 单层平壁热传导通量221/19457

.05

.030200m W b t t q =-=-=λ (2)设平壁内距离350mm 处的温度为t ,则有:

19457

.035

.0200=-=t q 解得:81℃57

.035.0194200=?-=t 2、用平板法测定固的导热系数。在平板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却器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12m ,厚度为20mm 。实验测得电流表读数为0.58A ,伏特计读数为100V ,两侧表面的温度分别为180℃和30℃。求:该材料的导热系数λ。

(1)由实验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可求出导热量Q

W IV Q 58.0==

(2)由单层平壁热传导方程可求出λ 由s

b

t t Q λ21-=可得:

()()()

℃./773.03018001.002.058221m W t t s Qb =-?=-=λ 3、某炉壁由下列三种材料组成,内层是耐火砖,()℃./4.11m W =λ,mm b 2301=;中间是保温砖,()℃./15.02m W =λ,mm b 1152=;最外层是建筑砖,

()℃./8.03m W =λ,mm b 2303=。

今测得其内壁温度℃9001=t ,外壁温度℃804=t 。求(1)通过炉墙单位面积的热损失2/m W 。(2)各层的温差。(3)各层接触面的温度。(假设各层接触良好)

解:设2t 为耐火砖和保温砖之间接触面的温度。

3t 为保温砖和建筑砖之间接触面的温度。

(1) 由多层平壁定态热传导公式可以导出q :

23

3221141673288.0767.0164.08208.023.015.0115.04.123.080900m W b b b t t S Q q =++=++-=++-==λλλ (2)1t ?、2t ?、3t ?分别为耐火砖层,保温砖层和建筑砖层的温差。因是多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故q q q q ===321 由1

11λb t q ?=可得,℃6.1104

.123.0673111=?==?λb q t ℃0.51615.0115.0673.2

2

2=?==?λb q t ℃5.1938.023.0673.333=?

==?λb q t (3)℃4.7896.110900112=-=?-=t t t

℃4.2730.5164.789223=-=?-=t t t

4、平壁炉的炉壁由三种材料所组成,内层是耐火砖,()℃./07.11m W =λ,mm b 2001=;中间是绝缘砖,()℃./14.02m W =λ,mm b 1002=;最外层是钢板,

()℃./453m W =λ,mm b 63=。若耐火砖层内表面温度℃1150

1=t ,钢板外表面温度℃304=t 。求(1)导热的热通量q 。(2)若计算结果与实验的热损失(2/300m W )不符,分析原因并计算附加热阻附R 。

解:(1)由三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公式求q

000133.0714.0187.0112045006.014

.01.007.12.030115033221141++=++-=++-==λλλb b b t t S Q q 2/1242901

.01120m W == (1) 计算结果:2/300m W q >,分析原因是:说明平壁层间接触不良,有

空气层存在,产生了附加热阻附R 。 即3003

3221141=+++-=

附R b b b t t q λλλ代入数据得: 300901.01120=附

R q += 解出W m R ℃=-=附?283.2901.03001120 5、某平壁炉是由一耐火砖与一层普通砖砌成,两层得厚度均为100mm ,其导热系数分别为()℃./9.0m W 及()℃./7.0m W 。待操作稳定后,测得炉壁得内表面温度为700℃,外表面温度为130℃。为减少热损失,在普通砖的外表面砌一层厚度为40mm ,导热系数为()℃./06.0m W 的保温层,待操作稳定后,又测得炉内表面温度为740℃,外表面温度为90℃。今设原来的两层材料导热系数不变。求:加上保温层后单位面1积炉壁的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的百分数。

解:(1)加保温层前,单位面积炉壁的热损失1q 。此时,为两层平壁的热传导: 22211311/22407

.01.09.01.0130700m W b b t t q =+-=+-=λλ (2)加保温后,单位面积炉壁的热损失为2q ,此时为三层平壁的热传导: 232211412/76006.004.07.01.09.01.0907403

m W b b b t t q =++-=++-=λλλ

(3)增加保温层后,热损失比原来减少的百分数为:

%5.68%1002240

7062240%100121=?-=?-q q q 6、有一直径为mm 5.332?φ的钢管,其长度为3m ,已知管内壁温度为100℃,外壁温度为90℃。求该管的热损失为多少KW 。(已知钢管的导热系数为45()℃./m W )

解:本题为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求热损失可用式:()1

221ln 12r r t t L Q λπ-= 式中各量为:m r 0125

.01=,m r 016.02=,m L 3=,℃1001=t ,℃902=t 代入上式可得

()KW W Q 34.34343400125

.0016.0ln 4519010032==-??=π 7、有一蒸汽管外径为25mm ,管外包以两层保温材料,每层厚度均为25mm ,外层与内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之比为4/12=λλ,此时的热损失为L Q 。今将内

外两层材料互换位置,且设管外壁与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均不变,则热损失为L

Q '。求L L

Q Q /',并说明何种材料放在里层为好。 解: (1)蒸汽管外半径 mm r 5.122

251== 内层保温层外半径mm r 5.37255.122=+=

外层保温层外半径mm r 5.62255.373=+=

已知4/12=λλ,故124λλ=

(2)当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在里层时,热损失L Q 为:

()()()91.485

.375.62ln 415.125.37ln 12ln 1ln 12131113123212131λπλλπλλπt t L t t L r r r r t t L Q L -=+-=+-=W (3)当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包在里层时,热损失L

Q '为:

()()()14.385

.375.62ln 15.125.37ln 412ln 1ln 12131113123112231λπλλπλλπt t L t t L r r r r t t L Q L -=+-=+-='W (4)可求出:L L

Q Q /'56.114

.391.4==,说明在圆筒壁当采用两种以上材料保温时,为减少热损失,应将λ小的材料包在里层为好。 8、在一个mm 5.360?φ的钢管外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面为mm 40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为0.07()℃./m W ;外层为20mm 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为0.15()℃./m W ,钢的导热系数为45()℃./m W ,现测出管内壁温度为500℃,最外层温度为80℃。求(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2)两层保温层界面的温度。(假设层间接触良好)

(1) 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L

Q ,此为三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已知:℃,

℃,,,8050009.002.007.007.004.003.003.00035.00265.00265.02

053.0414321===+==+==+===

t t m r m r m r m r ()℃./451m W =λ,()℃./07.02m W =λ,()℃./15.03m W =λ

代入下式:

()()m W r r r r r r t t L

Q /4.19168

.11.120027.0263807.009.0ln 15.0103.007.0ln 07.010265.003.0ln 451805002ln 1ln 1ln 1234323212141=++=++-=++-=πλλλπ (2) 保温层界面温度3t ,可按两层圆筒壁导热来计算:

()()4.19103

.007.0ln 07.010265.003.0ln 4515002ln 1ln 12323

212131=+-=+-=t r r r r t t L Q πλλπ 可解出()℃1.131,21.120027.04.19150033=+?=-t t π

9、求绝压为140KPa ,流量为1000h kg /的饱和水蒸汽冷凝后并降温到60℃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两种方法计算并比较结果。已知140KPa 水蒸汽的饱和温度为109.2℃,冷凝热为2234.4Kg KJ /,焓为2692.1Kg KJ /;60℃的水的焓为251.21

Kg KJ /。

解:(1)第一种方法

()()KW H H W Q h h h 67821.2511.26923600

10002,1,=-?=-= (2)第二种方法 ①冷凝水的平均温度为℃6.842

602.10922=+=+=t t t s m 查出84.6℃下的水的比热容为:()℃./201.4Kg KJ c p =

②水蒸气冷凝并降温放出的热量为:

()()KW T T c W r W Q s ph h h 678602.109201.43600

10004.223436001000.2=-?+?=-+= 计算表明两种方法结果一样,但是第一种方法较简单。

10、将0.417s Kg /、80℃的有机苯,通过一换热器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30℃,出口温度不超过35℃。假设热损失可略,已查出在平均温度下,硝基苯和水的比热容分别为1.6()℃./Kg KJ 。求:(1)冷却水用量h m /3?(2)在(1)题中如将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到6h m /3,问此时冷却水的终温将是多少? 解:(1)当热损失可略时,求e W

由()()()可得分21221t t c W T T c W Q pc c ph h -=-=

()

()()()()

分2/59.4/4590/275.1303510187.44080106.1417.03331221h m h Kg s Kg t t c T T c W W pc ph h c ≈==-?-??=--=

(2)此时,23,,/6t h m V c h 求=。当热损失可略时,有(水ρ取10003/m Kg )

()()()分)℃(分)(182.333036001000610187.44080106.1417.023010187.43600

100064080106.1417.0332233=+???-???=-???=

-??t t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 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 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含义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中,课程领导者通过权力的分享,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成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开放的学校文化。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

传热学复习资料汇总

传热学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汇总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1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1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 1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14.热导率: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 1 K/m 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 1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1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17.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 18.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19.保温(隔热)材料:λ≤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20.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21.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 22.定解条件(单值性条件):使微分方程获得适合某一特定问题解的附加条件,包括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传热学复习资料

1.热量传递有哪几种基本方式?它们各自的传热机理是什么?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物体各部分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或称为热传导)。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物体会因为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因为热的原因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自然界中各个物体都不停地向空间发出热辐射,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热辐射。辐射与吸收过程的综合结果就造成了以辐射方式进行的物体间的热量传递——辐射换热。 2.写出一维傅立叶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并注明其中各项物理量的定义。 dt A dx λΦ=- Φ: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W ; λ:导热率,又称导热系数; A :导热面积,m 2; dt dx :温度t 沿x 方向的变化率;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和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3.写出牛顿冷却公式的基本表达式并注明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流体被加热时:()w f q h t t =- 流体被冷却时:( ) f w q h t t =- 或者:q h t =?或Ah t Φ=? Φ: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W ; q :热流密度,W/m 2; h :表面传热系数又称对流换热系数,W/(m 2.k ) ; f t ,w t :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 t ?:温差,永远取正值,℃。 4.写出黑体辐射换热的四次方定律基本表达式,并表明其中各物理量的定义。 4A T σΦ= Φ:热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W ; T :黑体的热力学温度,K; σ:斯忒藩—玻尔兹曼常量,即通常说的黑体辐射常数,它是个自然常数,其值为 ()-8245.6710/W m K ?; A :辐射表面积,m 2 5.什么叫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是什么? 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的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传热系数,数值上它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压1t ?=℃、传热面积2 1A m =时的热流量的值,是表征传热过程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传热学》复习题

《传热学》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 1、导热: 2、对流换热: 3、肋片效率: 4﹑膜状凝结: 5﹑灰体; 二、填空题(2分×5=10分) 1.空间辐射热阻可表示为:()。 2、()是热量传递的动力。 3、二维、常物性、无内热源、直角坐标系中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式为()。 4、角系数的确定方法有()两种。 5、温度场是指)。 三、判断题(2分×5=10分) 1、一个灰表面如果是漫反射的,则一定是漫辐射的。() 2、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 3﹑当一个表面的吸收率α=1时,可当作一个绝热表面来处理。() 4、管内强迫对流换热时,假定条件相同,弯管的比直管的换热系数大。() 5、一个表面的有效辐射一定不大于它的本身辐射。()。 四、简答题(6分×4=24分) 1、说明哪些因素影响了对流换热

2、简述热辐射的三个特点. 3、说明大气层的温室效应 4、写出努谢尔特准则Nu的表达式并说明努谢尔特准则Nu的物理含义 五、计算题(41分) 1、(14分)有一气体冷凝器,气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1=95W/(㎡.k),壁厚为㎜,λ=。水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2=5800W/(㎡.k)。计算每个环节的热阻以及传热热阻 2、(13分)加热炉置于25℃的厂房内,加热炉外形尺寸为高2.5m、宽3.5m、 长4m,加热外表面温度均匀且维持55℃。如果不考虑辐射作用,试计算加热 炉炉墙的散热量。已知Νu=C n,C=,n=1/3,空气的物性参数为:λ=,Pr=,粘度ν =㎡/S. 3、(14分)温度为99℃的热水进入一个逆流式换热器,并将4℃的冷 水加热到32℃,冷水的流量为1.3Kg/S,热水的流量为2.6Kg/S,总传热系 数为830W/(㎡.K )。试计算换热器面积为多少 (水的比热为C P= )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作者:————————————————————————————————日期: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研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本复习全析是分为七册,组织仙林南师大与高分研究生共同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是参加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在初试复习的全程必备专业课资料。 该书通过总结南师大教育学专业课的总体考试概况、最新题型特点、指定教材特点与大纲解读等,旨在帮助考生通过汇总分析近年南师大该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考试命题规律与难易程度、考试内容及分布,宏微观综合把握考试发展及趋势。 同时,本书系统总结梳理了《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心理学(张大均)》、《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六本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浓缩精华内容,并对各章节的课后习题进行解答且配备相关的名校真题,再对南师大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适用院系: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德育学】 金陵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

适用科目: 620教育学基础综合 内容详情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20教育学基础综合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620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教育学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选择题、辨析题、简单题、论述题、材料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复习资料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 论 一、 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 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 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 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 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 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 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 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 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 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10.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 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 、 O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O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 ,单 位是 ____________ O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 ) 3. 总传热过程是指 ,它的强烈程度用 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O (传热温差为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W (m 2 ? K))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热系数的单 7. 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 位为 W (m 2 ? 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 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 位为 W (m 2 ? 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 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 位为 W (m 2 ? 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K 是的对流传热量,单 1K 是的辐射传热量,单 1K 是的复合传热量,单

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精】【_必备】

总复习题 基本概念 : ?薄材 :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 若物体内温度分布均匀 , 在任意时刻都可用一个温度来代表整个物体的温度 , 则该物体称为 ----. ?传热 :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 凡是有温差的地方 , 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 , 这种由于温差引起的热量转移过程统称为 ------. ?导热 : 是指物体内不同温度的各部分之间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时 , 发生的热量传输的现象 .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依靠物体内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成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对流 : 指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输现象 . 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渗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换热 : 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时 ,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发生的热量交换过程称为 ------. ?强制对流 : 由于外力作用或其它压差作用而引起的流动 . ?自然对流 :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不同 , 致使各部分密度不同引起的流动 . ?流动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 , 由于粘滞力的作用 , 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速度迅速下降为零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速度基本达到主流速度 . 这一流体层即为 -----. ?温度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 , 会在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温度迅速变化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温度基本达到主流温度 . 这一流体层即为 -----. ?热辐射 :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的过程称为 ------.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的过程成为热辐射 ?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 . ?单色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波长在λ -- λ +d λ 范围内的辐射能量 . ?立体角 : 是一个空间角度 , 它是以立体角的角端为中心 , 作一半径为 r 的半球 , 将半球表面上被立体角切割的面积与半径平方 r 2 的比值作为 ------ 的大小 . ?定向辐射强度 : 单位时间内 , 在单位可见面积 , 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称为 ----. ?传质 : 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流体内部 , 如果有浓度梯度存在 , 则每一种组分都有向低浓度方向转移 , 以减弱这种浓度不均匀的趋势 . 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转移过程称为 ----.

传热学复习资料5套

一、选择题 1、下列哪几种传热过程不需要有物体的宏观运动(A)A导热 2、在稳态传热过程中,传热温差一定,如果希望系统传热量增大,则不能采用下列哪种手段(A)A增大系统热阻 B 增大传热面积C增大传热系数 D增大对流传热系数 3、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圈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B)法线方向 4、下述哪一点不是热力设备与冷冻设备加保温材料的目的。(D) A 防止热量或冷量的消失B提高热负荷 C防止烫伤D保持流体温度 5、流体纯自然对流传热的准则方程可写为(B)B Nu=f(Gr,Pr) 6、流体掠过平板对流传热时,在下列边界层各区中,温度降主要发生在哪个区(C) C 层流底层 7、由炉膛火焰向木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A)A 热辐射 8、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D)D减少导热与对流传热 9、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哪一种(C)C加肋片 10、若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传热器热流体侧结垢后传热壁面的温度将如何改变(B)B减少 1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A)A导热、热对流、辐射 12、无量纲组合用于对于换热时称为(C)准则 C Nu 13、对流换热与以(B)作为基本计算式 B 牛顿冷却公式 14、下述几种方法中,强化传热的方法是(C) C增大流速 15、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B)时最有效 B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16、下列各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D)导温系数 17、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B)材料放在内层 B导热系数较小的 18、物体能够发射热辐射的基本条件是(A)A温度大于0K 19、下述哪种气体可以看作热辐射透明体(B)反射比=1 B 空气 20、灰体的吸收比与投射辐射的波长分布(A)A无关 21、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B)B导热系数 22、下列哪个准则数反应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C) C普朗特数 23、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B) B导热系数 24、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B) B K/W 25、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C)自然对流 C 大于 26、对流换热系数为100W/(㎡·K),温度为20℃的空气流经50℃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D)D 3000W/㎡q=h(t2-t1) 27、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C)C细管内的对流换热系数大 28、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A)A逆流大于顺流 29、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A有效辐射 30、(D)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D黑体 31、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黑度应(B)B小一点好 32、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热气→外壁→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A)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33、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B)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B大于 34、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热流密度为(D)D50000W/㎡

教育学期末考试

教育学考试复习1-14章 绪论 1.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等教育思想 2.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是启发式教学。 3.“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4.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德智体三育. 5.《学记》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6.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了《大教学论》一书,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开始(初步独立)。第一次系统总结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7.卢梭的《爱弥尔》,倡导自由自然的教育。 8.赫尔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完全独立。 9.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几个著名论断。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有“五步教学法”10.洛克提出了白板论,主张绅士教育.斯宾塞提倡实科教育.布鲁纳主张结构课 程,重视早期教育和提倡发现教学. 11.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尔》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学者成为三大教育名著。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 1.教育活动与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水平低。 2.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落后。 3.教育无阶级性。 4.与宗教紧密联系。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1.与现代生产具有高度相关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由脱离走向融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与普及性。 4.教育走向终身化和全民化。 5.可持续发展。 6.变革性与未来性。 三、教育具有商品性吗?具有。 四、学校教育产生于什么时期?奴隶社会

2017年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2017年春季《教育学》期末考核答案完整版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理由: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但說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是不全面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2、(√)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理由:首先在因材施教上,其次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再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也是创造性的表现。 3、(×)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理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理由: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性的,这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内在根据之一,人的遗传素质在后天的成熟过程中又是可以塑造的。 5、(√)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理由: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理由: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其中心环节。 7、(×)“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理由:班级授课制又叫班级教学或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教学时数,依学校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8、(√)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理由: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最高级别管理者,因此要全面负责。 9、(×)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理由: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进行德育教育。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理由:发展教育,就是推动生产力,也是带动一个国家往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答: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本走向: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传热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合集

传热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合集 一、名词汇总概述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4.导热原理: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1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的函数。 1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1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14.热导率: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1 K/m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热导率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1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16.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17.非稳态导热: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导热过程。18.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19.保温(隔热)材料:λ≤0.12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 20.肋效率:肋片实际散热量与肋片最大可能散热量之比。 21.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

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实践对象,即各级各类学生,他既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形。 学校文化: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 课程论:研究课程的理论。包括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探讨,关于课程编制和设计的探讨。班级: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申诉制度: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与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从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能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生何种性质的影响。 课程: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懂得。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法律救济: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当公民权利收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它机关给于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受到补救。 学校物质文化:只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完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暗示教学法:保加利亚医学博士萝扎洛夫创立,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教师广泛利用环境信息,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是理智与感情统一,尤其是发觉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愉快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信息。 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有。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机器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任务是德国的梅益曼和拉伊。该学派所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美育: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追求人的情趣和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学模式:一某种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和典型的教学实践形式。 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标准化测验: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规范的测验。 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社会起源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该学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的需要,在劳动过程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传热学复习题解答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 热学公式。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 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 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 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 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 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 水壶很快就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 到热。试分析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 情况可能使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相关文档